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

合集下载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作文11篇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作文11篇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作文11篇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作文篇1我时常在读书时抱有很多的希望,希望自身能有一段幸幸福福、快快乐乐的美好的读书生活,这才有意思呀。

这些希望会时常在我的脑海中展现出来,让我浮想联翩。

我希望自身能有更多的时间看些课外书,像《鲁滨逊漂流记》、《中国寓言故事》、《120个影响一生的哲理寓言》、《感动中学生的100个人物》等等小说、蕴含着丰富哲理的文章,我都喜欢看。

因为看这些书既能增长我的知识,教我做人的道理,还能提升我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提升写作文的水平。

我也常常是浮想连翩。

如果每天没有那多的作业,如果我有三头六臂三下五除二就可以把作业做完,如果我很聪明过目不忘作业只是小菜一碟,那样我就能好好的无所顾忌的看书了。

有时作业很多,根本没有时间看课外书,心里烦燥不安,我就想,如果有“读书天使”就好了。

只要在心中轻轻呼唤,“读书天使”就会马上出现在自身的眼前:“为你效劳。

”而这时自身就可以安然地躺在床上休息休息,好好地美美地看书了,那该多美呀。

我也希望有一间较大较大的图书馆,里面有各式各样的书,连新编出版的书都能找到,不用借书证,可以自由进出,人们也很自觉遵守规则。

图书馆里按楼层分成不同的区域,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都能各取所需,找到自身所喜欢的书,按照自身喜欢的方式看书。

幼小的孩子可以边玩边看,在游戏中享受到了读书乐趣。

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翻看各种各样的小说、散文、教科书、工具书等等,在那里还可以网上阅读,也可以进行各式的实验、小发明创造、排练,不用担心没有材料,也不用担心会有人呵斥是乱弹琴,在学习中享受到了读书,在书的海洋里荡漾。

说不定会在里面出现一些小发明家、明星呢。

大人们则可以挑选一本自身喜爱的书,要上一杯清茶、一杯咖啡听着音乐,坐在一旁细细品味书中妙处,在休息中享受到了读书。

啊,真好!读书,我想应该是每一个人都有的愿望,无论是少年、青年、老年,一有机会和时间我们都可以去读书,在不知不觉中去体会、思考和发现。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阅读题答案(优秀5篇)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阅读题答案(优秀5篇)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阅读题答案(优秀5篇)《渴望读书的大眼睛》阅读原文篇一十几年前,一位年轻的摄影爱好者深入大别山地区采访希望工程。

在安徽省金寨县,他遇到了一群每天跋涉30里路求学的孩子,在众多孩子中间发现了一双闪亮的大眼睛。

这个大眼睛的小女孩年龄最小,最叫他担心,因为她上学走的是蜿蜒的山路,其中一段还在一座大水库上面。

可是,这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十分坚强,不管刮风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

这位记者十分感动,一天早晨,他随着这个孩子走进教室,拍下了《我要读书》这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

从此,照片中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打动了无数的热心人,也在小朋友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看,这双大眼睛,是那样明亮,那样专注。

它注视着前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

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虽然她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你,看着我,向我们讲述着成千上万濒临失学的儿童的故事。

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大人,看着孩子,看着所有人,从心灵深处唤起人们的同情和关心。

这幅照片发表后,大眼睛很快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

这双忧郁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激起了海内外千百万人的爱心,无数援助之手伸向了渴望求学的孩子们。

无数同龄的孩子也自愿向贫困地区的孩子捐献文具图书,把省下来的零花钱积攒起来援助小伙伴。

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希望工程开展十年后共收到捐款一qi.82亿元人民币。

220.9万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贫困地区崛起了7549所希望小学。

因此,希望工程被公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为改变教育落后面貌所付出爱心的一块丰碑。

直到今天,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还在注视着人们,召唤着更多的人投入到希望工程当中,激励着千百万孩子更加努力学习。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篇二教学目标:1、感受大眼睛的特点,并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姑娘渴望读书的强烈愿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训练附答案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训练附答案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训练附答案渴望读书的大眼睛”十几年前,一位年轻的摄影爱好者深入大别山地区采访“希望工程”。

