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体裁
四大文学体裁

四大文学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一,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述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体裁。
说明文包括: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说明方法及作用:
说明语言:
①平时性:多使用表示估计,程度,范围等限制副词,准确严密的说明事物特征
解题模式:解释词义+分析句意+语言特点
②生动性:多使用修辞,生动形象的说明事物的特征
解题模式:指出所用的修辞+生动形象的说明事物特征
时间顺序连贯式概述式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总分总描述式
逻辑顺序总分介绍方式
说明结构设问式
并列定义式
递进
对照
二,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人称:一般以一,三人称来写,有时候也用第二人称
线索:时间转移,一人,一事,一物
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语言特点:准确,生动
表现手法:白描,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
常见的文学体裁

常见的文学体裁文学体裁指文学作品的类别,它是与实用类文体相对立的一个概念。
文学体裁的四大样式指:散文、小说、戏剧、诗歌。
今天,语文网小编希望通过以下的分享——常见的文学体裁,希望能拓展同学们的语文知识面。
常见的文学体裁由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一、散文现在使用“散文”这一概念,有时指广义散文,有时指狭义散文。
广义散文是指与韵文相对立的一个概念,范围较宽;狭义散文是指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即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范围较窄。
这里所谈的是狭义散文。
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叙事散文主要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以叙述事情为主,兼有议论抒情。
抒情散文主要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以抒发情感为主,兼有叙事议论。
议论散文主要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以论述事理为主,兼有抒情叙事。
作为文学体裁的散文,几乎都会综合运用几种表达方式来增强文学性,使其具有“文学”的特点,几乎不存在表达方式单一,只是单纯叙事、单纯抒情、单纯议论的散文。
一般认为,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指散文取材广泛,行文自由,联想丰富,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神不散”主要是指散文表达的中心或主旨必须明确而集中。
就一般情况看,用“形散而神不散”来概括散文的特点是相当准确的;当然,对这一概括有人有不同看法。
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1.寓情于景,即将某种情绪情感倾注在所描写的景物中。
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将清、静、悲凉之情融注于故都秋景的描写之中(有人认为融注的是纯粹的喜悦之情)。
2.即景抒情,即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某种情绪情感。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通过描写月下荷塘的美丽景色来抒发淡淡的喜悦和淡淡哀愁之情。
3.叙事抒情,即通过叙述事情来抒发某种情绪情感。
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第二节,通过叙述“我”因身体残疾,苦闷难熬,百无聊赖地独自到地坛消遣,而母亲关爱担忧却又不愿张扬表露的事情,抒发对母亲的歉疚、感激和赞颂之情。
文学体裁常识简介

文学体裁常识简介导读:文学体裁指文学作品的类别,它是与实用类文体相对立的一个概念。
文学体裁的四大样式指:散文、小说、戏剧、诗歌。
下面分别简单简绍:现在使用“散文”这一概念,有时指广义散文,有时指狭义散文。
广义散文是指与韵文相对立的一个概念,范围较宽;狭义散文是指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即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范围较窄。
这里所谈的是狭义散文。
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叙事散文主要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以叙述事情为主,兼有议论抒情。
抒情散文主要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以抒发情感为主,兼有叙事议论。
议论散文主要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以论述事理为主,兼有抒情叙事。
作为文学体裁的散文,几乎都会综合运用几种表达方式来增强文学性,使其具有“文学”的特点,几乎不存在表达方式单一,只是单纯叙事、单纯抒情、单纯议论的散文。
一般认为,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指散文取材广泛,行文自由,联想丰富,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神不散”主要是指散文表达的中心或主旨必须明确而集中。
就一般情况看,用“形散而神不散”来概括散文的特点是相当准确的;当然,对这一概括有人有不同看法。
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1.寓情于景,即将某种情绪情感倾注在所描写的景物中。
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将清、静、悲凉之情融注于故都秋景的描写之中(有人认为融注的是纯粹的喜悦之情)。
2.即景抒情,即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某种情绪情感。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通过描写月下荷塘的美丽景色来抒发淡淡的喜悦和淡淡哀愁之情。
3.叙事抒情,即通过叙述事情来抒发某种情绪情感。
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第二节,通过叙述“我”因身体残疾,苦闷难熬,百无聊赖地独自到地坛消遣,而母亲关爱担忧却又不愿张扬表露的事情,抒发对母亲的歉疚、感激和赞颂之情。
4.寓情于物,即将某种情绪情感倾注在所描写的某一物象中。
如矛盾的《白杨礼赞》,通过描写和赞美白杨树的伟岸形象和坚强品质,来赞美坚持抗战的中国农民。
文学体裁知识

