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俯卧位的摆放指引
手术体位安全摆放-俯卧位_图文

手术体位安置的目的
• 根据手术部位决定体位 • 方便手术的进行 • 避免因体位固定不当而发生的副作用 • 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 保证输液通畅
体位摆放的七原则
• 体位固定要牢固舒适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铺单要平整、干燥、柔软 • 大血管、神经无挤压 • 上臂外展不超过90°,下肢约束带勿过紧 • 四肢勿过分牵引 • 病人体表勿接触金属
病人准备
一、术前访视
• 查看病例,了解病情。 • 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做好心理护理。 • 了解病人肢体活动情况及皮肤情况。 • 对年老体弱、长期卧床、危重、疑难手术、再造、整形等
情况要进行评估。 二、填写相关评估签字单,并同病人及其家属做好解释。 三、术前加强与手术医生的沟通,术中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 5.摆放时动作轻柔,避免拖、拉、拽等动作,保护静脉输液
通畅。 • 6.根据病情,对受压部位采取防压疮措施。
手术体位摆放中注意事项
• 7.保护患者隐私权,注意保暖。不过分暴露患者身体,特 别是隐私部位。
• 8.使用高频电刀患者皮肤禁忌接触到金属。 • 9.全麻病人在手术中防止眼角膜干燥应贴眼睛保护膜。 • 10.按标准进行手术体位摆放,用标准检 查体位。 • 11.体位完成后应由术者证实其正确性。
并用约束带固定。 • 4.双足部垫一大软枕,使踝
关节自然弯曲下垂,足趾 悬空防止足背过伸引起的 足背神经损伤。
俯卧位的摆放方法及要点
• 5.双髋双膝关节屈曲20度,较瘦的患者,膝关节及小腿下 垫软垫,防止压伤膝关节部皮肤。
• 6.骶尾,痣手术,调低手术床尾60度,分开两腿。 • 注意:女性的双乳要护送到体位垫的中空处,并展平胸下
手术俯卧位摆放准备护理课件

监测患者的循环状态
02
在摆放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循环状态,如血压、心率等
,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注意保护神经和血管
03
在摆放俯卧位时,应注意保护患者的神经和血管,避免因长时
间受压导致损伤。
手术俯卧位摆放的并发症及处
05
理
循环系统并发症
总结词
循环系统并发症是手术俯卧位摆放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吸系统的并发症外,手术俯卧位摆放还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如皮肤压疮、眼部并发症等。
详细描述
由于手术时间长且患者处于俯卧位,患者的皮肤和眼部容易受到压迫和损伤。为了预防这些并发症,护理人员应 在摆放体位时注意保护患者的皮肤和眼睛,定期调整患者的体位,并在手术后对患者的皮肤和眼部进行仔细的检 查和护理。对于已经出现的皮肤压疮和眼部并发症,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谢谢聆听
手术俯卧位摆放的历史与发展
手术俯卧位摆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已经开始采用俯卧姿势进行一些 简单的手术操作。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手术俯卧位摆放的方式和技巧也不断得到改进和 完善。
目前,手术俯卧位摆放已经成为外科手术中常见的一种体位摆放方式,广泛应用于 各种不同类型的手术中。
手术俯卧位摆放的护理准备
案例二:脊柱手术的俯卧位摆放
总结词
脊柱手术的俯卧位摆放需要特别注意保持脊柱的稳定性,避免损伤神经。
详细描述
在脊柱手术中,由于患者的脊柱可能存在病变或畸形,因此需要特别注意保持其稳定性。在摆放时, 应使用适当的支撑物来保持患者的姿势稳定,避免脊柱过度弯曲或扭曲。同时,要确保手术视野的暴 露,并注意保护脊髓和神经不受损伤。
