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的栽培技术[荟萃精制]

合集下载

羊肚菌栽培技术

羊肚菌栽培技术

羊肚菌栽培技术羊肚菌(scientific name: Morchella spp.)是一种高级真菌,是世界上最贵重的菌类之一,常用于高档餐饮。

由于野生羊肚菌产量极低,价格昂贵,人工栽培羊肚菌逐渐成为了一种趋势。

以下是羊肚菌栽培的详细步骤:1.选址和土壤准备羊肚菌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通常选择深度为30-40cm的沙质土壤作为基质。

在选址时,还要考虑周围环境的影响,比如阳光、风向等因素。

2.培养基配制羊肚菌的培养基一般由玉米粉、麦麸、酵母、蔗糖等原料组成,比例为:玉米粉50%,麦麸25%,酵母20%,蔗糖5%。

将这些原料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水,制成黏稠的糊状物即可。

3.培养箱和接种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均匀地填充到培养箱中,使其表面光滑。

然后在培养箱内接种羊肚菌菌种,一般使用野生菌种或培养好的羊肚菌种子,将其撒在培养箱表面上,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30-40克左右。

接种后用一层透明的保鲜膜将培养箱盖上,确保接种处不会受到灰尘和杂菌的干扰。

4.发酵和管理将培养箱放置在温度保持在15-25摄氏度、相对湿度保持在50-70%的环境中,开始发酵。

在发酵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培养箱内温度和湿度,防止过度蒸发导致干燥和发霉。

还要保证空气流通,每天进行1-2次通风,以供给充足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5.催菌和收获在发酵2-3周后,菌体开始快速生长,此时需要给菌体催菌。

常用的催菌方法有施加氨水、硫酸铵等。

催菌后,羊肚菌开始长成类似于蘑菇的形态,并逐渐变得更加成熟,颜色也会由白色变成棕色或黑色。

通常在发酵后的第4-5周开始收获。

收获时,用干净的工具轻轻地将羊肚菌切下来,避免损伤菌体。

6.管理和保养在羊肚菌栽培的过程中,需要对培养箱和菌体进行管理和保养,以保证其健康生长。

管理包括定期检查和维护培养箱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度蒸发或发霉。

保养则包括施肥和催菌等工作,以促进羊肚菌的生长。

总之,羊肚菌栽培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严格控制环境和管理技术。

羊肚菌的栽培技术

羊肚菌的栽培技术

羊肚菌的栽培技术
羊肚菌的栽培技术
一、介绍
羊肚菌(学名:Morchella esculenta)是一种高档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形状和美味的味道而备受追捧。

本文将详细介绍羊肚菌的栽培技术,以帮助栽培者更好地进行羊肚菌的生产。

二、羊肚菌的生命周期
⒈孢子的采集
⒉孢子的发芽
⒊菌丝的生长
⒋菌丝的分化成子实体
⒌子实体的形成
⒍子实体的采摘
⒎子实体的后期处理
三、材料准备
⒈培养基配制
⒉培养容器准备
⒊孢子的采集器具四、培养基配制
⒈麦芽提取液的制备
⒉蔗糖溶液的制备
⒊液体培养基的配制
⒋固体培养基的配制五、孢子的采集
⒈选择合适的子实体
⒉采集孢子的器具
⒊孢子的采集方法六、孢子的发芽
⒈孢子的消毒处理
⒉孢子的发芽培养条件七、菌丝的生长
⒈菌丝的接种方法
⒉菌丝生长的环境要求
⒊菌丝生长的时间控制
八、菌丝的分化成子实体
⒈培养条件的调节
⒉菌丝分化成子实体的时间控制九、子实体的形成
⒈光照条件的控制
⒉温度和湿度的调节
⒊空气流通的控制
十、子实体的采摘
⒈适时采摘子实体
⒉采摘子实体的工具
十一、子实体的后期处理
⒈清洗子实体
⒉子实体的保存和加工
附件:
⒈孢子采集器具的图片
⒉孢子的发芽培养箱制作图纸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食品安全法》:国家法律,旨在保障食品安全,维护人民
群众的身体健康。

