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的智慧导学案
14.《懒惰的智慧》导学案

14. 《懒惰的智慧》导学案凯利(美)学习目标:1、积累生字词,并熟练应用。
2、熟练朗读课文,归纳文章论点,明确论证方法。
3、理解“懒惰”在文中的含义。
学法指导:1.小组合作探究,启发从多个角度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逆向思维和创新意识。
2.激情参与,阳光展示,培养自己的创新观念,激发内在的创新思维,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一、预习案1. 给加点字注音摞的高高的循规蹈矩活塞称职亲躬水泵阀门栓2. 多音字注音组词称 ____( ) 塞 ____( )____( ) ____( )____( ) ____( )3. 补充四字词语小心()()冷()冷()循()蹈()疲()不()()山()岭()谈()论处()行()()欺()人()学()闻4. 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l)等她长大了,就会总是忙忙碌碌,一付倦容。
()(2)这时第一条船就诞生了,它就是把一段树干淘空以后做成的。
()(3)这个主意最先肯定是由想座着干活的人想出来的。
()(4)他们探究各种互不相关的现象的根缘,他们讨厌需要吃苦受累的事情。
()5.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常用的论证方法有()()()()。
二、探究案1. 文章中作者都列举了哪些事例?2.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使用了那些论证方法?3.按照通常的理解,“懒惰”是指“不爱劳动,不爱工作”,文中阐述的“懒惰”是指什么?试用一两句话概括本文所指的“懒惰”含义。
三、训练案作者说:“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
你有哪些聪明的“懒”办法?或是你知道别人有什么聪明的“懒”办法?四、课外小故事长期以来,人们一说起懒惰就深恶痛绝。
其实,“懒”从某种角度来说,既能成为一种创造的动力,也能提高生产的效率。
犹太人汉弗特就是推崇这种“懒惰”哲学的人。
他在加拿大渥太华开设了一家豪华宾馆,处事甚为“懒惰”,凡是能吩咐别人为他干的事,他绝不亲躬。
宾馆业务虽然繁忙,他却整天悠闲自在。
年终时,他让宾馆分别评选出10名最勤快和10名最“懒惰”的员工。
《懒惰的智慧》优秀教案(精选5篇)教案及反思

《懒散的智慧》优秀教案(精选5篇)教案及反思《懒散的才智》优秀教案(精选5篇)在教学工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预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同学学习的乐观性。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懒散的才智》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关怀到大家。
《懒散的才智》优秀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使同学学会不同凡想的的选题立意,学习本文新颖别致的论证过程,欣赏文章幽默传神的语言2、启发同学从多个角度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培育他们的逆向思维和创新意识。
3、培育同学的创新观念,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养成勤于思索的习惯二、教学的重难点简析重点:培育同学的创新观念,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难点:引导同学体会本文的幽默传神的语言三、教学方法争论法、问答法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敬重的老师,友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我想先送一句话给大家“世界上最大的末开发的疆域是我们两耳之间的空间。
”那两耳之间是什么呢?是才智,是创新,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今日我们就走进美国作家,凯利的《懒散的才智》,去领悟才智带给了人类怎样的变化?【二】整体感知通过前面的预习我们知道这是一篇谈论文,那文章的中心论点又是什么呢?请快速的扫瞄全文,找出表达观点的句子。
明确:实际上,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唯恐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唯恐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
【三】合作探究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合作解决老师大屏幕上面的问题,并选出代表来呈现你们小组的风采。
1、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中心论点呢?请以“举‘谁十干什么十怎么样’的例子”的形式概括事例。
