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资格考试 模具CAD、CAM技术及应用 复习重点

工程师资格考试 模具CAD、CAM技术及应用 复习重点
工程师资格考试 模具CAD、CAM技术及应用 复习重点

第一章概述(CAD/CAM技术的定义、CAD/CAM的基本内容、CAD/CAM系统总体结构、CAD/CAM系统应具备的功能、模具CAD/CAM系统、CAD/CAM技术的展望)

第二章CAD/CAM的硬件系统(CAD/CAM硬件系统的组成与特点、计算机、图形显示、图形输入设备、外存储器、图形输出设备、打印机、计算机网络、CAD/CAM硬件系统正确选择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CAD/CAM的软件系统(CAD/CAM软件系统分类、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典型的CAD/CAM软件、选择CAD/CAM软件系统的要点

第四章计算机数据处理与分析(设计资料数据处理的主要方法、工程数据库、计算分析的主要内容与方法、有限元分析及其前后处理、材料加工过程计算机模拟技术)

第五章计算机图形处理基础(基本绘图方式及坐标系、图形处理的有关概念、图形变换、计算机图形的数据结构及标准)

第六章几何造型和特征建模(几何造型概述、几何造型基础、几何造型、实体造型、特征建模)

第七章数控加工与自动编程(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数控加工的工艺处理、数控编程与CAD的连接、CAD/CAM一体化自动编程、反校核及真实感仿真、DNC加工技术)

第八章冲模CAD/CAM系统(概述、冲模CAD/CAM系统的功能与流程、冲模CAD/CAM系统中的图形输入、冲裁工艺设计、冲裁模具结构设计、冲裁模零部件的设计、模具图的绘制、冲裁模的CAM)

第九章注射模CAD/CAM系统(注射模CAD/CAM、注射模流道系统的交互设计、注射流动模拟、注射成型的冷却模拟)

第一章概述

CAD/CAM的定义: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 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是指以计算机作为主要技术手段,帮助人们处理各种信息,进行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它能够将传统的设计与制造彼此相对独立的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实现信息处理的高度一体化。

CAD/CAM的基本内容:1产品的设计要求一经确定,依据经验、实验数据及有关产品的标准规范等创建设计模型。2对模型进行分析计算优化,不断地改进模型,直到满足设计目标为止。3进行结构设计,绘出产品图样,有时因结构方面的原因需要对设计模型进行修改。4编制技术文档。5进行产品的试制、样机试验和性能考核。

在上述设计和生产过程中,下面几方面显得特别繁琐与复杂:1工程数据处理2图形绘制3数值计算而计算机可较好胜任上述工作:可大量地存储数据,快速地检索和处理数据,具有很强的构造模型和图形处理能力,高速运算和逻辑分析能力,可完成复杂的工程分析计算。

工程应用系统包括: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CAGD,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计划管理CAPM

CAD/CAM系统应具备的功能:1造型功能(包括实体造型和曲面造型。应具有定义和生成体素的能力及用CSG法或BREP 法构造实体模型的能力。)2、2D与3D图形的相互转换。3参数化设计4三维几何模型的显示处理功能5三维运动机构的分析和仿真功能6物体质量特征计算功能7有限元分析8优化功能9极强的图形处理功能10先进的二次开发工具11数控加工的功能12数据处理与数据交换功能

模具CAD/CAM系统的组成:狭义地说,它可以是计算机辅助某种类型模具的设计、计算、分析和绘图,以及数控加工自动编程等的有机集成。广义地说,它可包括成组技术GT,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检测CAT,数控技术NC、CNC、DNC,柔性制造技术FMS,物料资源规划MRP,管理信息系统MIS,企业管理MKT,办公室自动化OA,自动化工厂FA等多种计算机技术在模具生产过程中的综合。

模具CAD/CAM系统的作用:根据以往作法,一个新产品的开发总是分为设计与制造二个部分,模具生产也一样,模具属单件生产,设计和制造往往是一一对应的,所以模具设计的工作特别繁重。传统的模具设计采用手工设计方法,工作繁琐,模具设计所占工时约为模具总工时的20%左右,模具设计工作量大,周期长,任务急。采用CAD/CAM技术后,图样的作用大大减弱,大部分设计和制造信息由系统直接传送,图样不再是设计与制造环节的分界线,也不再是制造、生产过程中的唯一依据,它将被逐步简化,基至消失。

CAD/CAM技术具有高智力、知识密集、更新速度快、综合性强、效益高、初始投入大等特点。

CAD/CAM技术的展望:1CAD/CAM技术将成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无图样设计/制造技术(:是指依靠数字化设计,进行数字化预装配,开展并行工程,实现详细设计、系统安排、分析计算、工艺计划、工装设计和跟踪服务的并行发展)3快速成型技术RPM与快速模具制造技术(目前发展较成熟的快速成型方法有以下几种:31主体平版印刷法SLA,2分层实体制造LOM,3选择性激光烧结法SLS,4熔融沉积制造法FDM。)CIMS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缩写,它指的是企业为对象,借助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使经营决策、产品设计与制造、生产经营管理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从而缩短产品开发、制造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及生产率,充分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主要特征是除了信息交流实现高度的集成外,在物料流、刀具流等方面也进行集成。

快速成型技术是用CAD技术技术出零件的三维曲面或实体模型,按一定的百度对其进行分层,生成二维信息,再将分层后的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输入加工参数,生成加工代码;利用数控装置精确控制激光束的运动,对铺在工作台上薄层成形

材料扫出每层截面形状;在其上面再铺新一层的成型材料,重复上一层操作,逐层迭加,直到形成整个零件。

基于RPM的快速模具制造技术:1用SLS法制造金属模具,2用熔模铸造法制造金属模具,3用石蜡铸造制造金属模具,4用RPM技术制造石墨电极。

第二章CAD/CAM硬件系统的组成与特点

CAD/CAM硬件系统组成:1主机2图形终端和字符终端3外存储器:如磁带、软盘、硬盘和光盘。4输入装置:如键盘、数字化仪、图形输入板和扫描仪等。5输出装置:如打印机,绘图机,6生产装备,如数控机床、机器人、搬运机械和自动测试装置。7网络

硬件系统的配置:1主机系统(价格昂贵,仅适用国家大型企业和科研单位)2小型机成套系统(优点是软件不需要变更,要其系列产品中通用。但扩展能力差,数据存储分散,因此现倾向于使用工作站或微机。)3工程工作站系统(应用较广泛)4微机系统(PC机系统)

计算机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和输入/输出I/O接口组成。CPU可直接访问的存储器,用于存储常驻控制程序、用户程序指令和准备接受处理的数据。CPU一般由二部分组成,即控制单元和算术逻辑单元。

判断图形工作站性能的是图形处理速度和图形显示质量。

目前采用的图形显示器主要是阴极射线管CRT,它的工作原理与电视机的显像管类似,采用光棚扫描的方法。

图形输入设备有三项主要功能:1用来把图像送入计算机,如地图、工程设计图以及诸如遥测数据和宣传画那样的连续色调图形。2用于交互绘图功能的选择,如画线、画圆、标注字符、删除、修改等。3在交互绘图过程中,输入绘图功能后,需指明图形生成的位置或进行图形编辑的实体。

光学图形扫描仪有圆筒式和平板式二种形式。用光学图形扫描仪得到的图形信息是点陈图像文件,占用的存储空间较大,且无法用笔式绘图机输出,需要进行矢量化处理。

外存储器有:硬磁盘、软磁盘、磁带、光盘和光磁盘等几种形式。

图形输出设备主要用于在输出媒介上生成图像,这些输出媒介包括纸、聚酯薄膜、感光胶片等。

绘图仪有笔绘式(分平板式与滚动式二种)、喷墨式和光电式几类

打印机常用来输出文本,数据,图形和图像。它分点陈式和激光打印机,点陈式打印机又分为针打点陈找印机、静电点陈打印机、喷墨点陈打印机。

计算机网络有:广域网和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是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分散在不同地点并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互相联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

计算机网络功能:1计算机之间实现数据传送2网络各站点上的数据库实现共享3网内各站点上的软件,包括各种语言处理程序、服务程序和应用程序等实现共享4网内的计算机和外部设备等硬件资源实现共享5网内各站点可互为后备,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6网内各站点实现负荷合理分配等。

局域网二种形式:采用点到点通道,采用广播信道

CAD/CAM一体化系统的局域网通常采用总线和环形二种拓扑结构。

CAD/CAM硬件系统正确选择的基本原则:1应用软件所需的系统环境2开放式系统3性能指标4图形处理5网络环境6扩充功能7CAD/CAM工作站配置的台数,8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

第三章CAD/CAM的软件系统

计算机软件:是指控制计算机运行,并使计算机发挥功能的各种程序、数据及文档。

硬件是CAD/CAM系统的物质基础,而软件则是CAD/CAM系统的核心。

CAD/CAM系统可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的特点:公用性、基础性

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高级语言编译系统等。

系统软件主要用于计算机的管理、维护、控制及运行,计算机程序的翻译、装入和运行。

支撑软件是CAD/CAM软件系统中的核心。

支撑软件分类:1计算机分析软件(主要是解决工程设计中各种数值计算问题:11常用数学方法程序库、12有限元法结构分析软件。----SAP、ADINA、NASTRAN、ANSYS等。13优化设计软件)2图形处理软件(它可分为图形处理语言及交互式绘图软件二种类型)3,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有三种: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型模型)4网络管理软件应用软件是在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基础上,针对某一专门应用领域而研制的软件,这类软件通常由用户结合特定的设计工作需要而自行研究开发的,此项工作又称为二次开发。

