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开采地震勘探2

合集下载

石油开采生产过程

石油开采生产过程

石油开采生产过程来源:杭州北航作者:杭州北航发布时间:2011-03-16查看次数:1453石油开采生产过程石油开采的主要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生产步骤:石油地震勘探-石油测井生产-井下作业生产-采油生产-油气集输以及其他辅助生产过程石油开采的第一步是石油地震勘探,目的是查清地下地质构造和岩性演变过程,寻找油气富集区带,为油田提供油气储量、构造圈闭、钻探井位,以及配合油田开发生产的任务。

目前石油勘探方法主要有地质法、钻井法、化探法、物探发等。

地震勘探作业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环节:第一是野外施工,布置测线、人工激发地震波、地震仪记录;第二是室内资料处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计算地震波在地层的传播速度;第三是地震资料解释,运用地震传播理论和石油地质学原理综合分析,对地下地质构造作出说明,绘制构造图。

石油地震勘探的很足要设备包括车辆(40-70台包括钻机、水罐车、炸药车、震源车、仪器车、运输车排列车等)、经纬仪、GPS、爆炸机、雷管、炸药、电缆、检波器、采集站,记录仪等。

在初步探明油气水储藏情况下,开始进行钻井工程,即通过钻具对地层钻孔,然后用套管连接并向下延伸到油气水层。

钻井工程按照作用可以分为探井、开发井(采油、采气、注水井、观察井、加密井)。

按井位可以分为直井、定向井、水平井、钻井方法主要有顿钻、旋转钻井、井底动力钻井。

钻井工程的设备主要包括井架、绞车、游车、大钩、转盘、钻井泵、动力机组、联动机组、井控、固井设备、发电机组、液压以及空气动力等辅助设备。

(1)测井也叫地球物理测井或石油测井,简称测井。

石油钻井时,在钻到设计井深深度后都必须进行测井,又称完井电测,以获得各种石油地质及工程技术资料,作为完井和开发油田的原始资料。

这种测井习惯上称为裸眼测井。

在油井下完套管后进行的一系列测井,习惯上称为生产测井或开发测井。

测井是确定和评价油、气层的重要手段之一。

(2)石油开采即地震勘探、钻井完井交井以后,将原油从地层中开采出来进入油气集输系统的过程。

石油勘探中的地震勘探工作流程

石油勘探中的地震勘探工作流程

石油勘探中的地震勘探工作流程地震勘探在石油勘探中是至关重要的工作流程。

通过地震勘探,石油公司能够确定潜在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从而为勘探和开采活动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决策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石油勘探中地震勘探的工作流程。

地震勘探是通过使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方式,获取地下地质结构和储层信息的过程。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地震波在不同地质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推断地下岩石的性质和石油储集层的分布情况。

下面将介绍地震勘探的主要工作流程。

首先,地震勘探需要进行区域调查和勘测。

在这一阶段,地震勘探团队会对特定的勘测区域进行必要的调查和研究,包括地理、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的分析,以及前期的数据收集和研究。

这些准备工作旨在确定勘测区域的潜力和可行性。

接下来,需要进行地震数据采集。

地震数据采集是地震勘探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这一阶段主要包括设置地震仪器和传感器,收集和记录地震数据。

这些地震仪器通常被布置在地表或埋入地下以进行地震波的观测。

地震数据的采集通常通过震源的活动来实现,例如人工震源、爆炸震源或重力震源等。

在地震数据采集之后,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成像。

数据处理的目标是将采集到的原始地震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滤波处理、去噪和增强等,以得到更清晰和可解释的地震图像。

这一阶段通常使用各种地震数据处理软件和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和重构,例如地震波反射、逆时偏移等。

接下来,需要进行地震解释和地质建模。

地震解释是根据处理后的地震数据,对地下结构和地质特征进行解释和分析。

地震解释的主要目标是确定潜在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区域,找到可能的石油储集层,以及分析储集层的性质和分布情况。

地震解释通常需要借助地质学的知识和经验,并结合其他地球物理勘探和地质学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最后,需要进行地震模型验证和油气勘探决策。

在这一阶段,地震模型会与实际钻井数据进行比对验证,以评估地震勘探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地震勘探结果还将与其他地球物理勘探数据和地质模型进行综合和比较,以获取更全面的地质认识。

石油勘探中的地震勘探技术研究

石油勘探中的地震勘探技术研究

石油勘探中的地震勘探技术研究地震勘探技术在石油勘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使用地震勘探技术,石油勘探人员能够确定地下岩石层的性质、形状和深度,进而帮助他们找到潜在的石油和天然气储藏。

