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一)
《幼学琼林》全文及解释(卷一)

《幼学琼林》全文及解释(卷一)展开全文在编者看来,中国传统的蒙学读本,编得最好的,大概要数这部《幼学琼林》了。
首先,相对而言,它较少封建伦理说教,而主要以传授知识为己任;其次,它包罗了十分丰富的内容,可以看作是全部传统知识类型的一个缩影,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部百科全书;再次,正文部分就有释文,人们读起来颇党明白晓畅,毫无滞碍,而且释文简洁允当,决不拖泥带水;最后,它不为字数所限,不拘短长,只求偶句成对,颇便诵读。
正因为如此,此书成篇后,续作不绝,增补如缕。
清人邹圣脉、民国时人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都曾一再增补。
此外,还有人仿效其体式,另行撰述,如清人谭贵球的《故事逢原》就是如此。
《幼学琼林》在整个清代乃至民国时期风行全国各地,版本甚多,名称也不尽一致,如《故事寻源》、《幼学求源》、《幼学故事珠玑》、《幼学须知句解》等。
此书的作者,一般都认为是明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也有的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三点水)。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
《幼学琼林》最初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
一般认为,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也有的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
在清朝的嘉靖年间由邹圣脉作了一些补充,并且更名为《幼学故事琼林》。
后来民国时人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又进行了增补。
全书共分四卷。
《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
全书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
书中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许多介绍,读者可掌握不少成语典故,此外还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书中还有许多警句、格言,到现在还仍然传诵不绝。
但是书中也有一些属于封建时代的观点,对于现代人来说难以认同。
《幼学琼林》卷一·朝廷原文及译文

《幼学琼林》卷一·朝廷原文及译文作者:程登吉王皇为皇,五帝为帝。
以德行仁者王,以力假仁者霸。
天子天下之主,诸侯一国之君。
官天下,乃以位让贤;家天下,是以位传子。
陛下尊称天子,殿下尊重宗藩。
皇帝即位曰龙飞,人臣觐君曰虎拜。
皇帝之言,谓之纶音;皇后之命,乃称懿旨。
椒房是皇后所居,枫宸乃人君所莅。
天子尊崇,故称元首;臣邻辅翼,故日股肱。
龙之种,麟之角,俱誉宗藩;君之储,国之贰,首称太子。
帝子爰立青宫,帝印乃是玉玺。
宗室之派,演于天潢;帝胄之谱,名为玉牒。
前星耀彩,共祝太子以千秋;嵩岳效灵,三呼天子以万岁。
神器大宝,皆言帝位;妃嫔媵嫱,总是宫娥。
姜后脱簪而待罪,世称哲后;马后练服以鸣俭,共仰贤妃。
唐放勋德配昊天,遂动华封之三祝;汉太子恩覃少海,乃兴乐府之四歌。
自古以来天皇、地皇、人皇通称为三皇;伏羲、神农、黄帝、尧、舜合称为五帝。
以仁义道德来治理天下的称为王道,用武力来征服天下的是霸道。
天子是天下的主宰,诸侯是列国的君主。
五帝将王位让给有贤德和才能的人称为官天下。
三王则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子孙,故称为家天下。
陛下是对天子的尊称,殿下是对皇室宗亲的尊称。
新皇即位登基称作龙飞,臣子观见君王叫做虎拜。
皇帝的诏书称为纶音,皇后的命令称为懿旨。
椒房是皇后居住的地方,枫宸指皇帝住的宫殿。
天子的地位崇高尊贵,所以叫做元首,臣子左辅右弼如皇帝的手足,辅佐襄赞所以比喻为股肱。
麟之趾、龙之种都是赞誉宗藩之语,储君、储贰皆为太子的别称。
建立储君立定青宫,故称太子所居住的地方为青宫;皇帝所用的印称为玉玺,世称为传国的国宝。
宗室的支分流派皆从皇帝推演而来;皇族的家谱称为玉牒。
太子星明亮辉煌,天下人共祝太子的生日;嵩岳山神显灵,三呼天子万岁。
