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热稳定剂的种类划分及作用机理
PVC稳定剂的作用机理及用途

PVC稳定剂的作用机理及用途热稳定剂是PVC加工不可缺少的主要助剂之一,PVC热稳定剂使用的份数不多,但其作用是巨大的.在PVC加工中使用热稳定剂可以保证PVC不容易降解,比较稳定。
PVC加工中常用的热稳定剂有碱式铅盐类稳定剂、金属皂类稳定剂、有机锡稳定剂、稀土稳定剂、环氧化合物等。
PVC降解机制复杂, 不同稳定剂的作用机制也不相同,所达到的稳定效果也有所区别。
1. PVC的热降解机理PVC在100~150℃明显分解,紫外光、机械力、氧、臭氧、氯化氢以及一些活性金属盐和金属氧化物等都会大大加速PVC的分解。
PVC的热氧老化较复杂,一些文献报道将PVC的热降解过程分为两步。
(一)脱氯化氢:PVC聚合物分子链上脱去活泼的氯原子产生氯化氢,同时生成共轭多烯烃;(二)更长链的多烯烃和芳环的形成:随着降解的进一步进行,烯丙基上的氯原子极不稳定易脱去,生成更长链的共轭多烯烃,即所谓的“拉链式”脱氢,同时有少量的C-C键的断裂、环化,产生少量的芳香类化合物。
其中分解脱氯化氢是导致PVC老化的主要原因。
关于PVC的降解机理比较复杂,没有统一的定论,研究者提出的主要有[4]自由基机理、离子机理和单分子机理。
2. PVC的热稳定机理在加工过程中,PVC的热分解对于其他的性质改变不大,主要是影响了成品的颜色,加入热稳定剂可以抑制产品的初期着色性。
当脱去的HCl质量分数达到0。
1%,PVC的颜色就开始改变。
根据形成的共轭双键数目的不同,PVC会呈现不同种颜色(黄、橙、红、棕、黑)。
如果PVC热分解过程中有氧气存在的话,则将会有胶态炭、过氧化物、羰基和酯基化合物的生成。
但是在产品使用的长时间内,PVC的热降解对材料的性能影响很大,加入热稳定剂可以延迟PVC降解的时间或者降低PVC降解的程度.在PVC加工的过程中加入热稳定剂可以抑制PVC的降解,那么热稳定剂的起到的主要作用有:通过取代不稳定的氯原子、吸收氯化氢、与不饱和部位发生加成反应等方式抑制PVC 分子的降解。
PVC稳定剂的作用机理及用途解析

PVC稳定剂的作用机理及用途解析PVC稳定剂是一种添加剂,用于在聚氯乙烯(PVC)的制造和加工过程中,防止PVC在加工、使用和储存过程中脱氢氯化物和分解,从而延长PVC的使用寿命。
PVC稳定剂起到阻止PVC分子链断裂和颗粒降解的作用,使PVC能够在高温和长期暴露于光线、水和氧化物等环境中保持稳定。
1.去酸:PVC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会发生脱氢氯化反应,产生HCl。
PVC稳定剂中的酸酯类物质能与HCl反应,将其中和并脱除,避免进一步腐蚀PVC分子链或颗粒。
2.螯合金属离子:PVC稳定剂中的有机酸或硫醇类化合物能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降低金属离子对PVC的催化氧化作用,减少其对PVC分子链的破坏。
3.溶解氧:PVC稳定剂中的氯化锡化合物能与空气中的溶解氧反应,形成不溶性的氧化锡,减少氧对PVC的溶解和氧化作用。
4.吸收紫外线:PVC稳定剂中的有机锑化合物或有机锡化合物能吸收紫外线,减少紫外线对PVC的照射和降解作用。
1.塑料制品:PVC稳定剂是制造PVC塑料制品(如管道、电线、复合材料等)的重要添加剂。
它可以改善PVC的热稳定性和耐候性,提高塑料制品的使用寿命和质量稳定性。
2.建筑材料:PVC稳定剂也广泛应用于PVC建筑材料,如地板、壁板、屋顶膜等。
它可以提高PVC材料的热稳定性和耐候性,增加材料的抗老化能力,延长使用寿命。
3.医疗器械:PVC稳定剂在医疗器械方面的应用也很广泛,如输液袋、输血管、导管等。
在这些应用中,PVC稳定剂能够提高PVC材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医疗器械的高品质和长期安全使用。
4.包装材料:PVC稳定剂也常用于食品包装材料,如保鲜膜、食品袋等。
它可以提高PVC包装材料的稳定性和耐候性,确保食品的安全和保鲜效果。
5.汽车行业:PVC稳定剂也广泛用于汽车行业,如汽车内饰、车身密封条等。
