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成本构成
人工成本分析.ppt

2.6 职工住房费用
企业为改善职工住房条件支付的费用。 主要用于交纳住房公积金、提供住房补 贴、职工宿舍折旧等。
2.7 工会经费和其它人工成本支出
包括工会经费、未有列入工资总额的劳 动报酬,按规定对职工的特殊奖励等。
3 人工成本分析主要指标
人工成本的主要指标有:劳动分配率、 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人工成本 产出系数、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人 工成本含量、人工成本工资含量、全员 劳动生产率。
2.3 职工福利费用
如:独生子女费、丧葬抚恤费、集体福利 事业补贴、工会文教费、集体福利设施费、 探亲路费、上下班交通补贴、洗理费和解 除劳动合同的费用。
2.4 职工教育经费
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 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
2.5 劳动保护费用
企业购买职工实际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 的费用。企业为劳动者免费提供符合国 家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主要有工作服、 手套等劳保用品。解毒剂、清凉饮料, 以及规定工种所享受的保健食品待遇。
999
其他经济类 型
66.32
18.92
6.6
1.05 1.26
3.47 2.38
2004年长春部分行业人均人工成本及构成情况
年人均 人工成
本
劳动报酬 占人工成
本
社会保险 费用占人
工成本
福利费 用占人 工成本
教育经 费占人 工成本
劳动保护 费用占人
工成本
住房费 用占人 工成本
其他人工 成本占人
工成本
总计
20714
65.19
21.61
6.44
1.29
0.85
1.91
2.71
一、采矿业
13426
人工成本知识和管理

预算执行监控与调整机制
预算执行监控
通过定期收集和分析实际人工成 本数据,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
时监控。
预算调整机制
当实际人工成本与预算出现较大 偏差时,及时启动预算调整机制,
对预算进行适当调整。
预算执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
提高员工技能水平
加强员工培训
定期开展技能培训、职业素养培训等,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综 合素质。
鼓励学习创新
建立学习型组织,鼓励员工自主学习、创新实践,提高解决问题 的能力。
实施技能竞赛
通过技能竞赛等活动,激发员工学习热情,挖掘潜在人才。
优化生产流程布局
分析生产流程
深入剖析生产流程中的瓶颈和问题,提出优化建 议。
国内外典型企业案例介绍
华为
通过精细化的人工成本管理,实现了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支撑了 企业的快速发展。
丰田汽车
采用精益生产方式,通过降低人工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了高 质量、低成本的生产目标。
亚马逊
利用智能化技术优化人工成本管理,提高了仓储和物流效率,降低了 运营成本。
成功经验总结与启示
重视人工成本管理
人工成本构成要素
职工教育经费
用于职工学习先进技术 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
的费用。
劳动保护费用
用于改善劳动条件、保 护职工安全和健康等所
支付的费用。
职工住房费用
包括企业为职工缴纳的 住房公积金以及提供的
住房补贴等。
其他人工成本
包括工会经费、招聘解 聘费用等。
人工成本与企业经营关系
人工成本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 力。
03 人工成本预算与控制策略
人工成本构成

人工成本核算人工成本项目构成:薪酬+ 福利+ 社保+ 税金+ 培训费用+招聘费用+其它人工成本(包括:员工宿舍补贴,花草护理费)人工成本项目未记录包括:员工日常生活必要品费用一、人工成本各项目统计:薪酬统计:薪酬包括:固定工资、绩效工资、年终奖金、激励奖金、加班工资;固定工资指未扣除个人承担社保、通讯费、考勤等项目之前金额;绩效工资包括超额绩效部分和超额年终奖金部分;激励奖金、加班工资的核算公司只发放到部门。
据统计:2005年全员薪酬总额为:1134895元(转正员工人数为34人,人均薪酬约为33379元)2006年全员薪酬总额为:2361264元(在职员工人数为47人,人均薪酬约为50240元)以当年度12月工资表在职人员人数为依据福利统计:福利包括:误餐补贴、通讯补助、交通补助、过节费、劳保费用、年度旅游费、防暑降温费2005年度误餐补贴以150元/人/月,共计81000元;通讯费、交通费以最低费用标准100元/月核算,共计108000元;防暑降温费共计9450元,过节费以400元*2次,共计800元;年度旅游费共计38090元;劳保费用以最低费用标准100元核算。
由此得出,2005年度福利总额为237440元。
(人均福利约为6417元)2006年度误餐补贴以150元/人/月,共计82800元;通讯费、交通费以最低费用标准100元/月核算,共计110400元;防暑降温费共计9200元;过节费以400元*2次,共计800元;年度旅游费1500元/人/年核算,共计69000元;劳保费以最低费用标准100元核算。
由此得出,2006年度福利总额为272300元。
(人均福利约为5794元)说明:2005年无计划的旅游费用2006取消业务招待费社保统计:各项社保项目养老保险、医疗、失业等由单位承担部分2005年度社保共缴社保为58382元。
(财务统计数据)2006年度全员共缴社保人数为30人,单位承担社保项目平均数额为12975元/月,人均282元/月,全年共缴社保为155700元(员工因社保缴纳基数差异而产生的社保差异忽略不计)说明:2005年8月全员实行社保统筹安排。
