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总复习(单元复习).ppt

合集下载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单元复习文档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单元复习文档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单元复习文档第一单元:人与自然课文内容- 《草原》- 《丝绸之路》- 《大自然的语言》重点知识点1. 词汇理解:掌握“草原”、“丝绸之路”、“大自然”的相关词汇及其含义。

2. 课文内容理解:描述文章主要内容,理解作者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看法。

3. 写作技巧:学习如何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绘自然景色。

复习题目1. 简述《草原》的主要内容。

2. 请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描述一种自然景色。

第二单元:科学与探索课文内容-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错误之后》- 《詹天佑》- 《童年的发现》重点知识点1. 科学思维: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错误之后”的含义,学习科学探索的过程。

2. 历史人物:了解詹天佑的生平和贡献。

3. 写作技巧:学习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个人感悟。

复习题目1. 请简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错误之后》的主旨。

2. 詹天佑为什么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3. 请举例说明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个人感悟。

第三单元:传统文化课文内容- 《长城》- 《最后的姿势》- 《孔子游春》重点知识点1. 文化遗产:理解长城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2. 道德观念:学习孔子提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3. 写作技巧:学习如何通过描绘人物行为来展现其品质。

复习题目1. 请简述长城的历史意义。

2. 孔子提出的“仁”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3. 请举例说明如何通过描绘人物行为来展现其品质。

第四单元:故事与传纪课文内容- 《只有一个地球》- 《钓鱼的启示》- 《我的战友邱少云》重点知识点1. 环境保护:理解地球只有一个,我们需要保护环境。

2. 人物描写:学习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3. 写作技巧:学习如何通过故事来传达道德观念。

复习题目1. 请简述《只有一个地球》的主旨。

2. 请举例说明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3. 请举例说明如何通过故事来传达道德观念。

第五单元:人与社会课文内容- 《匆匆》- 《三亚落日》- 《十六年前的回忆》重点知识点1. 时间观念:理解时间匆匆,要学会珍惜。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阅读技巧及解答 (1)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阅读技巧及解答 (1)

阅读技巧及解答11.标题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2.动词理解: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3.句子分析:(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析:修辞+修辞作用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比喻: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4.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5.某段起什么作用:(1)开头,作用:A、引起下文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C、照应文章标题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E、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2)此段在文中,作用: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3)结尾,作用:A、总结全文B、揭示文章主旨C、照应前文D、照应题目E、引人深思6.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作用: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品质、思想)(2)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用:烘托一中XX的气氛,表达一种XX的思想感情7.用简洁的言语概括文章(或文段)内容: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8.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9.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特点:首先分析文章的结构,注意文中的连接词(首先、其次、还、然后、也、最后、此外……),这些词语外面的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特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阅读技巧及解答 (3)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阅读技巧及解答 (3)

阅读技巧及解答3第一部分基本步骤1.通读全文,掌握大意。

快速浏览全文,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不管生词难句。

2.浏览考项,细读答题。

浏览题目,然后带着问题仔细的阅读第二遍,以到有目的的阅读。

3.复读全文,验证答案。

答题完毕时,同学们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以确保答案的正确,同时答案要求:准确,简洁,全面。

第二部分基本知识1.写作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总分总顺序(包括总分、分总)、参观或游览顺序、事物的不同方面或不同类别顺序。

2.表达方法有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小学一般只出现前三种)3.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一般只会考“倒叙”)4.描写有人物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

5.人物描写有五种: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神态。

6.说明方法有: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画图表、引资料、下定义……)7.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对偶、反复……)8.感情一般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恋、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9.品质一般有:诚实、守信、勤奋、专心、坚强、善良、执着、勇敢、团结、爱国……坚贞不屈、机智勇敢、临危不惧、舍己为人、乐于助人、顾全大局、知错能改、大公无私、艰苦朴素、铁面无私、以身作则、纯洁善良、见义勇为……第三部分基本方法一、概括全文内容1.本文写了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2.本文记叙了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找出每大段的段意串起来。

二、概括中心思想1.本文表现了谁的怎样的精神。

2.本文表达了谁对谁(什么)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某句话是什么句,有什么作用。

