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韩国历史课程改革

合集下载

韩国历史简介

韩国历史简介

韩国历史简介
韩国历史简介
第一章:古代韩国历史
1.1 起源和三古国时期
1.2 三国时代(公元1世纪-7世纪)
1.2.1 高句丽
1.2.2 百济
1.2.3 新罗
第二章:统一新罗王国(7世纪-10世纪)2.1 统一新罗时期的政治制度
2.2 文化繁荣和佛教的发展
2.3 外交和贸易关系
第三章:高丽王朝(10世纪-14世纪)3.1 高丽时期的政治制度
3.2 高丽的科技和文化
3.3 高丽与中国和蒙古的关系
第四章:李氏朝鲜王朝(14世纪-19世纪)4.1 朝鲜时期的政治制度
4.2 儒学和朝鲜文化
4.3 朝鲜与明清时期的关系
第五章:近代韩国历史
5.1 李氏朝鲜的衰落和东亚列强
5.2 朝鲜半岛的分裂与殖民统治
5.3 二战后的分裂与韩战
第六章:现代韩国
6.1 韩国的经济奇迹
6.2 韩国民主化运动与政治演变
6.3 韩国的现代文化与全球影响
附件:
1、韩国地图
2、时间线
法律名词及注释:
1、高句丽:中国东北较大的一个古代国家,与中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2、百济:韩国南部的古代国家,在海上贸易中起重要作用。

3、新罗:韩国南部的古代国家,曾统一三国并建立统一新罗王国。

4、统一新罗:新罗王国统一朝鲜半岛并统治数百年的王朝。

5、高丽:较晚的一个朝鲜王朝,对朝鲜文化和外交关系有重要影响。

6、李氏朝鲜:韩国历史上维持最长时间的王朝,影响了朝鲜半岛几个世纪。

7、朝鲜战争.1950年至1953年发生在朝鲜半岛上的战争,导致半岛分裂。

韩国概况介绍ppt

韩国概况介绍ppt

4、文化教育的发展
发展过程
朝鲜教育历史悠久,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尤其是儒家文化和道德伦理在今后仍然是民族精 神的内核。 1910年被日本吞并,日本大力推行殖民地奴化教 育。 1945年日本投降,美国进驻北纬38。以南地区, 1948年5月强制实行“在联合国监督下的选举”, 成立国民议会,7月通过“宪法”,8月成立“大 韩民国政府”。 政府建立后立即颁布教育法,规定教育目的是: “实现自由、民主和社会正义,充分发展个人智 能,训练需要的技术,提高公民为国家服务的责 任感。”
四次改革
第一次教育改革是日本殖民统治结束后到1948年 8月15日大韩民国政府成立时期的民族的民主教 育改革 第二次教育改革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产业 主义的教育改革 第三次教育改革是以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措施 为中心的与社会改革相应的教育改革 第四次教育改革是1985年韩国教育改革审议会成 立后进行的面向2l世纪的教育改革
成均馆
对待宗教的态度
宗庙祭礼乐,是在供奉朝鲜王朝历代国王和王妃 位牌的宗庙举行祭祀时,为了增强仪式的庄重气 氛而演奏的乐曲和表演的歌舞。2001年5月18日,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作名录”。
对待宗教的态度
韩国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但它是多宗教信仰并 存的国家,韩国有众多的宗教徒,可是宗教在韩国 没有起到淡化民族意识、分裂民族的作用,而是起 到了凝聚人民民族意识的作用。 韩国不同宗教之间的冲突不明显,处于和谐共生的 状态。韩国电视有专门的宗教频道,各种宗教都在 这个频道上讲授教义。 各宗教都参与教育事业。韩国不少的大学是宗教组 织出资办的或是宗教信徒资助办的,其教育内容与 其他大学一样,但宗教的影响是明显可见的。
3、经济概况