在安徽省金寨县,他遇到了一群每天跋涉30里路求学的孩子,在众多孩子中间发现了一双闪亮的大眼睛。

这个大眼睛的小女孩年龄最小,最叫他担心,因为她上学走的是蜿蜒的山路,其中一段还在一座大水库上面。

可是,这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十分坚强,不管刮风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

这位记者十分感动,一天早晨,他随着这个孩子走进教室,拍下了《我要读书》这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

从此,照片中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打动了无数的热心人,也在小朋友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看,这双大眼睛,是那样明亮,那样专注。

它注视着前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

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虽然她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你,看着我,向我们讲述着成千上万濒临失学的儿童的故事。

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大人,看着孩子,看着所有人,从心灵深处唤起人们的同情和关心。

这幅照片发表后,“大眼睛”很快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

这双忧郁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激起了海内外千百万人的爱心,无数援助之手伸向了渴望求学的孩子们。

无数同龄的孩子也自愿向贫困地区的孩子捐献文具图书,把省下来的零花钱积攒起来援助小伙伴。

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希望工程”开展十年后共收到捐款17.82亿元人民币。

220.9万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贫困地区崛起了7549所希望小学。

因此,“希望工程”被公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为改变教育落后面貌所付出爱心的一块丰碑。

直到今天,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还在注视着人们,召唤着更多的人投入到“希望工程”当中,激励着千百万孩子更加努力学习。

1、课文题目中的“大眼睛”加上了引号,其作用是()A、特定称谓B、着重指出C、表示引用2、阅读第1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课文里的大眼睛是 怎样上学的?大眼睛为 什么这样坚强?记者为 什么要拍摄这张照片?
课文是怎样描写 大眼睛的?
你从两个“生怕”体会 到什么?
你从两个“生怕”体会 到什么? 体会到小女孩对知识 的渴求。
“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 充满着忧郁。”大眼睛渴望 什么?忧郁什么?
“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 充满着忧郁。” 大眼睛渴望有机会读书。 忧郁没机会读书。
它的目标是:改善办学条件,消除失学现象, 配合政府完成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任务。 自1989年推出希望工程至今,10年来希望工 程共救助失学儿童230万名,援建希望学校8000 所,接受海内外捐款18亿元,影响遍及海内外, 成为当今中国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公益事业。
2002年,苏明娟考上安徽大学,从此开始了大学生 活。在专业选择方面,凭着个人爱好,经过深思 熟虑,她选择了金融专业。 2005年,苏明娟大学毕业。为能学以致用,回报社 会,她选择了金融行业、选择了银行系统,成为 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的一名普通员工。
希望工程是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1989 年10月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 它的宗旨:根据政府关于多渠道筹集教育经 费的方针,从社会集资,建立希望工程基金,以 民间救助方式,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继续学 业,改善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促进贫困地望工程”的标志?
在一间10多平方米 在黄土高原上,一 的小房里,7个小孩正在 间土胚房前,两个透着 机台上忙着加工童装。 他们大约在上小学的年 求学渴望的孩子无助地 望着远方。 龄段上。

——“大眼睛”(《我要读书》)。这张照片的 主人公是当时就读于安徽省金寨县桃岭乡张湾 小学的苏明娟。十几年来,苏明娟那双渴望读 书的大眼睛,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唤起了人 们对贫困地区孩子求学的关注。从此以后, “大眼睛”女孩苏明娟就成了希望工程的形象 代表,苏明娟本人也得到了希望工程的资助。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第九册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眼睛是透明的,是心 灵的窗户,从眼睛可以看 到人的心灵。
----戈蒂埃
读准字音
跋涉 年龄 忧郁 数亿 丰碑 摄影 讲述 援助 社会 捐款 返回 贫困

