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桥水文计算书

合集下载

3四川小桥涵水文计算书(李)

3四川小桥涵水文计算书(李)

对以下桩位处涵洞为例给出详细过程,其它以表格形式给出桥涵位置:涵洞交角:α=90o一、流量计算:《涵洞》 第108页 公式4-8公式有关参数的确定0.12km 210‰0km 20.0912 区,土的类别Ⅱ30min 41mm 23mm 1.01.01.00则该设计流量为: =1.3m 3/s0.12km 2K=11.22 n'=0.73Cv=0.81Cs/Cv =2.003.763.26 =2.8m 3/s查表4-10 汇流时间 τ =K1+100.002、采用全国水文分区经验公式(桥位设计手册 第193页)Qp =1% =ψ·(h-z)3/2·F 4/5·β·γ·δ Q 1%=(K 1%/K 2%)·K·F n'汇水面积 F =主河沟平均坡度 Iz =查表4-11 径流厚度 h = 查表4-13 洪峰传播的流量折减系数 β =Q 1%=K 1%Q 2%/K 2%=K 1%*KF n'/K 2%查《桥位设计》表3-3-4 得P=2%时模比系数 K 2%=Qp=ψ·(h-z)3/2·F 4/5·β·γ·δ小桥涵水文计算书1、采用径流公式(公路科研所简化公式)查《桥位设计》表3-5-1公式有关参数的确定:汇水面积 F =查表4-12 滞留径流厚度 z =查《桥位设计》表3-5-1水库(湖泊)控制的汇水面积 f =查表4-8 地貌系数 ψ =95区查《桥位设计》表3-5-2查表4-14 降雨量不均折减系数 γ =查表4-7及4-9 本地区暴雨分区属第查《桥位设计》表3-5-3查《桥位设计》表3-3-4 得P=1%时模比系数 K 1%=查表4-15 湖泊(小水库)调节折减系数 δ=由《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提供的推理公式计算最大流量 Q=0.278·ψ·i·F=0.278·ψ·S/τn ·F 0.12km 20.22km 10‰流域特征系数 θ = 1.7192项目所在区域属于Ⅰ.盆地丘陵区汇流参数 m=0.4468根据《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Cs=3.5Cv 由暴雨等值线图,查得暴雨特征值及变差系数:10分钟暴雨参数H 1/6=16 mm ; Cv=0.361小时暴雨参数H 1=40 mm ; Cv=0.436小时暴雨参数H 6=90 mm ; Cv=0.5524小时暴雨参数H 24=96 mm; Cv=0.6查皮尔逊Ⅲ型曲线得K1%值,并计算(N 年)一遇暴雨量如下:N=2010分钟暴雨参数K 1%=1.69; H 1/6=27.04 mm 1小时暴雨参数K 1%=1.84; H 1=73.60 mm 6小时暴雨参数K 1%=2.1; H 6=189.00 mm24小时暴雨参数K 1%=2.2; H 24=211.20 mm 计算暴雨公式指数n1、n2、n3及(N 年)一遇暴雨雨力S1%得:t=1/6~1小时范围内时: n 1=0.4412; S 1%=73.59 mm/h t=1~6小时范围内时: n 2=0.4737; S 1%=73.60 mm/h t=6~24小时范围内时: n 3=0.9199; S 1%=163.73 mm/h假定用n 2作初试计算:当ψ=1的流域汇流时间τ0=0.46 h 设计流域属于Ⅱ.盆地丘陵区,平均损失率 μ=7.181 mm/h 0.067根据《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P13页,可判别为全面汇流:ψ=0.926τ=0.47 h计算结果:τ值在n 2适用范围内;由推理公式计算最大流量: Q=0.278·ψ·i·F=0.278·ψ·S/τn ·F= 3.258m 3/sm'=0.4476m=0.4468桥址断面沿主河道至分水岭的长度 L =汇水面积 F =沿L 的平均坡度 J =公式有关参数的确定:3、采用四川省水文计算经验公式经校核,m’与m十分接近。