它可以提高汽车零部件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延长使用寿命,同时还能提供良好的表面质量和外观效果。
总之,PVC稳定剂的主要作用是保护PVC材料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PVC热稳定剂品种简介共7页word资料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PVC热稳定剂品种简介[ 2009-11-18 16:11:06] 作者:s 来源:s聚氯乙烯主稳定剂是指那些单独使用时就有稳定效果的化合物,而副稳定剂是那些单独使用无效而与主稳定剂配合时却起增效作用的化合物。
某些主稳定剂之间或某些主副稳定剂之间选择使用后会起协同作用。
一、盐基性铅盐盐基性铅盐是用于聚氯乙烯最早也是最广泛的一种热稳定剂,呈碱性,故能与PVC受热后产生的HCl反应而起稳定作用。
从毒性、抗污性和制品透明性来看,铅盐并不理想。
但它的稳定效果好、价格低廉,故仍大量用于廉价的PVC挤出和压延制品中。
因它有优良的电性能和低吸水性,故广泛地用作PVC的电绝缘制品、唱片和泡沫塑料的稳定剂。
1.1、三盐基硫酸铅(也称三碱式硫酸铅)白色粉末,比重7.10,味甜,有毒;易吸湿,无可燃性和腐蚀性。
不溶于水,但能溶于热的醋酸胺,潮湿时受光后会变色分解。
折射率2.1,常用作电绝缘产品的稳定剂。
1.2、二盐基亚磷酸铅这是一种细微针状结晶粉末;比重6.1,味甜有毒;200℃左右变成灰黑色,450℃左右变成黄色。
本品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溶于盐酸。
折射率2.25,有抗氧剂作用,是一种优良的耐气候性稳定剂。
二、金属皂类金属皂类也是一类广泛使用的聚氯乙烯热稳定剂。
以羧酸钡、羧酸镉、羧酸锌、羧酸钙的单质或混合物使用。
其稳定作用是由于它能在聚氯乙烯分子链上开始分解的地方起酯化作用。
稳定作用的强弱与金属皂中的金属比、羧酸类型以及配方中是否存在诸如亚磷酸酯、环氧化油、抗氧剂等协合剂有关。
其中镉皂和锌皂的稳定作用最大。
2.1、硬脂酸铅这是一种细微粉末,它不溶于水,溶于热的乙醇和乙醚。
在有机溶剂中加热溶解,再经冷却成为胶状物。
遇强酸分解为硬脂酸和相应的铅盐,易受潮。
有良好润滑性,熔点低而确保其有良好分散性。
2.2、2—乙基乙酸铅它可溶于溶剂和增塑剂。
通常配成57-60%的矿物油或增塑剂的溶液出售。
pvc热稳定剂的作用机理

pvc热稳定剂的作用机理PVC热稳定剂的作用机理引言:PVC(聚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化学性。
然而,PVC在高温条件下容易发生热分解,导致其性能下降。
为了提高PVC的热稳定性,常常需要添加热稳定剂。
本文将介绍PVC热稳定剂的作用机理。
1. 热稳定剂的基本作用热稳定剂是一种能够抑制或延缓塑料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热分解的添加剂。
对于PVC来说,热稳定剂可以防止其在高温下发生分解反应,从而提高塑料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
2. 主要作用机理:(1)热稳定剂的抗氧化作用热稳定剂中的抗氧化剂可以有效地抵御PVC在高温下与氧气的反应。
当PVC加热时,氧气会与PVC中的氯原子反应,从而引发自由基反应,导致PVC的热分解。
热稳定剂中的抗氧化剂可以捕获并中和这些自由基,防止它们引发链式反应,从而抑制PVC的热分解。
(2)热稳定剂的酸中和作用PVC的热分解通常是由于酸性物质的存在引起的。
热稳定剂中的酸中和剂可以中和PVC分解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从而防止酸催化反应的进行。
通过中和酸性物质,热稳定剂可以保持PVC体系的中性或碱性环境,减缓或抑制PVC的热分解过程。
(3)热稳定剂的氢氯酸中和作用PVC在加热过程中会生成氢氯酸(HCl),而HCl是促进PVC热分解的重要因素。
热稳定剂中的氢氯酸中和剂可以与PVC分解过程中产生的HCl反应,生成相对稳定的化合物,从而减缓或抑制PVC的热分解。
(4)热稳定剂的氢氧化反应作用热稳定剂中的氢氧化物可以与PVC分解产生的酸反应,生成相对稳定的化合物。
