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菌原理

合集下载

高压灭菌 原理

高压灭菌 原理

高压灭菌原理
高压灭菌是一种利用高压力来杀灭微生物的灭菌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将物体置于高压环境中,使细胞内外压力差增大,从而破坏微生物细胞壁及细胞膜结构,导致细胞死亡。

高压灭菌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建立高压环境:将待灭菌物体放入灭菌器中,并充入适量的水。

然后密封灭菌器,利用高压灭菌器施加高压力。

2. 压力传递:高压力作用下,灭菌器内的水分子会变得更加紧密,充填整个空间。

这样,细菌或其他微生物体内外压力差增大。

3. 细胞破裂:高压力引起微生物细胞膜结构紧密堵塞,细胞内外压力差进一步增大。

这使得细胞内部的酶、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无法正常运作,同时细胞膜受压力激增的冲击而破裂,导致细菌死亡。

高压灭菌的优点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高效地杀灭细菌,同时不需要使用化学消毒剂,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高压灭菌还可以保留食品、药品等物质的营养价值和品质,并延长其保质期。

总的来说,高压灭菌小标题是一种便捷、高效的灭菌方法,通过利用高压环境破坏微生物细胞结构,达到杀菌的效果。

灭菌

灭菌

二、灭菌原理——各类微生物存活的环境

酵母菌
酵母菌的生长条件必须有充足的氧气和较高的湿度,在含糖量较高,pH 中性或偏酸性的培养基中, pH高能抑制酵母菌生长。在抗生素生产 中易于存活在如下环境: (1)种子制备过程中的无菌室环境、空间、无菌器材以及操作者本人消 毒不彻底,造成种子制备过程中倒瓶、合瓶移种等操作中带菌。 (2)无菌糖液贮罐及补料罐、计量罐、无菌补料管路等设备的渗漏,造 成酵母菌侵入,同时还涉及含糖量较高的物料消毒不彻底等因素。 (3)含糖较高的培养基中以及寄生于这种原料所使用的设备之中,如贮 糖罐、计量罐、补料罐。 (4)发酵罐本身搅拌密封处的泄漏,使发酵液外溢,使酵母菌繁殖,有 可能通过搅拌的泄漏点,把酵母菌带入发酵罐内。 (5)各种物料和发酵液倒流空气管路,造成空气系统的污染构成死角, 同时在管路中培养,繁殖大量酵母菌。
几种饱和蒸汽
序号 1 2 3 4 5 饱和温度(℃) 127.2 133.3 138.8 143.4 147.7 饱和压力(MPa) 0.25 0.3 0.35 0.4 0.45
二、灭菌原理
灭菌效果 取决于蒸汽的温度及单位时间内放出热量。温度越高,灭菌 效果越好;单位时间内放出热量越大,细菌升温速度越快,其致 死的可能性越大,所以热量释放速度大,灭菌效果好。 蒸汽放热量:汽化潜热+显热。 汽化潜热:蒸汽变为同温度与压力的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热量值很 大。 显热:由于物料温度发生变化(降低)所放出热量。其值相对潜热 而言很小。 灭菌程度 灭菌的彻底与否是以能否杀灭热阻大的芽孢细菌为标准的。10-3 的概率。 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一定阶段,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椭圆 形或柱形结构,对不良环境及条件有较强抵抗能力的休眠体。

芽孢杆菌

杀菌消毒的原理

杀菌消毒的原理

杀菌消毒的原理
杀菌消毒的原理是通过破坏和灭活病原体、细菌和病毒,以防止传播和感染。

杀菌消毒方法的实施通常借助物理方法或化学药物。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杀菌消毒原理。

1. 物理杀菌消毒原理:
- 高温灭活:利用高温(通常在100摄氏度以上)对病原体
进行灭活,破坏病菌的细胞结构,使其失去生活繁殖能力。

常见的高温灭菌方法包括蒸汽灭菌和干热灭菌。

- 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的辐射作用,破坏病菌的核酸结构,使其失去生物活性。

紫外线消毒通常用于空气和水的消毒处理。

- 过滤消毒:利用微孔过滤器材过滤掉病原体,防止其传播。

常用于水处理,如饮用水和药品生产中。

2. 化学杀菌消毒原理:
- 氧化剂:如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等,通过氧化反应破坏病
原体的细胞结构和代谢途径,达到杀灭的效果。