一、文学体裁知识文学体裁包括古代文体常识和现代文体常识两点。
古代文体:古代文体大致上可以分为韵文、骈文、散文,包括史传文。
韵文,即讲究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赋、铭。
散文,包括史传文、议论文、杂记文、应用文等。
骈文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下面择其重点予以说明。
1、古体诗、近体诗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
现在一般把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而把其他的统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
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
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2、辞、赋、骈文辞即楚辞,属诗歌。
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其代表。
赋,源于战国后期,句子大体整齐押韵,间杂散文句式,着力铺陈事物,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
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四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高中学过的《朱元思书》、《阿房宫赋》便是此种文体。
3、词、曲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
是诗歌的发展,故称之为“诗余”。
它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
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
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字至90字)、小令(58字以下)。
曲,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曲”,也是配乐的诗。
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是清唱曲,杂剧是演出曲。
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类,其中小令由一支曲子组成,套曲也叫套数,由多支曲组成。
文学体裁名词解释

文学体裁名词解释
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按照一定的形式、内容、风格、语言等方面的
特征和规律进行分类和归纳。
常见的文学体裁有诗歌、散文、小说、
戏剧等。
下面分别对这些文学体裁进行详细解释:
1. 诗歌:是用艺术化的语言和形式表达情感、思想或描绘自然景物的
一种文学体裁。
它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常采用押韵和排列韵脚等手
法来增强其美感和表现力。
2. 散文:是一种不受严格格式限制的散漫性写作,以自由流畅的语言
风格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经验。
散文可以是记叙性的,也可以是
议论性的。
3. 小说:是一种长篇虚构故事,通常包括情节、人物塑造、环境描写
等要素。
小说可以分为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科幻小说等多
种类型。
4. 戏剧:是一种以对话为主要手段,通过舞台上演员们的表演来展示
一个故事情节或者传达某些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戏剧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历史剧等多种类型。
总之,不同的文学体裁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通过对这些体裁的了解和掌握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
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散文、诗歌、戏剧、小说
文章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一、表达技巧主要包括: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共五种,古诗中常用前四种。
2.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顺叙倒叙插叙对
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用典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渲染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
3.选材剪材
4.结构技巧:过渡、呼应等。
5.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
比、反复等)的运用等。
二、不同文体的表现手法:
1.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情抒情、托的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
2.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
侧相映等。
3.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三、具体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意、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以乐衬衰、渲染、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欲扬先抑、夸张、比喻、拟人、设置悬念、点面结合、开门见山、伏笔照应、开篇点题、比拟借代等。
四、诗歌的表现手法(赋、比、兴):
1.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
2.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3.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
情的写法。
文学体裁大全

文学体裁大全文学体裁大全涵盖了各种文学创作的形式和类型。
它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种体裁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魅力,丰富了文学的世界。
以下是对一些主要文学体裁的详细介绍。
1.诗歌:诗歌是最古老、最纯粹的文学形式。
它通过对语言的精炼、音韵的和谐、意象的丰富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诗歌可以抒情、叙事、议论,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2.散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文学体裁。
它不像诗歌那样受到格律和音韵的限制,可以自由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散文的种类繁多,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散文等。
3.小说:小说是一种长篇或短篇的叙事文学体裁。
它通过人物、情节、环境等元素来构建一个虚构的世界,反映社会生活和人性。
小说的种类繁多,包括历史小说、科幻小说、武侠小说等。
4.戏剧:戏剧是一种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展示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文学体裁。
它包括悲剧、喜剧、正剧等,通过台词、动作、音乐等元素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5.传记:传记是一种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文学体裁。
它通过对传主的生平、事迹、性格等进行详细描述,来反映传主的人生轨迹和精神风貌。
6.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一种新闻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文学体裁。
它以真实事件为基础,通过艺术加工和文学手法来反映社会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除了以上几种主要的文学体裁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文学形式,如寓言、童话、民间故事等。
这些文学体裁各具特色,丰富了文学的内涵和外延。
总的来说,文学体裁大全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每种体裁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它们共同构成了文学的殿堂,为我们提供了无尽的审美享受和思考空间。
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我们都应该珍视这些文学体裁,让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文学体裁