这种氢氧化反应作用可以中和酸性物质,降低PVC体系的酸性度,从而减缓或抑制PVC的热分解。
(5)热稳定剂的金属络合作用热稳定剂中的金属络合剂可以与PVC分解过程中产生的酸反应,形成金属络合物。
这些金属络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可以在高温下稳定存在,防止PVC的热分解。
3. 热稳定剂的分类及应用根据作用机理和化学结构的不同,热稳定剂可以分为有机热稳定剂和无机热稳定剂两大类。
pvc稳定剂参数

pvc稳定剂参数摘要:1.PVC 稳定剂的定义和作用2.PVC 稳定剂的分类3.PVC 稳定剂的参数4.PVC 稳定剂的选择和应用5.PVC 稳定剂的发展趋势正文:一、PVC 稳定剂的定义和作用聚氯乙烯(PVC)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塑料材料,其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到热、光、氧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降解。
为了提高PVC 的稳定性,需要在PVC 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稳定剂。
PVC 稳定剂是一种能提高PVC 耐热性、耐候性、耐化学品侵蚀性等性能的添加剂,能有效延缓PVC 材料的老化过程。
二、PVC 稳定剂的分类根据作用机理和成分,PVC 稳定剂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热稳定剂:主要作用是提高PVC 的热稳定性,防止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降解。
常见的热稳定剂有铅盐、镉盐、钡盐等。
2.光稳定剂:主要作用是吸收和消耗紫外线,防止PVC 在光照条件下发生老化。
常见的光稳定剂有紫外线吸收剂、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等。
3.抗老化剂:主要作用是减缓PVC 材料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常见的抗老化剂有硫化橡胶、亚磷酸酯类等。
三、PVC 稳定剂的参数在选择PVC 稳定剂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参数:1.热稳定性:热稳定性是衡量稳定剂效果的重要指标,通常使用“初期热稳定性”和“长期热稳定性”来评价。
2.光稳定性:光稳定性好的稳定剂能有效延缓PVC 在光照条件下的老化。
3.相容性:稳定剂与PVC 的相容性好,可以提高产品的加工性能和使用寿命。
4.环保性:环保型稳定剂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主要考虑其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
四、PVC 稳定剂的选择和应用在选择PVC 稳定剂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领域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稳定剂。
例如,在电线电缆行业,需要选择具有良好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的稳定剂;在户外建筑材料中,需要选择具有优异抗老化性能的稳定剂。
五、PVC 稳定剂的发展趋势随着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PVC 稳定剂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无毒、低毒稳定剂的研发和应用: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pvc稳定剂参数