(老师以第一个事例为例)2、是如何选取和支配事例的?3、本文的论据类型,论证方法是什么?4、读一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体会其语言的精确严密与生动幽默。
(找出具体词语加以分析)5、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懒散”的含义有了更深的了解。
联系课文试用通俗,形象,幽默,富有哲理的语言说说你认为文中“懒散”的含义。
《懒惰的智慧》优秀教案

《懒惰的智慧》优秀教案《懒惰的智慧》优秀教案「篇一」平时在家帮你们的爸妈干过农活的同学请举手。
都干过些什么活?现在,如果要你帮爸妈把红薯从山上背下来,用小背笼背要10次才能背完,如果用大背笼背呢,只要5次,你愿意采取什么方式去背?想不想听我对你的评价?你是个懒惰者!(大声,停一下)但你很优秀!我很欣赏你!一家知名宾馆年终评选了十位“最懒惰”的工作人员作为“年度最优秀的员工”,为什么呢? 宾馆经理说:“他们的懒,突出表现在总是一次性把工作完成,他们懒得连一个多余的动作也不去做,他们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服务是最令人满意的。
所以他们是最优秀的。
”同学们可能觉得很奇怪,千百年来,人们都赞美勤劳,反对懒惰,这个宾馆经理却反其道而行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呢?有哪位同学知道,请举手回答。
明确:逆向思维。
对,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就是人们常说的反过来想,倒过来想。
用这种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得出来的见解和认识常常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关于逆向思维,我们后面还要作具体研究。
下面,我们不妨先来研读美国作家凯利的《懒惰的智慧》一文,看看他怎样对懒惰和懒惰者作出自己的诠释(点出作者)并且,我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一起完成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点出学习目标)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的91面,通过课前的预习,有谁能告诉我,本文的体裁是什么?好,那我们就先来复习一下有关议论文的一些知识(点出)我们说,一篇议论性的文章要有作者的观点、看法或主观、认识,那么本文是写作者对什么人的认识呢?(懒惰者)。
好,下面请同学们把作者对懒惰者的见解和认识读出来,“实际上”预备读:“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即使勤劳的人一生中也会是充满单调乏味的劳作。
”(点出观点句)看得出来,作者提出来的对懒惰者的认识和常人的认识是不是一样?(不是)这种认识是不是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呢?(是)下面我请同学们找出作者罗列出来的关于不懒惰和懒惰的相关事实。
《懒惰的智慧》导学案及同步练习.doc

《懒惰的智慧》导学案及同步练习第20课《懒惰的智慧》导学案一、课文导学【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摞lu#144;:把东西重叠地往上放。
惫b#710; i:极端疲乏。
循x,n:遵守;依照; 沿袭。
称职: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
躬g#141;ng:自身,亲自。
循规蹈矩:遵守规矩。
亲躬:亲自做。
捷径:近路,比喻能较快地达到目的的巧妙手段。
乏味:没有趣味,缺少情趣。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凯利,美国作家。
2、相关知识:关于议论文(1)议论文的特点内容具有理论性;结构具有逻辑性;语言具有概括性。
(2)议论文的基本要素论点:作者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见解、主张。
论据:证明论点的理由根据。
论证: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3)议论文的论证方式分立论、驳论两种。
立论:针对事物或问题直接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驳论: 通过反驳错误或反动观点,从而树立起自己的正确论点。
反驳的方法有:直接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通过反驳错误论据来驳倒错误论点;通过反驳错误论证过程来驳倒错误论点。
(4)议论文的结构这里指的是一般结构。
议论文立论的一般结构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部分。
提出问题就是引出论述中心,提出论点;分析问题就是摆出论据来证明论点;解决问题就是得出结论。
常见的结构形式有:并列式,段落层次间是平行并列的关系;层进式,各部分之间是层进关系,即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总分式, 论证的层次间是总论和分论的关系,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再总。
