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第二章国内生产总值:国内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之和。

引力模型:两国之间的贸易规模和两国的GDP成正比,与两国的距离成反比。

发展中国家:指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

贸易协定:指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调整他们互相贸易关系的一种书面协议。

服务外包:曾经必须在一国内完成的服务现在可以在国外实现。

第三世界:指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地位比较低的国家和地区,主要为发展中国家。

第三章比较优势:一国生产一种商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商品的机会成本,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

生产可能性边界:在技术不变和资源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社会或单个厂商把全部资源充分有效率地用于生产商品所能获得的最大产量组合。

绝对优势:一国能够以少于其他国家的劳动投入生产同样单位的商品是,这个国家在生产该商品上拥有绝对优势。

相对需求曲线:表示某种产品的相对价格同市场相对需求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相对供给曲线:表示某种产品的相对价格同市场的相对供给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曲线。

机会成本:得到某种东西所需要放弃的其他东西的最大价值。

相对工资:该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同外国工人每小时工资的比值。

贫民劳动论:在国际贸易中,如果来自外国的竞争使建立在低工资的基础上,那么这种竞争使不公平的,会损害其他参与竞争国家的利益。

(对李嘉图模型的误解,以本国自己的劳动衡量,与外国低工资率无关)派生需求:指因为某种需求的初始增加而引起的其他需求的增加。

贸易所得:一个国家从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利益。

一般均衡分析:一般均衡是指在一种价格体系下,整个经济中所有相关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

研究一般均衡的理论和方法。

局部均衡分析:分析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时,单独分析某一经济当事人或某一市场的价格和供求变化的经济分析方法和理论。

非贸易品:指不进入国际贸易的商品和服务。

李嘉图模型:以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不同来解释国际贸易现象的贸易理论模型。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科学:是人们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
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

2、科学的社会结构,是由科学研究体系、科学后勤部门和科学管理机构等共同组成的。

3、理智性:是在人们的求知欲望和求知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性格、情感。

4、物质手段是人们在科学活动、科学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工具和仪器,具有机械、物
理、化学等各种性能和作用。

5、理论工具:是人们在科学活动和科学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理论知识的总和。

6、逻辑辩证:主要是运用概念的辩证法反映客观世界的辩证法。

7、科学态度:是面对实际问题,能够遵循事物本身的脉络,实事求是。

8、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获取处于自然条件下,即在与生存、活动的环境不相分离的条件下的对象所具有的状态资料的方法。

9、调查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现实状况活历史状况的材料方法,分为经验调查和科学调查。

10、实验法:是实验者根据实验目的,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实验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把有干预性情况下获得的事实与没有干预情况下同类对象变化的事实进行比较。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综合:围绕某种中心意念,以心智的功能加工、改造许多旧材料,使之糅合成一个能够体现自己意图的完整的有机的艺术形象的构思过程。

综合特点有三:一是定向性,二是选择性,三是刷新性。

2.突出:作家在构思时从纷繁芜杂的思绪中抓住一个形象(或意念),调动各种材料加工手段为其服务,使之明确、清晰、与众不同的构思方式。

它常有两种实现途径。

一是浓涂重抹;二是淡化背景。

3.简化:是指作家故意少说几句,略去具体细节而抓住主干,形神兼备的传达出形象(或意念)的大致轮廓与内在精髓的构思方式。

可见简化的目的仍是突出,即突出核心。

4.变形:是指作家在构思中极大的调动想象力与创造力,以违反常规实力创造形象的方式。

常用的方法有:(1)扩大与缩小法,既把形象变大或缩小;(2)粘合法,即把形象写成半人半鬼;(3)漫画法,使形象在荒唐可笑中道出真理;(4)夸张法;(5)幻事法,即创造幻觉形象。

5.陌生化:是以作者或读者似乎都未见过此事物(实际上作者已经见过,读者也可能见过),不得不以陌生的眼光和如实地描写它以消解“套版反应”进而使读者产生某种新奇感的构思方式。