⒉《农业生产法》:国家法律,规定农业生产的各项法律法规。

羊肚菌栽培管理技术

羊肚菌栽培管理技术

羊肚菌栽培管理技术羊肚菌是一种极为珍贵的食用菌,被誉为“菌中珍珠”,其口感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由于其生长条件特殊,一般野生羊肚菌价格昂贵,因此羊肚菌的栽培技术备受瞩目。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羊肚菌的栽培管理技术。

一、栽培基质的选择羊肚菌适宜在松、杉等松茸木本植物栽培,同时还需要添加适量的采伐材或者木屑进行基质的发酵,产生黏菌,为羊肚孢子的萌发提供条件。

基质的发酵要求在温度20-30℃,湿度70-80%的条件下进行。

二、菌种接种选用健康的羊肚菌菌丝(菌盒)或者培养物进行接种,接种量的大小要根据栽培基质的不同而定。

接种要在基质温度30-35℃,湿度70-80%的条件下进行,接种后要立即覆土。

三、覆土和培育覆土要求土壤疏松透气,保持湿润,发芽后,会在7-10天内形成菌丝,此时需及时补水。

在菌丝形成后,可逐渐调节温度和湿度,控制在25-28℃,湿度在80-85%。

四、灌溉管理羊肚菌对水分的需求较大,特别是在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阶段,要保持基质湿润,但不要积水,以免引起真菌病害。

在灌溉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对羊肚菌直接喷水,以免破坏菌丝的生长。

五、通风管理在羊肚菌培育的过程中,要保持基质处于通风良好的状态,以防止发霉和真菌病害的发生。

尤其是在接种之后的一个月内,要注意控制湿度和通风。

六、采收管理羊肚菌成熟的时间一般在生长3-6个月后,这时候要及时收割,不能过迟,否则影响口感。

采收时要轻拿轻放,以免破坏菌体。

同时要及时清理杂物,以免影响下一季的产量。

七、病虫害防治在羊肚菌栽培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基质和菌体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的情况,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常见的病害有真菌病害和细菌性病害,常见的虫害有蚜虫、小蠹、白粉虱等。

八、温度控制羊肚菌的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25-28℃,湿度80-85%,因此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随时调节温度和湿度,以保证菌丝的正常生长和羊肚菌的顺利成熟。

羊肚菌的栽培管理技术需要综合运用土壤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加上实践经验的积累,方能取得理想的生产效益。

羊肚菌的栽培技术

羊肚菌的栽培技术

羊肚菌的栽培技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很多人开始关注到了食材的安全与新鲜度。

羊肚菌,是一种常用的食材,因为口感鲜美,富含营养素,备受人们喜爱。

本文将介绍羊肚菌的栽培技术,帮助您在家中种植出营养丰富,安全可靠的羊肚菌。

1.羊肚菌的产地与种类羊肚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太行山、秦岭等山区,由于野生品质不稳定,市场上也有大量的人工羊肚菌,其中主要分为黑羊肚菌、银耳羊肚菌、红菇羊肚菌和冬菇羊肚菌等。

2.羊肚菌的生长条件羊肚菌喜凉爽、湿润气候,适合在海拔2000-3000米的山区种植。

降水量以年均1000毫米以上为佳,最适宜温度为15-20摄氏度,但是在公路员不可达的丘陵林地实行循环漏斗式种植,就可以在其他地区栽培羊肚菌了。

3.羊肚菌的种植方法羊肚菌种植方法主要分为实体培养种植法和瓶中培养种植法。

(1)实体培养种植法先要购买羊肚菌菌种,可在市场或者互联网上购买。

把羊肚菌菌种接种到即将开花的山杏木上,然后用纸袋把它包住,放置在通风、湿润的地方进行生长。

(2)瓶中培养种植法先准备好羊肚菌菌种,然后取出一些蘑菇装盘,先进行消毒,然后放入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和生长。

