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条灸技术操作规程.doc

艾条灸技术操作规程.doc
艾条灸技术操作规程.doc

文件编号TCMTSOP 01.10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

中医诊疗基本技术操作规程文件

批准实施日期20061027 修订者吴荣华文件分发部门

审定者熊宁宁医生办公室,护理部,科技处,医务处版本02 版本日期20061020 复审本规程 2 年复审 1 次

艾条灸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形柱形的艾条,点燃后在人体表面熏烤的一种疗法。适用于各种虚寒性病症,如胃脘痛、腹痛、泄泻、风寒痹证、阳痿、早泄、疮疡久溃不愈等

症。

【用物准备】

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操作程序】

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病人合作。

2. 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冬季注意保暖。

3. 根据病情,实施相应的灸法。

3.1 温和灸:点燃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在距离施灸穴位皮肤 3 cm 左右处进行熏灸,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 分钟,至局部皮肤红晕为度。

3.2 雀啄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在距离施灸部位2~5 cm 之间,如同鸟雀啄食般,一下一上不停地移动,反复熏灸,每处 5 分钟左右。

3.3 回旋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距施灸部位 3 cm 左右,左右来回旋转移动,进行反复熏灸,一般可灸20~30 分钟。

4. 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及时调整距离,防止烧伤。观察病情变化

及有无体位不适。

5. 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烧伤皮肤及烧坏衣物。

6. 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清洁局部皮肤后,协助患者衣着,

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

7.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 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无需处理,可

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泡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

染。

2. 施灸过程中防止艾灰脱落烫伤皮肤或烧坏衣物。

3. 熄灭后的艾条,应装入小口瓶内,以防复燃,发生火灾。

01.10-1

开棉机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开棉机安全操作规程示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开棉机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进入岗位前,要熟知有关当天的单子配比和工 艺要求的内容。进入岗位前首先要把钥匙、钱币、手 机等金属类物件放在柜子里。按生产工艺要求,分别 调整好自动称,检查称重料斗,配好化纤比例。 2、喂料时应把化纤抖松,均匀放在进料输送帘 上,不准放的太高,不能超过机架两侧铁板的高度,让其 均匀喂入。在输送带上抖松原料单块最大重量不得超过一 公斤,并保证供梳理机的原料不中断。 3、生产全涤纶或全粘胶产品时,(单一原料时) 不能有两种原料同时进入,造成混合,导致次品。 4、生产中不定时的称测毛斗下料重量与实际设定 重量是否一致,发现有差错及时解决,以保持产品原料配

比的正确。 5、发现原料有异味、潮湿、霉变、黑点、油污、杂质等情况应立即停用,并及 时报告。 6、回花均匀搭用,掉落地面、机肚的干净化纤,一定要随手捡起用掉,避免浪费。 7、记好用料记录:产地、包号、数量。 8、机肚、地面设备上清理出来的脏化纤,放在指定的袋子里集中处理。不定时的检查粗开松和精开松的吸铁器上是否有金属物质,并清除掉,尤其在听到输棉管道内有金属打击声时,一定要检查吸铁器,并一定要查到杂物,以防输入到梳理机。 9、及时清除储棉箱和回棉箱的堵花、挂花,以及各轴头部位的异物,材料与工 具按规定摆放以及保持设备和地面的干净整洁。

kdon-600011000空分装置操作规程

空分二车间操作规程 (试行) XX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 甲醇厂 二〇一三年三月

编制: 编审: 审核: 批准: 受控状态:分发号:

目录 第一章KDON-6000/11000型空分装置操作技术规程1第一节概述 (1) 一、系统简介 (1) 二、工作原理 (2) 三、流程简述 (4) 第二节预冷系统 (6) 一、预冷系统设备简介: (6) 二、主要控制指标 (7) 三、预冷系统启动 (8) 四、预冷系统停车 (9) 五、冷水机组操作 (9) 第三节纯化系统 (10) 一、纯化系统 (10) 二、主要控制指标 (10) 三、纯化系统启动 (11) 四、纯化系统停运 (12) 五、一般故障处理 (13) 第四节膨胀机系统 (13) 一、工作原理 (13) 二、启动步骤 (14) 三、膨胀机停机操作 (15) 第五节分馏系统 (17) 一、系统简介 (17) 二、主要控制指标: (19) 三、分馏系统操作 (20) 第六节空分装置的加温吹除操作 (23) 第七节巡回检查路线及检查内容 (25) 第八节事故处理及应急预案 (25)