驳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是:摆靶子一一摆实质一一论危害一一作结论(正面论点)o (5)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在驳论中,往往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引申,引出荒谬的结论,从而驳倒对方论点的“归谬法”。
【整体感悟】一、谋篇立意本文从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入手,由浅入深地探讨人类的智慧。
创造学思想录懒惰的智慧教案及练习

创造学思想录——懒惰的智慧教案章节:第一章至第五章第一章:懒惰的智慧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懒惰的智慧概念理解懒惰的智慧在创造力发展中的作用掌握运用懒惰的智慧提高创造力的方法1.2 教学内容懒惰的智慧定义懒惰的智慧与创造力的关系运用懒惰的智慧提高创造力的策略1.3 教学活动导入:讨论懒惰与智慧的关系讲解:懒惰的智慧定义及作用实践:小组讨论,分享运用懒惰的智慧提高创造力的案例第二章:创造力的本质2.1 教学目标理解创造力的本质掌握培养创造力的方法探索创造力发展的障碍及应对策略2.2 教学内容创造力的定义及特征培养创造力的方法:好奇心、思维灵活性、冒险精神等创造力发展的障碍及应对策略2.3 教学活动导入:讨论创造力的重要性讲解:创造力的本质及特征实践: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创造力的方法及案例第三章:懒惰的智慧与创新思维3.1 教学目标理解懒惰的智慧与创新思维的关系掌握运用懒惰的智慧激发创新思维的方法探索创新思维在实际中的应用3.2 教学内容懒惰的智慧与创新思维的关系运用懒惰的智慧激发创新思维的方法:跨界思维、逆向思维等创新思维在实际中的应用案例3.3 教学活动导入:讨论创新思维的重要性讲解:懒惰的智慧与创新思维的关系实践:小组讨论,分享运用懒惰的智慧激发创新思维的案例第四章:懒惰的智慧与问题解决4.1 教学目标理解懒惰的智慧与问题解决的关系掌握运用懒惰的智慧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探索问题解决中的创造性思维策略4.2 教学内容懒惰的智慧与问题解决的关系运用懒惰的智慧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换位思考、简化问题等问题解决中的创造性思维策略4.3 教学活动导入:讨论问题解决的重要性讲解:懒惰的智慧与问题解决的关系实践:小组讨论,分享运用懒惰的智慧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案例第五章:懒惰的智慧在实践中的应用5.1 教学目标理解懒惰的智慧在实践中的应用掌握运用懒惰的智慧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探索懒惰的智慧在个人及社会发展中的价值5.2 教学内容懒惰的智慧在实践中的应用领域:教育、科技、艺术等运用懒惰的智慧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观察、实验、反思等懒惰的智慧在个人及社会发展中的价值5.3 教学活动导入:讨论懒惰的智慧在实践中的应用讲解:懒惰的智慧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及价值实践:小组讨论,分享运用懒惰的智慧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第六章:懒惰的智慧与创意写作6.1 教学目标理解懒惰的智慧在创意写作中的作用掌握运用懒惰的智慧进行创意写作的技巧探索懒惰的智慧如何提升写作创新能力6.2 教学内容懒惰的智慧与创意写作的关系运用懒惰的智慧进行创意写作的技巧:想象、换位、留白等懒惰的智慧提升写作创新能力的策略6.3 教学活动导入:讨论创意写作的重要性讲解:懒惰的智慧与创意写作的关系实践:小组讨论,分享运用懒惰的智慧进行创意写作的案例第七章:懒惰的智慧与艺术创作7.1 教学目标理解懒惰的智慧在艺术创作中的价值掌握运用懒惰的智慧进行艺术创作的策略探索懒惰的智慧如何激发艺术创造力7.2 教学内容懒惰的智慧与艺术创作的关系运用懒惰的智慧进行艺术创作的策略:直觉、自由探索、跨界等懒惰的智慧激发艺术创造力的方法7.3 教学活动导入:讨论艺术创作的重要性讲解:懒惰的智慧与艺术创作的关系实践:小组讨论,分享运用懒惰的智慧进行艺术创作的案例第八章:懒惰的智慧与科技创新8.1 教学目标理解懒惰的智慧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掌握运用懒惰的智慧进行科技创新的策略探索懒惰的智慧如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8.2 教学内容懒惰的智慧与科技创新的关系运用懒惰的智慧进行科技创新的策略:跨界思维、逆向思维等懒惰的智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策略8.3 教学活动导入:讨论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讲解:懒惰的智慧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实践:小组讨论,分享运用懒惰的智慧进行科技创新的案例第九章:懒惰的智慧与日常生活应用9.1 