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rectX的简单使用

DirectX的简单使用
DirectX的简单使用

MFC中DirectX的使用

一、Direct3D的使用:渲染背景 (1)

1、首先 (1)

2、声明变量 (1)

2.1点精灵方式贴入 (1)

2.2绘制四边形模型,图片以纹理方式贴入 (3)

二、DircetInput的使用(俗称五部曲) (5)

1、声明变量 (5)

2、函数 (6)

三、DirectSound的使用 (7)

1、变量声明 (7)

2、函数 (7)

一、Direct3D的使用:渲染背景

1、首先

头文件:#include

#include

库文件:(当然最初要先把文件导入到工程中:VC2008版本从工具中选项卡选择属性找到VC++目录,然后添加包含文件和库文件;若是VC2010在类视图窗口鼠标右击工程文件选择属性找VC++目录)

#pragma comment(lib, "d3d9.lib")

#pragma comment(lib, "d3dx9.lib")

2、声明变量

添加图片是以纹理方式贴入,用的是点精灵贴入。(当然也可以通过构造模型载入纹理)2.1点精灵方式贴入

LPDIRECT3D9 m_D3D; //d3d对象指针

LPDIRECT3DDEVICE9 m_D3DDevice;//d3d设备对象指针

LPDIRECT3DTEXTURE9 g_pTex; //纹理

LPD3DXSPRITE g_pSprite; //点精灵

//在mainFrame类中,初始化D3D,(因为初始化时用到窗口句柄HWND参数,这里直接使用的是MainFrame的窗口句柄m_hWnd。

在CView类中用它的句柄试过,好像不行****,若直接获取MainFrame窗口句柄://CMainFrame* frame =(CMainFrame*)AfxGetApp()->m_pMainWnd;

//HWND hWnd = frame->m_hWnd;

//HWND hWnd = AfxGetMainWnd()->m_hWnd;//获取主窗口句柄

这样的话会显示窗口,不能实现,有待研究!)

//初始化D3D

bool CMainFrame::InitializeD3D(HWND hWnd)

{

D3DDISPLAYMODE displayMode;

m_D3D = Direct3DCreate9(D3D_SDK_VERSION);//参数为版本号

if(m_D3D == NULL)

return false;

if(FAILED(m_D3D->GetAdapterDisplayMode(D3DADAPTER_DEFAULT, &displayMode))) {//默认显卡,获取显示格式存入displayMode中

return false;

}

D3DPRESENT_PARAMETERS d3dpp;

ZeroMemory(&d3dpp,sizeof(d3dpp));

d3dpp.Windowed = true;

d3dpp.SwapEffect = D3DSWAPEFFECT_DISCARD;

d3dpp.BackBufferFormat = displayMode.Format;

if(hWnd == NULL)

{

reutrn false;

//CString str = _T("hwnd == NULL");

//AfxMessageBox(str);

}else

{

if(FAILED(m_D3D->CreateDevice(D3DADAPTER_DEFAULT,D3DDEVTYPE_HAL,hWnd, D3DCREATE_SOFTWARE_VERTEXPROCESSING, &d3dpp, &m_D3DDevice))) {//创建D3D设备m_D3DDevice

return false;

}

}

return true;

}

创建完D3D和显示设备后,创建点精灵和纹理

D3DXCreateSprite(m_D3DDevice, &g_pSprite )//创建点精灵

FAILED(D3DXCreateTextureFromFile(m_D3DDevice,L"background0.bmp", &g_pTex)创建纹理现在可以渲染屏幕了

m_D3DDevice->Clear(0, NULL, D3DCLEAR_TARGET, D3DCOLOR_XRGB(0,0,0), 1.0f, 0);

// Begin the scene. Start rendering.

m_D3DDevice->BeginScene();

if (SUCCEEDED( g_pSprite->Begin(D3DXSPRITE_ALPHABLEND) ) )

{

g_pSprite->Draw(g_pTex,NULL, NULL, NULL, 0xffffffff);

g_pSprite->End();

}

m_D3DDevice->EndScene();

// Display the scene.

m_D3DDevice->Present(NULL, NULL, NULL, NULL);

2.2绘制四边形模型,图片以纹理方式贴入

LPDIRECT3D9 g_pD3D = NULL; //Direct3D对象

LPDIRECT3DDEVICE9 g_pd3dDevice = NULL; //Direct3D设备对象

LPDIRECT3DVERTEXBUFFER9 g_pVB = NULL; //顶点缓冲区对象

LPDIRECT3DTEXTURE9 g_pTex = NULL; //纹理

struct CUSTOMVERTEX

{

FLOAT x, y, z, rhw;

FLOAT u, v;

};

#define D3DFVF_CUSTOMVERTEX (D3DFVF_XYZRHW|D3DFVF_TEX1) //顶点格式

//-----------------------------------------------------------------------------

// Desc: 初始化Direct3D

//-----------------------------------------------------------------------------

HRESULT InitD3D( HWND hWnd )

{

//创建Direct3D对象, 该对象用于创建Direct3D设备对象

if( NULL == ( g_pD3D = Direct3DCreate9( D3D_SDK_VERSION ) ) )

return E_FAIL;

//设置D3DPRESENT_PARAMETERS结构, 准备创建Direct3D设备对象

D3DPRESENT_PARAMETERS d3dpp;

ZeroMemory( &d3dpp, sizeof(d3dpp) );

d3dpp.Windowed = TRUE;

d3dpp.SwapEffect = D3DSWAPEFFECT_DISCARD;

d3dpp.BackBufferFormat = D3DFMT_UNKNOWN;

//创建Direct3D设备对象

if( FAILED( g_pD3D->CreateDevice( D3DADAPTER_DEFAULT, D3DDEVTYPE_HAL, hWnd,

D3DCREATE_SOFTWARE_VERTEXPROCESSING,

&d3dpp, &g_pd3dDevice ) ) )

{

return E_FAIL;

}

//加载纹理

if (FAILED(D3DXCreateTextureFromFile(g_pd3dDevice, L"Water lilies.jpg", &g_pTex)))

{

return E_FAIL;

}

return S_OK;

}

//---------------------------------------------------------------------

--------

// Desc: 创建并填充顶点缓冲区

//---------------------------------------------------------------------

--------

HRESULT InitVB()

{

//顶点数据

CUSTOMVERTEX vertices[] =

{

{ 100.0f, 100.0f, 0.5f, 1.0f, 0.f, 0.f },

{ 400.0f, 100.0f, 0.5f, 1.0f, 1.f, 0.f},

{ 400.0f, 400.0f, 0.5f, 1.0f, 1.f, 1.f},

{ 100.0f, 100.0f, 0.5f, 1.0f, 0.f, 0.f },

{ 400.0f, 400.0f, 0.5f, 1.0f, 1.f, 1.f},

{ 100.0f, 400.0f, 0.5f, 1.0f, 0.f, 1.f},

};

//创建顶点缓冲区

if( FAILED( g_pd3dDevice->CreateVertexBuffer( 6*sizeof(CUSTOMVERTEX), 0, D3DFVF_CUSTOMVERTEX,

D3DPOOL_DEFAULT, &g_pVB, NULL ) ) )

{

return E_FAIL;

}

//填充顶点缓冲区

VOID* pVertices;

if( FAILED( g_pVB->Lock( 0, sizeof(vertices), (void**)&pVertices, 0 ) ) ) return E_FAIL;

memcpy( pVertices, vertices, sizeof(vertices) );

g_pVB->Unlock();

return S_OK;

}

VOID Render()

{

//清空后台缓冲区

g_pd3dDevice->Clear( 0, NULL, D3DCLEAR_TARGET, D3DCOLOR_XRGB(45, 50, 170), 1.0f, 0 );