一、事故处理 (25) 二、应急预案 (34) 第九节安全技术 (35) 第二章 ZW-55/25型活塞式氧气压缩机操作规程 (38) 第一节设备概述及原理 (38) 一、概述 (38) 二、设备原理 (38) 三、设备特点 (38) 第二节主要工艺参数 (39) 第三节工艺指标 (40) 第四节流程概述 (40) 一、气体流程 (40) 二、冷却流程 (41) 三、润滑油系统 (41) 四、仪控系统 (42) 第五节氧压机开停车操作 (42) 一、开车前的准备 (42) 二、氧压机起动 (43) 三、正常操作与维护 (43) 四、停车 (44) 第六节氧压机巡回检查路线及内容 (44) 第七节氧压机常见故障及应急预案 (45) 一、常见故障及处理 (45) 二、应急预案 (47) 第八节安全技术 (48) 第三章 ZW-60/28型活塞式氮气压缩机操作规程 (49) 第一节设备概述及原理 (49) 一、概述 (49) 二、设备原理 (49)

艾条灸操作规范

艾条灸操作规范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流程之艾条灸 人民医院 三、艾条灸 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表面熏烤的一种技术操作. 1.评估 1.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1.2患者的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 1.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1.4心理状况 2、目标 2.1..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症的临床症状. 2.2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3、禁忌症 3.1凡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3.2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4.告知 4.1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 4.2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 4.3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4.4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疱. 5.物品准备

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6.操作程序 6.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6.2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 6.3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6.4遵医嘱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烫伤。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不适. 6.5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 6.6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 6.7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 6.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7.护理及注意事项 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艾条灸操作流程图 ↓ → ↓ ← ↓

开棉机操作规程(2021)

The prerequisite for vigorously developing our productivity is that we mus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safety of our company and our own live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开棉机操作规程(2021)

开棉机操作规程(2021) 导语:建立和健全我们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引我们生产劳动的方向。而大力发展我们生产力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对我们企业和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可用于实体印刷或电子存档(使用前请详细阅读条款)。 1、进入岗位前,要熟知有关当天的单子配比和工艺要求的内容。进入岗位前首先要把钥匙、钱币、手机等金属类物件放在柜子里。按生产工艺要求,分别调整好自动称,检查称重料斗,配好化纤比例。 2、喂料时应把化纤抖松,均匀放在进料输送帘上,不准放的太高,不能超过机架两侧铁板的高度,让其均匀喂入。在输送带上抖松原料单块最大重量不得超过一公斤,并保证供梳理机的原料不中断。 3、生产全涤纶或全粘胶产品时,(单一原料时)不能有两种原料同时进入,造成混合,导致次品。 4、生产中不定时的称测毛斗下料重量与实际设定重量是否一致,发现有差错及时解决,以保持产品原料配比的正确。 5、发现原料有异味、潮湿、霉变、黑点、油污、杂质等情况应立即停用,并及 时报告。

6、回花均匀搭用,掉落地面、机肚的干净化纤,一定要随手捡起用掉,避免浪费。 7、记好用料记录:产地、包号、数量。 8、机肚、地面设备上清理出来的脏化纤,放在指定的袋子里集中处理。不定时的检查粗开松和精开松的吸铁器上是否有金属物质,并清除掉,尤其在听到输棉管道内有金属打击声时,一定要检查吸铁器,并一定要查到杂物,以防输入到梳理机。 9、及时清除储棉箱和回棉箱的堵花、挂花,以及各轴头部位的异物,材料与工 具按规定摆放以及保持设备和地面的干净整洁。 10、发现电机、转动部位、轴承有异味和异常声响时仔细观察,并立即报告。工作中员工应听从班长指挥,思想集中,认真操作,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做好自己的岗位工作。 11、下班后应将本班未用完的化纤认真包装,不能让化纤暴露一定要整齐放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 Name Design Co., Ltd.

