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酸的重结晶

合集下载

苯甲酸的重结晶

苯甲酸的重结晶

苯甲酸的重结晶引言重结晶是一种常用的纯化化学品的方法。

它通过溶解混合物并进一步使其结晶,从而去除杂质,获得纯净的化合物。

本实验将介绍如何使用重结晶技术来纯化苯甲酸,并最终得到高纯度的苯甲酸晶体。

实验材料•苯甲酸(技术纯)•无水乙醇•石油醚•蒸馏水实验步骤第一步:溶解混合物1.称取一定质量的苯甲酸,并将其置于干净的烧杯中。

2.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用玻璃棒搅拌溶解。

第二步:过滤混合物1.将溶解的混合物倒入漏斗中,漏斗上方加一个滤纸(折叠两次)。

2.将漏斗放置在干净的烧杯上,让液体过滤。

第三步:结晶1.将过滤液转移到一个蒸发皿中。

2.将蒸发皿放置在通风处,让其自然蒸发水分,直到出现结晶。

第四步:收集晶体1.使用玻璃棒轻轻刮取蒸发皿底部的晶体,将其转移到一个称量瓶或试管中。

2.记录晶体的质量,计算收率。

第五步:重结晶1.将收集到的晶体与适量的石油醚加入一个干净的烧杯中。

2.加热烧杯,使其发生结晶。

3.冷却至室温,让晶体重新结晶。

4.将晶体通过过滤分离出来,并将其置于通风处晾干。

结果与讨论通过重结晶的方法,我们成功地从苯甲酸的混合物中得到了高纯度的苯甲酸晶体。

结晶过程中的石油醚是为了增加晶体形成的难度,通过在溶液中加热,然后冷却至室温,晶体重新结晶。

在第四步中,我们计算了收率,可以通过晶体质量与初始苯甲酸质量的比值来计算。

然而,重结晶过程并不是完美的,仍然存在一定的杂质。

所以,如果需要更高纯度的苯甲酸,可以重复以上步骤,以进一步提高纯度。

结论本实验演示了使用重结晶技术来纯化苯甲酸的方法。

通过逐步溶解混合物、过滤、蒸发结晶以及重结晶等步骤,我们成功得到了高纯度的苯甲酸晶体。

重结晶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化学品纯化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提高化合物的纯度,并获得纯净的晶体。

苯甲酸的重结晶实验报告

苯甲酸的重结晶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苯甲酸的重结晶实验报告篇一:苯甲酸重结晶实验报告苯甲酸的重结晶实验目的:了解重结晶提纯粗苯甲酸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大,通过重结晶可以使它与杂质分离,从实验试剂:粗苯甲酸(本实验中的药品混有氯化钠和少量泥沙)、Agno3溶液、蒸馏水实验仪器、用品:烧杯、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普通漏斗、玻璃棒、坩埚钳、滤纸、石棉网、药匙、三脚架、试管、胶头滴管、火柴。

实验步骤:一、热溶解①取约0.5g粗苯甲酸晶体置于100mL烧杯中,加入50mL 蒸馏水。

②在三脚架上垫一石棉网,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点燃酒精灯加热,不时用玻璃棒搅拌(注意:搅拌时玻璃棒不要触及烧杯内壁)。

