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综述
国外烧结烟气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国外烧结烟气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朱久发作为钢铁冶炼的重要工序之一的烧结,其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烟气及二恶英污染等问题已引起广泛重视。
国外尤其是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对烧结排放烟气中二恶英类物质的含量已有严格的标准限制和控制措施。
本文主要介绍国外烧结烟气脱硫技术和烧结烟气中二恶英减排技术以及几点建议。
1.国外烧结法烟气脱硫技术1.1湿法脱硫工艺日本在70年代最早采用湿法工艺。
这种工艺主要包括石灰石-石膏湿法、硫氨湿法、氧化镁湿法等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其中石灰石-石膏湿法占大多数。
由于①湿法烟气工艺系统对防腐要求高,系统较复杂;②对烧结烟气波动的调节手段主要为喷淋层的开/关,适应性较差;③不适应烧结烟气的多组分净化要求,加上存在废水排放,处理成本高,因此,在日本,除鹿岛制铁所外,大多数烧结厂已不再采用此湿法烟气脱硫工艺。
近年来,鹿岛制铁所对这种烧结烟气湿法脱硫工艺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
在原有石灰、石膏法脱硫装置前、电除尘器后增加了活性焦吸附装置,2号、3号两台烧结机共用一座SRG脱硫设备,这样不仅脱除了硫、还脱除了NOx和二恶英,既节省了投资又减少了占地费用,环保效果非常好。
德国蒂森钢铁公司一台年产400万t的烧结机采用日本三菱公司提供的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烟气脱硫系统于1986年建成,由于系统维护工作量大、运行费用高,该套装置于1993年左右停止运行。
1.2活性炭吸附法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钢铁企业,开始采用从德国引进的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烧结烟气。
1987年~2005年,在日本和韩国相继建成5套商业烧结烟气活性炭净化装置。
活性炭吸附工艺,采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可净化SO2、SO3、HCl、HF和二恶英等污染物,在喷氨的辅助下,活性炭工艺具有一定的脱氮能力,但一般不高于50%。
通过解析活性炭中的高浓度SO2,可以制备硫酸。
活性炭吸附工艺系统主要包括:预除尘系统、吸附系统、除尘系统、解吸系统和副产物回收系统。
(仅供参考)国外烟气脱硫技术应用进展

1 前言 近年来,世界各发达国家在烟气脱硫方面均取
得了很大进展,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工业国家在 2000 年 前 已 基 本 完 成 烟 气 脱 硫 。 随 着 我 国 经 济 的 快速发展,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 为控 制大气污染物排放,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发展和改 革委员会采取了加强二氧化硫污染防治的措施,先 后施行《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和《大气污染物 综 合 排 放 标 准 》 (GB 16297—1996),2014 年 7 月 1 日 起 ,将 要 实 施 《石 油 炼 制 工 业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 为适应国家环保要求,炼厂和电厂等纷纷上马烟气 脱硫项目。因此,分析国外烟气脱硫技术应用情况, 对我国相关项目技术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非 再 生 湿 法 脱 硫 工 艺 主 要 是 以 NaOH、MgOH、 Na2CO3、 石 灰 等 水 溶 液 作 为 吸 收 剂 , 对 催 化 烟 气 进 行 洗 涤 ,吸 收 脱 除 烟 气 中 的 SO2,与 SO2 反 应 生 成 亚 硫酸盐、硫酸盐,吸收剂不进行再生。 此类工艺具有 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投资省、公用工程消耗少、 可 靠 性 高 等 优 点 , 脱 硫 效 率 在 95% 以 上 ; 缺 点 是 吸 收剂不可再生,化学药剂消耗量较大,有二次废弃
