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初中音乐 我的中国心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我的中国心》音乐优秀教案(通用5篇)

《我的中国心》音乐优秀教案(通用5篇)

《我的中国心》音乐优秀教案(通用5篇)《我的中国心》音乐优秀篇1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学唱歌曲《我的中国心》,能以坚定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情感。

【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中运用聆听、表现、合作等方法,学生能够完整表现歌曲并能提升音乐表现能力。

【知识与技能】能够准确地把握唱准切分节奏,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能够准确唱出切分音。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创设情境,分别演唱《歌唱祖国》和《我爱你中国》;提问学生,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刚刚老师所表现的歌曲,都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今天我们的音乐学习同样和爱国有关。

引入课题,《我的中国心》。

(二)感受体验1.初听歌曲并设问: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什么样的?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曲为稍慢,深情的,给人一种斗志昂扬的感受。

2.复听歌曲并设问:“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感?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曲表现出祖国在海外游子心中的分量,同时也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本首歌曲可以总共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三)学唱歌曲1.进行简单发声练习,12 32 1。

学生学习运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进行发声;2.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小声哼唱,并提问学生歌曲与其他的曲目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曲总共分为两个部分进行演唱,有一种慷慨激昂的气势。

3.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唱乐谱,并提问学生歌曲中难以把握的节奏型有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总结:切分音节奏较难掌握。

4.教师讲解切分节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一下切分音这个节奏型,前后四人为以小组,给8分钟的时间,编创自己喜欢的节奏型。

5.教师讲解大跳音程,并提问学生大跳音程我们应该怎么去唱?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演唱大跳音程的时候我们要做一个搭桥的游戏才能唱的更准确。

八年级我的中国心教案

八年级我的中国心教案

八年级我的中国心教案【篇一:新人音版八年级上教案--第一单元--《大海啊故乡》、《我的中国心》】第一单元七子之歌选编意图本单元意在通过《大海啊,故乡》、《我的中国心》、《七子之歌——澳门》、《东方之珠》、《台湾风情画》(片段)、《御风万里》(片段)六部作品,呼喊出中华儿女一个共同的心声——每个炎黄子孙都有一颗中国心;表达出中华儿女一个共同的愿望——各族儿女企盼祖国统一、繁荣富强。

本单元选编的作品是艺术上的佳作。

第一,作者有大陆的著名作曲家王立平、李海鹰、郭文景;有香港著名作曲家王福龄,台湾著名作曲家罗大佑、潘皇龙。

词作者除了著名诗人闻一多,还有香港黄霑、台湾罗大佑等人。

第二,这些作品的发表或首演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值得纪念。

例如《七子之歌》歌词是闻一多先生创作于1925 年那个中国备受帝国主义列强欺辱的年代。

闻一多借组诗《七子之歌》抒发出对帝国主义列强强行霸占中国领土澳门、香港??的悲愤之情。

作曲家李海鹰在1997 年澳门即将回归之际,为其中的《澳门》谱曲。

《东方之珠》、《御风万里》亦是为了庆祝1997 年香港回归而创作并演出的。

第三,《大海啊,故乡》、《我的中国心》,都是在20 世纪80 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创作并演出的,均反映了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思念祖国,报效祖国的爱国深情。

第四,这些作品在音乐创作上独具特色,堪称精品。

值得教学中深入品味。

例如《大海啊,故乡》,巧妙地运用节拍变化、附点及切分节奏和旋律的起伏变化,描写海水碧波荡漾,海浪波涛翻滚,犹如游子心潮随波起伏,思念祖国母亲之情。

《我的中国心》,同样使用附点、切分节奏,但表达海外华人的赤子之心却更直白、更有力。

《七子之歌——澳门》,依然使用附点及切分节奏,并在“ma-cau”之处使用了另一种切分节奏。

而《东方之珠》则是运用了三连音节奏。

两首歌曲或明亮高亢或深沉抒情,都表达出对祖国母亲的深情呼唤。

《御风万里》及《台湾风情画》两首作品,作曲家巧妙地使用了中国民歌:《黄河船夫曲》、《嘎达梅林》及《大胖呆》、《丢丢铜仔》、《天黑黑》、《杵歌》等,其寓意深刻。

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上册《我的中国心》教案3

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上册《我的中国心》教案3

《我的中国心》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唱《我的中国心》,能以坚定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情感。

2、能够独立的分析歌曲,品味歌词语言,体味歌词描绘的意境。

3、通过本首歌曲的鉴赏、歌唱和学习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1、切分节奏的学习。

2、对歌曲情感的把握。

三、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新版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七子之歌》。

