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发动机产量分析(1-11月)
2017年新能源汽车电机装机量排行榜:比亚迪第一!

2017年新能源汽车电机装机量排行榜:比亚迪第一!中商情报网讯: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均接近80万辆,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产销量同比增速分别提高了2.1和0.3个百分点。
2017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2.7%,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2017年12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情况数据来源:中汽协,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017年12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情况数据来源:中汽协,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强劲,带来新能源汽车电机市场快速发展。
据GGII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机装机量约87.4万台,同比增长56%。
2017年,新能源汽车电机装机量排名第一的企业为比亚迪,总装机量达138557台。
新能源汽车电机装机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依次为比亚迪、北汽新能源、上海电驱动、精进电动、江铃新能源、联合汽车电子、安徽巨一、郑州宇通、方正电机、山东德洋电子。
其中,上述十家企业合计装机量达49.4万台,占整体的57%。
数据来源:GGII、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中商情报网讯: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均接近80万辆,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产销量同比增速分别提高了2.1和0.3个百分点。
2017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2.7%,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2017年12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情况数据来源:中汽协,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017年12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情况数据来源:中汽协,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强劲,带来新能源汽车电机市场快速发展。
据GGII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机装机量约87.4万台,同比增长56%。
2017年,新能源汽车电机装机量排名第一的企业为比亚迪,总装机量达138557台。
新能源汽车电机装机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依次为比亚迪、北汽新能源、上海电驱动、精进电动、江铃新能源、联合汽车电子、安徽巨一、郑州宇通、方正电机、山东德洋电子。
中国全部国产航空发动机的型号及参数

涡喷-5涡喷-5是沈阳航空发动机厂根据苏联BK-1φ发动机的技术资料仿制的第一种国产涡喷发动机。
涡喷-5是一种离心式、单转子、带加力式航空发动机,属于第一代喷气发动机。
首批涡喷-5发动机在1956年6月通过鉴定,开始投入批量生产。
截至1985年涡喷-5系列发动机停产,沈阳航空发动机厂和西安航空发动机厂共生产9658台,主要用于米格-15系列和国产歼-5系列战斗机。
涡喷-5发动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发动机工业已从制造活塞式发动机时代发展到了喷气式发动机的时代,成为了当时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可以批量生产喷气式发动机的国家之一。
涡喷-5发动机净重989公斤,最大推力状态26千牛(2650公斤),加力状态推力37千牛(3800公斤)涡喷-5系列主要有以下改型:涡喷-5甲:沈阳黎明发动机公司于1957年仿制的ВК-1А发动机,命名为涡喷-5甲。
1963年开始转到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生产,1965年6月首批涡喷-5甲通过考核验收试车,8月投入批生产,用于轰-5、轰教-5及轰侦-5飞机。
涡喷-5乙: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于1966年试制成功,用于米格-15比斯飞机。
涡喷-5丙: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于1976年试制成功,用于米格-17飞机。
涡喷-5丁: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于1965年试制成功,用于歼教-5飞机。
涡喷-6是沈阳发动机厂在苏制PA-9B喷气发动机基础上仿制并发展而形成的一个发动机系列型号。
涡喷-6于1959年7月定型,是中国首型超音速航空发动机,属于轴流式单转子带加力燃烧室的涡轮喷气发动机。
1984年沈航首次将中国独创的沙丘驻涡火焰稳定器(北航高歌发明)成功应用于涡喷-6的改进型,彻底解决了PA-9B所固有的振荡燃烧现象。
涡喷-6系列发动机是产量最大国产航空发动机,总产量高达29316台,主要用于歼-6系列和强-5系列国产战机,目前仍有相当数量在役。
最主要的是沈阳航空发动机厂研制的涡喷6甲和成都航空发动机厂研制的涡喷6A/B性能:直径:0.6686 米、长度:2.91 米、净重:708.1公斤空气流量:43.3 公斤/秒转速:11150 转/分增压比:7.14涡轮前温度:870摄氏度耗油率:1.63公斤/公斤/小时推力:3187公斤推重比:4.59WP-6为我国首型超音速航空发动机。
2017年11月乘用车市场分析研究报告

