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宫颈炎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慢性宫颈炎患者预防及护理中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慢性宫颈炎患者预防及护理中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慢性宫颈炎患者预防及护理中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对疾病的预防作用。

方法:选择6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抽选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随机做有效分组,对照组30例患者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运用针对性护理,就两组护理效果、依从性、并发症、临床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情况展开对比。

结果:两组在护理方案实施后评测显示,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及依从性评定值更高,并发症率更低,临床症状积分评值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满意度统计值更高,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

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升慢性宫颈炎护理效果,增强其治疗依从性,减少各项并发症,有的缓解各项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慢性宫颈炎;并发症;临床症状慢性宫颈炎在中年妇女群体中较为高发,出现该疾病后的主要表现为白带异常、月经周期紊乱、腹部有明显疼痛感[1-2]。

从病理学角度来说,该疾病的发生与链球菌等相关的菌株感染有密切关联,在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的情况下,患者的病情会不断发展,炎症的严重程度也会加重,甚至演变为癌症,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3-4]。

在治疗中为了有效保证临床效果,就需要对患者施以合理的护理方式,来促进临床治疗。

在众多护理模式中,针对性护理模式可根据患者的病情施以对症的护理措施,在措施的制定方面更加具体化,针对性较强,对于患者的干预效果更明显。

现以6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为例,分析该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及预防作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6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抽选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随机做有效分组。

观察组30例患者中,年龄25-67岁范围,平均抽取值为(40.27±3.25)岁。

观察组30例患者中,年龄抽取介于27-65岁之间,平均为(40.32±3.22)岁。

组间基线可比(P>0.05)。

慢性宫颈炎的护理要点及干预效果

慢性宫颈炎的护理要点及干预效果

慢性宫颈炎的护理要点及干预效果【摘要】目的慢性宫颈炎的护理要点及干预效果。

方法自2021年度1月至2021年12月纳入80例因慢性宫颈炎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呈逐年增高趋势,按照护理手段将其归纳为2个小组,每组均纳入40例病人。

按照护理手段,将其命名为常规组与干预组。

常规组对病人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对病人实施干预护理。

总结与探究2种护理方案实施效果。

结果常规组治疗配合程度评分与干预组治疗配合程度评分对照,前者较低、后者高,经对照差异明显,(P<0.05)。

结论慢性宫颈炎护理中,护理干预实施效果优异,此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护理干预;常规护理慢性宫颈炎在临床治疗中属于常见、多发疾病,此疾病具备发病率高的特点,据临床不完全收集与统计资料证实,最近几年因慢性宫颈炎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呈逐年增高趋势。

慢性宫颈炎在临床治疗中以对症治疗为主,以护理干预为辅,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1]。

我科室为了对病人实施最佳的护理干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护理干预2种方案,为了总结与探究2种护理方案实施效果,在下文中进行调研,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20年度2月至2021年2月纳入80例因慢性宫颈炎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呈逐年增高趋势,按照护理手段将其归纳为2个小组,每组均纳入40例病人。

按照护理手段,将其命名为常规组与干预组。

常规组:年龄在29岁至52岁之间,中位年龄为40.56岁。

干预组:年龄在30岁至52岁之间,中位年龄为40.61岁。

纳入本次调研病人家属均知晓本次调研,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书》。

纳入病人之间的一般资料对照,并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常规组对病人实施常规护理,即为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进行护理干预。

干预组对病人实施干预护理,具体如下:(1)心理干预: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应主动与病人沟通,引导病人讲述出心中的想法,帮助病人疏导心理,缓解心理压力。

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观察分析

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观察分析

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观察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进行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8.94%和91.49%,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1.28%和74.47%,组间差异显著(P<0.05);进行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49%,显著高于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

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临床护理方法;护理效果;观察分析【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0-0304-02慢性宫颈炎(chronic cervicitis)是妇科常见的一种顽固性疾病,常由急性宫颈炎症迁延而来,也可为病原体持续感染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接触性出血、腰骶疼痛及下腹坠胀感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1]。

