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土搅拌桩规范
水泥土搅拌桩技术标准

水泥土搅拌桩技术标准1、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加固的工程。
2、施工准备2。
1.1 材料要求2.1。
1。
1 水泥:用3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要求新鲜无结块。
2.1.1.2 外加剂: 塑化剂采用木质素磺酸钙,促凝剂采用硫酸钠、石膏;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掺量通过试验确定。
2.1.2 配合比要求水泥掺入量一般为加固土重的7%~20%,每加固1m 的土体掺入水泥约110~160Kg,当用水泥浆作固化剂,配合比为1:1~2(水泥:砂).为增加流动性,可掺入水泥重量0。
2~ 0.25%的木质素磺酸钙减水剂与1%的硫酸钠和2%的石膏,水灰比为0。
43~0。
50。
2.2 主要工机具2。
2.1 机具设备:深层搅拌机、履带式起重机、灰浆搅拌机、灰浆泵、冷却泵及其配套设备。
2.2。
2 主要工具:导向架、集料斗、磅秤、提速度测定仪、电气控制柜、手锤胶轮车等。
2.3 作业条件2.3。
1 现场符合“三通一平”的施工条件,地下以及高空的障碍物清除完毕。
2。
3。
2 基础轴线及标高测量完毕,基础的轴线和高程的控制桩,应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的地点,并应妥善加以保护。
2。
3。
3 根据轴线放出桩位线,用木橛钉好桩位,并用白灰作标识,以便于施打。
2.3。
4 施工前必须打试验桩,确定打桩设备、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是否适宜。
2。
3.5 要选择和确定打桩机进出路线和打桩顺序,制定施工方案,作好技术交底.2。
4 作业人员2.4。
1 主要作业人员:机械操作人员、壮工.2.4。
2 施工机具应由专人负责使用和维护,大、中型机械特殊机具需执证上岗,操作者须经培训后,执有效的合格证书可操作。
主要作业人员已经过安全培训,并接受了施工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3、施工工艺3。
1 工艺流程3.1。
1 湿法工艺流程3。
1.2 干法工艺流程就位调平→下沉→制备水泥浆→提升喷浆搅拌→重复上、下搅拌;3.2操作工艺3。
2.1 就位桩机:打桩机就位时,应对准桩位,机身垂直,在施工时不发生倾斜。
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规范

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规范1、总则工程监理改建工程项目中,大部分软土地基处理采用湿喷桩进行加固处理。
湿喷桩是利用水泥或水泥系材料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就地将原位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形成水泥土圆柱体。
由于固化剂和土之间产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圆柱桩体具有一定的强度,桩体周围的土得到部分改善,组成具有整体性、水稳性和一定强度的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不均匀沉降,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
2、施工前的监理实施细则湿喷桩施工的场地,事先回填整平到设计高程,清除杂物,查明施工段落上空和地下有无管线。
若有,承包人应提前向监理组和指挥部汇报,以便及时妥善解决。
2.1机械设备监理实施细则2.1.1湿喷桩机必须采用专用湿喷桩机,严禁采用粉喷桩机改装。
钻头应为双十字钻头,严禁使用利用自重下沉和无档位直接利用卷扬机进行提升的钻机。
输送管长度一般不大于60m,摆放平顺,管道最大长度不得大于80m,接头最多不超过两个。
机械动力应大于45kw以上,钻头叶片三层,每层两片,上下间距为30cm水平刀片与水平夹角为30℃,每片叶片宽10cm:钻头的直径磨损不得大于2cm2.1.2每台湿喷桩必须配备能够自动记录、打印处理深度,单位长度水泥浆用量,复搅深度、水泥浆比重的电脑记录装置,即能打印每根桩施工过程中钻头每次下钻深度及提高高度的全过程记录和水泥浆浆量、水泥浆用量曲线图和水泥浆比重,所有数据必须实时打印。
2.1.3所有的电流表、电压表合和电脑计量装置以及泥浆泵压力表等装置必须经过计量部门的标定认可,关键设备上计量部门的签封应完整,每台设备必须经监理人员现场试桩后由驻地监理组统一发放进场设备准许证方可使用。
2.1.4对检查合格的机组进行编号、挂牌,要表明钻机的编号、机长、质检员、技术员等相关内容。
2.1.5施工前丈量钻杆的长度,并标上显著的标志,以便掌握钻杆钻入深度、复搅深度、保证设计桩长2.2进场材料的监理实施细则2.2.1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应对厂家进行考察、了解。
水泥搅拌桩施工规范.