03 手术俯卧位摆放的操作流程
患者体位的确定
2017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体位摆放

2017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体位摆放截石位截石位(lithotomy position)是患者仰卧,双腿放置于腿架上,臀部移至床边,最大限度地暴露会阴部,多用于肛肠手术和妇科手术。
7.1适用手术适用于会阴部及腹会阴联合手术。
7.2用物准备体位垫、约束带,截石位腿架、托手板等。
7.3摆放方法7.3.1患者取仰卧位,在近髋关节平面放置截石位腿架。
7.3.2如果手臂需外展,同仰卧位。
用约束带固定下肢。
7.3.3放下手术床腿板,必要时,臀部下方垫体位垫,以减轻局部压迫,同时臀部也得到相应抬高,便于手术操作。
双下肢外展<90°,大腿前屈的角度应根据手术需要而改变。
7.3.4当需要头低脚高位时,可加用肩托,以防止患者向头端滑动。
7.4注意事项7.4.1腿架托住小腿及膝部,必要时腘窝处垫体位垫,防止损伤腘窝血管、神经及腓肠肌。
7.4.2手术中防止重力压迫膝部。
7.4.3手术结束复位时,双下肢应单独、慢慢放下,并通知麻醉师,防止因回心血量减少,引起低血压。
8、膝胸卧位膝胸卧位(genucubital position)是指患者两腿稍微分开,胸部、膝部和小腿面贴于床,大腿垂直于床,腹部于床面间自然形成空间的一种种体位。
适用于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也常用于妇产科矫正胎位不正或子宫后倾及促进产后子宫复原。
8.1适用手术适用手术适用于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
8.2用物准备体位垫。
8.3摆放方法患者跪卧,两小腿平放于手床上,稍分开大腿和床面垂直,胸贴床面,腹部悬空,臀部抬起,头转向侧,两臂屈肘,放于头的两侧。
8.4注意事项因膝胸卧位重心高、稳定性差,注意保护,防止坠床。
第三篇1、概述1.1目的规范单极电刀、双极电凝、超声刀三和电外科能量设备的操作规程―指导手术室护士正确评估、使用、维护电外科设备,减少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确保术中患者及医护人员安全。
1.2适用范围该指南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医疗环境,包括住院部手术室、日间手术室、诊室、心导管室、内镜室、放射科等实施创伤性诊疗的区域。
俯卧位摆放流程 ppt课件

(二)俯卧位摆放流程
2、操作流程 ①、核对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脱去上衣反穿或脱去
上衣 ②、平铺手术床中单,上端与患者颈部齐平
③、患者完成麻醉生命体征平稳后,将患者移向床一侧,三人分 别扶住头部、肩胛部、臀部,将患者翻转成俯卧位,注意保持 头、颈、胸椎在同一轴线上同步翻转
④、二人抬起中单,将俯卧位架按要求放置于中单下,条形垫分别 置于双侧髂脊下,中单要平整,头下垫一软 垫,上置头圈
课堂小结
手术体位的安置护理是术前准备的一项重要工作,合理的手术体 位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障,它不仅能使医生手术操作视野清晰, 感觉良好,患者安全舒适,还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医源性损 伤。
俯卧位摆放流程及相关知识
三、常用的手术体位
1、仰卧位 2、侧卧位 3、俯卧位 4、截石位 5、坐位
(一)俯卧位的应用范围 (二)俯卧位的摆放流程 (三)俯卧位摆放注意事项
(一)俯卧位的应用范围
适用于后颅窝、颈椎后路、脊椎后路、腰、背部等手术
(二)俯卧位摆放流程
用物准备:俯卧位腰垫2个 头圈1个 约束带1个 软垫2个
(二)俯卧位摆放流程
