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课程设计
施工管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施工管理课程设计任务书1. 任务概述本课程设计旨在提高学生在施工管理领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将通过完成一项实际项目的施工管理任务,深入了解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流程和各项要素。
2. 任务要求2.1 项目选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一个施工项目进行管理。
项目可以是真实的或者虚拟的,但必须具备一定的复杂性,能够充分展示学生在施工管理方面的能力。
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工程、土木工程、电力工程等。
2.2 任务分解学生需要对所选项目进行详细任务分解。
任务分解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项目概述:简要介绍项目背景、目标和规模;- 施工计划:制定项目的施工计划,包括工期、工序和关键节点等;- 资源管理:安排项目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质量管理:制定项目的质量管理计划,包括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成本管理:编制项目的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方案;- 风险管理:评估项目中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沟通协调:建立项目组织结构,制定沟通协调机制。
2.3 报告撰写学生需要撰写一份完整的施工管理报告。
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项目背景和目标;- 任务分解的详细内容;- 施工管理的方法和工具;- 项目执行情况的总结和分析;- 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学生个人的反思和总结。
3. 评分标准本课程设计将根据以下方面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定:- 任务分解的完整性和合理性:10分- 报告内容的准确性和详尽度:20分- 项目管理技能的展示:30分-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分- 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20分4. 提交要求学生需按时提交一个书面报告,并做口头展示。
报告应以电子文档形式提交,口头展示时间为10分钟。
5. 时间安排- 任务发布日期:[发布日期]- 报告提交日期:[提交日期]- 口头展示日期:[展示日期]以上为《施工管理课程设计任务书》的概述和要求,请学生们按要求执行,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如有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课程教师。
建筑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内容

建筑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内容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建筑施工组织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使学生了解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流程;3. 引导学生掌握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生产、质量管理和进度控制等相关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建筑施工组织原理进行工程组织设计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建筑事业,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3.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责任感,注重工程质量、安全与环保。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能力,提高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建筑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实际工程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任务,并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建筑施工组织基本概念:包括建筑施工组织的定义、作用、分类等;2.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涵盖设计内容、流程、方法,以及施工组织结构、施工平面布置等;3.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介绍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措施、安全事故预防等;4.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包括质量管理原则、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方法等;5. 建筑施工进度控制:涉及进度计划编制、进度控制方法、进度调整策略等;6. 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包括成本组成、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7.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软件应用:教授学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1. 第1-2周:建筑施工组织基本概念;2. 第3-4周:建筑施工组织设计;3. 第5-6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4. 第7-8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5. 第9-10周:建筑施工进度控制;6. 第11-12周:建筑施工成本管理;7. 第13-14周: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软件应用。
课程设计路基施工

课程设计路基施工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路基施工的基本概念、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培养学生具备路基施工图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以及实际施工操作的基本技能;增强学生对路基施工工程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质量意识。
