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句子结构分析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句子结构分析

现代汉语句子结构分析

主语1.定义:主语是句子陈述或说明的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表示句子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

主语是执行句子的行为或动作的主体。

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

B、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或“什么”。

例如:⑴(中国人民)定(志气)主(高)谓。

⑵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3.符号:双行线═。

主语多表示人或事物,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

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

例如:(1)今天晚上‖特别冷。

主语(偏正短语)谓语(2)[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状语(时间)主语(代词)谓语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

例如:(1)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主语(动词)谓语(2)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谓语谓语1.定义:用来说明陈述主语。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B、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例如:⑴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⑵树叶黄了。

⑶小王今年十六岁。

⑷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⑸明天星期日。

⑹什么书他都看。

3.符号:单行线_____。

4.谓语(predicate),是句子中的必不可少的成分.谓语是由简单动词或动词短语(助动词或情态动词+主要动词)构成.谓语分为简单谓语和复合谓语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谓语可以由动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

例如:他‖[只]答应了<一声>。

主语谓语(状语+动词+补语)南海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主语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主语谓语(状+动+补+宾)(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

例如:太阳‖热烘烘的。

句子结构分析

句子结构分析

句子结构分析句子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元,它由多个词汇组成,通过一定的语法规则来构成具有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句子结构分析是对句子进行语法和语义上的分析,以揭示句子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本文将介绍句子结构分析的基本知识和常见方法,并以实例加以说明。

1. 句子结构的概念句子结构是指句子中各个成分在语法上的排列和组织方式。

一个完整的句子通常由主语、谓语和宾语构成,这是最基本的句子结构。

其他成分如定语、状语等则可以根据需要来添加。

句子结构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句子的组成和句子成分的功能,进而对句子的意义有更深入的理解。

2. 句子结构分析的方法(1)分析词类和句子成分:在进行句子结构分析时,首先要分析句子中各个词的词类和作用,然后确定句子成分。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查看词尾、前后词的关联等方式来确定一个词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并进一步分析其在句子中的成分角色。

(2)分析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句子中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不同的关系和作用。

通过分析句子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可以揭示出句子的结构和成分之间的修饰关系。

例如,通过分析谓语动词和宾语之间的逻辑关联,我们可以判断宾语是直接宾语还是间接宾语,从而进一步分析句子的结构。

(3)分析句子的修饰语:句子中的修饰语对于句子的意义和语法结构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句子中的修饰语,可以进一步揭示句子的结构和修饰关系。

例如,分析定语和状语的位置和词性,可以判断其修饰的是主语、谓语还是其他成分。

3. 句子结构分析的意义(1)帮助理解句子的意义:通过对句子结构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意义。

句子结构分析可以揭示句子中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和作用,从而为我们解读句子提供更多的线索。

(2)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和掌握句子结构分析的方法,可以使我们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更加准确、有力。

了解句子结构的规律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构建结构完善、语法正确的句子,提高语言表达的质量。

4. 示例分析下面是一个例子,我们可以通过对句子结构的分析来理解句子的意义:"The cat chased the mouse under the table."这个句子的基本结构是:主语(The cat)+谓语(chased)+宾语(the mouse)+状语(under the table)。

句子结构分析方法总结大全

句子结构分析方法总结大全

句子结构分析方法总结大全句子结构分析是语言学和语法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它对于理解和描述语言的语法规则以及句子的意思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句子结构分析方法,包括树状图分析法、成分分析法、功能分析法和链式分析法,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一、树状图分析法树状图分析法是一种经典且常用的句子结构分析方法,它通过绘制一棵树状图来表示句子中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直观地展示句子的结构和成分之间的依存关系,有助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

树状图分析法通常采用自顶向下的分析方式,先确定句子的主干,再逐步添加修饰成分,最终形成完整的句子结构。

二、成分分析法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句子成分的分析方法,它将句子划分为更小的成分单位,并通过分析这些成分在句子中的功能和作用来推断句子的整体结构。