//开始在后台缓冲区绘制图形

if( SUCCEEDED( g_pd3dDevice->BeginScene() ) )

{

//在后台缓冲区绘制图形

g_pd3dDevice->SetStreamSource( 0, g_pVB, 0, sizeof(CUSTOMVERTEX) );

g_pd3dDevice->SetFVF( D3DFVF_CUSTOMVERTEX );

g_pd3dDevice->SetTexture(0, g_pTex);

g_pd3dDevice->DrawPrimitive( D3DPT_TRIANGLELIST, 0, 2 ); //第三个参数代表三角形的个数,2个三角形构成矩形

//结束在后台缓冲区绘制图形

g_pd3dDevice->EndScene();

}

//将在后台缓冲区绘制的图形提交到前台缓冲区显示

g_pd3dDevice->Present( NULL, NULL, NULL, NULL );

}

当然不要忘了Release()各个指针,并且按照声明的逆顺序释放。

二、DircetInput的使用(俗称五部曲)

1、声明变量

//首先是全局变量的定义

LPDIRECTINPUT8 g_pDirectInput = NULL;

LPDIRECTINPUTDEVICE8 g_pKeyboardDevice = NULL; 、、设备接口对象

char g_pKeyStateBuffer[256] ={0};

HINSTANCE hInstance = AfxGetInstanceHandle();

D3DDISPLAYMODE displayMode;

2、函数

//--------------------------------------------------------------------------------------—----------------

//第1步创键DirectInput接口和设备,简称创设备

//--------------------------------------------------------------------------------------—----------------

// g_pDirectInput directinput类型指针

//初始化DirectInput指针

DirectInput8Create(hInstance,0x0800, IID_IDirectInput8,(void**)&g_pDirectInput, NULL); //创建DirectInput设备

g_pDirectInput->CreateDevice(GUID_SysKeyboard,&g_pKeyboardDevice,NULL);

//--------------------------------------------------------------------------------------—----------------

//第2步设置数据格式和协作级别,简称设格式

//--------------------------------------------------------------------------------------—----------------

//设置数据格式和协作级别

g_pKeyboardDevice->SetDataFormat(&c_dfDIKeyboard); //标准键盘输入格式

g_pKeyboardDevice->SetCooperativeLevel(hwnd,DISCL_FOREGROUND |DISCL_NONEXCLUSIVE); //前台非独占模式

//--------------------------------------------------------------------------------------—----------------

//第3步获取设备控制权,简称拿权力因为设备可能被其他程序占用

//--------------------------------------------------------------------------------------—----------------

g_pKeyboardDevice->Acquire();

//--------------------------------------------------------------------------------------—----------------

// 第4步获取按键情况并做响应,简称取按键

//--------------------------------------------------------------------------------------—----------------

// 读取键盘输入

::ZeroMemory(g_pKeyStateBuffer,sizeof(g_pKeyStateBuffer));

Device_Read(g_pKeyboardDevice,(LPVOID)g_pKeyStateBuffer,sizeof(g_pKeyStateBuffer)); //定义的全局函数

BOOL Device_Read(IDirectInputDevice8*pDIDevice, void* pBuffer, longlSize)

{

HRESULThr;

while(true)

{

pDIDevice->Poll(); // 轮询设备

pDIDevice->Acquire(); // 获取设备的控制权

if(SUCCEEDED(hr = pDIDevice->GetDeviceState(lSize, pBuffer))) break; //数据放入到自定义缓存pBuffer中

if(hr !=DIERR_INPUTLOST || hr != DIERR_NOTACQUIRED) return FALSE;

if(FAILED(pDIDevice->Acquire())) return FALSE;

}

returnTRUE;

}

//然后就是用if判断并做响应了,如下面一句代码

if (g_pKeyStateBuffer[DIK_A] & 0x80) fPosX -= 0.005f; //x轴坐标左移

//--------------------------------------------------------------------------------------—---------------- //第5步释放控制权和接口对象,简称释对象

//--------------------------------------------------------------------------------------—---------------- g_pKeyboardDevice->Unacquire();

SAFE_RELEASE(g_pKeyboardDevice)

三、DirectSound的使用

1、变量声明

LPDIRECTSOUND pDS;

LPDIRECTSOUNDBUFFER pPBuf;//主缓存区

LPDIRECTSOUNDBUFFER pSBuf;//次缓冲区

DSBUFFERDESC desc;

WAVEFORMATEX pwfmt;

WAVEFORMATEX swfmt;

MMCKINFO ckRiff;

MMCKINFO ckInfo;

MMRESULT mmResult;

HMMIO hmmio;

DWORD size;

2、函数

bool DSound::InitializeDSound(HWND hwnd)

{

if(FAILED(DirectSoundCreate(NULL,&pDS,NULL)))

{

return false;

}

pDS->SetCooperativeLevel(hwnd,DSSCL_PRIORITY);

memset(&desc,0,sizeof(desc));//建立主缓冲区

desc.dwSize = sizeof(desc);

desc.dwFlags = DSBCAPS_PRIMARYBUFFER;

desc.dwBufferBytes = 0;

desc.lpwfxFormat = NULL;

if(FAILED(pDS->CreateSoundBuffer(&desc,&pPBuf,NULL)))

{

return false;

}

//read in buffer

return true;

}

void DSound::SetFormat()

{

memset(&pwfmt,0,sizeof(pwfmt));

pwfmt.wFormatTag = WAVE_FORMAT_PCM;

pwfmt.nChannels = 2;

pwfmt.nSamplesPerSec = 44100;

pwfmt.wBitsPerSample = 16;

pwfmt.nBlockAlign = pwfmt.wBitsPerSample/8 * pwfmt.nChannels;

pwfmt.nAvgBytesPerSec = pwfmt.nSamplesPerSec * pwfmt.nBlockAlign;

pPBuf->SetFormat(&pwfmt);

}

bool DSound::ReadFile()

{

hmmio = mmioOpen(_T("sound.wav"),NULL,MMIO_ALLOCBUF|MMIO_READ);

if(hmmio == NULL)

return false;//文件不存在

ckRiff.fccType = mmioFOURCC('W','A','V','E');//设置文件类型

mmResult = mmioDescend(hmmio,&ckRiff,NULL,MMIO_FINDRIFF);//查找类型

if(mmResult != MMSYSERR_NOERROR)

return false; //文件格式错误

ckInfo.ckid = mmioFOURCC('f','m','t',' '); //设定区块类型

mmResult = mmioDescend(hmmio,&ckInfo,&ckRiff,MMIO_FINDCHUNK);

if(mmResult != MMSYSERR_NOERROR)

return false;//文件格式错误

if(mmioRead(hmmio,(HPSTR)&swfmt,sizeof(swfmt)) == -1) //读取档案格式return false;//文件读取格式失败

mmResult = mmioAscend(hmmio,&ckInfo,0); //跳出子区块

ckInfo.ckid = mmioFOURCC('d','a','t','a'); //设定区块类型

mmResult = mmioDescend(hmmio,&ckInfo,&ckRiff,MMIO_FINDCHUNK); //搜寻区块if(mmResult != MMSYSERR_NOERROR)

return false; //文件格式错误;

size = ckInfo.cksize; //取得实际资料大小

//mmioClose(hmmio,0);

return true;

}

bool DSound::BuildSecondBuffer()//private load

memset(&desc,0,sizeof(desc));

desc.dwSize = sizeof(desc);

desc.dwBufferBytes = size;

desc.lpwfxFormat = &swfmt;

desc.dwFlags = DSBCAPS_STATIC|DSBCAPS_CTRLPAN| DSBCAPS_CTRLVOLUME|DSBCAPS_GLOBALFOCUS;//|DSBCAPS_GLOBAFOCUS;

if(FAILED(pDS->CreateSoundBuffer(&desc,&pSBuf,NULL)))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

bool DSound::LoadInSecondBuffer()