《我的中国心》是张明敏演唱的一首爱国主义歌曲,由黄沾作词,王福龄作曲。

1984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张明敏演唱了《我的中国心》;同年这首歌曲获得了中国音乐协会歌曲编辑部颁发的第三届神钟奖。

四、教学过程1、导入:(1)问题:前面的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海啊故乡》、《七子之歌》、《东方之珠》,同学们能从中找出什么共同点么?爱家乡爱祖国。

我们热爱自己的家乡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因为我们都拥有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今天,老师首先要通过一段诗朗诵,表达自己心中的那一份爱国情怀,希望同学们也能和我一起抒发出你内心的那一份真挚的情感,并思考:诗朗诵讲述了怎样的一个内容?(2)教师配乐诗朗诵《我的中国心》。

2、新课讲授:(1)教师朗诵完毕,提问学生:这首诗朗诵讲述了怎样的一个内容?歌曲以海外游子眷恋祖国的深情切入,运用了“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这样具有象征性的中国标志酣畅淋漓地抒发了炎黄子孙对祖国锦绣山河的深情赞美和无限热爱。

(2)老师刚才朗诵的就是一首经典歌曲的歌词《我的中国心》。

教师简介歌曲: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这首歌曲一下子打动了无数炎黄子孙的心,引起了祖国同胞的强烈共鸣,人们都记住了那位戴着眼镜、穿着中山装的香港著名歌星张明敏。

从那以后,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生活的地方,都会飘荡着这首歌的旋律,是这首歌把亿万华夏儿女的心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让我们零距离的感受我们是骨肉相连、血脉相承的一家人!30年来,他无数次地登台演唱这首歌曲,每次演唱,他都和观众一起热血沸腾,激情满怀!这首歌为什么牵动这么多人的心呢?答案只有五个字——我的中国心!(3)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聆听一下这首歌曲,同时找出歌曲中哪些旋律是相似的?歌曲根据旋律情感能分成几个部分?学生回答:1—8小节和17—24小节相似。

我的中国心》教学设计

我的中国心》教学设计

我的中国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演唱歌曲,让学生体会游子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知识目标: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了解歌曲的结构。

3.能力目标:在演唱中感受音乐的表现力,体验歌曲中的情绪情感变化,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1.理解歌曲中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的中国心》。

教学难点:如何处理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老师先演唱一首歌曲《我的中国梦》,介绍演唱者XXX,并简单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

2.初听歌曲,让学生放松身心,闭目聆听,感受歌曲的情感。

然后让学生回答问题: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表达了游子思念家乡和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情感)。

3.再听歌曲,播放带视频的版本,分析歌曲的结构,并找出第一乐句的旋律在歌曲中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是否一样,哪里不一样。

4.练唱歌:老师逐句教唱歌曲,让学生跟唱,重点练表达情感。

5.情感表达:让学生自由发挥,以小组为单位,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可以通过诗歌、朗诵、舞蹈等形式表达。

6.总结:让学生回顾今天的研究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强调爱国情感的重要性。

在学生熟练掌握歌曲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以下能力拓展:1.让学生自己编写一段与歌曲相似的旋律,然后再根据旋律编写歌词,最后进行演唱。

2.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爱国歌曲,进行分析、演唱和比较,从中了解不同的歌曲结构和情感表达方式。

3.让学生自己制作一段简单的伴奏,加强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4.让学生进行音乐创作,编写自己的爱国歌曲,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我的中国心 音乐教案

我的中国心 音乐教案

我的中国心音乐教案教案主题:我的中国心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我的中国心》一曲,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技巧,通过合唱和舞蹈,展现个人和集体的才艺。

教学内容:1. 曲目学习:学习并欣赏《我的中国心》一曲,了解曲目的起源、演唱者背景等。

2. 曲目分析:分析曲目的节奏、旋律、曲式结构等,培养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

3. 歌曲演唱:指导学生正确的发声和吐字技巧,通过合唱演唱,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能力。

4. 舞蹈编排:结合曲目特点和主题,设计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学生展示个人的表演才能。

5. 创意活动:鼓励学生以《我的中国心》为背景,进行创作活动,如绘制插图、写作感悟等。

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播放《我的中国心》一曲,向学生介绍曲目背景和演唱者的重要性,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曲目分析:指导学生分析曲目的节奏、旋律、曲式结构等要素,让学生认识到曲目独特之处。

