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卤素单质

合集下载

卤素学案[1]

卤素学案[1]

第四章卤族元素学案第一部分氯气和氯化氢(一)氯气1、氯原子结构示意图:2、氯气的性质(1)氯气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熔沸点、毒性;闻气体方法:(2)氯气的化学性质(3)燃烧定义:(4)氯气与水的反应氯气溶于水得到色溶液——氯水。

在氯水中有一少部Cl2与水反应,大部分以Cl2分子存在,所以氯水中的主要溶质是Cl2。

新制的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有:(5)HClO(次氯酸)的主要性质:久置的氯水的主要成分:3、漂白粉(1)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反应:(2)漂白粉的主要成分:(3)漂白粉的有效成分:(4)漂白粉的主要用途:(5)漂白粉的漂白原理:(6)漂白粉的失效原因及保存方法:4、氯气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浓盐酸和MnO2,KMnO4或KClO3。

(2)反应原理:用氧化剂氧化浓盐酸中的HCl而生成Cl2。

请完成3个化学方程式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3)发生装置:制取氯气时所用的MnO2为固态粉未,所用的浓盐酸为液态,且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反应。

故制取氯气的发生装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4)收集方法:(5)验满方法:①②(6)尾气的吸收:一般用NaOH溶液还是用石灰水吸收氯气?(7)氯气的净化:(二)氯离子的检验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三)氯化氢(补充内容)1、氯化氢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氯化氢的水溶液是盐酸,因此氯化氢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形成白雾,这是氯化氢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盐酸的小液滴所致。

2、氯化氢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浓H 2SO 4和食盐(固体)。

(2)反应原理:用高沸点酸与低沸点酸的盐发生复分解反应来制取低沸点酸。

或者说,用难挥发酸与易挥发酸的盐发生复分解反应来制取易挥发酸。

浓H 2SO 4是高沸点酸,难挥发酸。

盐酸是低沸点酸,易挥发酸。

浓H 2SO 4与食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意:①反应物的状态,一定要是NaCl 固体与浓H 2SO 4反应才能生成氯化氢,若是NaCl 溶液与稀H 2SO 4则不发生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卤素单质的性质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卤素单质的性质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卤素单质的性质教案【教材版本】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教学内容】第一章第一节卤素单质的性质【教学目标】1. 了解卤素单质的性质,明确其特点。

2. 掌握卤素单质化学反应的原理及过程。

3. 练习运用化学方程式描述反应过程。

4.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实验安全意识和实验技能。

【教学重点】1. 卤素单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 卤素单质化学反应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实验安全意识和实验技能。

2. 掌握卤素化学反应的原理及过程。

【教学方法】1. 讲述教学法: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及相关实验,让学生了解卤素单质的性质。

2. 实验教学法:实验中让学生亲手操作,理解卤素单质的化学反应。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举例子了解卤素单质的应用。

例如:氯乙烯、氯化胆碱。

2. 讲解卤素单质的性质在介绍卤素单质性质时,首先让学生看图,了解卤素单质的外观及状态。

随后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卤素单质外观都是颜色较深的液体或固体。

在此基础上,讲解各个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沸点、熔点、密度等)和化学性质(易受热、惰性、利用化学反应进行物质转化等)。

3. 渐进式教学(1)分析卤素单质的化学反应,通过图示、化学方程式等形式详细介绍卤素单质化学反应。

(2)了解卤素单质化学反应的原理及反应产生的现象。

例如热氯播设、碘化钾反应、氟化钙反应等常见反应。

(3)进行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卤素单质的认识。

4. 实验设计(1)设备:圆底烧瓶、临时胶管、滴液管、温度计、导管放热式反应管等。

(2)实验内容:a. 观察氯的反应:将少量氯气通入劣质黄色的二碳酸钠溶液中。

氯气+二碳酸钠溶液→二氧化碳气体+水+氯化钠b. 观察溴的反应:将一小块溴放入烧杯中加热,观察其变化。

溴→褐色气体c. 观察碘的反应:将一小块碘放入烧杯中加热,观察其变化。

碘→紫色气体【教学资源】1. 教材及教具,如实验装置、实验用品等。

第3课时卤族元素学案

第3课时卤族元素学案

第3课时卤族元素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卤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卤素原子的结构特点2.了解卤素单质的性质3.运用原子结构的理论解释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体验结构与性质内在联系教学重点:卤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教学难点:运用原子结构的理论解释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体验结构与性质内在联系教学过程:知识点一:卤族元素1、卤族元素的组成及原子结构2.卤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1)颜色状态:(2)递变规律:随原子序数递增,密度________________;熔、沸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卤族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知识点二:同主族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1.元素性质的影响因素元素的性质主要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侓(自上至下)3.特殊性(1)溴是常温常压下唯一的液态非金属单质,这是机推断题的突破点之一。