本文将探讨地震勘探技术在石油勘探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地震勘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它基于地震波在地下岩石层中传播的原理。

通过放置地震仪器并进行震源激发,石油勘探人员能够获取到反射地震波和透射地震波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提供有关地下岩石层的信息,如构造、岩性、孔隙度、饱和度等。

地震勘探技术的数据分析和解释对于确定地下石油和天然气储藏的位置和性质至关重要。

首先,地震勘探技术可以帮助石油勘探人员确定潜在的石油和天然气储藏的位置。

通过分析地震数据,勘探人员可以确定地下构造的特征,如断层、褶皱和凹凸面等。

这些构造往往是石油和天然气聚集的重要场所。

地震勘探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地下图像,帮助勘探人员确定最佳的勘探区域和钻井目标,从而提高勘探的成功率。

其次,地震勘探技术可以帮助石油勘探人员确定地下岩石层的性质。

地震数据中的波形和振幅变化可以提供有关地下岩石层的信息,如岩性、孔隙度和饱和度。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勘探人员可以确定潜在油藏的类型和潜在产量。

此外,地震勘探技术还可以帮助石油勘探人员确定油气运移路径和岩层中的有效圈闭,提高寻找潜在石油和天然气储藏的效率。

除了确定油气储藏的位置和性质之外,地震勘探技术还可以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例如,地震勘探技术可以监测油田的生产状况并帮助石油公司优化生产操作。

通过定期进行地震勘探测量,石油公司可以获取到地下岩石层的变化和流体移动的信息,以指导生产决策。

此外,地震勘探技术还可以帮助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确定钻井方案、改进采油方法和优化油田开发计划,以提高石油和天然气的产量和采收率。

然而,地震勘探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地震数据的解释和解析需要经验丰富的地震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进行。

石油勘探地震勘探技术

石油勘探地震勘探技术

石油勘探地震勘探技术石油勘探是指通过各种方法、手段来寻找和判断地下埋藏石油资源的活动。

而在石油勘探中,地震勘探技术是最为重要和常用的一种方法。

本文将介绍石油勘探地震勘探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其在石油勘探领域的重要性。

一、地震勘探技术的原理地震勘探技术是通过利用地震波在地壳和地球内部的传播规律,来获取地下地层结构及其中可能存在的油气资源信息。

首先,地球内部的岩石和地层会反射、折射、透射和散射地震波。

通过接收这些地震波并对其进行分析,可以推断出地层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状况。

其次,岩石和地层中的石油和天然气会对地震波产生一系列特殊反应,如干扰、吸收、透射等。

利用这些反应,地震勘探技术可以识别石油和天然气的存在位置及分布情况。

二、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地震勘探技术在石油勘探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在未探明石油资源的区域进行勘探,帮助勘探人员确定该区域地下的构造情况、形成模式以及潜在储量,并制定相应的勘探方案。

其次,通过地震勘探技术可以评估油田的规模和勘探程度,为开发和生产提供了宝贵的信息,提高了开发的成功率和效率。

此外,地震勘探技术还可以在油田开发过程中进行监测,及时反馈油藏的变化情况,为油井的管理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三、地震勘探技术在石油勘探中的重要性在石油勘探中,地震勘探技术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它可以提供地下构造和油气储量的精确信息,为石油勘探的决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地震勘探技术可以降低勘探风险,避免了无效探井的开发,节约了勘探成本。

此外,地震勘探技术还可以提高勘探效率,缩短开发周期,使勘探人员快速准确地找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启石油勘探的新篇章。

总结:石油勘探地震勘探技术是一种通过利用地震波传播规律寻找地下石油资源的重要手段。

它的原理基于地震波在地壳和地球内部的传播反应,利用地下岩石和地层对地震波的反射和吸收等特性,确定地层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状况,进而判断石油和天然气的存在情况。

地震勘探技术在石油勘探中应用广泛,在勘探、评估、开发和监测等环节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石油勘探中的地震勘探方法教程

石油勘探中的地震勘探方法教程

石油勘探中的地震勘探方法教程地震勘探是石油勘探中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它通过利用地震波在地壳内的传播特性,以及地下地质构造对地震波传播产生的影响,来获取地下岩层的信息,进而推断出可能存在石油或天然气的区域。

