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单元提高练习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测试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测试题及答案

专题 4 常见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 1 讲氯、溴、碘及其化合物一、单项选择题 (此题包括 6 个小题,每题3 分,共 18 分)1.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响放出氯气,现按以下图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

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响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选项是()①②③④A黄绿色橙色蓝色白色B无色橙色紫色白色C黄绿色橙色蓝色无色D黄绿色无色紫色白色2.氯气可损害人体全身器官和系统,大剂量氯气可以在两分钟内致人缺氧并发生急速中毒死亡。

近两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液氯泄漏事故,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作为救援消防干警在氯气泄漏现场的以下处理方法和过程较合理的是()①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有关情况;②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NaOH 处理过的口罩;③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④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Na2CO3处理过的口罩 (湿润 );⑤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即可不必走太远;⑥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是否被污染;⑦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气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

A .②③④⑤B.①③④⑥C.①②⑤⑥D.①③⑤⑦3.自来水常用氯气进行消毒。

如果在实验室用自来水配制以下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药品变质问题的是(A .FeCl2B.Na2SO3C.NaOH ) D.AlCl34.以下对有关化学反响过程或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选项是A .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Cl 2是电解质()B.在高温条件下, C 能置换出 SiO2中的 Si,说明 C 的氧化性强于SiC.向淀粉 -碘化钾的溶液中参加氯水,溶液变为蓝色,说明 Cl2的氧化性强于 I2D.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参加BaCl2溶液后,溶液褪色,说明 BaCl2溶液有酸性5.将2缓缓通入含2SO3和 0.02molHBr 的混合溶液中,在此过程溶液的c(H+)与 Cl2用量的关系示意图是 (溶液的体积视为不变 )()6.ClO2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ClO2将逐渐取代 Cl 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

高三化学复习题:氯溴碘及其化合物(附答案)

高三化学复习题:氯溴碘及其化合物(附答案)

福建省晋江市首峰中学高三化学复习题:氯溴碘及其化合物1、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通入氯气会引起该离子浓度减少的是①HCO3-②SO32-③OH-④Fe2+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久置的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将先变红后褪色B.欲除去氯气中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可将此混合气体通过盛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C.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红色褪去是由于氯气与NaOH反应导致溶液碱性减弱所致D.将氯水滴入碳酸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出现3、海带中含碘元素,从海带中提取碘有如下步骤:①通入足量Cl2;②将海带焙烧成灰后加水搅拌;③加CCl4振荡;④用分液漏斗分液;⑤过滤。

则合理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B.②⑤①③④C.①③⑤②④D.②①③⑤④4、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①氯气②液氯③新制氯水④氯气的酒精溶液⑤盐酸⑥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A.①②③B.①②③⑥C.③⑥D.③④⑥5、下列关于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作氧化剂B.35 17Cl、37 17Cl为不同的核素,有不同的化学性质C.实验室制备Cl2,可用排饱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D.标准状况下,1.12 LCl2含有1.7N A个质子(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6、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氯水中只存在一种电离平衡B.向氯水中通入SO2,其漂白性增强C.向饱和氯水中通入氯气,c(H+)/c(ClO一)减小D.向氯水中加入NaOH至中性,溶液中c(Na+)=c(Cl一)+c(CIO一)7、已知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SO32->I->Br-。

向NaBr、NaI、Na2SO3的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可能是A.NaCl B.NaCl、NaBr、Na2SO4C.NaCl、Na2SO4、I2D.NaCl、NaI、Na2SO48、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高考化学《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化学《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化学《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真题练习含答案1.[2022·广东卷]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生成Cl2后,按照净化、收集、性质检验及尾气处理的顺序进行实验。

下列装置(“→”表示气流方向)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D解析:A项,除杂装置,先除去HCl,后除去水蒸气,正确;B项,集气装置,氯气密度比空气大,进气管长,出气管短,正确;C项,探究干燥的红布条和湿润的红布条与氯气的反应,正确;D项,尾气吸收应用碱液,错误。

2.[2023·辽宁卷]某小组进行实验,向10 mL蒸馏水中加入0.4 g I2,充分振荡,溶液呈浅棕色,再加入0.2 g锌粒,溶液颜色加深;最终紫黑色晶体消失,溶液褪色。

已知I-3(aq)答案:D解析:向10 mL蒸馏水中加入0.4 g I2,充分振荡,溶液呈浅棕色,说明I2的浓度较小,因为I2在水中溶解度较小,A项正确;已知I-3(aq)为棕色,加入0.2 g锌粒后,Zn与I2反应生成ZnI2,生成的I-与I2发生反应I-+I2⇌I-3,生成I-3使溶液颜色加深,B项正确;I2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I2(s)⇌I2(aq),Zn与I2反应生成的I-与I2(aq)反应生成I-3,I2(aq)浓度减小,上述溶解平衡向右移动,紫黑色晶体消失,C项正确;最终溶液褪色是Zn与有色物质发生了化合反应,不是置换反应,D项错误;答案选D。