3. 歌曲演唱:教授学生正确的音调和吐字技巧,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定期进行集体演唱。

4. 舞蹈编排:根据曲目节奏和主题,设计简单的舞蹈动作,教授给学生并进行集体排练。

5. 创意活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创作活动,如绘制插图、写作感悟等,展示在课堂上。

教学评估:1. 合唱表演评估:通过学生的合唱演唱和舞蹈表演,评估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协作能力。

2. 创意活动评估:评估学生的创意和表达能力,如插图作品的创新性和感悟文章的深度。

3. 学生反馈评估:通过问卷或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音乐教学和活动的反馈,改进教学设计。

教学资源:1. 音频资源:准备《我的中国心》一曲的音频资源,确保音质清晰。

2. 视频资源:收集有关《我的中国心》的表演视频,以展示给学生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参考。

3. 图片资源:准备与《我的中国心》相关的图片素材,如歌手演唱时的形象照片等。

音乐教案我的中国心

音乐教案我的中国心

音乐教案我的中国心教案标题:音乐教案《我的中国心》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音乐作品《我的中国心》,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2. 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3.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案步骤:1. 导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音乐作品《我的中国心》的背景和作曲家。

- 播放一段音乐片段,引发学生对中国音乐的兴趣。

2. 欣赏与分析(15分钟)- 向学生播放完整的音乐作品《我的中国心》。

- 指导学生仔细聆听,感受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和中国文化元素。

- 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结构、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

3. 学习歌词(10分钟)- 分发《我的中国心》的歌词给学生。

- 指导学生阅读歌词,理解其中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 引导学生讨论歌词与音乐之间的联系。

4. 合唱练习(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部分进行合唱练习。

- 指导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并注意节奏和音准的准确性。

- 指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和发声技巧。

5. 表演与分享(10分钟)- 让每个小组轮流表演他们的合唱成果。

-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 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表演水平。

6.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总结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音乐知识应用到其他音乐作品的欣赏和表演中。

-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中国传统音乐的其他经典作品。

教学资源:1. 音乐作品《我的中国心》的音频或视频。

2. 《我的中国心》的歌词。

3. 合唱练习时需要的音乐伴奏。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合唱练习中的参与度和表现水平。

2. 听取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的分享。

3.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测验,检验他们对音乐作品和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案扩展:1. 组织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我的中国心》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的其他作品。

2. 探索中国传统音乐的其他经典作品,进行比较和分析。

《我的中国心》音乐教案音乐教案设计

《我的中国心》音乐教案音乐教案设计

歌曲《我的中国心》教案设计
1、情感目标:学生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体会游子的爱国情怀,并通过歌曲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知识目标:通过歌曲学唱,让学生体会歌唱技能技巧,了解歌曲的结构。

3、能力目标:学生在演唱中感受音乐的表现力,体会歌曲的情绪变化,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1、能很好体会歌曲中的爱国情怀。

2、用所学歌唱技能技巧,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技能技巧的运用,歌曲情感的处理。

教学用具:
蓝牙、钢琴、多媒体
教材分析:
《我的中国心》歌词通过一位海外游子的深情倾诉,刻画了游子对祖国的赤子之心,歌曲结构为a+a+b+a\,纯五度的大跳,让人心潮起伏,思乡之情层层递进,表达了游子的拳拳之心。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在大家印象中,祖国是怎样一幅画?(学生谈自己的印象)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达的什么样的情感
3、再听歌曲:找出重复乐句
4、教师范唱
5、教唱歌曲
6、节奏练习
7、突出难点
8、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9、作业:熟唱歌曲,用所学技能有感情的演唱
小结:通过演唱歌曲,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我的中国心-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我的中国心-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我的中国心-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2.让学生学习现代中华音乐的发展;3.帮助学生鉴赏及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美;4.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中国传统音乐的概述;2.中国传统音乐与外来音乐的融合;3.中国现代音乐的特点;4.中国传统乐器的介绍;5.常见的中国传统音乐作品。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法:教师将按照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同时加入丰富的例子以便学生的理解;2.集体或个人分析法:教师将选择一些经典的中国传统音乐作品进行介绍和讲解,然后要求学生分析;3.音乐欣赏法:通过学生听取经典的中国传统音乐作品进行乐曲欣赏,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四、实施步骤第一部分:中国传统音乐的概述1.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历史背景–简要介绍春秋战国、秦汉、唐宋、元明清等时期的音乐;–介绍中国传统音乐的主要特点。

