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精品

合集下载

广西桂林十八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广西桂林十八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桂林十八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50分,4页;答题卡4页;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通缉.(jī) 旖.旎(yǐ) 甲壳.(qiào) 仓满囤.流(dùn)B.殷.红(yān) 绯.闻(fěi) 竹竿.(gān) 其臭.如兰(xiù)C.克.扣(kè) 佣.金(yòng) 字帖.(tiě) 大笔如椽.(chuán)D.奇葩.(pā) 装订.(dīng) 喘.息(chuǎn) 解.甲归田(jiě)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销帐精萃殒身不恤通情达理B.照相嬉笑如愿以偿好高骛远C.服帖安详平心而论鸩占鹊巢D.矫情撕打歪门斜道兵荒马乱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众志成城,因人成事....,相信舟曲人民能够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

B.张经理办事效率很高,有倚马可待....的本领,他10分钟就能看完你的计划书了。

C.苏杭山水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称之“人间天堂”实不为过。

D.他一向严格要求自己,总是对自己求全责备....。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从中国人民认识到再也不能错过历史机遇之日起,就开始了新的长征。

B.目前,人造关节所用的材料不外乎金属和塑料两大类。

由于人体内钾、钠、氯等化学物质能使金属材料腐蚀生锈、塑料老化,所以选用的金属和塑料的化学性能必须高度稳定。

C.冯友兰认为,要想拥有高尚的人生境界,关键在于人的“觉解”程度的高低。

据此可将人生境界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个等级。

D.这套护身服可比“护身符”管用,到了太空,一旦发生真空、低压以及缺氧、低温等恶劣环境,航天服就是宇航员的“救身符”。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条形码、姓名和考号张贴和填写答题卷指定的位置。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主观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

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

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录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

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

2018-2019学年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一上学期段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一上学期段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一上学期段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①本试卷共8页,答题卡2页。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②正式开考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黑色水性笔填写清楚并张贴条形码;③请将所有答案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直接在试卷上做答不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独立不迁”是屈原人格美的核心。

它包含两方面:一是对养育了自己的故乡的热爱与依恋;二是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决不随波逐流。

屈原的一生便是“独立不迁”的最好诠释。

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屡遭打击,毫不动摇,正如他在《离骚》中所说的:“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他也曾打算像战国时代一般士大夫那样周游列国,去寻找了解自己的君主。

但是,对于自小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的深挚感情,使屈原不能他迁,最后只好身投汨罗,以死来殉自己的祖国和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

与“独立不迁”相联系,屈原在诗歌《橘颂》中还提出两条为人的准则:无求与苏世。

《橘颂》中说:“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一个人胸怀坦荡,不图私利,不干人,不屈己,才能顶天立地,保持独立的人格。

《橘颂》又说:“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必须头脑清醒,是非明辨,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而不至于随波逐流。

无求与苏世浸透在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里,使之臻于更坚实、更完美的境地。

《渔父》的中心思想也是“独立不迁”。

不过这首诗人们多以为伪作。

王逸既说是“屈原之所作”,又说是楚人追记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本就自相矛盾。

但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已采用它的内容作为事实来叙述,因此可以设想,这篇作品的文字虽然不一定出自屈原之手,而渔父与屈原的问答却实有其事。

屈原的答话可以作为了解屈原思想的可靠资料。

渔父问屈原何以被放逐,他答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又问他:“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他答曰:“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渔父和屈原对话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

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pdf

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pdf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用移项熟练地求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过程方法目标:经历和体会解一元一次方程中“转化”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移项 三、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预习新知。

1、解方程的基本思想是经过对方程一系列的变形,最终把方程转化为 的形式。

2、方程2x=4,由 可得x=。

3、方程2x-5=7,由 可得2x=7 。

4、方程2x=7+3x,由 可得2x=7。

5、解方程:6x-2=12 解题后的思考:6x-2+2=12+2 能否写成:6x=12+2为什么? (2)把原求解的书写格式改成:简缩格式6x-2=12 6x=12+2 有什么规律可循? (二)实践探索,揭示新知 移项的概念: 解方程:6x-2=12 解方程:11x-2=9x 讨论:(1)移项的注意点: (2)什么样的项要移项? 5、例题:解下列方程。

