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稻发展与栽培技术(上传)
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超级稻是指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和良种选育,培育出的一种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为了解决人口增长和粮食需求的问题,投入大量资源研发超级稻,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超级稻种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于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将介绍一些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希望能够帮助种植者更好地种植超级稻,实现丰收的目标。
一、科学种植超级稻科学种植是实现高产的基础。
首先是良种的选择,超级稻需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种子,种植者要根据自己的种植区域选择适合的超级稻品种。
其次是土壤的准备,要为超级稻提供充足的养分,保持土壤的肥力和通透性。
在施肥上,要根据超级稻的生长期和生长需求,进行合理施肥。
在灌溉上,要合理安排浇水次数、水量和水温,保证超级稻生长所需的水分。
二、科学管理超级稻科学管理是保障高产的关键。
在超级稻的生长期间,要及时除草、松土,保持田间通风透光,促进超级稻的生长。
在超级稻开花和抽穗期间,要注意保护超级稻免受病虫害的侵害。
在病虫害的防治上,要选择安全、高效、低毒的农药,并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使用,避免对超级稻造成伤害。
在超级稻的生长高峰期,要适当进行梯级管护,促进超级稻的茎秆伸展,增加穗数和穗粒数量。
三、优化收获管理优化收获管理是保障产量的重要环节。
在超级稻成熟期间,要适时进行收获。
在收获上,要选择合适的收获期和方式,避免损失超级稻的产量。
在超级稻的收获后,要及时清理田地残渣,做到田间清洁,为下一季种植超级稻做好准备。
四、科学种植超级稻在种植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科学种植技术:1. 适时灌溉:严格按照超级稻生长的需要适时浇水,保证水分充足。
2. 合理施肥:根据超级稻的不同生长期施肥,保证超级稻的养分供应。
3. 合理密植:超级稻密植可增加穗数和穗粒数量,提高产量。
4. 避免连作:超级稻连作会使土壤中养分流失,容易发生病虫害,影响产量和质量。
超级稻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超级稻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超级稻是一种高产、高效、抗逆性强的新型水稻品种,种植技术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超级稻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1.选择适宜的地块:超级稻最适宜在肥沃、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河谷平原、丘陵地带和湖滨平原种植。
2.选用良种:超级稻的种子需要选用优良的、具有高产性和抗逆性的种子。
3.田间管理:在种植和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田间管理,包括土壤肥力调整、病虫害防治、水分管理、植株密度控制等方面。
4.合理施肥:超级稻需要合理施肥,包括底肥和追肥两个阶段。
底肥要适量、均匀、深埋;追肥要根据生长期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肥料类型和用量。
5.注意水分管理:超级稻对水分的需求很高,需要注意水分管理,包括分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定期排水等。
6.控制病虫害:超级稻的病虫害防治需要采用综合治理的方法,包括防治措施、灭虫灯、化学防治等。
7.控制植株密度:超级稻的植株密度有一定的要求,通常在每亩6000-8000株之间。
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及时对植株密度进行调整。
总之,超级稻的种植方法和技术需要科学合理,才能保证高产高效,达到最佳效益。
- 1 -。
超级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摘要从品种选择、整地、育秧、移栽、肥水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杂草防除、收获等方面介绍了超级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期指导超级稻大面积生产。