水泥搅拌桩施工规范、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技术_灌注桩-搅拌桩--施工技术工艺规范方案_技术规范核心提示:水泥搅拌桩施工规范、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技术为确保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根据《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参照《粉体喷搅法加固软弱土层技术规范》(TB1...水泥搅拌桩施工规范、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技术为确保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根据《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参照《粉体喷搅法加固软弱土层技术规范》(TB10113-96)、《软土地基搅拌桩加固法技术规程》(YBJ225-9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结合江苏已建高速公路水泥搅拌桩施工经验,对江苏省高速公路水泥搅拌桩施工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施工机械水泥搅拌桩施工设备应选用定型产品,并配有全自动电脑记录仪的设备。
严禁使用非定型产品、自行改装设备。
严禁使用没有管道压力表和计量装置的设备。
水泥搅拌桩施工设备分浆(湿)喷桩和粉喷桩两种。
具体要求如下:1、浆(湿)喷桩施工设备施工设备要求钻机①具有正向钻进,反转提升的功能;②反转提升时具有匀速提升、均匀搅拌、匀速喷浆等功能。
灰浆搅拌机包括2台容积为!语法错误, SUP8的灰浆搅拌机;泵量50L/min,泵压1500Kpa 的灰浆泵等;搅拌钻头钻头直径应与浆喷桩的处理直径相同计量装置计量装置在浆喷桩施工过程中起到质量监测的作用,正式施工前必须结合试桩由计量部门进行标定。
标定过程中,市高指、项目经理部、监理组、计量设备供货厂商共同参与,标定结束后,由计量部门、市高指、项目经理部、监理组共同铅封。
施工过程中要有专人监控记录;施工过程中监测一般包括深度计、流量计、各种压力表、电压表等。
电脑记录仪电脑自动记录仪应选用定型产品,不得具有存储功能。
应具备现场打印施工过程和成桩资料的功能。
水泥土搅拌桩规范标准

1 总则1.0.1 为确保水泥土工程的施工质量,统一水泥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使之达到技术可靠,经济适用,科学配置,特制定本规程.1。
0。
2 本规程适用于采用水泥作为固化剂加固软弱土的水泥土配合比设计。
1.0.3 水泥土配合比设计的任务是根据土样情况,结合水泥、水源、外加剂、掺合料的各项参数指标计算各材料的用量,并经试验室试配、调整后确定每立方米水泥土各材料的用量。
1。
0.4 在进行水泥土配合比设计时,除应遵守本规程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2 术语、符号2。
1 术语2。
1。
1 水泥土 Soil mixed with cement待加固的软弱土中注入水泥浆(或水泥干粉)并经搅拌处理后形成的拌合物.2.1.2水泥掺入比 Ratio of cement usage to soil掺入的水泥质量与湿土的质量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2.1。
3 无侧限抗压强度 Unconfinedcompressive strength试件在无侧向压力的条件下,抵抗轴向压力的极限强度。
2.1.4 水灰比 Ratioof water to cement用于拌合湿土的水泥浆中水与水泥的质量比。
2.1.5 水泥土配合比设计 Mixed proportiondesign for soil mixed with cem ent根据土样、水泥等原材料情况,在试验室内进行计算、试配、调整、确定每立方米水泥土各材料用量的全过程。
2.1。
6 水泥土含水率Rate of water content in soil mixed with cement 在水泥土中水的质量与拌合物干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2.2 符号0,cs f ——水泥土试配强度(MPa)d cs f 90,——水泥土90d 无侧限抗压强度设计值(MPa)σ -—施工水平(包括施工机械,人员操作及管理等)系数α ——水泥掺入比0s m ——基准配合比每立方米水泥土的湿土用量(kg/m 3)0c m ——基准配合比每立方米水泥土的水泥用量(kg/m 3)0w m —-基准配合比每立方米水泥土中水泥浆用水量(kg /m3)s m ——每立方米水泥土的湿土用量(kg/m 3)c m --每立方米水泥土的水泥用量(kg/m3)w m —-每立方米水泥土中水泥浆用水量(kg/m 3)cs ρ -—水泥土的假定密度(kg/m 3)C ——水泥浆水灰比cs w ——水泥土含水率(%)L w ——土的液限(%)P w ——土的塑限(%)w ——土的天然含水率(%)t cs ,ρ ——水泥土表观密度实测值(kg /m 3) c cs ,ρ -—水泥土表观密度计算值(kg /m3)δ —-水泥土配合比校正系数3 材料要求3。