一.文学体裁: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二.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三.记叙文:(一)常见叙事线索:1.人物线索2.物品线索3.感情线索4.时间线索5.时间线索6.地点变换线索找线索:1.文章标题2.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3.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4.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5.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二)记叙文顺序:1.顺序2.(2)倒叙(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生动性,引人入胜)3.插叙『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情节,深化主题』(三)人物描写方法:1.外貌描写2.语言描写3.动作描写4.心理描写5.神态描写6.肖像描写(四)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推动故事情节发展2.社会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五)记叙文的词语或句子的含义辨析:1.结合特定语境(即具体的句、段、篇、上下文),分析词语的含义2.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明确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词多义等3.注意语气或语调4.着眼于词句之间的搭配5.着眼于词义范围的大小、轻重程度6.注意言外之意(如:挖掘比喻句中的本体或者事物的象征意义,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六)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结构上:1.开篇点题2.总领全文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或思考内容上:表现了……(七)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结构上: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文……引出下文……2.段末起总结作用3.为下文埋下伏笔4.为下文情节作铺垫5.推动情节的发展内容上:表现了……(八)记叙文结尾句子的作用:结构上:1.篇末点题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3.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回味4.前后照应(首位呼应)文末“……”应了文章“……”内容上:突出……,或再次点明……的中心(九)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意思:1.找文章标题、首尾的诗情议论性的句子2.综合概括主要段落大意(特别是抒情散文)3.从作者对人物或事物的态度判断(十)概括段意:摘句法;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进行适当的删改)例如:人﹢时地﹢做法﹢结果(记叙文)景物﹢特征(描写性的文章)四. 说明文(一)把握说明对象特征:1.题目2.首段3.关键句(二)说明方法分类和作用:1.举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便于读者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类别。
它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一散文这里说的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不是古文体的散文。
按照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散文的重点是"形散神不散"。
"形散"是指散文取材自由,不受时空限制,表达方式多种多样。
"神不散"是指散文的主题要明确集中。
二小说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及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
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还有的包括序幕、尾声。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感情等。
按照不同的标准,小说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照篇幅及容量分为长篇(如《红楼梦》)、中篇(如《阿Q正传》)、短篇(如《最后一课》)以及微型小说(如《鞋匠》);按照写作体制分为章回体(如《三国演义》)、日记体(如《莎菲女士日记》)、书信体(如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自传体(如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按照小说内容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学幻想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等;按照语言形式分为文言小说(如《促织》)、白话小说(如《药》))。
小说的命题方式多种多样:1 以主人公命题,如《孔已己》;2 以故事发生的地点命题,如《荷花淀》;3以主要事件命题,如《灌园叟晚遇仙女》;4 以贯穿全文的构成情节的细节命题,如《药》;5 以故事发生的时间或背景命题如《夜》。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1 上古到先秦两汉,这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酝酿和萌生时期。
主要是先秦的"寓言"。
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擒蚩尤》《后羿射日》《女娲补天》2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合称为"笔记小说"。
这一时期,我国的小说初具规模。
主要作品有张华的《博物志》;干宝的《搜神记》等。
3 唐代出现了唐代传奇。
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
著名传奇有:蒋防的《霍小玉传》,元稹的《莺莺传》,李朝威的《柳毅传》,白行简的《李娃传》。
4 宋代出现了白话小说--"话本" 。
至此,才以小说作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
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一大变迁",它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代表作有《三国志平话》。
5 明代出现了"拟话本",即明代文人模仿话本的体制、形式进行创作的小说。
如《玉堂春落难逢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6 明、清出现了章回小说。
这一时期,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到顶峰,产生了一批伟大不朽的名著。
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
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1 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
2情节曲折,故事完整。
3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
4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
三、戏剧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
我们这里讲的戏剧实际上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台词)和舞台说明。
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性的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等多种作用。
按照不同标准,戏剧可分为不同种类:按照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如《雷雨》、歌剧《白毛女》、舞剧《丝路花雨》;按照剧情的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如丁西林的《一只马蜂》、多幕剧如《雷雨》;按照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雷雨》;按照矛盾冲突的性质可分为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
