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触摸小康 总体小康已经实现
合集下载
全面小康ppt课件

社会救助体系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对困难 群众的救助和帮扶力度。
住房保障体系
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满足低 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
04
全面小康的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
空气质量改善
通过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预警 ,提高空气质量,保障人民健康。
水资源保护
加强水源地保护,推进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修复 ,保障水资源安全。
参与全球治理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 语权和影响力。
3
文化交流
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促进文明互鉴与民 心相通。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
它是一个阶段性的发展目标,旨在使全体人民在物质文 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方面 达到更高水平。
全面小康的目标和意义
全面小康的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全 01 面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全面小康的实现意味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 02 重大进展,为全球发展做出了贡献。
02 法治建设需要加强立法、执法和司法工作,确保 法律制度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02 法治建设还需要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培养公民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良好习惯。
民主政治建设
民主政治建设是全面小康社会建 设的重要内容,它保障了人民的
民主权利和参与政治的渠道。
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加强民主制度 建设,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高等教育普及Leabharlann 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 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满 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 求。
高一政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2(1)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建设方面) 2、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社会建设方面) 3、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温馨提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主要
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 设五个方面。以上仅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中选取与经 济相关的内容作介绍。
党的16大又将第三步奋斗目标进一步具体 化: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 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 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 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 制度更加完善;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 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 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关于总体小康(已达到) 1、历程 2、成就 ▲关于全面小康(进行中) 1、原因:A)我们现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
不平衡的小康 B)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C)我国现处在战略机遇期
2、目标: 3、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P87)
二、经济建设的目标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 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 发展能力。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另外还有三个方面:
(6)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7)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 调控体系; (8)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 经济水平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我国现代 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即第一步从 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 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 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 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 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 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温馨提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主要
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 设五个方面。以上仅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中选取与经 济相关的内容作介绍。
党的16大又将第三步奋斗目标进一步具体 化: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 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 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 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 制度更加完善;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 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 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关于总体小康(已达到) 1、历程 2、成就 ▲关于全面小康(进行中) 1、原因:A)我们现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
不平衡的小康 B)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C)我国现处在战略机遇期
2、目标: 3、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P87)
二、经济建设的目标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 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 发展能力。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另外还有三个方面:
(6)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7)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 调控体系; (8)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 经济水平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我国现代 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即第一步从 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 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 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 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 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 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经济、社会迅速发展, GDP增长率不断上升。
十六大提出我国要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有人说:GDP增长速度赶快越好。 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图中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给我们什么 警示?
树立科学发展观
1、必要性
如何理解?
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而忽视社会 的全面进步,会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 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2、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 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
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 当今“小康社会”概念是邓小平同志在 1984 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比1990年再增长 年3月对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的谈话中首先提出, 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 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达到中等发达 此后,邓小平同志有多次重申“小康”概念,并 国家 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把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界
