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优质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优质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39优质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再生稻是采取一定的栽培管理措施,在适宜的温、光、水、肥等条件下使头季稻收割后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萌发为再生蘖,进而抽穗、开花、结实、再收获一季水稻的种植模式,不需再播种、育秧、移栽。

俗称“一栽两收”,该模式在四川地区推广较为广泛。

四川省合江县地处川、渝、黔结合部,属浅到深丘地貌,大部分耕地海拔在210~350米,为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8.5℃,温光资源丰富,技术措施得当,可在种植一季中稻的基础上再蓄留一季再生稻。

2023年,合江县在大桥镇上房村建立“2023 年粮食单产提升行动项目再生稻示范片”1100亩,经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农技总站,四川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水稻所、作栽所,四川农业大学,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七位专家组成的测产验收小组对示范片再生稻进行了田间实测,测产田平均亩产489.9千克。

笔者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一、再生稻的生产特点再生稻是在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进而抽穗成熟的水稻,可以实现一种两收,是提升粮食产量的重要栽培模式。

其主要特点:一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二是缓解劳动力不足;三是实现省种、省工、省时、省肥、省水、省药的绿色生产;四是米质优,再生稻生长季昼夜温差大,米质好。

但种植再生稻应遵循4个原则:一是在适宜区域、适度规模、农田条件好、灌溉方便的地块进行;二是保证头季稻具有旺盛活力(特别是中后期),以提高腋芽的萌发率;三是保证头季稻的种植密度适宜,有较多2023年合江县粮食单产提升行动项目再生稻观摩测产现场40萌发节位,以保证再生季有效穗数充足;四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条件下尽可能充分利用当地温光资源条件,提高其结实率和千粒重。

二、技术要点1.选择适宜品种。

品种选择是获得高产最基础的措施,本着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再生能力强的原则,选择籼粳杂交品种甬优4949,该品种穗型中偏大,头季稻穗平实粒220粒左右,穗粒较小(千粒重23~24克);株叶型好,叶片直立,夹角小;再生芽主要是从基部萌发,不同于一般籼稻再生芽从倒2、3、4节抽发,所以再生季穗型很大,穗平均谷粒90~120粒,最高可达150粒。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业生产对粮食需求的不断增加,对于粮食的产量和品质提升的需求也日益加强。

同时,传统的耕作和管理方式难以满足现代化农业的需求,需要研究和创新更加高效的种植方法。

本文主要介绍一种名叫“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新型种植方法,该方法有效提高了稻谷产量和品质,对于现代化粮食生产有重要的意义。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即采用保墒、施肥、控制病虫害、农田节水和适时整地等方法,使稻田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产生多次分蘖,增加穗数,提高单株产量和单价值,从而达到高产的目的。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稻谷产量,还能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1.软化土壤软化化土壤是种植再生稻的第一步。

土壤软化可以增加土壤透气性和水分渗透性,增强土壤肥力和保墒能力,提高再生稻的生长环境。

软化土壤可以采用拖拉机、耕牛等机具,也可以利用雨水或灌溉水软化土壤。

2.施肥施肥是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适时施肥可以提高稻谷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施肥方面,可以适量使用厩肥、化肥和有机肥料,并根据不同生长期的需要进行施肥。

3.控制病虫害病虫害是种植再生稻的主要难点之一。

为了控制病虫害,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

生物防治可以通过增加天敌、使用生物农药等方法,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导致的环境污染。

物理防治可以利用机械捕捉、纱网防护等方法,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化学防治可以使用低毒性、环保型的农药,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使用方式。

4.农田节水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节水。

节水既可以减轻水资源压力,又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节水的实现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利用降雨水、灌溉节水设施、控制灌溉水量和适时耕种等方法。

5.适时整地适时整地是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适时整地可以保证田间空气流通、水分透气和土壤酸碱平衡,从而为再生稻的生长提供更好的土壤环境。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再生稻,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水稻生长的“再生能力”,在一季收割后,不破坏稻株结构的前提下,种植下一季的水稻。

这种栽培方式的好处不仅可以提高水稻产量,降低成本,还能够防止土地流失和涣散,保障生态环境。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呢?1. 稻谷的选择从品种的角度来看,选择的稻谷要有较强的再生能力。