6.即兴: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地创造出某作品的状况。

特点是趁热打铁。

7.推敲:是指作家在语言和文字符号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单词、调动语序,以求准确、妥贴的把形象或意念具体化的操作手段。

第八章1.艺术真实: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即本质的把握,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是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之一。

艺术真实就是生活与人的本质的真实。

2.艺术概括: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3.情感表现:因伦理评价引发的情感表现是人类的心灵特质。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真种子:植物学上所定义的种子,整个籽粒由胚珠发育而成.2、农业种子:农业种子:在农业生产上,种子泛指播种材料,即凡是由于播种的植物器官,统称为.3、种脐:是种子成熟后从种柄上脱落时留下的疤痕,或说是种子附着在胎座上的部位,是种子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从母体流入子体的通道.4、发芽口:又称种孔是胚珠时期珠孔的遗迹5、脐条:又称种脊种脉,是倒生,半倒生胚珠从珠柄通道合点的维管束遗迹.6、内脐:是胚珠时期合点的遗迹,位于脐条的终点部位,稍呈突起状.7、种子寿命:8、外胚乳9、内胚乳10、糊粉层11、种子活力:种子活力:指决定种子和种子批在发芽和出苗期间活性强度及该种子特征的综合表现。

12、盾片13、自由水14、束缚水15、无胚现象16、多胚现象17、无性种子18、临界水分19、安全水分:能够保证种子安全储藏的种子含水量范围。

20、平衡水分21、酸价22、碘价22、碘价23、油质酸败:油质或油质种子保管不当或贮藏过久,会产生一些醛,酮,酸类物质,从而产生不良气味,称~~~~。

24、种子败育25、种子休眠26、硬实27、种子休眠期:从种子收获到发芽率达到80%所经历的时间.29、种子生活力30、种子活力31、种子劣变32、发芽指数(GI)33、活力指数(VI)34、种子寿命35、种子萌发36、种子容重37、种子比重38、种子千粒重39、种子堆孔隙度40、种子堆密度41、静止角42、自流角44、种子干燥曲线45、种子发热46、种子结露47、种子加工48、种子包衣与丸化50、种子自动分级51、扦样52、初次样品53、混合样品54、送验样品55、种子净度56、品种纯度: 本品种粒数占检验总粒数的百分数.57、发芽势58、发芽率59、种子水分60、人工种子:指通过组织培养获得发育完全的植物个体,将其用适当方法加以保护,以代替天然种子传播的结构。

名 词 解 释 大 全

名 词 解 释 大 全

名词解释大全爱憎分明:喜爱什么,憎恨什么,界限十分清楚明白。

安然无恙:恙,疾病,也指灾祸.平平安安地没有遭遇任何损害.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只能事与愿违.跋山涉水:形容旅途上艰辛劳苦.百看不厌:班门弄斧:比喻在内行面前卖弄本事.搬弄是非: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从中挑拨,制造纠纷.变本加厉:原意是指变得比原来更深一层.后指变得比原来更严重.变幻莫测:变幻,没有规则地改变.该词指变化奇特,不可预测.别具匠心:匠心,高明而巧妙的构思.该词指具有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地位\辈分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不可救药:药,治疗.该词比喻人或事物已经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不可思议:思议,想象,理解.该词指对事物\情况\言行等难以想象,不能理解.不能自已:已,停止.该词指不能控制住感情.不屈不挠:屈挠,弯曲,比喻屈服.该词指在压迫或困难面前不低头,不屈服.不速之客:速,邀请.该词指没有受到邀请而自己来得客人.不屑置辩:不言而喻:喻,明白.该词指不用说什么就能明白.不约而同:原意是事先没有约定而一齐前来回合.后指没有事先商量约定而彼此的看法或言行相同.不折不扣:折\扣,商品照标价减去十分之几,叫几折或几扣.该词指丝毫未打折扣.形容完全十足,没有减少或走样.畅所欲言:畅,尽情\痛快.该词指痛痛快快地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如游龙.形容车马来来往往的热闹景象.称心如意:称,适合.如,符合.该词指完全合乎心意.承前启后:承,接续.启,开创.该词指承接前代的,开创以后的.多用于事业\学术等领域.诚心诚意:诚,真实\诚恳.该词指真挚诚恳.触景生情:触,触动.该词指被眼前景物所触动而产生了某种感情.触目惊心:触目,目光接触到的.该词指看到的情况,引起内心震惊..穿凿附会:穿凿,勉强进行解释。

