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宏观经济分析

合集下载

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分析(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 公司网址: 目录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第一节国内环境分析 (2)一、国民生产总值 (2)二、固定资产投资 (2)三、财政与金融 (4)四、对外贸易与利用外资 (5)五、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6)第二节国际环境分析 (7)12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分析第一节 国内环境分析一、国民生产总值2014年中国GDP 突破10万亿美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成为继美国之后又一个“10万亿美元俱乐部”成员。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四季度增长7.3%。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

图表- 1:2010-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二、固定资产投资2014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200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5.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1%),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

从环比速度看,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2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1983亿元,同比增长33.9%,增速比1-11月份提高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208107亿元,增长13.2%,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281915亿元,增长16.8%,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

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万亿元)40.8948.4153.4158.863.65增长率18.39%10.33%10.09%8.25%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0102030405060702010-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204515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14681亿元,增长0.7%,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166918亿元,增长13.5%,增速与1-11月份持平;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22916亿元,增长17.1%,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

新兴市场国家宏观经济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新兴市场国家宏观经济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新兴市场国家宏观经济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兴市场国家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备受关注。

这些国家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潜力和资源禀赋,然而,也受到了各种内外因素的困扰。

本文将探讨新兴市场国家的宏观经济现状与发展趋势,旨在为读者了解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状况提供参考。

一、历史回顾新兴市场国家是指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具有较高潜力、市场规模较大的国家。

这些国家在20世纪上半叶主要位于拉美、非洲和亚洲等发展中国家,而在上世纪70年代之后,二战后的大规模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推动了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

然而在90年代后期,新兴市场国家经历了一系列的危机,如东亚金融危机、墨西哥比索危机等。

这些危机使得人们重新审视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现状和风险,并迫使这些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应对危机和提高自身经济实力。

二、宏观经济现状1.经济增长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一直是其最为突出的优势之一。

虽然不同国家的增长速度存在差异,但总体上,新兴市场国家的GDP增长率要高于发达国家。

例如,近年来印度和中国的经济增长率都保持在6%以上。

巴西和南非等国家的增长也有所回升。

同时,很多非洲国家也呈现出快速的增长态势。

尽管如此,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速开始出现下滑,如俄罗斯、土耳其等;一些国家的经济过于依赖自然资源出口等等。

2.贸易新兴市场国家的国际贸易一直是其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许多新兴市场国家专注于出口加工业和原材料,利用自身的劳动力和资源等优势,赢得了国际市场份额。

2019年第一季度,新兴市场国家的GDP增长主要由皮革、棉纺、汽车等行业的出口拉动。

然而,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风险等诸多因素的困扰,使得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形势面临很多不确定性。

3.金融和货币政策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和货币政策往往受制于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

这些国家的货币往往更加容易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例如汇率波动、资本外流等。

此外,由于一些国家存在政治问题,如政策的不稳定、腐败等,也经常影响到了这些国家的金融稳定。

关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关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关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十分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不少。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这一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呢?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并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如何去看问题,这本身就牵涉到角度的问题,我感觉分析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需要结合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结合十二五规划期间,我们提出的一些政策建议。

明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在哪些方面要贯彻十二五规划的政策建议,比如在改革上,在一些结构调整上,哪些地方可以先突破的。

第二,离不开国际经济形势的判断,很多政策,我们也在强调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关系,世界经济形势不一定接受了,外界怎么变,我们怎么变。

现在不是了,中国的因素也成为一个内生性的因素了。

我变了,世界不变,世界在变,我怎么变。

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关系比较复杂了。

我们也看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完以后,新华社的通稿里,第一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说出来了。

这说明中国的作用在加强。

反过来,中国和世界经济的互动作用在加强。

我们既要判断好世界经济的判断,又要判断好世界对中国的影响。

第三,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要结合在一块。

从这三个角度看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才会更加科学与合理。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正在复苏之中,但复苏进程还很脆弱、很不平衡。

一是一些国家经济增速出现回落。

美国一、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分别增长0.4%、1.3%,大幅低于去年四季度3.1% 的水平,不少生产、需求指标出现走弱态势,明显低于市场预期,特别是房地产市场复苏乏力。