主要的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通过分析这些成分的出现位置和句法关系,可以确定句子的结构和句子成分之间的依存关系。

成分分析法适用于具有明显成分的句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语法规则。

三、功能分析法功能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句子功能的分析方法,它关注句子中不同成分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分析这些功能来推断句子的结构。

功能分析法主要关注句子成分的语义角色和作用,如主语的主动性或被动性、宾语的指代对象等。

通过分析这些功能,可以确定句子的整体结构和不同成分之间的关系。

功能分析法适用于具有明确功能的句子,可以帮助读者更加准确地理解句子的意思和信息传递。

四、链式分析法链式分析法是一种基于链式关系的分析方法,它通过识别句子中的核心词语和从属词语,并通过它们之间的链式关系来推断句子的结构。

核心词通常是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语,而从属词语则是对核心词进行补充或修饰的词语。

通过识别核心词和从属词,并将它们按照链式关系连接起来,可以构建出句子的结构。

链式分析法适用于复杂句和长句的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句子的逻辑和结构。

汉语句子成分分析

汉语句子成分分析

汉语句子成分分析汉语句子是表达完整意义的基本语言单位,它由各种成分构成。

在汉语句子中,成分的种类和功能各不相同,对句子的结构和意义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汉语句子的成分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汉语句子的结构和语法。

一、主语。

主语是句子的核心成分,通常是句子的主题或动作的执行者。

主语一般位于句子的最前面,可以是名词、代词、数词等。

例如,“小明去学校了。

”中的“小明”就是主语。

二、谓语。

谓语是句子的核心成分,它表示主语的动作、状态或特征。

谓语通常位于主语之后,可以是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例如,“小狗跑得很快。

”中的“跑得很快”就是谓语。

三、宾语。

宾语是句子的重要成分,它表示动作的对象或受事者。

宾语通常位于谓语之后,可以是名词、代词、数词等。

例如,“小明吃苹果。

”中的“苹果”就是宾语。

四、定语。

定语是句子的修饰成分,它表示对主语或宾语的修饰。

定语通常位于被修饰的词语之前,可以是形容词、数词、名词等。

例如,“红色的花很美丽。

”中的“红色的”就是定语。

五、状语。

状语是句子的修饰成分,它表示对动作或状态的修饰。

状语通常位于谓语之后,可以是副词、介词短语、动词短语等。

例如,“他昨天去了图书馆。

”中的“昨天”就是状语。

六、补语。

补语是句子的补充成分,它表示对主语或宾语的补充说明。

补语通常位于被补充的词语之后,可以是形容词、名词、动词短语等。

例如,“她变得很漂亮。

”中的“很漂亮”就是补语。

七、主谓宾结构。

主谓宾结构是句子的基本结构,由主语、谓语和宾语构成。

主谓宾结构通常用来表示动作的执行者、动作本身和动作的对象。

例如,“小明吃苹果。

”中的“小明”是主语,“吃”是谓语,“苹果”是宾语。

八、并列结构。

并列结构是句子的重要结构,由两个或多个成分并列连接而成。

并列结构可以是主语并列、谓语并列、宾语并列、定语并列、状语并列等。

例如,“他喜欢唱歌、跳舞和画画。

”中的“唱歌”、“跳舞”和“画画”就是谓语并列。

九、从句。

从句是句子的附加成分,由一个句子作为另一个句子的成分而存在。

语文句子结构分析

语文句子结构分析

语文句子结构分析
1.主谓结构分析:找出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主谓结构是句子的基本组成部分,主语通常是句子中的动作的执行者或者是句子中的主要话题,谓语则描述主语的状态、动作或者是句子中的发生事件。

例句:小明去了公园。

主语:小明
谓语:去了
2.宾语结构分析:找出句子中的宾语,宾语是动词的直接或间接承受者,说明动作的对象或受事物。

例句:小明吃了一个苹果。

宾语:一个苹果
3.定语结构分析:找出句子中的定语,定语为名词或代词提供特定的描述,限制其范围或者补充意义。

例句:这个红色的椅子很舒服。

定语:这个红色的
4.状语结构分析:找出句子中的状语,状语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全句的词或词组,对句子中的动作、状态或者整个句子进行修饰、限制或补充说明。