目前,国外常用烟气脱硫技术有很多,按照脱 硫方式和产物形态的不同,烟气脱硫技术可分为湿 法、半干法、干法三大类。 在诸多烟气脱硫工艺中, 针对炼厂催化裂化装置烟气脱硫的技术主要有 EDV 技 术 、WGS 技 术 、 动 力 波 逆 喷 塔 技 术 、Labsorb 技 术 、Cansolv 技 术 等 ; 针 对 热 电 厂 锅 炉 烟 气 的 脱 硫 工艺主要有石灰石-石膏湿法、 炉内喷钙法、 半干 法、氨法技术等。
国内外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现状与展望(102)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可以有效去除烟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减少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是治理大气 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
分析国内外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现状,探讨其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方向,为相 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研究意义
通过对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 健康,同时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促进工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技术推广与应用
政策推动
国际交流与借鉴
政府将加大对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推 广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推 动技术的广泛应用。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外 先进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和管理经验, 促进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企业合作与示范工程
企业将加强合作,共同推进烟气脱硫 脱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建设一批示 范工程,为技术的推广提供实践经验。
05
结论
研究成果总结
国内外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已取得显著成果,多种技术路线得到广泛应用,有效降低 了烟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含量,减少了大气污染。
国内外研究者针对烟气脱硫脱硝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不断优化技术参数和工艺流 程,提高了脱硫脱硝效率和稳定性。
新型烟气脱硫脱硝技术不断涌现,如活性炭吸附法、电子束处理法等,为烟气治理 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可能性。
03
国外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现状
活性炭吸附法
总结词
一种高效、低成本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详细描述
活性炭吸附法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吸附烟气中的SO2和 NOx,然后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将它们转化为无害的物质。该方 法具有较高的脱硫脱硝效率,且成本较低,适用于大规模的烟 气处理。
国内外部分烟气脱硫技术综述

脱硫除尘技术综述报告谢晓欣(航大环化学院,南昌 330063)摘要:主要对我国目前工业上使用的部分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比较,也对国内外主流除尘工艺技术现状进行了分析关键词:烟气脱硫; SO2 污染;脱硫技术前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高达 75% 以上,我国排放的 SO 2 90%均来自于燃煤。