具体学习成果包括:1.知识目标:(1)了解路基施工的基本概念、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2)掌握路基施工图的阅读和理解方法。
(3)熟悉路基施工工程的安全、环保和质量管理要求。
2.技能目标:(1)能够阅读和理解路基施工图。
(2)具备路基施工的基本操作技能。
(3)具备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注重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注重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3)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注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路基施工的基本概念、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2.路基施工图的阅读和理解方法。
3.路基施工工程的安全、环保和质量管理要求。
具体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章:路基施工概述1.路基施工的基本概念2.路基施工的分类及特点3.路基施工的流程及质量控制第二章:路基施工工艺1.路基土石方施工2.路基排水工程3.路基防护与加固工程4.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第三章:路基施工图阅读1.路基施工图的基本构成2.路基施工图的阅读方法3.路基施工图的案例分析第四章:路基施工安全管理1.路基施工安全概述2.路基施工安全防护措施3.路基施工安全事故处理第五章:路基施工环保与质量管理1.路基施工环保要求2.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方法3.路基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概念、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2.讨论法:用于探讨路基施工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工程施工课程设计前言

工程施工课程设计前言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工程施工知识,包括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常用工程施工工艺、工程施工管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系统地了解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掌握施工技术和管理知识,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日后从事工程施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程施工基础知识。
本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包括工程施工的定义、种类、特点等,为学生了解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打下基础。
第二,常用工程施工工艺。
本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在工程施工中常用的工艺和技术,包括挖土、浇筑、安装等,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将能够了解工程施工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施工技术,为日后实际操作提供参考。
第三,工程施工管理。
本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工程施工的管理知识,包括项目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等,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将能够了解工程施工的管理要点和方法,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第四,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本部分内容主要介绍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知识,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施工安全规范、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等,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将能够了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要点和方法,增强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学习,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施工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工程施工相关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我们相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成为优秀的工程施工人才,为我国工程施工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总结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总结引言概述: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是建造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施工组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施工组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项目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对施工组织课程设计进行总结,分为四个部份进行详细阐述。
一、施工组织课程设计的目标和意义1.1 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使其能够熟练运用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合理规划和组织施工过程,提高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
1.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协调和沟通,提高团队协作的效率和质量。