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规范要求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7. 3. 1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应符合卜•列规定:1适用丁•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淤泥质土、素填土、黏性土(软塑、町塑)、粉土(稍密、中密)、粉细砂(松散、中密〉、中粗砂(松散、稍密)、饱和黄土等土层。
不适用丁•含大孤石或障碍物较多且不易淸除的杂填土、欠固结的淤泥和淤泥质土、硬塑及坚硬的黏性土、密实的砂类土,以及地卜水渗流彤响成桩质虽的土层。
当地基土的天然含水虽小T30%(黄土含水虽小T25%)时不宜采用粉体搅拌法。
冬期施工时,应考虑负温对处理地基效果的彤响。
2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工艺分为浆液搅拌法(以卜•简称湿法〉和粉体搅拌法(以卜简称干法)。
町采用单轴、双轴、多轴搅拌或连续成槽搅拌形成柱状、壁状、格栅状或块状水泥土加固体°3对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处理地基,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要求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外,尚应査明拟处理地基土层的pH值、塑性指数、有机质含虽、地卜•障碍物及软土分布情况、地卜水位及其运动规律等。
4设计前,应进行处理地基土的室内配比试验。
针对现场拟处理地基土层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固化剂、外掺剂及其掺虽,为设计提供不同龄期、不同配比的强度参数。
对竖向承载的水泥土强度宜取90d 龄期试块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5增强体的水泥掺虽不应小T-12%,块状加固时水泥掺虽不应小丁•加固天然土质虽的7%:湿法的水泥浆水灰比町取0. 5〜0. 6。
6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宜在基础和桩之间设昼褥垫层,厚度可取200mm〜300mm。
褥垫层材料可选用中砂、粗砂、级配砂石等,最大粒径不宜大T- 20mm,褥垫层的夯填度不应大丁• 0. 9。
7. 3. 2水泥土搅拌桩用于处理泥炭土、有机质土、pH值小于4的酸性土、塑性指数大于25的黏土,或在腐蚀性环境中以及无工程经验的地区使用时,必须通过现场和室内试验确定其适用性.7. 3. 3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应符合卜列规定:1搅拌桩的长度,应根据上部结构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耍求确定,并应穿透软弱土层到达地基承载力相对较高的土层:当设呂的搅拌桩同时为提高地基稳定性时,其桩长应超过危险滑弧以卜•不少于2. Om;干法的加固深度不宜大T15m,湿法加固深度不宜大T20m D2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确定。
水泥土搅拌桩的技术规定(1-9)

水泥土搅拌桩的技术规定1、施工时因故停浆,应将搅拌头下沉至停浆点以下0.5m处待恢复供浆时再喷浆搅拌提升。
若停机超过三小时,宜先拆卸输浆管路,并妥加清洗。
2、对竖向承载的水泥土强度宜取90d龄期试块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试件尺寸:150×150×150mm)。
3、成桩后3d内,可用轻型动力触探(N10)检查每米桩身的均匀性。
(确定锤击范围)。
4、载荷试验必须在桩身强度满足试验荷载条件时,并宜在成桩28d 后进行。
检验数量为桩总数的0.5%~1%,且每项单体工程不应少于3点。
5、成桩28d后抽芯取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抽检数量为5‰,并不少于3根。
要求上、中、下部各取至少一处。
(见设计图纸)。
6、地基竣工验收时,在成桩28d后进行承载力检验,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载荷试验,检验数量为桩总数的1%,且不少于3根。
设计要求复合地基允许承载力要求不小于150kpa,单桩允许承载力要求不小于80kpa。
7、水泥标号不低于P.O32.5级。
8、水泥掺量不少于15%,水灰比控制在0.45~0.50范围内。
8、水泥土搅拌桩的直径为50cm。