3.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答案:D解析:新制氯水中含有Cl2,所以呈浅黄绿色,A项正确;生成氯化银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B项正确;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生成,说明氯水中含有H+,C项正确;Cl2也可将Fe2+氧化为Fe3+,故该现象不能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D项错误。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强化训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专项练习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强化训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专项练习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强化训练_专题2_第1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专项练习[对接高考——高考命题常设误区汇总]设误选项摘录设误角度诊断1.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存,所以Cl2不与铁反应(2011·海南高考)氯气在加热时可以与铁反应2.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2011·山东高考) 忽略氯水的强氧化性,特别是氯水因含有HClO 具有漂白性3.次氯酸的电子式(2011·上海高考)HClO的分子结构为H—O—Cl4.氯气的性质活泼,它与氢气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2011·潍坊模拟)H2与Cl2反应的条件是加热或光照氯、溴、碘及其化合物专项练习-[随堂强化落实]1.(2011·长郡模拟)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B.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烟C.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集气瓶口呈现白色烟雾D.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解析:A、B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氯气与金属的反应,分别生成氯化铜和氯化钠固体。

C中,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的氯化氢气体遇水蒸气会生成雾而非烟雾,C错误,D中,氯水久置后,其中的次氯酸见光分解,最终变为稀盐酸。

答案:C2.(2011·淮北模拟)某城市以“液氯泄漏”作为应急预警演习的项目,演习时下列防护措施合理的是()①及时向上风口和地势较高处转移疏散人群②及时戴上用烧碱溶液湿润过的口罩③用高压水枪向泄漏口附近喷洒稀碱液并设法控制氯气泄漏④及时戴上用稀纯碱溶液湿润过的口罩⑤就近向地下商场转移A.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 D.①③④解析:据氯气密度大于空气可知,⑤错误,①正确;用碱液吸收氯气,③正确;供人戴的口罩不能用强碱NaOH溶液润湿,可用显碱性的Na2CO3溶液润湿,故②错误,④正确。

高中化学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强化训练试题

高中化学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强化训练试题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氯气的性质活泼,它与氢气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②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③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氯水④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2,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⑤除去HCl气体中的Cl2A.①②③ B.②③④C.③ D.③⑤解析氯气与氢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在点燃或光照的条件下才能发生爆炸,①错,氢氧化钙溶液中溶质浓度小,实验中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溶液也可产生沉淀,④错;将氯气,②错,排除A、B项;HCl气体与AgNO3,⑤错,排除D项。

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除去的是HCl气体,而不是Cl2答案 C2.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 )①氯气②液氯③新制氯水④氯气的酒精溶液⑤盐酸⑥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A.③⑥B.①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②③④⑥解析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物质,应具有酸性和漂白性等性质。

分子,其既无酸性,又无漂白性。

④在题中所给的物质①、②中只存在Cl2中存在的是Cl分子和乙醇分子,也没有酸性和漂白性。

⑤中只存在H+和2Cl-及水分子,其只能使试纸变红,却不能使之褪色。

只有③新制氯水和⑥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因溶液中存在H+和HClO,符合要求。

答案 A3.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出各自的性质。

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

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B.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存在C.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有Cl-存在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解析氯水中存在三种分子:Cl2、HClO、H2O,四种离子:Cl-、ClO-、H+、OH-,其中HClO具有漂白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氯水中含有氯气分子,溶液呈黄绿色,往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Cl2与NaOH反应生成NaCl、NaClO 而使氯水的黄绿色消失;加入盐酸酸化,就会往溶液中引入Cl-,再加入AgNO3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氯水中有Cl-存在。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二 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夯基提能作业试题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二 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夯基提能作业试题

冠夺市安全阳光实验学校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1.下列关于Cl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B.Cl2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C.Fe在Cl2中燃烧,生成的产物为FeCl2D.实验室用加热二氧化锰和浓盐酸的方法制取Cl2答案 C 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A正确;氯气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有漂白作用的次氯酸,所以Cl2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B正确;Fe 在Cl2中燃烧,生成的产物为氯化铁,不是氯化亚铁,C不正确;实验室用加热二氧化锰和浓盐酸的方法制取Cl2,D正确。