大桥水文计算书1

大桥水文计算书1

某大桥新建工程桥梁水文计算一、概况1.我们在外业测量期间,收集了以下资料1.1沿线地形图(1:10000和1:50000);1.2计算流量所需的要的资料(如多年平均降雨量、与设计洪水频率相对应的24h 降雨量及雨力);1.3地区性洪水计算方法、历史洪水资料、各河沟已经有洪水成果;1.4现有河流的设计断面、流量、水位;2.水文调查及勘测主要包含了以下主要内容2.1各汇水区内土壤类别、植被情况、蓄水工程分布及现状;2.2根据河沟两岸土壤类别、河床质,选定河沟糙率;2.3当桥涵位处于村庄附近时,通过走访村中的老同志或洪痕调查历史洪水位、常水位、河床冲淤及漂浮物等情况;2.4调查原有桥涵的现状、结构类型、基础埋深、冲刷变化、运营情况等;2.5测量河沟比降。

施测范围应以能求得桥(涵)区段河沟坡度为准。

平原区为水文断面上游不少于200m,下游不少于100m;山区水文断面上游不少于100m,下游不少于50m;2.6测量水文断面。

当历史洪水位距桥(涵)位比较远,河沟断面有变化时,在历史洪水位附近,亦应布测水文断面,测量范围以满足水位、流量计算为准。

3.工程水文勘测计算依据3.1《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3.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3《实用桥涵水力水文计算原理与习题法指南》叶镇国主编;3.4《公路小桥涵勘测设计示例》孙家驷主编;3.5《桥位勘测设计》(土木工程专业用)高冬光主编; 3.6《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桥位设计》高冬光主编。

二、设计流量计算(6×20米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在现场,通过走访附近年龄较大的村民(60岁以上)和现场所测洪痕得知,该桥位处的历史最高洪水位为71m(黄海高程)左右。

由于缺乏水文观测资料,利用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1960年制定的暴雨径流简化公式进行计算设计流量。

从1:10000的地形图上,量的桥位以上流域的流域面积F=5km 2,利用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1960年制定的暴雨径流简化公式进行计算。

大桥水文计算书2

大桥水文计算书2

根据本次外业测量数据(见“比降数据表”),经计算得常水位水面比降为I=0.045%,常=0.045%×1.2=0.054%。

(见比降图)根据经验取洪水位比降I洪比降数据表比降图3)设计水位的确定及断面流量的分配本桥百年一遇的设计流量为3921m3/s。

利用“桥位设计计算系统”软件计算在此流量下的设计水位及相应的各水力要素(见下表和“桥址水文断面图”),由水文断面图我们可以看出,主河和岔河之间的河滩最高点为29点,故以29点为分界点,分别计算主河和岔河的水力要素如下:=3921m3/s总设计流量:Q1%设计水位:H=175.25m=2902m3/s主河流量:Q主=2.32 m/s主河设计流速:V主岔河流量:Q=1019 m3/s岔=1.60 m/s岔河设计流速:V岔团山子大桥设计洪水位及断面水力要素利用“桥位设计计算系统”软件计算不同水位下的流量(Q)、流速(V)、过水面积(A)(见下表),并绘制H、A、V、Q曲线图。

H、A、V、Q曲线图1、桥孔长度的计算1)根据《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公式6.2.1-1,利用“桥位设计计算系统”软件计算设计流量下的最小桥长L j =Kq(Qp/Qc)n3Bc式中:Lj—最小桥孔净长(m),Qp—设计流量(m3/s)Qc—设计流量(m3/s)Bc—河槽宽度(m)Kq、n3—系数,查“规范”表6.2.1 Kq、n3值表具体数值见下表计算结果如下由于岔河桥桥位轴线与水流呈110度交角,所以净桥长为135.78/cos20°=140.49m。

2)按壅水相等的原则初步确定桥孔根据“桥规”8.4.1-2公式:△Z=η[(Qp /W)2-(Qp/A)2]计算不同净过水面积(W)时的壅水高度,绘制壅水高度—净过水面积曲线(见“壅水高度—净过水面积曲线图”),然后按壅水高度相等的原则,在同一△Z下查出两桥的净过水面积。