教学目标理解懒惰的智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掌握运用懒惰的智慧提升生活质量的策略探索懒惰的智慧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带来便利9.2 教学内容懒惰的智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时间管理、人际关系等运用懒惰的智慧提升生活质量的策略:简化任务、寻求帮助等懒惰的智慧在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案例9.3 教学活动导入:讨论懒惰的智慧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讲解:懒惰的智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践:小组讨论,分享运用懒惰的智慧提升生活质量的案例第十章:懒惰的智慧与个人成长10.1 教学目标理解懒惰的智慧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掌握运用懒惰的智慧促进个人成长的策略探索懒惰的智慧如何提升个人综合素质10.2 教学内容懒惰的智慧与个人成长的关系运用懒惰的智慧促进个人成长的策略:自我反思、学习借鉴等懒惰的智慧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方法10.3 教学活动导入:讨论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讲解:懒惰的智慧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实践:小组讨论,分享运用懒惰的智慧促进个人成长的案例第十一章:懒惰的智慧与团队协作11.1 教学目标理解懒惰的智慧在团队协作中的作用掌握运用懒惰的智慧提高团队协作效率的策略探索懒惰的智慧如何促进团队创新11.2 教学内容懒惰的智慧与团队协作的关系运用懒惰的智慧提高团队协作效率的策略: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等懒惰的智慧促进团队创新的途径11.3 教学活动导入:讨论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讲解:懒惰的智慧与团队协作的关系实践:小组讨论,分享运用懒惰的智慧提高团队协作效率的案例第十二章:懒惰的智慧与领导力12.1 教学目标理解懒惰的智慧在领导力中的作用掌握运用懒惰的智慧提高领导力的策略探索懒惰的智慧如何激发团队潜力12.2 教学内容懒惰的智慧与领导力的关系运用懒惰的智慧提高领导力的策略:倾听、授权、激发创新等懒惰的智慧激发团队潜力的方法导入:讨论领导力的重要性讲解:懒惰的智慧与领导力的关系实践:小组讨论,分享运用懒惰的智慧提高领导力的案例第十三章:懒惰的智慧与项目管理13.1 教学目标理解懒惰的智慧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掌握运用懒惰的智慧提高项目管理效率的策略探索懒惰的智慧如何确保项目成功13.2 教学内容懒惰的智慧与项目管理的关系运用懒惰的智慧提高项目管理效率的策略:合理安排、控制风险等懒惰的智慧确保项目成功的途径13.3 教学活动导入:讨论项目管理的重要性讲解:懒惰的智慧与项目管理的关系实践:小组讨论,分享运用懒惰的智慧提高项目管理效率的案例第十四章:懒惰的智慧与终身学习14.1 教学目标理解懒惰的智慧在终身学习中的作用掌握运用懒惰的智慧建立终身学习习惯的策略探索懒惰的智慧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懒惰的智慧与终身学习的关系运用懒惰的智慧建立终身学习习惯的策略:设定目标、时间管理等懒惰的智慧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14.3 教学活动导入:讨论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讲解:懒惰的智慧与终身学习的关系实践:小组讨论,分享运用懒惰的智慧建立终身学习习惯的案例第十五章:懒惰的智慧与可持续发展15.1 教学目标理解懒惰的智慧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掌握运用懒惰的智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探索懒惰的智慧如何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15.2 教学内容懒惰的智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运用懒惰的智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懒惰的智慧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的方法15.3 教学活动导入:讨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讲解:懒惰的智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实践:小组讨论,分享运用懒惰的智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案例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懒惰的智慧在创造力、创新思维、问题解决、创意写作、艺术创作、科技创新、日常生活应用、个人成长、团队协作、领导力、项目管理、终身学习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应用。
