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碳小车说明书完

合集下载

无碳小车设计说明书

无碳小车设计说明书

无碳小车设计说明书小组成员:指导教师:学校:一. 设计思路:1.根据设计要求,为达到无碳小车走8字形轨迹重叠的目的,无碳小车应具备重力势能的转换和周期性的转向的功能,即小车分为传动机构和导向机构两部分。

其中传动机构要求能量损耗少、传动比精确,故优先选用齿轮和皮带轮传动。

导向机构要求方向控制度高、摩擦损失小,选用凸轮直线滑块机构。

2.为减轻车身质量同时保证小车刚度要求,小车采用尼龙作为底板材料,上面安装轴承座以支撑输入轴、驱动轴、吊挂重物的立杆等,小车导向机构中的滑块也需固定在底板上。

4.通过计算并确定两齿轮的传动比i,并实现小车驱动轮每行走i个周长长度,转向机构运动实现一个周期,小车也行走一个完整的8字路线。

为了使小车适应不同间距桩,我们采用凸轮机构,控制小车走重叠的8字,使得小车的工作效率更高。

二. 工作原理:当重物下落时,细绳绕过立杆定滑轮带动驱动后轮上面的绕线轮,驱动中间齿轮转动驱动后轮前进,同时通过齿轮啮合传动带动凸轮旋转,带动转向前轮周期性左右转向,从而实现小车在前进过程中自动转向。

这样小车便能在重力势能驱动下沿着“8”形路线前进,并能自动绕过障碍物。

三、设计说明我们可以将小车行走路线简化为余弦曲线和两段圆弧来处理,通过小车的传动比以及驱动轮的大小我们可以计算出该余弦曲线的幅值,可计算出小车的出发点,我们将小车出发位置定在向左转弯的圆弧中点。

我们以绕8字的两个桩位置方向为X轴,在水平面内垂直于X轴为Y 轴方向,通过计算桩间距,障碍物距离,传动比,驱动轮周长可以得出确定曲线方程,通过数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出小车在出发点的前轮偏向角度(即凸轮角度),偏向角度可以适当调节。

由此我们便可以得出小车出发时垂直摆桩方向的距离以及此时小车前轮的偏向角度,从而确定小车的理论出发位置。

四、设计总结对于大赛给定的命题,重力势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能量转换原理是设计的重点之一,小车动力传动结构和摩擦传动装置的设计是最重要的部分。

工程训练大赛无碳小车说明及其计算

工程训练大赛无碳小车说明及其计算

谢谢大家!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 2420.1 0.2419:04:1519 :04:15 October 24, 2020
•பைடு நூலகம்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24 日下午7 时4分2 0.10.24 20.10.2 4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 020年1 0月24 日星期 六下午7 时4分1 5秒19:04:1520 .10.24
凸轮机构、连杆机构、气动装置、液动装置、电动装置
等等
但是注意:为减少效率损失,传动步骤越少越好
六、结构分析
主要考虑:能量转化机构、传动机构、转向机构、车体结构;
非常多,而且繁杂。 注意:命题中是单轮导向,不要拘泥于资料文献的各种框框,要讲究突破思维定势、 小巧灵活。能够完成单轴摆动即可。
六、结构分析
主要考虑:能量转化机构、传动机构、转向机构、车体结构;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注意: 1.体积不要过大,.重量要轻; 2.重心要低; 3.轮距适中,注意保持稳定性; 4.根据“神牛”结构,可不必使用差速器;
ω P
r v1 v1
vv33
2L
5
4
2
1
3
H2 差速器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 10.2420 .10.24Saturday , October 24, 2020
Φ
G
G=1kg
五、计算分析
力约束—— (克服运行阻力的最小值和不打滑的最大值)
克服运行阻力: 车体运行阻力包括惯性阻力和静阻力 惯性阻力(N)=P0 ×a (小车启动加速度) 静阻力一般包括基本阻力、弯道阻力、坡道阻力、气流阻力等