(1)5x+3=4x+7 (2) 解题后反思:(1)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2)怎样移项?移项要注意什么? 6、解下列方程:(1)10x+1=9; (2)2—3x=4-2x; (3)x=x+16 (4)2x-0.5x+5=4.5x-4 拓展延伸: 1、已知某数的5倍加上3,等于该数的7倍减去5。

求某数。

2、当x取何值时,2x+3与-5x+6的值相等。

3、如果单项式与的和是单项式,求x的值。

4、若x=-2是方程3x+4=x-a的解,求的值。

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移项要注意什么问题?怎样移项? 4.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2课时)作业 姓名 班级 1、方程4x-5=3x+2,利用 可变形为4x-3x=2+5,这种变形叫做 2、如果2x=5-3x,那么2x=53、已知x=2是关于x的方程2x+3k-1=0的解,则k=4、当m=,方程2x+m=x+1的解为x=-4。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桂林市第十八中学16级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考试时间:2018年8月27日 15:00---17:30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将条形码张贴在指定位置。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主观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表演传统曲艺,演唱流行金曲,展示手工技艺……如今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也许你就能邂逅这些热闹的街头艺术表演。

快意拨弦,随性而歌,律动翩舞,生动、热烈、洒脱的街头艺术,为蓉城街头增添了别样色彩。

除了剧院、荧屏,城市露天公共场所也是孕育文化、成就梦想的地方。

我们所熟悉的西单女孩、旭日阳刚等,都是从街头走向了更大的舞台、更广阔的天地。

但要处理好街头表演和城市秩序的关系,有不少现实矛盾需要妥善处理。

此次成都向社会招募街头艺人,推行持证上岗、定点表演,为街头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安适的土壤,也为心怀梦想者创造了一个人生出彩的舞台。

街头艺术的规范有序发展,是一个城市文化特质的生动表达。

放眼世界,有不少城市都是因为生机勃勃的街头艺术而为人所向往。

伦敦著名的考文特花园,被誉为街头艺术表演的天堂,也因此成为伦敦独特的文化名片;巴塞罗那的兰布拉大道,缤纷多彩的街头表演更是让游客惊叹连连。

充满艺术性的街头表演,可以让城市文化更加丰富多元,帮助城市形成独特的文化气质。

将蜀中风流蕴于音符,将多元艺术展现于街头,相信这也会助力成都文创产业的发展,形成城市新的文化景观、文化资源。

其实,不只是成都,上海、深圳等城市也都在陆续采取措施,推进街头艺人的规范化、专业化管理。

广西桂林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段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广西桂林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段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桂林十八中2018-2019学年度18级高一上学期段考试卷语文注意事项:①本试卷共8页,答题卡2页。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②正式开考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黑色水性笔填写清楚并张贴条形码;③请将所有答案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直接在试卷上做答不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独立不迁”是屈原人格美的核心。

它包含两方面:一是对养育了自己的故乡的热爱与依恋;二是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决不随波逐流。

屈原的一生便是“独立不迁”的最好诠释。

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屡遭打击,毫不动摇,正如他在《离骚》中所说的:“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他也曾打算像战国时代一般士大夫那样周游列国,去寻找了解自己的君主。

但是,对于自小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的深挚感情,使屈原不能他迁,最后只好身投汨罗,以死来殉自己的祖国和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

与“独立不迁”相联系,屈原在诗歌《橘颂》中还提出两条为人的准则:无求与苏世。

《橘颂》中说:“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一个人胸怀坦荡,不图私利,不干人,不屈己,才能顶天立地,保持独立的人格。

《橘颂》又说:“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必须头脑清醒,是非明辨,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而不至于随波逐流。