1.中心句,突出中心(或点明中心)2.过渡句,承上启下3.总起句:总领全文、引起下文4.其他作用:和开头呼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做铺垫、与下文进行对比,四、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的好处:内容真实可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语文下册必会、必背内容 (附复习资料全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语文下册必会、必背内容 (附复习资料全集)

六年级下册必背内容汇总第一课:《文言文两则》1、《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第二课:《匆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日积月累(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师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资料完整版(,13页,(有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资料完整版(,13页,(有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资料完整版(,13页,(有答案))小学六年级毕业复习重点内容姓名得分A、字、词一.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

直接了当(截)焕然一新(焕)道貌暗然(岸)既往不究(咎)别出心栽(裁)礼上往来(尚)难以名壮(状)色厉内茬(荏)如火如茶(荼)因地治宜(制)推心至腹(置)纷至踏来(沓)原形必露(毕)谈笑风声(生)委屈求全(曲)金壁辉煌(碧)二.直写出下面代称的含义“杏林”指医生“桃李”指学生(指自己所教的学生)“肝胆”指真心“千金”指女儿(敬称别人的女儿)“高足”指学生(敬称别人的学生)“汗青”指史册“杜康”指美酒“红豆”指相思“手足”指弟兄三.巧填成语。

1.填叠词。

威风凛凛忠心耿耿风尘仆仆千里迢迢衣冠楚楚大名鼎鼎文质彬彬人才济济2.“如”字的词语。

一贫如洗视死如归对答如流倒背如流巧舌如簧度日如年心急如焚守口如瓶胆小如鼠3.填上表示动物名称的字,组成成语。

亡(羊)补牢飞(蛾)扑火(牛)刀小试童颜(鹤)发金(蝉)脱壳门可罗(雀)(马)到成功浑水摸(鱼)4.填上与人体有关的字,组成成语。

尖(嘴)猴(腮)(皮)开(肉)绽(唇)枪(舌)剑千钧一(发)劈(头)盖(脸)(肝)(胆)相照扬(眉)吐气(趾)高气扬5.填颜色,组成语。

(银)装素裹(绿)树成荫万古长(青)(紫)气东来(白)纸(黑)字灯(红)酒(绿)半(青)半(黄)面(红)耳(赤)姹(紫)嫣(红)(青)山(绿)水(青)(黄)不接(黑)(白)分明6.“然"字组合。

(潸)然泪下(勃)然大怒(油)然而生(轩)然大波(截)然不同(庞)然大物(泰)然处之(寂)然无声(愤)然不顾(蔚)然成风7.在下面括号内填上一个数,组成成语,并使各等式成立。

(一)步登天+(八)面玲珑﹦(九)霄云外(一)触即发+(六)亲不认﹦(七)窍生烟(五)体投地-(一)毛不拔﹦(四)通八达(五)花(八)门-(两)面(三)刀﹦(三)令(五)申四.看图猜成语。

颠三倒四网开一面迫在眉睫蒸蒸日上点到为止五.补充句子1.失之毫厘,谬之千里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前人栽树,后人乘凉4.兼听则明,偏听则暗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7.乘兴而来,败兴而归8.远在天边,近在眼前9.不鸣则已,一鸣惊人10.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11.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六.下面是广告中运用的成语,你能写出正确的成语吗?百衣百顺(百依百顺)闲妻良母(贤妻良母) 默默无蚊(默默无闻)乐在骑中(乐在其中)语过添情(雨过天晴)牙口无炎(哑口无言)无胃不至(无微不至)食全食美(十全十美)天尝地酒(天长地久)饮以为荣(引以为荣)触幕惊新(触目惊心)诗情花艺(诗情画意)七.成语对对子。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版》精品PPT优质课件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版》精品PPT优质课件
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反问句:强调八儿对腊八粥虽然望眼欲穿,但也无可奈何,只能苦苦等待。
想粥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是呀! 孥孥说得对。” “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第14自然段中的第一句话从内容和结构上看分别有什么作用?
从内容上看,这句话写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九,这十九天“美好快乐的日子”竟然“一眨眼”就过去了,表达了作者对春节的依依不舍之情。从结构上看,这句话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且与课文首句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Thank you!
Good Bye!
2 腊八粥
听儿歌:《过了腊八就是年》
走近作者
沈从文(1902—1988),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主要作品:《边城》《长河》《湘行散记》《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
初读课文
朗读课文,熟读生字词。思考:围绕“腊八粥”这一线索,作者为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试着用小标题概括出故事情节。
字词学习
初旬 杏仁 荔枝 菱角 腊八蒜高醋 饺子 翡翠 货摊 薏仁 杂拌儿榛子 栗子 蜜饯 掺和 眨眼 正月通宵 燃放 小贩 白云观 彼此 贺年轿车 骆驼 骡马 娴熟 恰好 火炽
xún
rén