近几年,我国虽然采取了排污收费政策,但每年的 SO 2 排放量仍超过 2000万 t,酸雨污染面积迅速扩大,对我国农作物、森林和人体健康等方面造成巨大损害,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 SO 2 排放的控制已势在必行。
我国脱硫技术研究较多,但大多停留在小试、中试阶段。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引进一些国外先进脱硫技术装备。
其中湿法脱硫主要是日本技术,干法脱硫以引进欧美技术为主。
近年来国内开发的改进的新氨法烟气脱硫技术、脉冲电晕放电烟气脱硫技术、活性焦可资源化烟气脱硫技术、超重力技术烟气脱硫技术较有发展前景。
1.部分国内外湿式除尘脱硫工艺简介及分析比较燃烧后脱硫技术即对锅炉烟气进行脱硫,这是我国及世界上目前脱硫的主要方法。
电厂锅炉烟气的脱硫技术由于投资高,工艺复杂,不适合中小型锅炉烟气的治理。
近年来,我国科技人员针对中小型锅炉烟气的脱硫技术进行了研究,以下例举几种湿式除尘法:1.1湿式冲旋脱硫除尘技术基本原理是利用冲激、旋风二级除尘机制,在除尘器内部设置了冲激室和旋风室。
烟气由锅炉进入冲旋室后,自上而下冲激水面,进行初次除尘,润湿烟尘,增大细微尘粒的重量。
然后烟气自下而上,在除尘器上部经由导板组成的通道进入旋风室。
在旋风室内自上而下沿室壁作螺旋运动,利用离心力进行二次除尘,然后由轴线向上经出口排出。
在除尘过程中,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溶解于水,生成亚硫酸微滴,并与尘粒一起从烟气中分离出来。
主要技术指标:S02去除率80%,烟尘去除率95%,阻力1100Pa。
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综述

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综述摘要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污染物给我们带来的损害也是十分惨重的。
本文简要地概述了现有工业上烟气脱硫技术,相信经过人们的努力,SO2对我们的危害会越来越小,并且还能为我们提供更多的用处。
关键词烟气脱硫;干法;湿法;海水法;NADS氨-肥法二氧化硫属中等毒类,系刺激性气体。
二氧化硫对人体的结膜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可损伤呼吸器管可致支气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肿呼吸麻痹。
二氧化硫对金属材料、房屋建筑、棉纺化纤织品等容易引起腐蚀,剥落、褪色而损坏。
产生酸雨的罪魁祸首就是二氧化硫,降水酸度pH<4.9时,将会对自然界产生明显损害。
1工业燃煤脱硫方法分类1)按脱硫工艺在生产中所处的部位分类有燃烧前的燃料脱硫、燃烧过程中脱硫和燃烧后的烟气脱硫;2)按脱硫剂可分为石灰石-石膏湿法、以氧化镁为基础的镁法、以亚硫酸钠、氢氧化钠为基础的钠法、以合成氨为基础的氨法和有机碱法;3)按有无液相介入分类可分为干法、半干法和湿法;4)以脱硫产物的用途可分为抛弃法和回收法;5)根据物理及化学的基本原理,大体上可分为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法、化学法等。
2几种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概述1)NADS氨-肥法[1]脱硫原理如下:SO2 + xNH3 + H2O = (NH4)xH2-xSO3。
NADS氨-肥法不仅可生产硫酸铵,还生产磷酸铵和硝酸铵,同时联产高浓度硫酸。
结合不同条件,生产不同化肥,灵活性较大,因此,称为NADS 氨-肥法。
2)湿法烟气脱硫技术(WFGD)——石灰/石灰石浆液洗涤法[2]。
烟气中SO2的脱除是在吸收塔内完成的。
当烟气中的SO2在吸收塔填料格栅界面上与吸收剂浆液接触时,借助于气液两相浓度梯度,通过扩散过程把SO2传质到液相,形成H2SO3, 在低pH值条件下与浆液中的CaCO3反应形成稳定的二水石膏,部分SO32-先与Ca2+反应生成CaCO3,然后被烟气中氧气氧化形成石膏。
3)干法脱硫[3]:典型有荷电活化干式喷射脱硫法,是以荷电活化后的Ca(OH)2干粉作脱硫剂,在烟气中Ca(OH)2的颗粒带有电荷,因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使脱硫剂颗粒的悬浮性和扩散性好,增加了它与SO2完全反应的机会,且因Ca (OH)2颗粒表面的电晕大大提高了脱硫剂的活性,降低了与SO2完全反应所需要的时间,一般在2秒种左右可完成硫化反应,提高脱硫率,该法的脱硫率可达70%左右。