神器、大宝都是帝位的代称,淑妃和贵嫔皆是宫女的等级,指皇宫里的后妃女官。
皇帝的女儿出嫁时,都是由公侯主婚的,所以有公主的称呼;皇帝的女婿是掌副车的马车,所以有驸马的官称。
县主、乡君是指极为尊贵的皇族女子;仪宾、郡马称艳是戚党乡里的光荣,试看人世间的繁华,那及得上皇家的富贵。
国学经典《幼学琼林》天文(译文)

-2-
传承国学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品读圣贤经典 开启智慧人生
qīng nǚ nǎi shuāng zhī shén
青 女 乃 霜 之 神,
sù é jí yuè zhī hào
素 娥 即 月 之 号。
○8 青女是主管降霜的神,素娥就是嫦娥,月亮的别名。 ○9 雷部里行动敏捷且能迅走如飞的鬼叫做律令, 专管雷雨推车的女子叫做阿香。
nǎi yún shí yàn
乃 云 时 晏。
的丰收;太阳升起已有三竿的高度,表示时候已经不 早了。 六出:空中水气受强寒结成六角形晶体而下坠,故说
-3-
传承国学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品读圣贤经典 开启智慧人生
liè quē nǎi diàn zhī shén
列 缺 乃 电 之 神,
wàng shū shì yuè zhī yù
望 舒 是 月 之 御。
○12 列缺是闪电之神,望舒为月宫里的御车之神; 列缺:闪电之神。《淮南子》:"雷以电为鞭,电光照 处,谓之列缺。"望舒:是为月亮驾车的神。《淮南
风 欲 起 而 石 燕 飞,
tiān jiāng yǔ ér shāng yáng wǔ
天 将 雨 而 商 羊 舞。
xuàn fēng míng wéi yáng jiǎo
旋 风 名 为 羊 角,
shǎn diàn hào yuē léi biān
闪 电 号 曰 雷 鞭。
品读圣贤经典 开启智慧人生
○5 长虹又称为螮蝀,是天地之气交汇浸婬而形成的; 月宫里的蟾蜍,是月亮的精华所凝聚而成的。 螮蝀:虹的别名。月里蟾蜍;传说后羿请不死之药于 西王母,其妻嫦娥窃而食之,奔月宫,遂化为蟾蜍。 ○6 风将要扬起的时候,石燕就成群的飞起; 天将要下雨的时候,商羊(一足鸟)就会出来飞舞。 石燕:传说零陵山有一种石头燕子,遇到风雨时成群 飞起,雨止复变为石头。商羊:鸟名,传说只有一足。 ○7 盘旋屈曲的狂风,仿佛弯曲的羊角, 闪烁的电光划破长空,如同雷神挥动着鞭子; 羊角:《庄子》“有鸟名鹏,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摇羊 角而上者九万里”。雷鞭:《淮南子》“雷以电为鞭, 电光照处,谓之裂缺”
《幼学琼林》全文及解释(卷一)

《幼学琼林》全⽂及解释(卷⼀)在编者看来,中国传统的蒙学读本,编得最好的,⼤概要数这部《幼学琼林》了。
⾸先,相对⽽⾔,它较少封建伦理说教,⽽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任;其次,它包罗了⼗分丰富的内容,可以看作是全部传统知识类型的⼀个缩影,也可以称得上是⼀部百科全书;再次,正⽂部分就有释⽂,⼈们读起来颇党明⽩晓畅,毫⽆滞碍,⽽且释⽂简洁允当,决不拖泥带⽔;最后,它不为字数所限,不拘短长,只求偶句成对,颇便诵读。
正因为如此,此书成篇后,续作不绝,增补如缕。
清⼈邹圣脉、民国时⼈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都曾⼀再增补。
此外,还有⼈仿效其体式,另⾏撰述,如清⼈谭贵球的《故事逢原》就是如此。
《幼学琼林》在整个清代乃⾄民国时期风⾏全国各地,版本甚多,名称也不尽⼀致,如《故事寻源》、《幼学求源》、《幼学故事珠玑》、《幼学须知句解》等。
此书的作者,⼀般都认为是明西昌⼈程登吉(字允升),也有的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邱睿(——三点⽔)。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童的启蒙读物。
《幼学琼林》最初叫《幼学须知》,⼜称《成语考》、《故事寻源》。
⼀般认为,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西昌⼈程登吉(字允升),也有的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邱睿。
在清朝的嘉靖年间由邹圣脉作了⼀些补充,并且更名为《幼学故事琼林》。
后来民国时⼈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进⾏了增补。
全书共分四卷。
《幼学琼林》是骈体⽂写成的,全书全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