欧元区经济一季度环比和同比增速分别为0.8% 和2.5%,但各国分化明显,一些受主权债务危机困扰的国家经济低迷。

日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下降0.9%,二季度环比下降0.3%,已连续 3 个季度负增长。

一些新兴经济体一季度增速也有所放缓。

巴西同比增长4.2%,比上年同期减缓5.1 个百分点;印度延续去年初以来增速逐季递减态势,一季度同比增长7.8%,是5 个季度新低。

基督怀抱下的奇迹 ——巴西经济发展启示

基督怀抱下的奇迹    ——巴西经济发展启示

基督怀抱下的奇迹——巴西经济发展启示巴西拥有拉美最为完善的产业体系,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是世界第八大经济体。

巴西曾经一度是单一农业经济国家,蔗糖、咖啡等为其主要经济作物。

20世纪初,巴西开始工业化进程。

从五十年代起,巴西推行“进口替代”经济模式,并依靠大量举借外债获得了经济腾飞,其中1967-1974年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1%,创造了“巴西奇迹”,并初步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

进入80年代,巴西爆发了债务危机和通货膨胀,致使巴西经济全面的下滑。

1993年卡多佐总统施行“雷亚尔计划”缓解债务危机和减轻通货膨胀,巴西经济发展恢复稳定。

巴西的经济发展历程,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不少启示。

巴西的咖啡、蔗糖、柑橘、可可的生产和出口居世界第一位,大豆为第二位,玉米居第三。

农产品的出口称为巴西经济发展的“绿色之锚”。

巴西生产的甘蔗现在主要用于生产乙醇,除了供本国使用外,还出口到欧美等国,这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石油危机。

我国也是石油使用大国,石油大部分依赖进口,因此受国际波动影响很大,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巴西上借鉴,开发新能源、清洁能源,代替石油的主要地位,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经济稳定,甚至还可以实现环境保护。

在发展农牧业方面,巴西重视科技的投入。

提高科技投入,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量。

中国同样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提高农业的科技投入,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农产品的出口还应该注意对农产品进行加工,提升农产品的产品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

巴西在发展农业时,对亚马逊雨林进行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我们应吸取教训,发展经济是绝对不能以生态环境为牺牲,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巴西矿业在世界享有盛誉,丰富的矿产资源使巴西成为国际上矿业开发最具吸引力的国家之一。

巴西的矿产很丰富,现生产70多种矿物,其中铌、钽资源储量占世界第一位,锡和石墨储量占世界第二位,铁矿资源占世界第五位。

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巴西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

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

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不同国家之间的政策协调与合作,可以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成功的案例和挑战。

一、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重要性1. 促进全球经济稳定不同国家实施的宏观经济政策直接影响着本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其他国家。

如果各国政策存在不协调现象,可能导致全球经济波动加剧,出现经济危机和金融风险。

因此,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是维护全球经济稳定的重要手段。

2. 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有助于优化全球资源配置,推动跨国经济合作。

通过加强国际间的政策对话和合作,可以共同应对全球挑战,提高全球经济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3. 防范贸易紧张局势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紧张局势加剧,给各国经济带来巨大风险。

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可以加强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与执行,防止出现不正当竞争和贸易争端,为全球贸易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预测的环境。

二、成功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案例1. 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Eurozone)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是欧洲国家通过货币一体化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一个典型案例。

通过实施相同的货币政策和紧密的经济合作,欧洲联盟成员国成功实现了货币稳定和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

2. 金砖国家合作与协调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是发展中经济体的代表,他们通过加强协作与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下行压力。

金砖国家峰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平台,推动这些国家之间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对话与协调。

三、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与合作面临的挑战1. 国家间的利益差异不同国家的经济结构、发展阶段和利益诉求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时,可能会面临各方利益的冲突和协调困难。