烟气脱硫脱氮技术综述

有燃烧 前 脱硫 、 燃烧 中脱硫 和 燃烧后 脱 硫 三种 。燃烧 后 脱硫技 术 又称 为烟 气脱硫 技 术。烟
气脱硫 技 术有 湿法 、 干 法和半 干 法三种 . 其 中湿 法应 用最 为 广泛 。N O x的控 制技 术有 选择 性 催化 还原 法 、 选择 性非催 化 还原 法 、 烟道 气循 环法 、 低N O x燃 烧 器法 。其 中, 选择性 催化
denitration燃料燃烧是烟气的来源而烟气中含有的烟时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要在2000年水平上削减尘二氧化硫s02氮氧化物no等有害物质是造成大气污染酸雨问题的主要根源
第2 8卷 第 1期 2 0 1 4年 2月
能 源 环 境 保 护
En e r g y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c u s s e d . T h e t h r e e t e c h n i q u e s o f d e s u l f u r i z a t i o n a r e b e f o r e c o mb u s t i o n d e s u l f u r i z a t i o n , b e t we e n c o mb u s t i o n d e s u l f u r i z a t i o n a n d a t f e r c o mb u s t i o n d e s u l f u r i z a t i o n .T h e a f t e r c o mb u s t i o n d e s u l —
me t h o d , d r y me t h o d a n d h a l f d y r me t h o d . An d t h e we t me t h o d i S mo s t wi d e l y u s e d . T h e t e c h — n i q u e s o f d e n i t r a t i o n a r e s e l e c t i v e c a t a l y t i c r e d u c t i o n , s e l e c t i v e n o n — c a t a l y t i c r e d u c t i o n . l f u e — g a s r e c y c l e a n d l i g h t n i t r o g e n b u r n .An d t h e s e l e c t i v e c a t a l y t i c r e d u c t i o n me t h o d i s mo s t wi d e l y u s e d .T h e s u l f u r d i o x i d e a n d n i t r o g e n o x i d e i n t h e g a s c a n b e d e s o r b e d a t t h e s a me
国内外烟气脱硫技术发展现状及各种技术对比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1.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
2.1.1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原理
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主要是采用 廉价易得的石灰石或石灰作为脱硫吸收剂,石灰石经破碎 磨细成粉状与水混合搅拌制成吸收浆液。当采用石灰作为 吸收剂时,石灰粉经消化处理后加水搅拌制成吸收浆液。 在吸收塔内,吸收浆液与烟气接触混合,烟气中的二氧化 硫与浆液中的碳酸钙以及鼓入的氧化空气进行化学反应被 吸收脱除,最终产物为石膏。脱硫后的烟气依次经过除雾 器除去雾滴,加热器加热升温后,由增压风机经烟囱排放, 脱硫渣石膏可以综合利用。
的酸沉降成为举世瞩目的区域性环境问题; 最近,人们开始关注由SO2等气态污染物在 大气中形成的二次微细粒子,它不仅影响 人类健康、大气能见度,甚至导致全球气 候 共变 同化行。动控。制SO2的排放已成为世界各国的
1.烟气脱硫技术发展背景及分类
1.2烟气脱硫技术发分类:
(1)按脱硫剂是否循环分为:抛弃法和再生法。 (2)按浆液状态分为:湿法、湿干法和干法脱硫。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2.2旋转喷雾半干法烟气脱硫化学反应原理: SO2吸收总反应为: Ca(OH)2(s) + SO2(g) + H2O(l) = CaSO3•2H2O(s) CaSO3•2H2O(s) + 0.5O2(g) = CaSO4•2H2O(s)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2.3旋转喷雾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流程