③待粗苯甲酸全部溶解,停止加热。

二、热过滤①将准备好的过滤器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过滤器下放一小烧杯。

②将烧杯中的混合液趁热过滤。

(过滤时可用坩埚钳夹住烧杯,避免烫手),使滤液沿玻璃棒缓缓注入过滤器中。

三、冷却结晶将滤液静置冷却,观察烧杯中晶体的析出。

(在静置冷却的同时,再准备好一个过滤器)。

四、过滤洗涤①将析出苯甲酸晶体的混合液过滤,滤纸上为苯甲酸晶体。

②取2mL滤液于一支试管中,检验其中的氯离子。

③用适量蒸馏水洗涤过滤器中的苯甲酸晶体,另取一烧杯收集第二次洗涤液,并检验其中是否还存在氯离子。

注意事项:加热后的烧杯不要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损坏实验台。

使用坩埚钳进行趁热过滤时,注意使烧杯保持适当的倾斜角度,同时注意安全,防止烫伤。

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刚加热过的烧杯、三脚架。

用自来水洗涤烧杯、玻璃棒后,要用蒸馏水润洗,以免引入氯离子。

讨论:该实验为什么在粗苯甲酸全溶后,还要加少量蒸馏水?答:因溶液过滤时溶液与环境的温差较大,易使苯甲酸晶体提前析出,滞留在过滤器中,故需在过滤前适当稀释。

被溶解的粗苯甲酸为什么要趁热过滤?答:若待冷却后过滤,就会有苯甲酸提前结晶析出。

为什么滤液需在静置条件下缓慢结晶?答:静置条件是为了得到均匀而较大晶体。

苯甲酸的重结晶实验报告

苯甲酸的重结晶实验报告

苯甲酸的重结晶实验报告苯甲酸的重结晶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重结晶的方法,提纯苯甲酸,并观察其结晶过程和性质变化。

实验原理:重结晶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苯甲酸是一种有机酸,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在高温下,苯甲酸能够溶解于水中,而在低温下则会结晶出来。

通过控制温度的变化,可以将杂质留在溶液中,从而得到纯净的苯甲酸晶体。

实验步骤:1. 将苯甲酸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中,加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2. 过滤溶液,去除杂质。

3. 将过滤后的溶液缓慢冷却至室温,观察结晶过程。

4. 用冷水冲洗结晶物,去除溶液残留。

5. 用滤纸吸干结晶物,放置在通风处晾干。

实验结果:通过重结晶实验,得到了苯甲酸的纯净结晶物。

在结晶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溶液逐渐变浓,最终形成白色晶体。

经过冷水冲洗和晾干后,得到了干燥的苯甲酸晶体。

实验讨论:1. 结晶温度的选择:苯甲酸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重结晶实验中,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结晶温度。

如果温度过高,苯甲酸会完全溶解,无法得到结晶物;如果温度过低,结晶速度会很慢,影响实验效果。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室温作为结晶温度,既能够保证结晶的进行,又能够提高实验效率。

2. 结晶物的纯度:通过重结晶实验,我们可以得到相对纯净的苯甲酸晶体。

然而,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总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杂质存在。

为了进一步提高结晶物的纯度,可以进行多次重结晶,以去除更多的杂质。

3. 结晶物的性质:苯甲酸是一种白色结晶性固体,具有特殊的气味。

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苯甲酸晶体呈现规则的晶体形状,结晶物的颗粒大小均匀。

苯甲酸在常温下稳定,但在高温下会分解产生有害气体,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重结晶实验,我们成功地提纯了苯甲酸,并观察到了其结晶过程和性质变化。

重结晶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有机化合物纯化方法,可以应用于其他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结晶温度,进行多次结晶以提高纯度,并注意实验安全。

重结晶的有机实验报告

重结晶的有机实验报告

重结晶的有机实验报告重结晶的有机实验报告引言:有机化学是研究含碳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的学科。

在有机合成中,重结晶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技术。

通过重结晶,可以将含有杂质的有机物溶液中的目标化合物分离出来,并得到高纯度的产物。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苯甲酸的重结晶实验,探究重结晶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实验器材洗净并烘干,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和溶剂。

2. 称量:称取一定质量的苯甲酸样品,记录称量质量。

3. 溶解:将苯甲酸样品加入适量的溶剂中,加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4. 过滤:将溶液用滤纸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

5. 冷却:将过滤后的溶液放入冰浴中,使其慢慢冷却,促使结晶的形成。

6. 结晶:当溶液冷却到一定温度时,出现白色结晶,使用玻璃棒搅拌,帮助结晶的形成。

7. 过滤:将结晶物用玻璃棒捣碎,通过滤纸过滤,收集固体。

8. 洗涤:用适量的冷溶剂洗涤固体,去除其中的杂质。

9. 干燥:将洗涤后的固体置于通风干燥器中,使其完全干燥。

10. 称重:记录得到的苯甲酸结晶的质量。

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重结晶过程,我们成功地从苯甲酸溶液中得到了白色的苯甲酸结晶。

通过称重,我们得到了结晶的质量为X克。

与理论值相比较,我们可以计算出结晶的收率为Y%。

重结晶是一种常用的纯化技术,其原理基于溶解度差异。

在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少。

因此,通过适当调节溶解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实现溶质的分离和纯化。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苯甲酸作为目标化合物。

