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第1章 概述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练习题

混凝土结构原理练习题温州大学瓯江学院20XX年第一章 概述一、选择题J-1 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钢筋混凝土梁承载能力 ( )(A )相同 (B )提高许多 (C )有所提高J-2 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钢筋混凝土梁抵抗开裂的能力 ( )(A )提高不多 (B )提高许多 (C )完全相同J-3 钢筋混凝土梁在正常使用荷载下( )(A )通常是带裂缝工作的(B )一旦出现裂缝,裂缝贯通全截面(C )一旦出现裂缝,沿全长混凝土与钢筋间的粘结力丧尽第二章 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一、选择题J-1 混凝土各种强度指标就其数值的大小比较,有 ( )(A )k cu f , >t f >c f >k t f , (B )k cu f , >c f >k t f ,>t f (C )k cu f , >c f >t f >k t f ,J-2 混凝土强度的基本指标是 ( )(A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B )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C )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D )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J-5 混凝土的受压破坏( )(A )取决于骨料抗压强度 (B )取决于砂浆抗压强度 (C )是裂缝累积并贯通造成的(D )是粗骨料和砂浆强度已耗尽造成的J-6 混凝土双向受力时,何种情况下强度降低( )(A )两向受压 (B )双向受拉 (C )一拉一压J-12 在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中混凝土的徐变将使( )(A)钢筋应力增大(B)混凝土应力增大(C)钢筋应力减小J-13 混凝土的水灰比越大,水泥用量越多,则徐变及收缩值()(A)增大(B)减少(C)基本不变J-15 变形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能力()(A)比光面钢筋略有提高(B)取决于钢筋的直径大小(C)主要是钢筋表面凸出的肋的作用Y-8 混凝土在复杂应力状态下强度降低的是()(A) 三向受压(B) 两向受压(C)一拉一压Y-10 混凝土的徐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徐变是在长期不变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随时间的延长而增长的现象(B)持续应力的大小対徐变有重要影响(C)徐变対结构的影响,多数情况下时不利的(D)水灰比和水泥用量越大,徐变越小Y-12 对于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其强度标准值取值的依据是()(A)最大应变对应的应力(B)极限抗拉强度(C)0.9倍极限强度(D)条件屈服强度Y-14 钢筋的力学性能指标包括:(1) 极限抗拉强度;(2)屈服点;(3)伸长率;(4)冷弯试验,其中检验塑性的指标是()(A)极限抗拉强度(B)极限抗拉强度和伸长率(C)极限抗拉强度和伸长率(D)伸长率和冷弯试验Y-40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同一混凝土试块在双向受压状态下所测得的抗压强度极限比单向受压状态下所测得的抗压强度极限值高的主要原因是()(A)双向受压时的外压力比单向受压时多(B)双向受压时混凝土的横向变形受约束(C)双向受压时的纵向压缩变形比单向受压时小Y-46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A)外排纵筋的外表面至混凝土外表面的距离(B)箍筋的外表面至混凝土外表面的距离(C)外排纵筋的内表面至混凝土外表面的距离G-1碳素钢的含碳量越高,则其()(A)强度越高,延性越高(B)强度越低,延性越高(C)强度越高,延性越低(D)强度越低,延性越低G-2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不包括()(A)强度(B)塑性(C)与混凝土的粘结力(D)耐火性G-3混凝土的侧向约束压应力提高了混凝土的()(A)抗压强度(B)延性(C)抗拉强度(D)抗压强度和延性G-4减小混凝土徐变的措施是()(A)加大水泥用量,提高养护时的温度和湿度(B)加大骨料用量,提高养护时的温度,降低养护时的湿度(C)延迟加载时的龄期,降低养护时的湿度和温度(D)减小水泥用量,提高养护时的温度和湿度L-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混凝土强度的基本代表值是。
混凝土结构设计梁板结构设计

钢筋混凝土楼盖和预应力混凝土楼盖。 预应力混凝土楼盖用得最普遍的是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平板楼盖,当柱网尺寸较大时,它可有效减 小板厚,降低建筑层高。
● 1.1.1 概 述 1.混凝土梁板结构的分类
(3) 混凝土梁板结构按结构型式可分为 肋梁楼盖、井式楼盖、密肋楼盖和无梁楼盖(又称板柱楼盖),如图1.2所示。 ① 肋梁楼盖:一般由板、次梁和主梁组成,次梁和主梁将楼板分成多个区格,每个区格板四周一般都有 梁或墙支承。其主要传力途径为板→次梁→主梁→柱或墙→基础→地基。肋梁楼盖的特点是用钢量较低, 楼板上留洞方便,但支模较复杂。肋梁楼盖是现浇楼盖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
(a) 单向板肋梁楼盖
(b) 双向板肋梁楼盖
图1.2 混凝土梁板结构的形式
● 1.1.1 概 述
1.混凝土梁板结构的分类
② 井式楼盖:如图1.2(c)所示。两个方向的柱网及梁的截面相同,由于是两个方向受力,梁的高度比肋 梁楼盖小,外形美观,但用钢量大,故宜用于跨度较大且柱网呈方形的结构。例如,公共建筑的门厅及 中小型礼堂等建筑。 ③ 密肋楼盖:如图1.2(d)所示,密肋楼盖由薄板和间距较小的肋梁组成。由于梁肋的间距小,板厚很小, 梁高也较肋梁楼盖小,所以结构自重较轻,造价也较低。近年来双向密肋楼盖采用预制塑料模壳,克服 了支模复杂的缺点,因而其应用增加。