2.国内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2.1.2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化学反 应原理:
(1)用石灰石或石灰浆液吸收烟气中的SO2,首先 生成CaSO3: 石灰石: CaCO3 + SO2 + 0.5H2O → CaSO3•0.5H2O + CO2↑ 石灰: CaO + SO2 + 0.5H2O → CaSO3•0.5H2O
烟气脱硫技术之一

美国 159
71782 77
5
9 9
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的早期 发展和应用状况
国内开发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开发时
脱硫技术
地点 运行状况
间
1974~ 湿式石灰石 /石膏 上海闸 因结垢﹑腐蚀等问
1976 年 法 ( 烟 气 量 2500 北电厂 题试运行后即停运
Nm3/h)
1974~ 铁离子液相催化脱 上海南 因动力消耗大﹑体
“八五”期间,国家决定,引进几套示范 装置,消化吸收,为“九五”大上做好准备 。
全国引进了6套示范装置:
重庆珞璜电厂的湿式石灰石石膏法 太原第一热电厂的简易湿式石灰石石膏法 山东黄岛电厂的旋转喷雾干燥法 南京下关电厂的LIFAC法 深圳西部电厂的海水脱硫 成都热电厂的电子束脱硫。
引进的火电厂6大示范工程简况
厂 和腐蚀严重等问 题而停运
四川白 目前已试运行, 钙 马电厂 硫 比 为 1.4 ~ 1.7
时,脱硫效率达 80% 四川豆 中 试 脱 硫 效 率 可 坝电厂 达 95% 脱 硫 效 率 75 ~ 85%
我国火电厂脱硫现状
我国火电厂脱硫发展史 我国火电厂脱硫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发
展缓慢。当时对国际上出现的不少好的工艺 都进行了不同规模的半工业化试验,包括湿 法、干法和半干法等,我国自己还开发了磷 铵肥法。
* 从循环槽中分离出石膏。
吸收塔中总的反应式如下:
CaCO3+2SO2+H2O = Ca(HSO3)2+CO2 含的CSaOC2O,3的生成浆C液a从(H吸SO收3塔)2 上并部落喷入入循,环吸槽收中烟,气然后中 通过鼓入的空气使Ca(HSO3)2氧化成CaSO4, 结晶生成石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综述【摘要】国外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湿法脱硫技术使用较广,约占85%左右,其它如喷雾干燥式脱硫技术等也有较好的业绩。
美国、德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的燃煤电厂普遍采用了脱硫措施,并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燃煤电厂规定了烟气的SO2排放标准,减轻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关键词】燃煤电厂环境保护脱硫技术烟气SO21.国外常用的脱硫技术近年来,世界各发达国家在烟气脱硫(Flue Gas Desulfurization,FGD)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工业国家计划在2000年前完成200610MW的FGD处理容量。
目前国际上已实现工业应用的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主要有:(1)湿法脱硫技术,占85%左右,其中石灰-石膏法约占36.7%,其它湿法脱硫技术约占48.3%;(2)喷雾干燥脱硫技术,约占8.4%;(3)吸收剂再生脱硫法,约占3.4%;(4)炉内喷射吸收剂/增温活化脱硫法,约占1.9%;(5)海水脱硫技术;(6)电子束脱硫技术;(7)脉冲等离子体脱硫技术;(8)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等。
以湿法脱硫为主的国家有:日本(约占98%)、美国(约占92%)和德国(约占90%)等。
1.1 湿法石灰石/石灰烟气脱硫工艺技术这种技术在70年代因其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和腐蚀、结垢、堵塞等问题而影响了其在火电厂中的应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工作性能和可靠性大为提高,投资与运行费用显著减少。