论述我国人工成本的构成及其内容

论述我国人工成本的构成及其内容
我国人工成本的构成包括直接人工成本和间接人工成本两个方面。
直接人工成本主要包括员工工资、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费用等;而间接人工成本则包括员工培训和招聘成本、办公场地和设备维护费用、管理人员薪酬和退休金等。
具体来讲,我国人工成本的内容还包括以下方面:
1.工资和福利: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补贴津贴、年终奖金等各种形式的薪酬,以及带薪假期、健康保险、退休金等福利待遇。
2.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除了个人社会保险(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外,雇主还需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同时缴纳员工住房公积金。
3.招募和培训成本:招募和培训新员工涉及广告、简历筛选、面试、物料费、培训费用等。
4.管理人员薪酬和福利:企业管理层人员相对于一般员工的薪酬福利要更高,同时也需要彼此合理配比以保证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和效益。
5.办公场地和设备维护费用:包括租金、房屋装修和维护成本、通讯、电力、水
费等方面的费用。
总之,我国人工成本的构成和内容复杂,企业需要全方位的考虑,以保证有效地招募和管理员工,最终达到企业的发展目标。
人工成本核算

人工成本核算【知识要求】一、人工成本的概念及构成:(一)人工成本的概念:也称用人费用(人工费用)或人事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用于支付给员工的全部费用。
包括:劳动报酬总额、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教育费用、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其他人工成本等。
人工成本并不仅仅是企业成本费用中用人于人工的部分,还包括企业税后利润中用于员工分配的部分。
(二)人工成本的构成1、我国工业企业人工成本的构成范围及列支渠道:(1)产品生产人员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制造费用-直接工资)(2)产品生产人员福利费(制造费用—直接工资)(3)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制造费用)(4)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福利费(制造费用)(5)劳动保护费(制造费用)(6)工厂管理人员工资(管理费用—公司经费)(7)工厂管理人员的福利费(管理费用—公司经费)(8)员工教育经费(管理费用)(9)劳动保险费(管理费用)(10)失业保险费(管理费用)(11)工会经费(管理费用)(12)销售部门人员工资(销售费用)(13)销售部门人员的福利费(销售费用)(14)子弟学校经费(销售费用)(15)技工学校经费(销售费用)(16)员工集体福利设施费(利润分配—公益金)2、按照我国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人工成本统计口径。
人工成本包括: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费用、住房费用、福利费用、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其他人工成本。
(1)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含不在岗员工生活费),包括:员工工资总额,聘用、留用的离退休人员的劳动报酬,人事档案关系保留在原单位的人员劳动报酬,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劳动报酬。
在岗员工工资总额,包括: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龄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各种津贴和补贴。
从市统计局劳动情况报表中采取。
不在岗员工生活费,即已经离开本企业生产或管理岗位,但仍保留劳动关系的员工生活费用。
可参考市统计局劳动情况报表。
(2)社会保险费用,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储蓄养老保险、支付给离退休人员的其他养老费用。
人工成本计算方法

人工成本计算方法人工成本计算方法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根据员工的工资和福利支出等相关费用,计算出员工的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支出的费用之一,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人工成本计算方法。
一、人工成本构成要素人工成本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构成:1.工资和薪金工资和薪金是企业为员工提供劳动所支付的报酬,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加班费等。
工资和薪金是人工成本中最重要的部分,影响企业的人力资本投入和员工的积极性。
2.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社会保险和公积金是企业必须为员工缴纳的法定福利费用,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企业需要根据员工的实际工资和相关政策规定,计算出相应的社会保险和公积金费用。