根据桥位附近地形、地物及防洪情况,桥前壅水按30cm控制,故本设计取△Z=30cm,在曲线图中查出两桥净过水面积分别为W主=1086m2,W岔=547m2,通过面积及各桥的“设计洪水位及断面图”推算净桥孔分别为L主=300mL岔=145m壅水高度—净过水面积曲线图通过以上两种计算得出的结果对桥孔进行选择:当主河为8×40m,净桥长303.8m,岔河为8×20m,净桥长149.2m,满足以上计算结果,所以我们采用两桥孔径为:主河:8×40m 岔河:8×20m十、桥前壅水及冲刷计算 1)桥前壅水计算根据“桥规”8.4.1-1公式△Z=K/2g (V M 2-V OM 2),利用“桥位设计计算系统”软件计算两桥壅水高度分别为:△Z 主=0.27cm △Z 岔=0.29cm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两桥壅水高度基本相同,且小于控制壅水高度△Z=30cm ,所以我们选择的桥孔较为合理。

桥梁设计水文计算

桥梁设计水文计算

一、设计洪水流量计算1、已知资料该桥上游流域面积2.607KM2,桥址以上干流长度2.40KM(见地形图附后),河道干流坡降0.03464,该河道上游为山区,下游则为丘陵区。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K252-2000,该河道应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

2、根据水文图集,该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682毫米,多年平均24小时降雨量120毫米,最大年降雨1466毫米。

流域特性参数K=L/J1/3×F2/5=2.40/0.250×1.467=6.571Cv=0.62。

3、20年一遇KP=2.24,H24均=120mm,20年一遇H24均=120×2.24=268.8,根据q m-H24-K曲线查得q m=14.0M3/S,二十年一遇的最大洪峰流量Q=q m×F=14.0×2.40=33.6M3/S,4、50年一遇KP=2.83,50年一遇H24均=2.83×120=339.6,Qm=23.5M3/S五十年一遇的最大洪峰流量Q=23.5×2.40=56.4M3/S,二、桥孔的宽度确定按无底坎宽顶堰计算桥孔过水能力,按水深1.2米,进行计算宽度BB=Q/1.5H3/2=33.8/1.5×1.23/2=20.0米设计过水断面宽30-1.2×2=27.6米。

50年一遇校核水深H=[56.4÷(1.5×27.6)]2/3=1.59米。

三、冲刷计算1、一般冲刷按以下公式计算h p=(AQ S/UL j Ed1/6)3/5h max/h cp式中h p桥下河槽一般冲刷后最大水深(m)Q s设计流量为56.4m3/sL j桥孔净长27.6mh max计算断面下河槽的最大水深=1.8mh cp计算断面桥下河槽的平均水深=1.2md河床泥砂的平均粒径d=3mmμ压缩系数μ=0.850E与汛期含砂量有关的参数E=0.66A为单宽流量集中系数A=(B1/2/H)0.15=(91/2/1.2)0.15=1.15h p=(AQ S/UL j Ed1/6)3/5h max/h cp=[1.15×56.4/(0.850×27.6×0.66×31/6)]3/5×1.8/1.2=3.17(m)2、局部冲刷采用公式:V=V z=Ed1/6Hp2/3=0.66×31/6×3.172/3=1.71(m/s)V0=(h p/d)0.14[29d+0.000000605(10+h p)/d0.72]1/2=(3.17/0.003)0.14×[29×0.003+0.000000605×(10+3.17)、0.0030.72]1/2=0.78(m/s)1V=0.75(d/h p)0.1(V0/Kξ)=0.75×(0.003/3.17)0.1×(0.78/0.98)=0.30(m/s)Kξ为墩型系数。

桥梁水文计算书

桥梁水文计算书

石河大桥(K16+125)水文计算书第一章设计流量及设计水位计算………………………………………1页第二章桥长计算…………………………………………………………3页第三章桥面标高计算……………………………………………………3页第四章冲刷计算…………………………………………………………3页第五章设计采用值………………………………………………………4页第一章设计流量及设计水位计算一、参数选取➢洪水比降:洪水比降i采用外业勘测实测的水面比降,i=1.24‰。