中医理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刮痧技术操作规程 1.操作规范: (1)在操作部位涂上刮痧介质(如刮痧油、冷开水、香油或中药提取浓缩液等)后,操作者手持刮痧板(或光滑的硬币、铜勺柄、瓷碗、药匙、有机玻璃纽扣),在施术部位按一定的力度刮拭,直至皮肤出现痧痕为止。 (2)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进行刮痧刮拭方向从颈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从上向下刮拭,从内向外刮拭。 (3)刮痧关键在于力度与速度的掌握和控制。“重而不板,轻而不浮”是力度的要求。刮拭操作时,要不停地询问病人的主观感受,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的情况。“快而不滑,慢而不滞”是速度的要求。 (4)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 2.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 (2)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4)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5)空腹、过度疲劳患者忌刮;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轻刮。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 (6)刮痧板一定要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二)火罐技术操作规程 1.操作规范: (1)暴露须拔罐部位(选择肌肉较为丰满、平整处)。 (2)用闪火器(镊子、血管钳或细铁丝制作)夹取95%酒精棉球,点燃。 (3)一手持罐,罐口向下,另一手持燃有酒精棉球之闪火器,迅速伸入罐内闪火立即退出,同时将罐叩按在所选部位上。 (4)待罐内皮肤隆起并呈红紫现象,留置5~15分钟。 (5)起罐时,一手按住罐口皮肤,另一手扶住罐体,空气进入罐内,火罐即可脱落。(6)拔罐后除留罐外,尚可在火罐吸着后,立即拔下,再闪火再吸、再拔,反复多次称闪罐;若待火罐吸着后,一手扶住罐体,用力上下左右慢慢来回推动,称走罐,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若患处皮肤消毒后,先用梅花针叩打或用三棱针浅刺出血,再行拔罐,留置10分钟后,起罐消毒皮肤,称刺血拔罐。 2.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制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新编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制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新编 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制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新编版) 1、严禁穿带铁钉鞋和化纤衣物。生产现场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2、禁止向室内排放氧、氮等气体。液氧排放时,必须先到现场巡视,遇有动火情况,立即停止。 3、在氧气富集区进行检修及操作时,应使用铜制或木制工具,不得使用铁制工具,以免产生火花。 4、进入氮气、氩气富集区,应戴好氧气呼吸器,并设专人监护。 5、若室内或通风不良处发生氮气、氩气泄漏,并经测定含氧量低于18%时,应立即撤离。 6、进入含氧量低的容器、冷箱作业前,必须用空气置换。当测定氧浓度大于18%以上时,方可进入。 7、进入VPSA厂房点检时,先查看门旁的氧气浓度检测仪;当

氧气浓度大于18%时,才能进入。 8、进入低温设备,穿好棉衣,戴好棉手套等防护用品,防止冻伤。如发生冻伤,不要撕扯衣物,要采用温水浸泡。 9、操作阀门时,应站在阀门侧面,动作要缓慢,并严禁敲打。 10、操作带旁通阀的阀门时,应先开启旁通阀,使下游侧充压,当主阀两侧压差≤0.3MPa时,再开主阀。 11、在DCS上开关氧气、液氧阀门时,应缓慢进行,并以小于5%的幅度逐渐增加阀门开度。 12、裸冷查漏时,穿好保暖衣裤、棉鞋,戴好棉帽,系好安全带,不准踩踏阀座;严禁攀登、攀扶在ф50以下的细管及仪表管线上。 13、遇有扒、填珠光砂作业时,禁止在空分塔周围逗留,并戴好防护口罩和眼镜。进入高噪声区,应戴好耳罩。 14、凡是与氧接触的工器具、工作服、手套等,严禁沾染油脂。 15、所有设备启动前,必须对各设定值、阀门、联锁安全保护设置进行确认,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万空分装置操作规程最终版

第1章 6万空分装置正常开车 开车前的准备 (1)仪控及DCS系统 空压机、汽轮机、增压机、膨胀机组、液氧泵、冷箱及空分其它设备的各监测仪表调校准确且投用,联锁、报警系统动作灵敏并投用,检查各调节仪表的设定值正确并置手动状态;DCS、ITCC系统运行正常。 (2)外供高中低压蒸汽、循环水、仪表空气、密封气满足装置启动要求,各换热器循环水供应正常。 (3)空压机 ①空气过滤器STR01100可随时投用。 ②压缩机的入口导叶HIC018085和放空阀的控制处于手动状态,导叶关闭、放空阀全开。 (4)增压机 ①入口导叶HV018285、HV018286关闭,防喘振阀HIC018236、HIC018261打开,中抽阀V01233、出口放空阀关闭。 ②打开增压机入口充气阀V01245,机组入口压力稳定。 ③机组在ITCC或现场复位。 ④机组密封气投用。 ⑤增压缩机做好启动准备。 (5)预冷系统 ①水冷塔底部具有一定的液位,氨蒸发器、常低温水泵可随时可启动。 ②打开V01143、V01142,向水冷塔注水,液位到70%,关闭V01142并将LICA01142在DCS上投入自动。 (6)分子筛系统 分子筛程序和蒸汽加热器做好投运准备,可以随时投用。