{

LPVOID pAudio;

DWORD bytesAudio;

BuildSecondBuffer();

if(FAILED(pSBuf->Lock(0,size,&pAudio,&bytesAudio,NULL,NULL,NULL)))

return false;//锁定缓冲失败

mmResult = mmioRead(hmmio,(HPSTR)pAudio,bytesAudio);

if(mmResult == -1)

return false;//读取音文件数据失败

if(FAILED(pSBuf->Unlock(pAudio,bytesAudio,NULL,NULL)))

return false;//解除锁定缓冲区失败

mmioClose(hmmio,0);

return true;

}

void DSound::Play(HWND hwnd)

{

InitializeDSound(hwnd)

SetFormat();

if(ReadFile())

{

if(LoadInSecondBuffer())

{

pSBuf->Stop();

pSBuf->SetCurrentPosition(0);

pSBuf->Play(0,0,1);//第三个参数为0的话不会循环播放;

}

}

}

void DSound::Stop()

{

pSBuf->Stop();

bool CMainFrame::InitializeDevice(HWND hWnd, bool fullScreen)

{

HINSTANCE hInstance = AfxGetInstanceHandle();

D3DDISPLAYMODE displayMode;

if(FAILED(DirectInput8Create(hInstance,0X0800,IID_IDirectInput8,(void**)&m_deviceInput, NULL)))

{

return false;

}

m_deviceInput->CreateDevice(GUID_SysKeyboard,&m_keyBoardDevice,NULL);

m_keyBoardDevice->SetDataFormat(&c_dfDIKeyboard);

m_keyBoardDevice->SetCooperativeLevel(hWnd,DISCL_FOREGROUND|DISCL_NONEXCLUSIV E);

m_keyBoardDevice->Acquire ();

if(m_keyBoardDevice == NULL)

{

return false;

}

m_deviceInput->CreateDevice(GUID_SysMouse,&m_mouseDevice,NULL);

m_mouseDevice->SetDataFormat(&c_dfDIMouse);

m_mouseDevice->SetCooperativeLevel(hWnd,DISCL_FOREGROUND|DISCL_NONEXCLUSIVE);

m_mouseDevice->Acquire();

if(m_mouseDevice == NULL)

{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泰克示波器的使用方法-1

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示波器虽然分成好几类,各类又有许多种型号,但是一般的示波器除频带宽度、输入灵敏度等不完全相同外,在使用方法的基本方面都是相同的。本章以SR-8型双踪示波器为例介绍。 (一)面板装置 SR-8型双踪示波器的面板图如图5-12所示。其面板装置按其位置和功能通常可划分为3大部分:显示、垂直(Y轴)、水平(X轴)。现分别介绍这3个部分控制装置的作用。 1.显示部分主要控制件为: (1)电源开关。 (2)电源指示灯。 (3)辉度调整光点亮度。 (4)聚焦调整光点或波形清晰度。 (5)辅助聚焦配合“聚焦”旋钮调节清晰度。 (6)标尺亮度调节坐标片上刻度线亮度。 (7)寻迹当按键向下按时,使偏离荧光屏的光点回到显示区域,而寻到光点位置。 (8)标准信号输出 1kHz、1V方波校准信号由此引出。加到Y轴输入端,用以校准Y 轴输入灵敏度和X轴扫描速度。 2.Y轴插件部分 (1)显示方式选择开关用以转换两个Y轴前置放大器Y A与YB 工作状态的控制件,具有五种不同作用的显示方式:

“交替”:当显示方式开关置于“交替”时,电子开关受扫描信号控制转换,每次扫描都轮流接通Y A或YB 信号。当被测信号的频率越高,扫描信号频率也越高。电 子开关转换速率也越快,不会有闪烁现象。这种工作状态适用于观察两个工作频率较高的信号。 “断续”:当显示方式开关置于“断续”时,电子开关不受扫描信号控制,产生频率固定为200kHz方波信号,使电子开关快速交替接通Y A和YB。由于开关动作频率高于被测信号频率,因此屏幕上显示的两个通道信号波形是断续的。当被测信号频率较高时,断续现象十分明显,甚至无法观测;当被测信号频率较低时,断续现象被掩盖。因此,这种工作状态适合于观察两个工作频率较低的信号。 “Y A”、“YB ”:显示方式开关置于“Y A ”或者“YB ”时,表示示波器处于单通道工作,此时示波器的工作方式相当于单踪示波器,即只能单独显示“Y A”或“YB ”通道的信号波形。 “Y A + YB”:显示方式开关置于“Y A + YB ”时,电子开关不工作,Y A与YB 两路信号均通过放大器和门电路,示波器将显示出两路信号叠加的波形。 (2)“DC-⊥-AC” Y轴输入选择开关,用以选择被测信号接至输入端的耦合方式。置于“DC”是直接耦合,能输入含有直流分量的交流信号;置于“AC”位置,实现交流耦合,只能输入交流分量;置于“⊥”位置时,Y轴输入端接地,这时显示的时基线一般用来作为测试直流电压零电平的参考基准线。 (3)“微调V/div” 灵敏度选择开关及微调装置。灵敏度选择开关系套轴结构,黑色旋钮是Y轴灵敏度粗调装置,自10mv/div~20v/div分11档。红色旋钮为细调装置,顺时针方向增加到满度时为校准位置,可按粗调旋钮所指示的数值,读取被测信号的幅度。当此旋钮反时针转到满度时,其变化范围应大于2.5倍,连续调节“微调”电位器,可实现各档级之间的灵敏度覆盖,在作定量测量时,此旋钮应置于顺时针满度的“校准”位置。 (4)“平衡” 当Y轴放大器输入电路出现不平衡时,显示的光点或波形就会随“V/div”开关的“微调”旋转而出现Y轴方向的位移,调节“平衡”电位器能将这种位移减至最小。 (5)“↑↓ ” Y轴位移电位器,用以调节波形的垂直位置。 (6)“极性、拉Y A” Y A通道的极性转换按拉式开关。拉出时Y A 通道信号倒相显示,即显示方式(Y A+ YB )时,显示图像为YB - Y A。 (7)“内触发、拉YB ” 触发源选择开关。在按的位置上(常态)扫描触发信号分别

示波器_使用方法_步骤

示波器 摘要:以数据采集卡为硬件基础,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完成虚拟数字示波器的设计。能够具有运行停止功能,图形显示设置功能,显示模式设置功能并具有数据存储和查看存储数据等功能。实验结果表明, 该仪器能实现数字示波器的的基本功能,解决了传统测试仪器的成本高、开发周期长、数据人工记录等问题。 1.实验目的 1.理解示波器的工作原理,掌握虚拟示波器的设计方法。 2.理解示波器数据采集的原理,掌握数据采集卡的连接、测试和编程。 3.掌握较复杂的虚拟仪器的设计思想和方法,用LabVIEW实现虚拟示波器。 2. 实验要求 1.数据采集 用ELVIS实验平台,用DAQmx编程,通过数据采集卡对信号进行采集,并进行参数的设置。 2.示波器界面设计 (1)设置运行及停止按钮:按运行时,示波器工作;按停止时,示波器停止工作。 (2)设置图形显示区:可显示两路信号,并可进行图形的上下平移、图形的纵向放大与缩小、图形的横向扩展与压缩。 (3)设置示波器的显示模式:分为单通道模式(只显示一个通道的图形),多通道模式(可同时显示两个通道),运算模式(两通道相加、两通道相减等)。

