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们的错误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3 我们的错误 ▎北师大版 (2)

.《我们的错误》教学内容分析这是一首极受学生喜爱的外国儿童诗。
作者借诗歌的形式,用富含哲理的语言,说明了在人生的道路上直面错误、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重要意义。
这首儿童诗篇幅短小,言简意赅,意蕴深长。
使读者一进入课文就感受一种角色置换,仿佛不是在朗读诗歌,却更像是在与自己的心灵进行对话。
使写作意图于“润物细无声”中浸润于读者心田,更会让学生受益匪浅。
4.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感知、体味、鉴赏,感悟这首诗歌的内涵。
2.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生活的实际来丰富对课文中富有人文气息的内容的理解,使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对自己的错误有正确的认识,并正确对待错误。
3.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学习诗歌的表达方式。
5.教学难点分析抓住重点语句,采用朗读、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理解,体会诗的含义。
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能知错就改。
6.教学课时1课时7.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名言警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吾日三省吾身。
——《论语》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2、学生自读,思考关于什么的名言警句?生活中有没有犯过错误?那当我们面对错误的时候,应该如何去做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来聆听诗人的教诲。
3、导入本课,板书课题:《我们的错误》二、初读诗歌1、自由朗读诗歌,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朗读情况。
同桌互读,指名读,纠正读音。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犯错误,诗人列举了两件很平常的小事,指名读第一节。
当我们犯错误以后,该怎么做呢?指名读第二节。
是啊,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勇敢的面对错误,在错误中成长。
指名读三四小节。
3、再读课文,你一定还会有新的收获。
默读诗歌,画出给你印象深刻的句子,反复阅读,认真体会,可以在旁边做出批注;有不懂的问题要标记出来。
三、精读诗歌,感悟内涵。
预设统领全文的问题:诗中的哪些话最形象?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文中关键的词(句、段)1、“失败也可能是成功之母。
”这句话,很多学生都耳熟能详,但是未必真正做过深入的思考过,理解这个句子可以涉及到以下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失败是成功之母?什么情况下会一错再错?补充从失败的教训中崛起的人和事情,深化认识。
2019-2020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3. 我们的错误(教案)

3.《我们的错误》教案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我们的错误》是坦桑尼亚小说家、语言学家沙班•罗伯特的一首诗歌,入选教材时有改动。
诗歌的作者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警醒错误的存在,歌咏、赞叹“我们的错误”。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2、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学习诗歌的表达方式。
3、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理解、体味、鉴赏、感悟这首诗歌的内涵。
教学重点是:抓住能唤起学生心灵触动的关键语句,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丰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执教《我们的错误》不能仅仅停留在诗歌的表面,而要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领会作者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又要大胆拓展教材,构建民主、开放的语文课堂模式,不断提升每一个孩子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同学们,在人生的旅途中,错误总象抛甩不掉的尾巴伴随人的终生,总是和人们如影随形。
无论你是凡人还是伟人,也无论你情愿还是不情愿,错误就象一位不速之客,时不时的不期而至,和人们相遇相逢。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外国诗歌,名字叫《我们的错误》。
请大家翻开教材。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熟悉作者。
同学们注意到本首诗歌的作者了吗?有没有相关的资料和大家交流?课件出示作者及其作品风格的简介。
3.导入新课:作者完全象一个温和的长者,象一个谦和可敬的导师,用平等的身份,可亲的态度,温和、朴素而简明的语言,和人们娓娓交谈。
没有居高临下的优越,没有声色俱厉的责备,他态度和蔼,委婉亲切,从各个角度讲述道理,告诫世人,给人深刻的警示。
最新部编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我们的错误》教学设计

我们的错误教学要求1.认读课文中的生字,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会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抓住第三、四小节的重点词语,体会“可怕的是错误地对待错误”和“错误是必修的一课啊”的深刻含义,并结合个人经历,交流各自的看法。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学习,阅读有关正确地对待错误的文章,培养学生整理、搜集的能力,鼓励学生学会积累。
难点:培养学生整理、搜集的能力,鼓励学生学会积累。
教学课时两课时1我们的错误习击鼓总有漏拍的时候,练习舞蹈也会迈错脚步。