你看,这双大眼睛,是那 样明亮,那样专注。

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 着渴望,充满着忧郁。
窄小的民房里闪烁着无数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因此,“希望工程”被公认为20世纪90 年代中国人为改变教育落后面貌付出爱心的 一块丰碑。
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触,你 又想为“希望工程”或贫困的学生 做点什么?
小组合作探究,品读“大眼睛”的内涵。
1、课文是怎样描写“大眼睛”的?
从2-5自然段中各找出一个关键词语。 2、“大眼睛”为什么能成为“希望工程” 的标志?
这就是些渴望读书的孩子们!
请同学们结合自身的优越环境谈谈 此时你的感受
凝视这双大眼睛 我们仿佛听到她 在诉说:她在说 什么呢?
我们要上学

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你,看着 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你,看着我,向我 我,向我们讲述着成千上万濒临失学的儿 们讲述着成千上万濒临失学的儿童的故事。 童的故事。 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大人,看着小孩, 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大人,看 看着所有人,从心灵深处唤起人们的同情和关心。 着小孩,看着所有人,从心灵深处唤起人 们的同情和关心。
看着这块破旧的黑板,就仿佛看到 了孩子们一笔一画书写的情景。
再苦再累我们也要读书!
漫漫求学路
在石凳上小心翼翼地书写 着每一个字。
失学孩童,放牛的女娃,她期盼着,重 回教室的到来
纯真的笑容流露出对学习的热爱
拾柴回家,书本随身
院坝教室有书声,谁知道这声音还能 持续多久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阅读短文答案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阅读短文答案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阅读短文答案(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渴望读书的“大眼睛”阅读短文答案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渴望读书的“大眼睛”阅读短文答案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阅读原文1十几年前,一位年轻的摄影爱好者深入大别山地区采访“希望工程”。

在安徽省金寨县,他遇到了一群每天跋涉30里路求学的孩子,在众多孩子中间发现了一双闪亮的大眼睛。

这个大眼睛的小女孩年龄最小,最叫他担心,因为她上学走的是蜿蜒的山路,其中一段还在一座大水库上面。

可是,这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十分坚强,不管刮风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

这位记者十分感动,一天早晨,他随着这个孩子走进教室,拍下了《我要读书》这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

从此,照片中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打动了无数的热心人,也在小朋友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看,这双大眼睛,是那样明亮,那样专注。

它注视着前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

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虽然她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你,看着我,向我们讲述着成千上万濒临失学的儿童的故事。

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大人,看着孩子,看着所有人,从心灵深处唤起人们的同情和关心。

这幅照片发表后,“大眼睛”很快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

这双忧郁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激起了海内外千百万人的爱心,无数援助之手伸向了渴望求学的孩子们。

无数同龄的孩子也自愿向贫困地区的孩子捐献文具图书,把省下来的零花钱积攒起来援助小伙伴。

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希望工程”开展十年后共收到捐款亿元人民币。

万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贫困地区崛起了7549所希望小学。

因此,“希望工程”被公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为改变教育落后面貌所付出爱心的一块丰碑。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学目标:(1)认字6个,写字8个。

(2)理解“渴望、跋涉、蜿蜒、感染、生怕、忧郁、濒临、丰碑、召唤”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练习作批注笔记;练习自读课文时提问并独立解答;练习标画出重点词句;练习品词品句。

(4)能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结合背景体会“大眼睛”上学的艰难,感受“大眼睛”对学习的渴望,激发学习自觉性,背诵课文片段。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大眼睛”渴望读书的特点。

难点:感受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边理解,边朗读,唤起学生的情感,与本文形成共鸣,达到深刻的教育作用。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本课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3、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小姑娘对知识的渴望及面对困难时的坚强。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知道的有关于描写眼睛的词语、成语。

(同学们自由发言。

明亮、闪闪发亮、漂亮、浓眉大眼、眼高手低......)2、同学们你们的眼神是那样天真无邪,老师透过你们一双双漂亮而又可爱的眼睛能感受到你们的生活是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可是在我国西部的偏远山区,却有一群和你们一样可爱的孩子他们的生活远不如你们这样幸福快乐。

3、看课本插图,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4、教师指图片中人物介绍,这个小姑娘名叫苏明娟,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这节课的主人公,看图说一说这是一双怎样的的眼睛?(明亮、渴望、忧郁)板书课题《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二、出示学习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理解并积累“渴望、跋涉、蜿蜒、感染、生怕、忧郁、濒临、丰碑、召唤”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4、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小姑娘对知识的渴望及面对困难时的坚强。