懒惰的智慧

《懒惰的智慧》导学案实验中学王琼一、导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理解文章内容,能分析本文的论点、论据。
学习本文新颖、独到的立意,培养创新思维的精神。
学习摆事实、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相互讨论、辩论、质疑,教师提示,共同完成文章的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励学生要有创新、创造精神,要动脑筋,适应时代的要求。
二、导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提炼本文论点,本文论点不同凡响,要认真阅读课文,分析其立意。
2、难点:学习摆事实、对比论证的方法。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回顾议论文的知识(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交流讨论,请同学们再次浏览文章,勾画出作者对“懒惰”与“懒汉”进行评价的文字。
明确:(1).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即使勤劳的人一生中也会充满单调乏味的劳作。
(2).人类的一切进步想必都出自懒汉们想少走几步路的良苦用心。
(3).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
(4).精神的懒惰也同样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5).其实,正是懒汉承担了促进文明发展的重任。
请大家把这些评价性的文字进行归纳、综合,看得出一个什么样的即: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板书)这就是作者的观点,我们把它称之为论点(板书)。
简单的说,论点即作者对某个话题的见解和主张。
2、论点明确了,那么作者是用哪些事例来证明他说得有理呢?事例:(板书)因为不懒惰:①因为不懒惰,家庭主妇总是一副忙碌的倦容;②因为不懒惰,有些人疲惫不堪;③因为不懒惰,伙计让咖啡都变凉了;④因为懒惰,饭店服务员成为最令人满意的、最优秀的员工;⑤因为懒惰,远祖发明了水泵和水车;⑥因为懒惰,祖先发明了第一条船;⑦因为懒惰,波特发明了回复式发动机活塞的原理;⑧因为懒惰,人们发明了现代农业机械上的座位;⑨因为懒惰,工人成为最优秀的;⑩因为懒惰,领导成为最称职的;⑾因为懒惰,建立了“2+2=4”的规则。
董英英《懒惰的智慧》导学案

《懒惰的智慧》导学案(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弄清文本中“懒惰”的含义。
2、依据关键语句能准确提炼本文的中心论点。
3、养成勤于思考,勇于创造的习惯。
【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助读资料】
➢关于议论文
1、议论文是证明,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
证方法——解决“怎样来证明”
3、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和道路论据
4、常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一)抄写词语,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摞.循规蹈矩疲惫不堪躬.亲捷径筋疲力尽
二)通读全文,抄写出表达作者对懒惰的看法的句子,并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
2
3
4
5 本文的中心论点:
三)本文选取了哪些事例来论证作者的观点?用“谁怎么样”的形式概括。
二、课堂之旅
一)查出病根,开出良方
二)推出新药,治病救人
三)专家驿站,会诊杂症。
12.懒惰的智慧导学案.doc

姓名:班级:授课教师:2013-12-12
懒惰的智慧导学案
凯利·美 1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作者不同凡想的的选题立意,学习本文新颖别致的论证过程,欣赏文章幽默传神的语言
2、学会多个角度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培养逆向思维和创新意识。
学习的重难点:培养创新观念,激发创新思维;体会本文幽默传神的语言。
自学指导:讨论法问答法探讨法
完成本课基础训练。
自学自研:
一、整体感知
1注音裨.()益摞.()起阀.()门水泵.()活塞.()训诫.()捷.()径.()2成语解释循规蹈矩:
★思考:“懒惰和智慧”矛盾吗?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二、小组讨论
1、凯利是怎么样理解懒惰的?懒惰的成果是什么?
2、凯利认为“勤劳人”的致命弱点是什么?后果怎么样?1
3、讨论文章用了哪些论据?并指出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三、合作展示,完成分配的任务。
四、拓展延伸
1、文章叙述论据新颖。
请大家根据我们所学议论文中对叙述的要求,看看本文有什么不同?