(2)碘为紫黑色固体,易升华,淀粉遇I2变蓝色。

(3)卤素单质都有毒,液态溴易挥发,溴有很强的腐蚀性,保存时要加一些水进行“水封”。

(4)Cl2、Br2、I2易溶于有机溶剂;如苯、CCl4、汽油等。

(5)F无正化合价。

知识点三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由元素原子得到电子的难易程度决定。

越易得__________,非金属性___________。

1.同主族核电荷数_________,非金属性___________。

2.同周期核电荷数__________,非金属性_____________(稀有气体除外)。

3.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1)单质越易跟H2化合,生成的氢化物也就越_________,氢化物的还原性也就_________,其非金属性也就___________。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_____________越强,其非金属性越强。

如H2SO4的酸性强于H3PO4,说明S的非金属性比P强。

卤族元素 学案

卤族元素 学案

卤族元素【学习目标】 1.了解卤族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2.掌握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及卤离子的检验【学习重点及难点】 1.卤族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2.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及卤离子的检验目标一: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 1.原子结构2 ⑴ 卤族元素均为活泼非金属元素,最高正价(F 除外)为 ,负价为 。

⑵ 原子半径: 阴离子半径: ⑶ 元素的非金属性: ,单质的氧化性 ,阴离子的还原性: ⑷ 卤化氢的热稳定性: ⑸ 氢卤酸的酸性:⑹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目标二:卤素单质的性质1.单质的物理性质:卤素单质都是双原子分子:F 2 、Cl 2 、Br 2 、I 2。

在自然界都以化合态存在。

⑴ 状态:气态(F 2 、Cl 2)→ 液态(Br 2)→ 固态(I 2)⑵ 颜色:由淡黄绿色→ 色→ 色→色,逐渐变深。

⑶ 在水中的溶解性:逐渐减小(氟与水反应2F 2 + 2H 2O = 4HF + O 2)。

溴和碘易溶解在汽油、苯、四氯化碳、酒精等有机溶剂。

【注意】① 碘能升华。

(固态物质不经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 ② 溴和碘在不同溶剂中所形成溶液(从稀到浓)的颜色变化不相溶、溶解度相差很大、不发生化学反应) ④溴、碘单质实验室中保存的方法:溴:深红棕色液体,很容易挥发,如果把溴存放在试剂瓶里,需要在瓶中加一些水以减少挥发,试剂瓶要用玻璃塞,不能用橡胶塞。

(水封,玻璃塞,细口瓶,阴凉处存放)碘:密封,试剂瓶低温处存放(易升华固体)【导练1】下列各种液体分别跟溴水混合并振荡、静置,混合物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几乎无色的是( )A .CCl 4B. 苯C. KI 溶液D. 酒精2.单质的化学性质 ⑴ 相似性① X 2 + 金属 → 金属卤化物② 都能与H 2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 X 2 + H 2 =③ 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氢卤酸和次卤酸(F 2除外)X 2 + H 2O =④ 都能和碱反应:X 2 + OH -=⑤ 与一些还原性离子反应:X 2 +SO 32- + H 2O === , X 2 + S 2-=== 。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教案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教案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教案卤素单质指的是氟(F)、氯(Cl)、溴(Br)、碘(I)和砹(At)这五种元素的单质,它们在化学性质上具有一些共同特点,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下面是针对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2.掌握卤素单质在氧化、还原等反应中的特点;3.了解卤素单质的相关应用。

二、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和药品:卤素单质(氟、氯、溴、碘、砹)、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盖玻盖、酸性二氧化锰溶液、氨水、红磷粉末、乙炔气、绿铜矿矿石等。

三、教学过程:1.引入:回顾前几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卤素的基本特征,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实验演示:选择一种卤素单质进行演示实验,如溴。

将一些溴放置在试管中,用盖玻盖盖好,观察溴的颜色、气味等特征。

然后将试管倒置入一个装有酸性二氧化锰溶液的容器中,观察演示效果。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发现卤素单质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和毒性。

