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杂稻栽培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超级稻隆两优1308特征特性及超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稻隆两优1308特征特性及超高产栽培技术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20,26(09)超级稻隆两优1308特征特性及超高产栽培技术曹流虎(怀宁县种子公司,安徽怀宁246121)摘要:隆两优1308是利用隆科638S×华恢1308选育而成的籼型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019年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超级稻品种。

隆两优1308为中籼迟熟品种,在安徽省怀宁县展示示范中表现出产量高,米质较好,穗粒并重,具有抗倒性强、熟期转色佳等特点。

该文介绍了隆两优1308的特征特性,提出了其超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超级稻;隆两优1308;特征特性;超高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0)09-0105-02隆两优1308是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湖南亚华种业有限公司利用隆科638S×华恢1308选育而成的籼型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017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76065),2019年3月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超级稻品种。

2019年参加安徽省粮食生产发展项目怀宁县水稻新品种展示试验,表现出产量高,米质较好,穗粒并重,具有抗倒性强、熟期转色佳等特点,是超高产栽培的理想组合。

1特征特性1.1生育期隆两优1308在安徽省怀宁县作中稻栽培全生育期140d左右,与怀宁县中籼主栽组合Y两优900的生育期相仿,属中籼迟熟新组合。

1.2主要农艺性状隆两优1308株型紧凑,叶片挺直,群体透光性好,叶色深绿,茎秆粗壮。

株高131.3cm,穗长26.5cm,有效穗数223.5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91.4粒,结实率84.7%,千粒重28.1g。

1.3米质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隆两优1308米质主要指标如下:整精米率61.4%,长宽比3.1,垩白粒率10%,垩白度2.6%,胶稠度63mm,直链淀粉含量13.5%。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要点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要点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要点水稻是我们国家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提高水稻产量是提高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

下面将介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要点。

一、良种选用良种的选用是决定水稻高产的第一步,选用良好的种子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减少营养失衡等情况。

选用的种子应该有以下要求:1. 品种优良:选用的品种需具有丰产、耐病、耐逆性等特点,如杂交水稻降低了水稻生长期,延迟衰老及重穗低在田间多年展现出优越的产量表现。

2. 一致性好:选用的种子应该外观一致,杂质少,色泽均匀,长势相当,平均水分灰分和脂肪酸的含量均衡。

3. 纯度高:选用的种子应该有较高的纯度,即杂质率、水分率、不完善甘粕率、不完整颗粒率等都应该比较低。

4. 生长势强:选用的种子应该生长势强,有抗促生剂、抗早衰剂、抗病抗虫的性能。

二、良田造就1. 土壤选择:水稻生长的土壤要求肥沃、疏松、透气、排水好,选择土壤要求不含盐碱,不含毒性元素,同时要保持土壤湿润度。

种植前应该根据水稻品种的特点和土地地理位置来选用稻田及配合种植。

2. 土壤改良:针对土壤肥力的不足,可以进行有机肥膜铺盖等措施,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水稻产量。