装配整体式梁板结构整体性较装配式的好,又较现浇式的节省模板和支撑。但这种楼盖需要进行混 凝土的二次浇筑,有时还须增加焊接工作量,故对施工进度和造价都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因此,这种楼 盖多用于多层、高层及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房屋。其整体性和刚度介于现浇式楼盖和装配式楼盖之间。
● 1.1.1 概 述 1.混凝土梁板结构的分类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案设计(第一讲)

XXX大学教案课程名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绪论: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情况,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及其特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①就地取材。
②节约钢材。
③耐久、耐火。
④可模性好。
⑤现浇式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好,刚度大。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缺点:①自重大②抗裂性差。
③施工的周期较长.④补强维修较难。
第一章材料的力学性能§1.1钢筋1.1.1 钢筋的品种和性能1.热轧钢筋(1)常用种类(2)热轧钢筋的力学性能①应力——应变曲线的一般特征s弹性变形e ee残余变形e热轧钢筋具有明显的屈服点和屈服台阶。
②塑性性能③强度及弹性模量2.中、高强钢丝和钢绞线 (1)类型(2)中、高强钢丝和钢绞线力学性能(3)热处理钢筋 3.冷加工钢筋1.1.2 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 1.强度高2.塑性好3.可焊性好1.1.3 钢筋的选用原则1. 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宜采用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 钢筋,也可采用HRB335、HRBF335、HPB300、RRB400 钢筋;2.箍筋宜采用HRB400、HRBF400、HPB300、HRB500、HRBF500 钢筋,也可采用HRB335、HRBF335 钢筋;3.预应力筋宜采用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和预应力螺纹钢筋 。
§1.2混凝土1.2.1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强度1.混凝土的抗压强度(1)立方体抗压强度f cu,k -混凝土强度的基本代表值《规范》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150mm 的立方体试件,在28d 或设计规定龄期以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
用符号f cu,k 表示。
, 1.645cu k f f f μs =- (2)轴心抗压强度f ck⎩⎨⎧复合应力状态下的强度单向应力状态下的强度。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绪论及第一、二章总结

1、钢筋和混凝土为什么能结合在一起工作:①粘结力是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材料能够共同工作基础,混凝土结硬后能和钢筋牢固粘结在一起,相互传递内力②线膨胀系数接近,温度变化时钢筋和混凝土不会发生粘结破坏2、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哪些主要优缺点:优点:合理用材,就地取材节约钢材耐久耐火可模性好整体性好,刚度大;缺点:自重大抗裂性差性质较脆费工费模3、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及其达到的目的:强度高(节省钢材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塑性好(给人以破坏的征兆);可焊性好(保证焊接后的接头性良好);与混凝土的粘结锚固性能好(使钢筋的强度能够被充分利用,保证焊接后的接头性能良好);严寒地区低温性能好4、钢筋的品种与性能HPB235级(Ⅰ级) (Hot rolled Plain S teel Bars)钢筋多为光面钢筋,多作为现浇楼板的受力钢筋和箍筋。
HRB335级(Ⅱ级) (Hot rolled Ribbed Steel Bars)和HRB400级(Ⅲ级)钢筋强度较高,多作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力钢筋,尺寸较大的构件,也有用Ⅱ级钢筋作箍筋以增强与混凝土的粘结,外形制作成月牙肋或等高肋的变形钢筋。
RRB400级(Ⅳ级) (Remained heat treatment Ribbed Steel Bars)钢筋强度太高,不适宜作为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配筋,一般冷拉后作预应力筋HRB400级和HRB335级钢筋一般用于普通混凝土结构中的受力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非预应力钢筋。
光面钢筋的截面面积按直径计算,变形钢筋根据标称直径按圆面积计算确定。
非热轧钢筋由强度的大小来反映它的用途,较高强度的钢筋常用语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一般强度的钢筋用作普通混凝土的受力钢筋或构造钢筋。
5、混凝土结构内力计算和截面承载力设计的方法:最初是弹性方法来计算,20世纪30年代,截面设计方法变为按破损阶段计算法;20世纪50年代,按照极限状态设计法。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1-6章

