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第五章第一节《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学习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 河,并说明秦岭—淮河 一线的意义。 2.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 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 分原因;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秦岭-淮河线 1.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 ,地理 解线两侧反映出区域之间的 。 2.秦岭-淮河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它 的南北两侧, 、 和 等 有明显的差异。 3.秦岭为 水系与 水系的重 要分水岭。 知识点二:四大地理区域 在中国地图上,按照 线、 等降水量线和 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 界线,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 地区、 地区、 地区、 地区。
由于秦岭的阻挡,冷 空气的影响在秦岭南 侧减弱。
四大地理区域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 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 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C
A B
观察中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分界线与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分界线的关系。
界线A的确定,主导因素是什么?
我国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体一致。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看 是否受夏季风的影响,即季风(或降水)因素的影响。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C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 B
观察00C等温线及800毫米年等降水 量线与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分界线 的关系。 界线B的确定,主导因素是什么? 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0°等温线,与我 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以及秦岭—淮河一线相一致。其主导 因素与气温和降水相关,即气候因素。
1_1_八下地理第五章知识点

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第一节秦岭—淮河线1、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秦岭—淮河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1)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3)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5)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4、四大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根据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等这三大地理分界线可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5、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把中国大致分为东南和西北两大部分;东南以农耕为主,西北以畜牧业为主。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一、北方地区1.位置: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具体是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大兴安岭以东),东临黄海和渤海。
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和黄土高原。
3.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和太行山,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4.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5.重要农业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
重要林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6.年降水量:400-800毫米,耕地类型:旱地。
7.作物熟制:长城以北一年一熟,主要种植春小麦、甜菜;长城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种植冬小麦。
8.著名的东北“三宝”有人参、鹿茸和貂皮,温带水果:苹果、梨、桃、杏、枣、葡萄等。
9.矿产资源: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1)北方地区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主要的能源以煤和石油为主。
(2)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长庆油田等皆为特大型油田,山西是中国出产煤炭最多的省。
(3)陕西榆林是我国新兴的能源矿产基地,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都很丰富。
10.工业区: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
初中地理_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五章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2)、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材料和图片,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3)通过让学生上台阐述,培养学生正确表述事物现象和阐述本质规律的能力主。
(4)通过读图,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地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思想意识二、教学重点: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2、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三、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读图法、谈话法、分组活动法四、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晏子春秋》有这么一段文字,“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一)秦岭—淮河线1、活动读图5—1,完成下列任务。
找出秦岭和淮河,看一看,秦岭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找出秦岭和淮河所在或流经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2、秦岭—淮河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
读八年级下册32页图2-22、34页图2-24、35页图2-25、37页图2-27、38页图2-28等,找出那些重要的界限通过?师生总结。
3、秦岭—淮河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等有着明显的差异。
课件展示几幅图片。