此次实验我院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展开探究,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94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均确诊为慢性宫颈炎,均在我院采取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及免疫疗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久治不愈患者进行手术治疗[2]。

随机抽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7~54岁,平均年龄(36.49±5.20)岁,平均病程(5.29±1.15)个月;观察组患者年龄28~55岁,平均年龄(37.29±5.35)岁,平均病程(5.74±1.32)个月;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女性以及有严重心、肝、肾等合并症患者。

慢性宫颈炎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慢性宫颈炎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慢性宫颈炎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宫颈炎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方法抽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58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入院时间分成各有29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对比两组不同的护理效果。

结果健康知识知晓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

结论对慢性宫颈炎患者实施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显著,可推广。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慢性宫颈炎是女性宫颈部位受到感染而发生的慢性炎症,是我国妇科最为常见的生殖系统炎症之一。

如未及时得到治疗,导致生殖系统持续感染,则会损伤生殖系统功能,甚至影响到生育功能,诱发盆腔炎、阴道炎、输尿管不孕等,威胁女性身心健康[1]。

据调查显示,大多数慢性宫颈炎患者的认知程度低,导致治疗后未引起重视,病情反复发作,增加治疗难度,因此,在对症治疗基础上,临床需要加强健康教育,以提升女性的认知程度,使其积极配合,巩固治疗的效果,基于此,本文以我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为例,分析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的干预价值。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入选者共计58例,均为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并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成两组,即一组对照组,一组观察组。

对照组:本组29例中年龄最小者28岁,年龄最大者57岁,平均年龄为(42.33±2.33)岁。

观察组:本组29例中年龄最小者27岁,年龄最大者58岁,平均年龄为(42.52±2.14)岁。

上述资料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做好日常卫生指导,告知治疗方案和流程,需要配合的工作,加强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开展药物指导等[2]。

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的影响

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的影响

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的影响慢性宫颈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病症,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很高,患者容易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下腹部疼痛、经期不调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慢性宫颈炎的治疗和护理变得非常重要。

而通过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有助于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掌握适当的治疗措施,减轻症状,促进病情的康复。

连贯性护理是指护理工作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采用一系列紧密衔接的方法和措施,不断地对患者进行教育和指导,使患者能够对疾病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并学会如何正确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连贯性护理的优点是可以保证治疗和护理的连续性,整合不同护理环节的资源,在实践中与患者达到良好的互动和沟通。

同时,连贯性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疾病的发展周期,提高治疗的效果。

因此,连贯性护理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中。

对于慢性宫颈炎的治疗和护理,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宣传健康知识:通过传递健康知识,让患者了解宫颈炎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2.促进治疗合理化:针对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合理选择较为适合的治疗方法,并对治疗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

3.鼓励生活方式改变:加强患者对健康饮食、良好的休息和运动的认识,鼓励患者适当地改变生活方式。

4.帮助患者朝着目标前进:与患者一起制定治疗计划,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帮助患者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调查中发现,经过6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患者的症状得到了全面和有效的缓解,包括阴道分泌物减少、外阴瘙痒减轻、下腹部疼痛缓解等。

此外,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干预还可以促进患者对自身健康的认识和重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患者可以更好地掌握对疾病的了解和应对技能,同时,也会更加重视个人卫生和饮食等方面的调节,从而更好地维护身体健康。

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9-01-18T14:53:03.35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2期作者:周雯雯谭玲[导读] 在慢性宫颈炎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措施利于患者病情恢复,患者满意度较高,且患者预后不易复发,值得借鉴。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州人民医院妇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 841000 【摘要】目的:观察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72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分组原则以入院顺序奇偶性为主,分对照组(36例,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比较护理效果、满意度。

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4.44%)显著较对照组(77.781%)高,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7.22%)显著较对照组(83.33%)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

