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主干知识梳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高中地理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高中地理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的概况:太阳与其它恒星一样能发光发热,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星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约为6000K。
1.太阳辐射: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带来能源,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太阳辐射。
2.与太阳辐射有关的能源:太阳能、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生物能(沼气)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
2)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能源:直接能源有太阳辐射能;间接能源有矿物能、水能、风能、生物能。
4.影响地表太阳辐射量的因素:纬度:低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太阳辐射多天气:晴天多,辐射强(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海拔: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昼长:昼长越长,太阳辐射越强5.太阳辐射的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减少。
我国太阳辐射的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增强。
青藏高原最多(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四川盆地最少(原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多阴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多)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太阳大气的变化。
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光球、色球和日冕光球(最里层)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色球(中间层)位于光球外部,呈玫瑰色日冕(最外层)太阳大气的最外层2.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黑子和耀斑耀斑随着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电磁波扰乱大气层(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高能带电粒子流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影响飞机和航运)高能带电粒子流作用于两极高空大气,产生极光(高纬度地区)影响地球的自然环境,引发自然灾害(地震、洪涝灾害等)补充:太阳能发电优点:无枯竭危险(目前大阳大约 45.7 亿岁正处于壮年期,状态稳定。
大阳能源源不断);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物排放,清洁(无公害);不受资源分布的限制;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能源质量高;使用者从感情上容易接受;建设周期短、获取能源花费的时间短。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典例剖析
(2017·河北衡水质检)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虽然到达地球的能量 只占22亿分之一,但对地球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能量的大部分输送到地球上 B.太阳辐射是地壳运动的主要动力 C.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D.煤和石油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无关。
下图为临时交通信号灯,它采用太阳能作为能源。据此回答2~3题: 2.一天中,这个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影响因素可能是( ) A.噪声干扰 B.车流状况 C.天气情况 D.风力影响 3.下列地区适合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的是( ) A.乌鲁木齐 B.重庆 C.大庆 D.成都
解析:2.C 3.A 第2题,从图示可看出该信号灯采用太阳能电池板,故受天 气情况变化影响大。第3题,乌鲁木齐深居大陆内部,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高中·地理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92021/8/29Sunday, August 29,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92021/8/292021/8/298/29/2021 10:59:53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92021/8/292021/8/29Aug-2129-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92021/8/292021/8/29Sunday, August 29, 2021
素能演练
测控导航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知识点 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概况:太阳是一颗巨大、炽热的气体星球,其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约为6 000 K 。
2、太阳辐射定义: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的现象。
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2)为我们生活、生产提供能量。
太阳辐射除了直接被吸收、转化成热能外,还可以被捕获并存储,转换成热能、电能等。
(3)以另一种形式例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存在下来。