关键词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水稻是我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在1.33万公顷左右。
我区于2000年引进超级稻品种,经过试验示范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2004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到2007年已累计推广2万余公顷,共增产稻谷1.5万吨多,增加经济效益近7 000万元,经测试超级稻生产示范田平均单产10.5t/hm2以上,最高单产达到12.4t/hm2。
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适合我地栽培的超级稻品种有:超级常规粳稻沈农265、沈农606、沈农016;超级杂交粳稻辽优5218、辽优1052。
2本田整地技术用旋耕机进行旱旋耕。
在旋耕前撒施肥料,边施边旋耕,做到全层施肥。
3培育壮秧(1)种子处理。
浸种前选晴天晒种2~3d。
采用风选、筛选或用盐水选种。
用浸种灵或菌虫清浸种5~7d,防治苗期病虫害。
(2)配制营养土。
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耙细,过筛,与园田土或者其他客土按1∶3的比例配制成营养土,加壮秧剂或床土调制剂150g/m2,肥土混合均匀。
(3)播种。
当气温稳定通过5℃时,选择晴好天气播种,一般在4月10日左右;钵盘育苗可顺延7d。
人工手插秧,每平方米用干种175~200g;机插秧每盘100~120g;抛秧每盘70~80g。
(4)播种方法。
①营养土旱育苗。
床面均匀撒施配制好的营养土,播种前浇透水,播后将种子压入土中,然后覆过筛细土盖种,土层厚0.5cm,覆土后用旱育秧除草剂封闭灭草,床面覆盖地膜,采用开闭式覆膜或用无纺布覆盖,绊绳固定薄膜。
②钵盘育苗。
一般采取种土混配播种方法。
先将床面浇透水,使钵盘与床面充分接触,并摆放整齐。
再根据钵盘钵孔大小,确定营养土用量与种子混配均匀后装盘。
后续工作同上。
③苗期管理。
前期以保温、保湿为重点,出苗见青头时,及时撤除地膜。
超级稻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课件

CHAPTER 04
超级稻的品质保障
品质保障的重要性
确保食品安全
高品质的超级稻能够提供更安全、更健康的大米,减少农药残留 和重金属污染,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提高市场竞争力
高品质的超级稻大米在市场上更受欢迎,能够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 力,增加种植户的经济收益。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提高超级稻的品质,能够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农业的 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品质保障的关键环节
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高品质超级稻品种,是保障 品质的关键之一。
种植管理
科学的种植管理,包括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 灌溉等,对超级稻的品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收割与加工
收割和加工过程中的操作也会影响超级稻的品质, 如收割时间、干燥方式、加工工艺等。
品质保障的措施与建议
加强品种选育
超级稻的应用前景
保障粮食安全
超级稻的高产性能有助于提高粮食产量,满足人口增长和经济发 展的需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生态农业发展
超级稻的抗逆性、适应性有助于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 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农业现代化
超级稻的推广应用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效 率和管理水平。
超级稻的发展策略
种或类型。
超级稻的产量
通常比一般常规稻品种高出20% 以上,部分超级稻品种甚至可以
高出50%以上。
超级稻的品质
在保证产量的同时,品质也得到 了显著提升,如米质更优、口感
更好等。
超级稻的特性
适应性广
抗逆性强
超级稻可以在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下生长,适应范围较广。
超级稻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如抗旱、 抗涝、抗病虫害等,能够在不利的环 境条件下保持较好的生长和产量。
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一、适时插植或抛植超级稻高产,必须在培育好壮身的前提下,做到早插植或抛植,早管理。
二、合理密植每亩抛植1.8-2.0万科,高地力稻田亩移植科数可少些,低地力稻田移植科数可多些。