水泥土配合比设计一、工程概况本标段地基土属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Q4dl+pl)软土、松软土、下伏侏罗系上统(J3)泥岩夹砂岩。
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第四系土层中孔隙潜水含水量的孔隙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二、采取土样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桩深,在施工区域(ZDK568+270~ZDK568 +358),(ZDK568+480~ZDK568+600),(ZDK568+700~ZDK568+820)挖孔至设计基底高程范围内取土层中最软弱的土样,土取好后应立即装入封闭器具内,并送试验室进行试验。
三、技术要求1、加固剂采用四川省利森牌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32.5级;2、水泥掺灰量不得小于设计要求的最低掺灰量(15%),水灰比一般控制在0.45~0.50之间;3、设计要求测定28d、90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分别不小于1.25Mpa、1.56Mpa。
水泥土搅拌桩规范

水泥土搅拌桩规范水泥土搅拌桩,是一种基坑支护工程中常见的桩基施工方法,具有施工速度快、成本低、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
为保证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质量,需要遵循以下规范:一、施工前准备1.1 确认地质勘察结果,了解地质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1.2 根据设计要求选用适当的水泥和掺合料,并检查其质量。
1.3 准备好所需施工机械设备,确保其良好运行状态。
1.4 施工区域应经过整地,保持平整、无障碍物。
二、材料配合比2.1 按照设计要求,确定水泥土的配合比。
2.2 控制水泥用量,保证水泥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2.3 控制水泥与水的比例,保证水泥土的塑性和流动性。
2.4 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原材料的称量和混合。
三、施工工艺3.1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水泥土搅拌桩的尺寸和布置方式。
3.2 根据设计要求和基坑深度,确定桩身的设计强度。
3.3 确保搅拌桩的直径、深度和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3.4 采用适当的搅拌器进行水泥土的搅拌,确保搅拌均匀。
3.5 搅拌桩应逐个穿过地表,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桩深。
3.6 搅拌桩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施工速度和搅拌时间。
3.7 施工现场应确保有足够的水泥罐、水泥袋、水、沙、碎石等材料能够供应。
四、施工注意事项4.1 搅拌桩的施工过程中,每一根桩都应进行标号和记录。
4.2 搅拌桩施工现场应派专人进行质量控制,检查桩体的质量。
4.3 施工现场应设置合理的安全措施,确保人身安全。
4.4 搅拌桩与其他结构的连接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4.5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合理的养护措施,使桩体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
五、质量验收和验收标准5.1 搅拌桩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桩长、垂直度、直径等。
5.2 搅拌桩的质量验收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
5.3 搅拌桩与其他结构部位的连接应符合相关设计要求。
5.4 搅拌桩的验收结果应进行记录和报告,并及时进行处理。
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规范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依据,只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才能确保搅拌桩的安全可靠性和工程质量。
(完整版)水泥土搅拌桩规范

1 总则1.0.1 为确保水泥土工程的施工质量,统一水泥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使之达到技术可靠,经济适用,科学配置,特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采用水泥作为固化剂加固软弱土的水泥土配合比设计。