全书内容⼴博、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称“读了《增⼴》会说话,读了《幼学》⾛天下”。
书中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许多介绍,读者可掌握不少成语典故,此外还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著名⼈物、天⽂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朝廷⽂武、饮⾷器⽤、宫室珍宝、⽂事科第、释道⿁神等诸多⽅⾯的内容。
书中还有许多警句、格⾔,到现在还仍然传诵不绝。
但是书中也有⼀些属于封建时代的观点,对于现代⼈来说难以认同。
《幼学琼林》全文

《幼学琼林》全文《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作者程允升。
《幼学琼林》初为明代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编著,本名《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清人邹圣脉作了增补,改名为《幼学琼林》,也叫《幼学故事琼林》。
文学形式《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
全书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会读书”。
其中“增广”指《增广贤文》。
书中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许多介绍,读者可掌握不少成语典故,此外还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书中还有许多警句、格言,至今仍然传诵不绝。
但是书中也有一些封建观点,对于现代人来说难以认同。
伟人毛泽东就能熟背《幼学琼林》,可见此书影响于世的程度。
《幼学琼林》全文(卷一)卷一天文原文混沌初开,乾坤始奠。
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夭,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
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
虹名螮蝀,乃天地之淫气;月里蟾蜍是月魄之精光。
风欲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
旋风名为羊角,闪电号曰雷鞭。
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号。
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雷部推车之女回阿香。
云师系是丰隆,雪神乃是滕六。
歘火、谢仙,俱掌雷火;飞廉、箕伯,悉是风神。
列缺乃电之神,望舒是月之御。
甘霖、甘澍,仅指时雨;玄穹、彼苍,悉称上天。
雪花飞六出,先兆丰年;日上已三竿,乃云时晏。
蜀犬吠日,比人所见甚稀;吴牛喘月,笑人畏惧过甚。
望切者,若云霓之望;恩深者,如雨露之恩。
参商二星,其出没不相见;牛女两宿,惟七夕一相逢。
后羿妻,奔月宫而为嫦娥;傅说死,其精神托于箕尾。
披星戴月,谓早夜之奔驰;沐雨栉风,谓风尘之劳苦。
事非有意,譬如云出无心;恩可遍施,乃曰阳春有脚。
馈物致敬,曰敢效献曝之忱;托人转移,曰全赖回天之力。
国学经典《幼学琼林》天文(权威完整大字注音版原文)

liè quē nǎdiàn zhī shén
列 缺 乃 电 之 神,
xiào rén wèi jù guò shèn
笑 人 畏 惧 过 甚。
wàng shū shì yuè zhī yù
望 舒 是 月 之 御。
wàng qiē zhě ruò yún ní zhī wàng
望 切 者,若 云 霓 之 望 ,
乃 云 时 晏。蜀 犬 吠 日,
xū huǒ xiè xiān jù zhǎng léi huǒ
bǐ rén suǒ jiàn shèn xī
歘 火、谢 仙 ,俱 掌 雷 火; 比 人 所 见 甚 稀;
fēi lián jī bó xī shì fēng shén
wú niú chuǎn yuè
飞 廉 、箕 伯,悉 是 风 神 。 吴 牛 喘 月,
雷 同 谓 言 语 相 符。
xīn duō guò lǜ
心 多 过 虑,
qí chū mò bù xiāng jiàn
其 出 没 不 相 见;
wèi fēng chén zhī láo kǔ