3. 排灌工程:针对水稻生长要求湿润度和排水好的特点,应该建立并维护好排灌工程,保证水稻正常生长。

三、肥水管理1. 施肥:水稻是一种高营养作物,施肥应该充分考虑水稻种类和生长期特点,循序渐进地施肥,一般分基肥、追肥、微量元素三个阶段。

应该注意施肥条件和肥料遵循科学合理、安全节约的原则,避免肥料浪费和会引起环境污染的不当施肥。

2. 浇水:水稻的水分需求很大,需要在田间遵循节约用水原则,循序渐进地浇水,学会掌握水分快慢、水力满足程度、田间水流量等因素,避免浪费和不适当浇水。

四、深耕细作1. 深翻耕作:水稻生长期不宜移植和靠拍,应该在选好田地后进行深翻耕作。

这样能增加土壤透气性,培养良好的微生物和物理性质,保证水分和肥力供给,同时也减少土地污染和提高水稻品质。

杂交籼稻生长特点及其栽培要点

杂交籼稻生长特点及其栽培要点

(四)、茎鞘物质输出率高,无二次积累
杂籼等源限制型水稻,结实期间 由于灌浆物质来源相对缺乏,在 结实前期物质大量输出,结实后 期乃有少量输出,茎鞘没有二次 物质积累,以至茎鞘空虚(图5) ,抗倒力弱,且植株较高(
>125cm),易倒伏。抗倒对策,
一般丰产田应将颖花量控制在适 当水平,一般应在3500万/亩左右 ;结实后期间歇灌溉,不可长期
1、主要特性:Ⅱ优118总叶片数为18叶,6个伸长节间,
• (三)关键技术要点
1、合理安排播栽期,使灌浆结实在较好的温光条件下进行。
• 杂籼结实期光合作用和物质转运对温度的要求比常规粳稻
高,在结实期特别是中后期遇到低温(日最低温度在10℃ 以下),则叶片发黄,光合下降,温度回升后也难有改善, 籽粒灌浆受阻,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有些年份杂籼虽能 安全齐穗而结实中后期可能遇到低温障碍。所以杂籼在可 能条件下应早播早栽,以确保稳产高产,多年实践说明在 黄海分公司种植杂籼的安全播期为5月15日之前。
二、Ⅱ优118钵苗机插栽培技术要点
• (一)杂交籼稻种植方式的选择
• 1、手栽杂交籼稻:播期早,秧龄弹性大,温光资源利用充
分,产量结构好,比较适宜种植杂交籼稻,播期早,秧苗 壮,基本苗适宜,但是人工难雇,成本高,栽插质量差, 易受限制。 • 2、钵苗机插杂交籼稻:稀播长秧龄,秧苗素质好,能做 到低密度精确栽插,插秧效率高,目前最适宜杂交籼稻种 植。 • 3、机插杂交籼稻:存在问题较多。一是播种量和栽插质 量难协调,机插杂交籼稻播种量偏小,根系盘结力不强, 容易导致栽插质量差,空穴率高,平衡性差;但播种量大, 栽插基本苗偏大,水稻群体恶化,成本大;二是播种迟, 秧龄小,抽穗迟,经常遇到延迟性冷害。
• 4、水稻分蘖性强,分蘖生长势强,不易消退,无效分蘖

杂交稻辰两优6133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杂交稻辰两优6133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文章编号:1673-887X(2023)09-0183-03杂交稻辰两优6133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张晖(三明市沙县区种子站,福建三明365050)摘要明确辰两优6133的特征特性和产量结构特点,根据其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试结果,在分析其特征特性、产量结构基础上,指出辰两优6133的高产栽培关键是培育足穗大穗,提出了辰两优6133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杂交稻;辰两优6133;特征特性;产量构成;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1.5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3-887X.2023.09.067Characteristics and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Hybrid Rice Chenliangyou6133Zhang Hui(Shaxian District Seed Station of Sanming City,Sanming365050,Fujian,China)Abstract:The characteristics and yield structure of Chenliangyou6133were clarified.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yield structure of the late maturing group of indica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it was pointed out that the key to the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Chenliangyou6133was the cultivation of foot panicle.Key words:hybrid rice,Chenliangyou6133,characteristic,yield composition,cultivation techniques辰两优6133是以二系不育系辰S为母本,恢复系乐恢6133为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稻品种。

大穗型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7954栽培技术

大穗型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7954栽培技术

大穗型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7954栽培技术Ⅱ优7954是浙江省农科院选育的超级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国审。

该组合属于大穗型,全生育期136天,比汕优63迟熟3天;株高115厘米,株型适中,每亩有效穗15.9万,穗长23.9厘米,每穗174粒,结实率81.8%,千粒重27.8克;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

2004年在徐州市示范栽培1000亩,亩产量达746.6公斤;在宿迁市示范栽培100亩,亩产量达716.4公斤;在南京市六合区示范栽培70亩,亩产量达725.3公斤。

2007年在遇前期高温干旱、后期连续台风暴雨的情况下仍表现突出。

1、适期播种。

适宜播种期为4月底5月初,最佳移栽期为6月上旬,秧龄不超过40天。

播前用盐水选种,清水洗净后药剂浸种。

稀播匀播,每亩大田用种量为0.75-1公斤,每亩净秧板干种子播量不超过10公斤。

培育株高20-25厘米、单株带3-4个分蘖的壮秧。

2、栽插密度。

适宜栽插密度为每亩1.8万穴左右,每亩茎蘖苗为7-8万。

该组合繁茂性好,分蘖力强,可以适当扩大行距。

据试验,在高产栽培条件下,26厘米行距比20厘米行距每亩增加1.6万穗,每穗增加18粒,结实率提高2%,千粒重增加0.95克,并且田间病害发生轻。

适宜的栽插行距为23-26厘米,株距为17厘米。

3、肥水运筹。

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适当控制中后期氮肥施用量。

基肥每亩施饼肥50公斤或土杂肥200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氯化钾10公斤、尿素10公斤。