8.2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宽度验算 8.3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延性 8.4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思考题 习题 第9章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9.1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9.2 张拉控制应力与预应力损失 9.3 后张法构件端部锚固区的局部承压验算 9.4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计算
• 9.5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计算 • 9.6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及无粘接预应力混凝 土结构简述 • 9.7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要求 • 思考题 • 习题 • 第10章 混凝土结构按我国《公路桥涵规范》 的设计原理 • 10.1 半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其在《公路 桥涵规范》中的应用
图2.8 混凝土强度随龄期增长曲线
实线—在潮湿环境下 虚线—在干燥环境下
图2.9 混凝土棱柱体抗压试验
图2.10 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
fc值与fcu值的关系
• 3)混凝土受压破坏机理
图2.11 X光观测裂缝发展示意图
(a)荷载前 (b)破坏荷载的65% (c)破坏荷载的85% (临界荷载时) (d)破坏荷载
• ④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 mm;梁、柱中箍 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 mm; • ⑤处于二类环境中的悬臂板,其上表面应另作水泥砂浆保护层或采取 其他保护措施; • ⑥有防火要求的建筑物,其保护层厚度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防火规 范的规定。
图2.5 钢筋冷拉后的拉伸σ-ε曲线
图2.6 冷拔低碳钢丝受拉的σ-ε曲线
• • • •
(2)冷拔 2.1.5 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 (1)强度 (2)塑性
• • • • • • •
(3)可焊性 (4)与混凝土的粘接力 2.2 混凝土 2.2.1 混凝土的强度 (1)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图2.7 混凝土立方体的破坏情况 1)立方体抗压强度 fcu,k (a)不涂润滑剂 (b)涂润滑剂 2)轴心抗压强度设计 值 fc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第1章绪论

第1章 绪 论教学提示:本章主要讲述了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重点阐述了性质不同的两种材料(钢筋和混凝土)能够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的可能性和有效性以及混凝土结构的特点;简要地介绍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发展前景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并对混凝土结构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提出了建议。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在了解混凝土结构一般概念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和掌握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条件,充分认识钢筋与混凝土的优缺点,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做好学习本课程的准备。
1.1 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混凝土,一般是指由胶凝材料(水泥),粗、细骨料(石子、砂粒),水及其他材料,按适当比例配制,拌和并硬化而成的具有所需形体、强度和耐久性的人造石材。
也被形象地称为“砼”。
混凝土结构是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制成的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
素混凝土结构是由无筋或不配置受力钢筋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常用于路面(如图1.1所示)和一些非承重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由配置受力的普通钢筋、钢筋网或钢筋骨架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如图1.2所示)。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充分利用高强度材料来改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的结构。
是由配置受力的预应力钢筋通过张拉或其他方法建立预应力的混凝土结构(如图1.3所示)。
图1.1 素混凝土路面图1.2 钢筋混凝土梁图1.3 预应力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常用作土木工程中的主要承重结构。
