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框图画法

合集下载

电路图画法接法,突破,难点,注意事项

电路图画法接法,突破,难点,注意事项

电路图画法、接法
1.找最复杂的那条电路(包括电源,不包括电压表,判断串并联先去电压表),用一条线串起来
2.方框法画出此条电路,电源,干路电流表,开关画一侧,其他化另一侧,左右尽量不画
3.找出剩余的用电器开关,电表,并联在该并联的位置
4.注意电表量程,正负接线柱;滑动变阻器有效接法(上下接法,下端有效),阻值选择
5.用方框法检测并联是否正确。

注意:1.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且阻值够大
2.电源电压是否匹配,开关是否
3.电表量程选择是否合适,读数是否正确
4.故障排除,电压表排除故障用法
5.电压表两端法(中间不要同时存在电源和用电器)。

2023年春五下数学5-2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同步课件(人教版)

2023年春五下数学5-2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同步课件(人教版)

新课讲解
A
A′
O
B
B′
连接 A ′B ′,三角形 A′O B′就是AOB 绕点 O 顺时
针旋转 90°后的图形。
新课讲解
将简单图形旋转90°的画法: (1)找出图形的关键点或线段。 (2)借助三角尺作原图形的线段或关键点与
旋转中心所在线段的垂线。 (3)在所画垂线上量出与原线段相等的长度。 (4)顺次连接所画出的对应点。
图形变换叫做旋转。
新课讲解
如图,将直角三角尺固定在方格纸上,像这样在方格纸上每 次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90°,观察三角尺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
新课讲解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O
新课讲解
O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每 条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 了90 °。
新课讲解
画出三角形 AOB 绕点 O 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课堂练习
3.按要求画图。 1
(1)把图1绕点O 逆时针
旋转90°,得到图2。
3
(2)把图1绕点O 顺时针
2
O
旋转90°,得到图3。
课堂练习
4.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按照这一规律在方框里画出 合适的图形。
课堂小结
1.画简单图形旋转后的图形,首先弄 清旋转点和旋转方向。 2.再找出图形的关键点或线段并画出 它们旋转后的图形(垂直,长度相 等)。
A
O
B新Biblioteka 讲解AOA′ B
绕点 O 旋转,点O的位置应该 不变。只要找出点 A 和点B 顺
时针旋转 90°后的位置……
新课讲解
A
O
B
先画 OA′,OA 顺时针旋转 90°后的位置 OA′,OA′垂直 于 OA,点 A′与点 O 的距离

电工识图基本知识

电工识图基本知识

电工识图基本知识电工识图基本知识电气控制电路和电气设备的安装、设计调试与维修都要有相应的电气图作为依据或参考。

电气图是根据国家制订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标准,按照规定的画法绘制出的图纸。

它是电气工程技术的语言,凡从事维修的电工,必须掌握识读电气图。

一、电工识图的基础知识1 、电气图的分类电气原理图(维修中用得较多)、电气安装接线图(维修中用得较多)、电气系统图、方框图、展开接线图、电器元件平面布置图、系统图。

1)电气原理图是用电气符号、按工作顺序排画的,详细表示了电路中电气元件、设备、线路的组成以及电路的工件原理和连接关系,而不考虑电气元件、设备的实际位置和尺寸的一种简图。

2)电气安装接线图它是根据电气原理图和位置图编制而成的,主要用于电气设备及电气线路的安装接线、检查、维修和故障处理。

又可分为单元接线图、互连接线图、端子接线图。

2、电气图中区域的划分标准的电气图(电气原理图)对图纸的大小(图幅)、图框尺寸和图区编号均有一定的要求。

图框线上、下方横向有阿拉伯数字1,2,3等,图框线,左、右纵向标有大写字母A、B、C等,这些是图区编号,是为了便于检索图中的电气线路或元件,方便阅读、理解全线路的工作原理而设置的,俗称“功能格”。

3、电气图中符号位置索引为了便于查找电气图中某一元件的位置,通常采用符号索引是由图区编号中代表(横向)的字母和代表列(纵向)的数字组合,必须时还须注明所在图号、页次。

4、电气符号在电气图早的电气符号是国家统一规定的,它包括图形符号、文字符号和回路符号。

图形符号:基本符号、?一般符号、? 明细符号。

基本符号:基本文字符号(单、双字母符号)、辅助文字符号、明细符号技术数据的表示方法5、电气图识图的一般方法(1)查阅文字说明----包含系统功能、电气原理、元器件,明细等技术说明资料。

(2)系统模块分解---一般对原理图、逻辑图、流程图等按功能模块分解。

而对接线图往往安装制作的位置模块分解。

两小时学会看懂手机电路图

两小时学会看懂手机电路图

两小时学会看懂手机电路图电路图的种类常见手机维修中的电子电路图有原理图、方框图、元件分布图、装配图和机板图等(1)原理图原理图就是用来体现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的一种电路图,又被叫做"电原理图"。

这种图,由于它直接体现了电子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所以一般用在设计、分析电路中。

分析电路时,通过识别图纸上所画的各种电路元件符号,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就可以了解电路的实际工作时情况。

