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与方向有关的练习
2022化学单元卷七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含解析

单元质检卷七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0辽宁丹东五校联考)在恒温下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2NO(g)+O2(g)2NO2(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正反应生成NO2的速率和逆反应生成O2的速率相等B.反应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C。
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D。
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2。
(2020山东潍坊三模)“接触法制硫酸”的主要反应是2SO2+O22SO3,该反应在催化剂表面的反应历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催化剂只能加快正反应速率B。
反应②的活化能比反应①大C.该反应的催化剂是V2O4D。
过程中既有化学键V—O键的断裂,又有V—O键的形成3.(2020山东枣庄三中质检)在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A和3 mol B,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s)+3B(g)2C(g).若经3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组合是()①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 mol·L-1·s—1②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
4 mol·L-1·s—1③3 s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1.2 mol④3 s时B的浓度为0。
6 mol·L-1A.①②④B.①③④C。
仅③④D.②③④4.(2020河北衡水调研)某温度下,反应2A(g)B(g)ΔH>0=a,若改变某一条件,反应足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平衡后c(A)c(B)=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够时间后再次达到平衡状态,此时c(A)c(B)()A。
在该温度下,保持容器容积固定不变,向容器内补充了B 气体,则a〈bB.在温度、压强不变的条件下再充入少量B气体,则a=bC。
若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则a<bD。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习题及答案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习题及答案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 增加B .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 • 1 s 1 ”所表示的意思是时间为 1s 时,某物质的浓度为 0.8mol • 1C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D .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越明显 C [熟练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是正值,是反应的平均速率,其中固体、纯液体反应物、 生成物浓度都视为1,所以A 、B 错误;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来说,无法通过现象体 现反应速率的大小,所以 D 不正确。
]2、对于反应:CaCO3+ 2HC|===CaC| 2+出0 + CO 2 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用HCI 和CaCl 2表示的反应速率数据不同,但所表示的意义相同B. 不能用CaC0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但可用水来表示C. 用H 2O 和C0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相同D.可以用CaCl 2浓度的减小表示其反应速率3、化合物Bilirubin 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如下 图所示,计算反应 4〜8min 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 16min 时反应物的浓度, 是()2、反应4NH 3(g ) + 5O 2(g )===4NO (g ) + 6H 2O (g )在10 L 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 0. 45 mol ,则此反应的速率 v (X )(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结果应 A . B . C . D . 2.5 2.5 3.0 5.040 35 -和251\20 15IO H S1 mol • Imin 1 和 2.0 1 mol •1L min 1 和 2.5 1 mol •1L min 1 和 3.0 1 mol -1 Imin 1 和 3.0 1 mol - L1 mol 厂1 1 mol 厂1 1 mol 厂1 [据图可知,4min 时化合物Bilirubin 1—,因此4〜8min 间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的浓度为20 1 mol — L'8min 时其浓度为20 1 mol —L — 10 1 mol •—^ 1 1=2.5 1 mol —L min —'。
化学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微专题 24 含答案

微专题化学反应原理在物质制备中的调控作用1.化学反应方向的判定(1)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发进行的反应称为自发反应.(2)熵和熵变的含义①熵的含义熵是衡量一个体系混乱度的物理量。
用符号S表示.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熵值也不同,一般规律是S(g)>S(l)〉S(s)。
②熵变的含义熵变是反应前后体系熵的变化,用ΔS表示,化学反应的ΔS越大,越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3)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ΔG=ΔH-TΔSΔG<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ΔG=0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ΔG>0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2.化工生产适宜条件选择的一般原则(1)从化学反应速率分析,既不能过快,又不能太慢。
(2)从化学平衡移动分析,既要注意外界条件对速率和平衡影响的一致性,又要注意二者影响的矛盾性。
(3)从原料的利用率分析,增加易得廉价原料,提高难得高价原料的利用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4)从实际生产能力分析,如设备承受高温、高压能力等.(5)注意催化剂的活性对温度的限制。
3.平衡类问题需综合考虑的几个方面(1)原料的来源、除杂,尤其考虑杂质对平衡的影响。
(2)原料的循环利用。
(3)产物的污染处理。
(4)产物的酸碱性对反应的影响.(5)气体产物的压强对平衡造成的影响。
(6)改变外界条件对多平衡体系的影响。