万联芯城https://www.360docs.net/doc/0016602116.html,作为国内优秀的电子元器件采购网,一直秉承着以良心做好良芯的服务理念,万联芯城为全国终端生产研发企业提供原装现货电子元器件产品,拥有3000平方米现代化管理仓库,所售电子元器件有IC集成电路,二三极管,电阻电容等多种类别主动及被动类元器件,可申请样片,长久合作可申请账期,万联芯城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配套服务,提交物料清单表,当天即可获得各种元件的优势报价,整单付款当天发货,物料供应全国,欢迎广大客户咨询合作,点击进入万联芯城

示波器的初级使用方法教程

示波器的使用方法教程 ST-16示波器的使用 示波器是有着极其广泛用途的测量仪器之一〃借助示波器能形象地观察波形的瞬变过程,还可以测量电压。电流、周期和相位,检查放大器的失真情况等〃示波器的型号很多,它的基本使用方法是差不多的〃下面以通用ST一16型示波器为例,介绍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面板上旋钮或开关的功能 图1是ST一16型示波器的面板图。 示波器是以数字座标为基础来显示波形的〃通常以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幅度〃因而在图1中,面板下半部以中线为界,左面的旋钮全用于Y轴,右面的旋钮全用于X 轴。面板上半部分为显示屏。显示屏的右边有三个旋钮是调屏幕用的〃所有的旋钮,开关功能见表1。其中8、10,14,16号旋钮不需经常调,做成内藏式。

显示屏读数方法 在显示屏上,水平方向X轴有10格刻度,垂直方向Y轴有8格刻度〃这里的一格刻度读做一标度,用div表示〃根据被测波形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所占有的标度数,乘以垂直输入灵敏度开关所在档位的V/div数(或水平方向t/div),得出的积便是测量结果。Y轴使用10:1衰减探头的话还需再乘10。 例如图2中测电压峰—峰值时,V/div档用0〃1V/div,输入端用了10 : l 衰减探头,则Vp-p=0〃1V/div×3〃6div×10=3〃6V,t/div档为2ms/div,则波形的周期:T=2ms/div×4div=8ms。 使用前的准备 示波器用于旋钮与开关比较多,初次使用往往会感到无从着手。初学者可按表2方式进行调节。表2位置对示波器久藏复用或会使用者也适用。

使用前的校准 示波器的测试精度与电源电压有关,当电网电压偏离时,会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因此在使用前必须对垂直和水平系统进行校准。校准方法步骤如下: 1〃接通电源,指示灯有红光显示,稍等片刻,逆时针调节辉度旋钮,并适当调准聚焦,屏幕上就显示出不同步的校准信号方波。 2〃将触发电平调离“自动”位置,逆时针方向旋转旋钮使方波波形同步为止。并适当调节水平移位(11)和垂直移位(5)。 3〃分别调节垂直输入部分增益校准旋钮(10)和水平扫描部分的扫描校准旋钮(14),使屏幕显示的标准方波的垂直幅度为5div,水平宽度为10div,如图3所示,ST一16示波器便可正常工作了。 示波器演示和测量举例 一,用ST一16示波器演示半波整流工作原理: 首先将垂直输入灵敏度选择开关(以下简写V/div)拨到每格0〃5V档,扫描时间转换开关(s/div)拨至每格5ms档,输入耦合开关拨至AC档,将输入探头的两端与电源变压器次级相接,见图4,这时屏幕显示如图5(a)所示的交流电压波形。 如果将探头移到二极管的负端处,这时屏幕上显示图5(b)所示的半波脉冲电压波形〃接上容量较大的电解电容器C进行滤波,调节一下触发电平旋钮(15),在示波器屏幕上可看到较为平稳的直流电压波形,见图5(c)。电容C的容量越大,脉冲成分越小,电压越平稳。

网络故障诊断工具介绍

数据通信与控制网络 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网络故障诊断工具介绍

目录

网络故障诊断工具介绍 1 前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的重要性和关键性也越来越突出,计算机网络的频繁使用不可避免会发生一些网络故障,网络的维护和故障诊断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这些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是一项实践性和技巧性很强的工作,如果适当利用一些工具,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网络测试工具为防止网络故障的发生及查找故障点提供了有效手段,下面本文对常用的测试工具给予介绍。 表1-1 故障类型及诊断工具

2 硬件工具 2.1线缆测试仪 线缆测试仪是针对模型的第一层设计的。这是一种便携、高精度、快速故障定位和排错的线缆测试专用仪器, 也是最常用的故障诊断工具。与电缆相关的网络问题约为40% 至90%。线缆测试仪几乎可以解决大部分网络中存在的电缆问题。线缆测试仪只能测试电缆,不能测试网络的其他部分。 线缆测试仪有采用模拟技术和数字技术的两类。一般来说采用数字技术的产品要先进一些。高档产品可实现对线缆电气特性的全面认证,低档产品只能完成线缆通断的验证。 2.1.1 线缆测试仪主要功能 ⑴对多种类型的电缆提供不同的测试标准并提供足够的精度(如: - 67、等); ⑵完成对线缆电气特性的认证(电气特性含: 接线图、长度、衰减、、等); ⑶能快速、准确地测量并提供余量(是否符合现在的使用要求,是否对今后的网络扩容提供余量); ⑷快速、准确、直观地指示故障点; ⑸方便地存储全部测试结果,以便生成测试报告。 基本的网络线缆测试仪通常配有45和11连接器,有些电缆测试仪还配有一个远程节点, 这 样可以对电缆进行端到端的检查。例如在较大规模的办公环境中,可以将电缆测试仪接用户桌面的网线一端,将远程节点连接到配线架网线的另一端来测试结构化电缆连接中的故障。 2.1.2 线缆测试仪的分类 ⑴测试导通,错位,短路,断路,市场上的代表产品如9809L线材测试仪 图1-1 9809L线材测试仪 ⑵多了一个单边测试/绝缘/高压等功能;这种检测仪做耳机线用的比较多了,市场上的代表产品如89868986系列线材测试仪。 图1-2 89868986系列线材测试仪

示波器使用方法步骤

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电子测量仪器。它能把肉眼看不见的电信号变换成看得见的图像,便于人们研究各种电现象的变化过程。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示波器,“人”如其名,就是显示波形的机器,它还被誉为“电子工程师的眼睛”。它的核心功能就是为了把被测信号的实际波形显示在屏幕上,以供工程师查找定位问题或评估系统性能等等。它的发展同样经历了模拟和数字两个时代 数字示波器,更准确的名称是数字存储示波器,即DSO(Digital Storage Oscilloscope)。这个“存储”不是指它可以把波形存储到U盘等介质上,而是针对于模拟示波器的即时显示特性而言的。模拟示波器靠的是阴极射线管(CRT,即俗称的电子枪)发射出电子束,而这束电子在根据被测信号所形成的磁场下发生偏转,从而在荧屏上反映出被测信号的波形,这个过程是即时地,中间没有任何的存储过程的。而数字示波器的原理却是这样的:首先示波器利用前端ADC对被测信号进行快速的采样,这个采样速度通常都可以达到每秒几百M到几G次,是相当快的;而示波器的后端显示部件是液晶屏,液晶屏的刷新速率一般只有几十到一百多Hz;如此,前端采样的数据就不可能实时的反应到屏幕上,于是就诞生了存储这个环节:示波器把前端采样来的数据暂时保存在内部的存储器中,而显示刷新的时候再来这个存储器中读取数据,用这级存储环节解决前端采样和后端显示之间的速度差异。

很多人在第一次见到示波器的时候,可能会被他面板上众多的按钮唬住,再加上示波器一般身价都比较高,所以对使用它就产生了一种畏惧情绪。这是不必要的,因为示波器虽然看起来很复杂,但实际上要使用它的核心功能——显示波形,并不复杂,只要三四个步骤就能搞定了,而现在示波器的复杂都是因为附加了很多辅助功能造成的,这些辅助功能自然都有它们的价值,熟练灵活的应用它们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初学者,我们先不管这些,我们只把它最核心的、最基本的功能应用起来即可。