典型的CAD/CAM软件:1,I-DEAS软件,2,UG-II件,3,CATIA软件,4CADDS软件,5C-MOLD软件,6MOLDFLOW 软件,7MKLDMAKER软件,8DUCT软件,9MARC软件,10塑性成型数值仿真系统S-FORM,11华正CAXA系列软件选购CAD/CAM软件系统的要点:1选购之前,要做好系统分析工作。2目标应订得越具体越好,最好落实到产品,甚至

可落实到产品的关键零部件。3在选购过程中,应先选软件,后选硬件,4选择图形支撑软件的基本要求5支撑软件的大自标选定后,软件模块选择更显得重要。6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投资的可能性来确定外接软件的要求。

第四章计算机数据处理与分析

设计资料数据处理的主要方法:1数表的程序化2数表的公式化(处理方法:21函数插值----211线性插值212拉格朗日插值公式213分段插值214二元插值。22数据拟合)3,线图的程序化

工程数据库EDBMS:建立一个包括设计对象的几何、拓扑、工艺和物理等方面的信息,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CAD/CAM 数据库。

工程数据库应具备的功能:除了应具有一般MIS的DBMS的基本功能外,还要求有如下功能:1有多个主语言接口,以支持用不同编程语言研制的应用程序访问数据库2支持实体间复杂数据结构的描述3支持大量的几何、非几何数据的描述和操纵的能力,具有几何数据的整体处理功能。4支持动态模式,具有动态描述数据库中数据结构的能力。5支持交互式、试探性的反复设计过程,具有数据恢复功能和存储及管理多个设计版本的能力。6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7图形的各种不同表示方法之间有相互转化能力。8支持查询语言,支持各种管理的实用程序。

计算分析的主要内容与方法:分析内容:力学分析计算、设计方案的分析评价、几何特性的分析计算。分析方法:解析法和数值法

有限元法是一种数值离散化方法,是将复杂的连续体结构,假想地分割成数量和尺寸上有限的单元。

具有有限尺寸的单元称为有限元,将构件分割成单元称之为风格化。

有限元分析的软件:ANSYS、NASTRAN、SAP

有限元分析的前处理程序的功能应包含下列主要内容:1生成有限元网络2节点号的优化排序3生成有限元属性数据4生成输入数据文件

有限元分析的后处理:1对计算结果的加工处理2计算结果的图形表示(主要有21结构变形图22等值线图23主应力迹线图24等色图)

预言,虚拟制造技术将继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数据库技术之后成为先进制造技术的第三大技术支撑环境。

传统的产品开发过程:产品图样要求---初步设计方案-----到修改设计----模具加工----试验—-开始修改设计----获准投产

现在的产品开发过程:产品图样要求—到修改设计----初步设计方案---模拟预测----开始修改设计----实物制造---获准投产

开发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软件

第五章计算机图形处理基础

在任何一个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中,交互式的图形操作都是最基本、最大量的工作内容。

计算机图形处理:是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运算能力和实时显示能力来处理图形信息,它包括图形信息的输入、输出、显示,图形的生成、变换、编辑、识别,图形之间的运算和交互式绘图等方面的内容。

在计算机图形处理中,依据绘图设备的不同,主要有二种绘图方式,即矢量法与描点法

我们把设计者确定的坐标系称之为用户坐标系,也叫世界坐标系(笛卡尔坐标系)

图形输出设备有一个坐标系,称为设备坐标系NDC(物理坐标系)

工作坐标系是用户建立模型时的参考坐标系。系统缺省的坐标系叫做绝对坐标系,用户定义的坐标系叫做工作坐标系。正在使用的坐标系叫做当前工作坐标系。

图形变换的实质是改变组成图形上各点的坐标。与坐标变换不同,图形变换是保持坐标系不变,图形改变。

二维图形变换:1平移变换2比例变换3旋转变换

二维变换的矩陈表示方法:平移变换T

比例变换

旋转变换

三维形体的处理往往包括拓扑信息和几何信息两方面内容。几何信息一般是指形体在欧氏空间中的位置的大小;而拓扑信息则是形体各分量(点、边、面)相互间的联接关系。

数据交换标准:1,IGES标准2PDES标准3STEP标准

第六章几何造型和特征建模

什么是几何造型:是一种技术,它能将物体的形状及属性(如颜色、纹理等)存储在计算机内,表示该物体的三维几何模型。常说的CAD技术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是设计,二是计算机图形学,三是几何造型。

三维几何造型在CAD/CAM中的应用:1设计2图形3制造4装配

对于曲面,它的参数空间是二维空间,曲线的参数空间是一维的。

曲线分二类:解析曲线和自由曲线(也叫参数曲线)

曲线上的点与其参数域内的点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之为曲线的参数化。

一条B样曲线由一个或多个曲线段首尾连接而组成,它有三个特征参数:即曲线次数,控制顶点和节点矢量。

曲线的次数决定了曲线的柔韧性

一条B样条曲线由多段曲线组成。每一段曲线的端点所对应的参数值称为节点。

二次曲线都是平面曲线,可分为椭圆、抛物线、双曲线。当比例因子为0.5时,所生成的二次曲线为抛物线;小于0.5时为椭圆,极限情况下为一根直线;大于0.5时为双曲线,极限情况下为折线。

直纹面是由一族直线所生成的曲面。

B样条曲面,一组输入点的近似曲面,可局部控制。

BEZIER曲面,一组空间输入点的近似曲面,不具备局部控制功能。

孔斯曲面由封闭的边界曲线构成。

NURBS曲面是B样条曲面的一个推广

三维形体的内部模型:将现实世界中存在的设计对象,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形式进行定义,并用恰当的数据结构对其形状和特征进行描述,形成三维形体的内部模型。

通常使用的几何模型有:线模型、表面模型、实体模型三种,它们在计算机内所占存储空间的比例依次为1:10:100 线模型的优缺点:比较容易处理,数据存储量小,对硬件的要求不高,易于掌握。广泛应用于工厂或车间布局,管路铺设、运动机构的模拟、产品几何形状的粗略设计和有限元网络的自动生成等方面,但线模型是用棱边来表示物体的形状,信息不完整,它没有规定哪些是面和实体,故用线模型无法得到剖面图、消除隐藏线和求二个形体间的交线,也无法根据线模型进行物体计算和编制数控加工指令等。

表面模型的优缺点:在线模型基础上增加了面的有关信息及联接指针。表面模型中具有形体的各个面的定义,所以与形体有关的许多问题都可以进行处理,如求于两个形体的交线、消除隐蔽线等。此外,对于表面模型来说,每个面都是单独存在的,并未记录面与面之间的邻接拓扑关系,形体的实心部分在边界的哪一侧也是不明确的。

实体模型的优缺点:能消除隐蔽线,产生有明暗效应的立体图像,又可计算物体质量特性,进行装配体或运动系统的空间干涉检查、有限元分析的前后处理及多至五轴的数控编程等。节省了费时又费工的模型和样机制作。

实体造型就是用计算机系统来建造、表示、分析和输出实体模型,这是CAD/CAM系统的核心技术,也是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手段。

常用的几种实体造型方法:扫描变换法、几何体素构造法、边界表示法、分割表示法、特征造型。

扫描变换表示模式常用方法:平移扫描变换、旋转扫描变换、刚体扫描变换

结构的几何体素构造法CSG:实体模型可由许多具有一定形状的基本体素通过集合运算来表示。集合运算包括并、差、交三种。

边界表示法B—REP:边界表示模式比CSG表示模式麻烦,稍微复杂一些形体的边界表示如没有计算机的帮助,用手工来构造是十分困难。边界表示的主好处在于清楚地表示出形体的面、边、点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具有较大的实用性。

特征模型:一个零件的形状主要由其使用功能及加工工艺所决定的。因此,在设计零件结构时,设计者往往采用具有某些使用功能和能够加工的形状特征(又称功能要素)进行组合和拼接,这样构造的模型称为特征模型。也叫特征建模。

特征建模用到的信息:包括管理信息、形状信息、工艺信息。

形状信息是产品信息模型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包括三部分信息,几何形状信息、特征信息和尺寸/精度信息。

特征建模有三种方法:1赋值法2辨识法3特征造型法

对特征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基于特征的造型技术、产品零件的特征模型和从CAD的特征模型向CAM 制造模型的映射。