第二部分:中国传统音乐与外来音乐的融合1.介绍外来音乐的渐渐融入到中国传统音乐中的过程;–简言之,从唐代以后,中国音乐逐渐与外来音乐融为一体;–介绍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家及其作品,如临川四派,常山等。

第三部分:中国现代音乐的特点1.探究中国现代音乐发展的背景和历程;–介绍多方面影响中国现代音乐的因素,如政治、社会和文化因素等;–介绍现代中国音乐家及其作品。

第四部分:中国传统乐器的介绍1.介绍中国传统乐器的分类和基本构造;–介绍其音质特点和演奏技巧等;–列举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如二胡、琵琶、古筝等。

第五部分:常见的中国传统音乐作品1.介绍中国传统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几部作品;–既涵盖传统的古典乐曲,也包括现代的流行音乐。

五、教学评估1.在课程中,教师要求学生理解并运用正确的术语,全面表述中国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2.鼓励学生使用乐理、唱名、记谱等知识去学唱、听、分析中国传统音乐;3.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发挥学生的创造力;4.学生还可以自己选择一些练习材料,进行个人的学习和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中国心》教案
教学年级
七年级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体会歌曲中游子的爱国情怀,并通过歌曲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知识目标:(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歌曲的学唱,通过找旋律和进行对比,让学生能很好的了解歌曲的结构。

3、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演唱中感受音乐的表现力,体验歌曲中的情绪情感变化,抒发出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1、能很好的体会歌曲中的爱国情怀,通过歌曲的学习,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我的中国心》
教学难点
歌曲感情的处理,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用具
电子白板、电脑、钢琴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理解歌曲情感为指导思想。

在教学设计中,主要以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情感为主。

以问答方式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与判断;使用对比的方法,指导学生更好的演唱歌曲,并通过对比两个乐段结束句的不同,更好的理解歌曲的情感。

整节课以情贯穿其中。

教材分析:
《我的中国心》是香港歌星张明敏在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唱的一首歌,它深深的打动了海内外亿万中华儿女的心。

歌词通过一位海外游子的深情诉说,刻画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

歌曲为C小调,旋律流畅、深沉、抒情易唱。

歌曲结构为A+A+ B +A′曲式结构。

A段6-3五声音阶结构的旋律给人一种深沉平稳抒情的感觉。

B段的两个乐句以模进的形式产生高潮让人心潮起伏,思乡之情一浪高过一浪。

最后又回到A段的平静。

结束句提高八度音高来表达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海外侨胞的赤子之心。

一、导入
播放地震期间,各国华人华侨踊跃自发组织为四川灾区捐款捐物的新闻片段。

同学们,看了这些,你们有什么感想?
这些华侨为什么要这样做?体现出了华侨们的什么情感?
你在地震期间为灾区的人民做了什么?为什么你要这样做?(设计意图:运用我国发生的重大的、真实的事例。

并通过提问,学生回答让学生充分感受华人华侨们强烈的爱国情怀!同时也激发出学生的爱国情怀。


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从刚才大家的回答中老师知道了,同学们和这些华人华侨一样,也是非常的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的。

这些华人华侨他们的爱国情怀不仅体现在这些大的事情上,在他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渗透着爱国情怀,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请同学们体会一下这首歌曲的情感,并思考一下,这首歌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设计意图:教师
通过总结,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感,同时也很自然的引入了歌曲的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

这首歌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游子思念家乡和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情感)。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歌曲,学生从中感受华人华侨们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和热爱之情。


2、再听歌曲,找出第一乐句的旋律6 ·3 23 17 6 ——— 3 6 5 32 12 3 ——35 6 · 7 65 32 1 1 2 3 — 2 · 3 76 5 6 ———在歌曲中出现了几次(3次)。