市场环境——宏观经济(2/2)
11月我国进出口额均同比上升,同比涨幅均有所扩大,新增贷款额同比增速大幅上升。
各月人民币新增贷款情况(亿元)
2016年 2017年
11月人民币新增贷款11,200亿元,同比 上升41.0%。
15400 13800 12700 12200 11700 7266
Feb
Mar
Apr
May
Jun
Jul
Aug
Sep
Oct
Nov
Dec
进出口涨幅(%)
出口涨幅 进口涨幅
1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945.50亿美元。 其中,出口金额2173.82亿美元,同比上升 12.3%,进口金额1771.68亿美元,同比上 升17.7%。
October July Apr 2017'Jan Oct Jul Apr 2016'Jan Oct Jul Apr 2015'Jan Oct Jul Apr 2014'Jan Oct Jul Apr 2013'Jan Oct Jul Apr 2012’Jan Oct Jul Apr 2011‘Jan
市场销量表现
价格及营销
11月,整体市场价格指数为95.0%,环比上升0.2%,自1月以来首次出现由降转 升 A00级、LUX和MPV市场价格指数环比上月下降,其他各级别市场价格指数均有 不同程度回升
下阶段展望
12月即将上市重磅新车有:XEL、睿骋CC、XC60、中华V6、GM8
3
市场动态
4
市场环境——宏观经济(1/2)
20300 11000 5556 11100 9855 10200 13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10.0% -20.0% -30.0%
2017年11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

10000005000001500000200000025000002017年2017年11月乘用车市场分析2017年11月乘用车零售247万,环比10月增长10%-体现了年末的市场回暖相对较好,同比2016年11月增长4%-体现了高基数下的年末购买力相对较强。
今年是历经2015年10月开始的购置税优惠的连续第三年,面对相对高基数、2.5%的低退出减税诱惑下,今年四季度减税政策的结构性拉动效果仍较好。
从进度看,双十一的电商活动促进不明显,1-3周的周度间的车市零售维持零增长,仍是最后一周的政策性需求回暖的增量效果较好。
由于今年的制造业上下游利润分化,下游企业利润占比下降,加之环保治理的推进,入门级消费依旧不足,中高端消费升级表现突出。
11月零售增长较强的是德系,日系的量稳价涨。
自主品牌零售同比增长4%,虽受阻于MPV 低端低迷,但上通五菱的宝骏310W、宏光S3等新品突围出MPV,长城、吉利等部分自主车企抓住SUV 市场高端机遇,自主品牌向上突破,都取得很好的效果。
2017年1-10月零售增长2%远低于预期,前期车企价格促销力度偏大,而成本高涨下,11月的厂商促销相对收缩,厂家强力促销增量的现象较少。
11月厂家生产261万台产能相对充裕,厂家库存相对回补6万台。
相对2016年的11月强力经销商备库12万台推动12月旺销,今年的11月渠道库存仅回补3万台,因此12月的销量冲刺力度难以太强。
随着临近年末的政策变化期,11月新能源车销量达到7万,环比10月增长8%。
实现了2017年持续的月度10连涨,这也有利于车企的降油耗等目标顺利达成。
2017年12月乘用车市场12月有21个工作日,相对2016年12月的22个工作日少一天,预计部分2017年销量将结转到2018年,这必将对2018年的开门红有很好的支撑效果,也有利于2018年经济增长。
由于2017年末购置税的2.5%的优惠的效果不如2016年底的5%的消费者感受利益更大,因此2017年12月的零售必然逐步火爆,但力度不如2016年底的超强零售效果突出。
农业发展全国各省市区统计数据:中国2017年主要农业机械情况统计_一__

64.41 -16.17 9.27 1.3
-3.51 _0.22 0.49
0.09 5.13 -1.22 0.19
6.45 -1.24 1.46 4.86
-0.54 -0.23 0.12
3.86 6.65 -1.47 0.32
2304.34 670.08 1634.24 38318.74 22398.94 15919.79 4001.46 1070.03 2931.43
2317.02 645.35 1671.61 37407.06 21057.62 16349.43 4022.14 1028.11 2994.03
万台(套) 万千瓦 万台 万台
项目
农业机械总动力 柴油发动机动力 汽油发动机动力 电动机动力 其他机械动力
拖拉机及配套机械 拖拉机数量 大中型拖拉机数量 小型拖拉机数量 拖拉机动力 大中型拖拉机动力 小型拖拉机动力 拖拉机配套农具 大中型拖拉机农具 小型拖拉机农具
种植业机械 耕整地机械 耕整机 机引犁 旋耕机 深松机 种植施肥机械 播种机 免耕播种机 精少量播种机 水稻种植机械 水稻直播机 水稻插秧机 化肥深施机 地膜覆盖机
摘编自《中国农业年鉴2018》
一)
Hale Waihona Puke 2017年比2016年%增减量
1.58
1537.76
1.6
1200.02
2.94
107.13
1.25
227.98
3.06
2.6
-12.68 24.73 -37.37 911.68 1341.32 -429.64 -20.68 41.92 -62.6
-0.55 3.83 -2.24 2.44 6.37 -2.63 -0.51 4.08 -2.09
2017_年10_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_