3.知识点讲解:(1)卤素的氧化性:卤素单质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够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例如,氯气能够与氢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溴能够与氢气反应生成溴化氢;碘能够与氢气反应生成碘化氢。

这些氧化反应中,卤素单质的氧化态从0降低到-1(2)卤素的还原性:卤素单质也具有一定的还原性,能够将一些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

例如,氟气能够将铁的氧化物中的氧还原出来,生成铁和氟化物;氯气能够将石墨中的氧还原出来,生成二氯化碳和氯化铜。

这些还原反应中,卤素单质的氧化态从0升高到-14.实验操作:在实验室中,进行一些有关卤素单质的实验操作。

例如,将一小段酒精灯棉球放入干燥的溴中,然后取出酒精灯棉球点燃,观察现象。

再如用红磷粉末加热加热砹,观察实验现象。

5.小结:总结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强调卤素在氧化和还原反应中的特点。

分析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与元素的电子排布和电负性的关系。

6.拓展应用:介绍卤素单质在实际应用方面的例子,如氯化污水、碘酒消毒等。

高中化学 1.1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卤族元素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 1.1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卤族元素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卤族元素1.了解卤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了解卤素原子的结构特点。

3.了解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揭示结构与性质的内在联系。

卤族元素12.(1)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

【应用思考】1.结合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判断H3PO4和H3AsO4酸性的强弱;H2O和H2S的稳定性。

提示: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非金属性越弱,其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越弱。

故酸性:H3PO4>H3AsO4,稳定性:H2O>H2S。

2.请写出两个离子反应以证明氧化性强弱为:Cl2>Br2>I2。

提示:Cl2+2Br-===Br2+2Cl-,Br2+2I-===I2+2Br-。

1.关于卤素(用X表示)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卤素单质与水反应均可用X2+H2O===HXO+HX表示B.HX热稳定性随核电荷数增加而增强C.卤素单质的颜色从F2→I2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逐渐加深D.X-离子的还原性依次为:F-<Cl-<Br-<I-,因此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卤素单质可将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卤素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析:2F2+2H2O===O2+4HF,A错;HX热稳定性随核电荷数增加而减弱,B错;F2优先与水反应,故不能用F2从其他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卤素单质,D错;C显然正确;答案为C。

2.卤素单质的性质与F2>Cl2>Br2>I2的变化规律不相符的是(C)A.与氢气反应的剧烈程度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单质还原性的强弱D.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3.实验室里下列药品的保存方法中,正确的是(A)A.溴化银保存于棕色瓶中B.液溴以少量的水液封后用橡皮塞塞紧C.碘保存于细口玻璃瓶中D.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解析:溴化银不稳定,应该避光保存;液溴有强氧化性,不能用橡皮塞密封;碘单质是固体,应存放于广口瓶中;氢氧化钠试剂瓶应该用橡胶塞密封。

基础训练1.日常生活中常用到“加碘食盐”“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和氟应理解为(C)A.单质 B.分子C.元素 D.氧化物2.下列卤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A)A.氟 B.氯C.溴 D.碘解析: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同一周期中,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同一主族中,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

高一化学上学期卤族元素教案

高一化学上学期卤族元素教案

《卤族元素》教案教学内容:第二课时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1、从卤素的原子结构的特点,使学生掌握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的化学性质,理解卤素单质化学性质相似性和差异性。

2、使学生能掌握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单质的性质呈规律性变化,为学习元素族的概念打下基础,为学习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作准备。

3、通过实验、对比、答疑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教材分析:通过 Cl 的原子结构和单质的化学性质,在讲授卤素单质时,进行对比分析,先讲相似性,后分析递变性,从而突破教学重点。

教学模式:对比式实验教学教师:以氯代卤,引导对比,点拨归纳学生:仿旧学新,分析思维,获得新知[问题 ]:1、请一学生上黑板在指定位置画出F、Cl、Br、I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带领学生分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2、Cl2 有哪些化学性质在指定的位置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引入 ]:既然卤族元素最外层都是7 个电子,那么它们的化学性质与氯气是否相似有无差异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板书 ]:二、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1、都与金属起反应--金属卤化物2Na+F2=2NaF2Na+Cl2点燃= 2NaCl2Na+Br2 △= 2NaBr2Na+I2 △= 2NaI2Ca+I2 △= 2CaI[设疑 ] Fe+I2 =为什么 I2 在与多变价态金属反应时,一般为低价态金属卤化物[点拨 ]: I2 单质氧化性相对弱些[板书 ]:2、卤素单质与H2 反应 --卤化氢2e↓ ̄ ̄ |X2 + H2 =2HXF2+H2暗处=2HF 剧烈爆炸很稳定Cl2+H2 强光=2HCl 爆炸较稳定Br2+H2 高温=2HBr 较慢较不稳定I2+H2 △=2HI - Q 较慢很不稳定[设疑 ]:卤素单质H2 反应有和相似点和不同点说明卤素单质的氧化性有什么递变规律[点拨 ]:都生成卤化氢;反应条件、反应程度及生成卤化氢稳定性不同,说明氧化性趋弱。