- 氯类化合物:如次氯酸钠、氯己定等,通过氯离子与病原
体细胞内的酶和蛋白质进行反应,造成细胞蛋白质的脱活和破坏。

- 乙醛类化合物:如戊二醛、辛己醛等,通过与病原体细胞
内的蛋白质和核酸结合,破坏其结构和功能,从而杀灭病原体。

综上所述,杀菌消毒的原理主要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手段对病原体进行灭活和破坏,以防止其传播和感染。

不同的杀菌消毒方
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目的,正确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杀菌消毒方法对于保障公共卫生和个人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灭菌与消毒的原理与方法

灭菌与消毒的原理与方法

灭菌与消毒的原理与方法随着现代医学与生物科技的发展,灭菌与消毒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在医院、实验室、食品生产等领域,必须采取有效的灭菌与消毒措施,以杀死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保障人们的健康与安全。

本文将简要介绍灭菌与消毒的原理、分类及常用方法。

一、灭菌与消毒的原理灭菌和消毒都是为了杀死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灭菌是彻底杀灭所有微生物的过程,而消毒则是将病原菌的数量降低到安全水平的过程。

灭菌和消毒的原理是相似的,就是通过杀灭或去除微生物的细胞壁、膜、核酸或蛋白质等结构,破坏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从而防止其繁殖和传播。

常用的灭菌与消毒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二、灭菌与消毒的分类1. 物理消毒方法物理消毒方法主要是利用物理因素如高温、过滤、辐射和低温等,来杀灭或去除微生物。

高温消毒:通常采用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

干热灭菌通常在160-180°下,使细菌死亡,但较耗时;而湿热灭菌则在蒸汽压力灭菌器中,在121°下灭菌。

这一方法较快,但不适用于某些材料。

过滤消毒:利用特定孔径的过滤膜过滤掉细菌、病毒和真菌。

这种方式可以过滤掉直径大于0.22微米的大部分微生物。

紫外线消毒:利用特定波长的紫外线光线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是一种比较温和的消毒方法。

2. 化学消毒方法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氯化物、过氧化物、大环内酯和醇等。

这些化学消毒剂可以杀灭微生物,有效防止病菌的传播,但存在使用安全性和副作用的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谨慎选择。

三、灭菌与消毒的方法1. 食品灭菌与消毒食品灭菌与消毒主要是为了杀灭或去除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以保证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高温消毒是常用的灭菌方法。

对于具有抗热性的细菌和孢子,需要高温灭菌。

而利用紫外线消毒和化学消毒剂消毒并不常用于食品。

2. 医疗器械消毒医疗器械的灭菌和消毒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防止交叉感染,同时还能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

生物灭菌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生物灭菌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生物灭菌技术的原理和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细菌的处理和消除也越来越重要。

传统的消毒方法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而生物灭菌技术成为了一种新的选择。

本文将介绍生物灭菌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一、生物灭菌技术的原理细菌是一种微生物,通常会繁殖并导致疾病的发生。

因此,如何有效地消除细菌十分关键。

生物灭菌技术就是一种使用生物学方法来消除细菌的技术。

以下是它的原理:1.制造菌种首先,需要制造一个菌种。

一般情况下,这个菌种会受到某种化学或物理因素的影响而死亡。

而这个死掉的菌种会被使用它的剩余生物组分来灭菌。

2.破碎菌细胞将死亡的菌种进行破碎,将其中的细胞壁、细胞膜等组分分离出来。

这些组分具有能够杀死其他同种或不同种细菌的毒力。

3.杀死细菌使用这些细胞界面的组分来杀死现存的细菌。

这个方法的基础是利用同一物种中的细菌之间反复攻击的本质。

4.用生物材料填充最后,可以用这些剩余的生物组分来填充某个设备或其他物品,以起到灭菌的作用。

这些剩余组分具有抵御自然选择的力量,能够更长时间地保持杀菌。

二、生物灭菌技术的应用1.医疗领域生物灭菌技术在医疗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可以用这种技术来制造某种药物,也可以用来消除手术器械等具有较高要求的物品。

此外,生物灭菌技术还可以用于受污染的医疗设备的灭菌。

2.食品加工食品加工也是生物灭菌技术适用的领域之一。

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消灭一些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生物灭菌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例如,在废水处理中,生物灭菌技术可以用于消除水中的细菌,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4.农业生产生物灭菌技术也可以用于农业生产领域。

例如,在种植水果和蔬菜中,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来杀菌灭虫,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5.家庭清洁生物灭菌技术也可以用于家庭清洁。