3.全勤奖和奖金全勤奖和奖金是一种额外的薪酬激励措施,用于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提高工作绩效。
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全勤奖和奖金的发放标准,并计算出相应的费用。
4.假期和加班费假期包括年假、病假和事假等,是员工享受的法定或者合同规定的休假。
加班费是对员工超过正常工作时间的加班工作支付的额外报酬。
企业需要根据员工的请假情况和加班情况,计算出相应的假期费用和加班费用。
5.培训和教育费用培训和教育费用是企业为员工提供培训和教育的支出,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和留学等。
培训和教育是提高员工技能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人工成本计算方法,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直接人工成本法直接人工成本法是按照实际发放的工资和薪金以及相关费用,计算出员工的人工成本。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适用于员工数量较少、工资和薪金变动较小的企业。
2.间接人工成本法间接人工成本法是按照员工的工作时间和比例,按照间接人工成本率计算出员工的人工成本。
间接人工成本率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统计数据进行确定,主要包括社会保险费率、公积金缴纳率和其他福利费用比例等。
人工成本的构成

人工成本的构成按我国劳动部颁发的(1997)261号文件规定,人工成本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
其中,职工工资总额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1、职工工资总额职工工资总额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或实物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包括记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2、社会保险费用社会保险费用指国家通过方法对职工支付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企业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等费用。
此项人工成本费用只计算用人单位缴纳的部分,不会个人缴纳的部分。
因为个人缴费已计算在工资总额以内。
3、职工福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是在工资以外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职工福利费用。
主要用于职工的医疗卫生费、职工因工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问题、宣传费、集体福利事业补贴(包括集体、生活福利设施,如职工食堂,托儿所、幼儿园、浴室、理发室、妇女卫生室等,以及文化福利设施,如文化宫、俱乐部、青少年宫、图书室、体育场、游泳池、职工之家、老年人活动中心等)物业管理费、上下班交通补贴。
4、职工教育费职工教育费指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
包括就业前培训,在职提高培训、转岗培训、派外培训、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费用和企业自办大中专、职业技术院校等培训场所所发生的费用以及职业技能鉴定费用5、劳动保护费用劳动保护费用指企业购买职工实际使用的劳动保护用品的费用。
如工作服、保健用品、清凉用品等。
6、职工住房费用职工住房费用指企业为改善职工居住条件而支付的费用。
包括职工宿舍的折旧费(或为职工租用房屋的租金)、企业交纳的住房公积金、实际支付给职工的住房补贴和住房困难补助以及企业住房的维修费和管理费等。
7、其他人工成本费用其他人工成本费用包括工会费经费、企业因招聘职工而实际花费的职工招聘费、咨询费、外聘人员劳务费,对职工的特殊奖励(如创造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支付实行租赁、承租经营企业的承租人,承包人的风险补偿费等。
人工成本计算公式

人工成本计算公式人力成本是企业宣传及销售营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企业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计算和控制,不仅关乎到企业的效益,而且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方向和财务状况。
因此,人工成本计算公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操作意义。
人工成本计算公式是指通过比较和综合企业的人力各项成本来确定企业人力成本的一种简便而又实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精确地测量企业的人力成本,同时也可以为企业的投资和经营管理提供有效可靠的参考数据。
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人工成本=员工工资+社会福利费+劳务费+招聘费+其他人工成本其中,员工工资是指企业每月聘用员工所支付的工资总额,社会福利费是指企业每月应该支付给员工的社会保险福利金额,劳务费是指企业管理部门支付给外部劳动力的服务费用,招聘费是指企业支付给外部招聘机构的服务费用,其他人力成本是指企业支付给人力资源部门业务费用等。