1.0.3 水泥土配合比设计的任务是根据土样情况,结合水泥、水源、外加剂、掺合料的各项参数指标计算各材料的用量,并经试验室试配、调整后确定每立方米水泥土各材料的用量。
1.0.4 在进行水泥土配合比设计时,除应遵守本规程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 语2.1.1 水泥土 Soil mixed with cement待加固的软弱土中注入水泥浆(或水泥干粉)并经搅拌处理后形成的拌合物。
2.1.2 水泥掺入比 Ratio of cement usage to soil掺入的水泥质量与湿土的质量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2.1.3 无侧限抗压强度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试件在无侧向压力的条件下,抵抗轴向压力的极限强度。
2.1.4 水灰比 Ratio of water to cement用于拌合湿土的水泥浆中水与水泥的质量比。
2.1.5 水泥土配合比设计 Mixed proportion design for soil mixed with cement根据土样、水泥等原材料情况,在试验室内进行计算、试配、调整、确定每立方米水泥土各材料用量的全过程。
2.1.6 水泥土含水率 Rate of water content in soil mixed with cement在水泥土中水的质量与拌合物干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2.2 符 号0,cs f ——水泥土试配强度(MPa )d cs f 90,——水泥土90d 无侧限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σ ——施工水平(包括施工机械,人员操作及管理等)系数α ——水泥掺入比0s m ——基准配合比每立方米水泥土的湿土用量(kg/m 3)0c m ——基准配合比每立方米水泥土的水泥用量(kg/m 3)0w m ——基准配合比每立方米水泥土中水泥浆用水量(kg/m 3)s m ——每立方米水泥土的湿土用量(kg/m 3)c m ——每立方米水泥土的水泥用量(kg/m 3)w m ——每立方米水泥土中水泥浆用水量(kg/m 3)cs ρ ——水泥土的假定密度(kg/m 3)C ——水泥浆水灰比cs w ——水泥土含水率(%)L w ——土的液限(%)P w ——土的塑限(%)w ——土的天然含水率(%)t cs ,ρ ——水泥土表观密度实测值(kg/m 3) c cs ,ρ ——水泥土表观密度计算值(kg/m 3)δ ——水泥土配合比校正系数3 材料要求3.0.1 土样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土层,分别取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总则1.0.1 为确保水泥土工程的施工质量,统一水泥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使之达到技术可靠,经济适用,科学配置,特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采用水泥作为固化剂加固软弱土的水泥土配合比设计。
1.0.3 水泥土配合比设计的任务是根据土样情况,结合水泥、水源、外加剂、掺合料的各项参数指标计算各材料的用量,并经试验室试配、调整后确定每立方米水泥土各材料的用量。
1.0.4 在进行水泥土配合比设计时,除应遵守本规程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 语2.1.1 水泥土 Soil mixed with cement待加固的软弱土中注入水泥浆(或水泥干粉)并经搅拌处理后形成的拌合物。
2.1.2 水泥掺入比 Ratio of cement usage to soil掺入的水泥质量与湿土的质量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2.1.3 无侧限抗压强度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试件在无侧向压力的条件下,抵抗轴向压力的极限强度。
2.1.4 水灰比 Ratio of water to cement用于拌合湿土的水泥浆中水与水泥的质量比。
2.1.5 水泥土配合比设计 Mixed proportion design for soil mixed with cement根据土样、水泥等原材料情况,在试验室内进行计算、试配、调整、确定每立方米水泥土各材料用量的全过程。