专题训练1.(2017·四川资阳诊断)无机盐储氢是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的储氢新技术,其原理如下:NaHCO3(s)+H2(g),Pd或PdO70 ℃,0.1 MPa HCOONa(s)+H2O(l)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碳酸氢钠固体并充入一定量的H2(g),在上述条件下发生反应,体系中H2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表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当容器内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0~4 min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0。
高中化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基础练习题(含解析)

高中化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基础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H=-92.4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氨气液化分离或升高温度,都有利于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B.保持容积不变时充入少量Ar气体,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C.将1molN2(g)和3molH2(g)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反应,放出92.4kJ的热量D.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路径,反应的△H也随之改变2.对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 2SO2(g)+O2(g) 2SO3(g),改变下列条件,能提高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A.增大压强B.升高温度C.降低温度 D.增大反应物浓度3.为探究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1、图2所示的实验。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1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B.若图1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则一定说明Fe3+比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好C.用图2装置比较反应速率,可测定在相同状况下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及反应时间D.若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应选用Fe2(SO4)3(aq)和CuSO4(aq)或FeCl3(aq)和CuCl2(aq)。
如果选用FeCl3(aq)和CuSO4(aq),虽然加入FeCl3(aq)的反应速率快,但两溶液的阴离子不同,不能得出结论。
4.298.15K时,N2、H2与NH3的平均能量与合成氨反应的活化能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 2+3H 2=2NH 3△H =﹣92kJ/molB .在图中曲线a 表示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C .升高反应温度,活化分子数增多D .催化活性很强的新型催化剂可以提高N 2的转化率5.反应C(s)+H 2O(g)CO(g)+H 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A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 2使容器的体积增大B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C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H 2O(g)D .增加C 的量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水玻璃常用于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B .在现代化学工业中催化剂的应用十分普遍,对于给定条件下反应物之间能够同时发生多个反应时,理想催化剂还可以大幅度提高目标产物在最终产物中的比率C .煤经过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D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 PM2.5分散在空气中可能形成胶体或浊液7.如图为PCl 5(g)PCl 3(g)+Cl 2(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从平衡状态Ⅰ移动到平衡状态Ⅱ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曲线,此图表示的变化是 ( )A .降温B .降压C .增加PCl 5的量D .增加PCl 3的量8.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Cl H OHCl HClO ++,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讨论一个化学反应的原理,其中不属于这三个方面的是A.反应进行的方向B.反应的快慢C.反应进行的限度D.反应物的多少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可用任何一种反应物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来表示B.化学反应速率为0.1 mol∙L−1∙s−1是指1秒钟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1 mol∙L−1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D.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就越明显3.反应A+3B=2C+2D,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mol·L-1·s-1B.v(B)=0.6mol·L-1·s-1C.v(C)=0.4mol·L-1·s-1D.v(D)=0.45mol·L-1·s-14.在2A(g)+B(g)=3C(g)+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mol/(L·s)B.v(B)=0.3mol/(L·s)C.v(C)=0.8mol/(L·s)D.v(D)=1.0mol/(L·s)5.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A.只能加快反应速率B.一定能改变反应速率C.只能减慢反应速率D.不一定影响反应速率6.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发生反应:3A(g)+bB(g)cC(g) △H=-QkJ·mol-1(Q>0)。
