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说到底都是发展问题(人九思品第4课)

疑难探究: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说到底都是发展问题(人九思品第4课)重庆市潼南柏梓中学校:夏绪才402676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增加就业困难,影响社会安定;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
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比如吃饭、就业等,都与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有直接关系。
没有对人口增长的合理控制,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很困难的。
2.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利用难度大;我国长期以来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这是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如果我们对大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
3.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自净能力;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有些经过治理的地方又出现反复,城镇生活污染比重明显增加;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的农产品有害残留物严重超标,影响人体健康和产品出口;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
严峻的环境形势迫使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们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必须认识到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总之,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说到底都是发展问题。
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等一系列问题,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而且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实质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实质【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实质1.发展问题2.人的问题3.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三、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表现和解决对策1.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两型社会构建2.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3.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及解决办法四、结论正文一、引言在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它们产生的实质,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
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实质1.发展问题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实质在于发展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资源和环境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恶化。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2.人的问题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
人口数量、素质和结构直接影响着资源和环境的利用和保护。
因此,解决人口问题对于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3.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表现和解决对策1.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两型社会构建在我国,可持续发展与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构建密切相关。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等。
2.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目标。
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及解决办法(1)人口问题:我国人口数量众多,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解决人口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如实行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等。
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8.金义都市区是浙江省委省政府统一规划部署的四大都市区之一。金华市 委市政府抓住这一促进金华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积极优化都市区规划体 系。结合图示信息,你认为该规划体系可能包括( D ) ①打造便捷交通,完善配套设施 ②做大民营经济,发挥主导作用 ③依托各自优势,实现特色发展 ④加强区域合作,组团协同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长江沿江地带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D ) A.地形以平原、山地、高原为主 B.煤、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C.无自然灾害 D.河网稠密,长江横贯东西,水运便利 7.长江经济带采取“退田还湖”的举措, 体现了流域开发“人水和谐”的理念,其根本目的是( B ) A.增加灌溉水源 B.修复生态系统 C.促进工业发展 D.发展水产养殖
住
关注房屋耗能,使用节能灯
日常出行选择骑车、步行、公共交通,尽可能 行
拼车或合乘
可持续发展的பைடு நூலகம்个维度
三个维度
具体要求
生态持续 生态环境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和种资源,
发展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
经济持续 经济发展需要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不能以
发展
牺牲环境作为发展的代价。
社会持续 社会发展过程需要兼顾地区之间、代际之
4.我国东北部的三江平原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打破了传统的 “南稻北麦”格局。三江平原可以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原因是( B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C.地势低平,黑土广布 D.日出最早,光照充足
5.下列土地利用措施中不利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的是(D ) A.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B.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 C.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D.增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3、措施
(1)中国政府积极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根据中国的国情,坚持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 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人口资源与环境

开源、节流并举 利用科学技术 跨流域调配 立法工作
保护资源
我国环境的现状及其影响和对策
一、环境问题分类及实质
二、环境的现状(我国环境问题表现)
三、环境的现状影响 四、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
1、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2、针对环境问题,坚持的方针: 3、保护环境的主要措施:
保护环境
考点37:理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三者之间的关系, 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
三者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 人口问题——核心问题
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原因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定义 遵循的三个原则
基本国策 目的 如何实施 例子
根据表格反映的问题,填写内容
调查资料反映的问题 问题产生原因
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②天晴朗说:“我们发展经济不应以牺牲环境为 代价,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③草花香说:“非常赞同,我们还要坚持保护 环境的基本国策” ④不毛之地说:“管他呢!只要挣钱,保不保护环境与我 无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材料一:第五次人口普查受 教育程度占总人口的比重
的一滴眼泪。这表明( B)
①我国淡水分布不平衡
②淡水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要倍加珍惜和节约
③过度开发资源将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威胁
④解决资源问题的办法之一是开发和节约并举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6、这里是关于“保护环境”的模拟网上论坛,请你以“绿色卫士”为网名加
入论坛进行评判,你认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 )①碧水蓝天说:“我们既要
2、综合以上两则材料,说说我国解决资源问题的主要途径有 哪些? ①、提高资源利用率,做到 “开源”与“节流”重要措施
中国人口.资源环境文献综述