苯甲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其在常温下可以形成稳定的结晶。

通过将苯甲酸样品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然后进行冷却,可以使苯甲酸结晶形成。

通过过滤、洗涤和干燥等步骤,可以得到高纯度的苯甲酸结晶。

实验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实验技巧。

首先,溶剂的选择非常重要。

溶剂应该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同时在冷却过程中溶解度应该急剧下降,以促使结晶形成。

其次,在结晶过程中,可以通过搅拌来增加结晶的形成速度,但要避免过度搅拌导致结晶的破碎。

苏州大学《有机化学实验》3-2苯甲酸重结晶

苏州大学《有机化学实验》3-2苯甲酸重结晶

苯甲酸的重结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用水作溶剂重结晶提纯固态有机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抽滤、热滤操作和折叠式滤纸折叠的方法。

[教学重点] 重结晶提纯法原理,重结晶溶剂的选择,抽滤、热滤操作的方法。

[教学难点] 重结晶溶剂的选择,纯度与收率如何保证。

[教学方法] 比较法,陈述法,讲演法。

[教学过程][讲述] 【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要求大家掌握用水作溶剂重结晶提纯固态有机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熟悉抽滤和热滤等操作技术。

[提问] 【实验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或在同一溶剂中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它们相互分离。

[演示] 【实验装置图】[讲述] 【实验步骤】在250 mL的锥形瓶中,放入2 g粗苯甲酸,加入适量水(15 mL)1-2和1-2粒沸石。

加热至沸,并不时搅拌,以加速溶解。

若在沸腾状态下,未完全溶解,可每次加入3-5 mL水,加热搅拌至溶解。

但特别注意粗品中是否有不溶杂质,以免溶剂过多。

待溶解完成后,再多加20%的水。

移去热源,稍冷后加入少量活性炭3,继续加热沸腾5-10 min。

在加热溶解苯甲酸的同时,准备好热水漏斗与折叠滤纸4,将上述脱色后的热溶液尽快倒入热水漏斗,滤入100 mL 烧杯中。

每次滤液不可太满,也不可等滤液完全滤完再倒入。

为保持溶液温度,应将未过滤部分继续用小火加热5。

滤毕,将盛有滤液的烧杯盖上表面皿,放置自然冷却后,再放入冷水中冷却,使晶体完全析出。

如希望得到较大晶体颗粒,可将滤液重新加热溶解,再在室温冷却结晶。

抽滤6-7,用空心塞挤压晶体直至无水滴下,以尽量除尽母液。

停止抽滤,加少量水到漏斗中,使晶体润湿(用玻璃棒或刮刀松动),然后重新抽干。

重复1-2次,最后将抽干晶体转移至表面皿,自然晾干或红外烘干[6],称重,计算回收率。

[讲述] 【注释】[1] 溶剂的筛选:1. 与被提纯的有机物不起化学反应。

2. 对被提纯的有机物应易溶于热溶剂中,而在冷溶剂中几乎不溶。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一、苯甲酸重结晶性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实验:将粗苯甲酸1g加到100ml的烧杯中,再加入50ml蒸馏水,在石棉网上边搅拌边加热,使粗苯甲酸溶解,全溶后再加入少量的蒸馏水。

然后,使用短颈漏斗趁热将溶液过滤到另一100ml烧杯中,将滤液静置,使其缓慢冷却结晶,滤出晶体。

玻璃仪器: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短颈漏斗思考:1、该实验为什么在粗苯甲酸全溶后,还要加少量蒸馏水?答:为了减少趁热过滤过程中损失苯甲酸。