[①这一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年轻人啊, 谁又能不犯错误?节导读:用人们的经历中两件看似平常的小事,引出了人生中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人都难免会犯错误。
道错了,3不难把错误根除。
错误可能是再一次错误的开始,失败也可能是成功之母。
[②怎样理解这句话?] 1知识点详解 ☜2 ①举例子,说明在日常生活中错误时常出现。
3②重点句解析:如果不去改正错误,那么可能会以此为基石犯更大的错误;如果及时改正错误,那么可能会积累经验教训并走向成功。
节导读:写错误有其危害性,但也不能否认它的作用,要正确地认识错误的存在。
4生的道路曲曲折折,天才伟人也犯错误。
错误,不会使他们畏缩不前,跌倒爬起来,重新上路![③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可怕的不是错误,可怕的是错误地对待错误。
[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5节导读:写天才伟人也犯错误,但他们对待错误的态度是“跌倒爬起来,重新上路”。
要求我们要正确地对待错误。
误是必修的一课啊,每个人都要细细地研读。
[⑤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细细研读啊,把它读懂,把它读懂啊,你才会成熟。
上好人生这一课啊,你将永远不会糊涂![⑥这句话有什么含义?]节导读:写错误人人都会犯,需要我们正确地认识、认真地对待,及时地改正,只有做好这三方面,人生才会更加美好。
1.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我们的错误》教学设计优秀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我们的错误》教学设计优秀《我们的错误》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我们的错误》是一首外国儿童诗,它用富含哲理的语言,以一种内心剖白的形式与学生进行对话,说明了在人生道路上面对错误,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重要意义,从而引导学生面对错误时,要正确认识它,并采用积极的态度改正它学校和学生状况分析我校一贯重视抓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平时班中有犯了错误的学生,全班同学都敢于批评指出,以理奉劝,并能热情协助其改正错误,班中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风气较浓。
所以学习这首诗歌先让学生反复吟诵,在读中感悟,再充沛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与情感的参与,让学生联系自身的实际,用发生在自身身上或身边的事例来丰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感悟诗歌的内涵。
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1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感知、体味、感悟这首诗歌的内涵。
3.抓住关键词句,启发学生联系自身的实际来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4.培养学生正确面对错误,积极改正错误的品格。
5.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学习诗歌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课前学生分组采访身边最敬佩的人是怎样看待错误的。
要求定好采访对象,拟好采访提纲,再做好采访记录,最后全组讨论写好采访后感。
教学过程一、营造氛围,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课前老师安排大家采访你身边最敬佩的人怎样看待错误的,让大家当了一回记者,现在我们召开一个小小的采访发布会,请各组的首席记者简要地说说采访的情况。
(各组代表汇报)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外国儿童诗《我们的错误》,相信能让大家对“错误”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板书课题,生齐读。
)[结合本单元“语文天地”中“初显身手”环节,课前指导学生调查采访自身身边最敬佩的人如何看待错误,让学生合作完成采访任务,既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又为上课伊始营造氛围打下感情基础,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生字词。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们的错误》教案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们的错误》教案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们的错误》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生字4个;理解并积累本课重点词句,理解诗歌内容。
能力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和阅读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诗歌,培养学生正确面对错误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错误。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理解诗歌内容,让学生如何面对错误并正确认识错误。
教学方法:
指导法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
教具准备:
小黑板
课时计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2、
3、
4、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
2、
3、
4、
第一节:每个人都会犯错。
第二节:错误有反面也有其正面的作用。
第三节:应该正确地对待错误。
第四节:要认真对待错误。
三、自读课文,做批注。
四、作业布置
1、
2、
第二课时
一、集体、个别朗读课文。
二、结合实际理解内容。
1、
2、
4、
三、拓展延伸
谈谈学习课文后的感受和收获。
四、作业布置
1、
A、字。
B、词。
C、句(抄写自己认为最形象的句子)。
D、段(课后第一题)。
2、
五、课后小结
板书设计:
我们的错误
学会正确认识错误
错误让我们走向成功。
五年级语文上册《我们的错误》教案北师大版

我们的错误师: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大家采访你身边最敬佩的人怎样看待错误的,让大家当了一回记者,现在我们召开一个小小的采访发布会,请各组的首席记者简要地说说采访的情况。