附会,将毫无关系的事物生硬地联系在一起。

该词指在论争中勉强解释、生硬联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1. 爱情:指人与人之间互相喜爱、关心、尊重和亲密交往的感情。

2. 安全:指人的生命、财产和身体得到保护,没有受到威胁和危险的状态。

3. 环境:指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周围条件,包括大气、水、土壤等自然要素以及社会、文化等人为因素。

4. 教育:指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培养人的知识、能力、品德和态度的过程。

5. 人权:指人类共有的、不可分割的自由和权益。

6. 政府:指治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组织机构,负责管理公共事务,维护社会秩序和提供公共服务。

7. 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艺术作品等的综合体。

8. 健康:指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况,即没有疾病和痛苦,身心正常运转的状态。

9. 知识:指人们通过学习和实践所掌握的有关事物的信息和技能。

10. 消费:指人们购买和使用商品和服务的行为。

11. 媒体:指传播信息和传播意见的工具和机构,如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12. 建筑:指为人类活动而建造的房屋、公共设施和工程。

13. 交通:指人和物在不同地点之间流动的方式和工具,如道路、铁路、航空、海运等。

14. 科技:指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体,包括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

15. 文学:指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意境的艺术形式。

16. 历史:指过去发生的事件、人物和事物的纪录和研究。

17. 经济:指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一系列活动。

18. 政治:指社会组织和管理权力的活动和制度。

19. 心理:指人的思维、情感、意识等心理过程和状态。

20. 卫生:指人的健康保健和疾病预防的措施和活动。

21. 军事:指国家用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武装力量和战争活动。

22. 农业:指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家畜的生产活动。

23. 玩具:指供儿童玩耍和学习的物品。

24. 电影:指用电影摄影技术制作的艺术作品。

25. 社会:指人类的群体组织和关系,以及人们在其中生活和互动的活动。

名词解释大全

名词解释大全

名词解释大全1. 时间管理:指有效地计划和安排时间,以达到高效工作和生活的目标。

时间管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时间,避免拖延和浪费。

2. 知识管理:指将知识资产组织、存储、传播和应用的过程。

知识管理旨在提高组织的知识获取、利用和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和个人的绩效。

3. 环境保护:指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行为。

环境保护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提高人类居住环境的质量。

4. 可持续发展: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危害未来代际满足需求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追求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同时保护环境。

5. 公民责任:指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公民责任包括遵守法律、尊重他人权益、参与公共事务、保护环境等行为,旨在建设和谐、公正的社会。

6. 创新:指在原有基础上创造新的想法、方法或产品。

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和经济的进步,提高企业和个人的竞争力。

7. 社会正义:指社会各个成员在社会资源、权利和责任分配上的公平和公正。

社会正义追求社会的公平、平等和包容,减少社会不平等和歧视。

8. 人权:指个人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人权包括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平等权利、生命权等,是人类的基本尊严和价值。

9. 平等:指不偏袒和歧视任何人,将每个人视为平等的价值和权利。

平等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反对任何形式的不公平和歧视。

10. 沟通:指通过语言、文字、手势等交流方式传递信息和意见。

沟通可以促进人际关系、解决问题和合作,是人际交往和组织管理的重要技能。

11. 科技:指科学技术的总称。

科技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和经济的进步,带来新的机会和挑战。

12. 健康:指身体和心理的良好状态。

健康是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13. 教育:指通过学习和教导来传承和培养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过程。

教育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14. 文化:指一定社会或群体的共同价值观、信仰、行为方式和艺术形式。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即对专业名词的解释。