移栽后5-6天结合化除施用分蘖肥,每亩施复合肥20公斤、尿素5公斤。

移栽后浅水活棵促分蘖,基本苗达预定穗数80%时搁田,孕穗期田间不能断水,灌浆期干干湿湿,后期不能断水过早。

4、防治病虫。

选用井冈霉素、扑虱灵、锐劲特等高效低毒农药防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等病虫害。

将药剂与磷酸二氢钾、绿丰素等肥料混喷,以提高防治效果,增加粒重。

优质杂交水稻“品香优美珍”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杂交水稻“品香优美珍”高产栽培技术

农家科技27优质杂交水稻“品香优美珍”高产栽培技术“品香优美珍”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梁研究所用本所育成的不育系品香A 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梁研究所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联合选育的恢复系旌晶美珍配组育成,经2017年、2018年重庆市多点试验筛选出来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21年通过重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渝审稻:20210001。

一、特征特性1.农艺性状。

“品香优美珍”在亩栽秧1.2万~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0~163天,平均156.8天,比对照渝香203短1.1天。

平均株高111.3厘米,分蘖力强。

穗长23.7厘米,亩有效穗16.7万,穗平均着粒数165.3粒,结实率变幅75.4%~94.3%,平均结实率87.2%,千粒重27.4克。

稃尖、柱头无色,叶鞘绿色。

2.抗性表现。

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6.25,抗性病级7级,抗性评价感病。

3.米质。

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1.2%,整精米率67%,粒长6.9毫米,长宽比3.1,垩白粒率19%,垩白度1%,胶稠度7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8%,透明度1级,碱消值6.8级,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重庆市梁平区“品香优美珍”测产现场农家科技28准一等。

食味鉴评81.1分。

4.产量表现。

2019、2010两年区试12个点次增产,1个点次减产,平均亩产594.7千克,产量变幅452.5~705.2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9.6%。

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9.2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8.5%。

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增产点率95%。

2022年,在重庆市梁平区金带街道千河村种植了“品香优美珍”百亩示范方。

2022年8月12日,测产小组专家根据农业农村部超级稻测产验收办法,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3块田,现场严格实割测产,平均亩产达856.41千克。

二、高产栽培技术1.秧田准备。

选择土壤肥沃、弱酸性、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田作为秧田。

杂交稻中浙优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稻中浙优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稻中浙优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杂交稻是指利用不同亲本进行杂交育种,培育出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的水稻品种。

在中国,杂交水稻一直是重要的生产品种之一,其中浙优1号作为杂交稻的一种,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本文将结合这两个方面,对浙优1号进行详细介绍。

一、浙优1号的特征特性1. 早熟性浙优1号具有早熟性的特点,从播种到成熟期只需要120天左右的时间,比一般的水稻品种早熟15-20天。

这一特性有助于稻谷在充分利用生长期的避开部分重要病虫害发生的高峰期,有效减轻病虫害危害,提高产量。

2. 抗倒伏性浙优1号水稻植株粗壮,根系发达,抗倒伏性强。

即使在遭受自然灾害或者强风袭击时,也能保持较好的立茬性,不易倒伏,有利于充分利用光合作用,保证稻谷的生长发育。

3. 抗病虫害性浙优1号对病虫害有一定的抗性,主要包括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等多种病虫害的抗性。

这有助于减少农药使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4. 优质性浙优1号水稻的稻谷外观白亮,颗粒饱满,米质透明,口感好,风味佳,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稻谷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营养丰富,适合作为主食品种。

5. 适应性强浙优1号水稻适应性强,适宜种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闽南地区、珠三角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等,对土壤和环境的适应性较强。

二、浙优1号的高产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浙优1号适宜种植在土壤肥沃、排水良好、PH值在5.5-6.5之间的土地上。

土壤肥力越好,产量越高,因此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优先选择肥沃的土地。

2. 种子处理在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除粒、干燥、浸种、催芽等处理,保证种子的品质和发芽率。