下面将介绍地震勘探中的常用方法和技术。

一、地震波概述在地震勘探中,地震波是实施勘探的基础。

地震波通常包括水平振动的横波(S波)和纵波(P波)。

P波是沿着传播方向的压缩波,而S波是沿着传播方向的横波。

这些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速度和路径受到地下岩石的物理特性和地形的影响。

二、地震勘探常用方法1. 反射地震勘探反射地震勘探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地质勘探方法之一。

在这种方法中,地震波首先通过震源产生,沿着地下岩层传播,一旦遇到不同密度或声阻抗的地层边界,部分地震波将会发生反射,并返回地面,被接收器记录下来。

通过分析这些反射波的特征,可以推断出地层的分布、地下构造的特征以及可能存在的石油或天然气的区域。

2. 折射地震勘探折射地震勘探是通过分析地震波在岩石中的折射和绕射特性,来推断地下岩层的情况和存在石油或天然气的可能性。

这种方法常用于地下岩石有复杂构造或存在倾斜的情况下。

3. 井下地震勘探井下地震勘探是将地震勘探的装置和设备安装在已经钻完的井中,通过在井中产生震源和接收地震信号,来获取地层的地震数据。

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已经钻井的油田或天然气田中,可以提高勘探的精度和准确性。

三、地震勘探的流程与技术1. 设计地震勘探的参数和布局在地震勘探中,需要首先根据勘探区域的地质构造和特点,确定合理的震源能量、接收器位置和工作频率等参数。

根据地下岩层的深度和目标层位,确定最佳的分辨率和有效侧向范围。

然后根据布局参数设计合理的勘探网格。

2. 数据采集与处理在地震勘探中,通过在地面或井下布设的接收器阵列,采集到的地震数据需要经过专业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噪声的剔除和数据质量的检测,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石油勘探地震规范

石油勘探地震规范

石油勘探地震规范地震勘探是石油勘探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它通过对地下的地震波传播特征进行监测和分析,以获取地下构造与油气资源分布等信息。

在进行地震勘探工作时,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规范与标准,以确保勘探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就石油勘探地震规范进行论述,主要包括地震勘探的原理与方法、数据采集与处理、质量控制、仪器设备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1. 地震勘探的原理与方法地震勘探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的特点,通过监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反射、折射等现象,来获得地下构造与油气资源分布的信息。

在进行地震勘探工作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与方法:1.1 叠加全面的地震剖面:合理选择测线的布置,使得测线覆盖面积广,且各测点之间的距离均匀分布,以保证勘探结果全面而准确。

1.2 合理选择地震波源:根据勘探区域的地质特征和勘探目标,合理选择地震波源的类型和能量大小,以提高勘探效果。

1.3 适当选择接收器参数:根据地震波传播的深度和目标层位的特征,合理选择接收器参数,并进行维护和校准,以确保接收到准确的地震波信号。

2. 数据采集与处理地震勘探中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是保证勘探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在数据采集与处理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规范:2.1 合理的采样周期和采样率: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和目标层位的特征,合理选择采样周期和采样率,并确保采集到足够的数据量。

2.2 数据质量控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等方面的监测与评估。

2.3 数据处理:通过采用适当的滤波、去噪等数据处理方法,提取出地震波的信号,剔除掉干扰和噪音,以获得清晰的勘探结果。

3. 规范的质量控制为了确保地震勘探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规范的质量控制。

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3.1 仪器设备标定与校准:对地震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的标定和校准,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3.2 现场实时监测:在地震勘探工作进行过程中,进行现场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影响勘探结果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进。

石油开采原理及过程

石油开采原理及过程

石油开采原理及过程
石油开采原理及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质勘探:通过地质勘探工作,包括地震勘探、地层钻井等方式,确定潜在的石油储量并进行评估。

2. 井口准备:在勘探和评估之后,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钻井工作。

这涉及到地质勘探的结果,地层条件和设备要求等方面的综合考虑。

3. 钻井工作:钻井工作是石油开采过程的核心环节。

它包括钻孔和固井工作。

钻孔是通过钻井设备将钻头钻入地下,以获取石油。

固井是将套管和水泥注入到钻孔中,以保护石油层不受污染,并确保井深度的稳定。

4. 产出石油:一旦钻井完成,石油可以通过井口钻井设备抽取到地上。

这个过程中,需要用到抽油机等设备来帮助将石油抽出。

5. 采集和储存:把产出的石油通过管道系统、运输车辆等方式采集和储存起来。

其中,采集点通常设在油田附近,进行初步的处理,如去除杂质和加热等。

6. 精炼与加工:石油经过采集和储存后,通常需要经过炼油厂和加工厂的处理,将原油分解成各种石化产品,如汽油、柴油、石蜡等。

总的来说,石油开采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技术设备和环境保护等因素。

同时,石油开采也是一个高风险和高利润的行业,需要进行密切的监测和管理。

地震勘探采集技术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地震勘探采集技术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地震勘探采集技术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地震勘探是石油勘探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其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地震勘探能够帮助石油勘探公司确定地下油气的存在与分布。