来源于太阳辐射的能源3、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太阳高度角(纬度、季节、早中晚);(2)昼长;(3)云:天气;海拔;洁净度(污染);(4)地形; 5、具体案例:(1)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高值中心的主要原因:①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②空气中尘埃含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③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太阳辐射较强。
(2)四川盆地成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低值中心的主要原因: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空气中水汽含量大;②阴雨天、雾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
(3)西北内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
(4)东部季风区年太阳辐射总量较低的主要原因:距海洋近,海洋水汽多,多阴雨天气,日照时间短。
范围 示意图 规律 主导因素 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分布从赤道向两侧递减纬度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分布从副热带向高纬和低纬递减纬度、天气7、补充: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影响太阳辐射量(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越强)1、辐射在地表的面积小,光热集中;2、经过的大气路径短,大气削弱少;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的大气层(1)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A光球、B色球、C日冕三个圈层。
高考地理必修一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知识点

高考地理必修一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知识点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公转,而太阳则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公转。
整理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知识点,请考生认真学习。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均离不开太阳.②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体运动、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③太阳辐射是地质作用中外力作用的主要能量来源,各种外力作用共同改变着地表形态④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形成了自然带分布上的规律之一:即纬度地带分异规律.(2)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①作为工业生产主要能源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②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③水能发电站利用的水能多由太阳能转化而来;人类日常生活离不开的生物能也是太阳能转化来的.④大棚农业是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的光热资源而发展起来的. 太阳活动对地面的影响地球表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场所.作为太阳系中的地球,在它的整个历史上始终受到太阳光和热的作用,它们与地球内部动力所引起的各种现象之间相互作用,驱动着地球表层的演化.当地球的大气圈河水圈形成以后,以太阳能为动力的太阳这台发动机驱动着大气和大洋环流,形成风、云、雨、雪.河流出现了,开始流入大洋,山脉受到剥蚀.这一切都在塑造和改变着地表的环境,影响着地球的生物圈,使地球的气候、生物以及地球化学循环趋于多样化.当太阳的活动增强时,太阳巨大的能量突然释放,同时抛射出不同能量的粒子,使各种波长的电磁辐射迅速增强,并引起磁暴、极光,骚扰大气电离层,使近地空间状态发生扰动变化.当大耀斑爆发时,地球轨道附近粒子流的密度超过平时的10倍以上,对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及其中的仪器设备造成损伤,并严重威胁宇航员的健康和安全.增强的x射线会破坏电离层正常状态,导致信号衰减甚至中断.大量带电粒子到达地球前引起磁暴和电离层暴,严重影响无线电通信、地面与人造卫星或飞船间的空间通信、航空及航海通信.在高纬度地磁暴会产生感应电流,严重干扰高压供电系统,以致造成重大事故.太阳活动的地球物理区,效应和日地空间系统能量质量、动量的转化过程已成为当代科学前沿的活跃的研究领域.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利与弊利:提供能量,维持地表温度,准确地进行天气、气候、水文、地震等预报提供资料.弊:磁暴,皮肤癌,对飞船和在飞船外工作的宇航员有很大影响.太阳对地球生命演化的影响地球上面的万物都间接或直接从太阳获取能量.食物链的源头是植物,而植物的能量就是来自太阳.稳定的太阳才能稳定的提供能量,地球上面的万物才能适应他并利用它.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利与弊利:提供能量,维持地表温度,准确地进行天气、气候、水文、地震等预报提供资料.弊:磁暴,皮肤癌,对飞船和在飞船外工作的宇航员有很大影响.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预祝考生取得满意的成绩。
高中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知识清单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知识点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1)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太阳辐射。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