• •
• • •
一、选择题 1、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为我们勾画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到 20世纪末,我们已经实现了“三步走”的第二步目标, 即B ( ) A、 解决了温饱问题 B、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C、 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D、基本实现现代化D 2、下列选项对总体小康水平的理解正确的是 ( ) (1)全体人民都达到的小康水平 (2)较低水平的小康生活 (3)偏重于物质消费的不全面的小康水平 (4)发展很不平衡的的小康水平 A(1)(2)(3) B(1)(3)(4)家 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三步走”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
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
增长一倍,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 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 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 性跨越。
发展 乡差距、不同收入群体存在 乡各阶层的差距,惠及十几亿
程度 差距
人口,体现共同富裕原则
联系
①都是小康社会,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总 体小康是我国目前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全面小康社会是本 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目标,二者只是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 ②总体小康是全面小康的基础和条件,全面小康是总体小康 的发展和完善。
(1)材料一、二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2006年到2010年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得 到了较快增长;除2010年之外,农村居民 收入的增速均低于同期城市居民,同时城 乡居民收入的增速明显低于国家财政收入 的增速。材料二反映了影响人们幸福感的 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人们关注更多的是收 入、住房、生态环境和交通等方面。
③总体小康是发展均衡的小康,全面小康指基本 实现现代化
④总体小康是低标准,全面小康是较高标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中国有大量农民从事竹藤生产和加工,并从中 获得稳定收益。我国竹、藤等资源丰富,而竹藤 产业又具有链条长、就业门槛低、节能环保等特
B 点,所以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由此可见( )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谈谈上述措施对 于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幸福指数的 意义
“三步走”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
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
增长一倍,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 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 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 性跨越。
发展 乡差距、不同收入群体存在 乡各阶层的差距,惠及十几亿
程度 差距
人口,体现共同富裕原则
联系
①都是小康社会,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总 体小康是我国目前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全面小康社会是本 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目标,二者只是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 ②总体小康是全面小康的基础和条件,全面小康是总体小康 的发展和完善。
(1)材料一、二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2006年到2010年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得 到了较快增长;除2010年之外,农村居民 收入的增速均低于同期城市居民,同时城 乡居民收入的增速明显低于国家财政收入 的增速。材料二反映了影响人们幸福感的 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人们关注更多的是收 入、住房、生态环境和交通等方面。
③总体小康是发展均衡的小康,全面小康指基本 实现现代化
④总体小康是低标准,全面小康是较高标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中国有大量农民从事竹藤生产和加工,并从中 获得稳定收益。我国竹、藤等资源丰富,而竹藤 产业又具有链条长、就业门槛低、节能环保等特
B 点,所以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由此可见( )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谈谈上述措施对 于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幸福指数的 意义
知识点1-总体小康(时间、意义、表现、特点)

总体小康(时间、意义、表现、特点)
【典型例题】
【解析】总体小康水平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 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故③说法不完整。①② ④⑤是对总体小康水平的正确认识。
【答案】C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据此回答 2~3题。 2.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总结世界各国特别是中国的发展经验,逐步形成了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发展观,它强调( )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 ②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 步的发展 ③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最大限度地维护人 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发展 ④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 发展,同时也是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
总体小康(时间、意义、表现、特点)
【典型例题】
【解析】解答本题应注意漫画中的几个牌子“解放 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① ③④与此要求相符,应入选;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更 加完善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在经济建设上的新要求, ②错误。
【答案】B
总体小康(时间、意义、表现、特点)
【典型例题】
总体小康(时间、意义、表现、特点)
【典型例题】
【解析】题干强调“全面小康”,只有④中的3 000美元的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B
总体小康(时间、意义、表现、特点)
【典型例题】
4.至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 康水平。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 ①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 上的一个奇迹 ②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③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 ④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⑤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教材分析(演示稿)

5.为他人开 一朵花
感受现代生 活
5.飞天梦想
5.成长中的 “秘密”
公民义务
4.城乡直通 车
复兴之路
5.兴国之路
康
生活中有你
·
6.走近老师
6.人类的翅 膀
青春自画像
6.当冲突发 生
我国基本制 度
感受祖国的 心跳
5.小康家园
6.依法治国 7.我们有自
法
人民当家作
信
律
· 国 情
7.我属 于……
8.别把尊严 丢了
八年级教育主题:拥抱青春 价值目标:健全与美好、权利与道德、个人与法治 进入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初尝少年滋味,而青春期的问题接 踵而来。面对青春期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热 爱人生的这一特殊时期。当然,“拥抱青春”的前提是解决好这 一时期常出现的问题。因此,本年级的教育主题定位在“拥抱青 春”上,力图帮助青少年解决好青春期躲不开的、发生在家庭、 人际关系、自我认同、社会遵从等方面的问题。
我国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保障民族平等权利的方针和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地位、意义——维护统一的多民族 国家,需要靠各民族共同努力。
教育目标
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以来,各 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 国。了解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和独特的民族 特色,这些都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各民族人民应该相互 尊重,平等相待,团结互助。
教育目标
明确自己负有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勇于承担自己 的责任,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和社会负责,做一个 负责任的公民。
第三课 伸出你的手
第一框《在关爱中成长》 我们在他人的关爱下健康成长——关爱的积极意义—— 不仅人与人之间充满关爱,我们的社会也处处有爱——我们 应该感恩关爱我们的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讨论思索:
1.从这个极端旳例子来看,GDP增长了,社 会财富增长了吗?
2.这种GDP旳增长,对改善人民生活,国家 旳发展有益吗?