pvc稳定剂参数一、引言PVC(聚氯乙烯)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塑料材料,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一定的稳定剂以保证其性能稳定。
稳定剂的种类繁多,选择合适的稳定剂对PVC制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PVC稳定剂的种类、选择原则、应用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二、PVC稳定剂的种类及作用1.热稳定剂:热稳定剂主要用于提高PVC在高温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分解和变色。
常见的热稳定剂有锌钡剂、钙锌剂、稀土稳定剂等。
2.光稳定剂:光稳定剂能够提高PVC制品在阳光下的耐候性,延长使用寿命。
常见的光稳定剂有有机锡类、苯并三唑类、受阻胺类等。
3.抗氧剂:抗氧剂主要用于防止PVC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因氧化而导致的性能下降。
常见的抗氧剂有酚类、酮类、胺类等。
三、PVC稳定剂的选择原则1.材质匹配性:选择与PVC材质相匹配的稳定剂,确保稳定剂与PVC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2.制品性能要求:根据PVC制品的性能要求,选择具有相应功能的稳定剂。
例如,对于户外使用的PVC制品,应选择具有良好耐候性的光稳定剂。
3.环境条件:考虑使用环境条件,如温度、光照等因素,选择适合的稳定剂。
四、PVC稳定剂的应用及注意事项1.稳定剂的添加量:根据PVC制品的性能要求和加工条件,合理控制稳定剂的添加量。
添加量过少,难以达到预期的稳定效果;添加量过多,可能导致制品性能下降、成本增加。
2.稳定剂的混合与分散:在添加稳定剂时,要注意将其充分混合和分散,以确保稳定剂在PVC制品中发挥最佳效果。
3.制品加工工艺:合理调整加工工艺,如温度、时间等,以保证稳定剂在PVC制品中的良好分布和性能。
五、结论PVC稳定剂的选择和应用对PVC制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对PVC稳定剂的种类、选择原则、应用及注意事项的了解,可以为PVC 制品生产提供指导,提高制品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PVC热稳定剂

纯PVC树脂对热极为敏感,当加热温度达到900C以上时,就会发生轻微的热分解;当温度达到1200C后,即发生明显的热分解反应,使PVC树脂颜色逐渐加深,PVC的热降解机理十分复杂,但PVC的热分解反应的实质是由于脱HCl反应引起的一系列反应,最后导致大分子链断裂。
虽然PVC的热分解机理还不十分成熟,但防止PVC热分解的热稳定机理则比较成熟,它是通过如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热稳定目的的。
1.捕捉PVC热分解产生的HCl,从而防止HCl的催化降解作用。
铅类稳定剂主要按此机理作用,此外还有金属皂类、有机锡类、亚磷酸酯类及环氧类等按此机理作用。
2. 置换活泼的烯丙基氯原子。
金属皂类、亚磷酸酯类和有机锡类可按此机理作用。
3. 与自由基反应,中止自由基的传递。
有机锡类和亚磷酸酯类按此机理作用。
4. 与共轭双键加成作用,抑制共轭链的增长。
有机锡类和环氧类按此机理作用。
5. 分解氢过氧化物,减少自由基的数目。
有机锡和亚磷酸酯类按此机理作用。
6. 钝化有催化脱HCl作用的金属离子。
同一种稳定剂可按几种不同的机理实现热稳定目的。
实践证明,添加热稳定剂是提高PVC热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PVC热稳定剂种类较多。
按其化学成分有盐基性铅盐、金属皂(高级脂肪酸钡、铅、隔、钙、锌、镁、钾、锶等)、有机锡、环氧化合物、亚磷酸酯、稀土化合物及硫醇锑等。
配方设计时,通常将不同种类或同一种类的几种稳定剂并用,产生协同、加合或互补效果。
因单一成分的热稳定剂难以满足热稳定性和综合性能要求,复合型(液体、膏状、片状)热稳定剂的开发应用得到迅速发展。