2.下列有关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以氯气和澄清石灰水为原料制造漂白粉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C.光照新制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氧气D.次氯酸能使染料等有机色素褪色,还能杀死水中的细菌,起消毒作用答案 A 工业上以氯气和石灰乳为原料制造漂白粉,A错误;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火焰呈苍白色,B正确;新制氯水中的HClO见光分解产生氧气,C正确;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使染料等有机色素褪色,还具有强氧化性,能杀死水中的细菌,起消毒作用,D正确。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量的Fe与Cl2反应生成FeCl2B.实验室可用KMnO4与盐酸反应制取Cl2C.Cl2在H2中燃烧呈现苍白色火焰D.1 mol Cl2溶于水生成1 mol强酸和1 mol弱酸答案 B 过量的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故A错误;KMnO4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l2,故B正确;H2在Cl2中燃烧呈现苍白色火焰,故C错误;氯气溶于水时部分与水反应,故D错误。

4.ClO2和NaClO2均具有漂白性,工业上用ClO2气体制NaClO2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a的操作包括过滤、洗涤和干燥B.吸收器中生成NaClO2的离子方程式:2ClO2+H2O 2 2Cl O2-+O2↑+2H+C.工业上可将ClO2制成NaClO2固体,便于贮存和运输D.通入空气的目的是驱赶出ClO2,使其被吸收器充分吸收答案 B 步骤a中,由溶液得到NaClO2固体,进行的操作为:过滤、洗涤和干燥,A正确;吸收器中发生反应:2ClO2+2NaOH+H2O 2 2NaClO2+O2+2H2O,离子方程式为2ClO2+2OH-+H2O 2 2Cl O2-+O2+2H2O,B错误;固体比气体便于贮存和运输,工业上可将ClO2制成NaClO2固体,C正确;反应结束后,发生器中仍有少量ClO2,用空气可以将其排出,确保其被吸收器充分吸收,D正确。

高考化学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单元基础练习

高考化学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单元基础练习

高考化学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单元基础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1、在抢救大出血的危症病人时,常需静脉点滴,输予0.9%的氯化钠溶液(俗称“生理盐水”)是由于人体血液的“矿化度”(即无机盐的相对含量)为0.9%。

另有研究说明,30亿年前地表原始海水的矿化度即为0.9%。

对此,下列推测或评论中,不足取的是()A、人类祖先可能是从原始海洋中逐步进化到陆地上的B、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水的矿化度均为0.9%纯属巧合C、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水之间存在着某些尚未被认识的关系D、人体血液仍旧带有原始海水的某些印痕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显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

那个地点的碘、铁、钙、硒、氟,应明白得为()A、单质B、分子C、元素D、氧化物3、溴与氯同属“卤族”元素,其单质在性质上具有专门大的相似性,但Cl2比Br2的爽朗性强,下面是依照氯气的性质,对溴单质性质的推测,其中不正确的是()A、溴单质能够和烧碱溶液反应B、溴单质只具有氧化性C、溴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1个电子D、溴离子能够用硝酸酸化过的AgNO3溶液来检验4、把碘从碘水里分离出来,有下列差不多操作:①静置后分液②充分振荡③把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再加入萃取剂四氯化碳。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③①D、③①②5、在4份碘化钾淀粉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能使溶液变蓝的是()A、氯化氢B、溴水C、氯气D、溴化钠溶液6、新制氯水与久置的氯水相比较,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颜色相同B、前者能使有色布条褪色C、都含有H+D、加AgNO3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7、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次氯酸是一种弱酸的是()A、次氯酸不稳固,易分解B、次氯酸钙能与碳酸作用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C、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D、次氯酸能使染料和有机色质褪色8、如图所示: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让一种含有氯气的气体通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布条不褪色;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再通入这种气体,布条褪色。

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四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训练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四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训练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目夺市安危阳光实验学校第四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1.下列选项与氯气的用途无关的是( )A.消毒杀菌B.制漂白粉C.制取盐酸D.海水提盐解析海水提盐是从海水中提取NaCl、CaCl2、MgCl2等盐,利用这些盐可制取Cl2,并非是Cl2的用途。

答案D2.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须防止泄漏。

一旦泄漏,应立即采取措施。

下列所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将人群向高处疏散B.将人群逆风向疏散C.用浸有烧碱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D.向泄漏地点撒一些石灰解析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氯气泄漏时,要人群向高处疏散,故A项正确;氯气有毒,所以如果发生氯气泄漏,氯气向顺风方向扩散较快,所以应将人群逆风向疏散,故B项正确;氯气能和碱反应生成盐,但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如果用浸有烧碱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虽然能减弱氯气的毒性,但人易被氢氧化钠腐蚀,故C项错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酸能和石灰反应,故D项正确。

答案C3.下列关于Cl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l2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B.Cl2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C.Fe在Cl2中燃烧,生成的产物为FeCl2D.实验室用加热分解KClO3的方法制取Cl2解析Cl2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A项错误;Cl2可以与H2O反应生成HClO,HClO具有漂白性,因此,Cl2可以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B项正确;与铁反应生成的是FeCl3,C项错误;实验室中是用二氧化锰与盐酸反应来制取氯气的,加热分解KClO3的方法制取O2,不能制取Cl2,D项错误。