2、操作流程 ⑤、小腿下垫软垫,使双膝关节屈曲20°~30°足趾悬空 ⑥ 、约束带固定下肢小腿 ⑦ 、固定上肢,双上肢自然屈曲,放于托手架上,手架上放置中单 ⑧、 放置器械托盘 ⑨、根据需要放置麻醉头架,或拉布帘 ⑩、人时,注意麻醉插管的保护,要求有麻醉师协同翻身 2. 翻转病人时,应将双上肢紧贴身体两侧,防止翻转身体时牵拉 损伤。 3. 要保持腹部悬空,保持正常呼吸。 4. 使小腿微曲,防止足背过伸。 5. 男性病人注意保护生殖器,女性病人注意保护乳房。 6. 安置体位时,动作要轻稳,协调一致,防止给病人带来不必要 的损伤
俯卧位摆放流程

(一)俯卧位的应用范围
适用于后颅窝、颈椎后路、脊椎后路、腰、背部等手术
(二)俯卧位摆放流程
用物准备:俯卧位腰垫2个 头圈1个 约束带1个 软垫2个
(二)俯卧位摆放流程
2、操作流程 ①、核对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脱去上衣反穿或脱去 上衣 ②、平铺手术床中单,上端与患者颈部齐平 ③、患者完成麻醉生命体征平稳后,将患者移向床一侧,三人分 别扶住头部、肩胛部、臀部,将患者翻转成俯卧位,注意保持 头、颈、胸椎在同一轴线上同步翻转 ④、二人抬起中单,将俯卧位架按要求放置于中单下,条形垫分别 置于双侧髂脊下,中单要平整,头下垫一软 垫,上置头圈
(二)俯卧位摆放流程
2、操作流程 ⑤、小腿下垫软垫,使双膝关节屈曲20°~30°足趾悬空 ⑥ 、约束带固定下肢小腿 ⑦ 、固定上肢,双上肢自然屈曲,放于托手架上,手架上放置中单 ⑧、 放置器械托盘 ⑨、根据需要放置麻醉头架,或拉布帘 ⑩、调节灯光
(三)俯卧位摆放注意事项
1. 翻转病人时,注意麻醉插管的保护,要求有麻醉师协同翻身 2. 翻转病人时,应将双上肢紧贴身体两侧,防止翻转身体时牵拉 损伤。 3. 要保持腹部悬空,保持正常呼吸。 4. 使小腿微曲,防止足背过伸。 5. 男性病人注意保护生殖器,女性病人注意保护乳房。 6. 安置体位时,动作要轻稳,协调一致,防止给病人带来不必要 的损伤
课堂小结
手术体位的安置护理是术前准备的一项重要工作,合理的手术体 位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障,它不仅能使医生手术操作视野清晰, 感觉良好,患者安全舒适,还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医源性损 伤。
俯卧位摆放流程及相关知识
一、手术体位的概念
手术体位是指患者术中的卧位,是根据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决定的。
包括患者的体位、体位垫(架)的正确使用、手术床的操纵。手术 体位由巡回护士、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共同参与摆放
俯卧位摆放原则及注意事项

俯卧位摆放原则及注意事项1. 什么是俯卧位摆放原则?俯卧位摆放原则是指在特定的场合下,将患者安置在仰卧位的基础上,将其转移到俯卧位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常用于医疗机构、急救现场以及康复治疗中,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2. 为什么需要使用俯卧位摆放原则?•呼吸道管理:俯卧位可以改善气道通畅度,有助于排除呼吸道分泌物和防止误吸。
•循环系统支持:对于某些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俯卧位可以提高心脏的充盈压力,改善心输出量。
•其他治疗效果:俯卧位还可以减少肺水肿、改善胃肠动力、预防褥疮和深静脉血栓等。
3. 如何正确进行俯卧位摆放?步骤:1.准备工作:确认患者是否适合进行俯卧位摆放,包括评估患者的病情、稳定性和合适性。
2.通知患者:告知患者进行俯卧位摆放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征得其同意。
3.准备设备:准备好所需的辅助器具,如床单、护理垫、护理带等。
4.协助移动:与另一名医护人员一起,协助患者平稳地从仰卧位转移到俯卧位。
确保动作轻柔、稳定,并避免对患者造成过度压力或不适。
5.调整姿势:根据患者的需要和医生的指示,调整患者的头部、上肢和下肢位置。
确保身体各部位得到适当支撑,避免出现压迫或扭曲。