常用的主热稳定剂品种。
铅盐类铅盐类是PVC最常用的热稳定剂,其用量可占PVC热稳定剂的一半以上。
铅盐类稳定剂的优点:热稳定性优良,具有长期热稳定性,电气绝缘性能优良,耐候性好。
铅盐类稳定剂的缺点:分散性差,毒性大,有初期着色性,难以得到透明制品,也难以得到鲜艳色彩的制品,缺乏润滑性,以产生硫、隔污染。
常用的铅盐类稳定剂有三碱式硫酸铅,分子式为:3PbO·PbSO4·H2O,代号TLS,白色粉末,密度6.4g/cm3。
最新PVC热稳定剂的种类划分与作用机理

最新PVC热稳定剂的种类划分与作用机理PVC热稳定剂是一种常用的添加剂,用于提高聚氯乙烯(PVC)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
PVC热稳定剂的种类很多,可以根据其化学结构和作用机理进行分类。
根据化学结构,PVC热稳定剂可以分为无铅热稳定剂和含铅热稳定剂两大类。
1.无铅热稳定剂:(1)有机锡热稳定剂:有机锡热稳定剂是常用的无铅热稳定剂。
它们包括有机锡醇酸盐、有机锡酮盐等。
有机锡热稳定剂可以通过在PVC中形成络合物或与氯化氢气体反应来起到稳定的作用。
(2)有机硫热稳定剂:有机硫热稳定剂包括有机硫化物和有机硫酸盐等。
它们通过与HCl反应生成不活泼的金属盐,从而阻止PVC的降解。
(3)有机磷热稳定剂:有机磷热稳定剂是一类通过与HCl反应形成不活泼的金属盐,或者通过双键吸收氯原子来延缓PVC降解的化合物。
(4)有机锑热稳定剂:有机锑热稳定剂可以通过与PVC中的HCl发生反应生成不活泼的锑酸盐,从而提高PVC的耐热性。
2.含铅热稳定剂:(1)无机铅热稳定剂:无机铅热稳定剂是一类由氧化铅、碳酸铅、醋酸铅等组成的无机盐。
它们可以通过与Cl原子结合并形成不活泼的金属氯化物来起到稳定的作用。
(2)有机铅热稳定剂:有机铅热稳定剂是一类由有机酸盐铅、有机酐盐铅等组成的含铅化合物。
它们可以通过在PVC中形成络合物、与Cl原子结合或消耗自由基来防止PVC的降解。
PVC热稳定剂具有以下几种作用机理:1.作为氯化氢中和剂:热稳定剂中的铅、锡、硫等元素可以与PVC分解时生成的氯化氢反应,生成不活泼的金属盐,从而减少了氯化氢的腐蚀作用,保护PVC的稳定性。
2.作为空气氧化剂:有机锡热稳定剂、有机硫热稳定剂等可以在PVC 受到氧气的氧化时被氧化,从而保护了PVC的稳定性。
3.作为吸热剂:有机锑热稳定剂可以在PVC发生降解反应时,吸收热能,从而阻止了PVC的降解。
4.作为自由基捕捉剂:有机铅热稳定剂可以与PVC分解时产生的自由基反应,从而消耗了分解反应中的活性物质,减缓了PVC的降解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VC热稳定剂的种类划分及作用机理
2009/1/8/09:24 来源:太原市塑料研究所作者:白启荣
慧聪塑料网讯:1塑料热稳定剂种类划分
热稳定剂是一类能防止或减少聚合物在加工使用过程中受热而发生降解或交联,延长复合材料使用寿命的添加剂。
常用的稳定剂按照主要成分分类可分为盐基类、脂肪酸皂类、有机锡化合物、复合型热稳定剂及纯有机化合物类。
1)盐基类热稳定剂:盐基类稳定剂是指结合有“盐基”的无机和有机酸铅盐,这类稳定剂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耐候性和电绝缘性,成本低,透明性差,有一定毒性,用量一般在0.5%~5.0%。
(文章来源环球聚氨酯网)
2)脂肪酸类热稳定剂:该类热稳定剂是指由脂肪酸根与金属离子组成的化合物,也称金属皂类热稳定剂,其性能与酸根及金属离子的种类有关,一般用量为0.1%~3.0%。
3)有机锡类热稳定剂:该类热稳定剂可与聚氯乙烯分子中的不稳定氯原子形成配位体,而且在配位体中有机锡的羧酸酯基与不稳定的氯原子置换。
这类热稳定剂的特点是稳定性高、透明性好、耐热性优异,不足之处是价格较贵。
4)复合型热稳定剂:该类热稳定剂是以盐基类或金属皂类为基础的液体或固体复合物以及有机锡为基础的复合物,其中金属盐类有钙—镁—锌、钡—钙—锌、钡—锌和钡—镉等;常用的有机酸如有机脂肪酸、环烷酸、油酸、苯甲酸和水杨酸等。
5)有机化合物热稳定剂:该类热稳定剂除少数可单独使用的主稳定剂(主要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外,还包括高沸点的多元醇及亚磷酸酯,亚磷酸酯常与金属稳定剂并用,能提高复合材料的耐候性、透明性,改善制品的表面色泽。
