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3课 《西游记》——孙悟空大战红孩儿 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孙悟空大战红孩儿》ppt课件(50页)

《孙悟空大战红孩儿》ppt课件(50页)
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 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 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 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返回
《西游记》地位
在中国古代小说中,《西游记》是一部思想 性和艺术性都臻于第一流的伟大作品。
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 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但他又满身毛病,如好 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 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 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 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 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实在多,这 正是小私有者的恶习。作者对猪八戒缺点的批评 是很严厉的,但又是善意的。他并不是一个被否 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 到十分真实可爱。
又名猪悟能。是全书最重要的陪衬人物,他的出 现总是伴随着引人发笑的东西。原为天宫中的天蓬元 帅,因调戏嫦娥,被罚下人间,但错投了猪胎,长成 了猪脸人身的形状。在高老庄抢占民女, 被孙悟空收服后,加入了西天取经的队 伍,负责挑担。修得正果的封号为净坛 使者。猪八戒的兵器是九齿钉钯。猪八 戒只会三十六种变化。
《大唐西域记》: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 地理及交通。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为玄奘 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
南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成 书
金代《唐三藏》《蟠桃会》等
过 元《唐三藏西天取经》《二郎神
程 锁齐大圣》
明代吴承恩《西游记》
西游记的故事有四个来源: 第一个是唐高僧玄奘取经的这个传记
三、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提到卷首来开 宗明义。又把许多人所熟知的神化人物和故事有 机地组织到取经故事中,赋予它们新的意义和生 命。故事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课件7:第3课 《西游记》——孙悟空大战红孩儿

课件7:第3课 《西游记》——孙悟空大战红孩儿

③红孩儿抓住取经队伍中的矛盾,尤其是孙悟空和唐僧之间的矛 盾。孙悟空对红孩儿的伎俩有着清醒的判断,催促唐僧快走,不 要管闲事。红孩儿三番五次故弄玄虚,使唐僧对悟空的警觉失去 了耐心,认为他“虚多实少”,在捉弄他,以念紧箍咒相威胁, 使悟空“再也不敢回言”。红孩儿以小孩子涕泪涟涟的面貌出现 时,唐僧善心大发,失去警惕,再也不信悟空的话,加上猪八戒 在中间怂恿,最终让孙悟空驮起了妖怪。孙悟空虽是取经队伍中 的最强者,却没有发言权,而最弱的唐僧,却有支配的权力,正 是这种错位及师徒间的矛盾,让妖怪有了可乘之机。
《西游记》塑造人物形象成功之处,是把人物思想性格与动物体态 习性结合起来,突出人物的个性。这一点在孙悟空与猪八戒身上显 得特别成功。猴子的体态轻便灵活,猪的体态笨重肥大;猴子习性 活泼好动,猪习性好吃懒做。使用的武器也不同,孙悟空的金箍棒 可以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灵活无比,可以变成绣花针藏在耳朵里; 猪八戒使的是九齿钉钯,粗重结实,打仗劳动均可使用。从个性来 看更是如此,孙悟空偏于理想型,作者赋予其积极乐观、见义勇为
文本解读 1.朗读课文,分析《孙悟空大战红孩儿》中,唐僧最终被劫走, 红孩儿的阴谋之所以能得逞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①红孩儿的精明与审时度势。 ②能抓住唐僧的心理。所谓“君子可欺之以方”,唐僧是一个一心 向善的人,平日连蝼蚁都不敢踩死。红孩儿变成一个七岁小孩, 高呼救命,以此激起唐僧的同情心和善心,接近他,伺机下手。 结果也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唐僧听到“救命”的声音,确实动 了慈悲之心,以至于麻痹了自己的神经,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4.《孙悟空大战红孩儿》充满了复杂的矛盾,从而使情节曲折,动 人心魄。请找出几组矛盾,并说说它们对情节的作用。 【明确】师徒矛盾作情节的铺垫。红孩儿一心想吃掉唐僧,却被孙 悟空识破诡计,但深知唐僧的禀性,于是就变作七岁顽童。无奈悟 空精明,叮嘱唐僧“请上马走路”,唐僧便心里不快,师徒矛盾已 见,如此三番五次,矛盾进一步加深。 兄弟矛盾促情节的发展。猪八戒因为爱贪小便宜,放下了红孩儿。 悟空驮着妖怪,心中埋怨,妖怪知道悟空厉害,用重身法压悟空,