(各组代表汇报)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句话,请看大屏幕,谁来读给大家听?(课件指名读)师:听完之后,你有什么发现?生:这几句话都是与错误有关的名言警句。
(师板书:错误)师:同学们,在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中,错误总象甩也甩不掉的尾巴伴随着人的一生,总是和人们如影随形。
无论你是凡人还是伟人,也不论你愿不愿意,错误就像一位不速之客,时不时的不期而至,和人们相遇相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外国诗歌——《我们的错误》,(课题补充完整)相信能让大家对“错误”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生齐读。
)师:这是一首外国诗歌,作者沙班·罗伯特是坦桑尼亚的小说家,语言学家。
(课件出示)师:首先我们来看看学习诗歌的方法。
(课件出示)指名读。
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会,同桌互检识字情况。
师:指名接读课文,其它同学思考,从诗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师:谁来把你从诗中了解到的说给大家听。
生1:我知道了人都会犯错误。
生2:我知道错误可以产生两种结果,一是,一错再错,二是,吸取教训走向成功。
生3:我知道了天才伟人也会犯错误,只是他们没有被错误吓倒,而是爬起来重新上路。
生4:我了解到把错误读懂,我们就会成熟。
师:同学们自己读诗就能有这么多收获,真是了不起。
这首小诗总共有四个小节(出示课件)师:我们再来细读课文,相信在这一过程中,你一定会有新的感悟。
师:请全体女同学读第一小节。
大家看在这一小节中,你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学习击鼓和练习舞蹈都会出错。
师:不错。
“学习击鼓总有漏拍的时候,练习舞蹈也会迈错脚步。
”句中的“漏拍”、“迈错脚步”用来比喻什么?(课件出示)生:“漏拍”、“迈错脚步”用来比喻人生中的错误。
师: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出示)生活中除了这两种常见的错误,你还犯过什么错误?生1:我上课时爱开小差,有时需要老师和同学提醒我,我才能集中注意力。
五年级语文上册《我们的错误》教案 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理解“可怕的不是错误,可怕的是错误地对待错误”的深刻含义。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拓展阅读、更加明确正确面对错误的重要性。
能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如何正确面对错误、改正错误的重要性。
3、在熟读的基础上能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阅读,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理解“可怕的不是错误,可怕的是错误地对待错误”的深刻含义。
难点:认识如何正确面对错误、改正错误的重要性。
并用来正确指导自己的人生。
跟老师一起学:1、订正读音。
注意:曲曲折折、畏缩不前2、自由读课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思考诗中哪些话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为什么?第一小节:学习“学习击鼓总有漏拍的时候,练习舞蹈也会迈错脚步。
”时可叫学生模仿句式联系实际再说几句。
以便进一步体会“谁又能不犯错误。
”第二小节:“错误可能是再一次错误的开始。
失败也可能是成功之母。
”这句话中出现了两个“可能”在犯错误时一种可能是错上加错,另一种可能却是成功。
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不同的结果呢?第三小节:“可怕的不是错误,可怕的是错误地对待错误。
”为什么错误不可怕?结合实际谈一谈为什么错误地对待错误是可怕的?第四节:错误是我们每个人必修的一课,你要怎样读懂它呢?4、二、三小节是否可以交换位置?为什么?(只有先正确认识错误,才能勇于改正错误。
)5、我国古典名著《左传•宣公二年》上有这么一句话:“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意思是说,每个人都会犯错,但只要我们在生活中敢于面对错误、改正错误。
相信大家在错误面前会做一个真正坚强的人。
课后反思:。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们的错误》优秀教学设计

《我们的错误》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1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感知、体味、感悟这首诗歌的内涵。
3.抓住关键词句,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来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4.培养学生正确面对错误,积极改正错误的品格。
5.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学习诗歌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课前学生分组采访身边最敬佩的人是怎样看待错误的。
要求定好采访对象,拟好采访提纲,再做好采访记录,最后全组讨论写好采访后感。
教学过程一、营造氛围,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大家采访你身边最敬佩的人怎样看待错误的,让大家当了一回记者,现在我们召开一个小小的采访发布会,请各组的首席记者简要地说说采访的情况。
(各组代表汇报)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外国儿童诗《我们的错误》,相信能让大家对“错误”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生字词。
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会,同桌互检识字情况。
2.学生自己练读课文2~3次,把课文读通读顺,边读边做批注。
3.四人小组练读课文,读后交流讨论不理解的问题。
三、品读诗歌,感悟内涵1.开展“读诗擂台赛”:各组比赛读;男女生赛读;师生接力读;个人挑战读。
2.各学习组选一小节诗品读,讨论说说对该小节诗的理解。
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1)生:读了第一小节我们知道了每个人,特别是每个年轻人都免不了会犯错误,就连成吉思汗这样的大英雄也不例外。
……(2)生:从第二小节中我们知道了错误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危害,但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就如平常说的“吃一堑,长一智。