同时可以适当施用一定数量的种子处理剂,增强种子的抗病虫害能力。

3. 良种选育在种植过程中,应选择高产、抗性好的浙优1号优良种子进行播种,确保从源头上控制品种的质量。

4. 合理密植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情况,采取合理密植,保证每株稻谷都能得到充分的养分和阳光,提高植株间的竞争力,增加产量。

超高产籼粳杂交稻春优 927 的选育及其栽培制种技术

超高产籼粳杂交稻春优 927 的选育及其栽培制种技术
超高产籼粳杂交稻春优927的选育及其栽培制种技术宋昕蔚林建荣吴明国渊中国水稻研究所袁杭州310006曰第一作者院songxw129hotmailcom曰通讯作者院mingguowualiyuncom冤水稻籼粳亚种间的杂种优势利用和品种株型的进一步改良必将成为未来杂交稻发展的主要方向12遥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院尧中国水稻研究所尧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已先后选育出甬优538尧甬优l2尧春优84尧浙优18等强优势野粳不籼恢冶亚种间杂交稻品种39袁在浙江尧江苏尧安徽尧湖北尧江西尧福建尧湖南等地种植袁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遥目前袁生产上这类亚种间杂交稻的部分组合仍然存在植株偏高尧生育期偏长尧结实率稳定性较差尧稻曲病重尧制种产量较低等问题遥鉴于此袁中国水稻研究所利用春江16a和c927配组选育出了超高产籼粳亚种间杂交稻春优927遥该组合具有产量高尧增产潜力大尧熟期早尧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尧米质优异尧适应性广等特点袁2017年通过浙江省审定渊审定编号院浙审稻2017017冤袁现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介绍如下遥1选育经过母本春江16a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晚粳不育系袁2005年通过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10遥c927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的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11遥2009年秋季配制杂交组合c84伊c89曰2009年冬季对杂交组合c84伊c89在海南进行加代曰2010年秋季在杭州种植f2群体1000余株袁进行农艺性状筛选袁共入选茎秆粗壮尧大穗型单株32个曰2010年冬季在海南种植f3株系袁进行农艺性状筛选袁共入选单株16个曰2011年秋季在杭州种植f4株系袁并进行株型尧米质及抗性等鉴定和筛选袁入选单株2个曰2011年冬季在海南种植f5株系袁选择其中1个优良单株袁用粳稻不育系春江16a进行测交曰2012年秋季在杭州种植测交f1和测交亲本袁根据测交f1的表现袁筛选出广亲和恢复系c927袁该恢复系具有农艺性状优良尧茎秆粗壮尧抗倒性强等特点曰2012年冬季在海南用春江16a与c927进行制种遥2013年参加浙江省野8812冶单季杂交粳稻联品试验袁定名为春优927遥2014年参加浙江省单季杂交粳稻区试袁表现突出袁2015年续试袁2016年参加生产试验袁201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遥2主要特征特性21产量表现2014年春优927参加浙江省单季杂交粳稻区试袁平均产量1014thm2袁比对照甬优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级杂稻栽培技术要点
(以主茎叶数为16叶的超级稻为例)
一、育秧:旱地育秧
l、苗床制作:
(1)苗床地选择:
要选择在背风向阳、水源方便、土壤肥沃的菜园土或肥力好的冬闲田作苗床。

苗床面积确定:可按平时摆水秧的面积来确定,栽7片叶的面积大点,栽6片叶可面积梢小点。

(2)开厢作床:
按平时所需摆秧的面积确定后,选择无雨天耕地碎土开厢,以方便管理为准,一般厢宽1.2米左右,高10厘米左右,周围开好排水沟。

床面的土要碎细、整平,把草拾干净。

(3)苗床培肥:
在播种前一个月,按每1个平方米的苗床上均匀撤施20斤好、细厩肥,再用4两普钙肥、1两钾肥(氯化钾或硫酸钾肥都可以)溶于20斤浓的猪粪水(或人粪尿)中,(用木棍搅拌溶化),均匀泼撒在苗床上,最后用废旧薄膜或旧编织袋等覆盖苗床。

例如:根据自己的承包田需准备10平方米的苗床,则计算的月巴料用量就按:
厩肥=10×20=200斤
普钙肥=10×4两=40两=4斤
钾肥=10×l两=10两=1斤
猪粪水=10×20斤=200斤
照以上方法来推算计划肥料。