推荐使用的就是“菇宝宝”品牌的菌种,性价比高,品质稳定,成功率高。

4.羊肚菌的养护(1)保持湿润环境羊肚菌的生长需要很高的湿度,因此种植地点尽量保持潮湿。

在高温天气不断降温的冷水中泡5-15分钟的羊肚菌菌包,可以帮助达到保持湿润的效果。

(2)保持适宜温度为了让羊肚菌生长更为顺畅,可以使用除湿器进行调节环境温度,让它在15-20度左右,湿度保持在75-85%。

(3)注意通风换气羊肚菌的生长过程中也需要进行通风换气,这可以帮助排出愈合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确保空气流通。

5.羊肚菌的灭菌在培育羊肚菌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灭菌处理,避免有害菌、细菌或者病毒的繁殖。

可以使用消毒液,或者进行高温煮沸的灭菌方法,确保培养箱内的环境干净,以利于羊肚菌菌种的生长。

羊肚菌优质高效栽培管理技术

羊肚菌优质高效栽培管理技术

羊肚菌优质高效栽培管理技术羊肚菌隶属于真菌界的子囊菌门(Ascomycota),属低温高湿性真菌,它是世界公认的著名珍稀食药兼用食用菌,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和有机锗,具有补肾、壮阳、补脑、提神、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尤其抗癌作用明显。

由于羊肚菌栽培周期短、效益高,近年来在国内外市场上热度不断升级,收购价格干品基本保持在1000~1500元/kg。

但因其出菇不稳定、重复性差,导致一些种植户或企业亏本,有的年份几乎绝收。

1. 菌种选择羊肚菌菌种易退化,性状不稳定,如果菌种选择不当,就会造成羊肚菌出菇不稳定,或者不出菇。

因此,购买羊肚菌菌种一定要选择有资质、信誉度高的制种企业。

1.1 菌种制作注意事项羊肚菌菌种容易老化变异,因此应避免母种肆意扩繁;不能随意选择可栽培的子囊果自行分离用作栽培生产中的母种。

人工分离的菌种必须经过栽培试验,检验其性状,经过系统筛选,才能应用于规模化栽培。

应尽量选择当前已实现人工栽培的菌株,进行菌种生产。

目前人工种植的羊肚菌多以六妹羊肚菌和梯棱羊肚菌为主。

六妹耐寒性较好,更适宜北方种植,在我国南方这两个品种均可种植。

1.2 选择菌种的方法选择来源清晰、可以栽培的羊肚菌。

色泽正常,没有发黄、吐黄水现象,菌落边缘正常,没有出现扇形或缺刻现象,菌袋没有受到高温或闷气伤害,能正常形成菌核,能够形成大量菌霜,最好通过多种途径购买菌种,进行比较筛选。

2. 栽培季节由于全国各地的气候条件不同,羊肚菌的栽培方法和管理技术要因地制宜。

羊肚菌是低温品种,整个生育期温度要求在18℃以下为宜,最佳种植期应在地温稳定在18℃以下,若播种过早,地温偏高,会影响羊肚菌的菌丝活性和生理变化,最终影响出菇和产量。

所以一般采用“冬种春收”的办法。

3. 选地整地3.1 选地羊肚菌既是一种腐生菌,又是一种土生菌。

选择土质疏松、利水透气、有机质丰富的沙壤土或泥炭土最为合适,避免在粘性重、透气差、土壤贫瘠的土壤上栽培。

羊肚菌高产栽培技术完整版

羊肚菌高产栽培技术完整版

羊肚菌高产栽培技术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羊肚菌高产栽培技术一、栽培料配方:1、农作物秸粉74.5%、麸皮20%、磷肥1%、石膏1%、石灰0.5%、腐殖土3%;2、木屑75%、麸皮20%、磷肥1%、石膏1%、腐殖土3%;3、棉壳75%、麸皮20%、石膏1%、石灰1%、腐殖土3%。