2.1.6 水泥土含水率 Rate of water content in soil mixed with cement在水泥土中水的质量与拌合物干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2.2 符 号0,cs f ——水泥土试配强度(MPa )d cs f 90,——水泥土90d 无侧限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σ ——施工水平(包括施工机械,人员操作及管理等)系数α ——水泥掺入比0s m ——基准配合比每立方米水泥土的湿土用量(kg/m 3)0c m ——基准配合比每立方米水泥土的水泥用量(kg/m 3)0w m ——基准配合比每立方米水泥土中水泥浆用水量(kg/m 3)s m ——每立方米水泥土的湿土用量(kg/m 3)c m ——每立方米水泥土的水泥用量(kg/m 3)w m ——每立方米水泥土中水泥浆用水量(kg/m 3)cs ρ ——水泥土的假定密度(kg/m 3)C ——水泥浆水灰比cs w ——水泥土含水率(%)L w ——土的液限(%)P w ——土的塑限(%)w ——土的天然含水率(%)t cs ,ρ ——水泥土表观密度实测值(kg/m 3) c cs ,ρ ——水泥土表观密度计算值(kg/m 3)δ ——水泥土配合比校正系数3 材料要求3.0.1 土样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土层,分别取样。
所采集的土样,应采用密封包装,以保持天然含水率。
3.0.2 土样应进行颗粒级配、天然含水率、液限、塑限等性能的试验,以了解土质的基本情况,并对土样进行工程分类。
有特殊要求时,可增加土样其它相关性能的试验。
3.0.3 水泥土拌制宜采用强度等级32.5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有抗侵蚀性要求时,宜采用抗硫酸盐水泥。
水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
3.0.4 当水泥土需掺入石灰时,宜选用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总和大于85%,其中氧化钙含量不低于80%的生石灰。
3.0.5 配制水泥浆用水宜用饮用水。
采用其它水源时,应经有机质含量、pH 值等方面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0.6 外加剂及掺合料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要求。
4 技术条件4.0.1 水泥土工程施工方法分为湿法和干法。
当采用湿法时,所配制水泥浆的水灰比宜取0.4~1.3。
4.0.2 水泥土水泥掺入比宜取10%~25%。
4.0.3 水泥土的标准强度评定以90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准。
4.0.4 具有抗冻或抗侵蚀要求的水泥土,应进行冻融或抗侵蚀试验,且试验后其无侧限压强度损失率不得大于25%。
5 水泥土配合比计算、试配、调整与确定5.1 水泥土基准配合比计算5.1.1 水泥土基准配合比计算,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根据设计强度值,计算水泥土试配强度;2 选取水泥掺入比;3 计算并选取水泥浆水灰比;4 计算每立方米水泥土各材料用量;5.1.2 水泥土试配强度按下式计算:σd cs cs f f 90,0,=(5.1.2)式中 f cs,0—水泥土试配强度(MPa ); f cs,90d —水泥土90d 无侧限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σ—施工水平系数(包括施工机械、人员操作和管理等)。
施工水平良好时,σ取0.5;施工水平一般时,σ取0.42;施工水平较差时,σ取0.35。
5.1.3 根据土样的工程分类、天然含水率、水泥土试配强度、水泥强度等级等按表5.1.3选取,水泥掺入比α按下式计算:%10000⨯=s c m m α (5.1.3) 式中 m c0—基准配合比每立方米水泥土的水泥用量(kg/m 3);m s0—基准配合比每立方米水泥土的湿土用量(kg/m 3)。
注:1 当土样为有机质土、高含水率土、酸性土等时,可按其它方式确定水泥掺入比;2 有实际工程经验的可直接确定水泥掺入比;3 设计上有要求具体水泥掺入比的,可直接采用。
5.1.4 根据土样的液限、塑限、天然含水率等参数,估算水泥土中水泥浆用水量w m ,水泥浆水灰比C 按下式计算: 000000]1)1([c s c s cs c w m w w m m w m w m m C +⨯-++⨯== (5.1.4)式中 m w0——基准配合比每立方米水泥土中水泥浆用水量(kg/m 3);m c0——基准配合比每立方米水泥土的水泥用量(kg/m 3)。
w cs ——基准配合比水泥土的含水率(%);w L ——土的液限(%);w p ——土的塑限(%);w ——土的天然含水率(%)。
当水灰比C <0时,C 取0,即水泥土中水泥浆用水量为0,采用水泥干粉进行搅拌; 当水灰比0≤C ≤0.4时,C 取0.4;当水灰比0.4<C <1.3时,采用实际计算的水灰比C ;当水灰比C ≥1.3时,C 取1.3。
5.1.5 每立方米水泥土按下式计算:css c w m m m ρ=++000 (5.1.5) 式中:ρcs ——水泥土的假定密度(kg/m 3),其值可按表5.1.5选用。