10000005000001500000200000025000002017年2017年10月乘用车零售225万台,环比增长2%,同比增长3%,在10月中秋情况下仍延续了银九金十的近3年特征。
至今年持续3年的银九金十现象,主要是2015年10月开始的购置税优惠政策推动年末销量逐步加速走高。
虽然经济减速迹象显现,且10月有中秋影响1天产销,但今年的10月零售环比9月增速超预期,这也是房价暴涨后受控企稳而导致购车消费能力恢复,加之车企决战4季度的决心也推动10月走强。
10月销量环比9月增长的主要动力是SUV 的环比5%增长,新能源推动下的轿车回升较好,但MPV 下滑趋势尚未改善。
10月自主品牌环比9月增长9%,但自主品牌9-10月持续份额同比下降。
日系和德系的同比增长较强,韩系10月环比9月表现改善较大。
由于10月工作日少, 10月厂家库存下降13万台,渠道库存下降1万台,部分有远见的合资企业夏季布局建立库存,实现较好的产销季节性调节效果。
10月的新能源车销量达到6.5万台,环比增长12%,同比增长翻倍,其中插混用车50万的年度预测应该顺利超越。
11月乘用车市场展望11月有22个工作日,环比10月的17个工作日多5天,与去年11月持平,产销增量的潜力较大。
由于合资品牌需求强但生产有限,自主产能强但今年需求增长不强,抑制了车市的年末拉升速度。
12月的末车购税优惠退出政策已经明朗,随着环保治理常态化和楼市降温的消费回流,冬季购车的强烈需求推动年末车市持续增长。
整车销售价格持续下降终归是季节性的,由于成本持续高涨,企业促销力度逐步企稳,年末必然逐步收缩,年末购车热情也会逐步激发。
近日2016-2017年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负积分抵偿的政策发布,2018年后新能源车购税全免的政策延续性尚不清晰,2018年补贴政策是否调整也被广泛关注,各车企必然年末大力产销新能源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指标。
企业油耗负积分抵偿推动新能源车加速发展近日工信部发布《关于2016年度、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对乘用车企业2016年度、2017年度平均燃料消耗量和新能源汽车积分实施核算,2016年度、2017年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负积分不能抵偿归零,将导致超标燃油车的生产和新品投放受阻。
天然气重卡产量破万创纪录2017收官9.6万辆暴涨4倍光耀评车

天然气重卡产量破万创纪录2017收官9.6万辆暴涨4倍光耀评车虽然受到11月和12月LNG价格疯涨的影响,天然气重卡市场暂时有所回落,但很快又冲上高位,月产量再创新高。
月产1.44万辆!这是刚刚过去的2017年12月,我国天然气卡车市场交出的一份答卷。
第一商用车网最新获悉,2017年12月份,天然气重卡市场共计生产各类车型1.44万辆,同比增长195%,打破了天然气重卡发展史上月产量从未破万的记录,创造了历史新高。
借着这股“东风”,2017年全年,天然气卡车市场累计生产9.6万辆,比去年同期的1.96万辆暴增389%,刷新了历史纪录。
考虑到一部分的库存和产销差因素,2017年天然气重卡市场的总销量预计在8万-8.5万辆。
2014-2017年天然气卡车市场月度走势图从下图可以看出,2017年,牵引车继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在天然气卡车中的市场占比达到82.14%;自卸车占比6.91%,其他车型(包括载货车及底盘、搅拌车及底盘、垃圾车、洒水车等等)的比重为10.95%。
这种格局和发展趋势,在2018年不会有大的变化。
2017年天然气重卡各细分品种占比图12月天然气重卡产量为何居高不下?2017年四季度的天然气卡车市场,其实是让人捏着一把汗的。
“2014-2017年天然气卡车市场月度走势图”显示,从2016年11月开始直到2017年10月份,天然气重卡市场重新进入快速增长通道,每月的产量增速都是三位数,少则200%多,多则900%多。
爆发式增长的原因,第一商用车网此前阐述过,包括油气差价扩大,LNG 使用经济性明显;煤炭运输淡季不淡;重卡市场受治超和固定资产投资刺激,创造历史新高(全年销售111.7万辆),进而带动天然气重卡细分市场回暖等。
这股井喷潮一直持续到2017年11月,才戛然而止。
当月的天然气卡车市场产量只有约6800辆,同比增幅缩窄至120%,环比下降了11%。
其中原因有多重,最主要的,莫过于11月中下旬各地LNG价格的大幅上涨。
2017年11月份行业部分重点企业产销情况