第七章数控加工与自动编程

刀具轨迹由一系列有序的刀位点和连接这些刀位点的直线(直线插补)或圆弧(圆弧插补)组成。

机床的直线运动采用笛卡尔直角坐标系

二轴加工适合于铣削平面图形,三轴加工适合于进行各种非平面图形即一般的曲面的加工

轮廓是一系列首尾相接曲线的集合

区域:指由一个闭合轮廓围成的内部空间,其内部可以有岛。

主轴转速是切削时机床主轴转动的角速度;进给速度是正常切削时刀具行进的线速度;接近速度为从安全高度切入工作前刀具行进的线速度,又叫进刀速度。

刀具轨迹是系统按给定工艺要求生成的、对给定加工图形切削时刀具行进时的路线,系统以图形方式显示。刀具轨迹由一系列有序的刀位点和连接这些刀位点的直线或圆弧组成。

安全高度:是指保证在此高度以上可快速走刀不发生干涉的高度,应高于零件的最大高度。起止高度是进退刀时刀具的初始高度,起止高度应大于安全高度。

刀具轨迹与实际加工模型的偏差即是加工误差。用户可通过控制加工误差来控制加工的精度。

行距:指加工轨迹相邻二行刀具轨迹之间的距离。

在三轴加工中,由于行距造成的两刀之间一些材料末切削,这些材料距切削面的高度即是残留高度。

数控加工工艺的基本特点:1数控加工的工序内容比变通机床加工的工序内容复杂2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编制比普通机床工艺规程的编制复杂。

数控加工工艺的主要内容:1选择适合在数控机床上加工的零件,确定工序内容。2分析被加工零件图样,明确加工内容及技术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零件的加工方案,制定数控加工工艺路线,如工序的划分。3设计数控加工工序,如工步的划分。4调整数控加工工序的程序,如对刀点。5分配数控加工中的容差。6处理数控机床上部分工艺指令。

机床的合理选用:考虑因素主要有毛坯的材料和类型、零件轮廓形状复杂程度、尺寸大小,加工精度,零件数量,热处理要求等。概括起来三点:1要保证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加工出合格的产品2有利于提高生产率3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

当零件不太复杂,生产批量不大时,易采用通用机床。

数控机床通常最适合加工具有以下特点的零件:1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零件或新产品试制中的零件2轮廓形状复杂,对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3用普通机床加工时,需要有昂贵的工艺装备的零件。4需要多次改型的零件。5价值昂贵,加工中不允许报废的关键零件。6需要最短生产周期的急需零件。它的缺点是:设备费用较高

数控加工零件工艺性分析:一,零件图样上尺寸数据的给出应符合编程方便的原则:11零件图上尺寸标注方法应适应数控加工的特点。12构成零件轮廓的几何元素的条件应充分。二,零件各加工部件的结构工艺性应符合数控加工的特点:21零件的内腔和外形最好采用统一的几何类型和尺寸。22内槽圆角的大小决定着刀具直径的大小,因而内槽圆角半径不应过小。23零件铣削底平面时,槽底圆角半径R不应过大。24应采用统一的基准定位。

数控加工方案的确定原则:1应根据主要表面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初步确定为达到这此要求所需要的加工方法。2还要考虑机床选择的合理性。

定位安装的基本原则:1力求设计、工艺与编程计算的基准统一。2尽量减少装卸次数,尽可能在一次定位装夹后,加工出全部待加工表面。3避免采用占机人工调整式加工方案,以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效能。

选择夹具的基本原则:1当零件加工批量不大时,应尽量采用组合夹、可调式夹具及其它通用夹具,以缩短生产准备时间、节省生产费用。2在成批生产时才考虑采用专用夹具,并力求结构简单。3零件的装卸要快速、方便、可靠,以缩短机床的停顿时间。4夹具上各零部件应不妨碍机床对零件表面的加工,即夹具要开敞,其定夹紧机构元件不能影响加工中的走刀。5为了提高加工效率,在成批生产中还可采用多位、多件夹具。

生产中,平面零件周边轮廓的加工,常采用立铣刀;铣削平面时,应选硬质合金刀片铣刀;加工高台低槽时,选高速钢立铣刀;加工毛坏表面或粗加工孔时,可选镶硬质合金的玉米铣刀。

对于一些立体型面和变斜角轮廓外形的加工,常用用球头铣刀,环形铣刀,鼓形刀,锥形刀和盘形刀。

曲面加工常采用球头铣刀,但加工曲面较平坦部位时,应采用环形刀。

切削用量的确定:合理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是:粗加工时,一般以提高生产率为主,但也应考虑经济性和加工成本;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应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兼顾切削效率,经济性和加工成本。

进给量F(小定字母,MM/MIN或MM/R)是数控机床切削用量中的重要参数。

对刀点(程序起点、起刀点):就是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刀具相对于工作运动的起点。

对刀点的选择原则:1便于用数字处理和简化程序编制2在机床上找正容易,加工中便于检查。3引起的加工误差小。

机床原点:是指机床上一个固定不变的极限点

刀位点:指车刀、镗刀的刀尖;钻头的钻尖;立铣刀、端铣刀刀头底面的中心,球头铣刀的球头中心。

机床原点:是指机床上一个固定不变的极限点。

加工路线的确定:1加工路线应保证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且效率较高。2使数值计算简单,以减少编程工作量。3应使加工路线最短,这样既可减少程序段,又可减少空刀时间。4还要考虑工件的加工余量与机床、刀具的刚度等情况,确定是一次走刀还是多次走刀来完成加工,及在铣削加工中是采用顺铣还是逆铣等。

铣削曲面时,常用球头刀采用行切法进行加工。

二坐标联动的三坐标行切法加工:通常用球头铣刀,常在曲率变化不大及精度要求不高的粗加工中使用。

三坐标联动加工常用于复杂空间曲面的精确加工

螺旋桨是五坐标加工的典型零件之一。

数控编程与CAD的连接:1非连接2集成3间接连接4直接连接

按操作方式的不同,可将自动编程方法分为APT语言编程和图象编程二种。

CAD/CAM一体化数控编程的作用:1零件几何信息的描述2加工工艺信息的生成3刀具运动轨迹的自动生成4刀具轨迹编辑。

一般来说,刀具轨迹编辑系统的功能包括以下方面:1走刀轨迹索引和刀位数据列表2走刀轨迹的快速图形显示3走刀轨迹的几何变换4走刀轨迹的删除与恢复5走刀轨迹的裁剪、分割、连接与恢复。6走刀轨迹上刀位点的修改7走刀轨迹上刀位点的匀化8走刀轨迹的转置与反向9走刀轨迹的存盘与装入10刀轨迹的编排。

数控程序:数控机床的各种运动都是执行特定的数控指令的结果,完成一个零件的数控加工一般需要连续执行一连串的数控指令,即为数控程序。

后置处理:就是把刀位文件转换成指定数控机床能执行的数控程序的过程。

主要功能:后置处理过程原则上是解释执行,即每读出刀位文件中的一个完整的记录,便分析该记录的类型,根据记录确定是进行坐标变换还是文件代码转换,然后根据所选数控机床进行坐标变换或文件代码转换,生成一个完整的数控程序段,并写到数控程序文件中去,直到刀位文件结束。

刀位轨迹显示验证的判断原则:1刀位轨迹是否光滑连续2刀位轨迹是否交叉3刀轴矢量是否有突变现象4高低点处的刀位轨迹连接是否合理5组合曲面加工是刀位轨迹的拼接是否合理6走刀方向是否符合曲面的造型原则。

DNC(直接数控):是指用一台计算机直接控制多台数控机床,其技术是实现CAD/CAM的关键技术,也是柔性制造系统FMS和计算机集成控制系统CIMS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上位机通过智能化接口与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连接,构成信息双向通讯网络。上位机与数控系统之间以及数控系统间的连接方式右有星形、环形及总线形等多种,但总线形用得最多。

智能化接口的任务是:从上位机接收信号,向各CNC系统分配并传送;从CNC系统采集数据,向上位机传送。

CNC系统通讯工作流程:1设定机床数控系统通讯规程,如波特率、奇偶校验方式、停止位的数目、数据字节长度、缓冲区大小及设定控制信号的等待时间等。2读取通讯线路的工作状态,判断是否可进行通讯。3送出或接收一个数据字节。4对传输数据循环校验,并发出订可或否认信息,确保数据通讯过程中的正确无误。5重复上述2-4步骤。6当机床数控系统内部内存溢出前发出控制信息暂停数据传送,以免数据被冲或丢失。

第8章冲模CAD/CAM系统

CAD/CAM在冲模设计与制造的应用,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几何造型技术完成复杂模具的几何设计。2完成工艺分析计算,辅助成型工艺的设计。3建立标准模具零件和结构的图形库,提高模具结构和模具零件设计的效率。4辅助完成绘图工作,输出模具零件图与装配图。5利用计算机完成有限元分析和优化设计等数值计算工作。6辅助完成模具加工工艺设计和NC编程。

冲模CAD/CAM系统的基本功能:1系统运行管理模块(总控模块)2工艺计算分析模块(21工艺性分析22工艺方案选定23工艺计算:231毛料计算232工序计算233力的计算234压力机选用235模具工作部分强度校核)3模具结构设计分析模块(任务为:选定模具典型组合,对于非典型组合模具,及提供索引文件)4图形处理模块5数据库和图形库处理模块冲模CAD/CAM系统中的图形输入:1结点输入法(简单易学易懂,计算各结点数据费时太多,易出错)2用数控语言输入图形(直观方便,易发现错误,适用于熟悉APT语言或英语有一定基础的人员)3面素拼合法(拼合的方法分直接拼合与构造面素拼合二种)4用数字化仪或图形扫描仪输入(不太适合于冲模系统)5编码输入法6交互输入法(操作直观,灵活,易于掌握,使用范围广)