企业应该全面、细致地分析计算每项人力各项成本,以便及时了解企业人力成本构成。
企业还可以利用现行财务报表和其它财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以便更好地分析控制其人力成本。
人工成本计算公式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控制和管理其人力成本,使企业有效地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首先,正确的计算可以帮助企业更准确的预算计划,以便企业有效地分配资金,节省成本。
其次,正确的计算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了解其人力需求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减少过剩的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企业还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提高其工作效率,有效地提高其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从而获得更好的商业效益。
综上所述,人工成本计算公式对企业节约成本、优化管理结构、提高服务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企业应该积极采用正确有效的人工成本计算公式,以便实现可持续发展,使企业发展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成本核算人工成本项目构成:薪酬+ 福利+ 社保+ 税金+ 培训费用+招聘费用+其它人工成本(包括:员工宿舍补贴,花草护理费)人工成本项目未记录包括:员工日常生活必要品费用一、人工成本各项目统计:薪酬统计:薪酬包括:固定工资、绩效工资、年终奖金、激励奖金、加班工资;固定工资指未扣除个人承担社保、通讯费、考勤等项目之前金额;绩效工资包括超额绩效部分和超额年终奖金部分;激励奖金、加班工资的核算公司只发放到部门。
据统计:2005年全员薪酬总额为:1134895元(转正员工人数为34人,人均薪酬约为33379元)2006年全员薪酬总额为:2361264元(在职员工人数为47人,人均薪酬约为50240元)以当年度12月工资表在职人员人数为依据福利统计:福利包括:误餐补贴、通讯补助、交通补助、过节费、劳保费用、年度旅游费、防暑降温费2005年度误餐补贴以150元/人/月,共计81000元;通讯费、交通费以最低费用标准100元/月核算,共计108000元;防暑降温费共计9450元,过节费以400元*2次,共计800元;年度旅游费共计38090元;劳保费用以最低费用标准100元核算。
由此得出,2005年度福利总额为237440元。
(人均福利约为6417元)2006年度误餐补贴以150元/人/月,共计82800元;通讯费、交通费以最低费用标准100元/月核算,共计110400元;防暑降温费共计9200元;过节费以400元*2次,共计800元;年度旅游费1500元/人/年核算,共计69000元;劳保费以最低费用标准100元核算。
由此得出,2006年度福利总额为272300元。
(人均福利约为5794元)说明:2005年无计划的旅游费用2006取消业务招待费社保统计:各项社保项目养老保险、医疗、失业等由单位承担部分2005年度社保共缴社保为58382元。
(财务统计数据)2006年度全员共缴社保人数为30人,单位承担社保项目平均数额为12975元/月,人均282元/月,全年共缴社保为155700元(员工因社保缴纳基数差异而产生的社保差异忽略不计)说明:2005年8月全员实行社保统筹安排。
税金包括:因员工薪酬发生的企业所得税和应由个人承担而企业承担的个人所得税2005年度共缴税金125659.42元。
2006年度共缴个人所得税11人(中高层管理人员),月人均50元,全年共计6600元2006年度全员共缴企业所得税25159元,年人均550元(2006年全员按46人,企税扣除基数2006年2-6月按800元,2006.7-2007.1月按1600元核算),由此得出,2006年度全员共缴税金31759元。
培训费用统计:企业因提供员工各种学历和职业技能培训而产生的费用2005年度培训费用共计202812元2006年度培训费用共计6000元。
说明:2005年培训费用除日常员工技能的培训外,还包含总经理及部分员工的教育/晋升学费招聘费用统计:企业因自身的发展需要或者部门内部补缺情况而产生的费用2005年度招聘费用因产生的费用很少忽略不计2006年度招聘费用共计4000元其它人工成本统计:其它人工成本包括员工宿舍补贴、日常花草的护理费用2005年与2006年度日常花草护理费用均为350元/月,各共计4200元2005年与2006年度员工宿舍补贴费用均为1000元/月,各共计12000元由此得出,2005年度其它人工成本支出总额为16200元;2006年度其它人工成本支出总额为16200元。
二、人工成本核算分析:1、通过上述人工成本项目的核算与分析,见下表(人工成本项目统计表):单位:元上述表中的薪酬包括:奖金、固定工资、激励工资、加班工资。
结果分析:2005年人均人工成本为52217元;2006年人均人工成本为60579元,2006年人均人工成本与上年相比增加了13.8%。
2005年人均薪酬33379元,占人均人工成本的63.9%,员工人均福利约为6984元,占人均人工成本的13.4%;2006年人均薪酬约为50240元,占人均人工成本的82.9%,员工人均福利约为5794元,占人均人工成本的9.6%。
2006年的人均薪酬相比上年增加16861元,增长率为33.6%。
2006年的人均福利相比上年降低了1190元,降低率为17%。
(如下图所示)2、据相关数据统计,2005年至2006年人工成本、企业净利润以及全年销售收入关系如下表所示(单位:元):结果分析:2006年在职员工人数为47人,相比上年增加13人,企业员工增长率为28%;2006年人均销售收入增长2156493元,增长率为9.2%;人均产生的企业净利润增长136705元,增长率为82.2%。
2006年人事费用率(注:人事费用率指劳动投入占企业已实现价值的总产出的比率关系)为0.26%同上年相比增长0.01%。