2.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1)为地球提供和,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2)为我们生活、生产提供。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对地球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影响(2)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知识点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的大气(1)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和三个圈层。
(2)特征2.太阳活动(1)概念:太阳的变化称为太阳活动。
(2)类型及分布①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
其数量具有变化。
①太阳大气不断释放高速粒子流,这种带电粒子流被称为。
正常情况下,地球的磁场能够阻挡,使地球免受太阳风的危害。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动地球的,产生现象。
(2)扰动地球的,使两极地区产生现象。
(3)当这种扰动足够强烈时,还会对卫星导航、空间通信、电网、航空航天等人类活动产生灾害性的影响。
一、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因素:一般太阳辐射强度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获得太阳辐射越多。
(2)昼长因素:一般昼长越长太阳辐射越多,白昼越长,日照时数越长。
(3)地势因素:一般地势越高,太阳辐射越强,地势越高,大气层越薄,透明度越好,日照时数越长。
(4)天气因素:晴天,太阳辐射强,大气削弱作用弱,日照时数长。
二、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三、年太阳辐射分布图的判读1.大气上界是地球大气层之外的空间,太阳辐射到达大气上界还没有被大气层削弱,所以该处的太阳辐射量比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要大的多。
2.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少。
3.太阳辐射量随纬度的变化,导致不同纬度的生物量不同:低纬度太阳辐射量大,生物量也大。
4.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远小于到达大气上界的辐射量,地表接收太阳辐射的多少取决于太阳辐射强度和日照时数,具体包括纬度、地势和天气等因素:。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知识讲解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知识讲解要点一: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氢核聚变产生的能量。
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1)纬度因素: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
(2)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少,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3)天气状况: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由此可知,山地背风坡太阳辐射强。
影响年日照时数的因素(1)纬度因素: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极圈以外地区夏季日照时数多于冬季。
(2)地势高低:一般地势高的高原日照时数多于地势低的盆地。
(3)天气状况:多阴雨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少,多晴朗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多。
我国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所含的尘埃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而四川盆地成为低值中心的原因在于盆地形状,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的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
【典型例题】下图是“北半球海平面6月和12月太阳月总辐射量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6月北半球海平面太阳辐射量最高的海域是________;10°N与60°N相比,6月太阳辐射总量较高的是________。
(2)描述12月北半球海平面太阳总辐射量随纬度的变化特征:________。
(3)一年中,赤道附近地区太阳总辐射量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图示信息的能力。
第(1)题,由图中6月太阳月辐射量变化曲线可判断其最高、最低值出现的纬度及各纬度的数值分布情况。
第(2)题,根据图中12月太阳月辐射量变化曲线判断其分布特点,形成此分布的原因可从此时所处的时间及太阳高度的分布情况、日照的时间长短等方面分析。
第(3)题,由于赤道附近地区终年高温多雨。
故可判断此区太阳辐射量全年变化小,但由于春分、秋分前后太阳直射此地区,故春秋多,冬夏少。
2021年高考地理主干知识梳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021高考地理主干知识梳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干知识梳理1.太阳辐射2.太阳活动(1)太阳大气层及主要太阳活动①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
②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A层的黑子,B层的耀斑,其周期约为11年,它们都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扰动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
④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跟踪练习一、选择题美国国家科学院曾预言:在2023年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熄灭,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及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同样经历这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
据此完成1~2题。