12s时反应达到平衡,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0.8mol,反应过程中A、B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12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25mol·L-1·s-1B.12s时,A的消耗速率等于B的生成速率C.化学计量数之比b:c=1:2D.12s内,A和B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2QkJ7.某小组探究实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并记录结果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实验△△可知,反应速率v与()I c-成正比B.由实验△△可知,对速率的影响程度上,浓度大于温度O氧化过程中,H+只是降低活化能C.I-在被2D.由实验△△可知,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慢8.一定温度下,X、Y、Z三种气体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其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单元测试题--上学期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试卷第1页,共9页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测试题一、单选题1.H 2与ICl 的反应分①、①两步进行,其能量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反应①、反应①均为放热反应B .反应①、反应①均为氧化还原反应C .H 2与ICl 的总反应速率快慢取决于反应①D .反应H 2(g)+2ICl(g)=I 2(g)+2HCl(g)的ΔH =-218kJ·mol -12.3.25 g 锌与100 mL 1 mol·L -1的稀硫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 2的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A .滴加几滴浓盐酸 B .滴加几滴浓硝酸 C .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D .加入少量锌粒3.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与调控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A .燃煤时将煤块粉碎为煤粉B .制作绿豆糕时添加适量的食品防腐剂C .空运水果时在包装箱中放入冰袋D .炼铁时采用增加炉子高度的方法减少尾气排放 4.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制备乙醇:24225C H (g)+H O(g)C H OH(g)。
乙烯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图【起始时,()()224n H O =n C H =1mol ,容器体积为2L 】。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的H 0∆>试卷第2页,共9页B .图中压强的大小关系为123p >p >pC .图中a 点对应的平衡常数5K=8D .达到平衡状态a 、b 所需要的时间:a b < 5.下列叙述及解释正确的是 A .2242NO (g)(红棕色)N O (g)(无色) 0H ∆<,在达到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缩小容积、增大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 B .22H (g)+I (g)2HI(g) 0H ∆<,在达到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增大容积、减小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不移动,故体系颜色不变 C .22C(s)+O (g)2CO(g),在达到平衡后,加入碳,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 .223N (g)+3H (g)2NH (g),在达到平衡后,保持压强不变,充入2O ,平衡向左移动6.在 3 个初始温度均为 T ①的容器中发生反应:2SO 2(g) + O 2(g) ⇌ 2SO 3(g) ΔH < 0。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测试题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3题)1.开发2CO 催化加氢合成甲醇技术是有效利用2CO 资源,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
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232CO (g)3H (g)CH OH(g)H O(g)++ -1ΔH=-49.01kJ mol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加入合适的催化剂,能提高单位时间内3CH OH 的产量B .升高反应温度有利于提高2H (g)的平衡转化率C .平衡后再通入适量2H (g),平衡常数K 增大D .增大体系的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2.在温度T 1时,向一体积固定为2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CO 2和3molH 2发生反应:CO 2(g)+3H 2(g)CH 3OH(g)+H 2O(g) △H<0,5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CO 2的转化率为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5min ,平均反应速率v(H 2)=0.06mol(L·min) B .该温度下反应平衡常数的值为148C .当v 正(CO 2)=3v 逆(H 2)时,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D .若平衡后升温,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左移 3.实验室中模拟合成氨反应:催化剂223N (g)+3H (g)2NH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初始投入量相等的条件下,得到三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当容器内的压强不再改变时,说明该可逆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B .实验2中,前20min 内以3NH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10.012mol L min --⋅⋅C .比较实验1和2,说明实验2使用了更高效的催化剂D .实验3中,40min 时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He ,则正反应速率正v 不变4.在密闭容器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 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c +d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D 的体积分数变大D .A 的转化率变大5.一定温度下,将2molA 和2molB 两种气体混合放入体积为2L 的密闭刚性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xC(g)+2D(g),2min 末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molD ,并测得C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等于0.5B .A 的平衡转化率为40%C .x 的值为1D .A 和B 的平衡转化率相等 6.下列不属于自发进行的变化是 A .红墨水加到清水使整杯水变红 B .冰在室温下融化成水 C .电解饱和食盐水D .铁器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7.对于反应N 2(g)+3H 2O(g)=2NH 3(g)+32O 2(g),在不同时间段内所测反应速率如下,则表示该化学反应进行最快的是A .υ(NH 3)=1.5 mol∙L −1∙min −1B .υ(N 2)=1.2 mol∙L −1∙min −1C .υ(H 2O)=1.67 mol∙L −1∙min −1D .υ(O 2)=1.5 mol∙L −1∙min −1 8.反应2NO 2(g)N 2O 4(g) △H=-57kJ·mol -1,在温度为T 1、T 2时,平衡体系中NO 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完整版)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一、填空题1.某反应,当升高反应温度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若只增加体系总压时,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则此反应为热反应,且反应物分子数(大于、小于)产物分子数。
