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型无碳小车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S型无碳小车设计》

《S型无碳小车设计》

3
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
3
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
3
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
3
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
3
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
转向拨杆的设计转向拨杆的端面小球直径10mm,杆长60mm,杆直径3mm,杆面有螺纹便于调节球面与凹槽轮的长度,引起转向轴的轻微偏转。这种设计把转向机构与微调机构整合在一起,设计简单、机构轻巧、灵活方便。凹槽轮的设计凹槽轮的宽度由拨杆小球的球面直径和前轮转向的最大角度决定。在实际的运动中无碳小车的转向角度,参见图3-2
3
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
3
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
3
3
3
3
3
3
4
仿真结果
Thank you
谢谢观看
无碳小车
3/6/2022015-12-8
目录
1
2
3
4
1
课题内容
1
课题内容
2
整体设计思路
2
整体设计思路
2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凸轮机构曲柄摇杆
2
整体设计思路
齿带槽凹槽轮
3
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
轨道的设计无碳小车按正弦曲线行走,路线近似于“S”型,在行驶轨迹确定的情况下,小车的行驶路径不变,对路径的研究设计,可以大概确定小车行走路程,初步断定车轮的半径,转向轮的最大角度。无碳小车在宽度为2000mm的赛道上行驶,中间的障碍物相隔100mm,为了不让无碳小车越出赛道,避免无碳小车与障碍物碰撞,拟定出一下路线图参见图3-1:

S型无碳小车设计

S型无碳小车设计

2 整体设计思路
转向机构
转向机构是本无碳小车设计的关键部分,直接决定着小车能否按“S”的路线行走 。一般能按特定规律运动的机构有:凸轮机构、曲柄摇杆、齿带槽、凹槽轮等。
凸轮机构:凸轮是具有一定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它运动时,通过高副接触可以 使从动件获得连续或不连续的任意预期往复运动。优点:只需设计适当的凸轮轮廓 ,便可使从动件得到任意的预期运动,而且结构简单、紧凑、设计方便;缺点:凸 轮轮廓设计计算麻烦,加工比较困难。 曲柄摇杆:优点:运动副单位面积所受压力小,且面接触方便润滑,故磨损减小, 制造方便,能够获得较高精度;两构件之间的接触是靠本身的几何封闭来维系的, 它不像凸轮机构有时需利用弹簧等力封闭来保持接触。缺点:一般情况下只能近似 实现给定的运动规律或运动轨迹,且设计较为复杂;当给定的运动要求较多或较复 杂时,需要的构件数和运动副数往往比较多,这样就使机构结构复杂,工作效率降 低,不仅发生自锁的可能性增加,而且机构运动规律对制造、安装误差的敏感性增 加;机构中做平面复杂运动和作往复运动的构件所长生的惯性力难以平衡,在高速 时将引起较大的振动和动载荷,故连杆机构常用于速度较低的场合。
⑤无碳小车的车轮与地面的摩擦越小,小车行走的越远。
2 整体设计思路
基于上述考虑,得出无碳小车的结构越简单重力势能转换成动能时损失的能量少效 率就高;通过设计齿轮的传动比可以改变小车的初始速度,速度越快,小车能走得 越远;合理的设计出转向机构能够让小车按近似于“S”型路线行走;微调机构能 够调节小车的转向角度,让无碳小车顺利避过障碍物;合理的选材减轻整车质量, 减少摩擦。因此完整的无碳小车应当包括车架、传动构件、转向机构、车轮、重锤 架。下面简要考虑车架、传动构件、转向机构的选用。
谢谢观看

无碳小车设计说明书

无碳小车设计说明书

《理论力学》实践课设计说明书题目:系部班级组长联系电话年月姓名学号承担工作一、设计概述1. 作品取名:给您的作品一个名称(字体小四,宋体)2. 徽标设计:给您的作品一个标牌例如:整个徽标是一个椭圆形的圈,包围着一个车轮,车轮下面写着“No Carbon”的字样。

其中,车轮代表着我们所做的无碳小车。

其后面是由众多抽象的“S”形条纹组成,代表着我们的无碳小车由所要求的“S”形跑到飞驰而出。

其下的“No Carbon”字样简单明了地说明了这届大赛的主题,并且外面的椭圆圈,代表着能量的意识,说明了势能与动能相互转换的过程。

最后,以整体上看,整个图形像一只眼睛。

看着远方,对未来全球实现无碳充满希望。

3. 作品创意:请说出您的作品的创意之处二、设计思路和方案1. 设计思路请写出您的设计思路2、设计方案(1)、基本结构请将您设计的无碳小车的基本结构进行一下介绍,包括详细地文字说明,以及小车的总体结构工程图。