总结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秦岭—淮河线以北秦岭—淮河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0℃>0℃河流封冻状况封冻不封冻年降水量<800毫米>800毫米植被类型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耕地类型旱地为主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作物熟制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一年两熟到三熟主要经济林木苹果、柿、枣柑橘、茶叶、油桐主要运输方式公路、铁路公路、铁路、水运4、角色扮演:两位同学分别代表秦岭淮河两侧的居民介绍各自地理景观和生产生活特点。
(二)、四大地理区域1、观看视频。
2、活动:(1)找到“秦岭—淮河线”,确定主导因素是什么?(2)议一议,确定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什么?(3)确定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又是什么?3、在中国地图上,按照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第五章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土壤类型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多肥沃的褐土。 秦岭淮河以南多贫瘠的红壤。 【自然植被类型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温带落叶阔叶林; 秦岭淮河以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农业生产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耕作制度两年三熟或一年一 熟,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以小麦、玉 米、棉花、花生为主; 秦岭淮河以南——耕作制度一年两熟到三熟, 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农作物以水稻、小麦、 棉花、油菜为主。
雪山连绵的青藏高原
麦浪滚滚的华北平原
牛羊成群的内蒙古高原
塔克拉玛干沙漠
新疆戈壁滩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依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不同和经济 活动、人文地理景观的差异,可将我国 划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 和青藏地区。
划分季风区与 非季风区的界线:
大兴安岭 阴山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
四大地理区域什么方面有差异呢?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其重要意义表现在: 1.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2.相当于我国年降水800mm等降水量线 3.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即水稻和小麦主产区分界线 4.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5.相当于我国一月份平均气温0℃的等温线 6.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线两边,暖温亚热分界线 湿润半湿分两半,八百毫米降水线
一月0℃等温线,水田旱地分界线
南方北方分界线,自然风光大异然
阴山 贺 兰 山
秦岭
淮河
0℃
第二阶梯:多盆地 和高原
1000米—2000米 第一阶梯: 青藏高原 4000米
第三阶梯: 平原和丘陵为主
500米以下
第一级阶梯
第二级阶 梯
第三级阶梯
1、划分四大地理区域主要依据: 气候 2、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800mm等降水量线) 3、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 400mm的等降水量线北段或东部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五章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五章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知识与技能1.阅读教材P2图5-1“秦岭、淮河位置示意”,了解秦岭、淮河的位置及走向。
2.认识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分析此线南北两侧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差异。
3.阅读教材P4图5-8“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说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范围,分析其划分的依据。
过程与方法1.在教材P2图5-1“秦岭、淮河位置示意”中找出秦岭—淮河线,说明其地理意义。
2. 在教材P4图5-8“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描画四大区域的分界线,标注其名称。
3.通过比较说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差异。
课题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分步导学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导入课堂同学们,我国地域辽阔,东西横跨5200多千米,南北纵贯5500余千米,涵盖了从沿海到内陆、从寒温带到热带的各种自然景观,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地理差异。
中国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看看这些区域都有哪些差异!引导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回顾,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实现新旧知识的融合,使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进入本课的学习。
秦岭—淮河线一、秦岭—淮河线教师多媒体出示有关秦岭、淮河南北两侧地理景观图片,观察南北两侧在哪些方面存在着差异?活动一:读教材P2图5—1“秦岭、淮河位置示意”,阅读教材P3“秦岭和淮河”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活动。
1.在图中找出秦岭与淮河,看一看秦岭的走向、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2.找出秦岭、淮河通过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教师多媒体出示有关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地理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秦岭—淮河南北两侧自然环境的差异,对此学生就会生发出“为什么?”,增强学生的问题探究欲。
(续表)课题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分步导学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秦岭—淮河线3.下列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中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的是()①湖北②河北③江西④山东⑤浙江⑥山西[学生] 先讨论,然后再指图回答。
第五章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定稿)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 不同的地理区域
地理区域的显著特点: 区域间的差异性 也是划分不同区域的根据
二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新疆维吾尔自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云南西双版纳
东南沿海地区
长江三角洲
南京
宁波
上海
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有:
行政区、地形区、气候区、农业区、工业区等等
十堰:
我的家乡在湖北省西部,它位于亚热带,气候湿润,是 湖北主要的山区,农业发展以林业为主,是湖北主要 的林区。工业基础雄厚,是我国重要的汽车城。旅游资源 丰富,风光旖旎 ,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区。
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 元。海拔高,气候寒 冷
注意!