2.3《西游记》__孙悟空大战红孩儿 课件(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2.3《西游记》__孙悟空大战红孩儿 课件(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 2) 固然· 诚然 辨析: 两个词语都能表示转折关系。“固然”表示确认某一事实, 转入 下文, 前后意思矛盾; 或表示确认某一事实, 接着说同时认可另一事实, 前 后意思不矛盾, 转折较轻, 重在突出后一小句, 多用“也”与之配合。 “固然” 多用在主语后, 后一小句常用“但是、可是、却”等配合。“诚然”是“确 实”“实在”的意思。从词性的角度辨析, 前者只能作转折连词, 后者除了 有同样的性质、功能外, 还可以作副词, 如: 他诚然是一名优秀的小品演 员。 判断正误: ①古今固然 不容混同, 但古人生活中的相对真理, 也同样 .. 包含着绝对真理的因素。( √ ) ②文章流畅诚然 很好, 而主要的还在于内容。( √ ) ..
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 即唐 太宗贞观元年( 627) , 年仅 25 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 只身到天 竺( 印度) 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 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 历尽艰 难险阻, 最后到达了印度。 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 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 学辩论会上任主讲, 受到了赞誉。 贞观十九年( 645) 玄奘回到了长安, 带回 佛经 657 部。他这次西天取经, 前后十九年, 行程几万里, 是一次传奇式 的万里长征, 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 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 唐西域记》十二卷。从此, 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悚 惧( sǒng ) . 劫掳 (l ǔ) .
尸骸 (hái) 皈 依(guī) . . 剿 除( j i ǎo ) 石碣 (j i é) . . 哄抬(hōng) n) 逐渐 ( jià 哄骗(hǒng) 渐染( jiān) 一哄而散(hò ng)
2.字形辨认 ( 1) 峻( 崇山峻岭) 竣( 竣工) 浚( 疏浚) 逡( 逡巡) ( 2) 倚( 倚重) 犄( 犄角) 掎( 掎角之势) 绮( 绮丽) ( 3) 瞥( 瞥视) 憋( 憋闷) 蹩( 蹩脚) 弊( 弊端) ( 4) 嗔( 嗔怪) 缜( 缜密) 瞋( 瞋视) 滇( 滇池) ( 5) 剿( 围剿) 巢( 鸟巢) 缫( 缫丝) 窠( 窠臼)

《孙悟空大战红孩儿》 课件

《孙悟空大战红孩儿》 课件

大战红孩儿
途 经 女 儿 国
真假美猴王
三调芭蕉扇
错坠盘丝洞
传艺玉华州
天竺收玉兔
误入小雷音
径回大土 五圣成真
思考讨论
1.从实力上讲,红孩儿并不是孙悟空的 对手,他的阴谋是怎样得逞的呢?
2.本文中的孙悟空表现出了哪些性格特 征?
3.从课文节选部分中,可以看到哪些人 类社会生活的现实?
前七回描写主要人物形象孙悟空的出世和 大闹天宫等故事,塑造了一个叛逆的英雄形象。 八至十二回,交待了取经故事的缘起,为取经 前奏。十三回至一百回是故事的主体,写唐僧 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了真经, 他们自己也修成了正果。
猴王初问世
悟空学艺大闹天宫Βιβλιοθήκη 大圣收白龙智激美猴王
夺宝莲花洞
如意金箍棒、九齿钉耙
3、最能体现孙悟空反抗精神 的是哪个情节?
大闹天宫
4、唐僧的原型是唐代的哪位高僧?他 历经艰苦,到哪里取回佛经?
玄奘;天竺(古印度) 5、小说中的唐僧法号是什么?
三藏 6、玄奘回国后,口授写成什么书,记载 了他的游历见闻?
《大唐西域记》
7、孙悟空有哪些本领?
8、唐僧师徒四人最后获得了怎样的称号?
猴:性格急躁而敏捷 凡人弱点:心高气傲、争强好胜,容易冲动,爱作弄人
精彩情节有:大闹天宫(最能体现他的反抗精神)、三打白 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等。
孙悟空
思考讨论
猴性: 毛脸雷公嘴、红屁股、长尾巴、 机灵敏捷“将身一纵,跳上那巅 险峰头”
神性:
火眼金睛、金箍棒、筋斗云、 七十二变、移山缩地、呼风唤雨
中心人物 唐三藏
孙行者
作者介绍
吴承恩,生于1499年,逝世于1582年,