例如,可以使用这种技术来消灭厨房中的微生物,使厨房更加干净卫生。

总之,生物灭菌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可以用来处理许多领域中的问题。

细胞工程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和原理

细胞工程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和原理

细胞工程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和原理细胞工程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湿热灭菌、干热灭菌、紫外线灭菌、过滤除菌等。

以下是这些方法的原理和特点:
1. 湿热灭菌:是利用高温高压的水蒸气进行灭菌。

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杀灭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常用于培养基、实验器具等的灭菌。

其原理是在高温高压下,水蒸气的穿透力增强,能够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灭菌的效果。

2. 干热灭菌:是利用高温干燥空气进行灭菌的方法。

常用于玻璃器皿、金属器械等的灭菌。

其原理是在高温下,微生物的蛋白质和核酸会发生变性,从而失去生物活性。

3. 紫外线灭菌:是利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进行灭菌的方法。

常用于实验室空气、操作台等的灭菌。

其原理是紫外线能够穿透微生物的细胞膜,使其DNA 发生损伤,从而阻止微生物的繁殖。

4. 过滤除菌:是利用过滤器过滤掉空气或液体中的微生物。

常用于不能耐受高温灭菌的液体或气体的灭菌。

其原理是过滤器能够阻止微生物通过,从而达到除菌的效果。

这些灭菌方法各有优缺点,在细胞工程实验室中,需要根据不同
的物品和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

同时,为了确保灭菌效果,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灭菌操作,并对灭菌效果进行检测和验证。

臭氧灭菌原理

臭氧灭菌原理

臭氧灭菌原理
臭氧灭菌是一种常见的灭菌方法,它利用臭氧气体的强氧化性质来杀灭细菌、病毒、真菌等有害微生物。

其灭菌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氧化作用:臭氧具有强氧化性,能与微生物细胞膜、核酸、蛋白质等关键组分发生反应,使其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杀灭微生物。

特别是臭氧对于微生物的脂质受体非常敏感,可引起脂质氧化和破坏,导致微生物失活。

2. 活性氧自由基产生:臭氧分解不仅产生臭氧分子(O3),
还会产生许多活性氧自由基(O·、HO·等)。

这些活性氧自由
基具有极强的氧化作用,能直接破坏微生物细胞膜、细胞壁以及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

3. 影响细胞代谢:臭氧还可以影响微生物的氧化代谢过程。

它可以抑制微生物的酶系统,干扰细菌的生长、繁殖和抗生素抗性等机制,从而杀死微生物。

4. 无残留性:臭氧在灭菌过程中会分解为氧气,并不会在物体表面残留。

这使得臭氧灭菌成为一种环保、安全的灭菌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臭氧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臭氧灭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其浓度和作用时间,避免对人体和物体造成伤害。

此外,臭氧灭菌常常需要与其他灭菌方法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杀菌效果。

灭菌原理

灭菌原理

紫外线灭菌的原理:紫外线灭菌是用紫外线管照射进行的。

波长在220-300纳米的紫外线称为“杀生命区”,其中以260钠米的杀菌力最强。

紫外线作用于细胞DNA,使DNA链上相邻的嘧啶碱形成嘧啶二聚体(如胸腺嘧啶二聚体),抑制了DNA复制。

另外,空气在紫外线照射下可以产生臭氧,臭氧也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紫外线透过物质的能力很差,适用于空气及物体表面的灭菌,与被照物的距离以不超过1.2米为易,照射时间以视紫外线灯管的功率大小、被照空间及面积大小,根据灭菌效果测定结果而定。

由于紫外线对人体有伤害作用,因此,不要在紫外线灯照射下进行操作。

氯化汞灭菌的原理:氯化汞也称升汞,是一种剧毒的重金属盐杀菌剂,其杀菌的原理是Hg2+可与带负电荷的蛋白质结合,使细菌蛋白变性,酶失活。

氯化汞使用浓度0.1%-0.2%,浸泡6-12分钟时,就可以有效地杀死附着在外植体表面的细菌及真菌芽孢,灭菌效果极好。

但用氯化汞灭过菌的外植体材料要用无菌水反复多次洗涤(一般不少于5次),才可将残留的药剂除净。

使用氯化汞给环境造成污染,一般情况下,应尽量用其它消毒剂灭菌,而以少用或不用氯化汞为易。

漂白粉灭菌的原理:漂白粉为白色粉末,一般含10%-20%(质量/体积)的次氯酸钙[Ca(ClO)2],使用时用饱和溶液,杀菌的原理在于它分解出具有杀菌作用的氯气。