2.对于反应,其反应级数一定等于反应物计量系数,速度常数的单位由决定,若k的单位为L2·mol-2·S-1,则对应的反应级数为。
3.可逆反应A(g)+ B(g)⇌C(g)+Q达到平衡后,再给体系加热正反应速度,逆反应速度,平衡向方向移动。
4.在500K时,反应SO2(g)+1/2O2(g)⇌SO3(g)的K p = 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3(g)⇌2SO2(g)+O2(g)的K p =。
5.反应:HIO3+3H2SO3→HI+3H2SO4,经实验证明,该反应分两步完成;(1)HIO3+H2SO3 → HIO2+H2SO4(慢反应),(2)HIO2+2H2SO3 →HI+2H2SO4(快反应),因此反应的速度方程式是。
6.在298K温度下,将1摩尔SO3放入1升的反应器内,当反应2SO3(g)⇌2SO2(g)+O2(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有0.6摩尔的SO2,其K C是,K p是。
(R = 8.314 kPa·L·K-1·mol-1)。
7.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2(g)+S(s)⇌H2S(g),K c=1.0 ×10-3;S(s)+O2(g)⇌SO2(g),K c= 5.0 ×106;H2(g) + SO2(g)⇌H2S(g) + O2(g)的平衡常数K c为。
8.简单反应A= B + C,反应速度方程为,反应级数为,若分别以A、B两种物质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度,则V A与V B。
9.阿仑尼乌斯公式中e-Ea/RT的物理意义是。
10.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度的原因是它改变了反应的,降低了反应的,从而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
二、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1.某温度下2N2O5= 4NO2 + O2该反应的速度和以各种物质表示的反应速度的关系为:V = 1/2V N2O5= 1/4V NO2= V O2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二单元测试一、选择题(g)+O2(g) 2SO3(g),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测得SO2、O2、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SO3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1、0.1 mol·L-1、0.2 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出现的数据是(D )A.C(SO3) = 0.4 mol·L-1B.C(SO3) + C(SO2) = 0.15 mol·L-1C.C(O2) = 0.3 mol·L-1D.C(SO3) + C(SO2) = 0.4 mol·L-12.用来表示可逆反应:2A(g)+B(g)3C(g)(正反应放热)的正确图象是下图中的(a )A B C D3.mA(g)+nB(g) pC(g)+qQ(g)当m、n、p、q为任意整数时,达到平衡的标志是(B)①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②绝热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⑤反应速率v A: v B: v C: v D=m:n:p:q⑥单位时间内m mol A断键反应,同时p mol C也断键反应A.③④⑤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D.①③④⑥4.对于可逆反应A(g)+2B(g)2C(g) △H>0,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D )5.一定温度在aL的密闭容器里进行反应2A(g)+B(g)=== 2C(g)。
容器内开始加入下列各组物质,初始反应速率最大的一组物质是()A.2molA和1molB(20℃)B.1molA和1molB(20℃)C.1molA和1molB (40℃)D.2molA和2molB(40℃)6.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 + 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C 生成的速率与C 分解的速率相等B .单位时间生成n molA ,同时生成3n molBC .A 、B 、C 的速率比为1∶3∶2D .A 、B 、C 的分子数比为1∶3∶27.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B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或消耗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C .在同一个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D .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有mol·L -1·S -1和mol/(L·min) 8.已知反应N 2(g)+3H 2(g)2NH 3(g);ΔH <0,向某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按体积比1∶3充入N 2和H 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右图是某物理量(Y )随时间(t )变化的示意图,Y 可以是( )A .混合气体的密度B .N 2的转化率C .H 2的体积分数D .密闭容器的压强 9.可以充分说明反应P(g)+Q(g)R(g)+S(g)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的是 ( )A .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B .反应容器内P 、Q 、R 、S 四者共存C .P 的生成速率和S 的生成速率相等D .反应容器内的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10.已知某可逆反应,x A(g) y B(g),平衡时测得A 的浓度为0.5 mol/L ,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到平衡时,测得A 的浓度为0.3 mol/L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 < y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C.B 的体积分数降低D.缩小体积、增大压强,A 的体积分数增大 11.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ΔH <0下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t 2、t 3、t 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t 3时降低了温度B .t 5时增大了压强C .t 4~t 5时间内转化率最低D .t 2时加入了催化剂t 4 t 5 t 3 t 2 t 1 t 0 vv (逆)v (正) v (逆) v (正)tv (逆) v (正)t 6 Y0 tT T 212.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M (g )+ N (g )2E (g ),若开始时只充入2 mol E 气体,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增大了20%;若开始时只充入了3 mol M 和1 mol N 的混合气体,达到平衡时M 的转化率为( )A .<60%B .=40%C .<40%D .>60%13.恒温、体积为1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PC l 3和1molCl 2发生下述反应:PCl 3 (g)+ Cl 2(g)PCl 5 (g)达到平衡时,PCl 5为0.4mol 。