(7)冷箱、各机组密封气投用、压力正常(包括液氧、液氮泵)。 装置启动时,密封气由仪表空气压缩机提供;正常运行时的密封气来自分子筛后的干燥空气。 ①冷箱密封气污氮气: 先有仪表空气代替,则打开V01518,正常后转用污氮气; ②压力点PI01300显示冷箱部位的压力,冷箱内压力应保持在250 –350Pag左右。 (8)检查确认各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9)所有安全阀校验合格,并投用。 (10) 操作规程、运行记录、交接班记录等各种记录、表格等准备齐全。 (11) 所有设备启动前的准备工作完成,可以随时投用。 (12) 所有机械设备(主空压机、汽轮机、透平膨胀机、冷却水泵、低温泵等)都根据各自的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做好启动准备工作。 (13) 打开所有换热器底部的排污阀,检查是否有泄漏现象。 (14) 开车用的各种工器具准备齐全。 装置的正常启动 一拖二机组的启动 (1)投用空气过滤器。 (2)严格按照《一拖二机组技术操作规程》启动机组,使排气压力满足工艺要求。 空气预冷系统的投用 (1)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打开各压力表和液面计根部阀,将其投用。(2)启动常温水泵 ①向空冷塔内缓慢送气,待塔内压力上升到≥ MPa,稳定后,按以 下操作。

艾条灸技术操作规程.doc

文件编号TCMTSOP 01.10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 中医诊疗基本技术操作规程文件 批准实施日期20061027 修订者吴荣华文件分发部门 审定者熊宁宁医生办公室,护理部,科技处,医务处版本02 版本日期20061020 复审本规程 2 年复审 1 次 艾条灸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形柱形的艾条,点燃后在人体表面熏烤的一种疗法。适用于各种虚寒性病症,如胃脘痛、腹痛、泄泻、风寒痹证、阳痿、早泄、疮疡久溃不愈等 症。 【用物准备】 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操作程序】 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病人合作。 2. 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冬季注意保暖。 3. 根据病情,实施相应的灸法。 3.1 温和灸:点燃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在距离施灸穴位皮肤 3 cm 左右处进行熏灸,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 分钟,至局部皮肤红晕为度。 3.2 雀啄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在距离施灸部位2~5 cm 之间,如同鸟雀啄食般,一下一上不停地移动,反复熏灸,每处 5 分钟左右。 3.3 回旋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距施灸部位 3 cm 左右,左右来回旋转移动,进行反复熏灸,一般可灸20~30 分钟。 4. 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及时调整距离,防止烧伤。观察病情变化 及有无体位不适。 5. 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烧伤皮肤及烧坏衣物。 6. 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清洁局部皮肤后,协助患者衣着, 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 7.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 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无需处理,可 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泡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 染。 2. 施灸过程中防止艾灰脱落烫伤皮肤或烧坏衣物。 3. 熄灭后的艾条,应装入小口瓶内,以防复燃,发生火灾。 01.10-1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目录 一、中医内科急症护理常规 1 、一般护理常规 2 、高热 3 、神昏 4 、中风 5 、中暑 6 、急性出血 7 、痛证8 、暴泻9 、脱证 10 、中药中毒 二、中医内科护理常规 1 、一般护理常规 2 、风温 3 、感冒 4 、内伤发热 5 、咳嗽 6 、哮喘 7 、悬饮8 、肺痈9 、肺胀 10 、胃脘痛11 、呕吐12、便秘 13 、泄泻14 、黄疸15、积聚 16 、水臌17 、水肿18、肾衰 19 、淋证20 、癃闭 三、中医外科护理常规 1 、一般护理常规 2 、外科手术护理常规 3 、疖 4 、疔 5 、痈 6 、发 7 、丹毒8 、疔疮走黄9 、流痰10 、窦道11 、压疮12 、脱疽13 、乳痈14 、乳岩15 、石癭16 、肠痈17 、肠梗阻18 、石淋 19 、噎膈20 、烧伤 四、中医妇科护理常规 1 、一般护理常规 2 、产科一般护理常 规 3 、妇科手术护理常规 4 、月经不调 5 、痛经 6 、崩漏 7 、绝经前后诸证8 、带下病9 、妊娠恶阻 10 、胎漏、堕胎、胎动不安、小产、滑胎11 、异位妊娠 12 、子痫13、产后发热14 、产后恶露不绝 15 、产后缺乳16、阴挺17 、癥瘕 五、中医儿科护理常规 1 、一般护理常规2、肺炎喘嗽 3 、鹅口疮 4 、泄泻 5 、疳证 6 、惊风