答案B4.(嘉兴期中)下列有关氯、溴、碘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气是黄绿色、无味、有毒的气体B.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C.碘易升华,可保存在酒精中D.氯气溶于水为液氯,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解析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A项错误;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可减少溴的挥发,B项正确;碘易溶于酒精中,故不能将碘保存在酒精中,C项错误;氯气溶于水为氯水,不是液氯,氯水是混合物,而液氯是纯净物,D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反应中盐酸为氧化剂的是()
A.Zn+2HCl ZnCl2+H2↑
B.CaCO3+2HCl CaCl2+H2O+CO2↑
C.KClO3+6HCl KCl+3Cl2↑+3H2O
D.Ca(ClO)2+2HCl CaCl2+2HClO
解析:判断氧化剂、还原剂,要看反应物中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

所含元素化合价反应后升高,该反应物为还原剂;物质中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则该物质为氧化剂。

答案:A
2.下列制取单质的反应中,化合物作还原剂的是()
A.Br2+2NaI2NaBr+I2
B.Fe+H2SO4FeSO4+H2↑
C.2C+SiO2Si+2CO
D.2Al+Fe2O32Fe十Al2O3
答案:A
3.关于C1-和Cl2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能与Fe反应生成FeCl3
B.与AgNO3溶液反应都生成白色沉淀
C.均有毒
D.都具有氧化性
解析:Cl-的结构是最外层已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无氧化性。

Cl2与水反应生成HCl,能与AgNO3溶液反应产生AgCl白色沉淀。

答案:B
4.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的是()
①溴水②氯水③碘酒④氯化钾⑤高锰酸钾溶液
A.①②③
B.①⑤
C.①②③⑤
D.③④⑤
解析:单质碘可使淀粉试纸变蓝,故加入物质中如含有单质碘或能与KI反应生成单质碘,均可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溴水和氯水中分别存在Br2、Cl2,可与KI反应置换出碘单质。

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碘以I2分子形式溶解在酒精中。

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将I-氧化生成I2单质。

氯化钾不与KI反应,没有碘单质生成。

答案:C
5.下列反应中,属于有水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且水只作氧化剂的是()A.SO2+H2O H2SO3
B.Cl2+H2O HCl+HClO
C.2H2O2H2↑+O2↑
D.3Fe+4H2O(气)Fe3O4+4H2
解析: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关键是看反应前后有没有化合价变化。

氧化剂中有元素化合价降低。

答案:D
6.氢化钙中的氢元素为-1价,它可用作生氢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H2+2H2O Ca(OH)2+2H2↑。

该反应中,水的作用是()
A.溶剂
B.还原剂
C.氧化剂
D.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
解析:CaH2中氢元素为-1价,为最低价,具有还原性,化合价升高为0价,H2O中+1价氢只能降低,即显示氧化性。

答案:C
7.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
A.一定被氧化了
B.一定被还原了
C.既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既不可能被氧化,也不可能被还原
解析:某元素化合价既可能为负价,也可能为正价;若为负价则要被氧化为游离态,若
为正价,则要被还原为零价。

答案:C
8.下列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C
二、填空题
9.H+、Cu、Mg、S2-、Zn、O2、SO2在化学反应中能失去电子的有_________,表现出_________性;能获得电子的有_________。

表现出_________性;不同反应中,既能失去电子又能获得电子的有_________,表现_________性和_________性。

解析:能失去电子的粒子,在反应中可以作还原剂,显示还原性:一般元素化合价不处于最高价。

元素化合价不是最低价,即能得电子,在反应中可作氧化剂,表现出氧化性。

处于中间化合价的元素的原子,既可以失去电子显示还原性,又可以得到电子,表现出氧化性。

答案:Cu、Mg、S2-、Zn、SO2还原性H+、O2、SO2氧化性SO2氧化性还原性
10.在反应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中,_________是还原剂,_________元素被还原,还原剂共失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

答案:HCl Cr6e-
11.从电子得失角度,用双线桥法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并注明电子得失数目,指出氧化剂,还原剂。

①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②MnO2+4HCl MnCl2+Cl2↑+2H2O
③3NO2+H2O2HNO3+NO
④FeSO4+Zn ZnSO4+Fe
解析:“双线桥”分析解答一般格式分为四步:一标出价态;二画好箭头;三写出“关系”;四指出“何剂”。

答案:
氧化剂:Cl2还原剂:Cl2
氧化剂:MnO2还原剂:HCl
氧化剂:NO2还原剂:NO2
氧化剂:FeSO4还原剂:Z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