突出的优点是:(1)脱硫效率高(有的装置Ca/S=1时,脱硫效率大于90%);(2)吸收剂利用率高,可大于90%;(3)设备运转率高(可达90%以上)。
目前从设计上综合考虑加强反应控制,强制氧化和加入氧化剂,从而减少吸收塔和附属设备体积、降低电耗,减小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选用耐腐蚀材料,提高吸收塔及出口烟道、挡板、除雾装置等处的使用寿命,提高气液传质效率,建造大尺寸的吸收塔等因素,对此项技术作了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1.2喷雾干燥烟气脱硫技术这种技术属于半干法脱硫技术,多数采用旋转喷雾器,技术成熟、投资低于湿法工艺。
在西欧的德国、奥地利、意大利、丹麦、瑞典、芬兰等国家应用比较多,美国也有15套装置(总容量5000MW)正在运行。
燃煤含硫量一般不超过1.5%,脱硫效率均低于90%。
1.3吸收剂再生烟气脱硫工艺主要有氧化镁法、双碱法、WELLMEN LORD法。
虽然脱硫效率可达95%左右,但系统复杂,投资大,运行成本高,仅在特定条件下应用,目前应用不多。
双碱法用的石灰可用石灰石代替,使成本降低。
加拿大正在建设一个采用此法脱硫的大型电厂。
1.4炉内喷吸收剂/增湿活化烟气脱硫工艺为寻求有中等脱硫效率、投资和运行费较低的工艺,以减轻脱硫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这种工艺方法现在又开始受到注意,并在短时期内取得了重大进展。
目前,该工艺在德国、法国、奥地利、芬兰等国已有工业运行装置,美国、加拿大等国亦正在研究。
为了克服喷射吸收剂后,烟尘比电阻升高,影响除尘效果及脱硫效率不够高的弊端,芬兰IVO公司开发了LIFAC(Limestone Injection into the Furnace and Activation of Calcium)——炉内喷石灰石(钙)/活化脱硫工艺。
即在锅炉尾部烟道上安装活化反应器,将烟气增湿,延长滞留时间,使剩余的吸收剂和SO2发生反应。
它适用于中、低硫煤锅炉,当Ca/S=2.5时,脱硫效率可达80%,其工艺流程见图1。
图1LIFAC物质平衡(100%最大连续负荷,SO2值按干烟气和6%O2)1.5海水烟气脱硫技术这是一种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易管理的脱硫工艺,适用于燃煤含硫量不高,并以海水为循环冷却水的电厂。
已投运或工程建设中的国家有挪威、西班牙、印度尼西亚、委内瑞拉和瑞典、英国也计划在大型燃煤电站实施海水脱硫工艺(详见表1)。
现已有20多套商业运行系统,烟气处理总量达 6.589×106m3/h,相当于装机容量2150MW,其中单项工程最大处理烟气量为 1.125×106m3/h,相当于装机容量375MW。
烟气中SO2浓度在21~6500mg/L之间,吸收塔有填料塔和喷淋塔2种,吸收效率达80%~99%。
其工艺流程见图2。
文献7通过对国外已投入商业运行的海水脱硫工艺、系统构成、当前应用水平和国外实例工程的论述和分析,阐明了该工艺在火电厂FGD工程中的适用性、工艺排水特征、海洋环境方面的可容纳性及海洋生态领域的研究成果,认为这是一种符合我国国情并值得在国内火电厂试点的脱硫工艺。
深圳西部电厂海水脱硫项目已经投入运行。
表1海水脱硫工艺在火电厂的应用概况序号 工程名称 国家及地区 烟气量对应机组容量/MW 实施阶段燃煤含硫量/% 系统脱硫效率/% 所在海域 1 Tata (Ⅰ) 印度41×500 已运行7a0.35 85 海湾 2 Tata (Ⅱ)印度41×500 1995年刚投运 0.35 85 海湾 3 Gran Canaria 西班牙 2×80 正调试中 1.50 91 海岛 4 Tenerife 西班牙 2×80 正安装中 1.50 91 海岛 5 Paicon 印度尼西亚 2×670已签工程合同0.4092 海岛 6 Longannet 英国 4×600 已批环境评价、有中试 0.70 90 河口 7Cogentrix美国2×150已批环境评价海边图2 海水脱硫工艺原理图1.6 电子束烟气脱硫技术这是一种不产生二次污染并能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的脱硫技术,主要特征为:(1)能同时脱硫、脱硝,脱除率分别可达90%和80%以上,而目前任何一种其它方法一次只能脱除其中一种。
影响脱硫、脱硝的主要原因是辐照剂量和烟气湿度;(2)处理过程为干法,不产生需进一步处理的废水、废渣;(3)副产品硫铵、硝铵可作为化肥使用(注:对此观点有不同意见,因硫铵会造成不可恢复的土地板结);(4)流程简单、运行可靠、操作方便、无堵塞、腐蚀和泄漏等问题,对负荷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5)处理后的烟气一般无需再加热,可直接经烟囱排放;占地面积约为常规方法的1/2~1/3,投资及运行费用均低于常规方法;脱硝时不必使用价格昂贵的脱硝催化剂。