中国人口.资源环境文献综述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相关文献的综述非常丰富。
以下是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综述:
1. 人口问题:
中国的人口总量已经超过13亿,人口密度较大,城市化进程快速,人口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人口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生育政策、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和城市化等方面。
2. 资源问题:
中国资源问题主要集中在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等方面。
由于国土面积有限和人口众多,资源供求矛盾突出。
相关文献综述包括资源开发利用、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3. 环境问题:
中国环境问题涉及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生态破坏等方面。
相关文献综述包括环境监测与治理、生态保护与恢复、环境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研究。
4. 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中国正在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献综述包括可持续城市规划、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需要注意的是,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是复杂而敏感的话题,研究和讨论应当符合中国的法律政策,并且注重客观、科学和合理的态度。
第16课 人口、资源与环境

第16课人口、资源与环境一、说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我国人口问题的现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人口问题的现状①人口数量大——我国人口的一个基本特点。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有l3.7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仍较多。
②人口素质不高——我国人口的另一特点。
从整体上看,我国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还比较低,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人口负担。
③正面临着人口日益老龄化的问题。
(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人口数量大、文化素质低,对自然、社会和经济都会带来沉重的压力。
①人口数量大,使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减少,消耗加速,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大量人口给社会带来就业难、出行难、买房难、看病贵、读书难等一系列严峻的社会问题。
②文化素质偏低,一方面使我国人才缺乏,人力资源不足;另一方面,增加了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难度,从而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③人口日益老龄化,增加了养老、福利、医疗、社会保障事业的压力。
2.我国资源问题的现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资源问题的现状①我国自然资源总量是丰富的,但人均占有的资源量很少,这是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
②资源利用率低,破坏与浪费严重。
③资源分布不平衡。
(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资源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制约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3.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环境问题的现状①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是中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②废气、废水及固体废弃物污染是中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人民健康,威胁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二、掌握我国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措施1.我国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实行计划生育。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实行计划生育的原因①人们只有充分发掘和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经济,同时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并对贫困的计划生育户采取优先扶持的政策,才能逐渐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
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发达国家 70—80%
80% 40—0%
能源
结论
30%
40%
我国资源的利用率不高,不够科学合理。
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 有量少。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由此 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结论: 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固体废弃物污染
水 体 污 染
大 气 污 染
土 壤 污 染
可持续发展
九年级 牛红彬
学习目标
1、说出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 2、解释“可持续发展是正确的选择”。
3、参与可持续发展行动。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到2017年末,我国 总人口为13.9008亿人 (不包括港澳台和海 外侨胞),约占世界 人口总数的20%,全球 32个发达国家人口 的总和不到10亿。
人口素质偏低
我国人口基数大
我国人口现状的新特点: 出 生 率 低 独 生 子 女 问 题 结论: 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 老 龄 化 加 剧 性 别 比 例 失 衡
我国严峻的人口形势,给资源、 环境和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有哪些?
1、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
2、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 3、阻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给就业、教育、住房、交通、医疗保健和社会 福利等方面都带来较大的压力。
阻 碍
环 境
经 济 发 展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人口膨胀
资源短缺 环境恶化
直接威胁 当代和子孙 后代的生存
但存方寸土, 留与子孙耕! 在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人口膨胀 世 界 性 问 题 发 实 展 质 问 题 怎么办
资源短缺
环境恶化
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