朝鲜韩国历史

朝鲜韩国历史

朝鲜韩国历史朝鲜韩国历史引言:朝鲜韩国历史悠久,经历了多个朝代和政权的变迁。

本文将全面介绍朝鲜韩国的历史,并对相关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详细阐述。

一、古代朝鲜(约公元前2333年-公元935年)⑴夏桃健和夏桃根王朝⑵三韩时期(高句丽、百济、新罗)⑶统一新罗二、高丽时期(公元918年-1392年)⑴耀德王朝的兴起⑵金世宗时期⑶蒙古统治三、朝鲜王朝(1392年-1897年)⑴太祖李成桂与朝鲜王朝的建立⑵太宗时期的政治与文化⑶英祖时期的官方反基督教政策⑷清朝入侵与壬寅倭乱四、近代朝鲜(1897年-1945年)⑴大韩帝国的建立与朝鲜殖民地化⑵朝鲜独立运动⑶日本殖民统治时期五、朝鲜战争与分裂(1950年-至今)⑴朝鲜战争的爆发与停战⑵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建立⑶韩国经济奇迹与民主化进程⑷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和外交关系结语:本文全面介绍了朝鲜韩国历史的各个重要阶段和事件。

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文了解到更多关于朝鲜韩国历史的知识。

附件:- 附件1:朝鲜韩国地图- 附件2:朝鲜韩国历史时间线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朝鲜战争:指1950年至1953年发生在朝鲜半岛的战争,涉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以及各方盟国之间的冲突。

⒉壬寅倭乱:指1592年至1598年间发生在朝鲜半岛的日本武士和明朝军队对朝鲜的入侵和侵略行为。

⒊朝鲜殖民地化:指日本在20世纪初至1945年间对朝鲜进行的殖民统治和压迫。

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简称朝鲜,是朝鲜半岛的一个国家,成立于1948年,政治体制为社会主义的单一制国家。

⒌大韩民国:简称韩国,是朝鲜半岛的另一个国家,成立于1948年,政治体制为共和制。

全文结束,固定数字:\。

韩国初中高中教科书上再现的中国历史

韩国初中高中教科书上再现的中国历史

第33卷第2期延边教育学院学报Vol.33No.22019年4月Journal of Yanb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Apr.2019·98·韩国初中高中教科书上再现的中国历史①姜秀玉(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吉林延吉133002)摘要:历史教科书肩负着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及其他的教育使命,是一个国家史学界主流研究成果的精华。

在中韩两国人文领域的合作中,历史教科书的交流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核心问题。

本文以记录在韩国初中和高中教科书里的中国历史内容作参考,探讨韩国教科书对中国历史的叙述、叙述特点,在洞察韩国社会对中国的认识和韩国人的中国观的同时,希望也能探求解决两国历史和文化冲突的方法。

关键词:韩国;历史教科书;中国;认知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564(2019)02-0098-04教科书是独特的文化载体。

历史教科书肩负着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及其他的教育使命,是一个国家史学界主流研究成果的精华。

通过历史教科书,还能洞察其国家的主流阶层对国际问题的认识[1],推测其国家对学生灌输的是什么样的他国形象,学生是怎样认识他国的。

[2]在中国周边的国家中,韩国占有重要的位置。

中国应该对韩国的历史教科书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中韩人文交流系统和外交等途径,使韩国人对中国人树立正确的认识,进而促进中韩人文交流的发展。

另外,韩国的历史教科书也会成为我们回顾和再认识中国文化的好契机。

本论文以韩国天才教育、非常教育、金星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历史》《韩国史》《世界史》以及《东亚细亚》等历史教科书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韩国教科书对中国历史的叙述、对中国史的叙述特点以及在韩国历史教科书上存在的问题,在洞察韩国社会对中国的认识和韩国人的中国观的同时,希望也能探求解决两国历史和文化冲突的方法。

一、韩国教科书对中国历史的叙述1.辉煌灿烂的文明古国韩国历史教科书对中国历史的叙述篇幅比其他国家大,尤其是对中国古代史作了具体的描述,其中对中华文明的叙述占相当的分量。