以上三种,任选一种均可。

料水比为1:1.3,拌好料后堆积发酵20天,含水量为60%。

采用17厘米×33厘米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装料,与袋装料500-600克,然后在100℃条件下灭菌8小时,灭菌后即可接入菌种。

采用两头接种法,封好袋口,置于22-25℃下培养30天左右,菌丝可长满袋。

菌丝满袋后5-6天,让其充分长足,即可进行栽培。

二、室内脱袋栽培菇房消毒后即可进行栽培。

先在每层床面上铺一块塑料薄膜,然后再铺3厘米厚的腐殖土,拍平后将脱去塑料袋的菌棒逐个排列在床上,一般1平方米床面可排17厘米×33厘米的塑料菌袋40个。

排完菌棒后轻喷水1次即可覆土3-5厘米,覆土后表面再盖2厘米厚的竹叶或阔叶树落叶,保持土壤湿润。

1个月后可长出子实体。

一般南方地区3月10日至4月20日之间出菇最佳。

此时空气湿度为85%-90%。

羊肚菌出土后7-10天就能生长成熟,一般颜色由深灰色变成浅灰色或褐黄色就可采收。

三、室外脱袋栽培选光照为三分阳七分阴的林地作畦。

畦宽1米,深15-20厘米,长度不限。

整好畦后喷或轻浇水一次,并用10%石灰水杀灭畦内害虫和杂菌。

脱袋排菌棒方法与出菇管理方法与室内栽培相同,只是底层不可铺塑料薄膜,要注意畦内温度变化,防止阳光直射。

四、病虫害防治菌丝生长与子实体生长都会发生病虫害,以预防为主,保持场地环境的清洁卫生。

播种前进行场地杀菌杀虫处理,后期发生虫害,在没出子实体之前可喷除虫菊或10%石灰水,杀灭害虫与杂菌。

五、加工羊肚菌主要晒干或烘干。

在进行干燥时注意不要弄破菌帽,保持其完整。

羊肚菌种植技术方法

羊肚菌种植技术方法

羊肚菌种植技术方法
羊肚菌种植有多种技术方法,下面是其中几种常见的种植技术方法:
1. 子实体接种法:
将羊肚菌子实体进行分离,将菌丝体接种到培养基或种植介质中,待菌丝体生长发育壮大后,将其转移到适宜的生长环境中进行种植。

2. 菌丝体培养法:
将羊肚菌菌丝体培养在适宜的培养基上,通过控制培养基的pH值、温度、湿度等条件,使菌丝体快速繁殖扩散。

然后将菌丝体转移到适宜的生长环境中进行种植。

3. 林下种植法:
在森林或林地下种植羊肚菌,栽培期间保持适宜的生态环境,提供充足的光照和湿度,并合理施肥管理。

通过人工喷洒孢子或菌丝体等方式进行羊肚菌的种植。

4. 营养袋栽培法:
首先准备适宜的培养袋,将羊肚菌菌丝体和培养基放入培养袋中,然后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培养。

培养袋中的培养基提供羊肚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便于管理和控制生长条件。

5. 双孔箱培养法:
准备一个有双孔的培养箱,将羊肚菌菌丝体接种到培养箱中的底部培养基上。

盖上箱盖后,调节箱内的温湿度和通风条件,促使菌丝体生长扩散。

根据需要,可以打开孔口进行收获或照料。

这些种植技术方法都需要根据具体环境和栽培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获得较好的羊肚菌产量和质量。