收窄2.27 ̄D2.92个百分点 。其中 ,二轮摩 托车产销 1 34 06万辆和
1 28 99万 辆 ,环 比 增 长 1 3.33% 和 7.09% ,同 比 下 降 1.47% 和
0.86% ;三轮 摩 托 车产 销 1 7.1 7万 辆 和 16.92万辆 ,环 比 增长
9.53% 和 8.58% 同 比下 降 9.28%和 10.54% 。
-95臻貔
.
0
簿藜
-12
_3
_31 麓
总 产量 :151.23 总销 量 :145.92 单位 :万 辆 总产 量 总销 量
吕 量 誊墨 笔
罟
’
_ 。 釜
大长江 隆鑫 力帆 五本 宗申 大运 新本 银翔 大阳 钱江 巴山 建设 天马 轻骑铃 木
1 5 1.2 3 2O17年1 1月 ,摩托车产销环比增长 ,同比继续下降;1月~ 1 1月 ,全行 业累计产销 1 559.87万辆和 1 562.25万辆 ,增速继 续放
缓 。
1 1月 ,全行 业完成摩托车产销 151 l23万辆和 145.92万辆 ,环
比 增 长 1 2l88% 和 7.26% ,同比 下 降 2.42%和 2.09% ,降 幅 比 上 月
∞.
增 长 2.98% ¥D3 38% ;三 轮 摩 托 车 产 销 1 88.83万 辆 和 1 88.36万
辆 ,同 比 下 降 0.64% 和 0.55% 。
∞.∽
1月 ~11月 ,全 行业摩托 车产销 率为 100.15% ,比上_4年 同期
提 高 0 34个 百 分 点 。
∞-0 (摩信 )
1月 ~1 1月 ,全 行 业源自累 计 产 销 1559.87万 辆 和 1562∞ _27 5万 辆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1-11月全国发动机产量分析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显示:2017年11月中国发动机产量为27138.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3.1%。
2017年1-11月中国发动机产量为2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
从全国各省的生产情况来看:全国共有28个省生产发动机,在全国发动机产量排行榜中,吉林省以月产量为3442.79万千瓦时位于排行榜首位,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09%。
上海市产量为3178.29万千瓦时,排名第二。
重庆市11月发动机产量为3087.64万千瓦时,排名第三。
在11月全国发动机产量排行榜中,前三名产量都超过3000万千瓦时。
另外,11月发动机产量同比增速最快的是湖南省,当月产量为1146.28万千瓦时。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源于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发动机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中商产业研究院简介
中商产业研究院是深圳中商情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下辖的研究机构,研究范围涵盖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金融、新消费、大健康、“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公司致力于为国内外企业、上市公司、投融资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提供各类数据服务、研究报告及高价值的咨询服务。
中商行业研究服务内容
行业研究是中商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我们通过对特定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盈利能力、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进出口情况和市场需求特征等,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各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分析与预测。
中商行业研究报告是企业了解各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资料。
中商行业研究方法
中商拥有10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利用中商Askci数据库立了多种数据分析模型,在产业研究咨询领域利用行业生命周期理论、SCP分析模型、PEST分析模型、波特五力竞争分析模型、SWOT分析模型、波士顿矩阵、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等、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和产业评估体系。
在市场预测分析方面,模型涵盖对新产品需求预测、快速消费品销售预
测、市场份额预测等多种指标,实现针对性的进行市场预测分析。
中商研究报告数据及资料来源
中商利用多种一手及二手资料来源核实所收集的数据或资料。
一手资料来源于中商对行业内重点企业访谈获取的一手信息数据;中商通过行业访谈、电话访问等调研获取一手数据时,调研人员会将多名受访者的资料及意见、多种来源的数据或资料进行比对核查,公司内部也会预先探讨该数据源的合法性,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及合法合规。
二手资料主要包括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农业部、中国海关、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社会
中商的影响力
国家政府部门及权威媒体广泛报道与引用中商产业研究院专业研究结论
国内外主流财经媒体及国家政府部门大量引用中商数据及研究结论,如央视财经、凤凰财经新浪财经、中国经济信息网、国家商务部、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研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