氯与蛋白质中的氨基结合,使菌体蛋白质氧化,代谢功能发生障碍。

注意漂白粉腐蚀金属、棉织品,刺激皮肤,易吸潮散失有效氯而失效,平时要密封储藏,最好现配现用,不要储藏太久。

酒精灭菌的原理:酒精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和杀菌力,它使细菌蛋白质变性。

使用的浓度一般为70%-75%。

处理时间15-30秒,不宜太长,因为细胞容易收缩脱水。

它具有浸润和灭菌的双重作用,适用于表面消毒,但不能达到彻底的灭菌,必须结合其它药剂灭菌。

为了提高乙醇的杀菌效果,可在乙醇溶液中加入0.1%的酸或碱,以改变细胞表面带电荷的性质而增加膜透性,提高乙醇的杀菌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外线灭菌的原理:紫外线灭菌是用紫外线管照射进行的。

波长在220-300纳米的紫外线称为“杀生命区”,其中以260钠米的杀菌力最强。

紫外线作用于细胞DNA,使DNA链上相邻的嘧啶碱形成嘧啶二聚体(如胸腺嘧啶二聚体),抑制了DNA复制。

另外,空气在紫外线照射下可以产生臭氧,臭氧也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紫外线透过物质的能力很差,适用于空气及物体表面的灭菌,与被照物的距离以不超过1.2米为易,照射时间以视紫外线灯管的功率大小、被照空间及面积大小,根据灭菌效果测定结果而定。

由于紫外线对人体有伤害作用,因此,不要在紫外线灯照射下进行操作。

氯化汞灭菌的原理:氯化汞也称升汞,是一种剧毒的重金属盐杀菌剂,其杀菌的原理是Hg2+可与带负电荷的蛋白质结合,使细菌蛋白变性,酶失活。

氯化汞使用浓度0.1%-0.2%,浸泡6-12分钟时,就可以有效地杀死附着在外植体表面的细菌及真菌芽孢,灭菌效果极好。

但用氯化汞灭过菌的外植体材料要用无菌水反复多次洗涤(一般不少于5次),才可将残留的药剂除净。

使用氯化汞给环境造成污染,一般情况下,应尽量用其它消毒剂灭菌,而以少用或不用氯化汞为易。

漂白粉灭菌的原理:漂白粉为白色粉末,一般含10%-20%(质量/体积)的次氯酸钙[Ca(ClO)2],使用时用饱和溶液,杀菌的原理在于它分解出具有杀菌作用的氯气。

氯与蛋白质中的氨基结合,使菌体蛋白质氧化,代谢功能发生障碍。

注意漂白粉腐蚀金属、棉织品,刺激皮肤,易吸潮散失有效氯而失效,平时要密封储藏,最好现配现用,不要储藏太久。

酒精灭菌的原理:酒精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和杀菌力,它使细菌蛋白质变性。

使用的浓度一般为70%-75%。

处理时间15-30秒,不宜太长,因为细胞容易收缩脱水。

它具有浸润和灭菌的双重作用,适用于表面消毒,但不能达到彻底的灭菌,必须结合其它药剂灭菌。

为了提高乙醇的杀菌效果,可在乙醇溶液中加入0.1%的酸或碱,以改变细胞表面带电荷的性质而增加膜透性,提高乙醇的杀菌效果。

高锰酸钾灭菌的原理:高锰酸钾能使细菌酶蛋白中的基氧化成二硫基而失去酶活性。

浓度稀释时起氧化作用杀死细菌,日常生活中通常用作皮肤、果蔬的表面消毒剂,在一盆清水中加几粒高锰酸钾就可起到杀菌的作用。

臭氧灭菌原理"臭氧(O3)的消毒原理是:臭氧在常温、常压下分子结构不稳定,很快自行分解成氧气(O2)和单个氧原子(O);后者具有很强的活性,对细菌有极强的氧化作用,将其杀死,多余的氧原子则会自行重新结合成为普通氧原子(O2),不存在任何有毒残留物,故称无污染消毒剂,它不但对各种细菌(包括肝炎病毒,大肠杆菌,绿浓杆菌及杂菌等)有极强的杀灭能力,而且对杀死霉素也很有效。

"1、臭氧的灭菌机制及过程类属于生物化学过程,氧化分解了细菌内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须的葡萄糖氧化酶。