在协商与合作中,需要寻求各国利益的平衡点,推动达成相互有利的协议。

巴西经济发展之路

巴西经济发展之路

离不开中间产品和一些先进的机器设备,对于中间产品和机器设备的进
口依赖程度没有降低。巴西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间的关系只不过由旧的 依附变成了新的依附。 ③ 依旧没有解决好贫富分化问题,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剥夺了中下 阶层更多的社会福利,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
3
注重出口的进口替代工业化 (1964年~1985年)
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的由来 ① 一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成为包括巴西在内的拉 美国家的主要投资国和贸易国。与英国不同,美国本身就是个自然资源 丰裕的国家,对外来初级产品的依赖性大大低于英国。 ② 1929年的全球经济大萧条。1931年,咖啡的国际价格暴跌至为1929年
国际价格的1/3,巴西的出口额也从1929年的4.46亿美元猛降到1932年的
高利润的蔗糖出口为当时的葡萄牙政府提供了5%的财政收入,同时。巴西的蔗糖出口
在17世纪达到了高峰。随着加勒比地区蔗糖产量的快速增长,蔗糖的国际价格迅速下 降,巴西的种植园经济招收了严重的打击,18世纪初,巴西的南部发现了金矿。
①斯蒂芬· 罗博克:《巴西经济发展研究》,第28页
黄金周期与橡胶、咖啡周期①
初级产品出口驱动模式的弊端 ① 巴西都是世界上收入分配不平等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② 初级产品出口驱动的发展模式,其核心是将初级产品出口作为经济发 展的引擎,而它内在固有的缺陷就是会对国际市场产生过度的依赖; ③ 为了在该模式下短期利益实现最大化,巴西的农业发展逐渐向单一的 咖啡品种发展,且咖啡出口成了巴西的支柱性经济产业,占到巴西的GDP 的10%。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使巴西的经济发展结构呈畸形,而且使 巴西经济极易受到国际市场上咖啡价格波动的冲击; 总之,尽管巴西在独立之后釆取的以初级产品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

巴西经济奇迹的前世今生(来自经济参考报)

巴西经济奇迹的前世今生(来自经济参考报)

巴西经济奇迹的前世今生巴西最近很忙:2012年联合国(微博)可持续发展大会在这里召开;2014年和2016还将先后主办世界杯和奥运会两大最具国际影响的体育赛事……巴西能获得这些重大活动的主办权,得益于该国经济的快速增长———2011年巴西取代英国成为全球第六大经济体。

20多年前,巴西通货膨胀率曾接近2500%,迫使巴西连续几届政府都把反通胀作为首要任务。

1993年底,面对通胀一筹莫展的佛朗哥总统选择才出任外交部长不久的社会学家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佐担任财政部长。

卡多佐大刀阔斧实行“雷亚尔计划”,把巴西从恶性通货膨胀泥潭中拉了出来,为日后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奠定基础。

1995年,卡多佐以绝对优势赢得大选,当选巴西总统。

1995年至2003年担任总统期内,卡多佐一方面推动国有企业民营化,积极引进外资,另一方面着手进行多项重要社会改革,为巴西成为金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近日,卡多佐总统受巴西最大银行集团亿达富邀请来到中国,《经济参考报》记者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这位创造巴西经济奇迹的改革者。

“雷亚尔计划”遏制通胀立功《经济参考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经说过,没有卡多佐,就没有今天的巴西奇迹。

这说明您对巴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卓越贡献。

您担任巴西总统期间,在国内进行了多项改革,启动巴西迈向经济强国的步伐,为巴西成为金砖国家之一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您领导下开展的“雷亚尔计划”,遏制了巴西国内严重的通货膨胀。

请您谈谈“雷亚尔计划”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台的,都有哪些内容,对今天巴西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卡多佐:20世纪90年代初,巴西的恶性通胀像滚雪球一样急速膨胀。

1990年开始连续三年以月率80%的速度飙升。

80年代末,政府在五年间引入三种新币,全部失败。

1992年,佛朗哥总统在半年之内换掉三个财政部长,仍然无法有效遏制严重的通货膨胀,最后只好把我挪到财政部。

我本是个勉强就任的财政部长,不是经济学家,所以在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时,我决定从大局着手。

巴西政治及行业环境(最新版)

巴西政治及行业环境(最新版)