(4)盖面土准备:
在眷节前(即播种前40无)按每10平方米准备360斤过筛的细肥±、如40—60斤的细碎粪、3斤普钙肥,8两磷酸二氢钾和适量的稀大粪或猪粪水充分拌匀,喷撤杀菌药(如敌克松,按说明用),充分拌匀后堆积在苗床边,用薄膜盖上堆沤。

2、播种:
(1)种子处理:首先晒种、选种,再用清水将种子淘干净漫泡20分钟至24个小时或36个小时,然后捞出种子沥水,将湿种子慢慢倒入装有旱育保姆的圆桶或脸盆中,边加边搅,一直到旱育保姆均匀地把种子包起来,象拌汤巴颗一样,就可播种。

这里讲的旱育保姆,是一种调酸消毒药,可直接到县农业局去购买。

一般一包可拌2—4斤种予(详细情况按说明书用)。

(2)播种量及密度:若栽7片叶的,可每平方播半两干谷(按未泡水前种子来计算),总之栽得早的可播密一点,栽晚的可播稀一点。

原则上按摆水秧密度。

若栽7一8片叶以上秧苗,平均为1.5寸一颗谷子,要求播稀、播匀。

(3)播种及播种时间:当气温稳定在15℃左右,同时要计算开花、齐穗时间必须躲过下雨秋风来确定播种时间。

播种时先将苗床挖松碎细、刮平,用清水泡透,淋水要淋淌来才行,然后将经过用旱育保姆处理过的种子均匀地播在苗床上,并用薄膜包木板把种子轻轻压入土中,再用准备好的益面士撤盖在种子上,撤泥巴的厚度0.6一l厘米,再用早秧净(除草剂)(以l包兑水10斤可喷撒1分地来计算旱秧净月量)喷撤在苗床上。

最后用旧薄膜平铺在苗床上,等水稻立针后揭膜并视天气冷热情况决定是否拱膜。

3、苗床管理:
(1)播种前一周在秧床周围撒上老鼠药,这一工作可找县农业局植保站帮助解决。

(2)苗床温湿度:一般种后5—7天不揭膜,等谷子立针50%以上(这时可定为是出苗期),揭去地摸,让其自然生长,若遇低温拱膜,保持拱内温度25℃(拴一根温度计吊在离苗床面4厘米高的苗床面观察温度,
若超过35℃,揭去拱棚的两头降温及中部降温),出到3片叶时,适合的温度是21℃,超过25℃应通风降温,这时可揭膜炼苗,保持温度在20℃以下。

天气不变可不盖膜。

还耍注意观察湿度:秧苗不卷成筒,苗床泥巴不发白,不要浇水;若需浇水应在下午4点钟左右浇,井且要浇透,保持苗床湿润。

预防青枯病(化苗);秧子长到3片叶后,如秧苗早上不吐水珠,应及时浇水。

(3)追肥:秧苗长到2片叶时,追一次断奶肥,按每1分地用3两尿素,半两磷酸二氢钾:含量在93%以上的)兑水10斤喷施,施后立即用清水喷一遍以防肥料烧苗;移栽前3一5天,施送嫁肥,每分地用3两尿素兑水10斤喷施,同样用清水喷一遍防烧苗;移栽前一天,先把苗床浇透水,以利扯秧,再用三环唑、阿维三唑磷等药(根据当时发生病虫害情况来选择对口农药)防治病虫害一次,这样减少伤根,减少在大田的病虫发生,扯秧时带土,秧苗长得快不黄叶。

(4)病害防治:当秧苗长到1叶半至3时时,发生烂根和苗叶起黑点,所以用敌克松和三环唑兑水喷雾(按说明)。

如用敌克松防冶立枯病(烂根杆)可用2.5克兑水3斤喷施来预防,啼完后再用少量清水喷一遍,这样可防治药害,伤害秧子。

(5)虫害防治:
秧苗期发生虫害,如稻象甲、蝼蛄、蚂蚁、根蚜等可用辛硫磷乳油100毫升兑水30-40斤泼撒秧床;如是稻杆蝇、稻象甲、飞虱可用进口氟氯氰、阿维三唑磷进行喷施,喷药后用少量清水喷一下防药伤秧苗。