1.3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施工组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实践中不断遇到和解决问题,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和调研,学生能够熟悉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二、施工组织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方法2.1 课程设计的内容施工组织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项目概况、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设计等。
学生需要通过对项目的了解和分析,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施工方案设计。
2.2 课程设计的方法施工组织课程设计采用实践操作为主的教学方法,学生需要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了解项目的实际情况。
同时,学生还需要运用专业软件进行施工组织和施工方案的设计,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
2.3 课程设计的评估方式施工组织课程设计的评估方式主要包括课程设计报告和实际操作的评估。
学生需要编写课程设计报告,详细描述课程设计的过程和结果,并进行实际操作的演示和评估。
三、施工组织课程设计的优缺点3.1 优点: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注重实践操作,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了解项目的实际情况,并进行施工组织和施工方案的设计,培养了实际操作的能力。
3.2 优点:促进团队合作施工组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促进了团队合作的能力。
工程施工课设(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培养具备实际工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工程技术人才,我们开展了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掌握工程组织设计、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本次课程设计以一座典型的住宅小区为案例,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共包含8栋住宅楼、1栋商业楼和1座地下车库。
以下是本次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一、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总平面布置: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施工总平面布置,包括施工临时设施、材料堆场、施工道路、临时水电等。
2.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规模、施工难度、资源配备等因素,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3. 施工资源配置:合理配置施工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4. 施工现场管理:制定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二、施工技术1. 土方工程:根据地质勘察报告,采用合理的土方开挖、运输、填筑方法,确保土方工程顺利进行。
2. 框架结构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合理设计梁、板、柱等构件,确保结构安全、稳定。
3. 装饰装修工程: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合适的装饰装修材料,确保装饰装修工程美观、耐用。
4. 给排水、电气、暖通空调工程:按照设计规范,合理布置管道、线路,确保给排水、电气、暖通空调系统正常运行。
三、质量控制1. 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2. 材料质量控制:选用合格的材料,严格控制材料进场、使用、退场等环节,确保材料质量。
3. 施工质量检验:按照检验标准,对施工过程进行检验,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四、安全管理1. 施工现场安全: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2. 机械设备安全: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确保机械设备运行正常,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3篇)

第1篇一、设计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木工程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土木工程人才,我国高校纷纷开设土木工程施工课程。
本课程设计旨在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设计目的1. 使学生了解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流程,掌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图、施工机具计划表等基本内容。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三、设计内容1. 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名称、地点、规模、结构类型、主要建筑特征等。
2. 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部署、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图、施工机具计划表等。
3. 施工方案:包括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屋面、装饰装修等施工方案。
4.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特点,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5. 施工平面图:绘制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图,包括施工道路、临时设施、材料堆场等。
6. 施工机具计划表: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进度,制定施工机具计划表,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四、设计步骤1. 收集工程资料:了解工程概况、施工图纸、施工规范等。
2. 分析工程特点:根据工程特点,确定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等。
3.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部署、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图、施工机具计划表等。