2、文章中提到“没有我们这些懒汉,恐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五、学习反馈:“懒惰”在通常情况下是一个贬义词,本文的“懒惰”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五.课堂作业::基础积累,课文品位。
附板书:懒惰的智慧
凯利
不同凡响的立意: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别致新颖的结构:1、提出论点,先用社会普遍现象作论据论证,再用个别典型
事例作论据论证。
2、论证懒惰促进了人类进步。
幽默生动的语言:“懒惰”“懒汉”“懒洋洋”等。
六、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懒惰的智慧》1.学会作者不同凡想的的选题立意,学习本文新颖别致的论证过程,欣赏文章幽默传神的语言。
2.小组合作探究,启发从多个角度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逆向思维和创新意识。
3.激情参与,阳光展示,培养自己的创新观念,激发内在的创新思维,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师教案一、课前自主导航(一)自读课文,疏通字词,抄写10个你认为重点且易错的词并运用工具书解释其义。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滥()用摞()疲惫()循()规蹈矩()阀()门亲躬()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小心()(循规()疲惫不()()()用心懒()(二)记读课文,圈点勾画。
1.你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出本文举了哪些事例吗?(注意概括事例的方法)a.小姑娘帮妈妈收拾餐具遭责备.b.懒惰的饭店服务员一次把餐具送上;c.远祖取水、渡水之事;d.波特懒洋洋发明了往复式发动机活塞原理;e.弗兰克•B•吉尔布莱思发现最优秀的工人毫无例外地都是懒汉,推断称职的领导也同样是懒汉;f.发明万有引力定律的人准是懒汉,g.懒汉建立“2+2—4”的规则。
2、这些事例有顺序排列吗?这些事例分别证实了作者的哪些观点?a.b.证明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即使勤劳的人一生中也会充满单调乏味的劳作。
c.d.e人类的一切进步想必都出自懒汉们想少走几步路的良苦用心。
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
f.g证实了精神的懒惰也同样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3、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勾画圈点出作者对'懒惰'与'懒汉'议论性的文字。
分析这些观点之间的关系。
1.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即使勤劳的人一生中也会充满单调乏味的劳作。
2.人类的一切进步想必都出自懒汉们想少走几步路的良苦用心。
3.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
4.人类的一切进步想必都出自懒汉们想少走几步路的良苦用心。
5.其实,正是懒汉承担了促进文明发展的重任。
(三)研读明旨。
作者在本文中对懒惰持什么样的观点呢?其实,正是懒汉承担了促进文明发展的重任。
(四)找出生活中、科学中懒惰的智慧的例子。
二、课中合作探究1.小组交流课前的问题,把有争论的问题提出来。
全班解决普遍性的问题。
(预设)分论点与中心论点的关系(从不同的领域来论证中心论点的正确)从日常生活方面;从体力劳动和技术改造的角度;从脑力劳动和科学研究方面论证正是懒汉承担了促进文明发展的重任。
复习《怀疑与学问》的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2、自主探究,体味语言。
讨论课后习题中第三题,完成在书上1句中“懒汉”的意思是“懒于劳作的人”,“懒惰”的意思是“懒于劳作”均含贬义2、句中“懒惰”的意思是“运用心智去偷懒取巧”含褒义3、句中“懒汉”的意思是“想少走几步路而用心良苦的人”含褒义4、句中“懒汉”的意思是“讲求工效,连一个多余的动作都不肯做的人”含褒义5、句中“懒惰”的意思是“想在脑力劳动上寻找捷径的人”含褒义通过学习,相信同学们对文中“懒惰”的含义已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结合自己的理解,用或通俗、或形象、或幽默、或富的哲理的语言谈谈课文中的“懒惰”的含义•(参考答案:原意是指“不爱劳动!不爱工作”,反叉词是勤奋、勤快或勤劳。