早育秧的优点:不争地,不抢劳力,许多工作可在春节前做好,既省工又省力,节约成本。

管理方便,可在屋前房后的菜园土中育秧。

最主要的好处是秧子的质量好,岔口安排灵活,能做到秧等田,田等秧,有效解决“抢收抢栽”问题,也有效解决农民弯腰摆秧的困难,大大解决劳动力。

尤其解决高坡缺水田的无水育秧和天气不好引起的低温烂秧等危害问题。

二、栽秧:
1、施底肥:草粪2000—2300斤,或菜枯之类的饼肥100斤,并施尿豢15—18斤,善钙肥60斤,钾肥(氯化钾或硫酸钾)16一20斤,锌肥(硫酸锌)4斤,黄泥田之类的酸性稻田,可施100斤硅钙肥。

先把草粪撒匀在田头,然后将化肥均匀地撒在草粪上再型田。

2、犁田:要三犁三耙,做到田平、泥烂、肥匀、水浅、糊好田坎,开好背沟(排水沟),清洁田埂(防杂草带病虫传染秧子)。

3、栽秧:
(1)移栽秧苗以6片至7片叶为好,铲秧带土移栽。

(2)要做到宽窄行定距栽培,宽行1.2尺、窄行6寸,退步行6寸,错窝栽培,栽两粒谷秧,每粒谷秧带3个头以上,保证每亩育11100穴左右。

要求浅水栽秧,水深2厘米左右。

栽秧后遇到低温、天气冷,灌水稍深保温,天睛立即放水晒苗。

4、田间管理:
(1)施发蔸肥:栽后5—6天,亩撒尿素20斤,最好是用40斤复合肥(氯、磷、钾含量为l 5:15:的)加6—8斤尿素、20斤钾肥,加3斤杀虫双颗粒剂和1包除草剂湿匀撒藤。

如果足砂田,漏水田等不保肥的田,分成2次施,但必须在栽秧后15天内施结束。

如果底肥不足,在发蔸期间(栽秧后10—15天之内)秧苗生长不整齐,还需要重点补施。

(2)栽秧后27一30天,秧发蔸已够就放水晒田,目的是控制毛蔸、壮杆、长穗。

肥田、粘重田、大肥田、烂泥田重晒,晒开裂长出白根为止。

沙田、漏水田不晒,一般的田轻晒,酌情掌握晒日时间为5-7天,以长出白根为标准。

(3)晒田后即栽秧后35—37无,灌水施穗肥(长谷线肥),这次施肥要根据天气和秧苗长势来确定,如果苗壮、杆硬,阳光充足、天气好,一般施10斤尿素、
20斤左右钾肥。

若天气不好、阴雨、时片披散,不要撤肥。

长势一般,天气也还好、无病害的一般施20—30斤复合肥(氨、磷、钾含量为15:15:15的)。

(4)壮籽肥:在栽秧后65-70天施壮籽肥。

齐穗后对落黄过早的田每亩补施4—5斤尿素。

对生长正常的田,按1斤尿素兑水100斤的比例喷施。

(5)喷施叶面肥:用3—4两磷酸二氢钾、硼砂1—2两兑水100斤在齐穗期和灌浆期各喷一次(即齐穗朗喷后隔7无再喷一次),这段时间要湿湿干干,以湿为主,不断水。

(6)收割:以主穗全黄,发蔸穗有3/4的谷子变黄时就可收割。

收害8过早,青米、碎米多,品质不好。

过晚收割,谷子易落,损失大。

在收割前5—7天开沟放水晒田,防止过早断水。

(7)病虫防治:抓住病虫发生的关键时期,彻底扑灭病虫害。

栽秧后,主要防治稻飞虱、叶蝉、蓟马、卷叶螟(裹叶虫)、二化螟、三化螟(钴心虫、使水稻成白穗的虫)、稻苞虫等,用扑虱啉、吡虫啉、阿维三唑磷、进口氟氯氰等对口农药防治。

病害有稻叶瘟、穗颈瘟、纹桔病(花脚杆)等病害。

花脚杆病防治:注意观察,一般在发蔸够苗期和齐穗期用井崩霉索各喷1次,直接喷在秧蔸叶杆上。

稻瘟病尤其是穗颈瘟,在抽穗有5%时
即破口期、齐穗期各喷1次(可与叶面肥混台一起喷),对口农药有春雷霉素生物药、三环唑、富士1号等化学农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