1.材料中所述的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 )A.太阳耀斑爆发 B.太阳爆炸C.太阳辐射增强 D.太阳辐射减弱2.该“喷嚏”还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 )A.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B.信鸽迷失方向C.指南针失灵 D.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答案:1.A 2.D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中发生的现象判断该“喷嚏”应当是一次强烈太阳活动,耀斑和黑子是太阳活动的表现形式。
第2题,太阳耀斑爆发会产生强烈的高能带电粒子,这些高能带电粒子闯入地球,会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扰动磁场,产生磁暴,使信鸽迷失方向,指南针失灵;地球公转速度的快慢与太阳活动无关。
太阳辐射强度受地形地势、气象气候、纬度、大气透明度、太阳活动强度等因素影响。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的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3~5题。
3.该地可能位于( )A.长白山区 B.天山山区 C.太行山区 D.横断山区4.当天的日期和天气状况可能是( )A.2月1日、晴天B.7月1日、阴天C.3月1日、多云D.12月1日、多云5.当地日落时刻的太阳辐射强度,理论与实测数值均大于日出时刻,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 B.气候 C.地形 D.海拔答案:3.B 4.C 5.C解析:第3题,从图中看出,该地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理论数值在北京时间14时时最大,当地地方时为12时,与120°E地方时相差2小时,据此可知该地在90°E附近。
地理必修件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内部:地壳运动、岩 浆活动
火山喷发:岩浆喷出、火 山灰、地震等
影响:改变地形、影响气 候、破坏环境
风化作用:太阳辐射导致岩 石风化,形成沙粒、尘土等
太阳辐射:地球表面接受太 阳辐射,产生热量,形成昼 夜温差
河流作用:太阳辐射导致冰 雪融化,形成河流,对地貌
进行侵蚀和塑造
火山活动:太阳辐射导致地 壳活动,形成火山,对地貌
汇报人:
太阳直射点的移 动:导致四季变 化
地球自转轴的倾 斜:导致昼夜长 短的变化
太阳辐射量的变 化:导致气温的 变化
地球大气层的作 用:调节气温和 降水,形成不同 的气候类型
太阳辐射:地球接收到的 太阳辐射能量,是地球气
候的主要驱动力
昼夜温差:地球表面昼夜 温差较大,白天太阳辐射
强,夜晚太阳辐射弱
汇报人:
生。
地震与太阳黑 子周期:地震 活动与太阳黑 子周期有关, 太阳黑子活动 高峰期,地震 活动也会相应
增强。
地震与太阳耀 斑:太阳耀斑 爆发时会释放 大量高能粒子, 这些粒子会撞 击地球大气层, 引发地震活动。
地震与地壳运 动:太阳活动 会影响地壳运 动,从而影响 地震的发生。
太阳活动:太阳黑子、耀 斑等
气候带的形成与太阳辐 射、地球自转、地形地 貌等因素有关
太阳辐射:地 球接收到的太 阳辐射量变化, 导致全球气候
变暖
极端天气:全 球气候变暖导 致极端天气现 象增多,如干 旱、洪水、飓
风等
海平面上升: 全球气候变暖 导致冰川融化,
海平面上升
生物多样性: 极端天气和海 平面上升对生 物多样性产生 影响,可能导
太阳能是一种 可再生能源, 对环境无污染
太阳能可以用 于发电、供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高考地理主干知识梳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主干知识梳理
1.太阳辐射
2.太阳活动
(1)太阳大气层及主要太阳活动
①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
②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A层的黑子,B层的耀斑,其周期约为11年,它们都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扰动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
④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跟踪练习
一、选择题
美国国家科学院曾预言:在2023年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熄灭,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及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同样经历这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
据此完成1~2题。
1.材料中所述的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 )
A.太阳耀斑爆发 B.太阳爆炸
C.太阳辐射增强 D.太阳辐射减弱
2.该“喷嚏”还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 )
A.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B.信鸽迷失方向
C.指南针失灵 D.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答案:1.A 2.D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中发生的现象判断该“喷嚏”应当是一次强烈太阳活动,耀斑和黑子是太阳活动的表现形式。
第2题,太阳耀斑爆发会产生强烈的高能带电粒子,这些高能带电粒子闯入地球,会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扰动磁场,产生磁暴,使信鸽迷失方向,指南针失灵;地球公转速度的快慢与太阳活动无关。
太阳辐射强度受地形地势、气象气候、纬度、大气透明度、太阳活动强度等因素影响。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的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3~5题。
3.该地可能位于( )
A.长白山区 B.天山山区 C.太行山区 D.横断山区
4.当天的日期和天气状况可能是( )
A.2月1日、晴天B.7月1日、阴天
C.3月1日、多云D.12月1日、多云
5.当地日落时刻的太阳辐射强度,理论与实测数值均大于日出时刻,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气候 C.地形 D.海拔
答案:3.B 4.C 5.C
解析:第3题,从图中看出,该地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理论数值在北京时间14
时时最大,当地地方时为12时,与120°E地方时相差2小时,据此可知该地在90°E附近。
第4题,从图中看出该地北京时间8时左右日出,19时左右日落,接近昼夜平分;该日实测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曲线波动很大,说明该日为多云天气,云层削弱了太阳辐射。