另外:1)小车的动力系统请写出具体的设计方案,及该方案的作用,并给出相应的cad图2)小车的动力—转向系统请写出具体的设计方案,及该方案的作用,并给出相应的cad图3)小车的转向系统请写出具体的设计方案,及该方案的作用,并给出相应的cad图(2)、相关计算做出此设计的理论依据三、设计总结对本次设计做个总结设计要求:设计一种小车,其行的能量是根据能量转换原理,由给定重力势能转换来的。

给定重力势能为4焦耳(取g=10m/s2)(用铅垂下降的1kg重块来获得),落差400±2mm,重块落下后,须被小车承载并同小车一起运动,不允许从小车上掉落。

要求:(1)小车行走过程中完成所有动作所需的能量均由此重力势能转换获得,不可使用任何其他的能量来源。

(2)小车行走路线可选择:走直线或S形曲线(间隔1米一个障碍物)(3)可借鉴网上相关以重力势能驱动小车的资料,但不可抄袭。

(4)自由分组,每组人数6~7人,组长由组员推荐。

无碳小车s设计方案

无碳小车s设计方案

无碳小车s设计方案设计方案:无碳小车S一、设计目标无碳小车S是一款以环保、节能为主题的城市代步工具,旨在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解决方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设计目标如下:1. 零排放:采用电动驱动方式,完全不产生尾气排放。

2. 高效节能:优化电池储能和动能回收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延长续航里程。

3. 运行稳定:采用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和安全装置,确保车辆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美观舒适:外观设计简洁大方,内部空间宽敞舒适,提供良好的驾乘体验。

二、设计要点及解决方案1. 动力系统:采用纯电动驱动方式,利用电池存储能量供给电机驱动车辆。

同时,结合动能回收技术,在制动过程中将动能转化为电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续航里程。

2. 能量储存系统:选择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的锂离子电池,提供稳定可靠的能量供应。

3. 智能控制系统:借助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电动机的精准控制和能源管理。

系统能够根据车辆运行状况、车速、路况等数据,动态调整电机转速和功率输出,提高驾驶性能和能源利用效率。

4. 安全装置:配备智能制动系统、防抱死系统、车辆稳定控制系统等装置,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

同时,还应配备侧面碰撞保护、主动安全预警系统等装置,提高车辆的被动安全性。

5. 外观设计:外观简约、流线型设计,减少气动阻力,提高行驶稳定性和驾驶舒适性。

选用高强度轻量化材料,提升车辆的安全性和能耗效率。

三、市场应用前景和竞争优势1. 市场应用前景: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突出,无碳小车S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可以在城市内提供便捷的短途出行解决方案,满足人们的日常出行需求。

2. 竞争优势:(1) 零排放设计,符合环保理念;(2) 高效节能的动力和能源管理系统,延长续航里程;(3) 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和安全装置,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4) 简洁大方的外观设计和舒适宽敞的内部空间,提供良好的驾乘体验。

无碳小车s型设计方案

无碳小车s型设计方案

无碳小车S型设计方案引言在当前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人们对于零排放交通工具的需求不断增长。

无碳小车是一种以太阳能或其他可再生能源作为动力源,无需燃料燃烧而产生废气的交通工具。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创新设计的无碳小车S型设计方案。

设计目标1.高效能源利用:通过充分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最大程度减少能源浪费。

2.减少碳排放:无碳小车的设计要符合零排放标准,通过采用无污染能源为动力源,减少对大气环境的负荷。

3.安全可靠:设计并选用高质量的材料和部件,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舒适性和便利性:设计人性化的外观和操控方式,提供舒适和便利的使用体验。

电力系统设计无碳小车的电力系统是实现无排放运行的核心部分。

本文设计的S型无碳小车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作为主要能源收集装置。

电池板通过转换太阳能为电能,并将电能存储于锂离子电池组中。

锂离子电池组作为小车的供电源,在需要时供应能量给电动汽车的电动机,从而驱动小车运动。

结构设计S型无碳小车采用前后对称的设计结构,以确保小车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小车的车身主要由轻质材料制成,如碳纤维复合材料,以提高整车的强度和耐久性。