冲裁件的工艺性是指:冲裁件对冲压工艺的适应性,它包括冲裁件的形状结构、尺寸及其偏差以及外轮廓与孔、孔与孔之间的距离等因素。

冲裁件工艺性判断图的主要步骤:1选择判别对象元素是采用对整个图形进行搜索的方法2找到判断对象元素后,利用事先确定的一套几何关系进而确定判断对象的性质。3计算需要判别的量值,并与极限值进行比较。

工件在条料上的排列形式有四类:普通单排、对头单排、普通双排、对头双排

计算机对排样的处理方法:1加密点逐步移动判定法2平行线分割一步平移法3函数优化法4人机交互动画寻优法5其它排样优化设计程序原理:1加密点逐步移动判定法2平行线分割一步平移法3函数式优化排样法4人机交互动画寻优法冲裁时压力机选用一般满足以下条件:1压力机械额定吨位大于等于总压力2压力机最小闭合高度小于模具闭合高度3压力机最大闭合高度大于模具闭合高度

冲裁工艺方案的选择:1冲件的尺寸精度(当冲件内孔与外形间定位尺寸精度要求较高时,应尽可能采用复合模)2冲件的形状与尺寸(当料厚大于5毫米,外形尺寸大于250毫米时,不适于采用连续模)3生产批量(对中、大批量生产的冲件,宜采用连续模或复合模)4模具加工条件5公模安装位置(如果发生干涉,不宜采用复合模)

模具结构形式选择:对于简单模,主要选择弹压或固定卸料、上出件或下出件,其主要判据是冲件的料厚及其对平整度的要求。对料薄且平整度要求高的冲件,宜选择弹压卸料及上出件形式,否则可选择固定卸料及下出件形式。对于复合模,主要是倒装与顺装的选择,其判据是公母模的壁厚值,即倒装所要求的公母模的壁厚值比正装大,故主要采用将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办法,即可判断出产品图孔间距是否满足倒装复合模的要求,若不满足,则再选用正装复合模。对于连续模,主要是选择条料定位形式,一般有临时和固定挡料销加导正销及侧刃加导正销二种组合方式。前者多用于料厚,精度不高的情况,后者不便采用前者定位情况。

模具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1人机交互式二维图形作图法(效率低,对各种模具结构的通用性强,并能充分发挥设计者主观能动性)2程序自动处理法(效率高,对操作者村注较低,但对模具结构设计分析程序要求很高,编程工作量大而复杂,开发周期较长。

冲裁模零件按其标准化程度可归纳为三类:1完全标准件:如导柱、导套、卸料螺钉、挡料钉、导正销、标准圆公模等。2半标准件:如母模板、公模固定板等。3非标准件:如公模、顶件块、公母模等

冲裁模母模的外形尺寸是由冲裁件的几何形状、百度、排样转角和条料宽度等因素决定的。

落料时应以母模为设计基准,配制公模

冲孔时应以公模为设计基准,配制母模。

在计算母模与公模的刃口尺寸时,根据磨损情况将其分为磨损后变大的尺寸,变小,不变三类。

按国家标准设计冲裁模时,母模尺寸是关键尺寸。

绘制装配图的几种方法:1子图拼合法2零件图形拼装法3几何图形造型法

论述冲裁模的CAM切割加工应注意哪几方面的内容:1数控线切割编程的数据准备:11各模块轮廓数据准备12偏移量与间隙值的确定。2数控线切割编程的工艺处理:21装夹位置及切割路线的确定22起割点的选取(应考虑选在二线段的交叉点上,或选在精度要求不高的表面上及容易修整的表面上,一般不宜选在切点或圆滑表面上)23穿丝孔位置的确定:231应有较大空间,能钻出较大孔径的穿丝孔232考虑到切割效率,穿丝孔距离起割点不宜太远。

数控线切割自动编程过程:1首先输入图形信息2程序自动选择合理的穿丝孔位置、孔径和起割点3将穿丝孔中心与起割段元素的起点连接起来,作为切割的第一元素,并按切割顺序将几何元素进行重新编排。

发生断丝情况时应采取的措施:在程序设计时,可编入一段几何元素反向编排交换程序。这样,可得到与原切割方向相反,参数完全一样的数控程序纸带。在切割过程中,当发生断丝时,只要换上新丝,使用相应的反向切割程序纸带,就可沿着与原切割顺序相反的方向将工件继续切割完。这样,不但提高了生产率,而避免了由于二次放电加工造成的工作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的降低。

第九章注射模CAD、CAM系统

注射流动模拟用的几何模型的简化原则:1对于计算精度要求不高的塑件,小于一个单元边长的公母结构,可略去不计。2计算精度要求较高的塑件,有限元网络尺寸可取小一些,以便得到更精确的计算结果3如果塑件某同一平面内有孔,则要网络化处理之前进行区域划分时,要进行高斯切割处理,即将原来是复连通的区域,经分割后化为单连通区域。4复杂结构的塑件,可具有不同单元网格尺寸的不同区域,即需要仔细分析的区域,单元尺寸取小些。5如果最初选取的有限元网格尺寸不合适,C——VIEW软件要自动化风格生成后,提示红色警告信息----红色区域的网格不合理。必须修改网格尺寸,直至网格化处理合理为止。

回程杆长《=顶杆固定板厚度+垫板厚度+动模板厚度+顶杆最大行程。

注射模的力学计算包括二方面:脱模力计算和模具零件强度校核

注射成型是熔体处于粘流态的填充----冷却----固化过程。

模具强度校核的方法:1简化法2载荷叠加法及其力学模型3有限元法

流道系统的组成:主、分流道,浇口,冷料井

分流道中的圆形截面的流道比表面积最小,半圆截面、矩形、梯形次之。

浇口:指分流道与制品之间的一段细短流道

由于点浇口与边缘浇口的末端与制品相连部位的面积小,流道废料容易离断,所以是最常用的浇口类型。

冷料井:位于主流道或分流道的末端,用以存贮注射前锋的冷料。

人机交互设计式流道设计的过程:流道系统的CAD,需要人机交互设计的部位有二部分,即分流道设计与浇口设计。

修正初始流道尺寸时遵循下列三原则:1流道系统的总体积尽可能小,以节省塑料。2采用小浇口,有益于流动产生的粘性热维持熔体在流道系统中的温度。3实现多腔模的同时充满与合理的熔接痕位置。

均等压降原理与流道设计:1均等压降原理2分流道设计3浇口设计(浇口的截面通常比分流道小)

流动分析要考虑二个物理因素,即料的流动和热量的传道递。用差分法求温度场:1差分法2有限差分的网格划分3有限差分求温度场

在进行流动模拟分析之前,必须先设置模拟分析的条件,如选择塑料材料的牌号、设定浇口的数量与位置,输入成型时的工艺参数(包括熔体的注射稳定、模具稳定;冷却剂温度充模冷却时间等),供模拟分析的程序计算使用。

注射成型的工艺参数:锁模力、注射压力、熔体的注射温度、模具温度及注射时间等参数。

流动分析是流动模拟软件的核心

注射冷点模拟可应用在注射模设计过程中的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同一模具,选用不同材料调试其充模特性。2优化注射成型的工艺参数:锁模力、注射压力、熔体的注射温度、模具温度及注射时间等参数。3优化浇口的数量和位置,在一模多腔时优化流产系统,节省流道废料。4预测气袋的位置,从而确定排气孔的位置。5预测熔接痕的位置,填充不足、过热或过压等缺陷,协助设计人员即时对方案进行修正。

注射成型周期中5%的时间用于注射成型,15%用于顶出,80%时间用于冷却。

冷却系统的目的,一是使注射模冷却时间最短,以提高注射缺口的生产效率,二是使注射制品表面温度均匀,以减少制品的

变形,提高制品的质量。

影响注射冷却的因素很多,如制品的形状,冷却介质的种类,温度、流速、冷却管道布置,模具材料、熔体温度、工作要求的顶出温度和模具温度及塑料和模具间的热循环交互作用等。