谓 风 尘 之 劳 苦。
niú nǚ liǎng xiù
牛 女 两 宿,
shì fēi yǒu yì pì rú yún chū wú xīn
事 非 有 意,譬 如 云 出 无 心;
月 乃 太 阴 之 象。
qīng nǚ nǎi shuāng zhī shén
青 女 乃 霜 之 神,
-1-
传承国学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品读圣贤经典 开启智慧人生
sù é jí yuè zhī hào
素 娥 即 月 之 号。
gān lín gān shù jù zhǐ shí yǔ
《幼学琼林》全文及解释(卷一)

《幼学琼林》全⽂及解释(卷⼀)在编者看来,中国传统的蒙学读本,编得最好的,⼤概要数这部《幼学琼林》了。
⾸先,相对⽽⾔,它较少封建伦理说教,⽽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任;其次,它包罗了⼗分丰富的内容,可以看作是全部传统知识类型的⼀个缩影,也可以称得上是⼀部百科全书;再次,正⽂部分就有释⽂,⼈们读起来颇党明⽩晓畅,毫⽆滞碍,⽽且释⽂简洁允当,决不拖泥带⽔;最后,它不为字数所限,不拘短长,只求偶句成对,颇便诵读。
正因为如此,此书成篇后,续作不绝,增补如缕。
清⼈邹圣脉、民国时⼈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都曾⼀再增补。
此外,还有⼈仿效其体式,另⾏撰述,如清⼈谭贵球的《故事逢原》就是如此。
《幼学琼林》在整个清代乃⾄民国时期风⾏全国各地,版本甚多,名称也不尽⼀致,如《故事寻源》、《幼学求源》、《幼学故事珠玑》、《幼学须知句解》等。
此书的作者,⼀般都认为是明西昌⼈程登吉(字允升),也有的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邱睿(——三点⽔)。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童的启蒙读物。
《幼学琼林》最初叫《幼学须知》,⼜称《成语考》、《故事寻源》。
⼀般认为,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西昌⼈程登吉(字允升),也有的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邱睿。
在清朝的嘉靖年间由邹圣脉作了⼀些补充,并且更名为《幼学故事琼林》。
后来民国时⼈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进⾏了增补。
全书共分四卷。
《幼学琼林》是骈体⽂写成的,全书全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
全书内容⼴博、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称“读了《增⼴》会说话,读了《幼学》⾛天下”。
书中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许多介绍,读者可掌握不少成语典故,此外还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著名⼈物、天⽂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朝廷⽂武、饮⾷器⽤、宫室珍宝、⽂事科第、释道⿁神等诸多⽅⾯的内容。
书中还有许多警句、格⾔,到现在还仍然传诵不绝。
但是书中也有⼀些属于封建时代的观点,对于现代⼈来说难以认同。
幼学琼林全文及解释

幼学琼林全文及解释《幼学琼林》卷一:天文地舆岁时朝廷文臣武职《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兄弟夫妇叔侄师生朋友宾主婚姻妇女外戚老幼寿诞身体衣饰《幼学琼林》卷三:人事饮食宫室器用珍宝贫,太守处死了她,东海因此三年大旱不雨。
邹衍:战国时人,燕惠王听住谗言把邹衍抓进,就凭记忆谱写了一首《霓堂羽衣曲》。
孟嘉:晋代人,桓温的参军,曾随桓温重九登高,帽子吹落却没有感觉到,桓温叫人不要告诉他,良久命人交还给他,并命孙盛作文嘲笑阵嘉,孟嘉也作文应答,言辞非常得体。
秦人岁终祭神曰腊,故至今以十二月为腊;始皇当年御讳曰政,故至今读正月为征。
东方之神曰太皞,乘震而司春,甲乙属本,木则旺于春,其色青,故春帝曰青帝。
南方之神曰祝融,居离而司夏,丙丁属火,火则旺于夏,其色赤,故夏帝曰赤帝。
西方之神曰蓐收,当兑而司秋,庚辛属金,金则旺于秋,其色白,故秋帝曰白帝。
北方之神曰玄冥,乘坎而司冬,壬癸属水,水则旺于冬,其色黑,故冬帝曰黑帝。
中央戊己属土,其色黄,故中央帝曰黄帝。