第3课时卤族元素学案

第3课时卤族元素学案

第3课时卤族元素学案第3课时-卤族元素【学习目标】1.了解卤族元素的一般性质和化学反应;2.了解卤族元素的存在形态和应用;3.掌握卤族元素的主要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

【学习重点】1.卤族元素的一般性质和化学反应;2.卤族元素的存在形态和应用;3.卤族元素的主要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

【学习难点】1.卤族元素的存在形态和应用;2.卤族元素的主要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

【学习过程】一、卤族元素的一般性质和化学反应1.卤素的性质a.卤素的物理性质:卤素是一类非金属元素,常见的卤族元素包括氟、氯、溴和碘。

它们在常温下都是气体或液体,氟是气体,氯和溴都是液体,而碘是固体。

卤族元素的沸点和熔点都比较低,而密度都比较大。

b.卤素的化学性质:卤素是化学反应活泼的元素,它们与金属和非金属元素都能发生反应。

卤素与金属反应生成卤化物,而与非金属元素反应生成酸或氧化物。

2.卤素的化合物制备和性质a.卤化物的制备:卤化物由卤素和金属反应生成。

卤化物可由两种方法制备:一是将金属放入卤素溶液中,二是让金属在卤素气体中燃烧。

卤化物可溶于水或有机溶剂中,溶液呈酸性。

b.盐酸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化学式为HCl。

盐酸具有刺激性味道和刺激性气味。

它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在实验室和工业上广泛使用。

c.氯化钠氯化钠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aCl。

它是一种白色结晶固体,可溶于水。

氯化钠是食盐的主要成分,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二、卤族元素的存在形态和应用1.卤族元素的存在形态卤族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而不以单质元素的形式存在。

常见的卤素化合物包括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等。

2.卤族元素的应用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活和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氯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可用于净化水质和杀菌。

氯化钠广泛用于食盐的制备和化学工业中。

氯化铵是制备氨气和冷贮剂的重要原料。

氟化物可用于防蛀剂和牙膏中。

卤族元素的化合物还有许多其他的应用,如制备草酸和氯苯,用于制备塑料和橡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卤素元素一、卤素元素的原子结构
根据(表2−2)分析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推测:
不同点:
推测:
二、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1.与氢气反应
由反应现象可得出的结论:
氧化性:
2.与水反应
2F2 +2 H2O ==== 4HF + O2 剧烈反应
X2 + H2O ≒ HX + HXO 缓慢反应
( X2:Cl2、Br2、I2)
氧化性:
卤素单质水溶液及有机溶液的颜色
【说明】:有色物质溶液的颜色与有色物质的浓度有关,浓度越大,颜色越深。

3.与碱反应
2F2 + 4NaOH ====== 4NaF + 2H2O + O2↑
X2 + 2NaOH ======= NaX + NaXO + H2O
( X2:Cl2、Br2、I2)
4.与某些盐反应
2NaBr + Cl2 ==== 2NaCl + Br2
2NaI + Cl2 ===== 2NaCl + I2
2KI + Br2 ===== 2NaBr + I2
由反应事实可得出的结论:氧化性:
三、X-的检验方法
AgNO3 白色沉淀 Cl- 1.含X-的溶液→淡黄色沉淀 Br- HNO3 黄色沉淀 I-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产生白色沉淀
NaBr + AgNO3 ==== AgBr↓ + NaNO3 产生淡黄色沉淀
KI + AgNO3 ===== AgI↓ + KNO3 产生黄色沉淀
Cl2(aq) CCl4 黄绿色 Cl-
2.含X-的溶液→→橙红色 Br-
紫红色 I- 四、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碱金属在物理性质上的相似性和规律性:
五、卤素单质的特性
Br2易挥发,液溴保存时,常常加水“液封” I2易升华,I2(aq)遇淀粉溶液变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