本文主要资料来自中国外交部网站和中国驻巴西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放心使用啦,因为是WORD,比较详细,PPT可以大量删减政治法律环境一、巴西政局内政:上一届卢拉政府注重淡化意识形态,平衡政党利益,扩大执政基础;执行兼顾发展、稳定和社会公正的经济政策,推进财税和社会福利等多项改革,加大社会投入,致力于解决贫困、就业等问题。

2011年迪尔玛·罗塞夫就任总统后,强调延续上届政府既定的治国方略和发展战略,以推动巴西现代化进程、加快向全球性大国迈进为主要目标,以促进经济增长、减少贫困和促进社会进步为施政重点,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加大卫生、教育和基础设施等民生领域投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外交:奉行独立自主,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外交政策。

提出外交政策的重点是为经济服务。

注意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11.11结论:目前,巴西民主体制巩固,政局保持稳定,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政策成熟,且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可;二、双边关系:【同亚洲国家的关系】巴西认为东亚和东南亚是当今世界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重视发展同亚洲国家,尤其是与中国、日本、印度、韩国和东盟国家的政治和经贸关系,希望进一步密切同亚洲地区性组织之间的联系。

积极参与“东亚—拉美合作论坛”。

2009年5月卢拉访华,19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西联邦共和国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巴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公报两国元首重申愿在教育、文化、新闻、旅游和体育等领域开展密切合作。

为此,双方一致同意通过两国学术界、文化界、新闻界和体育界的交往,双方一致认为,应进一步推动汉语和葡萄牙语教学,扩大旅游合作。

双方对在中国增设葡萄牙语教学点和在巴西开设孔子学院表示欢迎。

2010年4月14日,胡锦涛主席访问巴西4月14日,胡锦涛抵达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出席即将在这里举行的“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二次正式会晤,并对巴西进行第二次国事访问。

2010年4月,双方签署《两国政府2010年至2014年共同行动计划》、《两国政府2010年至2012年度文化合作执行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西宏观经济分析
经济概况
巴西拥有拉美最为完善的产业体系,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

历史上巴曾经一度是单一农业经济国家,蔗糖、咖啡等为其主要经济作物。

20世纪初,巴西开始工业化进程。

从五十年代起,巴西推行“进口替代”经济模式,并依靠大量举借外债获得了经济腾飞,其中1967-1974年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1%,创造了“巴西奇迹”,并初步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

其后近30年的时间里,巴一直为外债和通货膨胀所困扰,经济发展陷于停顿。

1994年7月巴西推出“雷亚尔计划”,以联系汇率制为核心,成功地控制了长期困扰巴经济发展的恶性通膨问题,使巴经济在1994年至1997年出现了一个稳定增长的时期。

但巴政府依赖举债来维持雷亚尔汇率稳定,财政和经常性项目双赤字问题日益严重,对外资依赖急剧加深。

1999年,在经历了多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经济萧条后,巴被迫于1999年初宣布采取浮动汇率制,转而执行以控制通膨为核心的经济政策。

造成当年雷亚尔兑美元大幅贬值。

国内通膨率短期内急剧上升。

由于巴政府执行了正确的经济政策,和严厉的财政调整措施,增收节支,巴经济迅速走上恢复之路,2000年经济增长达4.46%,通膨也基本得到了控制。

2001年受全球经济不景气、阿根廷经济危机和国内电力危机影响,巴经济增幅仅为1.51%。

巴西主要经济指标年度表
年份GDP GDP增
长率
通货膨胀指

失业

消费投资政府
净出

2001 510.38 1.3 106.835 3.32 461566378976.00 55.76 109822743273.42 2644 2002 460.61 1.9 115.836 2.44 416421517670.00 61.7 104111714246.30 13130 2003 505.54 0.5 132.961 2.19 449,184,785,183 62.24 107099484905.99 24824 2004 603.78 4.9 141.738 2.09 524,387,132,380 62.59 127613250139.85 33693 2005 795.67 2.3 151.49 1.9 707274912555.00 43.23 175630442795.35 44757
巴西近些年GDP
1998年—2008年巴西GDP和人均GDP增长情况
2003-2008年巴西GDP组成
2003-2008年巴西储蓄和投资占GDP的比率
数据分析
当前经济三大特征
巴西当前经济发展呈现以下三大特征:
其一,宏观经济稳定,增强了应对不利国际环境的能力。