羊肚菌的栽培技术

羊肚菌的栽培技术
40块。
径14厘米
同时也可防癌、抗癌、预防感冒,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效果。
的穴中,
每穴播
黑、黄 色壤土、 总之,在早春对羊肚菌保持一定温及
第一种:将健壮、白色、不易碎散并带有小菌蕾的菌丝体从地下挖出,穴播后用10厘米厚的半腐熟的落叶作覆盖物。
第一种:将健壮、白色、不易碎散并带有小菌蕾的菌丝体从地下挖出,穴播后用10厘米厚的半腐熟的落叶作覆盖物。
• 子实体接种法:取已长成的子实体, 较大的切成4片,较小的切成2片, 埋入理想的地段。移植时子囊盘向 下,四周培土,留一小部分露出地 面,上盖少许落叶,然后用30厘米 见方的塑料薄膜覆盖。子
实体接种法以秋季接种易成功。
因为春季接种的,在子实体尚
未发展到有足够的生成能力之前,
就遇上高温高湿的夏季,
• (三)土壤:土壤PH要求在6.5—7.5左 在腐殖土,
在腐殖土,
黑、黄 色壤土、 黑、黄 色壤土、
沙质混合土均能 沙质混合土均能
右,中性或微碱性有利于羊肚菌生长。羊 子实体形成与发育温度为4.
易遭杂菌污染和害虫侵害。 我国台湾省半人工栽培羊肚菌的方法是菌土接种法和子实体接种法。
肚菌常生长在石 5cm,有浅纵沟,基部稍膨大,生长于阔叶林地上及路旁,单生或群生。
总之,在早春对羊肚菌保持一定温及
我国对羊肚菌半人工栽培有三种方法:
总之,在早春对羊肚菌保持一定温及
则菌丝体生长良好,菌核易形
第三种:将新采的羊肚菌子实体撕成面积约1平方厘米的小块,也可以将3天前采到的干燥子实体切成6毫米见方的小块,分别播于深5
厘米、直
径14厘米
的穴中,
每穴播
40块。
羊肚菌:又称美味羊肚菌,别名羊肚菜、羊肚蘑、羊肚子、阳雀菌、蜂窝蘑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则菌丝体生长良好,菌核易形
成,子实体生 长良好。如果
在生长期,尤其早春遇干旱,
适时浇水保湿是必要的。
行业培训
16
• 2、早春在几周之内有4—1 6℃的温度, 能刺激羊肚菌子实体的形成,如果这 时温度变化剧烈,如低于4℃的寒冷或 超出16℃的温度,都会影响子实体的 形成及发育,故在这时候要创造菌核
形成及子实体生长发育的良
行业培训
9
二、羊肚菌的栽培技术
• 羊肚菌的
完全人工
栽培尚属
于研究阶
段。目前
国内外主
要用 采用
半人工栽
培技术。
行业培训
10
我国对羊肚菌半人工栽培有三种方法:
• 第一种:将健壮、白色、不易碎散并带有 小菌蕾的菌丝体从地下挖出,穴播后用10 厘米厚的半腐熟的落叶作覆盖物。
• 第二种:用纯培养的菌丝体进行 人工栽培
具有 补肾、
壮阳、补
脑、提神
的功能。
行业培训
4
• 可药用:主治肾 亏损、阳萎不举、 性欲冷淡,对头 晕失眠、肠胃炎 症、脾胃虚弱、 消化不良、饮食 不振有良好的治 疗作用;同时也 可防癌、抗癌、 预防感冒,增强 人体免疫力的效 果。
行业培训
5
一、羊肚菌的生态条件
• (一)温、湿度:羊肚菌属低温高
行业培训
13
• 子实体接种法:取已长成的子实体, 较大的切成4片,较小的切成2片, 埋入理想的地段。移植时子囊盘向 下,四周培土,留一小部分露出地 面,上盖少许落叶,然后用30厘米 见方的塑料薄膜覆盖。子
实体接种法以秋季接种易成功。
因为春季接种的,在子实体尚
未发展到有足够的生成能力之前,
就遇上高温高湿的夏季,
行业培训
6
• (二)日照:微弱的散射光有利于羊肚菌 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强烈的直射光则有不 良的影响 。
行业培训
7