无碳小车设计说明书

无碳小车设计说明书

无碳小车设计说明书一、基本构思通过对小车的功能分析小车需要完成重力势能的转换、驱动自身行走、形成固定路线。

在小车行走时尽量较小摩擦,实现能量较大化的转换。

而且需要灵活绕过障碍物。

在选择方案时综合考虑功能、材料、加工、制造成本等各方面因素,同时尽量避免直接决策,减少决策时的主观因素,使得选择的方案能够综合最优。

二、驱动机构1.通过重物自由下落,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由重物下落带动绕线轮转动,从而实现能量的转换。

2.为了增加下车的稳定性,在设计重物支撑杆时采用了三根杆,这样在小车转弯的时候控制重物左右摆动的角度。

3.在设计绕线轮时综合考虑到,要让小车跑的稳定,能轻松启动,而且跑得更远,设计成一个半径较小的二阶的绕线轮。

4.为了增加美光和方便,将固定线直接套在轴上,这样减小工作量,而且更美观更便捷。

三、传动机构1.重物的下落通过绕线轮(黄色)带动主动轴转动,然后通过二级齿轮(红色)将动力传递到后轮从动轴,从而驱动后轮转动。

2.二级齿轮实现对能量的储存。

四、转向机构(绿)1.转向机构采用偏心轴+曲柄、连杆机构(蓝色)。

U型槽的圆周运动通过连杆转化为曲柄的前后摆动,从而实现小车前轮的摆动。

(具有简单、高效、摩擦力小、能量损耗小的特点)2.还有可以无极可调。

这实现了创新,也非常符合比赛规则。

五、车身及其后轮等其他机构1.将其中的一个后轮变为从动轮,保证了小车的正常运行,而且增加差速,让下车启动更加轻松容易,跑的的也更加稳定。

2.降低了底板的高度,增加了小车的稳定性3.支撑杆支座的设计,采用尼龙,使车身更轻,更加美光。

4.后轮选用亚克力板,在车轮三割去三个圆形快,减轻车身重量,强度达到要求,美观实用。

机械设计大赛无碳小车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大赛无碳小车设计说明书

目录前言第1章、绪论 (4)1.1 参赛主题 (4)1.2 功能分析 (4)1.3 设计方法 (4)第2章、轨迹和行走机构选型与计算 (6)2.1 轨迹和行走机构选型 (6)2.2 轨迹参数计算 (7)第3章、控制机构选型与计算 (10)3.1 控制机构选型 (10)3.2 放大机构的设计 (12)3.3 凸轮的设计 (13)第4章、传动机构选型与计算 (16)4.1 传动机构选型 (16)4.2 齿轮系的设计 (16)4.2 尺寸参数校核 (17)第5章、动力机构选型与计算 (19)5.1 绕绳轮安装位置分析 (19)5.2 力分析 (20)5.3 前轮转向阻力矩的计算 (23)5.4 弹簧劲度系数的计算 (23)5.5 尺寸参数的获取 (23)5.6 质量属性参数的确定 (26)5.7 参数的计算 (27)5.8 绕绳轮最大半径的确定 (29)第6章、微调机构简介 (30)第7章、误差分析与效率计算 (31)7.1 误差分析 (31)设计误差 (31)参数误差 (31)加工与装配误差 (31)7.2 传动效率的计算 (32)动力机构效率的计算 (32)传动机构效率的计算 (33)控制机构效率的计算 (34)第8章、仿真分析 (35)第9章、综合评价与改进方案 (37)9.1 综合评价 (37)9.2 改进方案 (39)第10章、参考文献 (40)第11章、附录 (40)11.1 机构运动简图与装配图 (40)11.2 小车三维装配图与爆炸图 (42)第1章、绪论1.1 参赛主题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大赛的竞赛主题为“无碳小车越障竞赛”。

这次竞赛包含两个竞赛项目。

第一个项目与往届竞赛相同,为小车走“S”形线路绕杆。

竞赛项目二为小车走“8”字形线路绕杆。

通过商量,我们选择的竞赛项目为项目二。

1.2功能分析根据本次竞赛规定,竞赛项目二是小车在半张标准乒乓球台(长1525mm、宽1370mm)上,绕相距一定距离的两个障碍沿8字形轨迹绕行,绕行时不可以撞倒障碍物,不可以掉下球台。