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示波器的使用 【实验目的】 1.了解示波器的结构和示波器的示波原理; 2.掌握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学会用示波器观察各种信号的波形; 3.学会用示波器测量直流、正弦交流信号电压; 4.观察利萨如图,学会测量正弦信号频率的方法。 【实验仪器】 YB4320/20A/40双踪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电池、万用电表。 图1实验仪器实物图 【实验原理】 示波器是一种能观察各种电信号波形并可测量其电压、频率等的电子测量仪器。示波器还能对一些能转化成电信号的非电量进行观测,因而它还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通用的电子显示器。 1.示波器的基本结构 示波器的型号很多,但其基本结构类似。示波器主要是由示波管、X轴与Y轴衰减器和放大器、锯齿波发生器、整步电路、和电源等几步分组成。其框图如图2所示。

图2示波器原理框图 (1)示波管 示波管由电子枪、偏转板、显示屏组成。 电子枪:由灯丝H、阴极K、控制栅极G、第一阳极A1、第二阳极A2组成。灯丝通电发热,使阴极受热后发射大量电子并经栅极孔出射。这束发散的电子经圆筒状的第一阳极A1和第二阳极A2所产生的电场加速后会聚于荧光屏上一点,称为聚焦。A1与K之间的电压通常为几百伏特,可用电位器W2调节,A1与K 之间的电压除有加速电子的作用外,主要是达到聚焦电子的目的,所以A1称为聚焦阳极。W2即为示波器面板上的聚焦旋钮。A2与K之间的电压为1千多伏以上,可通过电位器W3调节,A2与K之间的电压除了有聚焦电子的作用外,主要是达到加速电子的作用,因其对电子的加速作用比A1大得多,故称A2为加速阳极。在有的示波器面板上设有W3,并称其为辅助聚焦旋钮。 在栅极G与阳极K之间加了一负电压即U K﹥U G,调节电位器W1可改变它们之间的电势差。如果G、K间的负电压的绝对值越小,通过G的电子就越多,电子束打到荧光屏上的光点就越亮,调节W1可调节光点的亮度。W1在示波器面板上为“辉度”旋钮。 偏转板:水平(X轴)偏转板由D1、D2组成,垂直(Y轴)偏转板由D3、、D4组成。偏转板加上电压后可改变电子束的运动方向,从而可改变电子束在荧光屏上产生的亮点的位置。电子束偏转的距离与偏转板两极板间的电势差成正比。 显示屏:显示屏是在示波器底部玻璃内涂上一层荧光物质,高速电子打在上面就会发荧光,单位时间打在上面的电子越多,电子的速度越大光点的辉度就越大。荧光屏上的发光能持续一段时间称为余辉时间。按余辉的长短,示波器分为长、中、短余辉三种。 (2)X轴与Y轴衰减器和放大器 示波管偏转板的灵敏度较低(约为0.1~1mm/V)当输入信号电压不大时,荧光屏上的光点偏移很小而无法观测。因而要对信号电压放大后再加到偏转板上,为此在示波器中设置了X轴与Y轴放大器。当输入信号电压很大时,放大器无法正常工作,使输入信号发生畸变,甚至使仪器损坏,因此在放大器前级设置有衰减器。X轴与Y轴衰减器和放大器配合使用,以满足对各种信号观测的要求。

网络故障诊断常用工具详解_464712

RTUB_103_C1网络故障诊断常用工具详解 课程目标: ●了解网络故障诊断时常用的命令 ●掌握常用故障排除命令的使用方法 参考资料:

目录 第1章网络检测工具介绍 (1) 1.1 Ping命令1? 1.1.1 Ping命令介绍1? 1.1.1ping 是如何工作的 (4) 1.1.2Ping命令参数及使用技巧 (5) 1.1.3?用Ping命令检测网络...................................................................................................... 11 1.1.4Ping命令的高级使用技巧(参考)?19 1.1.5Ping有关故障案例 (23) 1.2?Netstat命令的使用技巧?27 1.2.1?netstat的一些常用选项27? 1.2.2netstat的妙用 (31) 1.3?IPConfig命令的使用技巧和winipcfg31? 1.3.1?IPConfig最常用的选项32? 1.3.2举例:?32 1.4?ARP(地址解析协议)的使用技巧33? 1.4.1?ARP常用命令选项:?34 1.4.2举例: (34) 1.5?Tracert、Route 与NBTStat的使用技巧35? 1.5.1Tracert35? 1.5.2Route的使用技巧 (40) 1.5.3?NBTStat的使用技巧 (41) 1.6其他网络命令44? 1.6.1Finger.................................................................................................................... 44 1.6.2?Ftp44 1.6.3Tftp (45) 1.6.4Telnet?45 1.6.5?Net (46) 1.6.6巧设开机密码等--批处理命令 ................................................................................ 48

示波器图文教程_非常详细讲解

看到论坛有很多新手在问示波器怎么用,苦苦寻找示波器的教程.....以前用的大多是那种很大台笨重的模拟示波十M的价格都要好几千,小弟我也买不起,所以至今是只见过猪走路,没吃过猪肉。现在都是数字时代了,现0M的不到两千MB可买得一台了,小巧、彩色、而且可说像傻瓜式的,操作非常方便面,只需测量时按下上面了。 其实示波器在实际维修运用中,用得最多的就是测量晶阵、时钟频率、检修PWM电路及一些关键信号的捕捉,今天闲来没事就简单给大家演示一下示波器实际维修的运用及所测到的波形。 主演:安泰信ADS1102C 配角:我是刚来的 首先先请主演先登场吧 第一:检修不触发故障主板时,可以用示波器测32.768和25M(NF的板)晶振是否起振,非常直观,非常准确,万用表测晶振的两脚的压差不是也可以判断其好坏吗?没错,但是我要告诉你你只对了一半,有压差只能初步判也经常碰到有压差但不起振的故障,在没示波器下最好的方法就是代换一个。但如果我们有示波器,测其晶振两且下面标有对应的频率数值没有偏移,那么晶振肯定是好的。如图为实测32.768的波形

第二:在检修能上电不亮机故障时,首先就是测量主板各大供电是否正常,而如今的主板的供电方式大多彩用了来检测PWM控制电路是否正常工作,也是比万用表更准确更直观,正常工作时的波形为脉冲方波。如:如图为方波,表明CPU电路正常工作

表明内存供电电路正常

桥供电正常

第三:对于主板不亮故障,如以上测完主板供电都正常情况下,就要检测主板各时钟是否正常了。这时示波器的常准确的测出该点的时钟频率的数值,正常为一个正弦波。万用表测也行,一般33M为1.6V左右,66M为0.6左右,只是个大概判断,当然没示波器来的准确。 如图为实测的33M频率波形(测量点可用打值卡上测,或在PCI槽B16测到)