思考?? 那个省区跨四大地理区域:
甘肃省
填空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 秦岭 (山脉) 淮河 (河流)一致。 (2)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影响的界线, 大致与 400 mm等降水量线一致。
判断
(1)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 (×)
(×) (2)同一类型的区域没有级别高低或尺度大小的区别。
(3)我国的地理区域只有四个。 (×)
(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在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各具特色。
(√)
北方 地区
南方 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青 藏高原以东,东南部 临东海、南海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 以西,长城和昆仑 山—阿尔金山以北
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 沿海和 西南各省(市、 自治区)
西北 地区
包括内蒙古、新疆、 宁夏和甘肃西北部
青藏 地区
位于横断山,喜马 拉雅以北,昆仑山 和阿尔金山以南
包括西藏、青海和 四川的西部
动动脑,动动手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26第五章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①农业地区:_____ 东北 平原、_____ 华北 平原、关中平原。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和长白山。 ②林区:东北的_________
2.矿产资源与工业生产: (1)矿产资源:___ 煤 、铁、_____ 石油 等。 东北 重工业区、_______ 京津唐 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 (2)工业区:_____ 区。
势(或海拔)。
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四 大 地 理 区 域 的 划 分
划分的依据
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南方地区
气候因素
四大地理区域
北方地区 夏季风
西北地区
地势因素 青藏地区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总结归纳】
【易错判断】 1.秦岭-淮河线以北以水田为主,以南以旱地为主。 (×)
2.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将中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
民族等区域概况。(重点)
2.通过阅读图文资料,联系已学知识,归纳北方地区 主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说明自然地理环境 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重、难点)
一、区域概况和自然环境
1.区域概况: 秦岭-淮河 线以北的地区。 (1)位置:中国东部__________ (2)面积和人口:各约占全国的___% 20 和___% 40 。
2.自然环境特征:
平原 和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有_____ 东北 平原、华 (1)地形:以_____ 北平原、_____ 关中 平原和黄土高原等。
(2)气候: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_________ 暖热多雨 。 黑龙江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 (3)河流: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 黄河 。 _____
【易错判断】 1.北方地区是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面积最大的一个。 (×)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的地理差异。
这一章节主要分为两个小节,分别是“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介绍了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南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各个区域的特点和差异,以及这些差异的原因。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则主要介绍了中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生产状况。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北方地区的“白山黑水”和南方地区的“江南水乡”,以及两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和特点。
此外,本章节还介绍了中国的首都北京,以及港澳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地理差异和特点,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五章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班级:姓名:组名:
【学习目标】
1、说出秦岭-淮河线的地理位置特征及其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的差异。
2、通过学习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及分界线的位置。
【重点难点】
重点:秦岭-淮河线的位置及其地理意义难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及划分依据【预习指导】
一、预习指导
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
2、秦岭-淮河线的南北两侧有什么地理差异?
3、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是什么?
4、确定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限的主导因素是什么?确定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界限的主导因素是什么?确定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界限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二、自我检测
1、秦岭—淮河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
它的南北两侧,、
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等有着明显的差异。
2、秦岭为水系与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北侧是肥沃的平原,南侧是狭窄的谷地。
3、淮河发源于桐柏山,向东流经,于注入湖。
4
一、探究秦岭-淮河线
1、找出秦岭和淮河,看一看,秦岭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
2、找出秦岭和淮河所在或流经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3、从图上可以看出秦岭是哪两大水系的分界岭?
二、探究四大地理区域
1、在图中标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
2、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哪条地理分界线?形成这条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3、说出青藏地区与其它三个区域的分界线与哪级地势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说明形成这条界线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4、议一议,确定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1
八年级地理学科导学案第1页
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下列哪一条年降水量线最接近?()
A、200mm
B、400mm
C、800mm
D、1600mm
2 、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分界线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差异
B、地形差异
C、河流差异
D、植被差异
3、北方地区不包括哪一个省?
A、.山东省
B、山西省
C、河北省
D、浙江省
4、云南省位于的温度带是()
A、亚热带
B、温带
C、寒带
D、热带
5、上海市属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6、位于我国的第一级阶梯上的地理区域是()
A、、青藏地区
B、南方地区
C、北方地区
D、西北地区
7、我国陆地最低点位于()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二、读“中国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大写英文字母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填在下列空格内:
A、南方地区,
B、_____________地区,
C、_____________地区,
D、_____________地区。
2、图中C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____,D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
是_________。
3、A、B两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图中虚线)是_______岭―_________河一线。
【学习小结】
一、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1月份0度等温线经过;(2)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3)800毫米年降水量线经过;(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5)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6)温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7)冬季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8)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线以及划分的主导因素
北方与南方以秦岭—淮河为界,气候因素(气温、降水);北方与西北地区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降水量)季风因素;与青藏地区的界限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即一、二阶梯分界线,地势因素。
八年级地理学科导学案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