无求与苏世浸透在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里,使之臻于更坚实、更完美的境地。

《渔父》的中心思想也是“独立不迁”。

不过这首诗人们多以为伪作。

王逸既说是“屈原之所作”,又说是楚人追记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本就自相矛盾。

但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已采用它的内容作为事实来叙述,因此可以设想,这篇作品的文字虽然不一定出自屈原之手,而渔父与屈原的问答却实有其事。

屈原的答话可以作为了解屈原思想的可靠资料。

渔父问屈原何以被放逐,他答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又问他:“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他答曰:“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渔父和屈原对话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

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1、本卷共150分,试卷共8页,答题卡共4页,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12 分,每小题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僭.称(jiàn)稗.(bài)官怃.(fǔ)然溘.(kè)然长逝B.伉.(hàng)俪戏谑.(xuè)追溯.(sù)妍媸.(chī)毕露C.湍.急(tuān)口讷.(nè)崔嵬.(wéi)衣.(yī)帛食肉D.饿殍.(piǎo)赧.(nǎn)然咨.(zī)嗟胼手胝.(zhī)足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次图书展销会,聚集了世界各地的好作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B.《春天的故事》曲词优美,为群众喜闻乐见,真不愧为阳春白雪....。

C.人家都在捐钱物,你却细大不捐....,真是不好意思。

D.从风格上看,李诗飘逸豪放,杜诗沉郁顿挫,孰优孰劣,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王胡惊得一跳,同时电光石火似的赶快缩了头,而听的人又都______而且______了。

②据阿Q说,他是在举人老爷家里帮忙。

这一节,听的人都________了。

③什么假洋鬼子,只要放在城里的十几岁的小乌龟子的手里,也就立刻是“小鬼见阎王”。

这一节,听的人都________了。

A.赧然肃然欣然悚然B.欣然悚然赧然肃然C.悚然欣然肃然赧然 D.肃然欣然悚然赧然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记者就甘肃14名婴儿因食用三鹿奶粉致肾病联系了三鹿集团,想确认三鹿奶粉是否真的存在质量问题和对婴儿可能因为食用该奶粉而患肾病的情况是否知情。

广西桂林第十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广西桂林第十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精品】广西桂林第十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人的姓氏,最早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时代。

当时出于族际间识别的需要,每个民族都会有一个本民族的专用名称,这个名称事实上就是全体氏族成员共同的姓,如姬、姜、姒、妫、姚、好等。

这些姓皆从“女”字旁,从一个方面表明姓最初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

与现今的观念不同,在先秦时期,姓、氏是互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姓是氏族组织的名称,氏是氏族内部家族组织的名号。

出现姓、氏上下两级结构,是因为当一个氏族由于世代久远、人口增殖而规模越来越大时,氏族内一些成员间的血缘关系就会越来越淡,有些成员甚至可能已经找不到与另一些成员间的血缘联系了。

这时,民族内一部分血缘关系较近的人便会结成次一级的血缘组织,而次一级的血缘组织也会有相互识别的符号,这就是“氏”。

姓与氏作为不同级别血缘组织的名号,在先秦时代的区分很明显。

首先,在对始祖的追溯上,姓所代表的氏族组织历史悠远,世系模糊,因而其真实的始祖已无法明确地追溯,每个姓的祖先只能出自想象;而氏由于所代表的家族组织历史较晚,世系清晰,其始祖多数可以确切地知晓。

比如春秋时鲁桓公的三个儿子所建立的家族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孟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庆父,叔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叔牙,季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季友,而三家共同领有的“姬”姓的始祖,却只能想象为传说中的人物黄帝。

其次,在姓氏应用规则上,先秦时代是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现今的一些姓氏书为先秦男子也冠上了姓,如称周文王为“姬昌”,武王为“姬发”,周公为“姬旦”,其实都是不符合先秦实际的错误称谓。

周公在先秦典籍中多被提及,均无称“姬旦”者,其被称为“姬旦”,是晚至《晋书·王浑传》才有的事。

大概到了晋代,人们对先秦姓氏应用规则已不甚清楚,遂以后世制度相比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的姓氏,最早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时代。