无碳小车设计说明书

无碳小车设计说明书

无碳小车设计说明书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我们应该节能减排,以优化环境。

作为学生,我们更应践行。

我们通过学习和实践,以及运用机械制造的原理,物理学等等方面的知识,设计了s型的无碳小车。

我们对它进行了严密的构思与计算,并结合实际进行了材料与运动的分析。

设计思路1.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物体下落的重力势能直接转化为小车前进的动力,此时能量损失少,所以小车前进的能量来源于重物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

2.根据小车功能设计的要求,即小车在前行时能够自动绕开赛场上的障碍物,小车运动的路线需有一定的周期性。

考虑到小车在转向时会受到摩擦等阻力的影响,让小车行走最远路程是设计要求的最优解。

3.需要进行结构的设计与成本的分析,同时也需考虑加工工艺的繁琐程度,力求产品的最优设计。

小车的原理分析及构架设计1.小车的质量要适中,以此来保证车的稳定性。

质量若太大,则会增加阻力。

2.应采取齿轮传动和连杆机构,同步带的精度不高,也可避免传动效率的低下。

3.传动的力与力矩要适中,保证加速度的适中。

4.相对运动的精度要保证,以减少摩擦,保证力量的充分利用。

5.S型的路线转弯半径要适中,保证其行程。

6.选择大小适中的轮子,轮子太大,稳步性降低。

7.采用轴承,螺纹连接,用三根圆柱支撑,以此挂系重物,转向时则采用连杆机构。

小车的转向机构转向轮及转向机构如图所示。

转向采用连杆机构传动,转向轮固定在支架上。

当齿轮转动时,带动连杆运动,根据惯性,使转动轮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小车的驱动原理重物的牵引带动栓线轴的转动,以此带动齿轮的转动,通过齿轮的啮合带动驱动轴与齿轮的转动,使驱动轮转动,带动着小车的前进;同时也带动着摇杆的转动,使推杆左右动的同时,前后运动。

在推杆与摇杆之间,有套筒相连,保证其作圆周运动。

杆偏转,使转动轮偏转,根据驱动轮与转动轮的合运动,小车就可以走S型。

栓线处为梯形原动轮。

起始时,原动轮的转动半径较大,起动转矩大,有利起动。

其次,起动后,原动轮的半径变小,转速提高,转矩变小,和阻力平衡后作匀速运动。

无碳小车说明书

无碳小车说明书

目录1.摘要 (1)2.引言 (1)3目的 (1)4工作原理和设计理论推导 (1)4.1总体结构 (1)4.2设计方案介绍与计算分析 (2)4.2.1无碳小车模块机构介绍 (3)5. 设计总结 (8)6.附件1.摘要本作品是依据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命题主题“无碳小车”,提出一种“无碳”方法,带动小车运行,即给定一定重力势能,根据能量转换原理,设计一种可将该重力势能转化为机械能并用来驱动小车行走的装置。

该小车通过微调装置,能够实现自动走“S"字直线绕障。

此模型最大的特点是通过两个不完全齿轮驱动前轮摆动,进行可调整的周期性摆动,使前轮的摆动节拍具有可调性。

本文将对无碳小车的设计过程,功能结构特点等进行详细介绍,并介绍创新点。

2.引言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无碳对于人们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建设无碳社会,使得生活更加的环保,没有任何的污染。

节能、环保、方便、经济,是现代社会所提倡的。

现在许多发达国家都把无碳技术运用到各个领域,像交通,家具等,这也是我国当今所要求以及努力的方向。

针对目前这一现状,我们设计了无碳小车模型,用重力势能转化为机械能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以便更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3目的本作品设计的目的是围绕命题主题“无碳小车”,即不利用有碳资源,根据能量转化原理,利用重力势能驱动带动具有方向控制功能的小车模型。

这种模型比较轻巧,结构相对的简单,能够成功的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小车的动能,从而完成小车前行过程中的所有动作。