例句:他高兴地穿着新衣服去了学校。

状语:高兴地
5.表语结构分析:找出句子中的表语,表语用来说明或者补充主语的身份、特征、状态等。

例句:她是一位好老师。

表语:好老师
6.状语从句结构分析:找出句子中的状语从句,状语从句是用来表示时间、条件、原因、结果等的从句,对主句进行补充说明。

状语从句:正在开会的时候
通过对句子的结构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语文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中文的句子结构有哪几种

中文的句子结构有哪几种

中文的句子结构有哪几种中文是一门非常古老而复杂的语言,它有着多种句子结构。

了解和掌握中文的句子结构对于学中文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将介绍中文的句子结构以及三个例子来加深对其理解。

中文的句子结构主要有主谓结构、主谓宾结构、主系表结构、并列表结构、倒装结构、状语从句、省略句等,下面会一一介绍。

1. 主谓结构主谓结构是指句子中只有主语和谓语的结构。

例如:“小明跑。

”“我吃饭。

”“他看书。

”都是主谓结构的句子。

2. 主谓宾结构主谓宾结构是指句子中除了主语和谓语之外,还要有一个宾语。

例如:“小明吃香蕉。

” “他看见我。

”“我听音乐。

” 都是主谓宾结构的句子。

3. 主系表结构主系表结构是指句子中除了主语和谓语之外,还要有一个表语。

例如:“小明是一个好学生。

”“他变得越来越聪明。

”“我感到非常开心。

” 可以看出,主系表结构的句子比较常见,也比较简单易懂。

下面我们来具体地看看这三个句子结构的例子。

例1. 主谓结构定了定眼镜,他走向教室。

分析:主语是“他”,谓语是“走向”,这是一个典型的主谓结构。

这句话是在描述一个人做了什么,语法比较简单,容易被理解。

例2. 主谓宾结构她喜欢听音乐。

分析:主语是“她”,谓语是“喜欢”,宾语是“听音乐”。

这是一个典型的主谓宾结构,明确地描述了主语的行为,容易理解。

例3. 主系表结构孩子们都很聪明。

分析:主语是“孩子们”,系动词是“聪明”,表语是“很”。

这是一个典型的主系表结构,强调了主语的特点,也比较容易理解。

除了以上三种句子结构,中文还有很多种句子结构。

下面我们再来简单介绍一下其他句子结构。

4. 并列表结构如“家里有很多家具,沙发、桌子、电视、电视柜等等。

”这是由很多短语并列起来的句子结构,可以用来展示多种信息。

5. 倒装结构如“假期里,我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

” 这是将谓语提前的结构,用于强调时间或者新的信息。

6. 状语从句如“明天是情人节,我要送她一个礼物。

” 这是一个由一个引导词连接的句子,用于描述一些时间、地点、条件等信息。

中文句子结构分析

中文句子结构分析

中文句子结构分析句子按照结构方式可以分成:1、单句,不可再分析出分句得句子。

包括:①主谓句(由主谓短语构成得句子),如今天‖星期五。

她‖身份特殊。

赵州桥‖[非常]雄伟。

(桥得)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

等等。

②非主谓句(由其她短语或单个词构成得句子),如:呀!好漂亮得彩虹呀!快一点吧!禁止吸烟!去吧。

嘿!等等。

③特殊单句,句式特点比较特殊得句子。

主要就是:(1、把字句:用“把”(或“将”)将动词支配得对象提到动词之前得一种句型。

把字句在结构上有:“把+宾语”作状语。

语义上,把字句表示主动。

主语就是施动者,发出动作,处置某一对象。

处置得对象就是指定得或已知得事物。

如:A 我们把豹子打死了。

B 您简直把我吓死了。

C 不要把自己做得坏事赖在别人身上。

(2、被字句:用介词“被”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并且表达被动语义得句子。

被字句得典型格式就是:主语+被+被得宾语+动词短语。

语义上,被动句表被动。

主语就是还艘动者,接受动作。

如:A 凶手被警-察抓住了。

B 小鸟被她们吓跑了。

C 玻璃杯被小王子打碎了。

(3、连动句:用连动短语充当谓语得主谓句,其主要特点就是:连用得两个或两个以上得动词或动词短语共同陈述一个主语;动词或动词短语之间有先后、目得、方式或手段关系;两个动词或动词短语之间没有语音停顿,也没有关联词语。

如:A 她上街买书去了。

B 她拿了东西走了。

C 她们正下河游泳呢。