línɡ
fěi

zhēn

jiàn
chān
zhēnɡ
ɡuàn
课文详解
读课文第一部分,说说作者是如何写过年前的准备的。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阅读技巧及解答 (4)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阅读技巧及解答 (4)

阅读技巧及解答41.文章体裁是什么?此文是一篇: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要会找六要素。

3.如何找文章的中心句?文章的中心句就是能揭示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

捕捉文章的中心句,首先要熟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再找出能揭示文章中心的句子。

其次,是要掌握文章中心句子的特点。

那么如何找中心句呢?一般在开篇,或结尾,一般是议论性总结性的句子。

1)从题目去找。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有的题目就是中心句。

2)从总起句去找。

文章开头的总起句,一般都揭示了全文内容,所以就是中心句。

3)从结尾上去找。

有些文章的结尾,往往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4)从反复句上去找。

有的文章为了突出某种意思,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反复出现同一个句子,它就是中心句。

5)从议论句上去找。

文中议论处往往透露出文章的中心,因此,议论句中的关键句就是中心句。

6)从哲理性句上去找。

有的句子很有哲理性,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

7)从含义深长的句子上去找。

有的句子中意义含而不露,蕴藏着深长的意义,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

8)从过渡句上去找。

有的文章往往用过渡句来点明中心句。

4.如何概括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途径1)借助题目。

2)要素归纳法。

3)摘录主要句子。

4)合并段意。

格式1:1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

即谁做了什么。

2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3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格式2:①简略式:人物+事件②详尽式:(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6.划分段落?(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关键还是看文章的意思。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2单元》必记知识点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2单元》必记知识点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2单元》必记知识点一、重点词语•重点词语列表:•恐惧•凄凉•寂寞•倒霉•书籍•控制•侵袭•倾覆•流落•忧伤•处境•理智•抛弃•防御•宽慰•深重•困境•心平气和•重见天日•焉知非福•天涯海角二、辨字组词•示例:•剔(挑剔)vs 易(容易)•贷(贷款)vs 货(货物)•袭(袭击)vs 袋(一袋)•覆(颠覆)vs 贾(姓贾)•漫(漫游)vs 慢(缓慢)•...(其他词语可根据教材继续列举)三、多音字组词•示例:•泊:bó(停泊)vs pō(湖泊)•畜:chù(畜生)vs xù(畜牧业)•圈:quān(圆圈)vs juàn(圈养)•冠:ɡuān(鸡冠)vs ɡuàn(冠军)•更:gēng(三更半夜)vs gèng(更加)•...(其他多音字可根据教材继续列举)四、近义词与反义词•近义词示例:•畏惧-恐惧•凄凉-凄惨•寂寞-落寞•...(其他近义词可根据教材继续列举)•反义词示例:•畏惧-勇敢•危险-安全•野蛮-文明•...(其他反义词可根据教材继续列举)五、日积月累(名言警句)•示例:•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其他名言警句可根据教材继续列举)六、课文主题与作者介绍•《鲁滨逊漂流记》主题:•课文通过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经历,展现了其不畏艰险、正视现实、乐观向上、机智坚强、聪明能干、顽强生存的精神品质。

•作者介绍:•丹尼尔·笛福(1660-1731),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

代表作包括《鲁滨逊漂流记》、《摩尔·弗兰德斯》等。

七、归纳总结•本单元的知识点涵盖了重点词语、辨字组词、多音字组词、近义词与反义词、日积月累的名言警句,以及课文主题和作者介绍等方面。

通过复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