➢河床粗糙系数的确定:根据《桥位设计》表2-2-1,河槽粗糙系数采用m=1/n=53,河滩粗糙系数25。

➢形态流量计算:外业调查到2001年山区洪水曾漫上老桥桥面约40cm左右(高程为109.001m)在此水位利用形态断面法推求桥位断面流量为146.3 m3/s。

计算形态断面处设计流量对应的各种数据表1-1设计水位(m) 坐标距离河床标高(m)水深(m)平均水深(m)水面宽度(m)过水面积(m2)累计面积(m2)合计(m2)总流量(m3/s)平均流速(m/s)109.001109.207 -0.21-0.11 0.0 0.00 0.0050983.306 57811.121109.02 -0.0274.12146.300 1.3617.20 0.21 17.2 3.59 3.5950982.342 57793.944108.565 0.441.96 0.442.0 0.87 4.4650982.232 57791.986108.551 0.456.90 0.72 6.9 4.95 9.4150982.477 57785.094108.015 0.992.73 0.82 2.7 2.24 11.6550982.257 57782.371108.346 0.6611.54 1.06 11.5 12.24 23.8950981.265 57770.874107.534 1.471.59 1.48 1.62.35 26.2450981.031 57769.302107.509 1.4935.46 1.30 35.5 45.97 72.2150980.271 57733.853107.9 1.101.41 1.36 1.4 1.91 74.1250979.942 57732.485107.387 1.611.86 1.89 1.9 3.52 77.6529.3850979.969 57730.624106.83 2.171.122.10 1.1 2.36 80.0150979.92 57729.501106.975 2.0312.38 1.84 12.4 22.81 102.8150978.615 57717.191107.342 1.660.49 1.41 0.5 0.69 103.5050978.562 57716.707 107.8371.1631.67 0.13 31.7 4.10 107.604.1050970.822 57685.994 109.906-0.916.8850970.151 57679.147h t m t Vt Qt h c m c Vc Qc北滩0.94 25 0.85 62.7河槽 1.85 53 2.82 82.7南滩0.13 25 0.23 0.9二、计算说明:1、应用公式⑴河滩部分h t=ttBw, Vt=m t32th21i,Q t=w t V t。

大桥水文计算模板

大桥水文计算模板
=
57.15767665 126.79 58.32 2.174 2.118 1.986 1.941 246.092 0.156709 m3/s > m/s m
流速V=Mz*Hp^2/3*Iz^0.5= 流量 Q = ω V = 由于 (Q-Qp)/Qp = 三、孔径计算 取设计流量Qs= 1、利用经验公式计算 1)河槽宽度公式 根据桥位手册查表8.2.1-1
则初步拟定桥孔长度48m,桥型采用3*16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简支板桥 1.941 0.072168784 1.941 207 m /s m /s
3 2
m/s
板长 = 墩宽 b = Lj = 桥梁孔数
16.00 1.00 12.85640646 3
m m m 孔
第2页
压缩系数μ =1-0.375(Vs/Lj)= 冲刷系数P=Q/(Qmμ (1-λ ))*V桥/V槽= 桥下毛过水面积ω q=Qs/(μ (1-λ )VsP)= 孔径B=ω q/hcp= ω j=(1-λ )ω q= Vq=0.5X(Qs/ω j+Vc)= 四、桥面标高计算 1、雍水高度 Ky =0.5/(Vm/g^0.5-0.1)= Kn =2/(Vm/Vom-1)^0.5= 桥前雍水高度Δ Z=KnKy(Vq2-Vch2)/2g= 2、波浪高度 风速取 W = 浪程取 L = 波浪高度 H0 = 0.0166W 3、桥面标高 桥面横坡为I= 横坡差Δ h=I*B/2= 板厚取 计算水位 Hm= 五、冲刷计算 1、一般冲刷 1、64-1修正式: 平滩水位时河槽宽度B= 单宽流量集中系数A=(B 含沙量E取 hp=1.04(AQs/Qc)^0.9)(Bc/(1-λ )/μ /B2)^0.66*hmc= 2、桥墩局部冲刷 1.按 65-1修正式: V=VZ=Ed1/6hp2/3 = V0=0.0246(hp/d) V>V0 V0'=0.462(d/B) n=(V0/V) Kη =0.8(1/d 3、总计冲刷 总计冲刷深度hs(65-1)=hp+hb= 桥墩基底最小埋置标高Hm=Hs-hs-1.5= 冲止标高 3.9 1484.8 1486.3045 m m 1.496 复核 1.496