机械CADCAM精彩试题期末.doc

用准 机械 cadcam试题汇总 一、填空 1.CAD/CAM系是由工作人、硬件和件三大部分組成。 2、CAD/CAM系内部的算机网一般采用局域网。 3、CAD/CAM的英文 Computer Aided Design 和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写,其中文意思是:算机助和算机助制 造。 4、在 CAD/CAM系集成化展程中,CIMS 技是更高次的集成系,在CAD/CAM系智能化展程中,家系是将人工 智能技首先引入品域的。 5.CAD/CAPP/CAM集成系的型可分型、改型和数据型三种。 68、机械 CAD家系要求解策略包括参数方案、构方案、工参数、形。 7.在形件准化中,国上常用的件有Pro/E 、 CATIA 和 UG、 I-DEAS 等。 8、20 世 90 年代开始 CAD/CAM技主要朝着集成化、智能化、准化和网化的方向展。 9、“ 品模型数据交准”的英文写STEP,它是由 ISO 制定的。 10.数据的数据模型常用的有三种,它是次型、网型和关系型。 11、数据系包括数据和数据管理系两部分。 12、数据系的体系构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内模式三种 13、在数据构中,性表的存构有以下二:序存构和式存构。 14、性表的式存构有以下几种:向表和双向表。 15、FoxPro 的运算型有四种,它是算运算、字符串运算、比运算和运算。 16、一般的每一个点可以有任意多个子,在二叉中每个点的子数不能超 2 个,而二叉中的子有左右之分,其次序不能倒。 17、AutoCAD件常用的菜有菜、下拉菜和菜。 18、AutoCAD件中下拉菜的 ***POPn。 19、AutoCAD件常用的菜有屏幕菜、下拉菜、菜三种。 20、菜段固定 ***Image ,子菜之下的第一菜的,表菜只能通屏幕菜或下拉菜用。 21、AutoCAD件中屏幕菜的screen 。 22、框构件“OK”的关字accept。 23、AutoCAD件中菜的***image。 24、在 AutoCAD的框构件中, button 、list_box 、slider 、toggle 是最常用的,他所的构件中文名称分是:按、列表框、条、切开关。 25、框中使用的回函数 action_tile 26、框中最常用的两个退出按是OK 、 Cancel 27、框中最常用的 4 个准退出按是OK 、 Cancel 、 Help 和 Info ?? 28、框中最常用的三个按是Ok、 Cancel 、 Help 。 29、AutoLISP 言使用的数型数据有整数和型数两。 30、AutoLISP 言的算运算采用前运算符,例如:求两数x 、 y 之要写成( * x y ), AutoLisp 言的注符;。 31、在成技中零件分的主要方法有法、生流程分析法和分法。 32、成技( GT)中零件分的基本依据是:构特征、工特征、生与划特征。 33、算机“成技”的英文写GT。 34、OPITZ 分系的四个助分表示主要尺寸、材料及理、毛坯原始形状和精度。 35、在零件分方法中,生流程分析法可以分关机床法、序分枝法和聚分析法。 36、零件分法中的分法可以分特征位法、位法和特征位域法 37、算机集成制造系的 4 个用分系是管理信息系、工程系、制自化、量保系。 38、在成式 CAPP系中行决策的两种常用方法决策和决策表

冲压工艺模具 题目及答案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200-200学年第学期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冲裁变形过程中得塑性变形阶段形成了。 A 、光亮带 B 、毛刺 C 、断裂带 2、弯曲变形区得板料得外区(靠凹模一侧),纵向纤维变形后。 A、缩短 B、不变 C.分离 D.伸长 3、在拉深变形过程中得某一时刻,在凸缘变形区中间有一位置,其。在该位置,用R=0、61R t作圆,可将凸缘变形区分为两部分,由此圆到凹模洞口处。 A.∣б1∣>|б3|,|ε1|<|ε3| B.∣б1∣>|б3|,|ε1|>|ε3| C.∣б1∣<|б3|,|ε1|<|ε3| D.∣б1∣<|б3|,|ε1|>|ε3| 4、侧刃与导正销共同使用时,侧刃得长度应 ______步距。 A 、≥ B 、≤ C 、> D 、< 5、为了保证条料定位精度,使用侧刃定距得级进模可采用 ______。 A 、矩形侧刃 B 、成型侧刃 C 、尖角侧刃 6、为了避免弯裂,则弯曲线方向与材料纤维方向 _____。 A 、垂直 B 、平行 C 、重合

7、不对称得弯曲件,弯曲时应注意 ____。 A 、防止回弹 B 、防止偏移 C 、防止弯裂 8、拉深过程中,坯料得凸缘部分为 _____。 A、传力区 B、变形区 C、非变形区 9、当任意两相邻阶梯直径之比( )都不小于相应得圆筒形得极限拉深系数时,其拉深方法就是。 A、由小阶梯到大阶梯依次拉出 B、由大阶梯到小阶梯依次拉出 C、先拉两头,后拉中间各阶梯 10、点得主应变状态图有。 A.三种 B.九种 C.六种D、四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未选、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1、由于级进模得生产效率高,便于操作,但轮廓尺寸大,制造复杂,成本高,所以一般适用于 ______冲压件得生产。 A 、大批量 B 、小批量 C 、大型 D 、中小型 2、冲裁大小不同、相距较近得孔时,为了减少孔得变形,应先冲_____得孔。 A 、大 B 、小 C 、精度高 D 、一般精度 3、以下工序不属于伸长类变形得就是。

模具CAD/CAM练习题资料

模具CAD/CAM复习题 一、填空题 1、CAD/CAE/CAM分别是指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计算机辅助制造。 2、CAD/CAM是以计算机硬件、软件为支持环境,实现对产品的描述、计算、分析、优化、绘图、工艺设计、NC编程、仿真和NC加工和检测。 3、通常将CAD/CAM系统功能归纳为几何建模、计算分析、工程绘图、工程数据库的管理、工艺设计、数控编程和加工仿真等。 4、CAD/CAM系统基本功能包括图形显示功能、存储功能、输入输出功能。 5、CAD/CAM系统的硬件由主机、外部存储器、图形终端、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 6、CAD/CAE/CAM系统软件分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 7、支撑软件包括图形处理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服务软件等。 8、模具CAD/CAM系统采用关键技术是特征建模、参数化设计与变量化设计、变量装配设计技术、工程数据库。 9、CAD/CAM技术发展趋势集成化、智能化、标准化、网络化、最优化。 10、输入设备有键盘、光标控制装置、数字化仪、自动扫描输入机。 11、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加工系统、诊断修复系统、和日常事务管理系统、数据管理系统。 12、将矢量图形称为图形,将点阵图形称为图像。 13、在矢量法中,任何形状的曲线都是可以用首尾相连的直线逼近。 14、计算机图形处理系统按其工作方式分为静态自动图形处理系统和动态交互绘图系统。 15、计算机图形处理相当复杂,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图形生成技术、图形编辑技术以及科学计算的可视化技术等。 16、布尔运算是几何建模中的核心算法,通过求交、并、差等运算将基本的几何体拼合成所需的任意复杂的物体。 17、一般规则曲线、曲面可按其参数方程生成,自由曲线、曲面通常用插值法或曲线拟合法。 18、图形变换包括图形的比例缩放、对称变换、错切变换、旋转变换、平衡等内容。 19、图形裁剪常用的算法有编码算法、矢量线段裁剪法、中点分割法,在裁剪对象中点和直线是最基本的。 20、图形软件通常分为三种:基本绘图指令软件、图形支撑软件和专用图形软件。 21、在二维平面中,任何图形都可以认为是点的集合,图形变换的实质就是在保持坐标系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组成图形的点的坐标值。 22、视区不变、窗口缩小或放大时,显示的图形也相应放大或缩小。 23、窗口不变、视区缩小或放大时,显示的图形也相应缩小或放大。 24、窗口与视区的大小相同且坐标原点相同时,显示的图形大小不变。 25、工程图的各项视图是通过变换矩阵而得,这种变换称为三面投影变换。 26、参数化绘图是指设计图形的拓朴关系不变,尺寸形状由一组参数进行约束。 27、变量化绘图是指设计图形的修改的自由度不仅包括尺寸形状参数,而且包括拓朴关系,甚至过程计算条件,设计结果受到一组约束议程的控制与驱动。

筒形件一次拉深模具课程设计

目录 序言 (2) 第一部分冲压成形工艺设计 (4) Ⅰ明确设计任务,收集相关资料 (4) Ⅱ制定冲压工艺方案 (5) Ⅲ定毛坯形状,尺寸和主要参数计算...................... 6-7 第二部分冲压模具设计 (8) Ⅰ确定模具类型机结构形式 (8) Ⅱ计算工序压力,选择压力机 (8) Ⅲ计算模具压力中心 (9) Ⅳ模具零件的选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2 Ⅴ冲压设备的校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Ⅵ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Ⅶ模具装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设计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序言 目前我国模具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当落后。主要原因是我国在模具标准化,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随着工业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模具产品生成呈现的品种、少批量、复杂、大型精密更新换代速度快。模具设计与技术由于手工设备,依靠人工经验和常规机加工,技术向以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控编程切屑加工,数控电加工核心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AM)技术转变。 模具生产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生产率,高一致性和抵消耗是其它制造加工方面所不能充分展示出来,从而有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批量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国防工业及民用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加工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冲压零件日趋复杂化,冲压模具正向高效、精密、长寿命、大型化方向发展,冲模制造难度日益增大。模具制造正由过去的劳动密集、依靠人工的手工技巧及采用传统机械加工设备的行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行业,更多的依靠各种高效、高精度的NC机床、CNC机床、电加工机床,从过去的单一的机械加工时代转变成机械加工、电加工以及

机械CADCAM试题(期末)

机械CADCA眩题(期末)