6.观察监测:在摆放完成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生命体征变化。
及时记录并报告异常情况。
注意事项:•安全优先:在进行俯卧位摆放前,务必评估患者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对于病情复杂或不稳定的患者,需要谨慎决策,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操作。
•沟通和同意:在进行俯卧位摆放前,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解释摆放的目的和过程,并征得其同意。
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隐私权。
•合理使用辅助器具:根据患者的需要和医生的指示,选择适当的辅助器具。
确保其质量可靠、卫生清洁,并正确使用。
•保证舒适度:在摆放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舒适度。
避免造成肢体扭曲、压迫或过度张力等不适感。
•监测反应和生命体征:在摆放完成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生命体征变化。
特别关注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的变化,并及时记录和报告异常情况。
俯卧位摆放流程

二 俯卧位摆放流程
2、操作流程 ⑤、小腿下垫软垫,使双膝关节屈曲20°~30°足趾悬空 ⑥ 、约束带固定下肢小腿 ⑦ 、固定上肢,双上肢自然屈曲,放于托手架上,手架上放置中单 ⑧、 放置器械托盘 ⑨、根据需要放置麻醉头架,或拉布帘 ⑩、调节灯光
三 俯卧位摆放注意事项
1. 翻转病人时,注意麻醉插管的保护,要求有麻醉师协同翻身 2. 翻转病人时,应将双上肢紧贴身体两侧,防止翻转身体时牵拉损伤。 3. 要保持腹部悬空,保持正常呼吸。 4. 使小腿微曲,防止足背过伸。 5. 男性病人注意保护生殖器,女性病人注意保护乳房。 6. 安置体位时,动作要轻稳,协调一致,防止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损伤
二、体位摆放的标准
1、保证患者的舒适与安全 2、顺应患者的呼吸与循环 3、不过度牵拉肢体,防止神经、肌肉的损伤 4、保护受压部位,防止体位不当所致的并发症 5、妥善固定,防止术中移动
6、充分显露术野、便于手术操作 7、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不过度暴露患者的身体 8、体位摆放完成、变化、恢复时应进行复查,保证患者的安全
商务 图标元素
商务 图标元素
商务 图标元素
商务 图标元素
商务 图标元素
商务 图标元素
商务 图标元素
商务 图标元素ຫໍສະໝຸດ 商务 图标元素三、常用的手术体位
1、仰卧位 2、侧卧位 3、俯卧位 4、截石位 5、坐位
一 俯卧位的应用范围
二 俯卧位的摆放流程
三 俯卧位摆放注意事项
一 俯卧位的应用范围
适用于后颅窝、颈椎后路、脊椎后路、腰、背部等手术
二 俯卧位摆放流程
用物准备:俯卧位腰垫2个 头圈1个 约束带1个 软垫2个
课堂小结
手术体位的安置护理是术前准备的一项重要工作,合理的手术体位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障,它不仅能使医生手术操作视野清晰,感觉良好,患者安全舒适,还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医源性损伤。
俯卧位的摆放标准

不合格不得分
2.物品准备:托手板2个,俯卧位垫1个,俯卧位头垫1个,通用大方垫1个,半圆柱垫1个,足跟垫2个,布中单1个,约束带1条
10
3.评估:①环境清洁、安静,调节室温21—25℃
②物品符合规范,体位架、卡扣性能完好
③患者皮肤、肢体活动情况、观察有无治疗性导管等
6
一处不合格扣2分
操
作
流
程
1.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三方核对患者信息及手术部位
2
动作不规范扣1分
4.整理物品、物归原位
3
一处不合格扣1分