在多数情况下混凝土结构是指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筋和混凝土都是土木工程中重要的建筑材料,钢筋的抗拉和抗压强度都很高,但混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2· ·2·凝土的抗压强度较高而抗拉强度却很低。
为了充分发挥这两种材料性能的优势,把钢筋和混凝土按照合理的组合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使钢筋主要承受拉力,混凝土主要承受压力,以满足工程结构的使用要求。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沈蒲生)课件 1 第一章:材料性能

弯起钢筋端部加水平段锚固
在纵筋端部焊锚板 将钢筋焊在预埋件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手工弯:
AB R (1.25d 0.5d ) 5.5d DC AB 3d AC 5.5d 3d (1.25d d ) 6.25d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一章
机械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一章
表面带肋 端部焊横向钢筋 端部加箍筋 采用高强砼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一章
砼强度 立方体抗压强度(强度等级)
1.标准尺寸:150×150×150mm 2.养护条件:20°±3℃,湿度≥90%;28d 3.加荷方法:加荷速度0.15~0.25MPa/s, 垫板不涂油或垫橡胶板。 4.强度保证率:95% ,f = -1.645 5.非标准试块强度换算系数: 200×200×200mm: 1.05;100×100×100mm:0.95 6〞×12〞圆柱体:1.20 (1〞=2.54cm) 6〞×12〞棱柱体:1.32 6.分级:C15,C20,C25,C30,C35,C40,C45,C50, C55,C60,C65,C70,C75,C80 (高强混凝土),共14个等级 2或MPa C —— Concrete, 单位: N/mm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影响砼强度的主要因素 1.原材料的品质
2.水灰比及水泥用量 3.龄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一章
砼的变形
一次加载
0→A:近似弹性 A→B:非线性 B→C:体积增大
C→D:破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普通砼:0=0.002 cu=0.0033 0 ↗, cu 高强砼: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新规范第1章概论课件

★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组合楼板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 ★型钢混凝土结构 ★钢管混凝土结构 ★外包钢混凝土结构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课程特点与学习方法
1.3.1 主要内容
结构设计步骤
结构方案(构件选型、结构布置等) ↓↓
计算简图,荷载计算,内力和变形分析 ↓↓
混凝土结构的优点
就地取材 耐久性 耐火性 整体性 可模性 节约钢材
混凝土结构的缺点及改进
自重大: 轻质高强混凝土 抗裂性差:预应力混凝土 需用模板:钢模板,预制构件(工业化) 施工复杂:预制装配式结构
混凝土结构的应用 混凝土结构的发展
1.2.1发展阶段
早期阶段(1850-1920)
学习时一定要深刻理解构件的破坏机理和受力性能,特别要 注意构件计算方法的适用条件。
1.3.2 课程特点与学习方法
★构件与结构设计是一个综合性问题
构件的承载力和变形计算,构件的截面形式、材料选用 及配筋构造等。 学习时要注意学会对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培养综合分析 判断能力。
★两种材料在强度和数量上存在一个合理的配比范围。
1.2.3 拓展
活性粉未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RPC) 由骨料(级配良好的石英砂)、水泥、硅粉、高效减水剂以
及一定量的纤维(如钢纤维等)等组成,是一种超高强度、超高 韧性和高耐久性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和现有的高性 能混凝土有质的飞跃。
■工程化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ECC)
构件截面承载力计算,变形和裂缝宽度控制 ↓↓
构造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概述
1.2 结构设计的过程和内容
结构设计的工作内容:
(1)了解工程背景
(2)掌握结构设计所需要的原始资料
(3)收集设计参考资料
(4)确定结构方案
1
概述
1.2 结构设计的过程和内容
2.技术设计阶段
技术设计是针对技术上复杂或有特殊要求而又缺乏设计经验的建设项目
而增设的一个设计阶段,其目的是进一步解决初步设计阶段一时无法解决的 一些重大问题。 在此阶段,结构设计主要是调整建筑结构尺寸,满足工艺、设备控制尺 寸要求,调整结构形式,协调与其他专业的相互矛盾。
基本原则、分析模型和分析方法。同时,对本教材的主要内容及特点进行 了简单介绍。
1
概述
1.1 建筑结构的组成和类型
建筑物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 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通过对空间的限定、组织
而创造的供人在内居住、工作、学习、娱乐、储藏物品或进行其他活动的
在各楼层处的水平力传递和分配给竖向承重结构体系。
主要有梁板结构、平板结构、密肋结构和大跨度结构等。
1
概述
1.1 建筑结构的组成和类型
下部承重结构:由地下室和基础组成,其主要作用是将上部结构传来的 力传给天然地基或人工地基。
基础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当荷载较小时也可采用砌体。
1
概述