原理图又可分为整机原理图,单元部分电路原理图,整机原理图是指手机所有电路集合在一起的分部电路图。

(2)方框图(框图)方框图是一种用方框和连线来表示电路工作原理和构成概况的电路图。

从根本上说,这也是一种原理图,不过在这种图纸中,除了方框和连线,几乎就没有别的符号了。

它和上面的原理图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原理图上详细地绘制了电路的全部的元器件和它们的连接方式,而方框图只是简单地将电路(3)元件分布图它是为了进行电路装配而采用的一种图纸,图上的符号往往是电路元件的实物的外形图。

我们只要照着图上画的样子,这种电路图一般是供原理和实物对照时使用的。

(4)机板图机板图的是"印刷电路板图"或"印刷线路板图",它和元件分布图其实属于同一类的电路图,都是供原理图联系实际电路使用的。

印刷电路板是在一块绝缘板上先覆上一层金属箔,再将电路不需要的金属箔腐蚀掉,剩下的部分金属箔作为电路元器件之间的连接线,然后将电路中的元器件安装在这块绝缘板上,利用板上剩余的金属箔作为元器件之间导电的连线,完成电路的连接。

由于铜的导电性能不错,加上相关技术很成熟,所以在制作电路板时,大多用铜。

所以,印刷电路板又叫"覆铜板"。

但是大家也要注意到:机板图的元件分布往往和原理图中大不一样。

这主要是因为,在印刷电路板的设计中,主要考虑所有元件的分布和连接是否合理,要考虑元件体积、散热、抗干扰、抗耦合等等诸多因素,综合这些因素设计出来的印刷电路板,从外观看很难和原理图完全一致;而实际上却能更好地实现电路的功能。

第8章(611)

第8章(611)

第八章 电子产品图样及其管理知识
(5)系统图和框图的布局应清晰并利于识别过程和信息 的流向。过程流向垂直布置,表示流程自上而下。控制信息 流向水平布置,通常方向从左至右,用粗线绘制。
(6)系统图和框图可根据需要加注各种形式的注释和说 明。例如,在连接线上可标注信号名称、电平、频率、波形、 去向等,也允许将上述内容集中表示在图的空白处。
(c)清理多余的线,画清方框;(d)描深,注写文字
第八章 电子产品图样及其管理知识
8-2 电 路 图
电路图又称“电原理图”,它是用图形符号并按工作顺 序排列,详细表示电路、设备或成套装置的全部基本组成和 连接关系,而不考虑其它实际位置的一种简图。电路图的功 能是便于详细理解电路、设备或成套装置及其组成部分的作 用原理;为测试和寻找故障提供信息;为编制接线图提供依 据。在安装、检查、试验、调整、维修时,电路图可与接线 图一起使用,它是产品设计、电路分析、维护修理所必需的 技术资料。图8-4为音频放大器电源的电路图。
第八章 电子产品图样及其管理知识
第八章 电子产品图样及其管理知识
8-1 系统图和框图 8-2 电路图 8-3 印制板图 8-4 接线图 8-5 线扎图 8-6 逻辑图 8-7 流程图 8-8 设计文件的分类及编号方法 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 电子产品图样及其管理知识
8-1 系统图和框图
根据GB/T6988.3的规定,系统图和框图是用符号或带注 释的框概略表示系统或分系统的基本组成、相互关系及其主 要特征的一种简图。其用途是概略了解系统或设备的总体情 况,为进一步编制详细的技术文件提供依据,也可供操作和维 修时参考。
第八章 电子产品图样及其管理知识
图8-5 文字符号的注写位置
第八章 电子产品图样及其管理知识

接线图绘制规则

接线图绘制规则

接线图绘制规则一、对电气安装接线图的要求电气安装接线图主要用于指导相关人员对电气设备进行合理的安装配线、接线、查线、线路检查、线路维修和故障处理。

电气接线图是用来组织排列电气控制设备中各个零部件的端口编号和该端口的导线电缆编号,以及接线端子排的编号。

在图中要表示出各电气设备、电气元件之间的实际接线情况,并标注出外部接线所需的数据。

在电气安装接线图中各电气元件的文字符号、元件连接顺序、线路号码编制都必须与电气原理图一致。

在绘制电气安装接线图时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接线图中一般应示出如下内容:电气设备和电气元件的相对位置、文字符号、端子号、导线号、导线类型、导线截面、屏蔽和导线绞合等。

(2)所有的电气设备和电气元件都按其所在的实际位置绘制在图纸上,且同一电器的各元件根据其实际结构,使用与电路图相同的图形符号画在一起,并用点画线框上,其文字符号以及接线端子的编号应与电路图中的标注一致,以便对照检查接线。