三、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出示自学指导(一)(1)轻声自由读课文,试着读准字音,读懂句子。

遇到不会的字可以查看认字表和字典,也可以问老师和同学,还可以联系上下文猜一猜。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精选14篇)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精选14篇)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精选14篇)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篇1[设计理念]《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是一篇夹叙夹议的说明文,语言平实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

全文围绕着一张曾经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照片展开,介绍了拍摄当时的情况和照片发表后引起的巨大反响,展示了贫困地区儿童在学习条件极度恶劣的情况下,仍然渴望读书、渴望求知的强烈愿望。

对于生活在比较优越环境下的城市孩子极富教育意义。

本文的教学过程,教师力争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教师努力以文本为依托,围绕文本和照片,在学生、文本和教师之间展开深层对话,在课堂上尽量做到“用心灵去触动心灵”。

通过在课堂上设计不同形式的读,从字里行间品味对“渴望读书”的“感动”,感受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统一。

同时努力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联系广阔的社会生活与大量的背景资料,再加上恰当使用多媒体,揣摩大眼睛的独特魅力,感受贫困地区儿童渴望读书的强烈愿望,和在重重困难中坚强求学的意志,最终让学生对文本初步形成属于自己的感性体验和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大眼睛”的特点,并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姑娘克服困难读书的坚强意志和对学习机会的珍惜。

3.激发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查找的有关背景资料,展开联想,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4.培养学生珍视学习机会和条件、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感受“大眼睛”的特点,并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姑娘渴望读书的坚强意志和对学习机会的珍惜。

2.激发学生结合课文和查找的有关背景资料展开联想,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教具准备ppt]:希望工程的相关资料。

[课前准备]查找关于“大眼睛”的资料,了解“希望工程的情况,了解贫困地区孩子求学的一些情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上节课同学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通过课外查找背景资料,我们知道了照片中的小姑娘名字叫——苏明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十几年前,一位年轻的摄影爱好者深入大别山地区采访“希望工程”。

在安徽省金寨县,他遇到了一群每天跋涉30里路求学的孩子,在众多孩子中间发现了一双闪亮的大眼睛。

这个大眼睛的小女孩年龄最小,最叫他担心因为她上学走的是婉蜒的山路,其中一段还在一座大水库上面。

可是,这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十分坚强,不管刮风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

这位记者十分感动,一天早晨,他随着这个孩子走进教室,拍下了《我要读书》这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

从此,照片中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打动了无数热心于“希望工程”的人,也在小朋友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看,这双大眼睛,是那样专心,那样明亮。

它注视着前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
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

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虽然她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
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你,看着我,向我们讲述着成千上万濒临失学的儿童的故事。

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大人,看着孩子,看着所有人,从心灵深处唤起人们的同情和关心。

这幅照片发表后,“大眼睛”很快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

这双忧郁而渴望的大眼睛激起了海内外千百万人的爱心,无数援助之手伸向了渴望求学的孩子们。

无数同龄的孩子也自愿向贫困地区的孩
子捐献文具图书,把省下来零花钱积攒起来援助小伙伴。

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希望工程”开展十年后共收到捐款17。

82亿元人民币。

220。

9万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贫困地区崛起了7549所希望小学。

因此,“希望工程”被公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为改变教育落后面貌所付出爱心的一块丰碑。

直到今天,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还在注视着人们,召唤着更多的人投入到“希望工程”当中,激励着千百万孩子更加努力学习。

短文《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1.课文题目中的“大眼睛”加上了引号,其作用是()
A、特定称谓
B、着重指出
C、表示引用
2.阅读第1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1)“大眼睛”是怎样读书的?
(2)记者为什么要拍摄这张照片的?
3.第2自然段中的两个“生怕”写出了小女孩________。

第3自然段中加点词语“虽然”写出了学习条件的__________,“可是”说明了小女孩对_________的渴望,以及内心充满________的原因。

4.你了解“希望工程”吗?你曾经为它做过什么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