小桥水文计算

小桥水文计算

小桥水文计算一、基本情况1、桥位:该桥位轴线与河流方向成60°角。

2、河流及洪水情况:常年有水,河道两岸有堤坝,河床平均粒径为2mm。

3、汇水面积:1:5万军用图勾绘,汇水面积8.3km2,桥位处河床比降为4.0‰。

4、汇水区土质为Ⅳ类土壤。

二、流量计算桥位以上全部流域面积F=8.3 km2<30 km2 ,所以按小流域面积公式计算:流量模数公式Q=Φ(h-z)3/2F4/5βγδ式中:Φ地貌系数,根据地形,主河沟平均纵坡,汇水面积,查《公路小桥涵勘测设计》地貌系数Φ值,查得Φ=0.07;h暴雨径流厚度,根据桥位的暴雨分区,相应的洪水设计频率,汇水区土壤类属,汇水时间查《公路小桥涵勘测设计》径流厚度h表,查得h=41;z植物截留或地表洼地滞留的拦蓄厚度,查《公路小桥涵勘测设计》植物滞留和拦蓄厚度z值,查得z=5;洪峰传播系数β=1.0流域内降雨不均匀影响洪峰流量的折减系数γ=1.0水库调节系数δ=1所以:Q100=0.07×(41-5)3/2×8.34/5×1×1×1=82.2经综合比较采用设计流量为90m3/s三、根据设计流量用形态断面计算设计流速及设计水位假定设计水位为98.43米,用形态断面计算表进行计算根据河床的断面形式及河床情况取河槽1/n=35,Vc=1/nR2/3i1/2 =35×1.392/3×0.0041/2=2.76(m/s)Q c =ωc V c= 33.0×2.76=91.08(m3/s)此流量与设计流量相差为1.2%,满足要求,因此假定设计水位可以利用。

形态断面位于桥位上游40米处,河床比降为0.004,桥位处的设计水位高程为98.59米。

用过水面积法计算ωqωq=Qs/[μ(1-λ)pVs]初步拟定,上部构造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板,选用标准跨径8米,下部构造采用重力式实体墩身,墩宽为1米。