4工作原理和设计理论推导4.1总体结构图 1 无碳小车总体结构无碳小车模型的主要机构有驱动机构、转向机构、行走机构及微调机构。

主要部件如下图2所示为小车整体模型。

图 2 无碳小车模型4.2设计方案介绍与计算分析4.2.1无碳小车模块机构介绍1.驱动机构本方案采用绳轮作为驱动力转换机构。

我们采用了梯形轮使能量转化过程中有更合适的转矩使驱动力适中,不至于小车拐弯时速度过大倾翻,或重块晃动厉害影响行走。

无碳小车设计说明书

无碳小车设计说明书

无碳小车设计说明书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我们应该节能减排,以优化环境。

作为学生,我们更应践行。

我们通过学习和实践,以及运用机械制造的原理,物理学等等方面的知识,设计了s型的无碳小车。

我们对它进行了严密的构思与计算,并结合实际进行了材料与运动的分析。

设计思路1.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物体下落的重力势能直接转化为小车前进的动力,此时能量损失少,所以小车前进的能量来源于重物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

2.根据小车功能设计的要求,即小车在前行时能够自动绕开赛场上的障碍物,小车运动的路线需有一定的周期性。

考虑到小车在转向时会受到摩擦等阻力的影响,让小车行走最远路程是设计要求的最优解。

3.需要进行结构的设计与成本的分析,同时也需考虑加工工艺的繁琐程度,力求产品的最优设计。

小车的原理分析及构架设计1.小车的质量要适中,以此来保证车的稳定性.质量若太大,则会增加阻力。

2.应采取齿轮传动和连杆机构,同步带的精度不高,也可避免传动效率的低下。

3.传动的力与力矩要适中,保证加速度的适中。

4.相对运动的精度要保证,以减少摩擦,保证力量的充分利用。

5.S型的路线转弯半径要适中,保证其行程。

6.选择大小适中的轮子,轮子太大,稳步性降低。

7.采用轴承,螺纹连接,用三根圆柱支撑,以此挂系重物,转向时则采用连杆机构.小车的转向机构转向轮及转向机构如图所示。

转向采用连杆机构传动,转向轮固定在支架上。

当齿轮转动时,带动连杆运动,根据惯性,使转动轮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小车的驱动原理重物的牵引带动栓线轴的转动,以此带动齿轮的转动,通过齿轮的啮合带动驱动轴与齿轮的转动,使驱动轮转动,带动着小车的前进;同时也带动着摇杆的转动,使推杆左右动的同时,前后运动。

在推杆与摇杆之间,有套筒相连,保证其作圆周运动。

杆偏转,使转动轮偏转,根据驱动轮与转动轮的合运动,小车就可以走S型.栓线处为梯形原动轮.起始时,原动轮的转动半径较大,起动转矩大,有利起动。

其次,起动后,原动轮的半径变小,转速提高,转矩变小,和阻力平衡后作匀速运动。

无碳小车说明书

无碳小车说明书

无碳小车设计说明书学院: 行知工学分院班级: 机械132班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时间: 2015 年 6 月 15日1、绪论1、1小车得设计命题设计一种小车,驱动其行走及转向得能量就是根据能量转换原理,由给定重力势能转换来得。

给定重力势能为4焦耳(取g=10m/s2),设计时统一用质量为1Kg得重块(¢50×65 mm,普通碳钢)铅垂下降来获得,落差400±2mm,重块落下后,须被小车承载并同小车一起运动,不允许从小车上掉落。

如图1、1所示。

图1、1要求小车行走过程中完成所有动作所需得能量均由此重力势能转换获得,不可使用任何其她得能量来源。

要求小车具有转向控制机构,且此转向控制机构具有可调节功能,以适应放有不同间距障碍物得竞赛场地。

要求小车为三轮结构,具体设计、材料选用及加工制作均由学生自主完成。

1、2小车得整体设计要求小车设计过程需要完成:机械设计、工艺方案设计、经济成本分析与工程管理方案设计。

命题中得工程管理项要求综合考虑材料、加工、制造成本等各方面因素,提出合理得工程计划。

设计能力项要求对参赛作品得设计具有创新性与规范性。

命题中得制造工艺能力项要求综合运用加工制造工艺得知识。

1、3小车得设计方法在小车得设计方法上,我们借鉴了参数化设计、优化设计、系统设计等现代设计发明理论方法。

采用CAXA、SolidWorks2012等辅助软件设计。

2、设计方案2、1尺寸设计由于小车实在平面上运行,转弯半径较小,所以定小车得宽度为150mm,长度为150mm,使其能拥有更佳得灵活性。

如图2、1所示。

图2、12、2最大转角因为小车长为150mm,当绕过最大偏移距离为500mm得圆弧时能得到最大转角,如图3、2所示,即可得最大转角位26、897°、如图2、2所示。