在课文中可以理解为:1.讨厌吃苦受累,想在脑力劳动上寻找捷径。
z•不满足于悉心操作技能,而潜心于心智技能提高。
3.勤于动脑想主意,懒于动手出力气。
4.不满足现状,不因循守旧;不懈进取,不断创新。
5.不断进发省时省力的愿望,寻求聪明的“懒”办法,追求科技进步与创新•6•是“智博”,而非“拼搏”。
7.有问题意识。
3、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在文中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你能否说说其方法的好处。
(参考答案:事实论证(略)和对比论证。
露茜帮妈妈收拾餐具遭责备的例子和她向来少拿多跑几趟路的例子,两个例子一反一正,形成了对比论证。
饭店中勤快和懒惰服务员的不同表现,也形成了对比论证。
)4、本文的结构提纲。
第一部分(1~3段)举日常生活中家庭主妇和饭店服务员为例,阐述“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即使勤劳的人一生中也会充满单调乏味的劳作”,即本文观点“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第二部分(4~8段)列举从古代到现代,从生产技术革新到思想领域的进步的事例,层层深入地论证了“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进步”。
第一层:(4~7段)举生产技术上的进步的例子来论证中心论点。
第二层(第8段)举思想领域的发明来论证中心论点。
第三部分(第9段)总结全文,“正是懒汉承担了促进文明发展的重任”,呼吁人们重视懒惰的智慧。
四、课题的含义是只要思维勤劳,“懒惰”就可以出“智慧”。
生活中运用“懒惰”智慧的实例很多,如人们不想爬楼梯,就发明了电梯。
人们觉得旅行包太沉重,不方便,发明了带轮子、拉手的箱包。
人们为了卫生与方便,发明了一次性纸杯、纸碗等。
人们为了饮食方便,发明了方便面、罐头等。
人们为了不洗衣服,发明了洗衣机。
三、课后阅读,说说自己对于“勤”和“懒惰”的看法。
链接------勤奋的典故A、凿壁偷光讲的是匡衡,西汉的著名学者匡衡,出身於农民家庭,生活十分贫困。
他从小就很渴望读书,可是父母没有能力供他上学,甚至连书本也买不起,匡衡只好向别人借书来看。
某天晚上,匡衡很希望在睡前读一读书,但由於家中穷得连灯油也没有,根本没法点灯读书。
正当匡衡发愁时,忽然发现丝丝的光线,正从墙壁的缝隙中透射过来,原来这是邻居的灯光。
匡衡心生一计,便用凿子把那小缝挖大成一个小洞,然后捧着书,倚在墙边,利用那点微弱的光线阅读。
从此,匡衡每晚就借邻居的灯光,埋首苦读,最后成为了著名的学者。
B、闻鸡起舞闻鸡起舞的东晋名将:祖逖。
祖逖生活在西晋末年和东晋初年。
“性豁达,有大志不修礼检,轻财好侠,每至田舍辄散谷帛以济贫乏。
乡党宗族以是重之。
”他曾同刘琨一起共同担任司州主簿。
两人意气相投成为莫逆之交。
有一天,他们同榻半夜听到鸡叫声,他对刘琨说:“此非恶声也”。
于是两人起来到院中练习武艺。
此后天天如此。
这就是“闻鸡起舞”典故的由来。
这个典故成为后来有志之士奋发图强的座右铭。
C、萤囊映雪讲的是车胤,字武子,东晋时期南平郡离县人(今临澧县柏枝乡)。
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
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
其囊萤夜读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鼓舞后辈,永世垂范。
他功名仕途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先后曾任:中书侍郎、待中、国子监博学、骠骑长史、太常、护军将军、丹阳尹、吏部尚书,两次进爵后,被朝廷封为关内侯与临湘候。
职守功勋,颇极一时之盛。
D、悬梁刺股(或者叫:头悬梁锥刺股)讲的是苏秦.苏秦,战国时期东周洛阳乘轩里人,字季子。
苏秦是洛阳人,虽然出身寒门,却怀有一番大志。
他跟随鬼谷子学习游说术多年后,看到自己的同窗庞涓、孙膑等都相继下山求取功名,于是也和张仪告别老师下山。
张仪去了魏国,而苏秦在列国游历了好几年,但一事无成,只得狼狈地回到家里。
苏秦回到家中,他的哥哥、嫂子、弟弟、妹妹、妻子都讥笑他不务正业,只知道搬弄口舌。