结论:在慢性宫颈炎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措施利于患者病情恢复,患者满意度较高,且患者预后不易复发,值得借鉴。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常规护理干预;优质护理干预慢性宫颈炎临床发病率较高,多由急性宫颈炎治疗不当或不彻底发展而成,多发于30-50岁女性人群中,患者症状以白带异常为主,分泌物增多且表现为乳白色黏液状态,严重时出现淡黄色脓性分泌物,同时也有患者出现血性白带,若控制不及时会波及盆腔,一旦出现盆腔炎症患者会出现腹部坠胀、腰痛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

针对慢性宫颈炎患者,临床需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同时考虑到患者病程较长,且易复发,在积极治疗的同时需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其疾病恢复[2]。

鉴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对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了探究,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定本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72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分组原则以入院顺序奇偶性为主,分对照组(例数=36)、试验组(例数=36)。

针对性护理在慢性宫颈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分析

针对性护理在慢性宫颈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分析

针对性护理在慢性宫颈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分析慢性宫颈炎是女性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之一,其症状主要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带有异味、性交疼痛等。

针对性护理在慢性宫颈炎的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将对针对性护理在慢性宫颈炎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进行分析。

针对性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宫颈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慢性宫颈炎患者的宫颈常常出现淋巴滤泡增生、充血、水肿等病理变化,严重影响了宫颈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通过使用针对性护理手段,如宫颈局部药物渗透、手法按摩等,可以促进宫颈的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减轻肿胀,从而恢复宫颈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针对性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不适感。

慢性宫颈炎的患者常常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味、性交疼痛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困扰。

通过使用针对性护理手段,如阴道冲洗、局部药物应用等,可以清洁阴道,减轻分泌物的症状,改善异味,并且通过温和的按摩手法可以促进阴道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对性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自我康复能力,提高治疗的预后。

慢性宫颈炎的治疗需要患者长期进行,而且容易复发。

通过针对性护理,可以让患者主动参与到治疗过程中,加强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从而减少慢性宫颈炎的复发率,提高治疗的预后。

针对性护理在慢性宫颈炎的护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通过恢复宫颈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的自我康复能力,可以有效减轻疾病对患者生活的影响,提高治疗的预后。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护理技术的培训,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从而更好地发挥针对性护理在慢性宫颈炎护理中的作用。

针对性护理在慢性宫颈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针对性护理在慢性宫颈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针对性护理在慢性宫颈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慢性宫颈炎应用针对性护理的应用价值。

方法:10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用随机数法平均分组,一组是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一组是采用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性护理在慢性宫颈炎护理中应用效果确切,有效性更高,可以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慢性宫颈炎慢性宫颈炎主要是由于宫颈组织受到病原体感染而引发的炎性反应,其中以葡萄球菌、厌氧菌、链球菌等感染比较常见。

发生感染后根据感染程度的轻重患者也会发生不同的表现,有些患者无明显的不适变化,有些患者会表现出分泌物异常、阴道异常流血、宫颈糜烂等表现。

慢性宫颈炎会造成患者的宫颈部位发生病理性的糜烂、增生,会明显增加恶变的几率,故及时进行正规治疗和护理极为重要[1]。

针对性护理在临床各科中应用甚广,将病人作为服务主体而开展针对性且全面的护理服务,使患者的身体健康得到最大保障。

本研究中则将针对性护理用于慢性宫颈炎的护理中,对其效果开展具体探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100例研究样本,均是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慢性宫颈炎患者,用随机数法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年龄23-47岁,均值(34.9±0.7)岁,观察组50例,年龄22-49岁,均值(35.1±0.9)岁,通过对比两组的个人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

1.2方法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交代患者的药物如何进行正确的使用,明确告知复查时间。

协助患者将检查的产物进行送检,明确告知结果的等待时间。

将生活中影响疾病恢复的一些事项进行交代。

如保持会阴处的卫生,流水清洁会阴、饮食上保持清淡、忌重口味食物、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

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1)强化健康知识科普。

加强患者对慢性宫颈炎的疾病知识了解,开展护患健康知识宣教,将疾病的发病诱因、危害、治疗方式、症状以及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详细充分的思想灌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宫颈炎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
2018-08-20T11:43:11.907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0期 作者: 岳坤
[导读] 结论 慢性宫颈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以使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也可以明显提高,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南江县妇幼保健院
四川巴中 635600)