7 、痫证8 、水肿9 、麻疹 10 、水痘11、痄腮12、顿咳 13 、小儿暑温14、疫毒痢15、遗尿 16 、紫癜 六、中医肛肠科护理常规 1 、一般护理常规 2 、肛肠科手术护理常规 3 、痔 4 、肛痈 5 、肛漏 6 、肛裂 7 、脱肛8 、直肠息肉 七、中医皮肤科护理常规 1 、一般护理常规 2 、黄水疮 3 、蛇串疮 4 、面游风 5 、脚湿气 6 、粉刺 7 、瘾疹 8 、湿疮 9 、药毒 10 、摄领疮11 、白庀12 、猫眼疮 13 、风瘙痒14 、皮痹15 、天疱疮 16 、红蝴蝶疮17 、淋病18 梅毒 八、中医骨伤科护理常规 1 、一般护理常规 2 、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 3 、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常 规 4 、牵引术护理常规 5 、石膏外固定护理常规 6 、骨折 7 、上肢骨折8 、下肢骨折9 、脊柱骨折 10 、骨盆骨折11、脱位12 、伤筋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14、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法 九、中医眼科护理常规 1 、一般护理常规 2 、内眼手术护理常规 3 、椒疮 4 、天行赤眼 5 、聚星障 6 、凝脂翳 7 、瞳神紧小8 、绿风内障9 、圆翳内障 10 、云雾移睛11 、视瞻昏渺12 、高风雀目 13 、风牵偏视十、中医耳鼻咽喉科护理常规 1、一般护理常规 2 、耳疖、耳疮 3 、耳鸣、耳 聋 4、耳眩晕 5 、中医鼻科一般护理常规 6 、鼻槁 7、鼻鼽8 、鼻渊9 、鼻衄 10 、中医咽喉科一般护理常规11 、喉痹12 、喉关痈 13 、喉喑14 、急喉风 十一、中医口腔科护理常规 1 、一般护理常规 2 、口疮 3 、牙宣 十二、中医针灸科护理常规

空分工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5722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空分工安全操作规程标 准版本

空分工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操作规程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 进入保冷箱内必须穿胶鞋,戴安全帽。 2. 在进行气密性检验时,应逐系统进行检查。 3. 在升压过程中,所有人员不准进入保冷箱内,在停后放可进入进行检查。 4. 有氮气做气密性检验时,要注意保冷箱内的通风,防止氮气泄漏,造成窒息。 5. 在升压过程中,要严密监视其它容器的压力,在试中压系统时,低压系统应接通的气,防止串气造成超压事故。 6. 在冷箱内检查时,不得单独艺人进行检查工作,必须有人监护。

7. 进行气密性检验时,严禁敲击容器和拆卸螺栓。 8. 对空分设备内部的机械杂质、灰尘和水份吹除时,吹除之前要与空压机岗位联系,并配合缓慢送气。同时要有专人监视空分系统和各部位的压力变化。 9. 吹除在变换气路时及关闭吹除阀门时,尤其对大的容器如切换式换热器吹除后关闭阀门时,要事先通知空压机岗位人员并坚持守在放散阀处,随意调整输送空分系统的压力不准超过0.5Mpa,避免生产空压机喘振。 10. 对膨胀机进行吹除时,必须将前面的膨胀总管系统吹除干净方可进行,避免其它赃物进入机械部件的损坏。 11. 对中压系统吹除时要注意阀门不严造成向底

压系统的串气。为了避免低压系统超压,可将低压容器中的吹除阀打开一个。 12. 裸冷检查,必须事先搭好必要的脚手架,并检查是否牢固。 13. 工作场地应安装足够的照明。 14. 扎好安全带及穿好防寒用品,严禁采用塑料、底防寒鞋。 15. 在进入保冷箱内检查时,严禁踩仪表管线和较细管道,防止踩坏,而且必须两人同行。容器和管道上有冰霜,严防滑倒和摔伤。 16. 进入保冷箱内检查时,每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冻伤。 17. 空分装置解冻加热时,开始送气要缓慢,气量不宜过大,温度上升幅度不宜过快过高。 18. 排放液体时,现场周围严禁工具敲击金属或