机械cadcam试题汇总 一、填空题 1. CAD/CAM 系统是由工作人员、硬件和软件三大部分組成。 2、CAD/CAM系统内部的计算机网络一般采用局域网。 3、CAD/CAM 的英文Computer Aided Design 和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缩写,其中文意思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 机辅 助制造。 4、在CAD/CAM 系统集成化发展过程中,CIMS 技术是更高层次的集成系统,在CAD/CAM 系统智能化发展过程中,专家系 统是 将人工智能技术首先引入产品设计领域的。 5. CAD/CAPP/CAM 集成系统的类型可分为传统型、改进型和数据驱动型三种。 68、机械CAD专家系统要求解策略包括参数方案设计、结构方案设计、工艺参数设计、图形设计。 7、在图形软件标准化中,国际上常用的软件有Pro/E、CATIA和UG、I-DEAS等。 8、20世纪90年代开始CAD/CAM 技术主要朝着集成化、智能化、标准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9、“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的英文缩写为STEP,它是由ISO制定的。 10 ?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常用的有三种,它们是层次型、网络型和关系型。 11、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两部分。 12、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为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内模式三种 13、在数据结构中,线性表的存储结构有以下二类: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14、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有以下几种:单向链表和双向链表。 15、FoxPro的运算类型有四种,它们是算术运算、字符串运算、比较运算和逻辑运算。 16、一般树的每一个结点可以有任意多个子树,在二叉树中每个结点的子树数不能超过2个,而二叉树中的子树有 左右之分,其次序不能颠倒。 仃、AutoCAD软件常用的菜单有图标菜单、下拉菜单和图标菜单。 18、AutoCAD 软件中下拉菜单的标题为***POPn。 19、AutoCAD 绘图软件常用的菜单有屏幕菜单、下拉菜单、图标菜单三种。 20、图标菜单段标题固定为***lmage,子菜单标题之下的第二项为图标菜单的标题,图表菜单只能通过屏幕菜单或下拉菜单调用。 21、AutoCAD软件中屏幕菜单的标题为screen 。 22、对话框构件“ 0K ”的关键字为accept 。 23、AutoCAD 软件中图标菜单的标题为***imaae。 24、在AutoCAD的对话框构件中,button、list_box、slider、toggle是最为常用的,他们所对应的构件中文名称分别是:按钮、 列表框、 滚动条、切换开关。 25、对话框中使用的回调函数为action tile 26、对话框中最常用的两个退出按钮是OK、Cancel 27、对话框中最常用的4个标准退出按钮是OK、Cancel 、Help 和Info…… 28、对话框中最常用的三个按钮是Ok、Cancel、Help。 29、AutoLISP语言使用的数值型数据有整数和实型数两类。 30、AutoLISP语言的算术运算采用前缀运算符,例如:求两数x、y之积要写成(* x y),AutoLisp语言的注释符为 31、在成组技术中零件分类的主要方法有视检法、生产流程分析法和编码分类法。 32、成组技术(GT)中对零件分类编码的基本依据是:结构特征、工艺特征、生产组织与计划特征 33、计算机“成组技术”的英文缩写为GT。 34、OPITZ分类编码系统的四个辅助码分别表示主要尺寸、材料及热处理、毛坯原始形状和精度。 35、在零件分类方法中,生产流程分析法可以分为关键机床法、顺序分枝法和聚类分析法。

冲压工艺模具 题目及答案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200 -200 学年第 学期考试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冲裁变形过程中的塑性变形阶段形成了 。 A 、光亮带 B 、毛刺 C 、断裂带 2、 弯曲变形区的板料的外区(靠凹模一侧),纵向纤维变形后 。 A 、 缩短 B 、不变 C.分离 D.伸长 3、 在拉深变形过程中的某一时刻,在凸缘变形区中间有一位置,其 3 1σσ=。在该位置, 用R=0、61R t 作圆,可将凸缘变形区分为两部分,由此圆到凹模洞口处 。 A.∣б1∣>|б3|,|ε1|<|ε3| B.∣б1∣>|б3|,|ε1|>|ε3| C.∣б1∣<|б3|,|ε1|<|ε3| D.∣б1∣<|б3|,|ε1|>|ε3| 4、 侧刃与导正销共同使用时,侧刃的长度应 ______步距。 A 、≥ B 、≤ C 、> D 、< 5、 为了保证条料定位精度,使用侧刃定距的级进模可采用 ______。 A 、矩形侧刃 B 、成型侧刃 C 、尖角侧刃 6、 为了避免弯裂,则弯曲线方向与材料纤维方向 _____。 A 、垂直 B 、平行 C 、重合

7、不对称的弯曲件,弯曲时应注意 ____。 A 、防止回弹 B 、防止偏移 C 、防止弯裂 8、拉深过程中,坯料的凸缘部分为 _____。 A、传力区 B、变形区 C、非变形区 9、当任意两相邻阶梯直径之比( )都不小于相应的圆筒形的极限拉深系数时,其拉深方法就是。 A、由小阶梯到大阶梯依次拉出 B、由大阶梯到小阶梯依次拉出 C、先拉两头,后拉中间各阶梯 10、点的主应变状态图有。 A.三种 B.九种 C.六种D、四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未选、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1、由于级进模的生产效率高,便于操作,但轮廓尺寸大,制造复杂,成本高,所以一般适用于 ______冲压件的生产。 A 、大批量 B 、小批量 C 、大型 D 、中小型 2、冲裁大小不同、相距较近的孔时,为了减少孔的变形,应先冲_____的孔。

CADCAM课程设计论文

第一章CAD/CAM技术的介绍 CAD/CAM技术以计算机及周边设备和系统软件为基础,它包括二维绘图设计、三维几何造型设计。是一种设计人员借助于计算机进行设计的方法。其特点是将人的创造能力和计算的高速运算能力、巨大存储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简称CAD/CAM,该技术是以计算机数控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计算机数据分析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是计算机在工程应用中最有影响的技术之一,推动了几乎一切领域的设计革命,在机械行业的应用中尤以模具制造业的应用成果最为突出。CAD/CAM技术的引入,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缩短了新产品的开发周期,也为工厂实现由产品设计、生产到管理的一体化,无图纸化奠定了基础。 CAD/CAM建模(造型)是CAD/CAM的核心技术和基础,对CAD/CAM的整体技术水平及相关功能的发展至关重要。当今流行的商品化CAD/CAM系统主要基于2D 平面或3D线框造型,3D曲面造型和参数化实体造型三种。 1、2D平面或3D线框造型以AutoCAD等为代表,主要解决计算机绘图初级工作。 2、3D曲面造型。以DUCT/SHAPE为代表,是3D建模技术发展方向之一,在解决复杂形体单一零件的三维建模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适合于复杂模具、汽车、飞机等复杂曲面产品设计与制造。 3、参数化实体造型。以SOLIDWORKS、SOLIDEDGE为代表的实体造型如实反映了所设计零件的空间结构,参数化设计确保了零件、部件、总装及2D、3D工程图纸修改的相关性,完全符合机械设计过程。 195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采用阴极射线管(CRT)研制成功图形显示终端,实现了图形的屏幕显示,从此结束了计算机只能处理字符数据的历史,并在此基础上,孕育出一门新兴学科——计算机图形学。 第二章CAD CAM软件介绍 美国CAD CAM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开发三维机械设计软件的高科技公司,公司宗旨是使每位设计工程师都能在自己的微机上使用功能强大的世界最新CAD/CAE/CAM/PDM系统。 90年代初,国际微机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微机性能大幅提高,而价格

汽车CADCAM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Pro/E Wildfire 使用尺寸来驱动特征,即通过修改尺寸可以驱动模型,已建立的模型随尺寸的改变而改变。 2.进入Pro/E的零件模式时,窗口右侧的特征工具栏中放置了常见的特征,便于用户查找,可以依据作用的不同,分为基准、基本特征、工程特征、和编辑特征4种类型。 3.通过“创建两点直线”命令绘制的直线需要的两个要素是起始点和终止点。 4.Pro/ENGIEER中可以建立的基准特征包括了平面、轴和坐标系。 5.要建立一个装配或者组件,用户必须首先调入或者建立一个基础部件(零部件或子装配),或建立三个正交的基准面作为第一个特征。, 6.零件、组件和钣金件都可以用作设计模型 7.在不做任何配置的情况下进入草绘里默认的尺寸是弱尺寸。 8.在工程图里创建投影视图时,必须要先创建一般视图(或主视图)。 9.抽壳命令里除了必须选的移除面外,还有一个非缺省面的选项。 10.倒圆角时可选的参照有:①边,②面面,③面边。 11.在视图管理器(或View Manager)命令中可以完成剖面和爆炸图。 12.镜像可以对①特征,②多特征/特征组,③零件几何(或实体几何)。 13.特征阵列可选的参照有:①单向尺寸。②双向尺寸③方向④轴。⑤参照⑥填充 14.孔命令里可选的参照有①同轴②线性③平面径向④柱面径向 二、选择题 1.Pro/E Wildfire 2.0参数化建模的特点有:(C ) A.基于特征 B.全尺寸约束 C.尺寸驱动 D.单一数据库 2、3D图形是由事先在(A )中绘制的2D图形通过空间中的几何变换得到的。 A草绘器B编辑器C指示器D捕捉器 4、Pro/ENGIEER中绘制零件实体造型的过程被称之为( B ) A 2D造型 B 3D 造型 C 曲面造型D绘制工程图 5、进行装配工作的过程是在Pro/ENGIEER的( D )模式下进行的。 A 绘图 B 造型 C 曲面 D 组件 6、“参照模型类型”选项组中,有3个选项;其中表示参照模型和设计模型将指向同一个文件, 彼此相互关联。( C ) A.按参照合并