韩国近代社会的变迁与基督教

韩国近代社会的变迁与基督教

韩国近代社会的变迁与基督教李正奎[内容摘要]在韩国,基督教是作为西学被传入的,它对韩国近代的社会变迁既起到反对封建思想文化的启蒙作用,也起到对西方的科学、思想文化以及教育注入与普及的媒介作用,从中也流露出要征服异教民族的文化殖民主义本性。

关键词:韩国;近代社会;基督教韩国是一个宗教多样化的国家。

然而,在韩国的诸多宗教中,佛教、儒教(儒学)、道教、基督教[1]等主要宗教不仅都是外来宗教,而且组成韩国宗教文化主脉的主要宗教。

诸如大倧教、园佛教、甑山教、天道教以及基督教等,这些都是同韩国近代的社会开化运动相联系而新创建或传入的年轻宗教。

如果说根基于韩国传统文化的大倧教等新宗教的创立,表明了近代韩国人正视日益没落的社会现实,试图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批判与改造,以寻求救国之道,走向富民强国之路的愿望,那么,基督教在韩国的传播,可以说是韩国人学习并接受西方文明的直接渠道。

基督教在客观上起到了韩国近代开化进程中的催化剂作用,这种作用在现代韩国社会走向政治民主化和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表现得依然比较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自我国的“五·四”以后,由于中韩两国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走向根本不同,在学习和接受西方文明方面所选择的内容、采取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因而宗教尤其是基督教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区别。

与中国不同,韩国的现代文化特别是文化的基础理念主要是以西方基督教文化为媒介所展开的,[1]因此,了解韩国基督教的历史与现状,对于我们比较完整而清楚地把握韩国思想文化的整体内容及其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天主教传入韩国及对社会的影响众所周知,基督教具有无孔不入的传教习性,然而,基督教传入韩国有其更深层的原因。

自16世纪末的壬辰倭乱以后,统治朝鲜几百年的李朝封建制度开始走向没落,到了17世纪,朝鲜社会陷入了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思想僵化、民生受威胁的严峻境地。

可是封建统治者们却置国难与民生于不顾,依旧热衷于争权夺利的党派之争,社会危机更加恶化。

汉字对朝鲜半岛的影响

汉字对朝鲜半岛的影响

汉字对朝鲜半岛的影响汉字,作为中华⽂明的特有产物,曾在东亚各国历史上扮演过重要⾓⾊。

近代以来,随着东亚地区的历史变迁,汉字在各国的历史地位也发⽣了变化,特别是在朝鲜半岛的韩国,这⼀历史变化显得尤为复杂。

“训民正⾳”难撼汉字地位朝鲜半岛很早就诞⽣了⾼度的⽂明,却长期没有⾃⼰的⽂字。

公元3世纪左右,汉字传⼊朝鲜半岛,此后的1000多年,汉字⼀直是朝鲜半岛唯⼀的书写⽂字。

后来,朝鲜民族采⽤汉字的⾳和意来记录⾃⼰的语⾔,称“吏读⽂字”。

然⽽在封建社会中,汉字作为⼀种特权只有⼠⼤夫和贵族才能学习,⾄于普通民众,则⼤多沦为⽂盲。

15世纪,这⼀情形终于有所改变。

公元1446年,经过⼏年的努⼒,李⽒王朝的第四代君主世宗终于颁布了朝鲜半岛最早的表⾳⽂字——“训民正⾳”。

世宗是⼀位⾮常杰出的君王,也是⼀位成就颇⾼的学者。

在其执政期间,这位君主发现,⾃⼰治下的普通民众既⽆法读写复杂的汉字,更⽆法⽤⽂字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进⾏对话。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世宗召集⼀些著名学者,经过⼏年的努⼒,终于创制出由28个字母组成的新⽂字。