梳理机及针布关键部位控制情况

梳理机及针布关键部位控制情况: 罗拉式梳理机适合于梳理较长的纤维,根据工作辊尺寸,可梳理纤维长度范围38~203mm, 根据不同针布,细度范围1.1~60dtex,非常适合于非织造布用纤维的梳理。图1是典型的双锡林双道夫罗拉式梳理机,主要有预梳开松系统、主梳理系统、凝聚输出系统和传动系统等组成,其中预梳开松系统、主梳理系统、凝聚输出系统与梳理成网相关性最大。 图1 2.1 预梳开松系统由刺辊、胸锡林(开松锡林)及其上的胸工作辊、胸剥取辊(1~4组)组成,它们均包卷上针布形成梳理组件。刺辊下也有除尘刀及漏底。预梳系统使纤维束获得初步分解,进行预梳,并起到排杂、短绒效果。 2.2 主梳系统由主锡林和工作辊、剥取辊(4~6组)组成,它们均包卷上针布形成梳理组件,对纤维进行分梳、均混、剥取等作用,逐步将纤维束分解为单纤维。 2.3 凝聚转移与输出系统由道夫、剥取罗拉(或斩刀)组成,锡林将充分梳理的纤维凝聚转移至道夫针面上,再由剥网罗拉(双罗拉、三罗拉)或斩刀道夫上的纤维剥下来并形成纤维网。 2.4 为了使纤网纵横向强力比的差异减小,在道夫与剥取罗拉间加装一组(1~3根)凝聚辊,其上也包卷上针布,每个凝聚辊都比前一个凝聚辊(第一个为道夫)的转速慢,因而纤网在进入凝聚辊针布的转移过程中,纤网中纤维受到了挤压,改变了纤维的取向。这种作用还有一个额外的效果,就是在保持一排梳理机前后速度一致的同时,还能加快道夫的速度,更高的道夫速度可使在主锡林的每次旋转中带走更多的纤维,使梳理机总负荷更少,生产速度更快,为了保证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率,三道夫、四道夫无纺梳理机应运而生,不仅提高了纤维从主锡林上清除的速度,还进一步使纤维网的不规则变化均等,提高产品质量。图1是典型的带凝聚装置无纺双道夫梳理机。安装在锡林前面的杂乱辊,其上也包卷上针布,与锡林针布齿尖相对,转向相对,高转速产生的离心力使杂乱辊表面的纤维从张紧拉直状态变为悬浮在齿尖上的松弛状态,此外,高转速产生的空气涡流促使纤维随机分布,这样形成的纤网同样可以将纵横向强力比的差异减小。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程松木坪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科

目录 1、针刺技术操作规程…… 2、敷药技术操作规程…… 3、熏洗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4、艾灸技术操作规程…… 5、拔罐技术操作规程…… 6、推拿技术操作规程…… 7、耳穴埋籽技术操作规程…… 8、刮痧技术操作规程…… 9、红外线治疗仪操作规程…… 10、温针灸技术操作规程…… 11、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规程…… 12、牵引治疗操作规程…… 13、中频电疗技术操作规程…

. 一、针刺技术操作规程毫 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 1. 进针法图1-1指切进针法 1.1 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图1-1) 1.2 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

如腹部的穴位。

1.4 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图10-69) 2. 进针角度和深度 2.1 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 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 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2 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 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空分、氩提取和液化装置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空分、氩提取和液化装置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216-99 空分、氩提取和液化装置安全操作 规程(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投运前,检查确认冷箱内容器、管道、阀门、仪表管、分析管等无泄漏,安全阀等附件完好。 2、对空分设备和液氧贮槽,必须进行液氧连续排放和定期排放,防止乙炔及碳氢化合物积聚、浓缩。 3、分析测定液氧中乙炔、碳氢化合物含量,乙炔含量不得超过0.1PPM;若含碳总量急剧上升,应加大膨胀量和连续排放液氧,直至达标为止。 4、严格控制主冷液氧液位,避免较大波动,并采取全浸操作。 5、及时检查空冷塔的压力、液位和冷却水量以及水冷塔的液位,防止空冷塔的水分进入分子筛吸附器。 6、空分已停车而循环水泵仍在运行时,要及时关闭进、排水阀门,防止水反窜入空冷塔、水冷塔,导

致满水。并排尽空冷塔、水冷塔内的积水。 7、随时监视分子筛吸附器出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以及蒸汽加热器、出增压机冷却器的水分含量;如急剧上升,应及时处理。 8、空分、换热器等设备的冷箱,应充入干燥氮气,保持正压。 9、各装置停车时,应立即关闭氧、氮、氩送出阀,并通知闪速炉、转炉、总调度室等。 10、膨胀机、氧压机、氮压机等设备停止运行时,注意调整阀门开度,防止超压。 11、每班监测空分塔基础温度;开、关液体角阀前,必须确认阀门外部无冻结,以防损坏阀门造成漏液;排液时要缓慢进行,不得直排,以防冻坏冷箱板和基础。 12、氩提取系统中的精氩塔防“氮塞”阀门开度不得过大,以防形成负压而使外界水分进入塔内。 13、空分设备在采用氮气进行大加温或单体局部加热时,须悬挂警示牌,排放口附近不准有人停留。

艾条灸法规范及操作流程

艾条灸法规范及操作流程 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表面熏烤的一种技术操作。 一、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患者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 2、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 二、目标 1、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证的临床症状。 2、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以达到防病保 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三、禁忌证 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2、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四、告知 1、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 2、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3、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疱。 五、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 2、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3、施灸方式:(1)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1.5-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2)雀啄灸:手持艾条将点燃一端对准施灸穴位,上下移动,如雀啄食。 4、遵医嘱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烧伤。观察病情变 化及有无不适,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 5、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 6、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 7、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六、护理及注意事项 1、采用艾柱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 2、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时,无需处理,可 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 感染。 七、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见附页)