冲压试题库与答案

1.冷冲压的优点有:生产率高、操作简便,尺寸稳定、互换性好,材料利用率高。2冷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3.一般的金属材料在冷塑变形时会引起材料性能的变化。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所有的强度、硬度都提高,同时塑性指标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冷作硬化。4.拉深时变形程度以拉深系数m表示,其值越小,变形程度越大。 5.材料的屈强比小,均匀延伸率大有利于成形极限的提高。 6冲裁件的断面分为圆角,光面,毛面,毛刺四个区域。 7.翻孔件的变形程度用翻孔系数K表示,变形程度最大时,口部可能出现开裂8.缩孔变形区的应力性质为双向压缩应力,其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是失稳起皱9.精冲时冲裁变形区的材料处于三向压应力,并且由于采用了极小的间隙,冲裁件尺寸精度可达IT8-IT6级。 10.冷冲压模具是实现冷冲压工艺的一种工艺装备。 11.落料和冲孔属于分离工序,拉深和弯曲属于成形工序。 12.变形温度对金属塑性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塑性提高,变形抗力降低。 13.压力机的标称压力是指滑块在离下止点前某一特定位置时,滑块上所容许承受的最大作用力。14.材料在塑性变形中,变形前的体积等于变形后的体积,

用公式来表示即:ε1+ε2+ε3=0。 15.冲裁的变形过程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分离三个阶段。16.冲裁模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时,落料以凹模为基准,冲孔以凸模为基准,凸模和凹模的制造精度比工件高2-3级。 17.冲裁件之间及冲裁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余料称作搭边。它能补偿条料送进时的定位误差和下料误差,确保冲出合格的制件 18.弯曲零件的尺寸与模具工作零件尺寸不一致是由于弯曲回弹而引起的,校正弯曲比自由弯曲时零件的尺寸精度要高。 19.拉深时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是起皱和开裂 20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被冲材料施加一定的压力,使之产生分离和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要形状和尺寸的零件(也称制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21用于实现冷冲压工艺的一种工艺装备称为冲压模具。 22冲压工艺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分离工序,一类是变形工序。 23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变形,若外力去除以后,物体并不能完全恢复自己的原有形状和尺寸,称为塑性变形。 24变形温度对金属的塑性有重大影响。就大多数金属而言,其总的趋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塑性增加,变形抗力降低。 25以主应力表示点的应力状态称为主应力状态,表示主应力个数及其符号的简图称为主应力图。 26塑性变形时的体积不变定律用公式来表示为:ε1+ε2+ε3=0。

模具CADCAECAM课程设计说明书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模具CAD/CAE/CAM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题目:散热管模具CAD/CAE/CAM课程设计 作者所在系部:材料工程系 作者所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作者所在班级: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完成时间: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散热管模具CAD/CAE/CAM课程设计完成时间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学生姓名班级 总体设计要求和技术要点 一、设计要求 1.根据给定塑件三维造型,画出符合制图标准的二维塑件图; 2.对塑件进行模流分析(至少流动分析),生成分析报告; 3.根据分析结果利用Pro/E进行模具设计,并进行开模模拟; 4.对分模后零件进行加工工艺分析,编制数控铣、线切割加工程序,设计电火花加工电极; 5.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二、技术要点 1、模具设计; 2、模流分析; 3、CAM编程。 工作内容及时间进度安排 日期 工作内容 1 2 3 4 5 第一周分析设计题目画规范塑件图模流分析模流分析确定分型方案第二周分模分模完善设计CAM编程CAM编程第三周编写设计报告编写设计报告总结材料答辩答辩 课程设计成果 1. 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包括:课程设计任务书;二维标准塑件图(包括塑件三维造型图);模流分析过程设置及分析报告,分析报告包括填充时间、充填结束时压力、注射位置压力XY图、冻结层因子(压力释放时)、气泡、熔结痕与流动前沿温度叠加、翘曲等及其对应诠释;模具分模主要步骤及分模结果三维图;加工工艺分析、数控加工编程步骤及说明、加工程序单,需要电火花加工的设计出电极,需要线切割加工的编出线切割加工程序。要求按照给定统一格式书写并打印,并按以上顺序装订成册。其中摘图全部放入正文中,不加附页。课程设计报告分别交打印稿和电子文档。 2. 课程设计所有文件的电子文档,要求总文件夹以姓名的汉语拼音及学号命名,各项内容分别设置子文件夹,设计完成后统一上交。

CAD与CAM试题及答案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A卷)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使用班级:05162401、05162402 总分10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CAD/CAM定义为产品从设计到制造全过程的信息 得分 集成和信息流的自动化。 2、实体的六层拓扑结构包括体、壳、面、环 、边和顶点。 3、机械CAD/CAM建模技术包括几何建模、和三个阶 段,其中几何建模主要包括线框建模、曲面建模和 实体建模。 4、自动编程系统的前置处理分为输入翻译和轨迹计算 得分 分共10分) 1、下列哪种设备不属于图形输入设备( b )。 A.扫描仪 B.显示器 C.键盘 D.鼠标 2、如果在立方体上只有一条棱边被倒角,依照欧拉检验公式V - E + F = 2 (S - H)+ R,有( A )。 A.V=10、E=15、F=7、S=1、H=0、R=0。所以10-15+7=2(1-0)+0 B.V=10、E=14、F=7、S=1、H=0、R=1。所以12-14+7=2(1-0)+1 C.V=8、E=12、F=6、S=2、H=1、R=0。所以8-12+6=2(2-1)+0 D.V=8、E=12、F=6、S=1、H=0、R=0。所以8-12+6=2(1-0)+0 3、下面哪种曲线和曲面提供了对标准解析几何和自由曲线、曲面的统一数学描 述方法。( C ) A.贝齐尔 B.B样条 C.NURBS D. 以上三者 4、实体造型的集合运算主要包括:差、( A )、交。 A.并 B.非 C.与非 D.或 5、右图所示为网络的哪种拓扑结构( B )。 A.总线型拓扑结构 B.星型拓扑结构 C.环型拓扑结构 D.网状拓扑结构 6、实施基于GT的CAPP系统的第一步是确定零件的( A )。 A. 分类编码系统 B. 柔性编码系统 C. 刚性编码系统 D. JLBM-1系统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卷答案(1)

一 填空题 每空一分,共计15分 1.精冲时,剪切区内的金属处于三向()应力状态,从而提高了材料的() 。 2.弹压卸料板具有()和 ( )的双重作用。。 3.挡住条料搭边或冲孔件轮廓以限制条料送进距离的定位零件称为( ) 4.由于凸、凹模间隙的存在,冲孔件小端尺寸等于( )尺寸 5.屈强比σs/σb 越(),板料由屈服到破裂的塑性变形阶段越长,有利于冲压成形。 6.搭边和余料是与排样形式和冲压方式有关的废料,属于( )废料。 7.采用定距侧刃时,侧刃切边工序与首次冲孔同时进行,以便控制送料()。 8.当作用于毛坯变形区内压应力的绝对值最大时,在这个变形方向上一定是( )变形。 9.导板式落料模的上模回程时不允许凸模( )导板 ,以保证对凸模的 ()作用。 10.固定卸料板结构也称为 ( )卸料装置,常用于较( ) 、厚度较( ) 、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件卸料。 二 单项选择题 每题 2分 共计20分 1. 冲裁变形过程中的塑性变形阶段形成了___________。 A 、光亮带 B 、毛刺 C 、断裂带 2. 模具的压力中心就是冲压力___________的作用点。 A 、最大分力 B 、最小分力 C 、合力 3. 导板模中,要保证凸、凹模正确配合,主要靠_____ _____导向。 A 、导筒 B 、导板 C 、导柱、导套 4. 平端面凹模拉深时,坯料不起皱的条件为t/D __________ 。 A 、≥(0.09 ~ 0.17)(m 一l) B 、 ≤(0.09 ~ 0.17)(l/m 一l) C 、 ≥ (0.09 ~0.017)(1一m) D 、≥(0.09 ~ 0.17)(l/m+l) 5. 分开加工的凸模、凹模,为了保证凸模与凹模的冲裁间隙,它们的制造公差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 A 、Z Z d p min max -≥+δδ B 、Z Z d p min max -≤+δδ C 、Z Z d p min max -=+δδ 6. 斜刃冲裁比平刃冲裁有___________的优点。 A 、模具制造简单 B 、冲件外形复杂 C 、冲裁力小

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绪论 ---------------------------------------- 2 第二章设计内容分析------------------------------- 2 第三章零件实体建模 -------------------------------- 3 3.1 轴模型的创建------------------------------------- 3 3.2 齿轮模型的创建----------------------------------- 4 3.3 箱体建模----------------------------------------- 8 第四章组装典型零部件的装配过程-------------------- 12 4.1轴与键的装配------------------------------------- 13 4.2齿轮的装配--------------------------------------- 14 4.3轴与垫圈的装配----------------------------------- 14 4.4轴与挡油环的装配--------------------------------- 15 4.5轴与轴承的装配----------------------------------- 16 4.6轴的另一端挡油环与轴承的装配----------------------17 4.7总装配图及其中的注意方面------------------------- 18 第五章数控加工------------------------------------- 20 第六章机构运动仿真----------------------------------21 总结及参考文献-------------------------------------- 22