D 小李今天坐电车回家。

(4、兼语句:用兼语短语充当谓语得主谓句。

其主要特点有:它得谓语由一个动宾短语与一个主谓短语套接而成;动宾短语中得动词通常就是使令性动词。

如:“叫、让‘派、使、请、教、劝、命令、禁止、任命、号召、选举”等等。

有就是还用“有”。

如:A 我请周恩来同志来解释。

B 您让她下午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C 蔚蓝得天宇中正有一群大雁飞过。

附:[兼语句与主谓短语作宾语得区别]:(1)、区分第一动词。

兼语句中第一个动词一半就是表使令、要求得,它所支配得对象就是人;主谓短语做宾语得第一个动词,一般就是表感知得(瞧见、发现、知道等),表心理活动得(想、认为、希望、觉得等),表意见得(主张、证明、表明、说明、标志等),它所支配得对象就是一件事(人物连同她得动作行为)。

句子结构分析

句子结构分析

句子结构分析句子作为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是我们口头和书面交流的主要方式。

在语言学中,句子结构分析是对句子内部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和描述的过程。

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语法规则,加深对句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本文将介绍句子结构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解析。

1. 主谓结构主谓结构是最基本的句子结构,由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构成。

主语通常是句子中的主要名词或名词短语,而谓语则表示主语所做的动作、状态或属性。

例如:- 英雄救了小狗。

主语:“英雄”,谓语:“救了”。

- 他们在公园里玩耍。

主语:“他们”,谓语:“玩耍”。

2. 主谓宾结构主谓宾结构在主谓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宾语,宾语通常是动作的承受者或者直接受益者。

例如:- 她喝了一杯水。

主语:“她”,谓语:“喝了”,宾语:“一杯水”。

- 我们看到了一只小鸟。

主语:“我们”,谓语:“看到了”,宾语:“一只小鸟”。

3. 主谓宾补结构主谓宾补结构是在主谓宾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宾补,用来补充说明宾语的性质、状态或特征。

宾补通常是形容词、名词或介词短语。

例如:- 她认为他是一个聪明的学生。

主语:“她”,谓语:“认为”,宾语:“他”,宾补:“一个聪明的学生”。

- 我们选他做班长。

主语:“我们”,谓语:“选”,宾语:“他”,宾补:“做班长”。

4. 主谓双宾结构主谓双宾结构是在主谓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宾语,一个直接宾语和一个间接宾语。

直接宾语通常表示动作的承受者,而间接宾语则表示动作的受益者。

例如:- 我送给她一本书。

主语:“我”,谓语:“送给”,间接宾语:“她”,直接宾语:“一本书”。

- 她借给我一把伞。

主语:“她”,谓语:“借给”,间接宾语:“我”,直接宾语:“一把伞”。

5. 主系表结构主系表结构由一个主语、一个系动词和一个表语构成。

系动词用来连系主语和表语,表达主语的属性、状态或特征。

例如:- 她是一名医生。

主语:“她”,系动词:“是”,表语:“一名医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中文句子结构分析篇一: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叫句子成分分析法,即用各种方法标出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次要成分(状语、补语)。

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汉语句子成分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一、主语多表示人或事物,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