梳理机及针布关键部位控制情况

梳理机及针布关键部位控制情况: 罗拉式梳理机适合于梳理较长的纤维,根据工作辊尺寸,可梳理纤维长度范围38~203mm ,根据不同针布,细度范围1.1~60dtex,非常适合于非织造布用纤维的梳理。图1是 典型的双锡林双道夫罗拉式梳理机,主要有预梳开松系统、主梳理系统、凝聚输出系统和传动系统等组成,其中预梳开松系统、主梳理系统、凝聚输出系统与梳理成网相关性最大。 2.1预梳开松系统由刺辊、胸锡林(开松锡林)及其上的胸工作辊、胸剥取辊(1~4 组)组成,它们均包卷上针布形成梳理组件。刺辊下也有除尘刀及漏底。预梳系统使纤维束获得初步分解,进行预梳,并起到排杂、短绒效果。 2.2主梳系统由主锡林和工作辊、剥取辊(4~6组)组成,它们均包卷上针布形成梳理组件,对纤维进行分梳、均混、剥取等作用,逐步将纤维束分解为单纤维。 2.3凝聚转移与输出系统由道夫、剥取罗拉(或斩刀)组成,锡林将充分梳理的纤维凝聚转移至道夫针面上,再由剥网罗拉(双罗拉、三罗拉)或斩刀道夫上的纤维剥下来并形成纤维网。 2.4为了使纤网纵横向强力比的差异减小,在道夫与剥取罗拉间加装一组(1~3根)凝聚辊,其上也包卷上针布,每个凝聚辊都比前一个凝聚辊(第一个为道夫)的转速慢,因而纤网在进入凝聚辊针布的转移过程中,纤网中纤维受到了挤压,改变了纤维的取向。这种作用还有一个额外的效果,就是在保持一排梳理机前后速度一致的同时,还能加快道夫的速度,更高的道夫速度可使在主锡林的每次旋转中带走更多的纤维,使梳理机总负荷更少,生产速度更快,为了保证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率,三道夫、四道夫无纺梳理机应运而生,不仅提高了纤维从主锡林上清除的速度,还进一步使纤维网的不规则变化均等,提高产品质量。图1是典型的带凝聚装 置无纺双道夫梳理机。安装在锡林前面的杂乱辊,其上也包卷上针布,与锡林针布齿尖相对,转向相对,高转速产生的离心力使杂乱辊表面的纤维从张紧拉直状态变为悬浮在齿尖上的松弛状态,此外,高转速产生的空气涡流促使纤维随机分布,这样形成的纤网同样可以将纵横向强力比的差异减小。 2.5在胸锡林与主锡林间有一只转移辊,其上同样包卷上针布,将胸锡林上的纤维转移到主锡林上。现在很多设备在胸锡林后面增加一个和末道夫大小基本一致的中道夫,然后再经转移辊到主锡林,目的是增加梳理点和梳理面,以获得更佳的纤网。

中医常见操作规程.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程 金匮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 目录 1、针刺技术操作规程…… 2、敷药技术操作规程…… 3、熏洗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4、艾灸技术操作规程…… 5、拔罐技术操作规程…… 6、推拿技术操作规程…… 7、耳穴埋籽技术操作规程…… 8、刮痧技术操作规程…… 9、红外线治疗仪操作规程…… 10、穴位贴敷操作规程…… 11、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规程 12、穴位埋线疗法操作规范…… 13、牵引治疗操作规程…… 14、多功能脉冲调制中频电疗机操作规程 15、低频脉冲治疗仪操作规程 16、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操作规程 17、中药熏蒸疗法操作规程 18、超声波治疗操作规程

一、针刺技术操作规程 (一)、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 1. 进针法 图1-1指切进针法 1.1 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图1-1) 1.2 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臵,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4 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图10-69) 2. 进针角度和深度 2.1 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 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 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空分岗位操作规程