机械cad_cam_试题总汇

姓名:专业:班级:学号: 试题名称:机械CAD/CAM …………密…………………封…………………线…………………… 一、填空题:(按顺序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注意标明题号)(35分) 1. 是零件结构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种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工具。 2. 是系统软件的核心。由它来指挥和控制计算机的 和。 3. CAD/CAM的集成问题主要就是的集成问题,最终反映出、表现出的是数据 的。 4. 数据的管理技术有、和三种,其中是CAD/CAM集成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 5. 三维物体在空间的运动都可分解为由运动和运动的组合来实现。6.数据的物理结构通常有和两种存储方式 7. 人机交互任务归纳起来主要是、、、、 和和六项。 8. 是CAD/CAM系统发展过程中应用最早、也是最简单的一种建模方法。 9. 按照物体生成的方法不同,实体建模的方法可分为和两种。 10.计算机内部表示三维实体模型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 和。 11.CAPP是英文的缩写。 12.在优化设计中,根据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与设计变量的关系考虑,优化设计问题可以分为:和 13.数控自动编程语言中影响最深、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MIT研制的系统。 14.目前研究提出的CIMS体系结构基本上可分为三类:面向CIMS系统的体系结 构、面向CIMS系统的体系结构和面向CIMS系统的体系结构。 15.派生法CAPP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根据中相似性原理。 二、选择题:(按顺序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注意标明题号)(10分) 1.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出现在年。 A. 1954 B. 1974 C. 1964 D. 1946 2. 以下数据结构不属于线形结构的是。 A. 线形表 B. 数组 C. 队列 D. 树 3.把CAD和CAM的信息连接起来,实现CAD/CAM一体化的关键性中间环节是。 A. CAD B. CAM C. CAPP D. CAE 4. 表面建模在计算机内部采用的数据结构是结构。 A. 表 B. 数组 C. 树 D. 网 5. 以下不属于CAD/CAM系统的基本功能的是。 A.图形显示功能 B. 输入输出功能 C. 交互功能 D. 网络功能

冲压模具试卷答案

瓯江学院期末考试试卷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分) 1、冲裁厚板或精度要求不高的零件时,为了降低冲裁力,可采用加热冲裁的方法进行。 ( ∨ ) 2、压力机的闭合高度是指模具工作行程终了时,上模座的上平面至下模座的下平面之间的距离。 ( × ) 3、弯曲件的回弹主要是因为弯曲变形程度很大所致。 ( × ) 4、冲压模使用刚性卸料的主要优点是卸料可靠,卸料力大。 ( ∨ ) 5、冲裁模的间隙应该小于模具导向件的间隙。 ( × ) 6、弯曲变形程度用相对弯曲半径来表示。 ( ∨ ) 7、所有塑料的收缩率都是相同的,设计时取一样的值。 ( × ) 8、抽芯设计时,斜导柱与开模方向的夹角一般要大于锁紧块与开模方向的夹角2°~3°。 ( × ) 9、注塑机锁模力不足时,容易发生制品飞边现象。 ( ∨ ) 10、热流道注射模具每次开模时,需要从分型面取出塑件和浇注系统凝料。 ( × ) 二、选择题(10分) 1、冲裁件外形和内形有较高的位置精度要求,宜采用 _____ C ______ 。 A 、导板模 B 、级进模 C 、复合模 2、不对称的弯曲件,弯曲时应注意 ____ B ____ 。 A 、防止回弹 B 、防止偏移 C 、防止弯裂 3、压入式模柄与上模座呈 ____ A ______ 的配合,并加销钉以防转。 A 、H7/m6 B 、M7/m6 C 、H7/h6 4、级进模一般适用于 _______ A _ _冲压件的生产。 A 、大批量、小型 B 、小批量、中型 C 、小批量、大型 D 、大批量、大型 5、塑件的表面粗糙度主要与 B 有关 A 、塑件的成型工艺 B 、模具型腔表面的粗糙度 C 、注塑机类型 D 、尺寸精度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CADCAM课程设计

机电工程学院 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机制专业 姓名:范俊辉 班级:10机制2班 学号:20100310010319 指导老师:肖乾

CAD/CAM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零件的CAD/CAM设计 二、设计目的 CAD/CAM课程设计是开设《机械CAD/CAM》课程之后进行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在 系统学习CAD/CAM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进行机 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的综合应用能力。其目的: 1.掌握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和方法,培养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设计的能力。 2.掌握零件的计算机辅助制造过程和方法,培养数控编程及加工仿真的能力。 3.通过应用PRO/ENGINEER,训练和提高CAD/CAM的基础技能。 三、设计任务 本课程设计以某一具体的机械零件为设计对象(零件图见附图)。主要设计任务: 1、熟悉并掌握大型机械CAD/CAM软件PRO/ENGINEER的草绘模块、零件模块、制造模 块及仿真模块的功能及建模原理。 2、进行零件的参数化功能定义、三维实体零件的特征造型、着色渲染、生成不同视 图,最终完成零件的造型设计。 3、进行机床选择、刀具选择及加工参数设置,生成零件数控加工的相关文件。如刀 位数据文件、刀具清单和数控加工代码等。并对零件进行加工仿真以检查设计结果 是否正确合理。 4、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四、设计要求 1、要求设计过程在计算机上完成。 2、设计说明书用计算机打印(A4纸,1万字左右)。 正文:宋体五号,单倍行距; 页眉:宋体小五号,内容包括班级,姓名,“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字样; 页脚:右下脚页码。 3、设计结果应包括: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含设计任务书、设计思路、设计步骤、 设计过程的说明和阶段结果。附零件三维图、加工代码、零件原图纸等内容) 4、严禁抄袭和请人代做,一经发现,成绩计为零分并上报教务处。 五、设计内容及时间分配 1.准备工作:布置设计任务,认真阅读设计任务书,收集资料。(1天) 2.熟悉PRO/ENGINEER Wildfire 5.0,并进行零件的三维造型。(4天)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库及标准答案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冷冲压的优点有:生产率高、操作简便,尺寸稳定、互换性好,材料利用率高。2.冷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3.一般的金属材料在冷塑变形时会引起材料性能的变化。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所有的强度、硬度都提高,同时塑性指标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冷作硬化。 4.拉深时变形程度以拉深系数m 表示,其值越小,变形程度越大。5.材料的屈强比小,均匀延伸率大有利于成形极限的提高。 6.冲裁件的断面分为圆角,光面,毛面,毛刺四个区域。 7.翻孔件的变形程度用翻孔系数K 表示,变形程度最大时,口部可能出现开裂 8.缩孔变形区的应力性质为双向压缩应力,其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是失稳起皱9.精冲时冲裁变形区的材料处于三向压应力,并且由于采用了极小的间隙,冲裁件尺寸精度可达IT8-IT6级。 10.冷冲压模具是实现冷冲压工艺的一种工艺装备。 11.落料和冲孔属于分离工序,拉深和弯曲属于成形工序。 12.变形温度对金属塑性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塑性提高,变形抗力降低。 14.材料在塑性变形中,变形前的体积等于变形后的体积,用公式来表示即:ε1+ε2+ε3=0 。 15.冲裁的变形过程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分离三个阶段。16.冲裁模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时,落料以凹模为基准,冲孔以凸模为基准,凸模和凹模的制造精度比工件高2-3级。 17.冲裁件之间及冲裁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余料称作搭边。它能补偿条料送进时的定位误差和下料误差,确保冲出合格的制件。 18.弯曲零件的尺寸与模具工作零件尺寸不一致是由于弯曲回弹而引起的,校正弯曲比自由弯曲时零件的尺寸精度要高。 19.拉深时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是起皱和开裂 21用于实现冷冲压工艺的一种工艺装备称为冲压模具。 22冲压工艺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分离工序,一类是变形工序。 23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变形,若外力去除以后,物体并不能完全恢复自己的原有形状和尺寸,称为塑性变形。

基于CADCAM的复合冲压模具设计

摘要 该论文主要研究了复合冲压模具设计。通过对三个零件的工艺分析,制定出了模具设计方案,通过比较最终择优选出了复合冲压模具。其中包括两套冲孔落料复合模和一套拉深复合模以及一套单工序拉深模。通过对零件的分析,制定了合适的冲压模设计工艺。该论文对每一副模具,经过工艺分析、结构设计,论证了其可能性,最终保证了制品的质量。本论文具体分析了每副模具的总体结构以及工作过程,对模具中的各个工作零件的设计原则、尺寸确定以及公差等做了具体的叙述。 通过应用三维软件和CAD软件进行复合冲压模具的数字化设计,了解机械行业的先进设计制造技术,掌握先进的设计制造理念。此外,该论文还涉及了模具行业当今的发展状况、发展水平、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前景等。由于模具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其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通过模具设计,可以更加熟悉模具的生产工艺。 关键词:复合冲压模;工艺分析;三维软件

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studied the compound stamping die desig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ree parts to develop a mold design, then select the final selection of the best compound stamping dies by comparing , including two sets of punching blanking composite modulus and a set of drawing composite modulus and a single process drawing die. Develop a suitable stamping die design process by the analysis of the parts. The papers analyses each mold, include structure design, demonstrate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ultimate guarantee of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s. In this thesi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overall structure and work process per mold for determining the dimensions and tolerances, and so do a specific description of the design principles of the various parts in the mold. Compound stamping dies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3D software and CAD software, digital design, advance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f the machinery industry, to master the advance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philosophy. In addition, the paper also involves the development of mold industry in today's level of development, there are problem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prospects. Increasingly wide areas of application of the mold, its demand is also increasing, so the mold design, mold production process can become more familiar with. Keywords: Compound stamping die; Process Analysis; 3D softwa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