4. 绘制施工平面图: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绘制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图。
5. 编制施工机具计划表: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进度,制定施工机具计划表。
6. 撰写设计报告:对设计内容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五、设计成果1. 完成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报告,包括工程概况、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图、施工机具计划表等内容。
2. 提交设计图纸,包括施工平面图、施工进度计划等。
3. 进行课程设计答辩,展示设计成果,接受教师和同学的评审。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引言概述: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是建筑工程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施工组织原理和方法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悉施工组织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流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工程项目的组织和管理。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分别阐述施工组织课程设计的内容。
正文内容:1. 施工组织概述1.1 施工组织的定义:施工组织是指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合理安排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顺序和施工组织机构的过程。
1.2 施工组织的目标:施工组织的目标是确保工程项目按照合理的计划和顺序进行施工,达到预期的质量、进度和安全要求。
1.3 施工组织的原则:施工组织应遵循合理性、经济性、安全性和可行性的原则,同时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2.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2.1 施工工艺设计:包括施工方法的选择、施工顺序的确定、施工工艺流程的设计等。
2.2 施工组织机构设计:包括施工队伍的组织、施工人员的分工和协调、施工管理制度的建立等。
2.3 施工资源管理设计:包括施工材料、设备和劳动力的调配、合理利用和管理。
2.4 施工进度计划设计:包括施工工期的确定、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和控制等。
2.5 施工安全管理设计: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的制定,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3. 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法3.1 理论分析法:通过对施工组织理论的研究和分析,确定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
3.2 经验法:借鉴过去施工项目的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适用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3.3 数学模型法: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对施工组织进行优化和评估,得出最佳的施工组织方案。
4. 施工组织设计的实践案例4.1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案例:以某大型住宅小区的建设为例,详细阐述施工组织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4.2 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案例:以某高速公路桥梁的施工为例,介绍施工组织设计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某维修车间结构吊装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教师:毛金萍班级:08土木一班学生姓名:彭恩J082201116设计时间:2012.1.9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系某维修车间结构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1、总平面布置,图 1建筑总平面图该车间为装配式钢筋砼结构三跨(18米+24米+18米)单层厂房。
因厂房长度较长,中间设伸缩缝一道。
车间主要指标.表1车间主要指标方案3 围护结构 370厚砖墙车间长度(m ) 16×6+2×0.2=96.4 车间宽度(m ) 18+24+18+2×0.37=60.74建筑面积(m 2) 5855.34 工期(天)30方 案项 目2、主要承重结构(1)现浇钢筋砼杯形基础,大部分基础埋深标高为-2.00米,杯口顶部标高为-1.35米,杯口顶部标高-0.50米,杯口壁厚300毫米。
(2)预制钢筋砼工字型柱,○A、○D列柱上柱截面尺寸为400×400,下柱为400×900×100(腹壁厚);○B、○C列柱上柱截面尺寸为400×400,下柱为400×1000×100;抗风柱上截面尺寸为400×400,下柱为400×600(矩形截面)。
(3)T形预应力钢筋砼吊车梁,梁高为1米。
(4)后张法预应力钢筋砼折线型屋架,其中24米跨屋架(除两端和伸缩缝处屋架外)有跨度为9米的钢筋砼天窗架。
(5)大型预应力钢筋砼屋面板,长×宽=6米×1.5米,肋高240,并配有檐口板、天沟板、嵌缝板等。
3、车间主要结构构件一览表。
表2二、吊装施工方案1、起重机的选择(1)类型选择:根据跨度、构件质量及安装高度,本单层工业厂房属中型工业厂房,故选择履带式起重机进行吊装。
图2项 次 方案3构件名称 单位 数量 重量(t ) 1 A 、D 列工字型柱 根 32 6.40 2 B 、C 列工字型柱根 32 8.70 3 抗风柱 根 12 7.80 4 吊车梁 根 90 1.93 5 18米预应力砼屋架 榀 34 6.05 6 24米预应力砼屋架 榀 17 8.80 7 钢筋砼天窗架 榀 17 2.26 8 天窗侧板 块 23 1.20 9屋面板、天沟板等块563≤1.2(2)型号选择:1、柱:○1、选择A、D列工字型柱,根据结构计算,采用直吊绑扎法,一点绑扎,绑扎点设在牛腿下200mm处。
起重量:Q=Q1+Q2=6.4+0.2=6.6t上式中取横吊梁Q2=0.2t。
起重高度:H=h1+h2+h3+h4=0+0.3+6.95+5.1=12.35m因横吊梁要超过柱顶,故取h4=5.1m。
○2、选择B、C列工字型柱,根据结构计算,采用直吊绑扎法,一点绑扎,绑扎点设在牛腿下200mm处,采用横吊梁。
起重量:Q=Q1+Q2=8.7+0.2=8.9t上式中取横吊梁Q2=0.2t。
起重高度:H=h1+h2+h3+h4=0+0.3+8.95+5.3=14.55m因横吊梁要超过柱顶,故取h4=5.3m。