高中语文《《西游记》——孙悟空大战红孩儿》课件

高中语文《《西游记》——孙悟空大战红孩儿》课件

课堂交流探究
素养拓展提升
课后课时作业
(3)王老师为人谨慎,战.战.兢.兢.地工作,勤勤恳恳地教书,深受学生爱戴。 (×)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些人之所以整日碌碌无为,陷入进.退.两.难.的人生泥淖,关键在于缺 乏敢闯敢拼的精气神。( √ )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交流探究
素养拓展提升
课后课时作业
课前自主学习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兜.缰(dōu) 燧.人钻木(suì) 搠.(shuò) 掣.钉耙(chè) 金箍.棒(gū) 撮.着(cuō) 掼.杀(guàn) 战战兢.兢(jīng) 皈.依(guī) 囫.囵.(hú_lún) 虔.心(qián) 猕.猴(mí) 石碣.(jié) 卯.酉.(mǎo_yǒu)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交流探究
素养拓展提升
课后课时作业
六、人物概述 1.英勇无畏的行者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交流探究
素养拓展提升
课后课时作业
四、走近作者
神魔世界的缔造者——吴承恩
简介:吴承恩(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著名小说家。
□01 明代 淮安府山阳县人。他早年曾希望以科举进身,然屡试不中,三十
多岁时才补为岁贡生。晚年归居乡里,放浪诗酒,贫老以终。
作品:长篇小说《 □02 西游记 》、志怪小说集《禹鼎记》(已失传)。后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整顿,部分铁锅厂家负责人不敢再明.火.执.仗.地以章丘铁锅的名义 销售机器锅。( × )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3课《西游记》孙悟空大战红孩儿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3课《西游记》孙悟空大战红孩儿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第 二 单 元
第 3 课
识记知识必备 探究文本研读 拓展阅读视窗 应用体验之旅
第3课
《西游记》——孙悟空大战红孩儿
《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 八十一难的故事。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距今一千三 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 25 岁的青年和尚玄奘 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 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 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 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 657 部。
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 万里长征,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 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 民间广为流传。吴承恩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 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伟 大文学巨著。
与本课相关的内容:牛魔王和孙悟空早在花果山上就已结 成了兄弟,课文节选的部分中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给唐僧师徒 制造磨难,而孙悟空最终借观音的力量收服红孩儿,这也成为 后文火焰山借芭蕉扇、破儿洞取落胎泉颇费周折的起因。
⑤石猴将身一纵.
纵使 放 广泛地 放纵,听任 身向上引
七、词类活用
1.在乌鸡国刚降.了青毛狮怪
使动用法,_使__…__…__降__服__
2.夜.住晓.行
名词作状语,_在__夜__里__,__在__早__上__
神魔世界的缔造者——吴承恩 简介: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 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他 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庭,家境清贫。 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但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 上“岁贡生”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 而毅然辞官,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因家 贫,贫老以终。