当时出于族际间识别的需要,每个民族都会有一个本民族的专用名称,这个名称事实上就是全体氏族成员共同的姓,如姬、姜、姒、妫、姚、好等。

这些姓皆从“女”字旁,从一个方面表明姓最初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

与现今的观念不同,在先秦时期,姓、氏是互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姓是氏族组织的名称,氏是氏族内部家族组织的名号。

出现姓、氏上下两级结构,是因为当一个氏族由于世代久远、人口增殖而规模越来越大时,氏族内一些成员间的血缘关系就会越来越淡,有些成员甚至可能已经找不到与另一些成员间的血缘联系了。

这时,民族内一部分血缘关系较近的人便会结成次一级的血缘组织,而次一级的血缘组织也会有相互识别的符号,这就是“氏”。

姓与氏作为不同级别血缘组织的名号,在先秦时代的区分很明显。

首先,在对始祖的追溯上,姓所代表的氏族组织历史悠远,世系模糊,因而其真实的始祖已无法明确地追溯,每个姓的祖先只能出自想象;而氏由于所代表的家族组织历史较晚,世系清晰,其始祖多数可以确切地知晓。

比如春秋时鲁桓公的三个儿子所建立的家族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孟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庆父,叔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叔牙,季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季友,而三家共同领有的“姬”姓的始祖,却只能想象为传说中的人物黄帝。

其次,在姓氏应用规则上,先秦时代是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现今的一些姓氏书为先秦男子也冠上了姓,如称周文王为“姬昌”,武王为“姬发”,周公为“姬旦”,其实都是不符合先秦实际的错误称谓。

周公在先秦典籍中多被提及,均无称“姬旦”者,其被称为“姬旦”,是晚至《晋书·王浑传》才有的事。

大概到了晋代,人们对先秦姓氏应用规则已不甚清楚,遂以后世制度相比附。

舜。

这三支孔氏在变化之后都转为了孔姓,但三者并不必然地沾亲带故。

新姓氏制度自战国中期确立以后,一直沿用至今。

(摘编自张淑一《古代姓氏浅谈》)1.下列对中国人姓与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人的姓最初是一个氏族用来区别于其他氏族的专用名称,在一个氏族内部,其全体成员的姓是相同的。

B.中国人的姓最早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当时的姓如姬、姜、姒、妫、姚、好等都从“女”字旁,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C.先秦时期,姓是氏族组织的名称,是高一级的结构;氏是氏族内部家族组织的名号,是次一级的结构。

D.随着人口规模的增大,氏族内部一些成员的血缘关系逐渐变淡,甚至相互失去了血缘关系,用以相互识别的“氏”便产生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先秦时期,姓所代表的氏族组织,其真实的始祖已无法明确追溯;与此不同,氏所代表的家族组织的始祖大多可确切知晓。

B.春秋时期的盂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从氏的方面追溯,他们的始祖不同;从姓的方面追溯,他们又是同一始祖。

C.今人错误地称周文王为“姬昌”,武王为“姬发”,周公为“姬旦”,应该是误认为“姬”是他们的氏。

D.战国时代,由于社会血缘组织的结构形式发生变化,姓氏制度也发生巨大变化,其中首要的变化是姓与氏合流,融二为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姓与氏在先秦时期虽然是互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却都是同一血缘关系的成员用以相互识别的符号B.先秦时期,男子称氏,女子称姓,这大概是因为姓最初产生于母系社会时期,而氏则产生于母系社会之后。

C.战国时代,姓与氏合流,不论单称还是合称,其所代表的都是个体家庭的名号,两者不再像以前那样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了。

D.姓氏合流之后,同姓却不一定同祖,原因在于合流后的新姓多自以前的氏转化而来,而先前同样的氏未必是同一个姓。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汝明,字舜文,世为庐陵人,徙居真州。