通过测量地下岩石对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反射程度,地震勘探可以生成地震剖面图像,从而揭示地下岩石的结构与特征。

这些图像为勘探人员提供了关于潜在油气藏的大小、形状和分布的信息,有助于确定探井和生产井的位置。

地震勘探还能够帮助勘探人员确定油气藏的性质和品质。

通过分析地震波在地下岩石中传播的速度变化和幅度衰减,地震勘探可以获得有关地下岩石的物理特性,如孔隙度、渗透性和饱和度。

这些信息对于评估油气储量的大小、可采性以及开采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

地震勘探还可以在石油勘探中提供有关地震活动和构造变形的信息。

通过分析地震剖面图像中的断层、褶皱和地震震源的位置,地震勘探可以提供有关地下构造的三维模型。

这些模型对于理解地质构造演化、油气运移路径以及构造裂缝对油气运移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地震勘探还可以在石油勘探中提供勘探风险评估和决策支持。

通过结合地震勘探数据与其他地质、地球物理和工程数据,勘探人员可以评估油气勘探区域潜在资源量的大小、可采性以及经济性。

这种综合分析有助于决策者确定是否继续开发某一区域以及投资决策。

地震勘探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通过分析地下岩石的结构、物性和构造特征,地震勘探为石油勘探人员提供了关于油气藏存在与分布、性质和品质、地下构造以及勘探风险评估的重要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确定勘探和开采策略、优化勘探效益以及降低勘探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三)多次反射波
1.定义:从震源出发,到达接收点时,在地下 界面发生一次以上的反射波。 2.多次反射波产生的条件 良好的反射界面(存在较大的波阻差)
20
3.多次反射波的类型
21
(四) 声波 频率高速度在340米/秒左右 高速度在340米/秒左右 同相轴为直线 (五) 工业干扰 频率在50Hz左右 (六) 次生干扰 (七) 浅层折射波
三、干扰波的类型及其特点 有效波:反射法勘探中的反射波 干扰波: 根据干扰波出现规律可以分为两大类:
规则干扰
随机干扰(无规则干扰)
规则干扰:
有一定的主频和一定视速度的干扰波, 能在地震记录上以一定的同相轴出现的干 扰波。如面波,声波,浅层折射波,多次 波,侧面波,工业干扰波等。 无规则干扰: 没有一定频率,没有一定的规律,也没有一 定传播方向的波,在记录上形成杂乱无序的干扰 背景。形成的因素很多:自然条件,激发条件, 人为条件。
3.面波的压制方法 选出择适当的激发条件: ⑴激发岩性:疏松地层容易产生较强面波; ⑵激发深度:离地表越深面波越弱; ⑶采用组合法:利用组合的方向特性压制面波; ⑷选择适当的观测系统:避开面波,如适当的 偏移距; ⑸频率滤波(室内处理时):利用有效波和面 波的频谱差异(面波频率低)。
16
17
18
主要内容:
激发地震波,接收地震波,以及地震测线、 激发点、接收点的测定和一系列后勤保障等具 体工作。 野外工作分: 试验阶段
生产阶段。
一、试验阶段
地震勘探的野外工作,在方法选择上较为复 杂。因为地震记录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需要进行试验来选取本工区内最合适的野外 方法和技术。
主要任务:


