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概论一体化教案1_
铁道概论教案

《铁道概论》教案京秦铁路京秦铁路自北京枢纽双桥至秦皇岛,全长290千米,是晋煤外运北线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国新建的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铁路,并第一次采用AT供电方式。
该线北京端155千米是1975年修建的通坨线增建第二线而成,其余为新建。
京秦铁路于1981年9月动工,1984年通车,1985年运营,1986年建成光缆数字通信系统。
◆衮石铁路衮石铁路起自京沪铁路的程家庄至黄海之滨的石臼所港,全长308千米,是山西、山东煤炭出海的一条通道,1981年动工,1985年交付运营。
◆新衮铁路新衮铁路自京广铁路的新乡,在长亘跨黄河,进入山东东明而抵衮州,全长315千米。
济宁至菏泽段于1977年动工,1982年完工,新乡到菏泽段于1983年动工,1985年完工。
长东黄河大桥全长10,282米,有桥墩301个,桥上设有1,243米长的会让站。
大桥于1985年10月建成。
该段黄河"有水不能行船,无水不能行车",河床冲瘀转变猛烈,素有"豆腐腰"之称,工程难度很大。
左图:长东黄河大桥是中国目前最长的铁路桥梁◆大秦铁路大秦铁路起自大同枢纽韩家岭至秦皇岛,全长653千米,在河北省怀来与丰沙铁路交叉,在京郊怀柔又与京通、京承两铁路交叉,,1985年动工,将与1992年建成。
这条铁路是雁北、平朔、内蒙、宁夏等地域煤炭外运的重要通道,年运量可达1亿吨。
全线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具有八十年代国际水平。
◆兰新铁路乌阿段兰新铁路乌阿段自乌鲁木齐至边境阿拉山口,与前苏联铁路接轨,全长467千米,该路曾与1958年动工,1961年停建,1985年复工续建,1990年9月完工。
◆通霍铁路通霍铁路自内蒙的通辽至霍林河,全长419千米,是运输霍林河露天煤的铁路,1978年5月动工,1984年通车,1989年12月31日交付运营。
这条铁路对褐煤外运,解决东北、内蒙地域能源不足,增进沿线经济发展和巩固国防具有重要意义。
铁道概论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交通运输专业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铁路运输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铁路运输的基本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3. 了解铁路运输的组织管理和安全措施。
4. 认识高速铁路与重载运输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一、绪论1. 铁路运输的定义、性质和特点2. 铁路运输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 铁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比较二、铁路运输基本设备1. 铁道线路:轨道、路基、桥梁、隧道等2. 车辆:客车、货车、动车组等3. 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等4. 车站:客站、货站、中间站等5. 铁路信号与通信设备:信号机、通信设备等三、铁路运输工作组织1. 旅客运输组织:售票、检票、客运服务等2. 铁路行车组织:列车运行图、调度命令、行车安全等3. 火车运输组织:运输计划、运输管理、运输调度等4. 运输安全管理:安全规则、安全设施、应急预案等四、高速铁路与重载运输1. 高速铁路的特点:速度、技术、设施等2. 重载运输的特点:载重、线路、机车等3. 高速铁路与重载运输的发展趋势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讲授新课1. 绪论:讲解铁路运输的定义、性质、特点和发展历程。
2. 铁路运输基本设备:介绍铁道线路、车辆、机车、车站、铁路信号与通信设备。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铁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比较。
2. 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强调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课时一、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讲授新课1. 铁路运输工作组织:讲解旅客运输组织、铁路行车组织、火车运输组织和运输安全管理。
2. 高速铁路与重载运输:介绍高速铁路的特点、重载运输的特点以及两者的发展趋势。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高速铁路与重载运输的发展前景。
铁道概论课时教学计划