这种稻谷的特点是产生众多的节间“生长点”,种植环节中aid,及时同时依靠植物生长调节剂加以控制,使稻谷均能发育得健康、统一,从而为收获奠定基础。

2. 田地的选址再生稻需要重复利用农田,因此要选择光照充足、土壤疏松、湿润适中的田地。

有利于水、肥、光等的充分利用,从而保证收成的丰富性。

3. 整地和施肥整地是种植再生稻的基础,只有整地妥当,空气才能自由流通,水分才能充分渗透,稻根才能俯冲在土中。

同时,合理施肥也是高产的关键,要按照肥料、土地、水分、光照等条件调整施肥量、时间,充分发挥肥料的作用,使稻谷得以茁壮成长。

4. 微环境控制微环境是再生稻高产的必要条件,其中包括水分、气誊、稻密和肥力。

正确控制再生稻的生长环境,包括适当浇水,保证水分的充足性、增加土地的温度,抓住稻浆生长的黄金时期等。

5. 如何治理病虫害在种植再生稻的过程中,病虫害控制是必须注意的,只有有效治理病虫害,才能使稻谷得到充分的生长和发育。

可利用化学农药,也可以采用有机农药,以及生物防治的方法,将病虫害的危害降到最低。

总的来说,实现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就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管理和经验总结。

在各个方面都做到精益求精,才可以实现再生稻的高产和稳定,满足人们对于农业产品的期待和需求。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摘要】再生稻是一种高产稻种,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包括种植区域选择、良种选择、合理施肥、科学浇水和病虫害防治。

在选择种植区域时,要考虑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在选择良种时,要选用抗病虫害、高产、优质的品种;施肥要量力而行,科学浇水以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在防治病虫害时,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

通过掌握这些关键要点,可以实现再生稻的高产稻种,为稻米产量和质量提供保障。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应用,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稻米产量,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

【关键词】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种植区域选择、良种选择、合理施肥、科学浇水、病虫害防治。

1. 引言1.1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概述再生稻是一种高产栽培技术,通过科学种植,合理施肥,科学浇水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可以提高稻谷的产量和质量。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是种植区域选择,良种选择,合理施肥,科学浇水,病虫害防治。

选择适合再生稻生长的种植区域至关重要。

再生稻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避免选择干燥或者太潮湿的地区种植。

选择适合再生稻生长的良种至关重要。

选择具有抗逆性强,产量高的良种,可以有效提高产量。

合理施肥也是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环节。

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及再生稻生长需要,科学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给。

科学浇水是保证再生稻生长良好的关键之一。

注意合理浇水,避免水浸害或者干旱,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定期巡查田地,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保障再生稻的生长。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再生稻的产量和质量,实现高产栽培的目标。

2. 正文2.1 种植区域选择种植区域选择是影响再生稻生长和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合适的种植区域可以为再生稻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实现高产栽培的目标。

在选择种植区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要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区。

再生稻喜欢生长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上,因此选择土壤肥沃的地区可以为再生稻提供充足的营养,并促进其生长发育。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再生稻是一种新型的水稻栽培技术,它通过克服稻田水稻难以抵御干旱等问题,提高了稻田利用率和产量。

下面是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

一、田地的准备和选取
1. 选取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土地,最好有灌溉条件;
2. 稻田应该淤泥浑厚,无杂草,没有沉淀物;
3. 稻田应该先进行深耕,把耕层翻上来,然后松土改良土质,增加土壤肥力。

二、播种和管理
1. 选择优质营养好的种子,做好原种籽种植;
2. 播种时要把种子均匀散布在土壤表面,覆盖泥土;
3. 在苗期适时施入足量肥料,保证养分充足;
4. 经常除草、松土,保持田间枯草和落叶。

三、控制灌溉和施肥
1. 灌溉要在需要时进行,以保证渗透逐渐渗透至低层土壤;
2. 灌溉量要控制,以避免土壤过分湿润;
3. 施肥要注意及时,不可过量或过少,适量施肥可以提高产量。

四、合理收割
1. 收割时,应选择晴天,避免雨后过大或太晚收割;
2. 用特殊的收割机器或手工收割,注意不要折断稻谷;
3. 收割后将谷物覆盖在稻田上,以达到保水和保温作用。

五、保持清洁
1. 种植区域要保持清洁,避免病虫害繁殖;
2. 正确使用化学药剂,不能过量,尽量使用生物药剂;
3. 从田地中清理杂物,杂草和落叶,尽量保持它干净。

再生稻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一种趋势,但是它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科学和成功的管理方案。

因此每位农民都应该掌握高产栽培的技术要点,以实现更高质量的稻米,同时也更加环保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再生稻是利用水稻收割后稻桩上的潜伏芽(休眠芽、再生芽)萌发,在适宜的温、光、水、肥条件下培育出的一季稻。

它具有以下特点:①一种两收,种一季可收两季,既不需要再播种、育秧,又不需要翻耕犁田和中耕;②生育期短,我国一般为50~60天, 这有利于增种增收, 发展三熟, 促进稻田的综合开发利用;③产量高,杂交水稻有分蘖优势强的特性,也表现在再生稻上,再生季一般每公顷产量2250~3000千克, 最高单产可达每公顷7500千克以上; ④省种、省工、省时、省肥、省水、省药;⑤栽培技术简便、容易掌握;⑥米质优,再生稻生长季一般温差大,米质好。