、、图2、2设曲柄长度为10,已知最大转角位26、897°,由图2、3所示可知可得最大偏移距离图2、3偏移距离L=10 /tan(26、897°)=19、71mm2、3后轮直径设计传动机构得功能就是把动力与运动传递到转弯机构与驱动轮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碳小车设计说明书2011-5-20目录一:摘要;:………………………………………………二:引言:………………………………………………三:任务和要求………………………………………………3.1设计思路………………………………………………3.2基本原理………………………………………………四:方案设计及论证………………………………………………4.1机械方案设计………………………………………………4.1.1传动系统………………………………………………4.1.2转向系统......................................................4.2工艺方案设计 (7)4.3小车整体及外观设计 (8)4.4最终方案 (8)五:材料及成本分析5.1小车整体材料种类 (9)5.2小车各部位材料选择 (9)5.3小车经济成本分析 (9)六:参考文献………………………………………………七:无碳小车徽标………………………………………………摘要是依据竞赛命题主题“无碳小车”,提出一种“无碳”方法,带动小车的运行,即给定一重力势能,根据能量转换原理,设计了一种可将该重力势能转化为机械能并用来驱动小车行走的装置。

该自行小车在前行时能够自动避开赛道上设置的障碍物(每间隔1米,放置一个直径为20mm,高为200mm的弹性障碍圆棒)。

此模型最大的特点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齿轮的转动,进而根据大小齿轮的粘合带动驱动轮和转向轮,从而按照规定的路线完成任务。

本文将对无碳小车模型的设计过程,结构功能特点等进行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无碳小车齿轮粘合驱动轮转向轮安全高效方便灵活创新理念。

二:引言:1.1 “环保在身边之‘无碳生活’”一帖在东楚网新闻网发出后,众多网友纷纷跟帖支招,倡导“无碳生活”。

多数网友认为,对社会整体而言,完全“无碳”难以做到,但有意识地减少“碳排放”,却是随时随地可做的事,勿因善小而不为……1.2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无碳对于人们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建设无碳社会,使得生活更加的环保,没有任何的污染。

1.3无碳小车的设计与发明,是国家和社会对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更加重视1.4“无碳车是比较环保的短途代步工具,节能、经济、方便,环保。

因此,在人均拥有汽车比例很高的欧美发达国家,无一例外选择了提倡推广低碳车。

”许多人认为,确保无碳车道便利通达,既是现实选择,也是大势所趋。

现在许多发达国家都把无碳技术运用到各个领域,像交通,家庭用具等,这也是我国当今所要求以及努力的方向。

针对目前这一现状,我们设计了无碳小车模型,用重力势能转换为机械能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以便更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三:任务和要求设计思路1,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物块下落的重力势能直接转化为小车前进的动能时,能量损失最少,所以小车前进能量来源直接由重物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提供为宜。

2、根据小车功能设计要求(小车在前行时能够自动避开赛道上设置的障碍物),小车前进的路线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考虑到小车转向时速度有损失,小车前进的线路是命题设计要求的最优解。

3、结构的设计与成本分析、加工工艺设计统筹考虑,力求产品的最优化设计。

4、徽标: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基本原理该方案由物块从0.5米高处铅直下落,通过悬线,滑轮,齿轮系来带动小车先匀速前进后靠惯性继续前行。

再由齿轮,凸轮,连杆,弹簧,从起步处开始转向走出s形路线,来使小车完成转向目的。

设计亮点1,齿轮系:由齿轮系的传动比功能来使重物匀速下落,小车匀速前进。

这样有利于小车稳定转向和增长小车前进距离。

2,凸轮:转向稳定且消耗能量较小。

3,后轮:轮直径较大,利于增大前进距离和小车的稳定。

驱动系统(1)方案:根据竞赛命题要求(小车前行过程中完成的所有动作所需的能量均重物下落减少重力势能转换获得,不可使用任何其他的能量形式)及能量守恒定律,物块下落的重力势能直接转化为小车前进的动能时,能量损失最少,所以以绳拉力为动力为宜。