上述数据表明,2006年企业根据业务的需要增加人员,有效的提高了企业销售收入和企业净利润。
3、从业人员小时人工成本统计:2005年:企业年制度工时=7*22*12=1848小时年加班工时=累积全年加班小时数8291.5小时损耗工时:损耗工时取数为年制度工时与年加班工时之和的10%=(1848+8291.5)*10%=1013企业从业人员人均工作时数=(企业年制度工时+年加班工时-损耗工时)/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1848+8291-1013)/34=268小时企业从业人员2005年加班工资总额:54895元2006年:企业年制度工时=7*22*12=1848小时年加班工时=累积全年加班小时数4128小时损耗工时:损耗工时取数为年制度工时与年加班工时之和的10%=(1848+4128)*10%=597企业从业人员人均工作时数=(企业年制度工时+年加班工时-损耗工时)/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1848+4128-597)/47=114小时企业从业人员2006年加班工资总额:49632元结果分析:2006年企业从业人员人均工作时数同上年相比降低154小时,下降达57.5%;加班工资同上年相比降低5263元,下降达9.6%。
通过对从业人员人均工作时数的核算,可以发现企业年制度工时是一个恒量,影响其工作时数变化的参数是加班工时、损耗工时及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2006年企业平均人数为47人,比上年增加28%;加班工时由2005年的8291.5小时,降低为4128小时,降低50.2%;企业经营中所产生的损耗工时也由2005年的1013小时,降低为597小时,降低41%。
由此得出,2006年在企业年制度工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加班工时与损耗工时,体现了企业从业人员工作时间效能的提升。
但是这个值并不能充分的说明企业经营的情况,下面将通过组织管理效能、人力资本投资报酬率以及人力资本效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4、组织管理效能的体现:2005年:总收入:722423908元总费用:14593690元总薪资费用(只包含薪资、奖金与福利):1372335元【总收入—(总费用--总薪资成本) 】/工作小时数=722423908-(14593690-1372335)/268=2646278元2006年:总收入:1100000000元总费用:19936394元总薪资费用(只包含薪资、奖金与福利):2633564元【总收入—(总费用--总薪资成本) 】/人均工作小时数=1100000000-(19936394-2633564)/114=9497344元结果分析:企业人力资源产生的效能,取决于每一小时产生的贡献额。
通过上述数据的核算,2006年人均工作时间里产生的效能为9497344元,同上年相比增加了6851066元,增长率为72.1%。
通过组织管理效能的核算,可以发现影响组织管理效能的因素包括:企业总收入、企业经营中产生的费用、从业人员的总薪资水平以及人均工作小时数。
如果要提高组织管理效能,应该达到一高两低,也就是高收入,低费用,低人均工作小时数。
2006年企业总费用同上年相比增加了5342704元,增长率为26.8%;总收入同上年相比增加了377576092元,增长率为34.3%。
2006年的人均工作小数也降低了57.5%。
回顾2006年,经营管理费用中包括企业启用钢软系统的费用,共计约为601270元,假设此项目投入可在企业营运中维持五年,平均每年为12054元(此费用中不包括投入到钢软系统中的管理费用及部分人力成本)。
可见,企业2006年钢软系统的投入,增加了企业总收入,降低了人均工作小时数,提升了组织管理效能。
5、人力资本投资报酬率的体现:【总收入—(总费用--总薪资成本) 】/总薪资成本(包括薪资、奖金与福利)=人力资本投资报酬率(所代表的意义:指每一元薪资对企业总收入的贡献程度)2005年人力资本投资报酬率=722423908-(14593690-1372335)/1372335=517 2006年人力资本投资报酬率=1100000000-(19936394-2633564)/2633564=411结果分析:人力资本投资报酬率就是企业主所支付的每一元薪资对企业的贡献额。
(此公式是用来说明付给员工每一元薪资所创造出来的业务收入,来体现投资报酬率。
为什么在公式中将总费用减去总薪资成本?是因为把企业员工的总薪资也纳入到企业员工所创造出来的业务收入中。
)可见提升投资报酬率的方法是减低企业员工总薪资成本和总费用,提高企业业务收入。
通过核算得出,2006年人力资本投资报酬率是411,同上年相比下降20.5%,指企业付给员工的每一元薪资所创造出来的价值降低了20.5%。
2006年企业总费用-总薪资成本为17302830元,比2005年高出23.6%;2006年企业创造出来的纯收入1082697170元,也比2005年高出34.5%;2006年员工总薪资比2005年高出48%。
由此得出,2006年投资报酬率的下降只要原因是总薪资。
6、人力资本效率的体现【总收入—(总费用--总薪资成本) 】/员工总人数(包括薪资、奖金与福利)=人力资本的效率(所代表的意义:指每人对企业的贡献程度)2005年人力资本效率=722423908-(14593690-1372335)/34=208588992006年人力资本效率=1100000000-(19936394-2633564)/47=23036110结果分析:人力资本的效率是取决于每位人力的对企业的贡献额,是反映企业劳动投入的经济效率。
如果员工人数愈少,企业收入越大,也就会提高人力资本效率的上升。
通过上述数据的核算,得出2006年人力资本效率为23036110元,相比2005年提高了9.5%。
这个结果的是2006年企业收入的增加,员工人数也相应增加,假设如果企业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员工人数愈少,那么人力资本效率将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