因此说,再生稻是一种费省、效宏的稻作形式。

用杂交稻培育再生稻,实现头季与再生季都高产,是杂种优势再利用的良好途径。

我国是再生稻利用最早的国家,早在1700年前就有记载。

70年代, 随着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 杂交稻的再生利用也开始进入生产。

近几年来,随着杂交稻面积的扩大,杂交稻再生利用也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在四川、福建、湖北等地,发展再生稻已成为“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地区充分利用温光资源、改革耕作制度、增产粮食的一条有效途径。

全国再生稻的应用面积已由1987年的22.7万公顷发展到1990年的66.7万公顷, 到1995年,已达到80余万公顷。

据分析,我国再生稻适宜面积约200~333.3万公顷,还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要使再生稻获得高产,必须根据各地的生态特点,选择高产组合和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

1. 确定再生稻的适宜种植区域再生稻主要是在双季稻温光条件不足、种一季稻温光又有余的地区和部分双季稻区发展。

再生稻能否种植,必须根据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结合杂交组合再生稻的生育特点来确定,主要是看当地头季稻收割以后到冬种前有没有2个月左右的空闲时间,或者是杂交组合收割蓄留的再生稻能否安全齐穗。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了解春季日均温稳定通过12℃的初日至秋季连续3天日均温在23℃以上终日之间的天数和活动积温能否满足杂交水稻播种至再生稻齐穗的生育需要。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一、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的品种在获得高产的基础上,还要符合遗传特性、耐盐浓度和抗病虫害的要求。

二、适当的栽培方法
1、打条
一般情况下,再生稻的有效栽培时间以120天左右为宜,所以根据田块尺寸以及天气
变化情况,确定要施行何种打条方法。

通常,栽培要求条把下沉度有三到四厘米,并减少
拖犁和耕复地作业。

2、施肥
施肥是提高再生稻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不仅需考虑地块土壤化学性质、耕作方式,也要考虑种植深度与田间土壤湿度等因素,根据土壤特性制定施肥方案。

3、低温修剪
作为一种新技术,低温修剪可有效提高再生稻的产量,不仅可以减少再生稻的冠幅,而且可以缩短生殖分支的形成时间,增加再生稻的穗数及生育期。

4、清分
对于早熟品种而言,把穗部之外的大叶片、茎部、花轴及雄蕊等摘掉,有助于后续
作物生育,促进穗的完全由伏,从而保证穗的优良成熟度、粒形及金熟色。

三、控海拔法防治椽子象
1、用温度计测量穗顶的温度
以穗顶温度为测量依据,在田间作业的同时通过测量,不断变换在田间作业的高度,
以抵抗椽子象的入侵。

2、避免过深耕
一方面是为了节省作业时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在较深处产生抢占椽子象体内湿
润条件,从而提高椽子象的繁殖活动。

3、有效使用椽子象防治药剂
有效使用椽子象防治药剂是防治椽子象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减少这种害虫对作物带
来的危害,提高作物的产量。

4、加强营养调理
按照田间处理方法及有效的改良土壤的标准施行培肥管理,以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从而增强再生稻的抗病虫害能力,消除椽子象的侵扰,从而达到提高作物的产量的目的。

湖南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湖南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湖南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湖南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是指在湖南地区种植再生稻以提高产量的一种栽培技术。

再生稻是指在稻谷收割后,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使稻株再次生长并产生新的穗粒,以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

湖南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核心是合理的管理措施。

首先,选择适宜的品种是关键。

湖南地区气候条件适宜,水稻品种较多,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的再生稻品种,是保证高产的基础。

合理的田间管理是提高再生稻产量的重要因素。

在湖南地区,秧苗管理是关键。

种植前,应选择肥沃的土地,并进行充分的耕种和施肥。

在秧苗期,要保证水稻苗床的适宜湿度和温度,及时除草和松土,以保证苗床的通风和光照。

同时,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再者,合理的水肥管理是提高再生稻产量的关键。

在湖南地区,水稻是水田作物,因此水肥管理对产量的影响非常大。

要根据水稻的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合理确定灌溉和施肥的量和时机。

在播种后,要根据土壤湿度进行适时的浇水,并注意保持适宜的水层深度,以保证水稻的生长。

同时,要根据水稻的生长需要,合理施肥,包括底肥和追肥。

底肥应在播种前充分施入,追肥要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及时补充养分。

合理的病虫害防治也是湖南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关键。

在湖南地区,水稻病虫害较多,对产量的影响较大。

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首先要做好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其次,要合理使用农药,注意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时机,以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农作物的伤害。

湖南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是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提高再生稻产量的一种栽培技术。

选择适宜的品种,合理的田间管理,合理的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是实现高产的关键。

通过科学的栽培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湖南地区再生稻的产量,为粮食生产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