适应证:颈椎、胸椎、腰椎手术。
注意事项:
1、眼睛涂眼药膏,避免眼睛干燥及患者术后眼部疼痛;
2、保护会阴部,避免污染手术野及被消毒液刺激。男性生殖器、女性乳房,应避免受压而造成水肿、坏死;
3、注意胸腹部悬空,避免胸、腹部受压,以免影响呼吸和循环;
4
一项不达标扣2分
2.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头下垫软枕,建立静脉通路,保持各类管道通畅,待麻醉
4
一处不合格扣2分
3.对清醒患者,要告知采取此卧位的目的、方法及配合
2
一处不合格扣1分
4.麻醉过程中,搁手板置于患者两侧平肩关节处,板上铺治疗巾;平行手术台两侧,备用
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处不合格扣2分
5.麻醉后,取俯卧位(如为全麻,麻醉医生站于头部保护头颈及管道),护士与手术医生分别站于患者两侧,共同将患者身体轴线翻转180°,一名护士快速将俯卧位垫放于患者胸部位使患者胸腹部悬空,拉平中单,轻放患者于体位垫上。
10
一处不合格扣2分
6.患者脸部向下放于俯卧位头垫上,防止眼部受压,气管插管从左或右一侧顺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俯卧位的摆放指引
俯卧位_________ r
是患者俯卧于床面、面部朝下、背部朝上、保证胸
适用手术:头颈部、背部、脊柱后路、盆腔后路、四肢背侧等
用物准备:根据手术部位、种类以及患者情况准备不同类型和形状的体位用具。
如:俯卧
t位支架或弓形体位架或俯卧位体位垫、外科头托、头架、托手架、腿架、会阴保护垫、约
架
、
摆放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和患者体型、选择适宜的体位支撑用物、并置于手术床上相应位置。
麻醉成功,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由医护人员共同配合,采用轴线翻身法将患者安置于俯卧位支撑用物
上,妥善约束,避免坠床。
检查头面部,根据患者脸型调整头部支撑物的宽度,将头部置于头托上,保持颈椎呈中立位,维持人体
正常的生理弯曲;选择前额、两颊及下颌为支撑点,避免压迫眼部眶上神经、眶上动脉、眼球、颧骨、
鼻及口唇等。
将前胸、肋骨两侧、髂前上棘、趾骨联合作为支撑点,胸腹部悬空,避免受压,避开腋窝。
保护男性患
者会阴部以及女性患者乳房部。
将双腿置于腿架上或软枕上,保持功能位,避免双膝部悬空,给予体位垫保护,双下肢略分开,足踝部
垫软枕,踝关节自然弯曲,足尖自然下垂,约束带置于膝关节上5cm处。
将双上肢沿关节生理旋转方向,自然向前放于头部两侧或置于托手架上,高度适中,避免指端下垂,用
约束带固定。
肘关节处垫防压疮体位垫,避免尺神经损伤;或根据手术需要双上肢自然紧靠身体两侧,
掌心向内,用布巾包裹固定。
注意事项:
轴线翻身时需要至少四名医护人员配合完成,步调一致。
麻醉医生位于患者头部,负责保护头颈部及气管导管;一名手术医生位于患者转运床一侧,负责翻转患者;另一名手术医生位于患者手术床一侧,负责接住被翻转患者;巡回护士位于患者足部,负责翻转患者双下肢。
眼部保护时应确保双眼眼睑闭合,避免角膜损伤,受压部位避开眼眶、眼球。
(用3M敷料贴贴住双眼)
患者头部摆放合适后,应处于中立位,避免颈部过伸或过屈;下颌部支撑应避开口唇部,并防止舌外伸后造成舌损伤,头面部支撑应避开两侧颧骨。
摆放双上肢时,应遵循远端关节低于近端关节的原则;约束腿部时应避开腘窝部。
妥善固定各类管道,粘贴心电监护电极片的位置应避开俯卧时的受压部位。
摆放体位后,应逐一检查各受压部位及重要器官,尽量分散各部位承受的压力,并妥善固定。
术中应定时检查患者眼镜、面部等受压部位情况,检查气管插管的位置,各管道是否通畅。
若术中唤醒或体位发生变化时,应检查体位有无改变,支撑物有无移动,并按上述要求重新检查患者体位保护及受压情况。
肛门、直肠手术时,双腿分别置于左右腿板上,腿下垫体位垫,双腿分开,中间以可站一人为宜,角度小于90°。
枕部入路手术、后颅凹手术可选用专用脑科头架固定头部,各关节固定牢靠,避免松动。
胸段手术俯卧位
颈椎手术俯卧位
后颅凹及脊髓手术俯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