2、直接与细菌、病毒发生作用,破坏其细胞器和核糖核酸,分解DNA、RNA,蛋白质、脂质类和多糖等大分子聚合物,使细菌的物质代谢生产和繁殖过程到破坏。

3、渗透胞膜组织,侵入细胞膜内作用于外膜脂蛋白和内部的脂多糖,使细胞发生通透畸变,导致细胞溶解死亡。

并且将死亡菌体内遗传基因、寄生菌种、寄生病毒粒子、噬菌体、枝原体及热原(细菌病毒代谢产物、内毒素)等溶解变性灭亡。

综观无菌技术对微生物作用的原理可分为抑菌、杀菌和溶菌三种。

应用臭氧作灭菌剂是属于溶菌。

所谓溶菌,即可达到“彻底、永久地消灭物体表面所有微生物”的效果。

等离子体灭菌的原理1、等离子体的形成:等离子体属于物理概念,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物质状态(即固体、液体和气体之外的第四态)。

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通常是在几帕到几百帕的真空环境下,利用特定电磁电场作用,使某些中性气体的分子产生连续不断的电离,形成带负电荷和等量带正电荷的离子相互共存的物质状态,当电离率与复合率达到平衡时,这种稳定存在的物质形态就称之为等离子体。

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表示这种物质中粒子所具有不同的能量,例如固体冰获得能量融化成水,水获得能量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在特定的物理条件下又可形成等离子体,由此可知等离子体是一种能量更高的物质聚集态。

组成等离子体的不仅有分子和原子,还有许多带电粒子,其粒子的能量约从几eV(电子福特)到几千eV不等,因而,其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能,在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中会产生许多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效应。

例如:过氧化氢(双氧水)是普通的临床消毒液,但需要将器械完全浸泡2小时以上,才能达到高级消毒水平;而等离子体灭菌器将极少量双氧水(2~5ml/次)激发成过氧化氢等离子体,可在几十秒钟的时间内、35~45℃条件下将106cpu/片的枯草杆菌芽孢全部杀灭,达到灭菌水平;而用环氧乙烷杀灭同样的芽孢菌片,需要2小时以上。

由此可以看出等离子体灭菌的效率所在。

2、等离子体灭菌器的作用原理:H2O2等离子体能够在常温条件下实现快速、干燥灭菌的目的,是多种灭菌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1)活性基团的作用:等离子体中含有的大量活性氧离子、高能自由基团等成分,极易与细菌、霉菌、芽孢和病毒中蛋白质和核酸物质发生氧化反应而变性,从而使各类微生物死亡。

(2)高速粒子击穿作用:在灭菌实验后通过电镜观察,经等离子体作用后的细菌菌体与病毒颗粒图像,均呈现千疮百孔状,这是由具有高动能的电子和离子产生的蚀刻和击穿效应所致。

(3)紫外线的作用:在激发H2O2形成等离子体的过程中,伴随有部分紫外线产生,这种高能紫外光子(3.3~3.6eV)被微生物或病毒中蛋白质所吸收,致使其分子变性失活。

辐射灭菌的原理辐射灭菌的优点是:(1)灭菌彻底,无污染和残毒,也不会产生感生放射性。

(2)灭菌在常温下进行,即“冷灭菌”,不影响中药成分。

(3)产品可以在包装后灭菌,没有二次染菌问题,只要包装不透菌,可以长期保证质量。

(4)适合大或小批量连续作业,节约能源,成本低廉。

1 γ射线辐照中药灭菌的原理1.1 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指的是那些能直接地或间接地通过初级或次级过程而使物质产生电离效应的辐射。

用于辐射加工的辐射源主要是: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能量在0.5~10 MeV;放射性同位素60Co或137cs放射出的γ射线,目前国内中药辐射灭菌大多数采用60Co-γ射线。

1.2 60Co-γ射线辐射灭菌的生物学过程:高能射线照射物质后会引起物质中的微生物、昆虫等发生一系列物理学效应、化学效应和生物学效应达到杀虫、灭菌的效果。

其相互作用过程大致分为5个阶段:物理阶段、物理化学阶段、化学阶段、生物化学阶段、生物学阶段。

利用辐射的生物学效应,就可以实现抑制发芽、延缓生理过程、灭菌、杀虫和防霉等目的。

1.3 辐照剂量与效应的关系:辐射灭菌剂量由中药所含的细菌种类、初始染菌数、微生物的辐射敏感性以及辐照环境条件决定。

实际应用中常用将存活的微生物降低到十分之一时所需要的剂量.即D10值。

如果需要辐照的中药产品初始染菌数为N。

,辐照后要求达到的细菌数为N,则所需要的辐照剂量D=KD10lgN。

/N,K值由经验得出。

环氧乙烷灭菌原理环氧乙烷(EO)是一种光谱灭菌剂,可在常温下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芽孢、结核杆菌、细菌、病毒、真菌等。