铁道概论课时教学计划一、课程简介铁道概论是一门介绍铁路相关知识的课程,旨在让学生对铁路运输的基本原理、技术和管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铁路对交通运输的意义以及铁路的建设与发展。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铁路运输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了解铁路的建设与运营管理,并培养学生对铁道交通的理论与实践分析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 1. 理解铁路运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铁路运输的基本技术和管理方法; 3. 了解铁道交通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4. 培养学生对铁道交通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一讲:铁路运输的概述•介绍铁路运输的概念和特点;•讲解铁路运输在现代交通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概述铁路运输的历史与发展。
2. 第二讲:铁路线路与结构•介绍铁路线路的组成和要素;•讲解铁路线路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分析不同类型铁路线路的特点。
3. 第三讲:铁路车辆与机车•着重介绍铁路客货车辆的构造和分类;•讲解机车的原理和结构;•介绍铁路车辆和机车的运行与维护。
4. 第四讲:铁路工程与施工•介绍铁路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讲解铁路线路的建设与维护;•分析铁路工程施工的流程和要点。
5. 第五讲:铁路安全与管理•介绍铁路运输的安全问题和管理要点;•讲解铁路事故的原因和防范措施;•探讨铁路运输的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
6. 第六讲:铁路运输的发展和展望•回顾铁道交通的发展历程;•分析铁路运输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展望铁路运输未来的发展方向。
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PPT演示和讲解,向学生讲述铁道概论的基本知识和原理;2.实例分析:选取实际案例,通过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课堂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铁道概论相关问题,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4.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铁路线路、车辆等实地考察,加深对铁道概论的实践理解和体验。
铁路概论整体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

《铁道概论》课程整体教学设计(2016~ 2017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铁道概论所属系部:制定人:鲁婷婷合作人:制定时间: 2016.10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设计总体目标:通过大量的实例讲解,使学生可以建立铁道运输整体概念,了解铁路各专业之间的关系,为学习有关课程提供了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1.能力目标:(1)能准确的为自己所学专业定位;(2)有能力参加铁路知识竞赛;(3)能够准确全面的应付用人单位的基本面试内容。
2.知识目标:(1)掌握铁路路线的等级,平面与纵断面,以及轨道的组成;(2)掌握车站的分类以及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的作用;(3)掌握铁路车辆的分类与车辆的基本构造;(4)掌握机车车辆与动车组的构造。
3.素质目标:(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做事的条理性,以及公平竞争、团队合作精神。
(2)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主体间交往,培养学生的独立开拓思维和人文关怀素质。
三、课程内容设计:四、能力训练项目设计五、课程进程表六、第一节课梗概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可以建立铁路运输整体的概念教学重点:铁路运输组织教学难点:铁路职业人员服务意识的树立。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法、讲解法教学时数:26七、考核方案本课程是考查课,实行百分制,考核方式主要平时和期末两方面:八、教学材料肖荣、罗世民.铁道概论.人民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铁道概论》课第1单元课程单元教学设计(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单元名称:绪论所属系部:制定人:鲁婷婷合作人:制定时间: 2016.10铁道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进度《铁道概论》课第2单元课程单元教学设计(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单元名称:铁路路线所属系部:制定人:鲁婷婷合作人:制定时间:铁道概论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进度《铁道概论》课第3单元课程单元教学设计(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单元名称:铁道车辆所属系部:制定人:鲁婷婷合作人:制定时间: 2016.10铁道概论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进度《铁道概论》课第4单元课程单元教学设计(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单元名称:铁道机车所属系部:制定人:鲁婷婷合作人:制定时间: 2016.10铁道概论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进度《铁道概论》课第5单元课程单元教学设计(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单元名称:铁道车站所属系部:制定人:鲁婷婷合作人:制定时间: 2016.10铁道概论规划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进度《铁道概论》课第6单元课程单元教学设计(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单元名称:铁路运输工作组织所属系部:制定人:鲁婷婷合作人:制定时间: 2016.10铁道概论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进度。
《铁道概论》课程标准1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铁道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8071682-3学时数:72学分:4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
后续课程:《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等专业技能课程。
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的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铁路运输系统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铁路线路、车站、铁路车辆、通信信号与铁路运输。
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铁道概论》课程为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铁路系统的机会,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对铁路系统有一个全局的认识,从而了解自己专业的概况与地位,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知识与兴趣基础。
2.与后续课程的关系为学生后续课程《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等课程学习打下高度的相关基础,为学生在以后工作中提供的铁道运输方面的必要知识。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通过对铁道概论的学习,要求学生建立铁路运输整体概念;掌握铁路运营机制,树立铁路全局观念;了解铁路各专业(机、车、工、电、辆)之间的关系,确立本专业在整个铁路运输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此外,通过一体化教学和现场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竞争和团结精神,树立学习本专业相关知识的兴趣。
四、课程的设计思路《铁道概论》以理论教学为主,现场教学为辅助手段,以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授课,主要内容是整个铁路运输系统的构成,及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
利用真实的工程图片与影片打破理论教学的单调与枯燥,以此培养学生上课的兴趣与积极性,安排学生在理论学习之后进行实地参观学习,从而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五、课程的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供变电基本常识,熟悉供变电作业知识,掌握供变电系统各类接线图绘制及读图的方法。
1.知识能力了解铁路线路的等级,平面与纵断面,以及轨道的组成;掌握车站的分类以及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的作用;掌握铁路车辆的分类与车辆的基本构造。
大学铁道概论课程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铁道概论授课对象:大学铁路工程专业学生授课学时:2学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铁路基本知识与基本原理,了解铁路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熟悉铁路运输的组织与管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铁路运输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1. 铁路发展简史2. 铁路线路与车站3. 铁路车辆与机车4. 高速铁路动车组5.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6. 铁道信号与通信7. 铁路运输组织8. 铁路重载运输9. 城市轨道运输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铁路运输了解多少?2. 引导学生思考:铁路在我国交通运输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1. 铁路发展简史- 介绍铁路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铁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现状2. 铁路线路与车站- 铁路线路的类型与特点- 铁路车站的分类与功能3. 铁路车辆与机车- 铁路车辆的结构与分类- 铁路机车的类型与特点4. 高速铁路动车组- 高速铁路动车组的发展历程- 高速铁路动车组的结构特点5.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的组成-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的运行原理6. 铁道信号与通信- 铁道信号的作用与分类- 铁道通信系统及原理7. 铁路运输组织- 铁路运输组织的任务与特点- 铁路运输组织的基本原则8. 铁路重载运输- 铁路重载运输的特点与优势- 铁路重载运输的技术要求9. 城市轨道运输- 城市轨道运输的类型与特点- 城市轨道运输的发展趋势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
2. 教师总结讨论结果,指出重点与难点。
四、实践环节1. 组织学生参观铁路现场,了解铁路运输的实际操作过程。
2. 学生分组进行铁路运输模拟实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与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铁路运输发展的论文。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铁道概论教案