小车的车身采用流线型设计,减少空气阻力,提高行驶速度。

此外,小车配备了可调节的悬挂系统和电子稳定控制系统,以提供良好的操控性和行驶平稳性。

主要部件设计电动机S型无碳小车的电动机采用无刷直流电机技术,具有高效能、高输出功率和低噪音的特点。

电动机通过变速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并驱动车轮进行前进或倒退。

电动机的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电子控制单元,可以实现精准控制和节能运行。

制动系统S型无碳小车的制动系统采用回收能量的设计。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系统会将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于锂离子电池组中,以供给小车的其他电子设备使用。

操控系统S型无碳小车配备了先进的电子操控系统,提供精确的转向和控制。

驾驶员可以通过方向盘和踏板控制小车的前进、后退和转向。

S无碳小车结构方案

S无碳小车结构方案

“S”无碳小车结构方案一、设计思路1.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物块下落的时能直接转化为小车的动能,推动小车前进,此时势能的损失最小,故小车前进的动能应有物块的势能直接转化。

2.设计要求小车有自动避障的功能,小车的前进路线呈中周期性变化,但是当小车转向时速度有损失,故其前进路线需要通过精确计算得到.3.需要对小车的结构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小车的加工工艺,成本,使得到的产品设计合理。

4.在设计的时候需要尽量减轻整车的质量,对小车进行受力分析,保证其行驶过程中运动平稳。

5.小车功能设计要求设计一种小车,驱动其行走及转向的能量是根据能量转换原理,由给定重力势能转换来的。

给定重力势能为4焦耳(取g=10m/s2),比赛时统一用质量为1Kg的重块(¢50×65 mm,普通碳钢)铅垂下降来获得,落差400±2mm,重块落下后,须被小车承载并同小车一起运动,不允许从小车上掉落。

如右图所示:6.小车设计要求(1)要求小车行走过程中完成所有动作所需的能量均由此重力势能转换获得,不可使用任何其他的能量来源。

(2)要求小车具有转向控制机构,且此转向控制机构具有可调节功能,以适应放有不同间距障碍物的竞赛场地。

(3)要求小车为三轮结构(4)小车有效的绕障方法为:小车从赛道一侧越过一个障碍后,整体穿过赛道中线且障碍物不被撞倒(擦碰障碍,但没碰倒者,视为通过);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小车停止。

二、小车出发定位方案通过对小车的功能分析,小车需要完成自动避开障碍物,驱动自身行走,重力势能的转换功能。

所以我们将小车的设计分为以下部分,路径的选择,自动转向装置,能量转换装置和车架部分。

小车在运动中,其运动轨迹简化为余弦曲线图像,通过小车的传动比以及转向装置曲柄的长度计算出余弦曲线的幅值,将小车放置于幅值处。

将障碍物的方向定为Y轴,X 轴在水平面垂直于Y轴,画出小车前进路线轨迹,将障碍物在轨迹图中,找到能通过的位置,量取此时Y轴与小车出发的幅值处即为小车出发点。

节能小车走S设计书

节能小车走S设计书

节能小车设计说明书二〇一二年十月十日目录一项目研制的背景及目的二设计过程三制作过程四成本预算五成果展示六心得体会七谢辞八参考文献九附录摘要: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无碳对于人们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建设无碳社会,使得生活更加的环保,没有任何的污染。

无碳小车的设计与发明,是国家和社会对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更加重视。

无碳车是比较环保的短途代步工具,节能、经济、方便,环保。

因此,在人均拥有汽车比例很高的欧美发达国家,无一例外选择了提倡推广低碳车。

”许多人认为,确保无碳车道便利通达,既是现实选择,也是大势所趋。

现在许多发达国家都把无碳技术运用到各个领域,像交通,家庭用具等,这也是我国当今所要求以及努力的方向。

针对目前这一现状,我们设计了无碳小车模型,用重力势能转换为机械能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以便更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本作品是依据竞赛命题主题“无碳小车”,提出一种“无碳”方法,带动小车的运行,即给定一重力势能,根据能量转换原理,设计了一种可将该重力势能转化为机械能并用来驱动小车行走的装置。

该自行小车在前行时能够自动避开赛道上设置的障碍物(每间隔1米,放置一个直径为20mm,高为200mm的弹性障碍圆棒)。

此模型最大的特点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齿轮的转动,进而根据大小齿轮的粘合带动驱动轮和转向轮,从而按照规定的路线完成任务。