汝明少嗜学,刻意属文,下笔辄千百言。

入太学,有声.一时。

国子司业黄隐将以子妻之,汝明约无饰华侈,协力承亲欢,然后受室。

登进士第,历卫真、江阴、宜黄、华阴四县主簿,杭州司理参军,亳州鹿邑丞。

母病疽,更数医不效.,汝明刺血调药,傅之而愈。

江阴尉贫且病,市物不时予直,部使者欲绳以法。

汝明为鬻橐中装,代偿之。

华阴修岳庙,费钜财窘,令以属汝明。

汝明严与为期,民德其不扰,相与出力佐役,如期而成。

他庙非典祀、妖巫凭以惑众者,则毁而惩其人。

滞州县二十年,未尝出一语干进,故无荐者。

大观中,或言其名,召置学制局,预考贡士,去取皆有题品。

值不悦者诬以背王氏学,诏究其事,得所谓《去取录》,徽宗览之日:“考校尽心,宁复有此?”特改宣教郎。

耀监察御史。

尝摄殿中侍御史,即日具疏劾政府市恩招权,以蔡京为首。

帝奖其介直。

京颇惮之,徙司门员外郎,犹虞.其复用,力排之,出通判宁化军。

地界辽,文移数往来,汝明名触其讳,辽以檄暴于朝。

安抚使问故,众欲委罪于吏,汝明日:“诡辞欺君,吾不为也。

”田法行,受牒按.境内。

时主者多不亲行,汝明使四隅日具官吏所至,而躬临以阅实,虽雨雪不渝,以敌吏不得通贿谢。

晚知岳州,属邑得古编钟,求上献。

汝明日:“天子命我以千里,惧不能仰承德意,敢越职以幸赏乎?”汝明事亲孝,执丧,水浆不入口三日,日饭脱粟,饮水,无醯盐草木之滋。

浸病赢,行辄踣。

汝明学精微,研象数,贯穿经史百家,所著书不蹈袭前人语,有《易索书》《张子卮言》《大究经》传于世。

(节选自《宋史·张汝明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入太学,有声.一时声:声望。

B.更数医不效.效:见效。

C.犹虞.其复用虞:担忧。

D.田法行,受牒按.境内按:根据。

5.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现张汝明尽职尽责的一组是()①为鬻橐中装,代偿之②未尝出一语于进③预考贡士,去取皆有题品④具疏劾政府市恩招权⑤躬临以阅实,虽雨雪不渝⑥惧不能仰承德意,敢越职以幸赏乎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汝明勤奋好学,学问精深。

写文章时动不动就下笔千言,对经史百家融会贯通,著书立说有自己独到的思想,有很多文章流传后世。

B.张汝明为人正直,不惧权贵。

当上殿中侍御史不久,就弹劾以蔡京为首的卖恩揽权行为,最终受到蔡京排挤,出任宁化军通判。

C.张汝明为官清廉。

主政岳州时,属地有人请求把得到的古代编钟献给他,他断然拒绝,认为自己应该恪守职分对得起皇上的恩德。

D.张汝明非常孝顺。

母亲生了毒疮,他用自己的血亲自调药,治好了母亲的病。

为亲人服丧时,三天不吃不喝,后来也仅吃点糙米、喝点水。

7.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江阴尉贫且病,市物不时予直,部使者欲绳以法。

(5分)(2)安抚使问故,众欲委罪于吏,汝明日:“诡辞欺君,吾不为也。

”(5分)9.请结含诗句简要分析“异乡多远情”中的“情”包括哪些方面。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

(6分)10、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淇水汤汤,。

女也不爽,。

(〈〈诗经。

氓〉〉)(2),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归园田居》(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驾一叶之扁舟,。

(〈〈赤壁赋〉〉)乙选考题注意:此次考试统一做第一题阅读即小说阅读(小人物)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4题。

(25分)小人物契诃夫“尊敬的阁下,父亲,恩人!”文官涅维拉齐莫夫在起草一封贺信,“祝您在这个复活节及未来的岁月中身体健康、吉祥如意,并祝阖府安康……”灯里的煤油快要烧干,冒着黑烟,发出焦臭味。