第5题,气候、海拔影响的是太阳辐射强度的实测数值,对理论数值影响不大,B、D错。
日出、日落时刻,太阳照射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度的理论数值差异不大,A错。
当地日落时刻的太阳辐射强度理论与实测数值均大于日出时刻,可能的原因是该地西侧有高大的地形阻挡致使日落提前,日落时太阳高度还较大,所以太阳辐射强度较大;东侧无高大地形阻挡,正常日出,因日出时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强度较小,C对。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6~8题。
6.古登堡界面位于( )
A.①圈层的下方B.②圈层的下方
C.③圈层的下方 D.④圈层的上方
7.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循环环节只存在于①圈层 B.⑤圈层的密度与压力比②圈层小
C.③圈层属于岩石圈的一部分 D.④圈层物质状态可能为液态
8.从火山口喷发出的岩浆一般来源于( )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
答案:6.D 7.D 8.C
解析:第6题,古登堡界面位于地幔与地核之间,读图可知④⑤为地核,因此古登堡界面位于④圈层上方。
故选D。
第7题,水循环不只存在于①圈层,A错;由图可知⑤圈层密度和压力比②圈层大,B错;③圈层为软流层,属于上地幔,C错;④圈层为地球的外核,呈液态。
故选D。
第8题,软流层是岩浆的来源地,
位于上地幔上部,对应图中的③圈层。
故选C。
如图为我国某地区的太阳能屋顶图,该地区的太阳能屋顶发电效率高。
读图,完成9~10题。
9.太阳辐射( )
A.在地球上高纬地区总量较大 B.在地球上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C.能量来源于太阳核裂变 D.一般在地方时12时强度最大
10.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A.河南南部 B.甘肃西北部 C.重庆东部 D.广东北部
答案:9.D 10.B
解析:第9题,太阳辐射总量一般情况下由低纬向高纬递减;能量来源于太阳核聚变;一般在地方时12时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强度最大;一般情况下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太阳辐射由沿海向内陆递增,但是有些地区沿海降水少。
第10题,四个地区相比,甘肃西北部深居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最丰富。
光照强度指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可见光的能量,单位为勒克斯(Lux或Lx)。
下图为昆明植物园(102°30′E)内一栋四层建筑的三层东侧靠南的办公室某月室内光照的时空分布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该月最有可能为( )
A.4月
B.6月
C.8月
D.2月
12.该办公室室内光照的分布特征为( )
A.光照强度与距窗户的距离没有关系
B.一天中光照强度最大值出现在
当地正午时刻
C.同一时刻,距窗户越远,光照强度越小
D.上午光照强度大于下午
13.据统计数据,该办公室8月上旬比5月中旬光照强度弱,其影响因素可能为( )
A.昼夜长短
B.太阳高度
C.大气状况
D.植被覆盖率
答案:11.D 12.C 13.C
解析:第11题,图示靠南窗户光照时间小于12小时,说明昆明该日昼长小于12小时,即昼短夜长;则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最可能是2月。
第12题,由图可知:同一时刻,距窗户距离越远光照强度越小,则C正确、A错误。
图示光照强度最大值出现在北京时间15时左右,即当地(102°30′E)14时左右,且下午光照强度大于上午,则B、D错误。
第13题,昆明受西南季风影响,8月份比5月份云雨多,云层会削弱太阳辐射强度,故C正确。
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昆明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经计算可知,8月上旬昆明昼长、正午太阳高度与5月中旬相差不大,则可排除A、B两项;昆明为亚热带季风气候,5月与8月的植被覆盖率相差不大,则排除D项。
14.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比较昆明、重庆两地区年太阳辐射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简述台湾岛年太阳辐射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简要分析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的优缺点。
答案:(1)差异:昆明年太阳辐射量丰富,重庆年太阳辐射量贫乏。
原因:重庆属盆地地形,雨雾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且日照时间短,故
年太阳辐射弱;昆明地势高,大气稀薄,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日照时间长,故年太阳辐射强。
(2)分布特征:台湾岛东侧的年太阳辐射量比西侧小。
原因:台湾岛东侧是迎风坡,雨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
(从西侧角度答也可)
(3)优点:能量巨大;分布广泛;清洁无污染。
缺点:能量密度低(占地面积大,成本高);不稳定(受纬度、天气、季节、昼夜等因素影响较大)。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昆明、重庆年太阳辐射量的差异,原因主要从地形地势角度分析。
昆明年太阳辐射量为140 J/cm2,重庆为90 J/cm2,所以昆明年太阳辐射量多于重庆。
从地形来看,重庆位于四川盆地内部,雨雾天气多,云量大,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而昆明位于云贵高原上,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所以昆明年太阳辐射量大于重庆。
第(2)题,台湾岛年太阳辐射分布特征主要从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总结,原因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
读图可知,台湾岛年太阳辐射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东侧少于西侧。
从大气环流来看,我国盛行东南季风和西北季风,东部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量大,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所以东侧年太阳辐射量少于西侧。
第(3)题,太阳能资源属于清洁能源,无污染且可再生,而太阳能资源分布密度小,且受天气、季节影响大是其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