电子束烟气处理流程和反应机理如图3所示。
本工艺由烟气冷却、氨添加、电子束照射反应和副产品收集处理等部分组成,主要设备有:冷却塔——冷却水喷射式完全蒸发型;反应器——卧式侧面3级照射方式;电子束发生器——800kV (36kV )×2台;副产品回收装置——干式电除尘器;副产品处理装置——钢管干燥加回转式冷却器。
该项技术最早由日本荏原(EBARA)公司开发成功,首先在藤泽中央研究所建造世界上第1个处理量为1000m3/h的燃油电厂烟气电子束处理小型中试厂。
日本荏原公司、美国能源部(DOC)、德国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KFK)和卡尔斯鲁厄大学、波兰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合作对此工艺进行了广泛研究,分别在日本九州若松的八幡钢厂(10000m3/h)、新名古屋电厂(1200m3/h),美国Indianapolis的电子束烟气处理中试厂(PDU)(6800~25496m3/h)、德国的Badenwerk燃煤电厂(20000m3/h),波兰(20000m3/h)和华沙某100MW燃煤电厂(27000m3/h)和我国的成都热电厂一台200MW燃煤机组(取其一半烟气量进行处理)等处建立了中试厂和工业示范厂。
一些关键技术正不断突破,用于烟气脱硫的电子加速器将进一步趋于结构简化、造价便宜、单台功率更大。
美国已生产出单台功率为500kW(600mA)的高频高压加速器,功率为1.5MW的加速器正在研制中。
2 美国的烟气脱硫技术在1986~1995年美国计划新安装燃煤发电机组32815MW,扣除退役机组2136MW,净增加容量30679MW,这些新增机组大多数安装了烟气脱硫装置共206套,烟气脱硫容量/装机总量由18.77%上升到27.00%。
脱硫概况详见表4、5、6。
图3 电子束烟气处理流程和反应机理在美国的烟气脱硫装置中,湿法石灰石/石灰法占90%以上,其次是双碱法和碳酸钠法。
80年代以来,为了降低基本投资和运行费用,积极研究及开发了喷雾干燥烟气脱硫和炉内直接喷射石灰石烟气脱硫技术。
目前,美国正在研究开发E-SOx法脱硫技术,这是一项改造现有电除尘器(ESP)拆除电场第一电场极板极线,加装石灰乳浆喷射装置,在除尘时又脱硫。
该方法的实质是向烟气中喷入石灰浆液,再用电除尘器收集脱硫后的粉尘产物,要求同时脱硫、脱氮,脱硫、脱氮费用要低于石灰石洗涤法烟气脱硫和催化还原法烟气脱硫工艺。
改进后,要求脱硫效率最低不小于50%,费用最高不大于500美元/t(SO2)。
据美国Barge电厂处理烟气量为42.5~566m3/min 的中试结果,当Ca/S=1.3~1.4时,ESP出口烟温高出绝热饱和温度16~19℃时脱硫效率可达50%~60%。
美国还开发了ADVACAT工艺并已申请了专利,主要用于烟道喷射,目的是为提高吸收利用率,其关键是将飞灰和石灰水转化为高活性的硅酸钙吸收剂,它的反应活性是单纯石灰的4倍,能含水份30%~60%,且在含水60%时仍能维护松散易流化状态。
此工艺配合布袋式除尘器,脱硫效率可达90%左右。
表4 1986~1995年美国烟气脱硫装置统计表5 美国火电厂SO2排入标准表6 美国的烟气脱硫技术美国EPA 40 CFR(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环境保护篇对排放标准和烟气检测作出了明确细致的规定。
3 德国的火电厂烟气净化法规及技术德国的环保事业是从严格的立法开始的,1983年7月1日生效的《联邦防污染法》的第13款大型燃烧装置法规GFAVO规定,自1998年7月1日起,热功率300MW (相当于电功率120MW的电厂)以上的大型燃烧装置释放的烟气中SO2含量不得超过400mg/m3,烟气中的硫含量须低于燃料含硫量的15%。
详见表7。
德国加装脱硫、脱硝设备的现代化电厂发电量达1×1012W*h,释放的SO2和NO2各约1000t以上。
表7 德国现行的燃烧装置烟气中有害物排放的允许极限值(mg/m3)德国的静电除尘效率最高可达99.9%,施加的直流电压最高可达75kV。
由于在后续的烟气脱硫过程中还可以继续从烟气中分离飞灰,故允许适当地降低电除尘的效率。
德国FGD技术可分为添加剂法、湿式法和干式法3种,在电厂中的采用率为最高,达到86%,其它的仅占2%。
至1991年止原联邦德国共花费了140亿马克在72座电厂(共38GW)安装了159套烟气脱硫设备,电厂的SO2排放量由1982年的1.55Mt(占原联邦德国排放总量的54%)下降到1991年的0.2Mt(占SO2排放总量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