桌子上,在涅维拉济莫夫写字的那只手旁边,一只迷途的蟑螂在慌张地跑来跑去。

“还得给他,那个混蛋,再写点什么呢?”涅维拉济莫夫这样思忖着,抬眼望着熏黑的天花板。

这值班室让他感到像沙漠般荒凉,他不仅可怜起自己来,也可怜起那只蟑螂了……“我值完班还能离开这里,可它却要一辈子在这里值班,”他伸着懒腰想道,“苦闷啊!看门人巴拉蒙已经不擦皮靴了……他一手拿着刷子,一手画着十字,站在通风小窗前听着……“打钟了,先生。

”他对涅维拉济莫夫小声。

涅维拉济莫夫把耳朵凑到小窗口,也倾听起来。

复活节的钟声随同春天的清新空气,一齐从窗口涌进室内。

各处的教堂钟声齐呜,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马车辘辘作响,“人真多啊!”涅维拉齐莫夫看了看下面的街道,叹口气说,“有多少笑声和谈话声!只有我倒霉透了,这种日子还得在这里坐着。

而且每年都是如此!”“谁叫您拿人家的钱呢?要知道今天不该您值班,是扎斯杜波夫雇您当替身。

别人都去玩乐了,您却在这里替人值班……这是贪财啊!”“见鬼,这怎么叫贪财呢?统共才两个卢布,外加一条领带……是贫穷,而不是贪财!要是能跟大伙儿一道去做晨祷,然后开斋,那该多好啊……喝上那么几杯,吃点冷荤菜,然后躺下睡他一觉……这时你会感到自己是个人……唉……我这一辈子算完了!你瞧,有个骗子坐着四轮马车招摇过市了,可你却不得不待在这里。

”“各人有各人的造化。

上帝保佑,您也会升官晋级,日后坐上四轮马车的。

”“我?嘿,不行,伙计,你开玩笑。

即使拼了命,我这九品文官也上不去了……我没有受过教育。

”“我们的将军也没有受过教育,可是……”“嘿,我们的将军,他在做将军之前,早偷盗了十万公款。

他那副派头,伙计,我可比不上……凭我这副模样也不会有什么出息!连姓也糟透了:涅维拉济莫夫!总而言之,伙计,这种处境是没有出路的。

你愿意,就活下去;你不愿意--那就去上吊……”涅维拉济莫夫离开通风小窗,苦恼地在各个房间里转来转去。

钟声变得越来越响……“要不要从值班室溜走?”涅维拉济莫夫想。

不过,这种逃跑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就算复活节这一天他过得很好,很舒服,可是往后又怎样呢?依旧是阴暗的四壁,依旧要受雇于人代人值班,依旧要写这种贺信……他热切地想突然出现在大街上,汇入热闹的人群中,参加节日的庆典……他想起了刚才一位太太乘坐的四轮马车,想起了庶务官穿了就神气活现的那件大衣……他想起了勋章,新皮靴、暖和的床铺和袖子没有磨破的文官制服……他之所以想起这些,是因为所有这些东西他都没有……“要不要去偷?”他又想,“据说,一些人带着赃物都逃往美洲,不过鬼知道这个美洲在什么地方!看来要能偷会盗,还得受过教育哩。

”钟声停了。

此刻只能听到远处的马车声和巴拉蒙的咳嗽声,可是涅维拉齐莫夫的满腔愁苦和愤恨,却变得越来越强烈,越来越难以忍受。

“写告密信呢,普罗什金一次告密,日后就步步高升……”涅维拉济莫夫坐在自己桌前,陷入沉思。

灯里的煤油已经烧干,冒着浓烟,眼看就要熄灭。

迷途的蟑螂还在桌上爬来爬去,找不到安身之处……“告密怎么行!这种东西一写,日后我定会受到申斥,我这个笨蛋只能见鬼去!”于是目光又落在他起草的那封贺信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