”生:我们小组是这样理解“错误可能是下一次错误的开始,失败也可能是成功之母”。
如果一个人犯了错误,不及时反省,改正错误,那以后还会犯更多的错误。
相反,如果认真反省,在前一次的失败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并用曾经犯下的错误不断提醒自己,激励自己,就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所以不要因为害怕犯错误而停止做事情。
师相机向学生推荐“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重复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们的错误
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
《我们的错误》是坦桑尼亚小说家、语言学家沙班?罗伯特的一首
诗歌,入选教材时有改动。诗歌的作者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警醒错误
的存有,歌咏、赞叹“我们的错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
材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生词。2、了解诗歌的
语言风格,学习诗歌的表达方式。3、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理解、体
味、鉴赏、感悟这首诗歌的内涵。教学重点是:抓住能唤起学生心灵
触动的关键语句,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丰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
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所以,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执教《我们的错误》不能仅仅
停留在诗歌的表面,而要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
生走进文本的深处,领会作者的精神,培养学生准确的人生观、价值
观。“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
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
践中掌握使用语文的规律。”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又要大胆拓
展教材,构建民主、开放的语文课堂模式,持续提升每一个孩子的语
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在人生的旅途中,错误总象抛甩不掉的尾巴伴
随人的终生,总是和人们如影随形。无论你是凡人还是伟人,也无论
你情愿还是不情愿,错误就象一位不速之客,时不时的不期而至,和
人们相遇相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外国诗歌,名字叫《我们的
错误》。请大家翻开教材。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熟悉作者。同学们注意到本首诗歌的作者了吗?有没有相关的
资料和大家交流?课件出示作者及其作品风格的简介。
3.导入新课:作者完全象一个温和的长者,象一个谦和可敬的导
师,用平等的身份,可亲的态度,温和、朴素而简明的语言,和人们
娓娓交谈。没有居高临下的优越,没有声色俱厉的责备,他态度和蔼,
委婉亲切,从各个角度讲述道理,告诫世人,给人深刻的警示。这节
课就让我们通过学习《我们的错误》一课,来进一步端正面对错误的
态度。
[设计意图:磨刀不误砍柴功。导入新课部分的铺垫是非常必要的。
学生接触的外国诗歌不多,对作者也很陌生。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
言实行渲染烘托,就为学习诗歌奠定了比较好的心理基础,也巧妙地
渗透了诗歌所包含的精神实质。]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扫清读书障碍。熟读诗歌,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如:
根除、畏缩不前、必修、研读。
2.自主、独立学习。画出给你印象深刻的句子,反复阅读,认真
体会,能够在旁边做出批注;有不懂的问题要标记出来。
3.合作探讨。小组交流初步的阅读的感受。交流的主要话题:
用自己的话的说出诗歌表述的主要观点;诗歌的层次结构;诗歌
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形象的比喻,有什么好处;与生活现象结合,对诗
歌实行质疑问难。
4.检查、反馈自主学习的情况,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下面的
环节设计做好准备。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是组织者、
引导者,首先体现在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来
读书和质疑问难。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所以学生需要什
么,不需要什么,都是要通过学习实践才能检验出来的,这样,教师
才不至于闭门造车,课堂才不至于僵化。]
三、走进文本,研读课文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抓住感受深刻的句子,实行研读、拓
展、深化和迁移。当学生提出自己重点理解的句子的时候,教师随即
用多媒体课件将相关的内容出示在屏幕上,方便大家交流。
1.“学习击鼓也有漏拍的时候,练习舞蹈也会迈错脚步。”
句子中的“漏拍”、“舞蹈”用来比喻什么?字里行间,体现了
作者对待错误的什么观点?联系周围的事情,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通过讨论,结合学生的亲自经历和他们的所见所闻,使学生认清:
错误常见,不可避免,每个人都可能犯错误,用不着大惊小怪,这是
一个人成长的规律,应该用正常的心态去面对。
2.“失败也可能是成功之母。”
这句话,很多学生都耳熟能详,但是未必真正做过深入的思考过,
理解这个句子能够涉及到以下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失败是成功之母?
什么情况下会一错再错?
补充从失败的教训中崛起的人和事情,深化理解。
3.“可怕的不是错误,可怕的是错误地对待错误。”
教育要点: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文过饰非,讳疾忌医。吃一堑,
长一智。也就是告诉我们犯了错误,要接受教训。在哪儿跌倒,在哪
儿爬起。在日常生活中,对待错误,要做到,早知道,早改过,才能
轻装上阵;错误使人发展,错误使人进步,虽然人们总是渴望持续成
功,但是,客观现实总是挫伤着人们的意志,考验着人类的品德,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