2、被溶解的粗苯甲酸为什么要趁热过滤?答:若待冷却后过滤,就会有苯甲酸提前结晶析出。

3、为什么滤液需在静置条件下缓慢结晶?答:静置条件是为了得到均匀而较大晶体。

4、冷却结晶时,是不是温度越低越好?答:因为温度过低,杂质也有可能会结晶出来。

二、烷烃的性质(1、燃烧2、取代3、高温分解)氯代实验: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或集气瓶),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1、混合气体颜色变浅2、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滴3、量筒内饱和食盐水液面上升4、可能有晶体析出三、烯的性质(1、燃烧2、加成3、被氧化4、加聚)乙烯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料:乙醇、浓硫酸(2)反应原理:CH3CH2OH CH2=CH2↑ + H2O副反应:2CH3CH2OH CH3CH2OCH2CH3 + H2OC2H5OH + 6H2SO4(浓)6SO2↑+ 2CO2↑+ 9H2O(3)浓硫酸:催化剂、脱水剂、吸水剂(混合时即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倒入已盛在容器内的无水酒精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4)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爆沸;石棉网加热,以防烧瓶炸裂。

(5)实验中要通过加热使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温度迅速上升到并稳定于170℃左右。

(不能用水浴)(6)温度计的水银球要置于反应物的中央位置,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反应物的温度。

苯甲酸的重结晶 原理

苯甲酸的重结晶 原理

苯甲酸的重结晶原理苯甲酸的重结晶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纯化苯甲酸,并移除其中的杂质。

重结晶是基于物质溶解度差异的原理进行的,利用溶质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实现分离纯度较高的溶质。

重结晶的步骤主要包括溶解、结晶和过滤三个阶段。

首先,将苯甲酸样品加入适量的溶剂中,通过加热使苯甲酸完全溶解。

溶解度与温度有关,一般来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因此,加热能够增加溶质的溶解度,使苯甲酸溶解于溶剂中。

在此过程中,需要控制溶液的温度和溶解度,以保证溶质能够充分溶解。

接下来,将溶液慢慢冷却,使温度逐渐下降。

冷却的过程中,溶液中的溶质溶解度会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逐渐达到饱和状态。

当溶液中的溶质超过其溶解度时,就会发生结晶。

结晶过程需要通过控制冷却速率、搅拌和添加种子晶核等方式来促进结晶的发生和生长。

最后,将形成的结晶通过过滤等操作进行分离,得到纯净的苯甲酸固体。

过滤时,可以使用滤纸或玻璃纤维过滤器,将溶剂和溶质分离。

过滤完毕后,用冷溶剂洗涤结晶物,去除吸附在结晶表面的杂质,进一步提高苯甲酸的纯度。

整个重结晶过程是通过控制溶解度和结晶条件,使溶质在溶液中重新结晶而实现的。

溶解度差异是基于溶剂和溶质之间相互作用力的不同程度,以及温度对于溶质溶解度的影响。

在加热溶解的过程中,苯甲酸能够在溶剂中充分溶解,但随着温度的降低,溶聚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导致溶质的溶解度下降,最终发生结晶。

由于杂质通常在溶解度较低的苯甲酸溶液中溶解度较高,因此通过重结晶可以有效地去除苯甲酸中的杂质,得到纯净度较高的苯甲酸。

总结起来,苯甲酸的重结晶是一种常见的分离纯化方法,基于物质溶解度差异的原理进行。

通过控制苯甲酸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和结晶条件,实现了纯净度较高的苯甲酸的分离纯化。

这个过程需要注意温度、搅拌和结晶条件的控制,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细致,以获得较好的分离效果。

苯甲酸的重结晶 选择题

苯甲酸的重结晶 选择题

苯甲酸的重结晶选择题苯甲酸是一种白色结晶性固体,易溶于水和乙醇,在冷水中溶解度较小。

重结晶是利用溶质在溶液中溶解度的温度依赖性,将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选择题1.苯甲酸的重结晶,溶剂的选择应满足以下条件:(A)溶质易溶于溶剂(B)溶剂易挥发(C)溶剂与溶质的沸点相近(D)溶剂的溶解度与温度变化规律与溶质相似正确答案:(A)(B)(D)解析:重结晶的目的是将溶质从溶液中析出,因此溶质应易溶于溶剂。