浅谈网络故障诊断

LPI 202 考试准备: 网络故障诊断 2009年12月23日来源:ibm 作者:David Mertz 本文是由7 篇文章组成的介绍Linux上网络管理的系列教程的最后一篇。在本教程中,David Mertz 将继续带领大家准备Linux Professional Institute Intermediate Level Administration(LPIC-2)Exam 202 的考试。本教程将回顾LPI 202 系列教程,重点介绍如何使用已经介绍过的基本工具来修复网络问题。对工具的回顾分为两类:配置工具和诊断工具。 开始之前 了解这些教程可以教您学习哪些知识,以及如何从这些教程中学习到尽可能多的知识。 关于本系列教程 Professional Institute (LPI)的Linux 系统管理员认证分为两个级别:初级(也称为"认证级别1")和中级(也称为“认证级别2”)。要获得认证级别1,则必须通过101 和102 的考试;要获得认证级别2,则必须通过201 和202 的考试。

developerWorks 上提供了一些可以帮助您准备这些考试的教程。每个考试都包含几个主题,每个主题在developerWorks 上都有对应的自学教程。 要准备参加1 级认证,请参阅developerWorks 为LPI 考试101 和102 准备的教程。 要准备参加2 级认证,请参阅developerWorks 为LPI 考试201 和202 准备的教程。 对于LPI 考试202,7 个主题和对应的developerWorks 教程如下: 表1. LPI 考试2 02:教程和主题LP I 考试202 主题 developerWor ks 教程 教程总结 主题205 LPI 考试202 准备(主题20 5): 网络配置 介绍如何配置基本的TCP/IP 网络,范围从硬件层(常 见的以太网,modem、ISDN 或802.11)到网络地址 的路由。 主题206 LPI 考试202 准备(主题20 6): 邮件和新闻 介绍如何将Linux 用作邮件和新闻服务器。本教程将 介绍邮件传输、本地邮件过滤以及邮件列表维护等方面 的内容,还将介绍NNTP 协议使用的服务器软件。 主题207 LPI 考试202 准备(主题20 7): DNS 介绍如何使用Linux 作为DNS 服务器,主要是使用 BIND。本教程还将介绍如何执行基本的BIND 配置、 管理DNS 区域,以及保障DNS 服务器的安全。 主题208 LPI 考试202 准备(主题20 8): Web 服务 介绍如何安装和配置Web 服务器,以及如何实现Sq uid 代理服务器。 主题210 LPI 考试202 准备(主题21 0): 网络客户机管 理 介绍如何配置DHCP 服务器、NIS 客户机和服务器、 LDAP 服务器和PAM 身份验证支持。参见下面详细的 目标。 主题212 LPI 考试202介绍如何配置路由器,如何保障FTP 服务器的安全,

示波器使用方法步骤

一、示波器概念 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电子测量仪器。它能把肉眼看不见的电信号变换成看得见的图像,便于人们研究各种电现象的变化过程。示波器利用狭窄的、由高速电子组成的电子束,打在涂有荧光物质的屏面上,就可产生细小的光点(这是传统的模拟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在被测信号的作用下,电子束就好像一支笔的笔尖,可以在屏面上描绘出被测信号的瞬时值的变化曲线。利用示波器能观察各种不一样信号幅度随时间变化的波形曲线,还可以用它测验各种不一样的电量,如电压、电流、频率、相位差、调幅度等等。 二、示波器使用方法步骤 1、检查示波器主机及其配件无缺漏和无损坏后,可进行操作。 2、使用所在国家认可的本产品专用电源线进行上电操作。 3、功能检测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示波器是否正常工作。 (1)按下电源按键开机启动,点击【Default Setup】,此时所有的配置参数将恢复默认状态。 (2)恢复默认状态后,可接入信号,使用普通无源探头与面板上的“探头补偿端”进行连接。 使用ZP1050型号的探头(由于公司探头会不断地更新升级,最终以实际标配的实物为准),示波器自动识别衰减档位X10档,比率为10:1(无X1档),接入示波器中(将探头母头BNC端对准示波器通道CH1BNC插头,按下向右旋转即可,同时将探头的探钩接到示波器探头补偿端接口,鳄鱼夹接地)。

注:若探头接入的不是CH1 而是CH2、CH3 或CH4,则按下面板上的【1】软键,软键变灰则关闭通道1,按下【2】、【3】或【4】软键则打开相应通道则软键变亮。 (3)接入探头补偿端信号后,点击【Auto Setup】一键捕获波形,此时屏幕上可能会出现三种波形其中一种,探头补偿端方波幅值约为3.0V,频率为1KHz。

网络故障诊断初探

摘要:简单介绍网络及路由器的基本概念,简述网络分层诊断技术,结合讨论路由器各种接口的诊断,综述互联网络连通性故障的排除。关键词:网络互联网路由器故障诊断一.引言世纪之交,全球因特网高速发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国的网络建设方兴未艾。政府上网工程拉开序幕,网络建设的新高潮已经到来。网络诊断是管好、用好网络,使网络发挥最大作用的重要技术工作之一。本文首先简单介绍网络及路由器的基本概念,简述分层诊断技术,结合讨论路由器各种接口的诊断,综述互联网络连通性故障的排除。二.网络与路由器概述网络诊断是一门综合性技术,涉及网络技术的方方面面。为方便下面的讨论,首先简单回顾一下网络和路由器的基本概念。1.计算机网络是由计算机集合加通信设施组成的系统,即利用各种通信手段,把地理上分散的计算机连在一起,达到相互通信而且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等资源的系统。计算机网络按其计算机分布范围通常被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局域网覆盖地理范围较小,一般在数米到数十公里之间。广域网覆盖地理范围较大,如校园、城市之间、乃至全球。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导致网络之间各种形式的连接。采用统一协议实现不同网络的互连,使互联网络很容易得到扩展。因特网就是用这种方式完成网络之间联结的网络。因特网采用tcp/ip协议作为通信协议,将世界范围内计算机网络连接在一起,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和最流行的国际性网络。2 .为了完成计算机间的通信,把每部计算机互连的功能划分成定义明确的层次,规定了同层进程通信的协议及相邻层之间的接口和服务,将这些层、同层进程通信的协议及相邻层之间的接口统称为网络体系结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是当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体系的核心。该模型将网络功能划分为7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3 .tcp/ip 即传输控制协议和网间互联协议是一组网络协议。tcp/ip起源于美国arpanet网,发展至今已成为因特网使用的标准通信协议。使用tcp/ip能够使采用不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以有序的方式交换数据。4 .路由器是一种网络设备,是用于网络连接、执行路由选择任务的专用计算机。路由器工作于网络层,对信包转发,并具有过滤功能。路由器能够将使用不同技术的两个网络互连起来,能够在多种类型的网络之间(局域网或广域网)建立网络连接。它将处在七层模型中的网络层的信息,根据最快、最直接的路由原理从一个网络的网络层传输到另一个网络的网络层,以达到最佳路由选择。同时在内部使用高档微处理器,用高速的内部总线连接适合各种网络协议的接口卡。并具有多种网管功能,能监视与路由器相连接的一些网络设备和它们的配置运行情况。5 .cisco路由器是目前网络建设中使用最多的一种路由器,有多种档次、多种系列,目前常用的当属2500系列,本文以2500系列为例讨论。2500系列路由器是固定接口的多协议路由器,支持cisco ios全部功能。根据特定的协议环境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固定配置的路由器(2501)、带hub口的路由器(2507)、摸块化的路由器(2514)和访问服务器(2511)。它们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配置和管理,是一种用于小规模局域网和广域网网络层中继的路由设备。6.cisco ios是cisco所特有的互连网操作系统,所有的cisco产品都运行ios,ios将它们无缝连接在一起协同工作。给用户提供一个可支持任意硬件界面、任意链路层、网络层协议的可扩展的开放型网络。ios支持众多的协议,包括各种网络通信协议和路由协议等。cisco ios已成为工业界网际网互联的事实标准。cisco ios 提供几种不同的操作模式,每一种模式提供一组相关的命令集、不同的操作权限和操作功能。基于安全目的,cisco用户界面中有两级访问权限:用户级和特权级。第一级访问允许查看路由状态,叫做用户exec模式,又称为查看模式;第二级访问允许查看路由器配置、修改配置和运行调试命令,叫做特权exec模式,又称为配置模式。在特权级中,按不同的配置内容,可进入不同的配置模式,如全球配置模式、接口配置模式、线配置模式等。三.网络故障诊断概述网络故障诊断应该实现三方面的目的:确定网络的故障点,恢复网络的正常运行;发现网络规划和配置中欠佳之处,改善和优化网络的性能;观察网络的运行状况,及时预测网络通信质量。网络故障诊断以网络原理、网络配置和网络运行的知识为基础。从故障现象