皞:音浩。
古人用阴阳五行来解释季节和方位,将金木水火土五行与东西南北中及春夏秋冬相配,又和八卦及天干对应,他们的对应关系是:中央:戊己,黄色,属土。
春:东方,甲乙,青色,震位,属木夏:南方,丙丁,红色,离位,属火秋:西方,庚辛,白色,兑位,属金冬:北方,壬癸,黑色,坎位,属水夏至一阴生,是以天时渐短;冬至一阳生,是以日晷初长。
晷:日影。
日晷: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的仪器。
冬至到而葭灰飞,立秋至而梧叶落。
用芦苇灰测量冬至时刻,是古代一种测量方法。
在用布缦密封的房间内,放好测量用的律管,在律管的两端堵上芦苇灰,等到冬至时刻,阳气就会生长,将灰吹得飞起来。
梧叶落:传说有一种金井梧桐,立秋时至,则落一叶。
上弦谓月圆其半,系初八、九;下弦谓月缺其半,系廿二、三。
月光都尽谓之晦,三十日之名;月光复苏谓之朔,初一日之号;月与日对谓之望,十五日之称。
望:月满之日,日在东方升起,月在西方落下,遥遥相望,故称望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谁是诵读之星???
1 Leabharlann 3 4 5 678
谈收获
A、我记住了《幼学琼林》中 的这几句: ? B 、学 习 了 《 幼 学 琼 林 -- 天 文》,我知道了(或懂得了, 我了解了):?
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写在P2下面
“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号。” 月亮别称知多少?
月亮的别称 : " 青女乃霜之神,素娥 即月之号" 1 、 喻人的:嫦娥、婵娟、金娥、素 娥、; 2、体物的:蟾蜍、玉兔、玉羊; 3 、壮形的:蟾宫、金盆、金镜、玉盘、 桂宫、天镜、明镜; 4 、示质的:冰轮、冰镜、银钩、玉镜、 玉轮、玉盘、玉环、玉钩、玉弓。
《幼 学 琼 林》--明朝 程登吉 (字允升) 卷一
天文、地舆、岁时、朝廷、文臣、武职
卷二 祖孙父子、兄弟、夫妇、叔侄、师生、朋友宾主、 婚姻、妇女、外戚、老幼寿诞、身体、衣服 卷三 人事、饮食、宫室、器用、珍宝、贫富、疾病死 丧 卷四 文事、科第、制作、技艺、讼狱、释道鬼神、鸟 兽、花木
拓展之一
早在遥远的远古时期,我们的 祖先就对探索宇宙的起源问题产生 了浓厚的兴趣。你知道他们是怎么 解释宇宙起源、天地形成的吗?
拓展之二
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用神话的形式 来解释了宇宙、天地的形成。它告诉我们, 远古时代的人们就在不断探索自然奥妙。 虽然当时还无法给出科学的解释,但他们 用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些具有超凡能 力的“神”、“神话故事”。
第1课 《幼学琼林》(一)--天文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
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 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幼 学 琼 林--天文
日月五星,谓之七政 ; 天地与人,谓 之三才。
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虹名 螮蝀,乃天地之淫气;月里蟾蜍,是月魄 之精光。
(4)风欲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 旋风名为羊角,闪电号曰雷鞭。 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号。 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雷部推车之 女曰阿香。
第1课 《幼学琼林》(一)--------天文 自学“导学框”,找一找
1 、蒙书《幼 学 琼 林》的作者是谁? 它是什么时候的人呢? 2 、为什么有人学习《幼 学 琼 林》时 分“联”? 全篇采用( )的形式 3 、为什么有人说它是“百科全书”式的 蒙书?
自读“导学框”
1 、蒙书《幼 学 琼 林》的作者是谁? 它是什么时候的人呢? 程登吉,明朝 2 、为什么有人学习《幼 学 琼 林》时 分“联”? 全篇采用对偶的形式 3 、为什么有人说它是“百科全书”式的 蒙书?内容广博,包罗万象 . 古代读书人 要求掌握的知识类型,在这里都可以找 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