四、诗歌(一)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反映了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二)诗歌的特点:①诗歌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
②诗歌有丰富的感情和想象。
③诗歌的语言是精炼的,形象的,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的。
④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的。
(三)诗歌的分类:按照内容有无较完整的故事和人物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抒情诗又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按照形式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民歌等;我国古典诗歌分为诗、词、曲;古体诗和近体诗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指唐代以前的古代诗歌,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诗,就是我们所说的近体诗。
近体诗是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
唐代以及其后的诗人仍有写古体诗的。
古体诗分为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
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
乐府诗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
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乐府。
魏晋和唐代以及其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乐府或拟乐府。
例如我们学过的《敕勒歌》《木兰诗》《孔雀东南飞》《梦游天姥吟留别》都是乐府诗。
韵脚韵文句末押韵的字。
如李白的《静夜思》其中的"光""霜""乡"就是韵脚。
押韵诗歌词赋某些句子的末尾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这就叫押韵,如李白的《静夜思》押ang韵。
律诗、绝句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于句数上。
绝句共有四句,律诗共有八句。
绝句又叫"截句"。
绝句可对仗,也可不对仗,但是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则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的要求。
八句以上的律诗称为排律。
律诗的结构律诗共有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
歌、行、引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
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
《琵琶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箜篌引》古诗的节奏和韵律从句式方面看,古诗一般为四字为二、二式,五字为二、二、一式,七字为二、二、二、一式。
从意义的表达上看,有时因表达需要而有特殊情况。
诗、词、曲诗、词、曲的主要区别在于诗要求节奏和讲求韵律,词比诗的要求更加严格,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
曲也是和乐演唱的一种韵文形式,但句法比词更为灵活。
诗的最高成就表现在唐代,词的鼎盛时期出现在宋代,曲在元代最盛行。
文人创作的诗歌、民歌民歌是由人民群众口头传诵的诗歌,后经过文人整理而形成的。
《诗经》和"乐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民歌。
如《伐檀》《硕鼠》《木兰诗》《敕勒歌》《孔雀东南飞》等都是民歌。
有些文人模仿民歌形式写的诗歌就不再称为民歌了,只能说用民歌的形式写的诗歌,属于文人创作的诗歌,如《王贵与李香香》是和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创作的。
标题、词牌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着严格的区别的,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表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词的标题,揭示词是一首抒怀词,地点;赤壁"。
小令、中调、长调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照字数多少来划分的,小令的字数在五十八字以内;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而长调是九十一字以上。
豪放派、婉约派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
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代表作家以苏轼、辛弃疾为主。
代表作品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内容书写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功精细。
体裁比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
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代表作品有柳永的《雨霖铃》和姜夔的《扬州慢》。
散曲是金元时代兴起,由词退化而出来的一种歌曲,体式和词相近而比词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衬字,较多的使用口语。
它又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
小令只含一支曲子,而套数是合一个曲调中多支曲子为一套,是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它少则两曲,多则不限。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曲牌名;全套曲必须同一宫调,有首有尾,一韵到底;结尾处多煞"。
用多少遍没有规定顺序一般倒写。
各"煞"是"尾"前的配曲,最后用"尾"结束全套曲。
元杂剧是在宋金时期诸宫调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文学样式,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艺术形式。
元杂剧可分为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两种。
在结构上包括四折一楔,每折戏只能用一个宫调,如《窦娥冤》就是旦本。
元杂剧的主要角色是末(男子)、外末(老年男子)、净(花脸)、旦(女角色)、正旦(女主角)、卜儿(老妇人)、丑(小花脸或三花脸)等。
宫调、曲牌曲牌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
不同的曲牌在字数、平仄、押韵上往往不同,如《窦娥冤》中的《耍孩儿》、《鲍老儿》、《叨叨令》、《端正好》、《滚绣球》、《一煞》、《二煞》等都是曲牌,每一个曲牌,在韵上必然属于一种宫调。
宫调是音乐术语,是音乐的各种调式,宫调不同,音调就不同。
如《窦娥冤》中的《正宫》就是一种宫调。
旦、末、净、丑、外、卜儿旦、末、净、丑、外、卜儿,都是戏剧中的角色名称,旦是扮演女主角的。
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末是扮演男主角的,配角有副末,外末、小末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点的人物,如张飞、李逵等。
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男性次要人物。
外,扮演老年男子。
扮演老年妇女称为卜儿。
科、白科、白都是戏剧剧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一般舞台程式,武打和舞蹈等动作。
白,是宾白,是剧中的说白部分。
宾白又可分为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着别人的人物自叙心理)、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宾白是元杂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古代文学体裁集锦(一)赋。
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