拉力作用于固定在后轮轴上的带轮上,形成力矩,力矩对该原动轮产生转动效应,从而带动其同轴上的大齿轮转动,再由大齿轮传给后轴上的小齿轮使小车前进。

(2)以上方案作用:由于设计该小车的前进过程是静止—加速—匀速—减速的过程。

启动时转矩稍大于阻力使小车启动,启动后转矩与阻力平衡小车匀速前进。

当重物下落完毕时小车靠惯性减速行驶。

(3)运动过程:用缠线方法来使小车驱动。

细线的一端连接物块,另一端均匀紧密缠绕在带轮上。

在通过齿轮系传送使小车前进。

齿轮的传动比是****。

带轮转一圈,后轴转**圈。

物块下降**mm小车前进**mm。

四:方案设计及论证机械方案设计1、命题要求:给定一重力势能,根据能量转换原理,设计一种可将该重力势能转换为机械能并可用来驱动小车行走的装置。

2、设计方案:a)设计结构:无碳小车系统主要分四个结构:动力装置、传动装置、转向装置、车身装置。

图1:结构模块图克的重块从距小车平板565mm位置上(落差500mm+重块高65mm)下落。

通过细线以及滑轮连接到小车驱动轴上。

经过这样一个系统可以实现把重块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小车的动能。

图2:驱动装置图b)传动系统:通过齿轮齿数的不同,来改变传动比,以确保固定的周期。

c)转向机构:通过双曲杆摇柄机杆连接槽轮及前轮,使转向轮按照严格的正弦曲线形走,实现最终的预想轨迹。

图3:转向机构图车身体:多处掏空,减轻重量。

载重利用槽机构,既减轻了重量,又保证重物不滑落。

转向系统(1)方案:根据小车功能设计要求(小车在前行时能够自动避开赛道设置的障碍物)及转向特点,采取小车前进轨迹为:S形曲线。

根据凸轮外弧曲线是小车前轮偏转相应的角度(2)运动过程:当凸轮转动挤压连杆,在弹簧的作用下,连杆来回伸缩,通过前轮轮叉使前轮转动,从而使小车转向传动系统(1)方案:根据竞赛命题要求(小车前行过程中完成的所有动作所需的能量均重物下落减少重力势能转换获得,不可使用任何其他的能量形式;小车在前行时能够自动避开赛道设置的障碍物),通过齿轮和传动轴将小车动力传递到小车的转向系统。

(2)以上方案作用:传动系统是连接动力系统与转向系统的桥梁,通过固定在带轮上的大齿轮转动带动凸轮轴上的齿轮转动,从而使凸轮转动。

实现小车转向动力的来源。

2.2工艺方案设计1、命题要求:以5焦耳重力势能为唯一能量的、具有连续避障功能的三轮小车。

加工工艺:用普通车床、铣床、线切割加工普通工件。

由于选材为铝质地较为柔软,所以在车铣加工中转速不宜过快。

要求工件表面光滑,尺寸精确。

装配时各零件主要用螺钉,键来组装。

拉绳用**。

滑动位置用轴承,卡簧来组装。

基本过程:先用毛坯下料,再根据加工零件不同,选用不同工种进行精加工。

最后通过组装调试修改来完成。

2主要零件工艺分析:主要零件尺寸及其加工过程:底板:用铝板毛坯下料—数控铣床加工出模型—钻床打孔攻丝车轮:用铝板毛坯下料—数控铣床加工轴 : 用铝柱毛坯下料—数控车床加工—打磨轴支架:用铝块毛坯下料—普铣加工出型—钻床打孔攻丝齿轮:用铝板毛坯下料—线切割加工—打磨立板:用铝板毛坯下料—普铣掏空—钻床打孔攻丝凸轮:用铝板毛坯下料—数控铣床加工—打磨连杆:用铝柱毛坯下料—普车加工—打磨其余零件用标准件即可。