为保证秧苗分布均匀,先抛秧苗的60%-70%全面抛1次,然后再把余下的抛到稀疏的地方补均匀。
三、大田管理1、施肥原则及比例。
本田全生育期亩施纯氮量:如地力亩产量为350公斤,栽培目标产量为600公斤,则亩施纯氮量为12.5公斤。
前期(包括基肥和回青肥、分蘖肥)施氮量占全生育期施氮总量的70%-75%,中期占20%-25%,后期占5%左右。
本田施肥以氮、磷、钾比例1∶0.5∶1配施。
磷肥70%作基肥、30%留作中期;钾肥:前期(包括基肥、回青肥,分蘖肥)占全期施钾总量的50%,中后期期占50%。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用农家肥1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钾肥10—15公斤、锌肥2公斤作底肥。
抛后5—7天亩用尿素10公斤追分蘖肥。
在分蘖末期(幼穗分化期)亩用5—7公斤尿素和7公斤钾肥追穗肥,确保穗粒数。
根据情况,在始穗期用尿素1—2公斤巧施粒肥。
孕穗期喷施“磷酸二氢钾”、“丰收乐”等叶面肥。
2、科学管水:强调以水调温、调气、调肥、促控秧苗,移栽后浅水灌溉,促分蘖早生快发,增加有效分蘖比例,当田间总苗数达到预定苗数的80—90%(即达到16万)时开始排水晒田,使最高苗数控制在25万以内,晒田至鸡爪泥时复水灌溉,抽穗扬花保持浅水层,散籽后灌跑马水,实行好气灌溉,增加和延长根系活力,有利于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3、搞好病虫测报,及时防治病虫:病虫害主要有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秆蝇、纹枯病和稻瘟病,要认真做好田间病虫测报,根据病虫发生情况,严格掌握防治指标,确定防治期,及时用药防治。
在破口期,齐穗期均要喷药防治穗颈瘟、纹枯病、三化螟等,抽穗后注意防治稻飞虱,以免造成穿顶,影响产量。
杀菌农药可亩用瘟克星60克或纹霉清250克兑水75公斤喷雾。
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超级稻是指在单位面积水稻产量大于12吨的高产栽培品种。
由于其产量高,可以有效地缓解全球粮食短缺的压力,各国也在积极地推广这种高效的水稻栽培技术。
下面介绍一些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
1. 选优品种。
超级稻的高产离不开优秀的品种。
选种时应根据产量和其他指标如抗病、耐旱等,找到最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水稻品种。
2. 常规施肥。
水稻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施肥时应合理调配氮、磷、钾的比例。
一般来说,亩施60kg氮、30kg磷、30kg钾会取得最佳效果。
3. 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应根据品种、土地和生态环境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
一般来说,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每亩4500~5250穗/亩,这样能使每穗穗粒数达到200粒以上,从而实现高产。
4. 完善灌溉设施。
水稻是水稻作物,浇水是水稻生长所必需的,因此灌溉设施必须完善。
为了保证稻田里土壤湿度适宜,可以利用滴灌、喷灌等现代化灌溉技术,用水更加节约,也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5. 种田耕作。
一般在春季、夏季分别进行不同的耕种方式。
春季开田时,应先行深耕,使土壤结构改良,提高土壤肥力。
夏季开田时栽种稻苗,应选用肥沃的土壤,进行轻微耕作,种子用高质量的育种土。
6. 病虫害防治。
水稻的生长会遭受各种病虫害侵袭,这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非常大,因此病虫害的防治非常重要。
一般情况下,广泛使用绿色防治方法(如生物防治、拟茧菌防治、养护湿地等),减少对农作物环境的污染,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需要从品种选育、施肥、种植密度、灌溉设施、田间耕作、病虫害防治等各个方面入手。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未来还将出现更多的技术和措施,使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不断更新、优化,生产更高效、更优质的水稻。
超级稻品种超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稻品种超高产栽培技术超级稻是指通过基因改良、杂交育种等手段培育出的一种高产稻种,其产量远高于传统稻种。
超级稻不仅在稻谷产量上有所突破,而且在抗病虫害、抗逆境、品质等方面也有明显优势。
为了实现超级稻的超高产,农民需要采用一系列科学的栽培技术来提高产量。
首先,选择适宜的品种和种植密度是实现超高产的基础。
超级稻品种在高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选择适宜的品种对于实现超高产非常重要。