本文将对无碳小车模型的设计过程,结构功能特点等进行详细的介绍,并阐述了本作品的创新点。

关键词:无碳小车齿轮粘合驱动轮转向轮安全高效方便灵活创新理念。

一、引言:无碳车是比较环保的短途代步工具,节能、经济、方便,环保。

因此,在人均拥有汽车比例很高的欧美发达国家,无一例外选择了提倡推广低碳车。

”许多人认为,确保无碳车道便利通达,既是现实选择,也是大势所趋。

现在许多发达国家都把无碳技术运用到各个领域,像交通,家庭用具等,这也是我国当今所要求以及努力的方向。

针对目前这一现状,我们设计了无碳小车模型,用重力势能转换为机械能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以便更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S型无碳小车设计说明书

S型无碳小车设计说明书

S型无碳小车设计说明书目录
一绪论
1.1本届竞赛命题主题
1.2小车功能设计要求
1.3小车整体设计要求
1.4 小车的设计方法
二方案设计
2.1 路径的选择
2.2自动转向装置
2.2.1 前轮转向装置
2.2.2 差速转向装置
2.2.3 小结
2.3 能量转换装置
2.4 车架
2.5 微调部分
三参数的设计
3.1 路径参数的确定
3.2 自动转向装置参数的确定
3.2.1 前轮转向装置参数的确定
3.2.2 差速转向装置参数的确定
3.2.3 小结
3.3 能量转换装置参数的确定
3.4 车架参数的确定
3.5 微调部分参数的确定
四小车的工程图
4.1 小车部分零件工程图
4.2小车各装置工程图
4.3小车总装配图
五评价分析
5.1小车优缺点
5.2 小车的改进方向六附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
竞赛
无碳小车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绪论
1.1本届竞赛命题主题
1.2小车功能设计要求
1.3小车整体设计要求
二方案设计
2.1 路径的选择
2.2 差速问题解决
2.3 重物与后轮的连接问题
2.4 转向装置
三参数的设计
3.1 路径参数的确定
3.2 其他参数
四小车的工程图
4.1小车各装配图
4.2小车CAD工程图
五功能分析
六选材与加工分析
一绪论
1.1本届竞赛命题主题
本届竞赛命题主题为“无碳小车”。

要求经过一定的前期准备后,在集中比赛现场完成一套符合本命题要求的可运行装置,并进行现场竞争性运行考核。

每个参赛作品要提交相关的设计、工艺、成本分析和工程管理4项成绩考核作业。

在设计小车过程中特别注重设计的方法,力求通过对命题的分析得到清晰开阔的设计思路;作品的设计做到有系统性规范性和创新性;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材料、加工、制造成本等给方面因素。

我们借鉴了参数化设计、优化设计、系统设计等现代设计发发明理论方法;采用了MATLAB、PROE等软件辅助设计。

1.2小车功能设计要求
设计一种小车,驱动其行走及转向的能量是根据能量转换原理,由给定重力势能转换来的。

给定重力势能为4焦耳(取g=10m/s2),比赛时统一用质量为1Kg的重块(¢50×65 mm,普通碳钢)铅垂下降来获得,落差400±2mm,重块落下后,须被小车承载并同小车一起运
动,不允许从小车上掉落。

图1为小车示意图。

图1:无碳小车示意图
竞赛小车在前行时能够自动交错绕过赛道上设置的障碍物。

障碍物为直径20mm、高200mm的多个圆棒,沿直线等距离摆放。

以小车前行的距离和成功绕障数量来综合评定成绩。

见图2。

图2:无碳小车在重力势能作用下自动行走示意图
1.3小车整体设计要求
无碳小车体现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制作加工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材料、加工、制造成本等各方面因素,并且小车具有下列要求:
1.要求小车行走过程中完成所有动作所需的能量均由此重力势能转换获得,不可使用任何其他的能量来源。

2.要求小车具有转向控制机构,且此转向控制机构具有可调节功能,以适应放有不同间距障碍物的竞赛场地。

3.要求小车为三轮结构
4. 小车有效的绕障方法为:小车从赛道一侧越过一个障碍后,整体穿过赛道中线且障碍物不被撞倒(擦碰障碍,但没碰倒者,视为通过);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小车停止。