其间,他还派遣⼀些学者前往中国明朝,专门进⾏⾳律学的研究。

1446年,李⽒王朝正式公布新创制的⽂字,称为“训民正⾳”,意即教百姓以正确字⾳。

新⽂字发明后,世宗提倡在公⽂和个⼈书信中使⽤“训民正⾳”。

他还将“训民正⾳”作为录⽤官吏的科举考试的必考科⽬,并在钱币上刻印了“训民正⾳”。

正是由于世宗所作出的这些贡献,他⼜被后世史学家尊称为世宗⼤王。

不过由于当时中国⽂化的绝对优势以及在朝鲜半岛的深远影响,作为新⽂字的“训民正⾳”并没有得到及时推⼴。

据史料记载,就在“训民正⾳”颁布后不久,⼀些⼠⼤夫们便上书反对。

他们认为,汉字不仅是世界上最⾼雅的⽂字,⽽且也是世界上最普遍使⽤的⽂字,⽽朝鲜民族仰慕和追随汉⽂化,⾃当完全使⽤汉字,⽽不应创制⾃⼰的⽂字,否则就等于背离了优秀的汉⽂化,⽆异于⾃⽢堕落。

他们甚⾄偏激地把“训民正⾳”贬斥为“螳螂之丸”,⽽把汉字誉为“苏合之⾹”。

韩国历史简介

韩国历史简介
• 李舜臣
• 柳成龙
• 金宗瑞
韩国近现代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韩国近现代历史上的政治家
• 金九
• 李承晚
• 朴正熙
韩国近现代历史上的文化名人
• 徐廷柱
• 李光洙
• 洪锡钟
韩国近现代历史上的教育家
• 俞吉浚
• 安德烈·金
• 卢武铉

⌛️
韩国当代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韩国当代历史上的政治家
• 金大中
• 卢武铉
• 政治制度的改革动力
• 君主立宪制
• 政治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 政治制度的改革方向
• 社会主义制度
• 政治制度的稳定与和谐
• 政治制度的改革措施
韩国当代科技产业的发展与创新
韩国当代科技产业的特点
• 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
• 科技产业的创新能力
• 科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韩国当代科技产业的发展
• 电子产业的发展
• 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
• 生物技术的发展
韩国当代科技产业的创新
• 科技产业创新的政策支持
• 科技产业创新的资金投入
• 科技产业创新的人才培养
05
韩国历史中的著名人物
韩国古代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韩国古代历史上的政治家
• 金裕贞
• 崔致远
• 李成桂
韩国古代历史上的文化名人
• 徐福
• 郑梦周
• 朴趾源
韩国古代历史上的军事家
• 手工业的繁荣
• 商业的繁荣
韩国中世纪社会经济的特点
• 农业经济为主 -手工业的发达
• 商业的兴起
韩国中世纪文化的发展
• 文化艺术的独特性
• 哲学思想的发展

初中历史各国改革教案设计

初中历史各国改革教案设计

初中历史各国改革教案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比较不同国家在历史上进行的改革,理解改革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了解各国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教学难点:比较不同国家的改革,理解改革对国家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英国工业革命2. 法国大革命3. 俄国自由化改革4. 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各国改革的背景,引发学生对改革的兴趣。

二、学习:1. 英国工业革命:教师向学生介绍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内容和影响,让学生了解工业革命对英国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2. 法国大革命:教师向学生介绍法国大革命的原因、过程和影响,让学生了解大革命对法国社会政治结构的改变。

3. 俄国自由化改革:教师向学生介绍俄国自由化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让学生了解改革对俄国现代化进程的促进作用。

4. 日本明治维新:教师向学生介绍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过程和影响,让学生了解维新对日本近代化的重要性。

三、总结: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国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改革对国家的影响,加深对改革的理解。

四、作业:要求学生对比各国改革的异同点,写一篇文章或制作一份PPT,展示改革对国家历史的影响。

五、评价:教师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指导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各国改革的意义。

教学延伸:学生可自主选择其他国家的改革,进行深入研究,并与本课内容进行对比,扩展对改革的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各国改革的历史背景和影响,还培养了比较和分析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历史知识打下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韩国历史课程改革
作者:刘梅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9年第03期
摘要:现代课程体系是由众多课程共同组成的,而历史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古代,由于地理位置接近,朝鲜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都深受中国的影响。

