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备课讲稿(材料表面)

合集下载

《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教案3(五篇材料)

《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教案3(五篇材料)

《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教案3(五篇材料)第一篇:《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教案3材料及其应用【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属于介绍性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一些新科技,初步认识科技对社会的影响。

纳米材料,限于学生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必多讲,多举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绿色能源,学生接触较多,可以让学生自己多讲;记忆合金应用也相当广泛,只是学生平时接触太少,教师可以收集有关资料和应用实例补充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纳米材料、绿色能源和记忆合金等新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利用不同的渠道收集信息,交流信息体验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新材料的应用,初步认识科技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的发展。

【学情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新颖、有趣,学生又有一定的电脑基础,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良好的效果。

【教学思路】本节课属于科普性质,所以主要采取教师介绍,学生查找资料,讨论交流的形式进行教学。

通过了解新材料的应用,了解科技前沿,促进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献身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在课堂上每组派一名代表向同学汇报.可以借助幻灯片等软件的方式汇报,可以用实物演示,可以演讲.每组成员汇报完毕,下面的同学可以提问、质疑。

评价的标准:评价可有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两种方式。

可以设单项评奖,也可综合评奖.或以学生选票的方式评出以下几种奖项。

例如:材料最详实的,讲解最深入浅出的(能让同学听懂的),讲解最清楚的……交流、学习学生做主持,各组选派代表汇报本组的调查情况.最后教师对整个活动做简要概括。

资料的内容见媒体素材。

为了更充分地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特设置以下表格,使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

第二篇: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超导材料是一种电阻为零的材料,知道超导材料具有导磁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悬浮特性,了解纳米材料的有关知识2.过程与方法了解新材料的特性及应用前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新材料研究的新成果,增强民族自豪感.重点:了解新材料的特性及应用前景.难点:知道超导材料是一种电阻为零的材料,知道超导材料具有超导磁悬浮的特性,了解纳米材料的有关知识.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导课:(实用、新颖、简洁)虽然社会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物品,但是为了制造物美价廉、性能更好的物品,人们正不断研究性能更好、更容易制造的新材料。

集体备课主讲稿(圆柱的表面积)

集体备课主讲稿(圆柱的表面积)

集体备课主讲稿(圆柱的表面积)一、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教学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应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一共安排了两道例题和一个练习。

例2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材呈现了求一种圆柱形罐头侧面商标纸面积的实际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求圆柱的侧面积。

教材首先启发学生沿着接缝把商标纸剪开,在操作中发现商标纸是长方形的,从而认识到沿着圆柱的高把它的侧面展开是长方形。

然后通过观察与推理,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个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使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长方形的长等于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解决例题所提出的问题。

然后通过相应的“练一练”对此计算方法进行巩固。

例3让学生在认识圆柱展开图的基础上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并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材首先引导学生讨论把一个圆柱的侧面沿高剪开后,得到的长方形以及两个底面的大小,并要求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在方格纸上画出圆柱的展开图。

在此基础上,揭示圆柱表面积的含义,引导学生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然后通过相应的“练一练”巩固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和推理,发现圆柱侧面展开的形状,并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2、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探究计算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4、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难点1、探索并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设想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2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第21~22页的例2、例3,完成相应的“练一练”和练习六第1、2题。

材料表面技术..PPT文档共96页

材料表面技术..PPT文档共96页

材料表面技术..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爱献 生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讲述材料教案模板范文

讲述材料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题名称:《材料的性质与应用》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常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2)掌握材料的分类方法。

(3)学会分析材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比较等方法,认识材料的性质。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材料科学的兴趣。

(2)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材料的性质与用途。

(2)材料的分类方法。

2. 教学难点:(1)材料的分类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分析材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一些常见材料,如金属、塑料、玻璃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二)新课讲授1. 讲解材料的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韧性、强度等。

2. 介绍材料的分类方法,如按成分、按用途、按形态等进行分类。

3. 通过实例分析材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金属材料在建筑、交通、家电等领域的应用;塑料材料在包装、家居、电子等领域的应用;玻璃材料在建筑、家居、医疗等领域的应用。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并分析其性质和用途。

2. 学生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巩固练习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1)收集生活中常见材料的图片或实物,并分析其性质和用途。

(2)设计一个以材料为主题的手工制作或科技小制作。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材料的性质、分类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比较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材料的性质和用途,掌握材料的分类方法。

在课堂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学习兴趣。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材料的分类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巩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材料表面工程培训教案

材料表面工程培训教案

材料表面工程教案李远睿编写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05年4月前言Foreword金属材料表面工程学科是涉及范围较广的学科。