○3、选择抗风柱,根据结构计算,采用直吊绑扎法,一点绑扎,绑扎点设在牛腿下200mm处,采用横吊梁。
起重量:Q=Q1+Q2=7.8+0.2=8.0t上式中取横吊梁Q2=0.2t。
起重高度:H=h1+h2+h3+h4=0+0.3+8.95+5.3=14.55m因横吊梁要超过柱顶,故取h4=5.3m。
吊柱的平面布置旋转法(图3)2.屋架○1、选择24米钢筋砼屋架,因为L=24m>18m ,故采取4点绑扎。
起重量:Q=Q1+Q2=8.8+0.2=9.0t起重高度:H=h1+h2+h3+h4=12.7+0.3+1.9+9=23.9m 选择18米钢筋砼屋架,因为L=18m>9m ,故采取2点绑扎 起重量:Q=Q1+Q2=2.26+0.2=2.46t 起重高度:H=h1+h2+h3+h4=21.6m.如图4屋架绑扎方法(图4)○2、屋面板:选择有天窗架的一跨、最高一块屋面板。
起重量:Q=Q1+Q2=1.2+0.2=1.4t起重高度:H=h1+h2+h3+h4=19.05+0.3+0.24+2.5=22.09m 计算所需最小臂长:ααcos sin 21g f h l l L ++=+≥3arctan gf h+=α L 起重臂长度(m )f 起重钩需跨过已吊装构件的距离(m)g 起重臂轴线与已吊装屋架间的水平距离,至少取1m (m ) h 起重臂底铰至屋架上弦顶面的高度(m )α 起重臂的倾角h 取18.75m ,f 取3m ,g 取1m ,得 α =59.14o ,L ≥29.6m综合柱,屋架,屋面板,选用W1-200型履带式起重机,臂长30m,倾角58.13。
所需起重半径:R=F+Lcosa=1.6+30×cos58.13=17.44m 查起重机工作性能曲线图:当L=30m,R=17.44时,得Q=6.5t>1.4t,H=23.5m>22.09m,表明所选起重机可以满足跨中屋面板要求。
如图54、吊车梁:起重量Q=2.13t,H=8.3m。
查特性曲线表,当臂长L=30m时,H=20m>8.3m,R=20.5m。
当臂长L=15m时,H=9.5m>8.3m,R=14m。
故无论选择哪一种臂长,起吊吊车梁时,起重机均可在跨中开行。
各种构件吊装参数(表3)构件名A、D列工字型柱24米预应力砼屋架屋面板吊车梁称工作参Q(t) H(m)R(m)Q(t)H(m)R(m)Q(t)H(m)R(m)Q(t)H(m)R(m)数计算值 6.6 12.35 9.0 23.9 1.4 22.09 17.1 2.13 8.3W-200型L=30m6.6 22 17.0 9.0 24.0 1.4 23.5 17.1 2.13 10.0 31.0 时工作参数实际取6.6 26.0 10.0 9.0 24.5 12.0 1.4 23.5 17.1 2.13 10.0 31.0 值2、结构安装方法采用分件吊装法,构件可以分批进场,供应较单一,吊装现场不至太拥挤,操作程序简单,吊装速度快。
吊装顺序:柱吊装→梁吊装(吊车梁、连系梁、柱间支撑)→屋架吊装→天窗架吊装→屋面板吊装3、起重机开行路线及构件吊装次序起重机由○A轴线跨外开行,然后转入○A○B跨内吊装○B轴柱○21至○1号轴线的柱子,再转入○B○C跨中从○1至○21号轴线吊○C轴柱,再转入○C○D跨中从○21至○1号轴线吊○D轴柱,然后退场,这是第一次开行。
起重机第二次开行从○A○B跨间的右端进场,跨边开行,沿吊住的开行路线行驶,同时吊○A○B轴的基础梁、吊车梁、柱间支撑等,然后转入○B○C跨内,同样沿柱开行路线吊○B○C轴的基础梁、吊车梁、柱间支撑等,然后转入○C○D跨内,同样沿柱开行路线吊○C○D轴的基础梁、吊车梁、柱间支撑等,此时要注意的是两边起吊半径不同,为满足两者,依然选择起重机臂长为30m。
第三次开行,起重机仍然从○A○B胯间的右端进入跨内,沿跨中开行将屋架扶直与排放,然后从左端出,转入○B○C跨中将屋架扶直与摆放,在○B○C胯间右端内吊该跨○21轴抗风柱,然后从右端出,转入○C○D跨中将屋架扶直与摆放,在○C○D胯间右端内吊该跨○1轴抗风柱。
第四次起重机在○C○D跨中从左向右倒退着吊屋架、屋面板等屋面构件,从○C○D跨右端退出,吊○C○D跨○21轴抗风柱。
然后转入○B○C跨,从右端进入跨内,先吊○B○C跨○21轴抗风柱,接着从右到左退着吊屋架、屋面板等屋面构件,然后转入○A○B跨,从左端进入跨内,先吊○A○B跨○1轴抗风柱,从左向右倒退着吊屋架、屋面板等屋面构件,最后从○A○B跨右端退场,吊装工程结束。
三、施工平面图设计1、柱的预制位置根据结构计算,边柱和中柱均需翻身起吊,因此采用直吊绑扎法、旋转法吊升,每一点吊一根柱。
考虑到屋架预制、堆放场地拥挤,同时考虑起重机尽量不要在回填土(柱基)上开行。
因此起重机开行路线到柱的轴线距离为10m,即在跨边开行,起重机尾部回转半径再加安全距离0.5m,保证起重机在吊装柱子时不会碰撞到预制屋架。
吊装屋面结构时则在跨中开行。
2、屋架的预制位置18米预应力砼屋架每跨有34榀,24米预应力,砼屋架每跨有17榀,故每叠取17榀一共3叠。
屋架的预制和排放不得越过跨中分界线,考虑屋架预制位置紧张,因此将屋架排放位置后退1m。
为保证屋架两端留有预应力抽管及穿筋所需场地,屋架排放位置只得伸出跨外。
四、施工进度计划。
表4序号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量时间定额(工日)劳动量机械每日工作班数每班工作人数持续时间(d)单位数量W1-200 11 柱吊装根76 0.75 57 W1-200 1 1 18 42 吊车梁吊装根90 0.31 27.9 W1-200 1 1 13 43 屋架扶直就位榀51 0.082 4.2 W1-200 1 1 2 24 18米钢筋砼屋架吊装榀34 0.642 21.8 W1-200 1 1 18 224米钢筋砼屋架榀17 0.782 13.3 W1-200 1 1 18 1天窗架吊装榀17 1.01 17.2 W1-200 1 1 10 2屋面板吊装块563 0.174 98 W1-200 1 1 10 135 砌筑工程m3 1222.9 0.083 101.5 W1-200 1 1 20 7五、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1、质量方针工程部保证工程质量是确保整个工程项目总体质量的关键。
质量代表了我工程部的整体形象,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严格执行相关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并按标准规定的实测项目、检查方法进行认真自检,把质量保证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始终贯彻“争创行业一流,实现顾客期望,奉献满意工程”的质量方针,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质量、安全、进度、效益在本项目上的全面和谐统一。
2、质量目标全部工程总目标:工程优良率95%以上,合格率100%3、现场施工质量保证措施①开工前的技术交底制度工程开工前,由主管工程师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该项工程的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定位方法、图型几何尺寸、功能作用及与其他工程的关系、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使全体人员在彻底明了施工对象的情况下投入施工。
②建立“五不施工”、“三不交接”、“三服从”、“一个坚持”制度“五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资料未经换手复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者不施工;工程不经检查签证不施工。
“三不交接”即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三服从”即进度、工作量、计量支付服从工程质量。
“一个坚持”即坚持质量一票否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