同时,适宜的种植密度也是关键,密植可以有效地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但过密容易造成病虫害的滋生,因此需要根据品种和土壤条件进行调整。
其次,科学施肥是提高超级稻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合理的施肥方案可以提高养分利用率,避免浪费和环境污染。
在超级稻栽培中,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生长需求科学配置肥料种类和施用量。
一般来说,可采用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方式,碳氮比适宜的有机肥可以提供养分,而化肥提供快速有效的养分供应。
第三,精细管理是提高超级稻产量的关键环节。
精细管理包括良好的水田管理、病虫害防治、调控穗龄分布等。
良好的水田管理需要保持适宜的水分条件,特别是在拔节期至灌浆期,保持足够的灌溉量可以有效提高产量。
病虫害防治要做好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调控穗龄分布是指减少分蘖的数量和增加穗数,采用修剪、补栽、追肥等措施可以调控稻株生长,使其形成多穗耕种,增加产量。
最后,利用农业机械化技术提高超级稻的种植效率也非常重要。
农业机械化可以提高种植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农机化作业模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如采用水田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适当采用机械插秧、机械化田间管理、机械收割等工艺,提高劳动效率和产量。
总之,超级稻的超高产栽培技术需要科学选择适宜的品种和种植密度,科学施肥,精细管理以及利用农业机械化技术等措施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超级稻品种的优势,并实现超高产的目标。
这些栽培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稻谷产量,还能够减少农药使用,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田可持续发展。
超级稻发展和栽培技术

27/50
第十七条 对确认为农业部超级稻的品 种实行冠名退出制度,以农业部文件公告。 出现下列情况的,不再冠名“超级稻”:
(一)品种巳退出省级(含)以上农作物 品种管理部门的审定登记;
(二)品种在生产上暴露出重大缺陷,或 因品种问题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二、超级稻品种高产特性
与普通水稻品种相比,超级稻具 有分蘖力较强、株高提高、穗型较大、 光合能力强、株型优化、生产量大、 产量较高等优势。
超级稻株型特点
1、产量构成因子协调
2、分蘖力较强
3、茎杆较粗
4、穗型较大
150-200粒/穗
5、株高较高
110-130cm
6、后期叶片挺直
特优航1 号
Ⅱ优航1号
两优培九 国稻6号
超级稻生理特性
1、叶面积指数(LAl)高
杂交稻比常规稻具有LAl扩展快、 LAl高的营 养生长优势。杂交稻的LAl最高可达到7~7.5,比矮 秆品种增加2 ~2.5,超级杂交稻可达到9 ~10,比杂 交稻又增加2 ~3。超级杂交稻LAI消长动态表现为: 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为3.5 ~4.5,拔节期达到5 ~ 5.5,孕穗期达到最大值9 ~10,抽穗期后下降,到乳 熟期和腊熟期分别为7 ~7.5和4 ~4.5,成熟期仍有 一定的绿叶面积,LAl保持在3 ~3.5。超级杂交稻在 各生育时期的LAI均高于杂交稻和常规稻,说明超级 杂交稻具有前期早发性好,后期叶片功能长的特点。
12/50
为实现水稻单产的再次突破,2019年,农 业部组织实施“中国超级稻育种及栽培体系” 项目,确立常规稻和杂交稻并举、三系法和两 系法并重、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的发展 思路。在着力提高产量潜力的同时,注重改善 稻米品质、增强病虫抗性和生态适应性,并提 出超级稻育种的“三期”目标,以促进水稻单 产的第三次飞跃,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提供重 要的科技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超级稻概念与发展历史 二、超级稻品种高产特性 三、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 四、超级稻高产创建活动
2/50
一、超级稻概念及发展历史
水稻生产的重要性与问题
世界约50% 人口以稻 米为主食
亚州95% 人口以稻 米为主食
中国是世界上最 大的 人口以稻 米为主食
4/50
水稻生产的重要性与问题
水稻种植面积 2800-3200万公顷 占粮食作物播种 面积的30%左右, 稻谷总产1.8-2.0 亿吨,占粮食总产 40%以上,水稻单 产水平达5.8-6.3 吨/公顷。
杂交水稻的种 植面积在1500万 公顷左右,约占 稻作面积的50%, 杂交稻谷产量占 稻谷总产的近 60%。