于是,苏秦立志发奋学习,一定要扬名天下。
为了抓紧时间学习,苏秦还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他读书时,把头发用绳子扎起来,悬在梁上,如果自己一打盹,头发就把自己揪醒。
夜深的时候,如果觉得自己困了,就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这样就能保持清醒。
这就是成语“头悬梁,锥刺股”的由来。
《懒惰的智慧》1.学会作者不同凡想的的选题立意,学习本文新颖别致的论证过程,欣赏文章幽默传神的语言。
2.小组合作探究,启发从多个角度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逆向思维和创新意识。
3.激情参与,阳光展示,培养自己的创新观念,激发内在的创新思维,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学生学案一、课前自主导航(一)自读课文,疏通字词,抄写10个你认为重点且易错的词并运用工具书解释其义。
(二)记读课文,圈点勾画。
1.你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出本文举了哪些事例吗?(注意概括事例的方法)2、这些事例有顺序排列吗?这些事例分别证实了作者的哪些观点?3、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勾画圈点出作者对'懒惰'与'懒汉'议论性的文字。
分析这些观点之间的关系。
(三)研读明旨。
作者在本文中对懒惰持什么样的观点呢?(四)找出生活中、科学中懒惰的智慧的例子。
二、课中合作探究1.小组交流课前的问题,把有争论的问题提出来。
全班解决普遍性的问题。
2、自主探究,体味语言。
讨论课后习题中第三题,完成在书上通过学习,相信同学们对文中“懒惰”的含义已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结合自己的理解,用或通俗、或形象、或幽默、或富的哲理的语言谈谈课文中的“懒惰”的丰富含义•3、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在文中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你能否说说其方法的好处。
4、你能完成本文的结构、内容提纲吗?四、课题的含义是只要思维勤劳,“懒惰”就可以出“智慧”。
生活中运用“懒惰”智慧的实例很多,如人们不想爬楼梯,就发明了电梯。
三、课后阅读拓展,说说自己对于“勤”和“懒惰”的看法。
链接------勤奋的典故A、凿壁偷光讲的是匡衡,西汉的著名学者匡衡,出身於农民家庭,生活十分贫困。
他从小就很渴望读书,可是父母没有能力供他上学,甚至连书本也买不起,匡衡只好向别人借书来看。
某天晚上,匡衡很希望在睡前读一读书,但由於家中穷得连灯油也没有,根本没法点灯读书。
正当匡衡发愁时,忽然发现丝丝的光线,正从墙壁的缝隙中透射过来,原来这是邻居的灯光。
匡衡心生一计,便用凿子把那小缝挖大成一个小洞,然后捧着书,倚在墙边,利用那点微弱的光线阅读。
从此,匡衡每晚就借邻居的灯光,埋首苦读,最后成为了著名的学者。
B、闻鸡起舞闻鸡起舞的东晋名将:祖逖。
祖逖生活在西晋末年和东晋初年。
“性豁达,有大志不修礼检,轻财好侠,每至田舍辄散谷帛以济贫乏。
乡党宗族以是重之。
”他曾同刘琨一起共同担任司州主簿。
两人意气相投成为莫逆之交。
有一天,他们同榻半夜听到鸡叫声,他对刘琨说:“此非恶声也”。
于是两人起来到院中练习武艺。
此后天天如此。
这就是“闻鸡起舞”典故的由来。
这个典故成为后来有志之士奋发图强的座右铭。
C、萤囊映雪讲的是车胤,字武子,东晋时期南平郡离县人(今临澧县柏枝乡)。
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
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
其囊萤夜读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鼓舞后辈,永世垂范。
他功名仕途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先后曾任:中书侍郎、待中、国子监博学、骠骑长史、太常、护军将军、丹阳尹、吏部尚书,两次进爵后,被朝廷封为关内侯与临湘候。
职守功勋,颇极一时之盛。
D、悬梁刺股(或者叫:头悬梁锥刺股)讲的是苏秦.苏秦,战国时期东周洛阳乘轩里人,字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