我国选择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有什么意义?
1、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 发展的长远大计
2、只有坚定不移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才 能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才能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生存发展创造良 好的条件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关键是要做好人口、资源、
环境工作。具体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口、资源、环保意识。
【解析】选C。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人口问题相关知识的理 解。漫画中“小康”是目标,小康的“后腿”是“超生”。 漫画反映了我国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进程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现状,可见①③④是对漫画的正 确理解;②表述与事实相悖。
5.(2010·莆田中考)中国国家馆形如“东方之冠”,做到 了照明用电全部自给,雨水循环利用;英国馆的“种子圣殿” 展示了英国在全球自然资源保护上所处的领先地位;墨西哥 馆的“风筝广场”代表着墨西哥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城市绿 地的偏爱……上海世博会上这些场馆的设计启示我们( ) ①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②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③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 ④科技创新是解决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的唯一途径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
展中国家、形势严峻….. 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 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农村人口多, 人口素质偏低, 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
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
人 1、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口 问 题
2、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3、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
的 负 面
4、影响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树立循环利用和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
意识
从
塑料
身
垃圾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这副对联形 象反映了人口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是 (c ) A经济发展了,人口就能降下来 B要发展经济,首先就要减少人口 C经济发展要和人口的发展相协调,以达到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 D人口越少,对经济的发展越有利,因此要千 方百计地减少人口
4、根据教育部规定,2008年春季开始, 在农村中小学部分学科循环使用教科 书。课本的循环使用 (ABD ) A.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 B.有利于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C.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D.符合绿色消费的观念
4)我国环境发展的趋势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 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 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 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环境
资源
经济社 会发展
人口
1. 下列提法和做法有助于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要求的是( C ) ①但留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②变湖泊为粮仓 ③ 反对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垃圾分类处理 ⑤大量开 发不可再生资源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俗话说:“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A ) ①要以环境保护为中心进行现代化建设 ②环境保护搞好了,经济就能快速发展 ③既要发展经济建设,又要保护好环境 ④只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保证经济快速、 健康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来自人口的压力,构成了对我国生态环境最大 威胁 工业的快速发展——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注重 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注重经济效益而忽 视生态
(说一说)你居住的地区有什么突出的环境问题?
请你阅读
我国环境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退耕还林 工程进展顺利:人工造林面积不断加大, 已居世界首位。 全国七大水系,有近一半的河段严重污 染,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扭转。 上述两则材料说明目前我国环境发展的趋 势是怎样的?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
资源小国
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1.人均占有资源量少,资源相对紧缺。
2、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气候、地形的 限制,开发不合理、科学,造成浪费。 3.资源利用率不高。
你知道为了解决资源问题,我国正在实施 哪些资源大调动的工程呢?
1、南水北调 2、西电东送 3、西气东输Fra bibliotek
环境问题:
主要是指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 现在:水土流失严重,沙漠 化迅速扩展,草原退化加剧, 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 剧灭绝,地下水水位下降, 水体污染加重,大气污染严 重,固体废弃物存放量过大, 垃圾包围城市,环境污染向 农村蔓延,等等。
3)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
人
从
众
森
林
木
说明人口和资源之间有什么关系?
我国矿产分布图
我国与世界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的比较: 耕地 森林 草地 淡水 (亩) (亩) (亩) (立方 米) 4.05 2700 中 1.3 1.7 国 5 10000 世 4.0 12.05 9.6 界 5
我 国 又 一 基 本 国 情
资源大国
党的十七大强调,落实科学 发展观必须“坚持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 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 境友好型社会。”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 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 要求是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于我国人口问题的图表:
年份 2001年 2005年
13.07亿 5.89% 全国总人口 12.76亿 自然增长率 6.95%
5、“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启示我 们要( ) AD A.实现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B.边污染边治理,反对先污染后治理 C.实现“资源——产品——消费——废物排 放”的循环 D.实现“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 源”的循环
根据材料回答:
为防止“白色污染”,保护环境,我国政府 明确规定,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 购物袋,并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 (1)请谈谈你对“白色污染”的成因及其危害性 的认识。 (2)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 并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有什么现实意 义? (3)为了即减少“白色污染”又方便人们购物, 请你为商家提几点好的建议。 (4)为减少“白色污染”,在日常生活中你打 算怎么做?
注: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
喜忧参半:看到图表后,令你惊喜的 是什么?让你担忧的又是什么?
我国的人口现状
{
基数大 增长快 素质偏低
实施计划生育的目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目的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晚婚、晚育 控制人口数量 的重要措施
计 划 生 育
要求
少生
优生
提倡一对夫妻 只生育一个子 女 提高人口素质 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