中韩亦是东亚文化圈的一份子。

近代以来中韩两国都经历了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殖民统治,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走向不同的道路。

回顾二战后韩国现代历史课程设置的发展历程,分析韩国当前历史课程设置的内容和特点,对当前我国教科书编写以及课程标准的修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课程设置;历史课程;现代教育
1876年,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朝鲜。

在外国先进文化经济的刺激下,韩国逐步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由于受到侵略国家先进思想文化的影响,韩国的教育事业逐步走上了近代化。

在整个西方列强中对韩国影响最大的当属日本。

日本在19世纪后半期逐渐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1910年日本占领朝鲜开始了其殖民统治。

在殖民统治期间,日本侵略者在教育中禁止使用韩国本国历史教科书,同时焚毁书本和独立史,并对人民实行“顺民教育”。

1945年后韩国摆脱了日本的殖民统治,在政治上取得了独立。

在众多的中学课程中就包括了历史课程,由此韩国现代中学历史教育起步。

现代韩国实行国家课程,即课程由国家统一编制,因此韩国历史课程高度集中。

同时在取得独立之后,韩国的教育开始受到美国的重要影响。

除此之外,韩国的课程改革了多次,可算是十分频繁的。

几乎每5年或10年进行一次修订。

同时韩国的历史课程是属于社会科大范围下的一部分。

目前,韩国正在使用2012版《社会科(历史科)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各阶段教师教学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历史教科书编写的重要参考标准。

一、韩国历史课程设置变革回顾
1945年后韩国在政治上取得了独立,韩国的现代教育也是从此时开始的。

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韩国的各方面发展都深受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韩国的教育模式、课程改革也是深受美国文化教育的影响。

从1945年到2000年的课程设置中,韩国先后进行了数次改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韩国政府对课程改革的重视。

1954,韩国颁布了第一个课程改革计划,就历史而言,朝鲜历史被纳入社会科学。

首先从学习的内容来看,初一年級学习了韩国历史。

初二和第三年级,学习东方史和西方史。

高中只要学习本国的历史和世界史。

同时,由于这一时期政治背景的影响,韩国在历史教育中加强了“反共教育”。

二十世纪70年代,韩国颁布了第三个课程改革方案。

改革的思路是提高公民素质,更新科技教育。

因此这段时期韩国的社会科有了较大的发展,历史学科从社会科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同时加强了韩国史内容的教育。

小学阶段已经有韩国史的课程,且为必修课
程。

韩国历史在初中和高中已经成为必修课。

在大学里,韩国历史也是一门必修课。

其次,韩国政府主持教科书的出版,即教科书国家定制。

这阶段韩国史的内容得到了充分的加强,而世界史的内容相对来说较为薄弱。

二十世纪80年代,世界历史的内容也得到了加强。

从选修课程变成了必修课程,体现了对世界史内容的重视。

这也适应了多重史观的现代历史教育的要求。

1996年以后,历史学科又被纳入社会部门。

在初中阶段,韩国史并属于社会科。

在高中,韩国史依然是必修课程。

二、当前韩国历史课程设置
韩国现行的历史课程标准是《社会科学(历史)课程标准》的2012版,历史隶属于社会科学课程标准之中。

就学习阶段而言,包含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

就学习的内容而言,包括了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等多个学科的内容,历史是其重要部分。

社会科的课程标准由概况、目标、内容、教学与学习方法、评价等五部分内容构成。

社会科在小学阶段的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形成基本的生活习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与中国不同的是韩国在小学阶段已经开设了历史课程,其中3-4年级的历史课程主要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出发,如《变化的生活状况》这一单元使学生了解许多的生活习俗是从先人那里传承下来的,并思考今后会如何变化。

从5-6年级开始,学生才开始脱离纯粹的生活史,学习系统的韩国史。

此阶段学习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介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世界历史的学习相对较少。