如果从体系中移走1molPCl 3和0.5molCl 2,重新达到平衡时,PCl 5的物质的量为( )A.0.15 molB.0.2 molC.0.24 molD.0.48 mol 14.在某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 (g )+B (g ) xC (g ),符合下列图像(Ⅰ)所示关系。
由此推断对图像(Ⅱ)的正确说法是( )A .P 3﹥P 4 , y 轴表示A 的百分含量B .P 3﹤P 4 , y 轴表示B 的百分含量C .P 3﹤P 4 , y 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D .P 3﹥P 4 , y 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15.在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 (g )+yB (g )zC (g ).图甲表示200℃时容器中A 、B 、C 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图乙表示不同温度下平衡时C 的体积分数随起始n (A ):n (B )的变化关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b )A .200℃时,反应从开始到平衡的平均速率v (B )=0.04 mol•L -1•min -1 B .2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5 L 2/mol 2C .当外界条件由200℃降温到100℃,原平衡一定被破坏,且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D .由图乙可知,反应xA (g )+yB (g )⇌zC (g )的△H <0,且a=21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盛有N 2和H 2,它们的起始浓度分别是1.8 mol·L -1和5.4 mol·L -1,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反应生成NH 3,10min 后测得N 2的浓度是0.8 mol·L -1,则在这10min 内NH 3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A.0.1 mol·L-1·min-1B.0.3 mol·L-1·min-1 C.0.2 mo l·L-1·min-1D.0.6 mol·L-1·min-1 17.一定条件下,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进行可逆反应:2NO(g)2NO(g)+O2(g),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B.单位时间内消耗的二氧化氮和生成的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相等C.氧气的浓度不在改变D.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18.反应A(g))+3B2(g)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期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D)=0.4mol/(L•s)B.v(C)=0.5mol/(L•s)C.v(B)=0.6mol/(L•s)D.v(A)=0.15mol/(L•s)19.可逆反应aA(s)+bB(g)cC(g)+d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B.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C.化学方程式中b>c+dD.达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20.在密闭容器中,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下列反应:aA(g)+ bB(g)cC(g)+dD(g)达到平衡后,测得C气体的浓度为0.5mol/L。
当在恒温下,将密闭容器的体积扩大1倍,再达平衡时,测得C 气体的浓度为0.3mol/L。
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降低B.平衡向右移动C.B 的转化率提高D.a+b>c+d21.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H<0,下列图像正确的是()A B C D22.80℃时,2L 密闭容器中充入0.40mol N2O4,发生反应N2O4═2NO2△H=+Q kJ•mol-1(Q>0),获得如下数据:时间/s 0 20 40 60 80 100c(NO2)/mol•L-10.00 0.12 0.20 0.26 0.30 0.3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C)A.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减小B.20~40s 内,v(N2O4)=0.004mol•L-1•s-1C.反应达平衡时,吸收的热量为0.30Q kJD.100s时再通入0.40mol N2O4,达新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增大23.T℃时在2L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T2>T1)时,Y的体积分数(或Y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c)A.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4X(g)+Y(g)═2Z(g)B.反应进行的前3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V(X)=0.3mol/(L•min)C.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D.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24.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I3-(aq)某I2、KI混合溶液中,I3-的物质的量浓度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A.反应I2(aq)+I-(aq)═I3-(aq)的△H>0B.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的c(I2)大C.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v正>v逆D.若温度为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25.已知(HF)2(g)⇌2HF(g),△H>0且平衡体系的总质量【m总】与总物质的量【n总】之比在不同温度下随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温度:T1<T2B.平衡常数:K(a)=K(b)<K(c)C.反应速率:V b>V a26.在温度t1和t2(已知t2>t1)下,X2(g)和 H2反应生成HX的平衡常数如表所示,依据K 的变化,随着卤素原子序数的递增,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化学方程式K (t1)K (t2)F2+H2⇌2HF 1.8×1036 1.9×1032Cl2+H2⇌2HCl 9.7×1012 4.2×1011Br2+H2⇌2HBr 5.6×1079.3×106I2+H2⇌2HI 43 34A.X2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B.HX的稳定性逐渐减弱C.HX的生成反应是放热反应D.在相同条件下,平衡时X2的转化率逐渐降低二、非选择题27.(17分)为了减少CO对大气的污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研究CO和H2O反应转化为绿色能源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