• (三)土壤:土壤PH要求在6.5—7.5左 右,中性或微碱性有利于羊肚菌生长。羊 肚菌常生长在石 灰岩或白垩土壤 中。在腐殖土, 黑、黄 色壤土、 沙质混合土均能
生长。
行业培训
8
• (四)空气:在暗处及过厚的落叶层中,羊肚菌 很少发生,即或发生质量也较差。足够的氧 气对羊肚 菌的正常 生长发育 是必不可 少的。
湿型真菌,每年春季3—5月雨后多发 生,秋季8—9月也偶有发生,但数量 很少。羊肚菌生长期长,除需较低气 温外,还要较大温差,这可刺激菌丝 体分化。其菌丝生长温度为21—24℃; 首核形成温度为16—21℃; 子实体形 成与发育温度为4.4 —16℃,湿度为 65%—85%左右。 为此,栽培时间 尽量放在11月 一12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行业培训
14
易遭杂菌污染和害虫侵害。秋季接种的,
到第二年梅雨季节来临后,去掉塑料薄 膜。栽培的日常管理主要是注意除去多 余的杂草及枯枝落叶,不要踩踏栽培地。 夏季阳光强、天气干旱时,可用厚约3 厘米的落叶层覆盖保墒
行业培训
15
• 1、因羊肚菌是一类喜湿的菌类,在它 整个生长期保持湿度是很重要的。在 室外栽培,冬季尤其 是早春,雨水较 多,湿度较大,加之温度合适,
14.5cm,菌盖不
规则圆形,长圆
形,长4-6cm,
宽4-6cm。表面
形成许多凹坑,
似羊肚状,淡黄
褐色,柄白色,
长5-7cm,宽粗2-
2.5cm,有浅纵
沟,基部稍膨大,
生长于阔叶林地
上及路旁,单生
或群生。
行业培训
3
• 可食用:羊肚菌不仅香味独特,营养丰富 而且含有多种维生素及氨基酸,特别富 含有机锗,
18
五、羊肚菌的前景
• 羊肚菌是一种具有营养食疗兼用的珍贵野 生菌类。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离成熟的商 业化栽培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一般人工栽 培多数是模拟羊肚菌的野生生态条件进行 栽培,产量有的每平方米达40朵,高的每 平方米达到200朵以上,但不能完全肯定是 人工接种菌种的产物,产量不稳定,数量 比较小。所以价格比较高。一般在每公斤 800-1200元左右。
行业培训
11
• 第三种:将新采的羊肚菌子实体撕成面积 约1平方厘米的小块,也可以将3天前采到 的干燥子实体切成6毫米见方的小块,分 别播于深5 厘米、直
径14厘米 的穴中,
每穴播
40块。
行业培训
12
我国台湾省半人工栽培羊肚菌的方法 是菌土接种法和子实体接种法。
菌土接种法:在进入梅雨期之前 约1个月,在以往羊肚菌生长良 好的地块上,挖取10厘米见方、 厚约7厘米的土块,移植到与取 土处环境相似地方的穴中,然后 用30厘米见方的塑料薄膜覆盖, 四角用重物压紧。进入梅雨季节 后去掉覆盖的薄膜。
羊肚菌简介
行业培训
1
• 羊肚菌:又称美味 羊肚菌,别名羊肚 菜、羊肚蘑、羊肚 子、阳雀菌、蜂窝 蘑等
• 分类:真菌学分类 属盘菌目,羊肚菌 科,羊肚菌属。
• 分布:我国河南, 陕西、甘肃、青海、 西藏、新疆、四川、 山西、吉林、江苏、 云南、河北、北京 等地区。
行业培训
2
• 形态:子实体较
小或中等,6-
好条件,是十分必要的。总之,在早 春对羊肚菌保持一定温及
适宜的湿度是获得栽培成功
的关键。
行业培训
17
四、采摘及保藏
• 子实体出土后7—10天,便生长成熟,一般颜色 由深灰色变成浅灰色或褐黄色,菌盖表 面蜂窝状 凹陷充分伸 展即可采收。 采收后应清 理泥土及时 晒干或烘干, 装塑料袋密 封保藏。
行业培训
行业培训
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