注,———不作精确要求,合适即可。

1、齿轮机构:齿轮是机械结构中最常见的传动系统零件,本小车中齿轮机构用在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驱动轮启动部分;第二部分,凸轮机构的转动部分。

通常加工方法为插齿机或滚齿机,由于加工设备的限制,本小车中所有的齿轮都是用线切割机床完成的。

2、凸轮:凸轮机构是本小车中要完成转向系统的主要零部件。

由于该零件要求精度高,外形结构比较复杂,因此采用数控铣方法进行加工。

首先通过UG制图软件造出凸轮的三维立体模型,再通过加工编程软件masterCAM进行编程加工。

1、带轮机构:本无碳小车中带轮机主要用于驱动轮部分的传动,材料采用尼龙,这样零件本身重量轻,容易加工,加工方法采用普通车床。

3、轴类零件:根据轴类零件的特点,本小车所有轴类零件均采用了普通车床进行加工。

4、板类、杆类零件:板类零件的主要零件为车体主板,本小车车体主板采用数控铣进行,小车剩余其它板类、杆类零件均采用普通铣床方法进行加工。

2.1小车整体及外观设计(初步设计)小车底板设计:小车底板宽度180mm,总长度300mm,前半部分采用等腰梯形,上底100mm,下底180mm,高100mm,后半部分为矩形设计长为200mm,宽度为180mm。

底板厚度3mm。

重物支撑架设计:采用长度为600mm,宽度50mm,厚度为3mm中部为空的塑料板,另外重物支撑架两边用两根长度为300mm的塑料棒支撑。

转向装置设计:转向连杆统一采用直径1mm的硬质铝棒,中轴采用钢棒。

转向轮位于小车中轴线上,转向轮轴线与前底板相距30mm。

转向轮外径为50mm,最大宽度15.625mm。

后轮驱动设计:后轮外径60mm,宽度为10mm,两轮中轴线离后底板30mm,采用嵌入式放置,小齿轮位于两后轮连线中心处。

外观设计:外观标幅以学校标志为主。

注重不同颜色涂漆的结合使用。

载物放置:放与小车中前部,使其同时起到平衡小车的作用。

2.2最终方案本次方案设计中,分初次比赛用车和后期比赛用车(如果许可,可以直接用后期设计方案),前后用车主要不同处在于前轮转向及轨道设计,与费用不产生太大影响,但是方案二为我组主要设计方案。

能量系统设计,以经发条实现二次转换为主,但也有备用方案。

备用方案仅做意见保留。

五:材料及成本分析5.1小车应用材料种类:塑料硬质铝磁铁钢柱细线5.2小车整体材料种类本次方案中主要材料种类如下:小车底板及重物支撑架:塑料为主.后轮设计:塑料为主(成品设计)。

前轮(前期):硬质铝。

齿轮:塑料(成品设计)。

重物下落固定物:磁铁。

连杆等:硬质铝。

前后轮中轴:钢。

装饰:塑料为主。

发条:买标准品。

5.3小车经济成本分析:1)小车主要零件成本分析1、驱动轮:驱动轮采用普通铝合金,市场价格约为25元/公斤,材料费与工时费合用约210元(其中加工工时费约为160元)。

2、主板及支架:主板采用普通铝合金,市场价格约为25元/公斤,材料费与工时费合用约400元(其中加工工时费约为300元)。

3、带轮:带轮材料为尼龙,市场价格约为20元/公斤,材料费与工时费合用约100元(其中加工工时费约为60元)。

4、轴类零件:采用普通铝合金制作,市场价格约为25元/公斤,材料费与工时费合用约60元(其中加工工时费约为40元)。

5、标准件:轴承、螺钉、细绳等,材料费约为110元。

2)总经济成本分析1、主要零部件中普通铝合金需要大约8公斤,材料费用为200元;尼龙类材料需要大约2公斤,材料费用为40元;2、主要零部件加工工时费约为560元;3、其他材料(包括轴承、手工制作铝板型材等)费用110元;经过以上分析本无碳小车的经济成本大约为67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