总的目的是:在保证材料整体强度水平不降低的基础上设法应用不同的现代技术手段赋予材料表面各种所需要的性能。

本课程在介绍了金属表面的有关基础知识后,结合国内外最新的资料和信息及老师的科研实践,分别讲解:表面准备、表面冷塑性变性强化、表面覆层强化,高能量密度表面强化与改性、表面淬火强化,化学热处理表面强化及表面特殊涂覆处理和表面复合处理技术等内容。

由于在热处理工艺学中学习了表面淬火强化和化学热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则在本课程中不再详细讨论了。

一综述:1.金属材料表面工程学的地位。

金属材料,特别是钢铁材料,目前仍旧是机械,设备和工程构件的主要材料。

国内机械行业曾对114 个大型企业耗用材料的统计资料表明:钢铁材料占93.13%;有色金属占1.85%;非金属材料占5.2%。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材料消耗多、利用率低、质量欠稳定、制成的零部件或工程结构失效较早等。

2.机械零件失效的主要形式:a 塑性变形。

原因是材料强度不足或过载使用;b 断裂。

有韧性断裂、脆性断裂和疲劳断裂三种类型;c 磨损。

按磨损机理分为磨料磨损、冲蚀磨损、粘着磨损和疲劳磨损四类,各类磨损又可以细分为更具体的一些形式。

d 腐蚀。

在环境及周围介质作用下,对金属材料及零件的腐蚀。

在以上四种失效形式中,磨损、疲劳和腐蚀占80%以上。

由现代理化手段分析后证实:失效通常是从材料的表面开始的,而且往往是因其表面性能不高所致。

故研究金属材料的表面及其相应的强化方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表面强化技术的分类及概况。

1.分类。

通常按表面强化技术的性质分类,可以分为:a化学热处理表面强化;b表面淬火强化;c表面覆层(化成处理覆层、覆衬、CVP、PVD薄膜和热浸渗)强化及装饰;d表面冷塑性变形强化;e表面复合强化;f表面高能量密度改性与强化。

材料的说课稿模板

材料的说课稿模板

材料的说课稿模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有幸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说课稿,主题是“材料的科学与应用”。

本课程旨在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材料科学的基础知识,以及材料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一、课程概述材料科学是一门研究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和加工工艺的学科。

它不仅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而且在航空航天、电子通讯、医疗健康等众多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材料的基本特性,掌握材料选择和应用的原则。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材料科学的定义和范畴。

2. 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材料的基本认识。

3. 教授学生材料性能的评估方法。

4. 引导学生探索材料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1. 材料的分类:介绍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

2. 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讲解材料的微观结构对其宏观性能的影响。

3. 材料的加工工艺:分析不同材料的加工方法和工艺流程。

4. 材料的应用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展示材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介绍材料科学的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加深学生对材料应用的理解。

3. 实验操作:安排实验课,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材料性能的认识。

4.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就特定主题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出问题或展示材料应用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材料的分类、结构与性能等知识点。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分析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和选择原则。

4. 实验演示:在实验课上,演示材料的加工过程和性能测试。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材料科学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思考题和实验报告,巩固课堂学习成果。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不断反思教学方法和内容的适宜性,以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材料科学,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材料说课稿模板

材料说课稿模板

材料说课稿模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有幸在这里进行我的说课展示。

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六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内容。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 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和知识点。

2.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 核心知识点的讲解和分析。

3. 相关案例的讨论和应用。

4. 课堂练习和实际操作。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2. 案例教学,通过具体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阶段: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

3. 案例分析:选取与知识点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1. 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

2. 学生作业和练习的完成情况。

3.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和贡献度。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我将进行以下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是否理解并掌握了知识点。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如何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我相信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必要的知识,还能够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

谢谢大家的聆听,我期待与各位的交流和指导。

讲述材料教案模板范文

讲述材料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身边材料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材料探索的兴趣。

2. 通过讲述材料的特点、用途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懂得珍惜资源,合理利用材料。

教学重点:1. 认识常见材料的名称、特点、用途。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了解材料的来源、分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1. 各种常见材料(如:纸张、塑料、金属、木材等)。

2. 教学课件。

3. 讲述材料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各种材料,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材料吗?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讲授新课1. 教师展示教学课件,引导学生认识材料的来源、分类和特点。

a. 材料的来源:自然界、工业生产等。

b. 材料的分类: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

c. 材料的特点:硬度、韧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2. 教师选取几种常见材料,引导学生讲述其特点、用途。

a. 纸张:用于书写、绘画、包装等。

b. 塑料:用于制作玩具、容器、管道等。

c. 金属:用于制作工具、建筑材料、交通工具等。

3.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材料,减少浪费。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几种新材料,让学生猜测其名称、用途。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材料的重要性。

2. 教师总结环保意识,强调珍惜资源、合理利用材料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收集家中废弃的物品,思考如何变废为宝。

2. 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材料利用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材料的特点、用途等,让学生认识身边的各种材料,激发学生对材料探索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后作业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