表5.1.5 水泥土假定密度选用表注: 1 在选用水泥土土密度时,水泥掺入比选较高值时(见表5.1.5),相应的水泥土假定密度宜取较高值;在选用水泥土土密度时,水泥掺入比选较低值时(见表5.1.5),相应的水泥土假定密度宜取较低值;2 土的天然含水量较高时,水泥土假定密度取低值;土的天然含水量较低时,水泥土假定密度取较高值;3 有实际工程经验的可不参照此表选用,由工程经验确定水泥土假定密度。
5.2 水泥土配合比试配、调整与确定5.2.1 水泥土试配时应采用工程中实际使用的材料。
5.2.2 按计算基准配合比进行试拌,观察水泥土拌合物塑性情况,可在水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适当调整水泥浆水灰比,直到符合水泥土拌合物塑性满足无侧限抗压试验试件成型要求为止。
然后根据加水量情况重新计算基准配合比。
5.2.3 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时至少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
水泥土无侧限强度试验方法按附录A 进行。
当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时,其中一个应为本规程5.2.2条确定的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泥掺入比,宜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3%,并保持水泥浆水灰比与基准配合比相同;当不同水泥掺入比的水泥土拌合物的塑性不满足无侧限抗压试验试件成型要求时,可通过适当增、减用水量进行调整,然后根据加水量情况重新计算配合比。
5.2.4 每种配合比至少应制作一组(三块)试件,标准养护到90d 时试压。
需要时增加几组试件,供快速检验或较早龄期试压,以便提前定出水泥土配合比供施工使用,但应建立不同龄期与标准龄期下强度的换算公式。
5.2.5 根据试验得出的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值,选定强度满足试配强度要求且水泥掺入比最低的配合比作为试配确定的配合比,此配合比所对应的每立方米水泥土的湿土用量、水泥用量和水泥浆用水量分别用s m 、c m 、w m 表示。
5.2.6 经试配确定配合比后,尚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校正:1 应根据本规程第5.2.5条计算的材料用量并按下式计算水泥土的密度计算值ρcs,t :w c s c cs m m m ++=,ρ (5.2.6-1)2 应按下式计算水泥土配合比校正系数δ:ccs t cs ,,ρρδ= (5.2.6-2) 式中 ρcs,t ——水泥土密度实测值(kg/m 3); ρcs,c ——水泥土密度计算值(kg/m 3)。
3 水泥土密度试验方法按照附录B 进行。
水泥土密度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计算值的5%时,按本规程第5.2.5条确定的配合比即为确定的设计配合比;当二者之差超过5%时,应将配合比中每项材料用量均乘以校正系数δ,即为确定的设计配合比。
附录A 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A.1 定义和适用范围A.1.1 无侧限抗压强度是水泥土试样在无侧向压力条件下,抵抗轴向压力的极限强度。
A.1.2 本规程适用于水泥土试件硬化后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A.2 取样A.2.1 同一组水泥土拌合物应从同一搅拌锅中取样。
A.2.2 水泥土拌合物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应以三个试件为一组。
A.3 试件的尺寸和公差A.3.1 试件的尺寸φ50mm×100mm的圆柱型试件为水泥土无侧限抗压试件的标准尺寸。
A.3.2 尺寸公差1 试件直径和高度的尺寸公差不得超过1mm。
2 试件的承压面的平面度公差不得超过0.05R(R=50mm)。
3 试件的高度方向和承压面的夹角应为90°,其公差不得超过0.5°。
A.4 设备A.4.1 试模:应符合《混凝土试模》(JG 3019-1994)中技术要求的规定。
A.4.2 振动台:应符合《混凝土试验用振动台》(JG/T 3020)中技术要求的规定。
A.4.3 压力试验机:要求其测量精度为±1%,试件破坏载荷应大于压力机量程的20%且小于压力机量程的80%。
A.4.4 轴向位移计:量程10mm,分度值0.01mm的百分表或准确度为全量程0.2%的位移传感器。
A.4.5 砂浆搅拌机:符合《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70-90)中技术要求的规定。
A.4.6 其他1 钢板尺:量程大于200mm、分度值为1mm。
2 卡尺:量程大于200mm、分度值为0.02mm。
3 平板玻璃:厚度不小于6mm、直径(或边长)不小于80mm。
4 塑料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