示波器使用方法步骤

一、正确接地 在设置测量或处理电路时,正确地接地是一个重要步骤。示波器正确接地可以防止用户受到电击,用户正确接地可以防止电路受到损坏。 示波器接地意味着把示波器连接到电器中性的参考点上,如接地。把示波器三头电源线查到连接接地装置的插座上,实现示波器接地。 示波器接地对人身安全是必需的。如果高压接触没有接地的示波器机箱,不管是机箱的哪个部分,包括视乎已经绝缘的旋钮,都会发送电击。而在示波器正确接地时,电流会通过接地路径传送到接地装置上,而不是通过用户身体传送到接地装置上。接地对使用示波器准确测量也是必需的。示波器需要于测试的任何电路共享相同的接地。 某些示波器不要求单独连接接地装置。这些示波器已经对机箱控制功能进行绝缘,可以让用户远离任何可能的电击危险。 如果您正在处理集成电路(ICs),您还需要让自己接地。集成电路有微小的传导路径,用户身体中积聚的静电可能会损坏这些路径。在地毯上走动或脱下外套、然后触摸集成电路引线,就可能会毁掉一块昂贵的集成电路。为解决这个问题,应带上接地腕带。接地腕带可以把人身体中的静电安全地传送到接地装置上。 二、设定控制功能 插入示波器后,查看前面板。前面板通常分为三个主要区域,分别标记为垂直区域,水平区域和触发区域。根据型号和类型,示波器可能还有其他区域。

注意示波器上的输入连接器,在此处连接探头。大多数示波器只有两个输入通道,每个通道都可以在屏幕上显示波形。多个通道适用于比较波形。MSO还具有多个数字输入。 三、校准仪器 除正确设置示波器外,推荐定期自行校准一起,以准确地进行测量。如果上次自我校准以后环境温度变化幅度超过5℃(9℉),那么就需要进行校准,或者每周校准一次。在示波器菜单中,有时这可以作为“SignalPathCompensation”(信号路径补偿)启动。如需更详细说明,请参阅示波器手册。 四、连接探头 现在您可以将探头连接到示波器了。如果示波器匹配得当,则探头可以提供示波器的所有处理能力和性能,以确保被测信号的完整性。 测量信号需要两个连接:探针连接和接地。探头通常具有夹子连接设备,可将探头接地至被测电路。在实践中,接地夹可以连接到电路中的已知接地,例如维修产品的金属外壳,从而使探针尖端接触电路中的测试点。 五、补偿探头 无缘衰减电压探头必须对示波器进行补偿。在使用无缘探头前,必须先补偿探头,以使其电气特点于特定示波器均衡。 应该养成每次设置示波器都补偿探头的习惯。探头调节会降低测量精度。大多数示波器在前面板的一个端子上提供一个方波参考信号,

音频测试示波器使用方法

★目的:介绍示波器的使用方法,使相关人员能正确操作示波器。 ★示波器的概述 示波器是利用电子束的电偏转来观察电压波形的一种常用电子仪器,主要用于观察和测量电信号。下图1为我厂常用的20MHz的双踪示波器。 ★示波器的操作方法 第一步骤:示波器的连接 1)连接电源线 用220V AC线把示波器连上220V市电。(如上图2) 2)连接信号线 图 1 图 2 图 3 探头接在 CH1通道上

将探头插入到示波器左边的CH1接口并顺时针扭动半圈(如上图3)。当探头接在示波器的CH1通道上时,模式开关须打在CH1上(如下图4)。当探头接在示波器的CH2通道上时,模式开关须打在CH2上。(如下图5) 3) 信号耦合开关的选择(AC GND DC ) 信号耦合开关一般紧挨着输入通道,CH1通道和CH2通道各有1个。当只用来观察被测信号中的交流成分时,将开关拔至AC 档(本厂一般选择此档);当信号的直流成份和交流成分都要观察或信号的频率较低时,将开关拔至DC 档;当开关拔至GND 档时,输入端处于接地状态,用以确定输入端为零时光迹所在位置。(如下图6) 第二步骤:开机与光迹调节 上述步骤完成后,接下来需要开机预热和调节光迹。(如下图7和图8) 1) 开机(POWER ) 按电源键开机,开机后电源指示灯会亮。电源按键旁一般标有英文单词power 。 2) 亮度调节(INTENSITY ) 如果光迹的亮度正常,就不需要调节。当亮度不正常时,我们就左右调节亮度旋纽,顺时针旋转为增亮,逆时针为调暗。亮度调节旋纽旁一般会标有“INTE ”的字样。亮度的英文单词为 intensity 。注意亮度不宜太高,以免影响示波器的使用寿命。 图 5 电源开关 电源指示灯 亮度调节 聚焦调节 图 7 光迹平行度调节 光 迹 图 8 正弦波信号光迹 模式开关选择 CH1通道 图 6 图 4 模式开关选择 CH2通道 探头接在 CH2通道上 信号耦合 选择开关

常见网络故障诊断与分析

常见网络故障诊断与分 析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第14章常见网络故障与分析 教学目标 掌握网络故障排查的思路,熟悉常见的网络故障并掌握其解决方法,使用常见的网络命令或工具分析、解决网络故障。 重点与难点 掌握网络故障排查的思路 使用常用网络命令与工具 常见故障分析 在组建各种局域网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很多故障与问题,如何自己动手解决这些网络故障,是很多读者都很关心的问题。在本章将针对网络中一些常见的故障,给出解决的方法。 14.1网络故障排查思路与诊断工具 很多朋友在组建或者使用网络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故障,那么对于这些故障应该如何下手、怎样判断和解决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14.1.1网络故障解决思路 一般说来,网络连接、软件属性配置和协议配置是导致网络故障的三大原因,所以我们先从这几个方面来看看网络故障的解决思路。 如何判断一个故障是否属于网络连接故障呢而这些故障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又如何排除这些网络连接故障呢这些问题对于不是很熟悉网络的读者来说是很棘手的,下面的内容将提供一个较完整的方案。 1.描述故障现象 网络连接的故障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计算机无法登录到服务器; 第二,计算机在【网上邻居】中只能看见自己,看不见其他的计算机,从而无法使用其他计算机上的共享资源; 第三,计算机无法通过局域网连接到Internet; 第四,计算机无法想从局域网内浏览内部网页,或者无法收取局域网内的电子邮件; 第五,网络中的计算机网络程序运行速度非常慢。 2.分析故障 网络连接故障有可能是下述原因导致: 第一,计算机没有安装网卡,或者没有正确安装网卡驱动程序,或者是网卡的中断等与其他设备有冲突; 第二,网卡本身存在故障; 第三,网络协议没有安装,或者网络协议没有正确配置; 第四,网线、集线器接口有故障; 第五,集线器或者交换机没有打开电源,或者这些网络设备本身存在问题。 3.排除故障 当计算机出现以上网络连接故障的时候,应该按照下述步骤来排除故障: 第一,确认网络连接故障。 当出现一种网络程序使用故障时,首先应该尝试使用其他的网络程序。比如当IE浏览器无法登录网站时,用Foxmain看看能否收发电子邮