1.1 建筑结构的组成和类型
建筑结构的作用: 1.服务于人类对空间的功能应用和舒适美观需求;
2.抵御自然界和人为对建筑物产生的各种作用,使建筑物安全、适用、
耐久,并在突发偶然事件时能保持整体稳定性; 3.利用并充分发挥所使用材料的效能。
1
概述
1.1 建筑结构的组成和类型
一个优质的建筑结构: 应用:要充分满足空间和多项使用功能要求;
①结构布置
②确定结构计算简图
1
概述
1.2 结构设计的过程和内容
(2)结构分析与设计计算 结构分析是指结构在各种作用(荷载)下的内力和变形等作用效应的计
算;设计计算是指界面设计计算和构造设计计算。
①建筑结构作用的计算 ②内力的计算 ③荷载效应组合和最不利活荷载的布置 ④截面设计 ⑤构造设计
1
概述
1.2 结构设计的过程和内容
安全:要满足承载力和耐久性要求;
造型:要能够与环境规划和建筑艺术融为一体; 技术:要力争体现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新发展; 建造:要合理用材、节约能源、与施工实际密切结合。
1
概述
1.1 建筑结构的组成和类型
建筑结构由竖向承重结构体系、水平承重结构体系和下部承重结构体系 (天然地坪或±0.000以下)三部分组成。
1
概述
1.2 结构设计的过程和内容
3.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是项目施工前最重要的一个设计阶段,要求以图纸和文字的
形式解决工程建设中预期的全部技术问题,并编制相应的对施工过程起指导 作用的施工预算。施工图按专业内容分为建筑、结构、水、电、暖等部分。 在此阶段,结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结构布置和确定结构计算简图
建筑分类等级、抗震等级、荷载取值、设计计算程序、主要结构材料强度等
级(级别)、基础及地下室工程、上部结构说明、检测(观测)要求、施工 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等。 ③按平法设计绘制结构施工图时,应将所有柱、剪力墙、梁和板等构件 进行编号,编号中含有类型代号和序号等。
(3)结构设计成果
①结构方案说明书
②结构设计计算书 ③结构设计图 绘制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图纸应按以下内容和顺序编号:结构设计总说明、基础平面图及基础
详图、柱(剪力墙)结构平面图、梁结构平面图、板结构平面图、楼梯平面
图和详图及其他构件。
1
概述
1.2 结构设计的过程和内容
②结构设计总说明一般包括工程概况、设计标准、设计依据、图纸说明、
目 录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混凝土楼板结构 第3章 单层厂房结构 第4章 多层框架结构
第1章 绪 论
1
概述
本章提要
本章介绍了混凝土房屋建筑结构的组成和类型;讲述了工程项目的建 设程序——工程设计阶段(即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
阶段和内容及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较为详细地讲述了混凝土结构分析的
建筑结构按其材料分类: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组 合结构和混合结构等。混凝土结构是目前土木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结
构形式。
按其主要结构形式分类:拱结构、墙体结构、排架结构、框架结构、筒 体结构、折板结构、网架结构、壳体结构、索结构、膜结构等。
1
概述
1.1 建筑结构的组成和类型
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和24m以上高度的其他建筑为高层建筑,2~9层 或高度不超过24m的建筑称为多层建筑,40层或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称为超 高层建筑。
1
概述
1.2 结构设计的过程和内容
1.初步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阶段主要是进行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确定基本规模、重要工 艺和设备,以及进行项目的方案设计、核定概算总投资等。 可行性研究主要是进行调查工作,调查内容包括环境状况;水、电、交
通状况;地形、地质、气象情况;材料供应及施工条件等。
土建专业需要完成的文件有:总平面图;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图;结 构形式和结构体系说明;结构平面布置及缝的划分;设备系统说明;工程概 算等。
空间场所,如住宅、办公楼、体育馆、钢铁厂等。
1
概述
1.1 建筑结构的组成和类型
Hale Waihona Puke 建筑结构的组成: 由各种材料(砖、石、混凝土、钢材和木材等)建造的结构构件
(板、梁、柱、墙、杆、拱、壳、索等)通过正确的连接,能承受并传递
自然界和人为的各种作用,并能形成使用空间的受力承重骨架。
1
概述
1.1 建筑结构的组成和类型
竖向承重结构体系:由墙、柱等构件组成,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
作用,并将其传给下部结构。 有墙体结构、框架结构、排架结构、筒体结构和复合结构(框架-剪力墙、 框架-筒体、框架-支撑、转换结构等)。
1
概述
1.1 建筑结构的组成和类型
水平承重结构体系:指各层的楼盖和顶部的屋盖,它们一方面承受楼、 屋面的竖向荷载,并将竖向荷载传递给竖向承重结构体系;另一方面将作用
1
概述
1.2 结构设计的过程和内容
1.2.1 工程项目建设程序
工程项目建设工作程序和内容
1
概述
1.2 结构设计的过程和内容
1.2.2 工程设计阶段和内容 大型建筑工程设计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 初步设计阶段
技术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阶段
对一般的建筑工程,可按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阶段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