简单来说,就是解释一个词语。

名词是一个词语,意思是表示人或事物以及时间、方位等的词。

“名词解释”的意思是:对概念的内涵或语词的意义所做的简要而准确的描述。

一、读音:míng cíjiěshì
二、举例:1、学校:教授某一项或一些专门技术的地方。

2、司机:机动车驾驶员。

3、菊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卵形有柄,边缘有缺刻或锯齿,秋季开花。

由于人工培育,增加了很多品种,颜色、形状和大小变化很大。

有的品种可入药。

4、厨师:以烹调为职业的人。

5、袋鼠:哺乳动物的一科,形似鼠而体大。

前肢短小,后肢粗大,善于跳跃,尾巴粗大,能支持身体。

雌的腹部有一育儿袋。

种类多。

如大袋鼠、树袋鼠等。

分布于澳洲各地。

三、名词解释与概念定义区别:名词解释:是对一个名词的分析解说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

是把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漏出液为非炎性积液,淡黄,浆液性,透明或微混,不自凝。

其发生机制有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②血浆胶体渗透压减低③淋巴回流受阻④纳水潴留2.粘蛋白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其等电点为pH3-5,在稀乙酸溶液中产生白色雾状沉淀(Rivalta试验)。

浆膜间皮细胞在炎症反应次级下分泌增加。

定量检验采用双缩脲法,祖坟测定用蛋白电泳。

3.出血性疾病由于遗传性或获得性因素,导致机体止血、凝血活性的减弱或抗凝血、纤溶活性的增强,引起自发性或轻微外伤后出血难止的一类疾病。

4.脱落细胞学属于细胞病理学,是采用人体各部位的上皮细胞,经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协助临床诊断疾病的一门学科。

5.增生细胞分裂增殖能力加强,数目增多,常伴有细胞体积增大。

多由慢性炎症或其他理化因素刺激所致。

6.再生当组织损伤后,由邻近组织的同类细胞增殖补充的过程。

细胞形态与增生的细胞相似,常伴有数量不等的白细胞。

7.化生一种成熟的组织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被另一类型的成熟组织所替代的过程。

如鳞化。

8.核异质上皮细胞的核异常,是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的过渡细胞。

主要表现为核增大、形态异常、染色质增多、分布不均、核膜增厚、核染色较深,报纸尚正常。

9.异常角化鳞状上皮细胞胞质的成熟程度超过胞核的成熟程度,又称不成熟角化或角化不良。

使用巴氏染色法染色。

10.Ph染色体即费城染色体,是缺失长臂的22号染色体,形成机理是t(9;22)(q34;q11)。

可作为确诊CML的主要依据及衡量治疗效果的指标之一。

1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获得性的造血功能严重紊乱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

分原发性和继发性。

12.多发性骨髓瘤MM是骨髓内单一浆细胞株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肿瘤,属于成熟B细胞肿瘤。

企业正是单克隆浆细胞过渡增生并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骨髓中单克隆浆细胞的增生并侵犯骨髓,引起骨髓破坏、古铜或骨折、贫血、高钙血症、肾功不全及免疫功能异常。

13.霍奇金病恶性淋巴瘤的一种,是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发生恶性增生引起的淋巴瘤,分为结节硬化型、淋巴细胞为主型、混合细胞型、淋巴细胞消减型。

14.非霍奇金病恶性淋巴瘤的一种,是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发生恶性增生引起的淋巴瘤,分为滤泡型和弥散型。

15.R-S细胞是霍奇金淋巴瘤含有的一种独特的瘤巨细胞。

瘤细胞呈椭圆形,胞浆丰富,稍嗜酸性或嗜碱性,细胞核圆形,呈双叶或多叶状,形态相同状如鹰眼及所谓“镜影”核。

16.白细胞减少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0x109/L,由于白细胞十一中性粒细胞为主,因而也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17.类白血病反应机体受某些疾病或外界因素激发后,造血组织出现的一种异常反应,其血象类似白血病但非白血病。