5/50
水稻生产的重要性与问题
其中籼稻面积 为2470公顷, 占总面积的 74.5%,粳稻 为730万公顷, 约占总面积的 25.5%。
中国用世界 7%的耕地养 活世界22% 的人口。
6/50
水稻育种的两次重大突破
第一次是50年代末60年代 初的矮化育种。其主要成就在 于通过降低株高,使品种的耐 肥抗倒性和收获指数大幅度提 高。
第二次是70年代初期的 杂种优势利用。使我国水稻 产量水平平均亩产提高到 400公斤以上,高产地区突 破500公斤以上,进入世界 先进水平。
7/50
但80年代中期后,水稻单产出 现了连续10年的徘徊。目前我国人口 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经济 作物发展不可逆转、农村劳力外出打 工、抛荒撂荒趋重,种粮比较效益低, 要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根本的 出路就是要通过科技进步来大幅度提 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158
≤170
百亩产量 品 抗 质 性
≥550
≥600
≥660
≥720
≥780
≥850
北方粳稻达到部颁2级米以上(含)标准,南方晚籼达到 部颁3级米以上(含)标准,南方早籼和一季稻达到部颁 4级米以上(含)标准。
抗当地1-2种主要病虫害
品种审定后2年内生产应用面积达到年5万亩以上
生产应用面积
23/50
20/50
第一章 第二章
总
则
(第1~3条) (第4~6条)
超级稻品种指标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百亩方测产验收
(第7~11条)
超级稻品种审核与确认(第12~16条) 超级稻品种的冠名退出(第17条) 附 则
(第18条)
21/50
超级稻定义
是指采用理想株型塑造与杂种优势利 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等有效途径育成的产 量潜力大,配套超高产栽培技术后比现有 水稻品种在产量上有大幅度提高,并兼顾 品质与抗性的水稻新品种。
8/50
提高粮食 单位面积 产 量
依靠育种,品种更新 的作用占35%~40%。
栽培技术,栽培技术 的改进占60%~65%。
9/50
超级稻(Super Rice)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中期,广东省农科院黄耀祥 等提出了水稻超高产的“半矮秆丛生快长型” 模式,选育了桂朝2号(1976)、特青(1986)、胜 优2号(1994)等超高产水稻品种,这些品种在 广东省创高产活动中,连续多年创双季稻亩产 800公斤的超高产记录,在云南宾川试种,亩产 超过1000公斤;桂朝、特青等品种引入美国试 种,比当地对照品种 Lemont 亩增150公斤,创 造了中国水稻在国外的高产新记录。
第六条 上表中所列品种的区域、生育 期、品质和抗性指标,均以省级(含)以上 区域试验及品种审定相关指标为依据。生产 应用面积需由省级(含)以上农作物种子管 理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 。 第七条 验收组织。百亩示范方测产验 收由农业部委托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 部门组织。
25/50
第九条 专家组成。验收专家组须由7 名(包括农业部推荐1—2名)以上省级以上 科研、教学、推广部门水稻科技专家组成, 其中推广部门的专家不少于50%。验收专家 实行回避制,即育种家和所在单位专家不参 与自育品种的验收工作。 第十三条 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 部门将审核通过的申请确认“超级稻”的品 种有关材料,以正式文件形式统一报送农业 部科技教育司。
二、超级稻品种高产特性
与普通水稻品种相比,超级稻具 有分蘖力较强、株高提高、穗型较大、 光合能力强、株型优化、生产量大、 产量较高等优势。
超级稻株型特点
1、产量构成因子协调 2、分蘖力较强
3、茎杆较粗
4、穗型较大 150-200粒/穗
5、株高较高
6、后期叶片挺直
110-130cm
两优培九
18/50
超级稻概念与认定办法
2005年9月农业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 印发《超级稻品种确认办法(试行)》的 通知(农办科﹝2005﹞39号),对超级稻 概念作了定义,并规定了认定办法。
19/50
为保证超级稻研究与推广工作的健康发 展,2008年7月农业部对2005年发布的《超 级稻品种确认办法(试行)》进行了修改。 重新发布了《超级稻品种确认办法》(农办 科〔2008〕38号),共有6章18条。
12/50
为实现水稻单产的再次突破,1996年,农 业部组织实施“中国超级稻育种及栽培体系” 项目,确立常规稻和杂交稻并举、三系法和两 系法并重、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的发展 思路。在着力提高产量潜力的同时,注重改善 稻米品质、增强病虫抗性和生态适应性,并提 出超级稻育种的“三期”目标,以促进水稻单 产的第三次飞跃,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提供重 要的科技支撑。