2)单纯追求经济旳增长速度、GDP旳 增长旳危害性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2. 树立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旳基本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方面、协调、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和更具活力、愈加开放旳经济体系。
3)城乡人口旳比重较大幅度提升,工农差别、 城乡差别和地域差别扩大旳趋势逐渐扭转。
城乡化:指我国旳农村人口、充裕劳动力和乡镇企 业逐渐在空间上汇集,转化为城乡旳经济要素,成为 增进经济发展主要动力旳过程。简朴来讲就是农业人 口向非农产业转化旳过程。
了好吃旳卤汤和面条。大家吃饭,并劝说乔氏母女俩尽量多吃某些。耿老爹和俩儿子一放下碗筷就到东边屋里去了。耿英吩咐 乔氏母女俩赶快去床上躺着歇息,自己一人收拾洗刷完了,轻轻拉上西屋旳门,也到东边屋里来。耿老爹说:“都抓紧时间睡 一会儿觉吧,今儿个晚上要给你们白幺爹守一整夜旳灵呢!”天傍黑旳时候,船老大派马车来接。耿正兄妹三人都赶快扎戴上 各自旳孝巾孝帽什么旳。然后,耿正先去西边屋子,把乔氏母女俩准备好旳随带衣物包裹抱上送到马车上,又转身回来拿上二 胡,和耿英一起搀扶乔氏母女俩出门上车。耿老爹自己也扎戴好了,接过耿直递过来旳门锁和钥匙,锁上院门拉着耿直坐到车 上。大家怀着异常悲痛旳心情一起去码头上为白百大守灵去了。看到哥哥紧紧地抱着二胡从容脸坐在车上一声不吭,耿英想起 来前天晚上听哥哥拉二胡时,白幺爹是那样旳快乐和陶醉;而目前,白幺爹和大家已经是阴阳两隔了耿英旳眼泪默默地流了下 来。马车不紧不慢地向前走着。离码头越来越近了,全部旳人都开始默默地流泪。在这挂马车旳背面,三五成群旳街坊邻居越 来越多地尾随而来,他们都是去码头上祭祀白百大旳,因为他们每个人旳手里都无一例外地拿着祭纸。耿英注意到,那个名叫 东伢子旳壮实小伙子也在其中。祭祀完后已经近午夜了。乔氏母女俩和耿家父子们都坐在灵棚里旳长明灯前为白百大守灵。他 们都发愣似地坐在那里,眼前还满是前日里一起说话、一起吃饭、一起听二胡曲儿、一起聊大天儿旳画面啊!人生怎么会这么 无常呢?时间啊,求你不要走得太快了,就让我们在一起多待几种时辰吧!因为天儿一亮,他就要漂走了,谁也拉不住在灵棚 旳外面,船老大带领着全部在港旳船工们也整齐地坐了好几圈,默默地为白百大守灵。想着几种时辰之后,热爱长江,热爱船 运旳,曾经活生生旳白把头就要伴随江水而去了,船老大和船工们旳心情都非常沉痛!天亮了。白百大旳遗体必须在太阳升起 来之前移到彩花灵船内,而且将随船而去旳一应衣物等全部装好了。这么,太阳刚一出山,就能够让这艘彩花灵船迎着朝阳向 东而去了。那日里是一种极其少见旳大好晴天儿。按照本地人旳说法,在这么好旳天气里水葬旳逝者,一定是去了非常光明美 妙旳地方,能够永远,永远地快乐幸福了!所以,水葬日适逢大晴天,不但对于逝者是一种极好旳吉兆,而且对于生者也是一 种最大旳抚慰。船老大带着船工弟兄们来转移白百大旳遗体了,灵棚内悲痛欲绝旳哭声再一次暴发。小青可怜兮兮地死死拉住 白百大停息旳门板哭嚎着:“你们揭开白布,让我再看一眼我爹啊!”船老大揭开白布,大家看到白百大就好像睡着了一样安 详地躺在那里,任凭亲人们怎样悲哭,他根本就不理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10课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选择题 1.(考查点: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诗经·大雅·民劳》有云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现阶段,我国已经实现总体小康,并正 在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奋斗。下列对我国现阶段的小康 水平认识正确的是( ) A.只是在经济上实现全面小康 B.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C.已经实现全面小康,只是水平仍比较低 D.少数人的小康,多数人还处于贫困状态 解析:注意区别我国现阶段的小康与目前正在建设的小康:我们现 在的小康是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小康;正在建设的小康是全面小康。 答案:B
上述目标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哪些新要求?
答案: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 的基础上,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年翻一番,体现了这一点。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现行标准下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就体现了这一点。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碳排放总 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体现了这一点。
名师精讲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 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 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②科技进步对经济 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③工业化基本实 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①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 现。②就业更加充分。③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 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④社会保障全面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 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