示波器使用简易说明

实验1.2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等的主要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 1、函数信号发生器EE1641C 2、DS1062E-EDU数字示波器 3、高级电路实验箱 三、实验原理 初步了解示波器面板和用户界面 1. 前面板:DS1000E-EDU系列数字示波器向用户提供简单而功能明晰的前面板, 以进行基本的操作。面板上包括旋钮和功能按键。旋钮的功能与其它示波器类似。显示屏右侧的一列 5 个灰色按键为菜单操作键(自上而下定义为1 号至 5 号)。通过它们,您可以设置当前菜单的不同选项;其它按键为功能键,通过它们,您可以进入不同的功能菜单或直接获得特定的功能应用。

电压参数的自动测量 DS1000E-EDU, DS1000D-EDU 系列数字示波器可自动测量的电压参数包括峰峰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均方根值、顶端值、低端值。下图表述了各个电压参数的物理意义。 电压参数示意图 峰峰值(Vpp):波形最高点至最低点的电压值。 ?最大值(Vmax):波形最高点至GND(地)的电压值。

最小值(Vmin):波形最低点至GND(地)的电压值。 幅值(Vamp):波形顶端至底端的电压值。? 顶端值(Vtop):波形平顶至GND(地)的电压值。 底端值(Vbase):波形平底至GND(地)的电压值。 过冲(Overshoot):波形最大值与顶端值之差与幅值的比值。 预冲(Preshoot):波形最小值与底端值之差与幅值的比值。 平均值(Average):单位时间内信号的平均幅值。 均方根值(Vrms):即有效值。依据交流信号在单位时间内所换算产生的能量,对应于产生等值能量的直流电压,即均方根值。 2、函数信号发生器 函数信号发生器按需要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信号波形。输出电压最大可达20VP-P。通过输出衰减开关和输出幅度调节旋钮,可使输出电压在毫伏级到伏级范围内连续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可以通过频率分档开关进行调节。 函数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源,它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 例一:测量简单信号 观测电路中的一个未知信号,迅速显示和测量信号的频率和峰峰值。 1. 欲迅速显示该信号,请按如下步骤操作: (1) 将探头菜单衰减系数设定为1X,并将探头上的开关设定为1X。 (2) 将通道1的探头连接到电路被测点。 (3) 按下AUTO(自动设置)按键。 示波器将自动设置使波形显示达到最佳状态。在此基础上,您可以进一步调节垂直、水平档位,直至波形的显示符合您的要求。 2. 进行自动测量 示波器可对大多数显示信号进行自动测量。欲测量信号频率和峰峰值,请按如下步骤操作:

示波器使用教程

示波器使用教程

前言 本篇文章力求从众多的品牌型号中归纳出示波器使用的一般规律,目的是让读者阅读这篇文章后,能掌握大部分数字示波器使用的方法。 本文章所涉及的范围不包括大型台式示波器。 本文分为两部分:基础篇和进阶篇。 学习基础篇之后,会对示波器的使用有基础了解,能够对大部分常用信号进行调试、显示,并做一些快速自动测量。 学习进阶篇之后,会对示波器的使用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可以对信号进行分析,对信号进行合适的调试、保存、分析等。

目录 前言 (1) 目录 (2) 基础篇 (4) 第一章初识示波器 (4) 1、台式示波器 (4) 2、便携示波器 (4) 3、手持示波器 (5) 4、平板示波器 (5) 第二章探头介绍 (6) 第三章测试一个信号 (9) 第四章探头补偿校准 (11) 第五章垂直系统调节 (14) 1、通道的打开与关闭 (15) 2、垂直刻度(Vertical Scale) (16) 3、垂直位置(Vertical Position) (17) 第六章水平系统调节 (19) 1、水平刻度(Horizontal Scale) (20) 2、水平位置(Horizontal Position) (21) 第七章自动测量 (23) 1、便携示波器 (23) 2、手持示波器 (23) 3、平板示波器 (24) 进阶篇 (27) 第八章再谈垂直系统 (27) 1、输入耦合方式 (29) 2、探头 (30) 3、带宽限制 (31) 4、反相 (32) 5、输入阻抗 (33) 第九章再谈水平系统 (34) 1、采样模式 (34) 2、滚屏(Roll)模式 (36) 3、ZOOM模式 (37) 4、XY模式 (37) 5、存储深度 (40) 第十章光标测量 (43) 1、便携示波器 (43) 2、手持示波器 (44) 3、平板示波器 (46) 第十一章波形存储与调用 (47) 1、便携示波器 (47) 2、手持示波器 (48)

网络故障诊断的概述

网络故障诊断的概述 网络故障诊断的概述 一、网络故障 1.网络故障诊断 网络故障诊断以网络原理、网络配置和网络运行的知识为基础。从故障现象出发,以网络诊断工具为手段获取诊断信息,确定网络 故障点,查找问题的根源,排除故障,恢复网络正常运行。 网络故障通常有以下几种可能:物理层中物理设备相互连接失败或者硬件及线路本身的问题;数据链路层的网络设备的接口配置问题;网络层网络协议配置或操作错误;传输层的设备性能或通信拥塞问题;上三层网络应用程序错误。诊断网络故障的过程应该沿着OSI七层 模型从物理层开始向上进行。首先检查物理层,然后检查数据链路层,以此类推,设法确定通信失败的故障点,直到系统通信正常为止。 2.局域网或广域网分析仪在内的多种工具 网络故障以某种症状表现出来,故障症状包括一般性的(象用户 不能接入某个服务器)和较特殊的(如路由器不在路由表中)。对每一 个症状使用特定的故障诊断工具和方法都能查找出一个或多个故障 原因。 3.一般故障排除 一般故障排除模式如下:第一步,当分析网络故障时,要确定故障的具体现象,然后确定造成这种故障现象的原因的类型。第二步,广泛的从网络管理系统、协议分析跟踪、路由器诊断命令的输出报 告或软件说明书中收集有用的信息。第三步,根据收集到的情况考 虑可能的故障原因。第四步,根据最后的可能的故障原因建立一个 诊断计划。第五步,执行诊断计划,认真做好每一步测试和观察, 直到故障症状消失。第六步,每改变一个参数都要确认其结果。

二、网络故障分层诊断技术 1.物理层及其诊断 物理层的故障主要表现在设备的物理连接方式是否恰当;连接电缆是否正确;MODEM、CSU/DSU等设备的配置及操作是否正确。 2.数据链路层及其诊断 查找和排除数据链路层的故障,需要查看路由器的配置,检查连接端口的共享同一数据链路层的封装情况。每对接口要和与其通信的设备有相同的封装。通过查看路由器的配置检查其封装情况。 3.网络层及其诊断 排除网络层故障的基本方法是:沿着从源到目标的路径,查看路由器路由表,同时检查路由器接口的IP地址。如果路由没有在路由表中出现,应该通过检查来确定是否已经输入适当的静态路由、默认路由或者动态路由。然后手工配置一些丢失的路由,或者排除一些动态路由选择过程的故障,包括RIP或者IGRP路由协议出现的故障。 三、路由器接口故障排除 1.串口故障排除 串口出现连通性问题时,分析它的屏幕输出报告内容。串口报告可能组合有以下几种:1.串口运行、线路协议运行,这是完全的工作条件。该串口和线路协议已经初始化,并正在交换协议的存活信息。2.串口运行、线路协议关闭,这个显示说明路由器与提供载波检测信号的.设备连接,表明载波信号出现在本地和远程之间,但没有正确交换连接两端的协议存活信息。可能的故障发生在路由器配置问题、调制解调器操作问题、租用线路干扰或远程路由器故障,数字式调制解调器的时钟问题,通过链路连接的两个串口不在同一子网上,都会出现这个报告。3.串口和线路协议都关闭,可能是电信部门的线路故障、电缆故障或者是调制解调器故障。4.串口管理性关闭和线路协议关闭,如果信息包丢失有规律性增加,表明通过该接口传输的通信量超过接口所能处理的通信量。解决的办法是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