EO可以与蛋白质上的羧基(-COOH)、氨基(-NH2)、硫氢基(-SH)和羟基(-OH)发生烷基化作用,造成蛋白质失去反应基因,阻碍蛋白质的正常化学反应和新陈代谢,从而导致微生物死亡。

EO也可以抑制生物酶活性。

EO穿透性很强,可以穿透微孔,达到产品内部相应的深度,从而大大提高灭菌效果,目前医疗器械广泛采用EO进行灭菌。

环氧乙烷灭菌装置是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关键设备,安装操作、使用管理有其特殊要求,是安全防范监管重点。

环氧乙烷是易燃易爆的有毒气体,分子式为C2H4O,具有芳香的醚味,在4°C时候相对密度为0.884,沸点为10.8°C,其密度为1.52g/cm3,在室温条件下,很容易挥发成气体,当浓度过高时可引起爆炸。

今年扬州市客乐医用器械厂环氧乙烷灭菌车间发生爆炸,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车间严重受损。

在此,特别提醒各使用单位要高度注意环氧乙烷的安装、使用操作、贮存的安全。

环氧乙烷灭菌装置应符合IEC1010-1和1010-2及相应的标准,灭菌车间的管理应执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产品(注、输器具)生产实施细则要求:一是制定灭菌工艺守则和环氧乙烷使用存放管理制度,专人负责,并持证上岗,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操作贮存;二是环氧乙烷的储存罐应保存在阴凉、通风、防晒处,高温季节可采用水淋降温,钢瓶充装量不得大于0、79kg/L,瓶口必须关紧,防止渗漏;三是贮存场所应有易燃、易爆、有毒警示标志,并配备消防器材;四是灭菌车间周围30-50米范围内不得有明火作业、变电设备、转动马达及其它可发生火花的设备与操作;五是消毒过程中,严禁穿有钉的鞋进入现场,严禁在操作现场抽烟,以防引起爆炸事故;六是消毒结束打开灭菌器时,必须先打开门窗及通风设备,室内环氧乙烷气味很浓时,不得开启电灯照明及手电照明(防爆灯除外);七是对灭菌排放的环氧乙烷残留气应进行妥善处理并达到相应的环保要求;八是应具有与灭菌能力相适应的解析区域并建立解析管理制度。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原理和方法(1)灭菌原理:利用机械抽真空的方法,使灭菌柜室内形成负压,蒸汽得以迅速穿透到物品内部进行灭菌。

整齐压力达到205.8kpa,温度达132℃或以上,开始灭菌,到达灭菌时间后,抽真空使灭菌物品迅速干燥。

根据一次性或多次抽真空的不同,分为预真空和脉动真空两种,后者因多次抽真空,空气排除更彻底,效果更可靠。

(2)灭菌方法:1)预真空压力灭菌方法: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整个过程约25分钟。

1、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入灭菌柜内,关好柜门;2、将蒸汽通人夹层,使压力达107.8KPa预热4分钟;3、启动真空泵,抽除柜室内空气使压力达2.0--2.7kpa;4、停止抽气,向柜室内输入饱和蒸汽,使柜室压力达205.8kpa温度大、达132℃,维持灭菌时间4分钟;5、停止输入蒸汽再次抽真空使压力达8.0kpa,使灭菌物品迅速干燥;6、通过过滤后的洁净干燥空气,使灭菌室压力回复为零,温度降至60℃以下,即可开门取出物医用消毒薰灭菌原理甲醛是一种高效能化学灭菌剂。

不易燃、不爆炸、不腐蚀金属。

它能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结合而使蛋白变性,使酶的活性消失。

故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高锰酸钾(PP)为强力的氧化剂。

与有机物相遇即释放氧而将有机物氧化,故有杀菌作用。

氏杀菌是利用低于100摄氏度的热力杀灭微生物的消毒方法,由德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于1863年发明,至今国内外仍广泛应用于牛奶、人乳及婴儿合成食物的消毒。

新鲜原奶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十分怕热,如果用摄氏100度的消毒方法,则原奶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将被破坏,而且原奶中的维生素、蛋白质等也有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