2007年,巴西宏观经济更趋稳定。

外债总额占GDP比重降到近30年来最低水平;公共债务占GDP比重降至42.5%,为9年来最低;通货膨胀虽受到压力,但仍控制在4.5%的目标之内;外汇储备达到1800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是4年前的10倍多,超过外债总额;外贸总额连年创历史新高;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连续5年盈余。

其经济痼疾,如沉重债务、高通货膨胀等均呈持续性缓解;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经济弱不禁风和大起大落的沉疴正得到治愈。

同10年来屡遭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严重后果相比,2007年在美国次贷危机中,巴所受影响就大不相同,本币依然坚挺,股市外国短期资本虽大量抽逃,但并未对货币、债务、通胀和利率等造成压力。

其二,稳步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期。

自2004年起经历两年恢复性增长后,2006年巴经济增3.7%,去年更达5.2%,今年可能会受美次贷危机牵累,但仍能增4.5%,预计2010年前可保持4%~5%的增长率。

目前巴经济运行良好,如2007年谷物产量和汽车产销均创历史纪录;
工业增长6%,超过预期;失业率则创历史最低等。

此轮增长是在经济和社会均衡发展的情况下出现的,与以往比有以下几点不同:非通货膨胀下的增长,兼顾社会发展和社会公正的增长,区域和城乡差别以及贫富差别有所减轻下的增长,环境有所改善下的增长。

因此,据认为,巴可能正步入一个可持续增长周期。

其三,全国掀起投资热潮。

经济、社会状况改善和经济实力增强,促进国内消费市场迅速扩大,更促使公共和私人投资掀起热潮。

从去年起,各行各业纷纷扩大投资,能源、工业支柱产业和大型企业争先斥巨资,制订发展计划,许多大型项目相继上马。

拉美市值最高的企业巴西石油公司将于2012年前在能源领域投资1120多亿美元,仅2008年一年的投资就多达305亿美元,最近发现的图皮大油田可望在2010年投产。

拉美市值最高的非国有企业、世界矿产巨头淡水河谷公司未来5年将投资590亿美元,其中2008年投资110亿美元,集中扩大铁矿产能。

钢铁工业今后3年将投资近300亿美元,实现钢铁产量翻番,其中仅国家冶金公司2008年就将投资50亿美元。

巴电力工业计划未来10年投资830亿美元,将从根本上缓解电力供应紧张状况。

汽车厂家未来3年投资150亿美元,使现已居全球第六的汽车工业更上层楼。

乙醇业未来5年投资190亿美元,确保巴西领先世界乙醇出口市场。

在企业扩大生产性投资的同时,巴政府通过实施2007至2010年加速增长计划,力促公路、港口、能源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突破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投资总额达2500亿美元。

去年底,巴政府还开始实施国家科技创新发展计划,到2010年前将投资近230亿美元,旨在扩大和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企业、战略领域和社会发展的研发与创新。

对外经济
巴西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例不大,2004年其进出口总量为1500亿美元。

巴西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矿产品和农产品,大豆和铁矿砂是主要的两大出口产品。

进口产品有石油,机器设备,煤炭,小麦等。

其中石油及油制品占进口总值的一半以上。

中国相比
与中国比较,巴西经济发展具有以下四个优势:
(1)巨大的资源优势。

巴西人均耕地是中国的20倍,而且拥有名列世界前茅的铁矿、锰矿、铝矾土,以及及其丰富的森林资源。

(2)人口较少,人均经济指标具有优势,但优势逐年缩小。

1990年,巴西国内生产总值高于中国,人均GDP相当于中国的8.9倍;但到了2009年,仅相当于中国的2.3倍左右。

(3)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更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2009年三次产业的比重为6.1%、25.4%、68.5%。

(4)城市化水平高。

巴西的城市化率接近80%,远远高于中国的34%。

资料来源:
/economy/view.asp?news_id=4199
/unsd/snaama/resQuery.asp
/record/view.asp?news_id=267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