主要涉及与韩国本国史直接相关的部分,所以小学历史教育基本上是韩国历史教育。

初中历史开始了对学生历史知识更为专业的培养。

初中阶段的历史共15个单元,韩国历史共10个单元,其中古代史7个单元,近现代史3个单元。

世界历史有5个单位,包括古代史上的2个单位和近代史上的3个单位。

在具体的学习上,初中提出了“以器具的变迁为中心”等具体的目标,可见初中的历史学习,相较之与小学阶段要求更具体。

高中阶段的历史由三个科目组成,国史、东亚史和世界史。

其中国史由6个单元组成,包括古代史和近代史各三个单元。

东亚历史有7个单位,包括古代史上的4个单位和近代史上的3个单位。

世界史有7个单元,包括古代史上的4个单元和现代史上的3个单元。

从比重来看国史的内容仍占重要地位,但世界史的内容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较之小学和初中其全球性意识和整体史观得到了更好的贯彻。

从内容上看,高中历史学科的第一年的学习内容包括四个部分:人与空间、人与时间、人与社会、民族史。

其中,国史部分要求学生正确认识韩国历史,掌握史前时期的文化和民族形态、统治结构和政治生活、经济结构和经济生活、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高中二、三年级的选修科目的内容更多,体现了历史与地理融合的特点。

例如,学生需要掌握人类社会和环境、韩国地理、世界地理等内容。

除此之外还要求掌握韩国近现代史、世界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

其中,韩国近代史的内容要求重点掌握,包括对韩国近代史的认识、现代社会的发展、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的发展。

从整体来看,从小学到初中以及高中,无论是历史知识的编排、历史学习能力的要求和对学生评价的要求。

历史
课程标准都十分重视学段的递进和衔接,充分考虑到了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认知水平。

三、韩国历史课程设置的特点
中韩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的交流由来已久,自然而然的中国对韩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近代以来,韩国经历了日本长期的殖民统治,日本对韩国的文化教育事业进行渗透,实施“顺民教育”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抹杀韩国的民族性。

在独立之后此,韩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又都受到美国的影响。

因此,韩国的现代教育高度重视地方性和独立性,历史教育更是展现韩国国民性的重要方面。

韩国政府非常重视本国的历史教育,尤其是韩国史的教育。

在课程改革的每一个时期,我们都能看出政府对韩国历史学习的重视。

在韩国小学、初中的历史课程都是必修课,其内容基本都是韩国历史的内容,世界史的比重很小;由此我们看出韩国对本国历史教育的重视。

高中阶段的历史由国史、东亚史、世界史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国史属于必修科目。

随着全球化史观的提出,同时国际发展的形势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为了适应韩国发展的需要,政府的历史教育也发生了变化。

比如说:从单纯的韩国历史发展改变为渗透在世界历史背景下的韓国历史发展,逐渐形成从全球的角度看待韩国本国史的观点。

四、结束语
我国当代的历史课程改革也在进行之中,韩国无论是从历史渊源还是地理位置上与中国的文化教育都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

因此我们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也应该吸取其他国家的经验,从而使课程改革达到更加良好的效果。

在整个韩国的历史课程改革中,它经历了一个由外国影响渐进发展民族特色的过程,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我国当代的历史课程改革也应当注重本国特色,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中我们更加应当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树立文化自信。

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华文明得到传承和发扬,使当代的青年为中国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然,韩国的课程改革并不是十全十美的。

现阶段如何从全球史的角度将本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结合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课程改革缺乏评价体系;评价课程改革的标准依然不是很明确。

这些问题不仅是韩国课程改革的问题,也是许多国家历史课程改革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更需要各国之间、不同教育理念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中国和韩国具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分析韩国历史课程改革的历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邢新宝.韩国2102年版社会科(历史部分)课程标准主要特色[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7
[2]李英顺.中韩历史课程设置比较[J].教育视野.2016 (47).
[3]赵亚夫.韩国社会科课程中的国史教育[J].全球教育展望.2003 (10)
[4]马卫东.历史比较教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
[5]艾宏歌.当代韩国教育政策与改革动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