第一节 野外工作方法 第二节 地震测线的布置 第三节 观测系统及其图示方法 第四节 地震波的激发 第五节 地震波的接收
第六节 低速带的测定
第一节 野外工作方法
野外工作是整个地震勘探中重要的基础 工作 ,它的基本任务是采集地震数据。 野外工作是以地震队的组织形式来 完成的,分为试验阶段和生产阶段。
规则干扰波
(一)瑞雷面波
1.定义:与自由表面相联系的面波,在地震勘探中 称为地滚波。存在于地表附近,振幅随深度增加呈 指数衰减。
2.特点 ⑴频率低:几赫兹~30赫兹; ⑵频散:速度随频率变化;(速度是频率的函数) ⑶速度低:100m/s~1000m/S,通常200m/s~500m/s ⑷时距曲线:是直线; ⑸质点的振动轨迹是逆时针的椭圆。
随机干扰:
类型 微震 次生低速干扰 产生原因
是由地球本身的固有 振动引起的环境噪声
特点
出现在整张记录中
地表存在着质量大的 视速度低,有正有负 物体,该物体作为次 生震源以直达波或折 射波形式传到检波器。 由于地表存在着形状 不规则的不均匀体, 它对反射波散射引起 由于海底凹凸不平, 对入射波的散射 视速度很高,甚至可 以达到无穷 视速度变化范围大, 有正有负
生产工作内容和步骤:
1.地震测量:
把设计好的测线实际布置到工作地区, 在地面上标出各激发点和接收排列上各检波 点的位置。 2.地震波激发: 使用炸药震源井中激发时,要在规定的 位置钻炮井,把按规定药量的药包下至井中 指定深度,引爆激发,在作好激发工作的同 时,要做好完全工作。
3.地震波接收: 主要由仪器组完成 。使用地震检波器, 电缆线,野外地震仪等设备,按测线上桩号, 摆好排列。在检波上埋好检波器。排列摆好 后,检查线路畅通与否,然后通知爆炸组放 炮。 如记录合格,每放完一炮,可转移到下 一排列继续工作。每天所获得的地震记录, 填写的班报等原始资料,经整理后交计算站 进行室内资料处理。
声波
爆炸引起的声波, 它是空气中传播的 弹性波。
频率高,速度 340 米/秒左右,延续 时间短,呈窄带出 现。
在坑中、河中、干井中爆炸,会出现强烈的声波,为 了避免声波干扰,采用井中爆炸,并用埋井的办法以 增强有效波能量和防止声波干扰。
多次波
在界面和地表之间 形成多次波
强度逐渐减弱旅行 时大约是一次反射 的n倍。 时距曲线为直线 振幅较强,视速度 不同。
①干扰波调查。工区内干扰波类型、特性。
② 地震地质条件的了解。低速带厚度、速 度,潜水面位置等等。
③选择激发地震波的最佳条件。激发岩性、井 深、激发药量、激发方式等。
④选择接收和记录地震波的最佳条件。最合适 的观测系统,组合形式和仪器因素的选择等。 试验阶段在正式生产之前进行。 二、生产工作 当试验完成,取得本工区标准剖面后,可 转入正式生产。生产前,检查地震仪正常, 然后进入生产。
浅层折射波
由于高速层存在 由于地形不平引起 的直达波或折射波 的反射
侧反射 (侧面波)
在地表条件比较复杂地区进行地震勘探,会 出现一种叫侧面波的干扰波。 例: 黄土高原侧面是沟,高原和沟相对高差为几 百米,高原和沟的交界面为黄土与空气的接 触面,形成一个强波阻抗分界面。地震波激 发后,传到黄土边缘被反射回来,记录上可 能出现来自不同方向的具有不同视速度的干 扰波(侧面波)。
(二)侧面波 1.定义:非射线平面内来的波均称为侧面波, 一般影响深层记录,是一种规则干扰波。 2.侧面波的来源:
地表条件复杂的地区。如山区、黄土高、海洋中的 海底山等,能产生不同视速度(传播方向)的干扰 波。(地下一些大倾角界面产生的侧面波,这类侧 面波有时含有有用信息,不能完全作干扰波) 3.侧面波的压制方法: 三维资料的偏移归位
当地表存在高速层,可能观测到同相轴为直 线的浅层折射波
22Βιβλιοθήκη 面波能量强烈与激发岩性、激发深度以及表层地震地 质条件有关,在淤泥及沙漠地区,对有效波能量强烈 吸收,面波能量相对增强,在低速层中激发或药量过 大造成激发频率降低,面波能量相对增强,爆炸井较 浅,面波增强,妥善选择激发条件和组合是克服面波 的主要办法。
次生高速干扰
海底反射
次生高速干扰和低速干扰:反射波到达地面 后使地面产生振动,地面上任何不均匀性和 地面障碍就受激发(形成次生震源),等于 对地面做敲击动作,于是在近处就产生次生 的直达波和面波,在远处产生次生的折射波。 为了识别和区分有效波与规则干扰波,抓住 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异,干扰波的最大真速度 和有效波的视速度范围不同干扰波近似沿地 表附近传播,有效波从地下近似垂直来到地 面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