2019~2020学年上学期教案课程名称:铁道概论授课教师:江苏省技工院校教案首页课题:第一篇绪论第一章现代交通运输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与技能:理解什么是交通运输 2、比较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2.过程与方法:由合适的例子引发学生探求学科知识的欲望,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进一步研究其性质的意识及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与交流,让学生感受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体会感悟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教学难点: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授课方法:教学中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知识为主线,发展思维为主旨”的“四主”原则.以恰当的问题为纽带,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取知识,发展思维.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铁道概论(适用于中职及五年制高职)、教学参考书、习题册、多媒体、地图。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3、水路运输:四、我国五种运输方式的地位与作用江苏省技工院校教案首页课题:第一篇绪论第二章铁路的建设与发展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与技能:了解铁路发展历史2、了解我国有意义的铁路线路2.过程与方法:由合适的例子引发学生探求学科知识的欲望,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进一步研究其性质的意识及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与交流,让学生感受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体会感悟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中外铁路史上标志性铁路线路的意义教学难点:中外铁路史上标志性铁路线路的意义授课方法:教学中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知识为主线,发展思维为主旨”的“四主”原则.以恰当的问题为纽带,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取知识,发展思维.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铁道概论(适用于中职及五年制高职)、教学参考书、习题册、多媒体、地图。
《铁道概论》说课

铁道概论
目录 CONTENTS
1 2 3
课程目标 课程实施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
4
5 6 7
教学评价
课程改革
一次单元课教学
LOGO 重庆公共运输学院
第一部分
课程目标
课程定位 课程性质 课程作用
LOGO 重庆公共运输学院
课程定位
铁道概论
供电 机车 信号 车站
车辆 线路
专业就业方向分析 课程定位
0
2 2 2 0 0 0 0 0 6
LOGO 重庆公共运输学院
内容构建
课程重点:
1.铁路线路的组成,各组成部分的功用和特点。 2.机车、车辆构造及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3.铁路车站的设备和作业。 4.铁路信号的种类和显示意义 5.旅客运输、货物运输、行车组织的工作内容。
课程难点:
1.道岔的组成及对行车的影响
整 体
局 部
整 LOGO 体 重庆公共运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