大桥水文计算书

大桥水文计算书

大桥水文计算书(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大桥水文计算书一、 流量计算(一)形态断面(1)98年洪水洪水频率(%)Pm=0.91100101001=⨯+ (按98年为百年洪水计)洪水位: (图中②)河床比降(%) I= 河槽糙率251=c n 河滩糙率151=t n河槽过水面积(m2)Wc=河滩过水面积(m2)Wt=河槽湿周(m )ρc=河滩湿周(m )ρtc= 河槽水力半径8.61Rc ==c cW ρ 河槽水力半径0.92Rt ==t Wtρ河槽平均流速(m/s) 2.23R 1Vc 2132c ==I n c河滩平均流速(m/s)0.003Rt 1Vt 2132==I n t河槽流量(m3/s )Qc= Wc ×Vc=河滩流量(m3/s )Qt= Wt ×Vt=98年洪水流量(m3/s )Q98= Qc+Qt =偏态系数Cs=偏态系数ΦT= 平均流量906.47Φ1Q Q T 98T98=+=vC (2)常年洪水洪水频率(%)Pm=50(按常年洪水为两年一遇计)洪水位:64 (图中①)河床比降(%) I= 河槽糙率251=c n 河滩糙率151=t n河槽过水面积(m2)Wc=河滩过水面积(m2)Wt=0河槽湿周(m )ρc= 河槽水力半径 5.756847Rc ==c c W ρ河槽平均流速(m/s) 1.706031R 1Vc 2132c ==I n c河槽流量(m3/s )Qc= Wc ×Vc=常年洪水流量(m3/s )Q1/2= Qc=偏差系数Cv=偏态系数Cs=偏态系数ΦT=平均流量(m3/s )1815.05874Φ1Q Q T 1/2T1/2=+=vC (3)设计洪水洪水频率(%)Pm=1偏差系数Cv=偏态系数Cs=历史洪水平均流量(m3/s )1360.76592Q Q Q T1/2T98=+= 设计流量(m3/s )4464.09)1(Q P =Φ+=v P C Q 二、 设计水位计算(试算设计水位)设计水位(m ):河槽湿周(m )ρc=河滩湿周(m )ρt=河槽过水面积(m2)Wc=河滩过水面积(m2)Wt=河槽水力半径Rc=河滩水力半径Rt=河槽平均流速(m/s)Vc=河滩平均流速(m/s)Vt=河槽设计流量(m3/s )Qc=河滩设计流量(m3/s )Qt=总流量(m3/s )Q =Qc+Qt=三、 桥孔长度计算系数Kq=指数n3=设计流量(m3/s )QP=河槽宽度(m )BC=河槽设计流量(m3/s )Qc=桥孔最小净长度(m ) 154.55)(Lj 3==Bc Q Q K n cP q 水流与路线方向夹角a=90o桥台宽度(m )bt=12桥孔最小斜净长度(m ) 178.55)cos(2L jx=+=a bt L j四、 桥面标高计算(一)雍水高自然过水面积(m2)W=桥下净过水面积(m2)Wj=桥前全断面平均流速(m/s) 2.32Vch ==w Q p桥下断面平均流速(m/s) 2.64Vq ==j pw Q系数η=桥下雍水高(m ) 0.08)V -η(V z△2ch 2q == (二)浪高风速(m/s)W=15计算浪程(m )D=波浪高度(m )32D w 0.0166 h 311.25L(1%)⨯⨯⨯==(三)桥面标高设计水位(m ): hp=桥下雍水高(m )ΔZ=波浪高度(m )hL(1%)=安全值(m )ha=建筑高度(m)hj=(按30mT 梁高)铺装厚(m )hpz=横坡高度(m )hhp=×2%=桥面标高(m)Hsj= hp+ΔZ+ hL(1%)+ ha+ hj+ hpz+ hhp=五、 冲刷计算(一)一般冲刷1、河槽一般冲刷建桥前河槽宽度(m )Bc=建桥后河槽宽度(m )Bcg= 河槽平均水深(m ) 10.77Hc ==Bc Wc流量集中系数02.1)Hc Bc (=A 0.1521= 天然河槽设计流量(m3/s )Qc= 河槽部分的设计流量 4247.25Qp Qt1Qc Qc Q2=⨯+=阻水总面积/过水面积λ=桥墩侧向压缩系数μ=河槽最大水深(m )hcm=河槽冲刷后水深(m )14.98h )λ)μB -(1Bc ()Qc Q 1.04(A =hcp 0.66cg 0.92=cm 河槽冲刷深(m )1.75h =-=hcm hcp c 一般 2、河滩一般冲刷建桥前河滩宽度(m )Bt=建桥后河滩宽度(m )Btj=河滩平均水深(m )2.23Ht ==Bt Wt 流量集中系数02.1)Ht Bt (=A 0.1521=河滩最大水深(m )htm=河滩不冲流速(m/s) VH1= 河滩部分的设计流量 216.84Q Q Q Q Q p t1c t11=⨯+= 河滩冲刷后水深(m ) 7.48)V )h h (μB Q (=htp 65h135ttm tj 1= 河滩冲刷深(m ) 3.72h =-=tm tp t h h 一般(二)局部冲刷1、桥墩局部冲刷 河槽泥沙平均粒径(mm)d= 1002.810.7)+0.28(d =V 0.50=墩前泥沙始冲流速 1.510.5)+0.12(d ='V 0.550= 一般冲刷后墩前行近流速2.90)(])B -(1c [)Q Q (1.04=V 32c cm 0.34cg 0.1c 20.1c =c V h h B A λμ 墩形系数K ξ= 河槽颗粒影响系数 1.132482375.00023.0K 24.02.2η2=+=d d桥墩计算宽度B1= 河槽一般冲刷后水深hcp= 指数0.97)VV (=n20.19Lgd +0.230= 桥墩局部冲刷深度 1.34)V 'V -V (h B h n2000.15cp 0.612db ==ηξK K 2、桥台局部冲刷河滩泥沙平均粒径(mm)d=河滩泥沙始冲流速0.310.7)+0.28(d =V 0.50= 台前泥沙始冲流速0.120.5)+0.12(d ='V 0.550= 一般冲刷后台前行近流速0.19)(])B -(1t [)Qt Q1(1.04t =V 32tm 0.34tg 0.10.1=t V ht h B A λμ 台形系数K ξ= 河滩颗粒影响系数0.328098375.00023.0K 24.02.2η2=+=d d桥台计算宽度B1=2 河滩一般冲刷后水深htp= 指数 1.05)VV (=n20.19Lgd +0.230= 桥台局部冲刷深度0.16)V 'V -V (h B h n2000.15tp0.612tb ==ηξK K。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桥水文计算
一、设计流量的推算
由于沿线各河道无水文观察站及相关流量、洪水位、流速等资料,本项目桥梁设计流量采用经验公式及径流形成法计算,最终设计流量采用两种算法中较大流量。