(3)接线图中的导线有单根导线、导线组(或线扎)、电缆等之分,可用连续线和中断线来表示。

凡走向相同的导线可以合并,用线束来表示,到达接线端子板或电气元件的连接点时再分别画出。

在用线束表示导线组、电缆等时可用加粗的线条表示,在不引起误解的情况下也可采用部分加粗。

另外,应标注清楚导线及套管、穿线管的型号、根数和规格。

二、接线图包含的内容电气接线图是表示电气控制系统中各项目(包括电气元件、组件、设备等)之间连接关系、连线种类和敷设路线等详细信息的电气图。

电气接线图是检查电路和维修电路不可缺少的技术文件。

根据表达对象和用途不同,可细分为单元接线图、互连接线图和端子接线图等。

常用电气接线图包括:一次接线图(或称主接线图),二次接线图(或称控制电路接线图)和电气部件接线图三种。

1.端子功能图表示功能单元全部外接端子,并用功能图、表图或文字表示其内部功能的一种简图。

2.接线图或接线表接线图或接线表表示成套电气控制设备或装置的连接关系,是用于接线和检查的一种简图或表格。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思维导图怎么画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思维导图怎么画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思维导图怎么画四上数学第五单元思维导图画法如下:
1、首先在画面顶部偏右的位置画成我们的标题数学思维导图。

2、在画面中间画一个小方框,在方框上面画两个小朋友,然后在画面右侧画两个方形边框,将边框和中间的小方块连接在一起,在右侧边框上装饰一些数字和铅笔。

3、在画面左侧和底部一共画三个方形边框,底部的边框左侧画一个小女孩,顶部的边框上画一只小兔子,让思维导图变得更加有趣。

4、接下来就可以开始上色啦,将中间的方框涂成浅黄色,左侧底部的边框涂成浅蓝色,人物头发涂成棕色,衣服涂成黄色、红色和蓝色,铅笔涂成蓝色和绿色,小兔子涂成粉色。

5、将标题涂成红色、蓝色和绿色,左侧边框涂成浅红色和浅绿色,右侧边框依次涂成浅橙色和黄色,将周围的数字涂成蓝色、绿色和红色。

6、最后在边框里画成格子线,整理一下,这样一幅好看的数学思维导图就完成啦。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
链接。

它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自动控制理论结构图

自动控制理论结构图

22
2.4 线性系统的结构图
结构图的等效变换和简化
复杂系统的化简:
串联、并联和反馈连接;层层嵌套
例2.8
R
G1
G2
G3
G4
Y
G1−1G4−1
G1−1G4−1
R
G1G2
G3G4 Y R
G1G2 1+ G1G2
G3G4 Y 1+ G3G4
23
2.4 线性系统的结构图
结构图的等效变换和简化
复杂系统的化简:
G3 Y (s) R(s)
H
G1 +1 G2
G2G3 Y (s) 1+ G2G3H
(a)
(b)
R(s) (G1 + G2 )G3 Y (s)
1+ G2G3H
20
2.4 线性系统的结构图
结构图的等效变换和简化
复杂系统的化简:
串联、并联和反馈连接;层层嵌套
例2.6
方法2: 2后移至3
G1(s)
R(s) 1
+2 -
G2(s)
+3
4 G3(s)
Y(s)
R
H(s)
G1
+
+G2
Y G3 G2H
图2-17 输入补偿型复合控制系统结构图
G(s) = Y (s) = (G1 + G2 )G3
R(s) 1+ G2G3H
21
2.4 线性系统的结构图
结构图的等效变换和简化
例2.7 两输入单输出系统结构图
扰动 D(s)
La J m
d
2ω m (t)
dt 2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3 自动控制系统的简化方框图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采用方框图(方块图)的原因:便于分析并直 观地表示系统各组成部分(环节)间的相互影响和 信号传递关系,图1.2。 1.3.1 方框图中 ⑴ 环节:系统的每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组 成部分。 图中用一个方框表示。 环节间信号的传递用带箭头的作用线表干扰输 入(不同干扰,作用点不同)。 不同输入引起系统的输出变化不同,形成 不同的传递通道。 ⑶ 注意:带箭头的作用线只表示信号的传 递方向,不表示实际物料的流动方向。 ⑷ 例如图1.1以锅炉汽鼓为一对象环节。 输出量(被控量):液位高度; 输入量:有两个(略锅炉排污量和假水位), 即
图1.2 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⑵ 环节的“输入量”:进入一个环节的信 号,是引起该环节发生运动的原因。 ⑶ 环节的“输出量”:离开环节的信号, 是该环节发生运动的结果。 ⑷ 环节的单向性:环节的输入引起输出的 变化,输出不会反过来引起输入的变化。 ⑸ 信号只能沿箭头单方向传递。 1.3.2 整个控制系统中 ⑴ 系统的输出量:被控量。
由给水压力变化引起的给水流量W的变化和蒸汽 负荷D的变化。 从实际系统物料流动看,D却为从汽鼓流出 去的。 1.3.3 方框图的应用 ⑴ 原则:能清楚表达所需研究的信号传递 关系和突出所研究环节的性能。 ⑵ 广义对象(特性) 图1.2中,在工程上实际测试出的对象特性
常包含检测元件、变送器和执行机构的特性, 此时对象的特性称为广义对象特性。 图1.2可视为图1.3,由对象(广义对象)和 控制器两个环节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