2PVC热稳定剂的作用机理
1)吸收中和HCL,抑制其自动催化作用。
这类稳定剂包括铅盐类、有机酸金属皂类、有机锡化合物、环氧化合物、酚盐及金属硫醇盐等。
它们可与HCL反应,抑制PVC脱HCL的反应。
2)置换PVC分子中不稳定的烯丙基氯原子抑制脱PVC。
如有机锡稳定剂与PVC 分子的不稳定氯原子发生配位结合,在配位体中,有机锡与不稳定氯原子置换。
3)与多烯结构发生加成反应,破坏大共轭体系的形成,减少着色。
不饱和酸的盐或酯含有双键,与PVC分子中共轭双键发生双烯加成反应,从而破坏其共轭结构,抑制变色。
4)捕捉自由基,阻止氧化反应。
如加入酚类热稳定剂能阻滞脱HCL,是由于酚给出的H原子自由基能与降解的PVC大分子自由基偶合,形成不能与O2反应的物质,而具有热稳定作用。
这种热稳定剂可具有一种或兼具几种作用。
理想的PVC热稳定剂应是一种多功能物质,或者是一些材料的混合物,它们能够实现以下功能:一是置换活泼、不稳定的取代基;二是吸收并中和PVC加工过程中放出的HCL,消除HCL的自动催化降解作用;三是中和或钝化对降解起催化作用的金属离子及其他有害杂质;四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化学反应可阻断不饱和键的继续增长,抑制降解着色;五是最好对紫外光有防护屏蔽作用。
通常热稳定剂根据各自的特殊效能配合使用,单独使用的情况极少,而且大部分品种是粉末状,一些是毒性很大的化学物质。
为了使用方便,防止粉尘中毒,减小毒性物质或代之以无毒性物质,近年国内外研制出许多种复合稳定剂,例如,世界著名的德国熊牌复合稳定剂系列,美国、德国、日本、荷兰等国的有机锡或复合有机锡稳定剂,都在中国占有相当的市场。
因此,全力推广应用我国研制的具有高效、低成本、无粉尘污染及无毒或低毒性的新型复合稳定剂,是我国塑料工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3PVC加工需用热稳定剂原理分析
理想的PVC结构是首—尾结构-CH2-CHCl-CH2-CHCl-,是相当稳定的。
但是至今合成PVC的方法还不能像合成顺丁橡胶那样,在齐格尔催化剂的作用下使顺丁二烯进行定向有规聚合。
氯乙烯的聚合是自由基的无规聚合,它除了有稳定的首—尾结构,还有首—首结构-CH2-CHCl-CHCl-CH-,尾—尾结构-CHCl-CH2-CH2-CHCl-;有偶合歧化生成乙烯基结CH2=CH-CHCl-CH2-结构和烯丙基氯-CH2-CH=CH-CHCl-CH2等。
在PVC合成中生成烯丙基氯、叔碳氯和双键等是其分子链结构中不稳定因素,不稳定顺序为:PVC分子链内部的烯丙基氯>叔碳氯>端基烯丙基氯>仲氯。
PVC加工时易于降解正是因为PVC分子链的结构中存在着不稳定因素,如不进行稳定化改性,其分解温度为130℃左右,但要将PVC树脂加工成有用的制品,成型温度要在190℃以上。
因此,必须添加热稳定剂对其结构进行稳定化改进。
4各类热稳定剂受热变色评析
理想的热稳定剂应同时具有吸收HCL、消除活性部位、向共轭多烯链加成、破坏碳正离子盐、防止自动氧化等功能,而又不产生对PVC降解有催化作用的产物。
实际的热稳定剂因具有不同的功能而表现出不同的热稳定特性,大致可分为初期型、长期型、中间型和全能型四类。
1)镉、锌皂属典型的初期型热稳定剂,能快速吸收HCL,并在Cd、Zn的催化下有效地以羧酸根取代PVC链上的不稳定氯原子,从而有效抑制初期降解和着色,但因其消耗快而转化产物CdC12、ZnC12,又是PVC脱HCL的高效催化剂,因而会引发PVC恶性降解使物料突然变黑,因此长期热稳定性差。
2)钡、钙皂属典型的长期型热稳定剂,只有吸收HCL的功能,因此不能有效抑制PVC着色,但因转化产物BaC12、CaC12不具催化活性,不会引起PVC突然变黑,长期热稳定性较好。
3)脂肪酸有机锡属中间型,既能吸收HCL,又能有效地以羧酸根取代PVC链上的不稳定氯原子,并且转化产物不具催化活性。
4)硫醇有机锡则具有全能型特征,能同时以各种机制稳定PVC,转化产物也不具催化活性,因此兼具优异的初期和长期热稳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