18.隐性黄疸血清胆红素浓度达到17.1~34.2umol/L时,虽然超过了正常范围,但皮肤、黏膜、巩膜无黄染,称为隐性黄疸。

19.血友病一组遗传性因子Ⅷ和Ⅸ基因缺陷、基因突变、基因缺失、基因插入等导致内源性凝血途径激活凝血酶原酶的功能发生障碍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包括血友病A和B,是连锁隐性遗传病,基因分别位于Xq28、Xq2720.补体结合试验用免疫溶血机制做指示系统来检测另一种反应系统抗原或抗体的实验。

21.自身抗体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标志。

每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都伴有特征性自身抗体谱。

患者血液中存在高效价的自身抗体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点之一。

22.自身免疫性疾病当某种原因使自身免疫应答过分强烈时,也会导致相应的自身组织、器官损伤或功能障碍的一种病理状态。

分器官特异性(甲状腺感言、addision病、自免贫)和非器官特异性(SLE、RA)。

23.类风湿因子RF是一种抗人或动物IgG分子Fc片段抗原决定簇的抗体,是以变性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

最多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

24.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一组存在于红脊椎动物某对染色体特定区域的基因。

其编码的基因产物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25.组织相容性器官或组织移植时供者与受者相互接受程度,如相容则不相互排斥,不相容就会出现排斥反应。

26.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将发光系统和免疫反应相结合,以检测抗原或抗体的方法,同时具有免疫反应的特异性和发光反应的高敏感性。

27.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TRFIA是一种非同位素免疫分析技术,它用镧系元素标记抗原或抗体,根据镧系元素螯合物的发光特点,用时间分辨技术测量荧光,同事检测波长和时间两个参数进行信号分辨,可有效地排除非特异荧光的干扰,极大提高了分析灵敏度。

28.肿瘤标志物细胞癌变过程中所产生的正常细胞缺乏或含量极微的特异性或相对特异性的物质,也有可能是宿主细胞针对癌细胞所产生的正常细胞成分,但在量和质上与正常状态或良性疾病时明显不同。

29.异位激素由非分泌腺体组织异常分泌的激素。

如肺癌细胞分泌的ACTH。

30.移植将健康细胞,组织或器官从其原部位移植到字体或异体的一定部位,用以替代或补偿所丧失的结构和(或)功能的治疗方法。

31.同系移植遗传基因完全相同的异体间移植,如同卵双生间移植或同种纯系动物间的移植,移植效果与自身移植相同。

32.超敏反应机体对某些抗原进行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亦称变态反应或过敏反应。

33.Ⅰ型超敏反应由于变应原再次进入人体后引发的速发型超敏反应,由IgE介导引起。

常见过敏性休克、哮喘、闭眼、胃肠炎和荨麻疹。

34.Ⅱ型超敏反应自身组织细胞表面抗原与相应抗体(IgG和IgM)结合后,在补体、巨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下引起细胞溶解和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应答。

又称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

常见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自溶贫、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35.Ⅲ型超敏反应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主要IgG、IgM,也可以是IgA)结合,形成中等大小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寂于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激活补体系统,吸引白细胞和血小板聚集,引起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组织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病理性免疫应答。

又称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超敏反应,常见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免疫复合物病(SLE,RA)、过敏性休克样反应。

36.Ⅳ型超敏反应由效应T细胞与相应致敏原作用引起的2单个细胞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变性坏死为主的炎症反应。

发生慢,接触变应原后24-72h发生,故称迟发型超敏反应。

常见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接触性皮炎、移植排斥反应。

37.免疫增殖病IPD是指因免疫器官,免疫组织或免疫细胞(淋巴和单核巨噬系统)异常增生(包括良性或恶性)所致的一组疾病,表现出免疫功能异常或免疫球蛋白水平增高。

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病、轻链病和良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

38.免疫缺陷病IDD是由遗传或其他原因造成免疫系统先天发育障碍或后天损伤而致的免疫功能不全引起的各种临床综合征。

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如原发性B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补体免疫缺陷缺陷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39.染色体病是染色体遗传病的简称。