《孙悟空大战红孩儿》精品课件

《孙悟空大战红孩儿》精品课件

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 《大唐西域记》十事卷。但这部乢主要讲述了路上 所见各国癿历叱、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亊。及 到他癿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癿《大唐大慈恩寺三藏 法师传》,则为玄奘癿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 从此,唐僧取经癿故亊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 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癿《唐三藏 西天取经》、无名氏癿《事郎神锁齐大圣》等,这 些都为《西游记》癿创作奠定了基础。 返回
一、在主题思想上,冲淡了取经故亊固有癿浓厚癿宗
教色彩,大大丰富了作品癿现实内容;把一个以宣扬
佛教精神、歌颂虔诚教徒为主癿故亊,改造为具有鲜
明癿民主倾向呾时代特征癿神化小说。 事、在人物处理上,原来备受赞扬癿圣僧玄奘受到严 格癿批判,退居次要地位;而体现人民理想癿孙悟空 却成为全乢最突出癿人物。
三、将孙悟空“大闹天宫”癿故亊提到卷首来开
优点:唐僧心地善良,信仰坚定,有 理想追求、到西天取经不畏艰险、勇往直 前,义无反顾。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也不 管外界有多少诱惑,从来没有动摇过。 缺点:是非不分, 盲目慈悲,慈悲到了糊 涂的境地。又固执迂腐, 显得懦弱无能。
与历史上的陈玄奘相比,《西游记》中的唐僧 已经面目全非。历史人物的玄奘,是一个为了探 求佛法不畏艰难的英雄,而小说中的唐僧研究学 理探求佛法的目的变成了为唐王朝取回统治人心 改变人心的法宝,使江山永固。 因此他是王权和神权的代表,加之他以师父身份 领徒弟取经,具有父权的意义,所以他成了三权 合一的象征隐喻。
乌鸡国、车迟国、 女儿国、玉华洲、 天竺国、丘比国
《西游记》是一部古典神魔小说,“四大名著”乊 一。主要描写癿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 八十一难癿故亊。表现了惩恶扬善癿古老主题。 成乢二16世纨明朝中叶,自问世以来在中国及世 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中国,乃至 亚洲部分地区西游记家喻户晓,其中孙悟空、唐僧、 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呾“大闹天宫”、“三打白骨 精”、“火焰山”等故亊尤其为人熟悉。几百年以来, 西游记被改编成了各种地斱戏曲, 及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漫画,版本 繁多。在日本等亚洲国家也出现了以孙 悟空为主角癿文艺作品,样式众多,数 量惊人。

《西游记孙悟空大战红孩儿》(课堂PPT)

《西游记孙悟空大战红孩儿》(课堂PPT)

是很严厉的,但又是善意的。他并不是一个被否
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
到十分真实可爱。
60

优点:憨厚老实,既勤
劳、朴实、善良、有本领,也
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
一得力助手,不忘取经大义,
是取经路上不可或缺的人物。

缺点:好吃懒做,好占
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
常要打退堂鼓,有时爱撒个谎,
一生穷困的吴承恩, 奋尽全力完成的《西游记》 后,带着悲喜交加的心情, 约于万历十年离开了人世。
27
1、《西游记》是一部 章回 体 长篇神魔 小说,共 100 回, 采用 冰糖葫芦式结构。
2、孙悟空和猪八戒的战斗武器分别 是什么?
如意金箍棒、九齿钉耙
3、最能体现孙悟空反抗精神 的是哪个情节?
大闹天宫
书中又将沙和尚称为沙63返回沙僧循规蹈矩一本正经埋头苦干沙僧循规蹈矩一本正经埋头苦干默默无闻小心谨慎明哲保身忍辱负重默默无闻小心谨慎明哲保身忍辱负重顾全大局恩怨分明诚实不欺执着事业顾全大局恩怨分明诚实不欺执着事业信念坚定关键时刻不失义骨侠肠他是道信念坚定关键时刻不失义骨侠肠他是道德之典范德之典范
1
惩传 恶梁 逼山 上好 梁汉 山杀 不富 归济 路贫
中心人物 唐三藏
孙行者
25
作者介绍
吴承恩,生于1499年,逝世于1582年,
活了81岁。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
我国明代著名小说家,他所创作的《西游记》为我国古 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