空分岗位工艺操作规程 一、工序任务 控分岗位的任务是利用深冷方法将空气液化,根据精馏原理,提取高纯度氧气、氮气,同时获得高纯度的液氧、液氮、液氩三种附产品。大部分氧气、氮气做为合成氨原料。小部分氧气装瓶出售。液氩、液氧、液氮外售。本套装置为KDONAr/10000/10000/350型空分装置。具体生产能力为: 注:G:表压 A:绝压 二、分离原理 空气分离的原理如下: 根据空气中各组分挥发性的不同,利用深冷的方法将空气液化,经过多次部分蒸发、部分冷凝从而获得高纯度的氧气、氮气、液氧、液氮、液氩。 空气经空冷塔、水冷塔、换热器降温后,进入分馏塔,自下而上与比它温度低的液空接触,交换热量,于是气体中部分冷凝转变成液体并放出冷凝潜热,液体则吸收热量而部分蒸发。由于氧、氮组分的沸点不同,一定压力下,氮的沸点比氧的沸点低,因此氮比氧易挥发,氧比氮易冷凝,因此液空中的氮不断挥发,在塔的上部即可获得高纯度的氮气,空气中的氧不断冷凝,在塔 的下部即可获得高纯度的富氧液空。空气N 2+O 2 +Ar+污N 2 三、工艺流程 1、空气的净化流程 原料空气在过滤器中去除灰尘及机械杂质后,进入空气透平压缩机(TC BH )中加压至0.50MPa(G)。压缩后的空气(53500Nm3/h)进入空气冷却塔(AT1101),与循环冷却塔(WT1101)来的冷却水逆流接触进行热量交换,冷却后的空气(17~19℃),进入分子筛纯化器(MS1201/MS1202);在分子筛纯化器内除去空气中的水份、二氧化碳、乙炔及其它碳氢化合物等 有害杂质,纯化后指标为C0 2≤1PPm;H 2 O≤10PPm然后进入分馏塔系统。 2、氧氮的提取流程 净化后的空气分成二股,一股空气(流量8500Nm3/h,压力0.48MPa)引入增压透平膨胀机(ET/A、ET/B)的增压端增压至0.725MPa,进入主换热器(E1~E5),再从主换热器中部抽出,经膨胀机后温度降为-170℃后进入上塔(C1)参加精馏;另一股空气(流量45000Nm3/h,压力

艾条灸法规范及操作流程大纲纲要大纲.doc

艾条灸法规范及操作流程 用纯净的艾绒 (或加入中药 )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表面熏烤的一种技术操作。 一、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患者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 2、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 二、目标 1、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证的临床症状。 2、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以达到防病保 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三、禁忌证 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2、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四、告知 1、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 2、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3、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疱。 五、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 2、施灸部位 ,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3、施灸方式:(1)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厘米左右,进行熏烤。 (2)雀啄灸:手持艾条将点燃一端对准施灸穴位,上下移动,如雀啄食。 4、遵医嘱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烧伤。观察病情 变化及有无不适,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 5、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 6、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 7、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六、护理及注意事项 1、采用艾柱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 2、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时,无需处理,可 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七、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见附页) 艾条灸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充棉机操作规程

XXX家具有限公司充棉机操作规程

1.作业前准备: 1. 1.工作前必须检查电源接线是否正确,各电器部件的绝缘是否良好,机身是否有可靠的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各安全罩、防护器等安全装臵是否齐全有效。 1.2.开机前要检查进料斗和机箱内,不可以有海绵和杂物,待电机空载运行达到正常转速后,才可以放入公仔绵。 2.开机与使用 2.1.启动顺序:先启动填充机上的磁力起动器按钮,使填充机马达正常运转(注意马达运转方向必须与机壳上的箭头标向一致)。 2.2再启动梳理机按钮开关主电机启动,https://www.360docs.net/doc/0015415754.html,约30秒后运转正常;再启动“倒,顺”开关,检查皮带运行方向是否正确; 2.3.进棉:入棉时操作员先把原棉挑松并均匀地平铺在输送线上,不要铺太厚以免卡死进棉滚筒。 2.4.填充:将沙发垫套或枕套套在填充机前端的填充筒上,用脚踩下脚踏开关皮带线开始送料,开松的公仔棉被充入枕套。 2.5.枕套填充满后松开脚踏开关,停止填充。 2.6.注意:只有脚踏填充机开关时,皮带线才能开始送料及退料工作。 3.维护及保养,注意事项 3.1.定期清理开松辊筒与出料口及填充机阀门内的残余公仔棉。 3.2.机器内的所有轴承及链条应每星期加注润滑油。 3.3.保持本机及工作环境的清洁。 3.4.安全注意事项: 3.4.1送料时严禁将手臂伸入出料口以免发生危险! 3.4.2如有异常情况马上按下电器箱上的停止按钮! 3.5.生产注意事项: 3.5.1严禁使用非聚脂原棉进行蓬松,包括火棉,长丝棉,大白棉,碎布,带铁物品,木料竹片等杂物进入,以免损坏机器。 3.5.2如聚脂原棉存放时间过长受潮或受水浸过结块,必须彻底晒干加以松散方可进行蓬松。 3.5.3出料口要保持畅通,如果堵塞出口会增加机器负荷,甚至会卡死而烧坏设备。3.5.4工作时严禁打开上护盖和左右护板,机内转速达2000转,以免产生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