溶剂也应易挥发,以便在冷却后易于蒸发,除去溶液中的溶剂。

溶剂与溶质的沸点相近,有利于溶液的蒸发。

溶剂的溶解度与温度变化规律与溶质相似,有利于溶质在冷却后析出。

2.苯甲酸的重结晶,溶剂的选择一般有以下几种:(A)水(B)乙醇(C)苯(D)丙酮正确答案:(A)(B)(C)(D)解析:苯甲酸易溶于水、乙醇、苯、丙酮等溶剂。

根据溶剂的性质,可以选择合适的溶剂进行重结晶。

3.苯甲酸的重结晶步骤如下:(1)将粗苯甲酸溶于溶剂中(2)加热溶液,使溶质完全溶解(3)冷却溶液,使溶质析出(4)过滤溶液,除去未析出的溶质(5)蒸发溶剂,得到纯苯甲酸正确答案:(1)(2)(3)(4)(5)解析:重结晶的步骤一般包括溶解、冷却、过滤、蒸发等步骤。

4.苯甲酸的重结晶中,溶液的冷却速度应控制在以下范围:(A)迅速冷却(B)缓慢冷却(C)快速冷却正确答案:(B)解析:苯甲酸在冷水中溶解度较小,因此溶液的冷却速度应控制在缓慢的范围,以便溶质在冷却过程中析出。

5.苯甲酸的重结晶中,过滤溶液时,应注意以下事项:(A)过滤器应选用玻璃漏斗(B)滤纸应选用无灰滤纸(C)过滤时应缓慢过滤(D)过滤后应立即蒸发溶剂正确答案:(A)(B)(C)解析:过滤器应选用玻璃漏斗,以便观察溶液的过滤情况。

滤纸应选用无灰滤纸,以免滤纸中的杂质影响重结晶的效果。

过滤时应缓慢过滤,以免溶液中的溶质被滤纸吸附。

过滤后应立即蒸发溶剂,以免溶质溶解在溶液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实验步骤
(1)溶解:称取需提纯的苯甲酸3.0g、放入250ml的烧瓶中并 加入80ml水,加热,并不断摇动使之溶解。 (2)脱色:烧瓶微冷却后加入半药勺活性炭,微火加热3-5分 钟。 (3)热过滤:将有色溶液用沟型滤纸热过滤,得到脱色滤液。 (4)结晶:热过滤得到的滤液,自然冷却至结晶析出后,可用 冰水冷却至结晶完全析出。 (5)抽滤:用减压抽滤装置除去母液,使晶体完全转移。 (6)干燥:自然干燥,干燥后称重,计算回收率。
苯甲酸的重结晶
上海海洋大学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重结晶法提纯有机化合物的原 理、方法和溶剂的选择。 2、掌握溶解、饱和溶液配制、抽滤、脱 色、热过滤、结晶等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无论是天然的或有机合成的固体化合物,往往是不纯的,夹杂着少量的 其它化合物,通常称为杂质。从有机合成反应分离出来的固体粗产物往往含 有未反应的原料、副产物及杂质,必须加以分离纯化。纯化这类固体物质的 有效而简便的方法是用合适的溶剂进行重结晶。这是每个有机化学工作者应 该掌握的最有用的实验技巧之一。 重结晶是利用被提纯物和杂质的溶解度及各自在混合物中的含量不同而 进行的一种分离纯化方法。绝大多数固体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 △ 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小。通常混合物中,被提纯物为主要成分, 其含量较高,容易配制成热的饱和溶液,而此时杂质则远未达到饱和溶液。 因此,当热的饱和溶液冷却时,被提纯的物质由于溶解度下降会结晶出来, 而杂质则全部或部分留在溶液中(若杂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极小,则配成热饱 和溶液后被过滤除去),这样便达到了提纯的目的。 重结晶适用于提纯杂质含量在5%以下的固体化合物,杂质含量过多,常 会影响提纯效果,须经多次重结晶才能提纯。因此,常用其它方法如:水蒸 气蒸馏,萃取等手段先将粗产品初步化,然后再用重结晶法提纯。
三、实验用仪器和药品
1、实验仪器 真空循环水泵、三角锥瓶、布氏漏斗、抽、实验装置图
加热
过滤
冷却结晶
六、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不能在沸腾的溶液中加入活性炭(因为活性炭是多孔性物
质),否则会引起暴沸,使溶液冲出容器造成产品损失。 2.趁热过滤,除溶液保温外,漏斗、锥瓶都应保温。 3. 冷却应完全,要达到室温,防止损失。 4.烧杯中溶液应自然冷却、有晶体出现后,进行减压抽滤( 固液分离); 抽滤时需将样品搅拌,使晶体与母液搅混后再转 移、抽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