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

例如:(1)今天晚上‖特别冷。

主语(偏正短语)谓语(2)[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状语(时间)主语(代词)谓语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

例如:(1)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主语(动词)谓语)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2(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谓语二、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谓语可以由动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

例如:他‖[只]答应了。

主语谓语(状语+动词+补语)南海一中‖留下(许多人)的梦。

主语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我‖[最近]去北京。

主语谓语(状+动+补+宾)(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

例如:太阳‖热烘烘的。

主语谓语(形容词+的)人参这种植物,‖娇嫩。

主语谓语(形容词+补语)说话‖[要]简洁。

主语谓语(状语+形容词+补语)(3)主谓短语做谓语。

例如: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任何困难‖她都能克服。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大家的事情‖大家办。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

这种情况很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

可参考文言文中的判断句。

例如:鲁迅‖浙江绍兴人。

主语谓语(名词短语)明天‖教师节。

主语谓语(名词)她‖大眼睛,红脸蛋。

主语谓语(定中短语,表容貌)三、宾语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并且总是处在动词的后头。

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宾语从句等来担任。

(1)名词性宾语。

例如:玫瑰花我给你们俩十朵,给你紫红的,给她粉红的。

近宾远宾近宾远宾近宾远宾(2)谓词性宾语。

例如:最有效的防御手段是进攻。

(动词作宾语)谁说女子不如男?(主谓短语作宾语)早上一起床,大家发现风停了,浪也静了。

(复句形式作宾语)四、定语是名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

可以由名词,形容词和起名词和形容词作用的词,短语担任。

如果定语是单个词,定语放在被修饰词的前面,如果是词组,定语放在被修饰词的后面。

(1)描写性定语,多由形容词性成分充当。

例如:(弯弯曲曲)的小河。

青春气息。

(风平浪静)的港湾。

(2)限制性定语:给事物分类或划定范围,使语言更加准确严密。

例如:(晓风残月中)的长城。

(野生)动物。

(古城大理)的湖光山色。

(3)助词“的”:定语和中心语的组合,有的必须加“的”,有的不能加“的”,有的可加可不加。

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通常不加“的”,例如:(红)花、(绿)叶、(新)学校、(好)主意等。

篇二:汉语中完整的句子结构汉语中完整的句子结构完整的句子结构:(定)主//[状]谓+(定)宾如:(我们)学生||[一定][要]学<好>(专业)课程。

定语用在主语前面,是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的中心语的。

如:“(冬天里)的春天”补语用在谓语的后面,是补充说明谓语中心语的如:“辨认<仔细>”句子成分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例如:(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例如:(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例如:(1)什么叫信息?(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例如:(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例如:(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

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

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6.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例如:性状等。

数量、处所、时间、趋向、程度、结果、行为的情况、.(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3)他生〈于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像要流下来似的〉。

7.独立成分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分,用来表示称谓呼叫,对事物原推测、估计、注释、补充、感叹、摹拟语气等。

例如:(1)事情明摆着,你看,我们能不管吗?(2)十分明显,不大大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四个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

(3)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4)砰,砰,一阵枪声传来......充当独立成分的,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短语,它在句子的位置比较灵活,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

8、复指成分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指同一事物,作同一个句子成分。

例如:先生自己也要书。

(1).(2)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这已经成为挡不住的历史潮流。

(3)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丽的战斗--松骨峰战斗。

状——修饰全句的]+(定)主+[状]谓+(定)宾+。

[每当有外地人来],(好客的)天津人[总是][眉飞色舞地]谈(天津的)小吃宾语和补语区分参见:其一,细推敲两种概念,从回答问题入手。

宾语是动词中心语的支配对象,补语是对动词、形容词中心词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份,根据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知道宾语是动词的连带成分,它与动词之间是被涉及与涉及的关系,回答的是“谁”或“什么”一类的问题;而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边的连带成分,它与动词、形容词之间是补充和被补充,说明和被说明的关系,回答的“怎么样”的问题。