吴承恩出生于一个小商人的家庭,小时候勤奋好
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少年时,就已名冠乡里,
9.红孩儿是谁和谁的儿子? 牛魔王和罗刹女(铁扇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之后,牛魔王及其“家属”却给他造成了
四、古今异义 1.兄弟们,仔细 !仔细!那妖精又来也! .. 古义: 小心 今义:办事认真
2.那精灵 见了,在半空中称羡不已 .. 古义: 鬼怪 3.恰似前番变化 .. 古义: 指变换面目 今义:事物在形态或本质上产生的新的状况 今义:机警聪明
返回
4.山西 去有一条枯松涧 .. 古义:从山往西 今义:山西省
出任长兴县丞两年,“耻折腰,遂拂袖而归”。后又补为 荆州纪善,但可能未曾赴任。晚年放浪诗酒,终老于家。 除《西游记》外,他还创作有长诗《二郎搜山图歌》和 《禹鼎志》。现存《射阳先生存稿》四卷,包括诗一卷、 散文三卷,是吴承恩逝世后由丘度编订而成。
返回
牛魔王和孙悟空可以说是渊源颇深,当孙悟空皈依佛门,
返回
返回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1.燧 石( suì ) . 4.掣 钉钯( chè ) . 7.捽 下( zuó) . 10.掼 杀( ɡuàn ) . 2.搠 ( shuò ) . 5.逊 让( xùn ) . 8.皈 依( ɡuī ) . 11.镌 刻( juān ) . 3.悚 惧( sǒnɡ ) . 6.金箍 棒( ɡū) . 9.枯松涧 ( jiàn) . 12.傅 粉( fù ) .
shè( 摄 5. shè( 慑
)取 )服
(碣 ) 石jié 6. jié( 竭 )力
返回
三、成语释义
1.肉眼凡胎:迷信的说法,指尘世平常的人。
2.将功折罪:拿功劳补偿过失。将,拿;折,抵偿。 3.凶多吉少:指估计事态的发展趋势不妙,凶害多, 吉利少。 4.明火执仗: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形容公开抢劫或 肆无忌惮地干坏事。明,点明;执,拿着;仗,兵器。
返回
返回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淮安府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人。
吴承恩的曾祖父、祖父都是读书人,
任过县学的训导、教谕。但到了他 父亲吴锐这一辈,由于家贫,出赘徐家,“遂袭徐氏业, 坐肆中”,当起了小商人。吴承恩幼年“即以文鸣于淮”, 但屡试不第,约四十岁时,始补岁贡生。因母老家贫,曾 返回
5.见我母亲有些颜色 .. 古义:姿容美丽 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 6.早是我有算计,出神 走了 .. 古义: 逃出肉体 今义:因精神过度集中而发呆
返回
五、一词多义 翁 你的 ①家祭无忘告乃 . 不知有汉 1.乃②问今是何世,乃 . ③陈涉乃自立为王 于是 .
返回
纵使 有广大食肠 ①我们纵 . 放 ②纵火焚廪 . 广泛地 观全局 5.纵③纵 . 放纵,听任 ④白日放歌须纵 酒 . 身向上引 ⑤石猴将身一纵 .
六、词类活用 1.在乌鸡国刚降 了青毛狮怪(使动用法, 使„„降服 ) . 2.夜 住晓 行(名词作状语, 在夜里,在早上 ) . .
返回
5.战战兢兢: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
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 6.有始无终:有开始没有结尾。指做事不做到底。 7.进退两难:前进和后退都难。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 而难以行动。
8.三头六臂:三个脑袋,六条胳臂。原为佛家语,指佛
的法相。后比喻神奇的本领。 9.神通广大:本指神仙法力广大无边。今多形容本领极 大,办法极多。 返回

想,预想 ①不期 今日到了 . ②失期 ,法皆斩 期限 . 2.期 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③期 . 功强近之亲 一周年 ④外无期 .
约定
返回
有出声,无有回声 只 ①但 . 尽管 坐无妨 3.但②此系私室,但 . ③但使龙城飞将在 假如 .
看 ①不觉孙大圣仰面回观 . ②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考察 . 太学 观摩,学习 4.观③因入京师,观 . 景象 也 .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于天地,山川„„ 观察 ⑤古人之观 .
返回
(二)多音字
防( dī) 提 . 1.提 纯( tí ) 提 . 责( jié ) 诘 . 3.诘 屈聱牙( jí 诘 . 着( kánɡ ) 扛 . 2.扛 鼎( ɡānɡ ) 力能扛 . chénɡ 澈( ) 澄 . 4.澄 沙( dènɡ ) 澄 . 机(chán) 禅 . 6.禅 让(shàn ) 禅 .
返回
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 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从此,唐僧取经的 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吴承恩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 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令中华民族为 之骄傲的伟大文学巨著。
返回
与本课相关的内容是:牛魔王和孙悟空早在花果山上就已结 成了兄弟,课文节选的部分叙述了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给唐僧师 徒制造磨难,而孙悟空最终借观音的力量收服红孩儿,这也成为 后文火焰山借芭蕉扇、破儿洞取落胎泉颇费周折的起因。

女(chà ) 罗刹 . 5.刹 车( )天碍日 1. mó( 魔 )鬼
(诘 ) 盘jié 2. jié( 拮 )据
qín( 噙 )泪 3. qín(擒 )拿
kē( 磕 )头 4. 唠kē(嗑 )
识记知识必备
第 二 单 元
整体感知
第 3 课
探究文本研读
揣摩领悟
名家评论
拓展阅读视窗
知识纵横
应用体验之旅
返回
返回
《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 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 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青年 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 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 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 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 带回佛经657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