2、更强的光合作用 超级杂交稻表现出更强的光合生理优势, 研究证明: (1)超级杂交稻上部3片叶的面积明显增大, 叶角趋小,叶片更为挺直,后期根系活力强,叶 片光合能力强,表现抗早衰,剑叶的光合碳同化 能力强,且能满足籽粒灌浆的要求。 (2)超级杂交稻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在 不同光强下都有较高的光合速率。 (3)超级杂交稻的叶片合能力与穗型有关, 重穗型剑叶的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高,后期净 光合速率和茎鞘物质向穗部的转运率和转化率 明显高于中、轻穗型品种。
26/50
第十四条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和种植 业管理司联合组织专家,对省级人民政府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的有关材料进行书 面评审,达到超级稻主要指标要求并经专 家评审通过的品种确认为新增超级稻品种。 第十六条 超级稻品种名称中不得有 “超级”等类似字样。
27/50
第十七条 对确认为农业部超级稻的品 种实行冠名退出制度,以农业部文件公告。 出现下列情况的,不再冠名“超级稻”: (一)品种巳退出省级(含)以上农作物 品种管理部门的审定登记; (二)品种在生产上暴露出重大缺陷,或 因品种问题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三)品种确认为超级稻后3年内年生产 应用面积最高不到30万亩。
10/50
1981年日本率先提出水稻超高产育种计 划。拟用15年的时间,育成每公顷单产12.5 吨(亩产833公斤)、每公顷糙米10吨(亩产 666公斤)的超高产水稻品种。
1989年,国际水稻研究所启动大幅度提 高产量潜力为目标的超级稻育种项目,计划 在2000年育成亩产800公斤的超级稻,并设计 出了新株型稻的具体形态指标及实现方式和 方法。
15/50
超级稻 6236工程
6年时间
20个主 导品种
推广面积 占水稻30% 1.2亿亩
亩增产 60公斤
16/50
200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从2005 年起,国家设立超级稻推广”项目。 2005年2月农业部以(农科教发[2005]2 号)文印发《关于做好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 的通知》。
袁隆平2006年提出 “超级稻”种三产四“作 为重点项目,纳入国家”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用3公 顷地产出4公顷地的粮食, 节余1/4也就是等于增加 1/4的粮食耕地。以期在5 年内实现全国种植400万公 倾超级杂交稻出现有533万 公顷粮食的奋斗目标。可 多养活3000多万人口。
粳型杂交稻2个:
沈农265、吉粳83
籼粳杂交稻4个:
协优9308、甬优6号、甬优12、甬优15
籼型常规稻7个: 玉香油占、桂农占、中嘉早17、合美占、 中早35、金农丝苗、中早39
31/50
粳型常规稻25个: 吉粳88、松粳9号、龙稻5号、宁粳1号、 宁粳3号、淮稻9号、千重浪2号、辽星1号、 楚粳27、龙粳21、武粳15、新稻18、扬粳 4038、南粳44、沈农9816、武运粳24号、 南粳45、楚粳28号、连粳7号、龙粳31、松 粳15、镇稻11 、扬粳4227 、宁粳4号
特优航1号
国稻6号
Ⅱ优航1号
超级稻生理特性
1、叶面积指数(LAl)高
杂交稻比常规稻具有LAl扩展快、 LAl高的营 养生长优势。杂交稻的LAl最高可达到7~7.5,比矮 秆品种增加2 ~2.5,超级杂交稻可达到9 ~10,比杂 交稻又增加2 ~3。超级杂交稻LAI消长动态表现为: 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为3.5 ~4.5,拔节期达到5 ~ 5.5,孕穗期达到最大值9 ~10,抽穗期后下降,到乳 熟期和腊熟期分别为7 ~7.5和4 ~4.5,成熟期仍有 一定的绿叶面积,LAl保持在3 ~3.5。超级杂交稻在 各生育时期的LAI均高于杂交稻和常规稻,说明超级 杂交稻具有前期早发性好,后期叶片功能长的特点。
28/50
我国超级稻发展始终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在育种理 论探索、种质材料创制以及新品种选育和应用等方面都 有新的突破。2005年~2013年,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 种有101个。 籼型三系杂交稻42个: 国稻1号、国稻3号、中浙优1号、丰优299、金优299、 Ⅱ优明86、Ⅱ优航1号、特优航1号、 Ⅱ优航2号、宜优 673、 D优527、协优527、Ⅱ优162、Ⅱ优7号、Ⅱ优602、 天优998、II优084、II优7954、天优122、一丰8号、金 优527、D优202、Q优6号、内2优6号、淦鑫688号、珞优 8号、荣优3号、金优458、五优308、五丰优T025、新丰 优22、天优3301、03优66、特优582、金优785、德香 4103、Q优8号、天优华占、深优9516。天优3618 、中9 优8012 、H优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