经验公式采用《广西水文图集》(197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文总站)的地区经验公式;径流形成法公式采用桥涵设计手册-桥位设计中的暴雨径流简化公式。

1.水文分区:
由《广西水文图集》可查:路线起点至K80段为第七区,K80至终点为第九区。

2.设计流量经验公式:
设计洪水频率1/50:Q=0.0418F0.739H1.06J0.279
设计洪水频率1/100:Q=0.0714F0.74H0.959J0.324
式中:Q——相应频率洪峰流量(m3/s)
H——相应频率流域平均24小时暴雨(mm)
F——工程地点以上流域面积(Km2)
J——工程地点以上主河槽平均比降(‰)
查《广西水文图集》图七可得项目路线各段区域最大24小时暴雨量:
起点~K80段:H=100mm
K80~K100段:H=120mm
K100~终点段:H=130mm
3.暴雨径流简化公式:
Qp=Φ(h-z)(3/2)F(4/5)
Qp——相应频率洪峰流量(m3/s)
Φ——地貌系数
h——径流厚度(mm)
z——被植被或坑洼滞留的径流厚度(mm)
F——工程地点以上流域面积(Km2)
由1:50000地形图勾绘工程地点以上流域面积,并在外业调查时测量工程地点以上1.5Km 以上主河槽平均比降,并由以上数据推算各桥位处河道相应频率洪峰流量。

4.设计洪水:此处仅以K79+978处桥为例,其余列表见表―1、表―2。

(1)经验公式法
设计洪水频率:1/100
汇水面积(Km2):F=30.501372
24小时暴雨最(mm)H=100
河床平均比降(‰)J=2.61
总设计流量(m3/s)Q= 101.18
(2)径流形成法
地貌系数:Φ=0.05
径流厚度(mm):h=70
被植被或坑洼滞留的径流厚度(mm):z=5
工程地点以上流域面积(Km2):F=30.501372
总设计流量(m3/s)Q= 403.46
二、设计水位(试算设计水位):仅以K79+978处桥为例,其余列表见表―3。

设计水位(m):110.93
河槽湿周(m)ρc= 43.47
河滩湿周(m)ρt= 0
河槽过水面积(m2)Wc= 165.44
河滩过水面积(m2)Wt= 0
河槽水力半径Rc= 3.81
河滩水力半径Rt= 0
河槽平均流速(m/s)Vc= 2.49
河滩平均流速(m/s)Vt= 0
河槽设计流量(m3/s)Qc= 412.06
河滩设计流量(m3/s)Qt= 0
总流量(m3/s)Q=Qc+Qt= 412.06
三、桥孔长度计算:仅以K79+978处桥为例,其余列表见表―4。

系数K
q
=0.95
指数n 3=0.87
设计流量(m 3/s )Q P = 403.46 河槽宽度(m )B C = 38.45 河槽设计流量(m 3/s )Q c =412.06
桥孔最小净长度(m ) 86.35)(Lj 3==Bc Q Q
K n c P q
水流与路线方向夹角a=90o 桥台宽度(m )bt=0 桥孔最小斜净长度(m )86.35)
cos(2L jx =+=
a bt L j
四、 桥面标高的确定:仅以K79+978处桥为例,各桥桥面高程列表见表―5~表―8。