例如:(1)他打球。

(2)他打〈输〉了。

例(1)中,“球”是“打”涉及的对象,回答“什么”的问题,所以是宾语:例(2)中“输”是补充说明“打”的结果,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所以是补语。

从概念和回答不同问题两个方面进行比较是区分宾语和补语的最基本方法。

其二,依词性类别判定,细辨认数量结构。

用分辨词性的办法进行对比也是判定句子成份的方法之一。

宾语作为动词所涉及的对象,经常用名词、代词或其他名词性短语来充当;而补语则经常用形容词、动词、介词结构或其他动词、形容词性的词语来充当。

例如:(1)他看书。

(2)他看〈完〉了。

(3)他看什么?(4)他看得〈很认真〉。

(5)他去新华书店。

(6)他来〈自南方〉。

以上(1)(3)(5)句子分别以名词、代词和名词短语来充当宾语,而(2)(4)(6)句则以动词、形容词或介词结构充当补语。

数量结构在句子中既可以充当宾语,也可以充当补语,这时我们就要从词的意义上去区分。

例如:他写了三篇;他唱了〈三遍〉。

前者中“三篇”指文章之类的东西,是以定语代替中心词,故而是宾语;而后者中“三遍”是指唱的次数,是补充说明“唱”这个动词的,故而是补语。

又如:他浪费了三天,他休息了〈三天〉。

以上两个句子都出现了“三天”这个“数词+时间名词”的结构,“三天”后面显然都省去了“时间”这个中心词。

.这时我们要看谓语动词能否跟省略去的“时间”一词进行搭配。

能搭配成为动宾结构的,说明动词后面的是宾语;如果不能,则是补语。

在前一句中“浪费”可与中心词“时间”构成动宾关系,所以“三天时间”的“三天”是定语代替中心词充当宾语。

在后一句中,“休息”虽然可与“时间”搭配,但构成了偏正关系,而不是动宾关系,不合句意,故而这里的“三天”是表示时段的补语。

再如:他买了二米,线长〈二米〉。

前者“二米”是“买”的对象,自然是宾语。

后者“二米”是补充说明形容词“长”的,形容词具有不带宾语的特点,故而这“二米”只能是补语。

此外,非动作动词“有、等于、变成”等后面所带的数量结构都是这些词所涉及的对象,所以不是补语,而是宾语。

例如:我有十个;一个变成了二个;三个加三个等于六个。

这些句子中的数量结构都是宾语。

其三,用“得”、“这”二字检验,从“顺序”“结构”分析。

我们知道,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

如:他笑得〈非常天真〉;这花香得〈很〉;他说得〈怎么样〉?但是,如果“得”字不作为结构助词而作为独立词素出现时,我们就不能混为一谈。

如:他懂得这事。

你值得学习。

这些句子中“得”字与其它词素结合而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词,故而不是补语的标志,它后面的成份是宾语。

用代词“这”可以判定“个”字的宾语和补语。

“个”字是最常见的量词,通常用在名词前头。

例如:(1)吃个西瓜。

(2)吃个〈痛快〉。

第(1)句中“西瓜”是“吃”对象,是宾语,且可以在“个”字前面加“这”字;第(2)句中“痛快”是补充说明“吃”的,不可能在“个”字前边加“这”字。

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个”字前边能加“这”字的是宾语,否则即为补语。

一般说,动词后边同时有宾语或补语时,是补在前、宾在后,所以宾语和补语在动词后的位置有时也可以做为判定依据。

如:他打了〈三次〉球。

我织〈成〉一件毛衣。

但也有些情况却恰恰相反,是宾在前、补在后。

例(1),他每天上山〈两趟〉。

当补语是量词结构时,这种顺序较为常见。

:你拿杯水〈来〉吧!他撕〈下〉一张纸〈来〉。

(2)例这两个句子中前者补语是趋向动词,置于宾语之后;后者补语是合成趋向动词,两个部份分别置于宾语前头和后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