每次出现是不是一样的?哪里不一样?
3、学生用U跟琴演唱一、二、四乐句。

找出相同的乐句和有变化的乐句,并对声音进行要求指导(第四乐句在第一、二乐句的基础上结尾的音高有变化)。

告诉学生把相同的一、二乐句用A表示,把有变化的第四乐句用A′表示,剩下的第三乐句用B表示,所以我们这首歌的节构就是A+A+ B +A′的结构。

(设计意图:以听为主来分析歌曲,锻炼学生的音乐记忆力。

并通过找旋律、唱旋律、进行旋律的对比,让学生能清晰准确的了解歌曲的结构和很好的感受、体会音乐中的情感。


4、学生分别读一、二、四乐句的歌词,找出几个最能体现华侨们爱国的词进行分析。

如:“烙上”、“不管怎样”。

让学生从歌词中体会华人华侨们那种对祖国的深深的思念和深深的爱。

分别给一、二、四乐句加上歌词进行演唱,词曲结合,让学生体会怎样演唱才能表达出海外赤子们的心声。

老师范唱第一句和第四句结尾,让学生很好的体会第四乐句结尾“我的中国心”和第一乐句结尾“我的中国心”的感情变化,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设计意图:层层引入的方式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亲生体验的过程中,怀着探究的兴趣去主动学习的理念,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引导学生主动理解音乐感受音乐,更深刻的体会歌曲的情感)
5、教师范唱全曲,学生轻声跟唱,感受第三乐句的情绪。

(设计意图:增强了学生对音乐作品情绪的体验,并使学生了解到歌曲的词、曲情绪应一致、和谐)
6、学生跟琴完整的演唱歌曲《我的中国心》,注意演唱方法及歌曲情感的处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整体感受和表达歌曲的情绪)
7、介绍歌曲及演唱者张明敏。

张明敏(1956年9月-),香港著名歌手,擅
长演唱具中华民族色彩的歌曲,有"爱国歌手"之称。

其演艺事业始于1979年。

1983年2月,张明敏受到香港青年联合会的邀请而录下《我的中国心》。

1984年张明敏在该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导演袁德旺的邀请下再次演唱此曲,凭此曲成名。

除此之外,张明敏流行的民歌有《中华民族》、《我的中国心》、《我是中国人》、《外婆的澎湖湾》、以及《爸爸的草鞋》等。

1984年至今,张明敏先生在大陆的义演活动不计其数:为“爱我中华,修我长城”活动,为残疾人,为北
京亚运会,为赈灾扶贫,为希望工程,为中国旅游。

如此多的义演,不是一般的歌星所能做到的.如果说,当初永恒唱片公司包装他时,是把热爱中国的形象贴在他身上,那么渐渐地,这种爱已经浸入了他的肌肤,变成了他的血肉他的“中国心”了.他深情地说:“我对祖国有深厚的感情,《我的中国心》是我全部感情的总和.当我登上长城的时候,面对着千山万壑,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多么自豪啊!”张明敏先生不仅是一位爱国歌手,也是一位出色的社会活动家.二十年来,他借助自己的名望,为推动中港两地青年的交流,促进香港的平稳过度,做了大量有意的社会工作.
8、欣赏张明敏84年春节晚会上演唱的《我的中国心》,学生更深入的体会情感。

(设计意图:张明敏就是一个海外赤子,通过对他的介绍可以让学生很好的了解海外赤子对祖国的爱。

通过欣赏他演唱的歌曲,让学生很好的体会一个真正的海外赤子是用什么样的情绪和情感来
演唱这首歌曲的。


9、跟伴奏唱歌曲,注意歌曲的感情处理。

(设计意图:学生对祖国热爱与赞美的情感的释放)
三、拓展互动:
1、找一个同学上台完整的演唱《我的中国心》,唱到第三乐句的时候全班一起唱。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整节课的学习情况)
2、欣赏合唱版《我的中国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同学们边欣赏边把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的赞美写在准备好的心型的卡片上。

找同学大声读出自己写在卡片上的内容。

(设计意图:学生感情的升华,感情的释放)
课后小结:看着同学们一句句真挚的爱国誓言,我也被你们感动了,同学们写的真好,刚才在听歌曲的时候,我也情不自禁的写了一句,同学们想听吗?我写的是“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

我是中国人民的女儿,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我觉得同学们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把学习搞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祖国的更加强大做出贡献。

我想起了周恩来爷爷的一句名言,让我们齐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板书:
我的中国心
A+A+ B +A′烙上不管怎样我的中国心
张明敏(1956年9月——)爱国歌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反思: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
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通过听、唱来感受音乐中的美和感受音乐中的情感,根据本单元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的教学目标,我利用祖国发生地震这件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的事例作为开头,让学生体会华人华侨的爱国情感。

整节课下来,感觉对这首歌曲的情感教学是不是太单一了,应该还可以从华人华侨的爱国引申到所有中国人的爱国,可以让同学们通过一些事例或是欣赏一些新闻短片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除了海外华人华侨以外,还有亿万的中国人民也都是爱国的,所有的中国人对祖国的热爱和海外赤子对祖国的热爱是一样的。

感觉学生的积极性还没有很好的调动起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

课堂上的用语还有待斟酌。

有些语言用的比较随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