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宫颈炎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50
例,依据护理模式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开展基础护理的
25例患者为参照组,开展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25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比
对护理效果。结果
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研究组(96%)高于参照组(72%),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统计学意
义存在。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更高,与参照组比对后差异呈
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 慢性宫颈炎患者实施健康教
育护理干预可以使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也可以明显提高,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临床疗效


在妇科疾病中慢性宫颈炎较为常见,若不能予以有效的治疗措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有学者研究后表明,在治疗
期间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使治疗效果提升
[1]。为此,此研究选择我院近一年(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

50
例,对其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价值进行探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基础信息

此次研究抽取的慢性宫颈炎患者50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将所有患者依据护理方法差异性均分研究和参照两组,
患者各
25例。研究组中,经核实后最大年龄为52岁,最小年龄为25岁,中位年龄统计后为(34.73士2.36)岁。参照组中,经核实后最大
年龄为
55岁,最小年龄为23岁,中位年龄统计后为(35.06士2.40)岁。在统计软件SPSS19.0中将研究组和参照组慢性宫颈炎患者的基本
信息输入,组间差异呈
P>0.05,则说明数据结果统计学意义未产生。
1.2
护理流程

参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详细记录患者的就医情况和历史就诊,之后对其进行简单的疾病宣教,对患者的就医治疗进行引导。研究
组患者则开展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详情流程包括:①首先对患者的文化背景进行掌握,结合实际状况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让患者深刻认
识慢性宫颈炎的引发机制和预防措施。在此期间可予以患者心理指导,获取其信赖的同时提升治疗依从性。另外,护理人员需对患者普及
慢性宫颈炎的有关知识,这样可以确保治疗顺利开展。②治疗期间伤口会由于脱痂现象引发少量出血,因此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不得进行
盆浴和冲洗阴道,加强保暖,从而使感染风险降低
[2]。必要时可在医嘱条件下使用抗生素。③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心理变化高度重视,加
强两者之间的沟通,将治疗期间潜在的意外状况进行告知,使其保持良好心态接受治疗。④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让其对日常预防的重要
性充分了解,同时将有效的预防措施充分掌握。如:在特殊时期不得进行性生活,对患者的卫生习惯予以纠正,定期清洗阴道,禁止乱用
药物,防止对阴道内酸碱平衡造成影响。不得盆浴,这样可以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1.3
护理效果评估[3]

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月经恢复至正常水平,表示护理效果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月经恢复正常水平,表示护理效果
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月经未见任何改善,表示护理效果无效。
1.4
指标的判定

对研究组、参照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为十分满意、相对满意和不满意。
1.5
数据统计:卡方检验

将研究中的各项数据结果输入软件(SPSS19.0)进行证实,护理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的表现形式以(%)为基准,组间予以卡方检
验,结果证实后差异呈
P<0.05,则表示统计学意义产生。

2
研究结果
2.1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后的护理总有效率

比对护理总有效率,研究组96%高于参照组72%,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表1为详细数据,展开如
下。

表1: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后的护理总有效率
3
讨论

慢性宫颈炎不仅会对女性生理、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会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虽然当前的临床治疗获取显著的效
果,但是仍有部分患者较易出现复发,因此在治疗期间其护理工作也不容忽视。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为全新的护理模式,通过对患者普及慢
性宫颈炎的有关知识和防治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4]。加之对患者实施心理指导使其不良情绪改善的同时有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
构建。从此次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应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
96%、护理满意度100%均高于应用常规护理的72%、
60%
,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这一研究足以证实了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更具优势。

综上总结,慢性宫颈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以使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也可以明显提高,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参考文献
[1]
张翠翠,李桂兰,荆如等.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在门诊慢性宫颈炎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8):3392-
3395.
[2]
刘红美.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防治慢性宫颈炎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4(30):4121-4122.
[3]
张雪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防治慢性宫颈炎中的作用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6,3(13):121,123.
[4]
杨美媛.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在门诊慢性宫颈炎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4(12):1138-11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