二方案设计
小车走S形方案
通过对小车的功能分析,小车需要完成自动避开障碍物,驱动自身行走,重力势能的转换功能。

所以我们将小车的设计分为以下部分,路径的选择,自动转向装置,能量转换装置和车架部分。

2.1路径的选择
因为竞赛小车在前行时能够自动交错绕过赛道上设置的障碍物。

障碍物为直径20mm、高200mm的多个圆棒,沿直线等距离摆放。

为了在通过障碍物时,行进的距离更短,设计了如图3的路径。

即以摆线的方法通过障碍物,然后以相切的直线到达下一障碍物,我们的路径是圆弧和直线的结合。

图3:无碳小车路径(此轨迹为后轮的轨迹)后面的计算均以后轮为准
2.2 差速问题
考虑到后轮转向时,两轮有速度差,并且一般的差速器比较复杂,损耗较高,故我们采取单轮差速驱动,只要能保证后轮的一轮驱动,并且同时控制转向,那么另一个后轮也会自动跟着行驶,因此解决了差速问题
2.3 重物与后轮的连接问题
重物与通过轴与后轮相连,开始驱动时,滚动摩擦力一定较大,故所需的力矩也需要适当的增加,当车子能平稳运行时,力矩又应该适当减少,未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了锥形导绳轮装置,通过锥形导绳轮与绳子相连。

既起到了平稳运行的效果,又能有储能飞轮的功能
2.4 转向装置:几何封闭型凸轮+滑块机构
考虑到凸轮能够获得前轮所需的任意转角,从而完全确定小车的轨迹因而我 们采用封闭形凸轮加滑块机构转向
三 计算及参数的确定 3.1路径参数的确定
在上面的讨论中,我们的路径是摆线和直线的组合,为了能让小车更顺利的转弯,转弯角度不能太小,为了能让小车行进的更远,必须使小车转向的半径不能太大。

所以,确定了曲线
的半径为mm R 300 ,小车前后轮距离d=180mm
因为当为圆弧时,前轮与车身的转角为一个定值,通过简化成单车模型计算,我们得出其实在小车运动的一个周期内前轮与车身的转角总共只有四个值一个为+34.5度 0度 -34.5度 0度。

在一个周期内
当为切线1时:转角0度,行程0.8m ,凸轮转角124度
当为圆弧A 时:转角34.5度,行程0.3611m ,凸轮转角56度 当为切线2时:转角0度,行程0.8m ,凸轮转角124度
当为圆弧B 时:转角—34.5度,行程0.3611m ,凸轮转角56度
基于上述数据我们得到如图的凸轮
经过修正后的凸轮
3.2其他参数
考虑到后轮传递到凸轮需要齿轮来连接,所以我们在后轮轴与凸轮间加一对齿轮,设定大轮半径R=1.8m,得到大轮周长为1.1304m,一个运动周期的长度为2.4268 因此得出齿轮的传动比约等于2,另外为保证误差较小,我们设定两轮宽为0.16m
其余数据在小车的CAD装配图中可看出
四设计图纸
4.1小车总装配图
(小车总体效果图,重物支撑柱设在三轮所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处,有利于保持小车平稳)(车架部分降低有利于缓解因为大轮过高引起的车子重心升高)
(小车后部锥形导绳轮及齿轮传动部分,第二个齿轮与凸轮盘同轴)上图(几何封闭形凸轮,传递到转向盘)
下图(固定板与车架相连,起到固定凸轮连杆,使之只能在一方向上运动)
(滑槽机构,控制前轮转向)4.2小车CAD工程图
五功能分析
5.1小车优缺点
优点与创新点:(1)小车机构简单,单级齿轮传动,再加一个几何封闭凸轮。

(2)凸轮连杆处采用微调机构,可调节连杆的长度便于纠正轨迹。

(3)采用大的驱动轮,滚阻系数小,行走距离远。

(4)凸轮轮廓设计简单,轮廓只是几个简单的不同半径的圆叠加,只要适当修正即可
(5)锥形导绳轮装置,通过锥形导绳轮与绳子相连。

既起到了平稳运行的效果,又能有储能飞轮的功能
缺点:小车精度要求高
六选材与加工分析
选材:轴车轮车架齿轮凸轮连杆采用铝板毛坯制造
连杆采用铝柱毛坯
其余零件采用标准件即可
加工:1 齿轮机构齿轮机构是小车中要完成传递的主要零部件,本小车中齿轮机构用在了两个部分,由于加工设备的有限本小车中所有的齿轮都是用线切割完成的
2.凸轮机构是本小车中要完成转向系统的主要零部件由于该零件要求精度高外形比较复杂因此采用数控洗方法实现,首先通过UG制图软件凿出凸轮的三维立体结构再通过加工软件masterCAM进行编程加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