主要是因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或形态、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

通常分为常染色体病和性染色体病两大类。

常染色体病由常染色体异常引起,临床表现先天性智力低下、发育滞后及多发畸形。

性染色体病由性染色体异常引起,临床表现性发育不全、智力低下、多发畸形等。

40.移植免疫在组织移植或器官移植中,受者接受供者的移植物后,受者的免疫系统与供者的移植物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免疫应答。

研究移植免疫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的机制,以预防和控制排斥反应的发生,使移植物能在受体内长期存活。

41.“汹涌发酵”现象产气荚膜梭菌在牛乳培养基中能分解乳糖产酸,使酪蛋白凝固,同时生成大量气体,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海棉状碎块。

管内气体常将覆盖在液体上的凡士林层向上推挤的现象,是本菌的特点之一。

42.外斐氏反应用与立克次体有共同菌体抗原的变形杆菌OX、OX2、OX K进行非特异性凝集反应,检测病人血清中有无立克次l9体抗体。

外斐氏反应亦称变形杆菌凝集试验,用以诊断流行性斑疹伤寒,恙虫病等急性传染病。

43.链激酶又称链球菌溶纤维蛋白酶,能激活血浆溶纤维蛋白酶原位纤维蛋白酶,从而使纤维蛋白凝块溶解,使季军易于扩散。

44.衣原体是一种体积较小,能通过细菌滤器,细胞内转型寄生,并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元和细胞微生物。

能引起人类疾病的有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肺炎衣原体。

G-45.立克次体是一类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原核细胞微生物。

一般呈球状或杆状。

主要寄生于节肢动物,有的会通过蚤、虱、蜱、螨传入人体、如斑疹伤寒、战壕热。

46.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性,能通过除菌滤器,在人工培养基上能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型微生物。

分支原体和脲原题两个属,对人有致病性的主要是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道支原体、解脲脲原体。

47.螺旋体是一类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其基本结构与细菌相似,有细胞壁、原始核,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对抗生素敏感。

所致疾病主要有性传播疾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

48.病毒是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个体极小,可通过细菌滤器,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仅含一种核酸作为遗传物质,外被蛋白质衣壳或还有薄膜。

病毒只能活细胞内寄生,以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

在临床有75%的传染病是由病毒引起的。

49.亚病毒是一类比病毒更为简单,仅具有某种核酸不具有蛋白质,或仅具有蛋白质而不具有核酸,能够侵染动植物的微小病原体。

他不具有完整的病毒结构的一类病毒称之为亚病毒,包括类病毒、卫星RNA、朊病毒。

50.顿挫感染因某些宿主细胞缺乏病毒复制所需的酶或能量等必要条件,病毒感染后,不能在其中复制出成熟子代病毒的感染。

构成顿挫感染的细胞被称为非容纳性细胞。

51.血凝素病毒的表面存在两种蛋白质,一种称为红血球凝聚素(H),另一种为神经氨酸酶(N)。

红血球凝聚素,呈柱状,能与人、鸟、猪豚鼠等动物红细胞表面的受体相结合引起凝血,故而被称作血凝素。

神经氨酸酶N和血凝素H是病毒的表面存在两种蛋白质。

52.包涵体病毒在增殖的过程中,常使寄主细胞内形成一种蛋白质性质的病变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多为圆形、卵圆形或不定形。

一般是由完整的病毒颗粒或尚未装配的病毒亚基聚集而成;少数则是宿主细胞对病毒感染的反应产物,不含病毒粒子。

53.逆转录病毒带有以RNA为末班合成DNA的逆转录酶,能编码反转录酶的RNA病毒。

病毒RNA基因组可反转录为病毒DNA,并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中一同复制。

54.真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属于真菌界。

具有典型细胞核,不含叶绿素,不分根茎叶,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细胞壁含几丁质和(或)纤维素,能进行有性生殖和(或)无性生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