(1)壅水高度
桥前最大壅水高度采用《桥涵水文》公式4-7 △ Z=η×(V q 2-V ch 2) 自然过水面积(m 2)W= 165.44 桥下净过水面积(m 2)Wj= 165.44 桥前全断面平均流速(m/s) 61.0Vch ==
w Q p
桥下断面平均流速(m/s) 61.0Vq ==j
p w Q
系数η=0.05
桥下雍水高(m ) 0)V -η(V z △2
ch 2q == (2)波浪高度 风速(m/s)W=15 计算浪程(m )D=0.3
波浪高度(m )3
2
D w 0.0166 h 3
11.25L(1%)⨯⨯⨯==0.22
(3)计算桥面标高
本路线各桥梁均不属于通航河流,故按设计水位计算桥面最低高程: 设计水位(m ): hp= 110.93
桥下雍水高(m )ΔZ=0 波浪高度(m )hL(1%)=0.22 安全值(m )ha=0.5 建筑高度(m)hj=0.75 (按16m 空心板高)
铺装厚(m )hpz=0.15
横坡高度(m )hhp=4.25×2%=0.085
桥面标高(m)Hsj= hp+ΔZ+ hL(1%)+ ha+ hj+ hpz+ hhp= 112.13 五、 冲刷计算:仅以K79+978处桥为例,其余列表见表―9、表―10。

(一)一般冲刷 1、河槽一般冲刷
建桥前河槽宽度(m )Bc= 38.45 建桥后河槽宽度(m )Bcg= 38.45 河槽平均水深(m )3.4Hc ==
Bc
Wc
流量集中系数12.1)Hc
Bc (
=A 0.15
2
1= 天然河槽设计流量(m3/s )Qc= 404.56 河槽部分的设计流量46.403Qp Qt1
Qc Qc
Q2=⨯+=
阻水总面积/过水面积λ= 0.05 桥墩侧向压缩系数μ= 0.93 河槽最大水深(m )hcm= 4.83
河槽冲刷后水深(m )63.5h )λ)μB -(1Bc
()Qc Q 1.04(A =hcp 0.66cg 0.92=cm
河槽冲刷深(m )8.0h =-=hcm hcp c 一般 2、河滩一般冲刷
建桥前河滩宽度(m )Bt= 0 建桥后河滩宽度(m )Btj= 0 河滩平均水深(m ) 0Ht ==
Bt
Wt
流量集中系数0)Ht
Bt (
=A 0.15
2
1
=
河滩最大水深(m )htm=0 河滩不冲流速(m/s) VH1=0.5 河滩部分的设计流量 0Q Q Q Q Q p t1
c t1
1=⨯+=
河滩冲刷后水深(m ) 0)V )h h (μB Q (=htp 6
5h1
3
5
t
tm tj 1=
河滩冲刷深(m )0h =-=tm tp t h h 一般 (二)局部冲刷 1、桥墩局部冲刷
河槽泥沙平均粒径(mm)d= 50
河槽泥沙始冲流速99.10.7)+0.28(d =V 0.50= 墩前泥沙始冲流速04.10.5)+0.12(d ='V 0.550=
一般冲刷后墩前行近流速71.2)(])B -(1c
[)Q Q (1.04=V 32
c cm 0.34cg 0.1c 20.1c =c V h h B A λμ
墩形系数K ξ=1.0 河槽颗粒影响系数95892416.0375.00023.0K 24
.02
.2η2=+=d d
桥墩计算宽度B1=1.0
河槽一般冲刷后水深hcp= 5.63 指数0.74)V
V (
=n20.19Lgd
+0.230= 桥墩局部冲刷深度09.1)V 'V -V (
h B h n2
00.15
cp 0.6
12db ==ηξK K 2、桥台局部冲刷
河滩泥沙平均粒径(mm)d= 1
河滩泥沙始冲流速0.370.7)+0.28(d =V 0.50= 台前泥沙始冲流速0.150.5)+0.12(d ='V 0.550=
一般冲刷后台前行近流速71.2)(])B -(1t
[)Qt Q1(1.04t =V 32
tm 0.34tg 0.10.1=t V ht
h B A λμ
台形系数K ξ=1.1 河滩颗粒影响系数0.3773375.00023
.0K 24.02
.2η2=+=d d
桥台计算宽度B1=2 河滩一般冲刷后水深htp= 0 指数63.0)V
V (
=n20.19Lgd
+0.230= 桥台局部冲刷深度0)V 'V -V (
h B h n2
00.15
tp
0.6
12tb ==ηξK 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