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变化对湿地景观连通性的影响及连通性优化效应——以江苏盐城海滨湿地为例

合集下载

浅析江苏盐城沿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利用研究

浅析江苏盐城沿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利用研究

浅析江苏盐城沿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利用研究【摘要】沿海湿地是海洋资源最丰富、最集中,又是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区域。

本文以江苏盐城为例,详细阐述沿海湿地作为海陆交界过渡生态系统,具有其独特的资源价值、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仔细分析了由于长期的围湖造田、过度捕捞、随意排放污染物和外来物种入侵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出了盐城沿海湿地可持续开发理论。

【关键词】沿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利用;江苏盐城【中图分类号】S342.2【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引言沿海湿地包括湖泊、河流、沼泽、滩地、盐湖、盐沼及海岸区域的珊瑚滩、海草区、红树林和河口三角洲等类型。

盐城沿海湿地主要分布在以滩涂为主的滨海,北起响水县的灌河口,南至东台市的新港闸,南北长约582km,东西宽约10-20km,面积约30.5 hm2,约占江苏省滩涂总面积的3/4,全国滩涂总面积的1/7。

作为海陆两大生态系统交错带的盐城沿海湿地既具有强大的生态服务功能,又是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区域,因此必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2、沿海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湿地是生物丰富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改善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既是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物,特别是丹顶鹤等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它还可以给人类提供水资源和食物,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

沿海湿地的多功能、多用途的特征决定了其价值的多样性,即具有资源价值、环境价值和人文价值(见图1)。

图1沿海湿地主要价值示意图2.1资源价值盐城沿海湿地生产丰富的动植物产品,如:鱼、虾、贝、藻类、泥炭、药材等。

盐城市的农、渔、牧、副的生产,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沿海湿地提供的自然资源。

沿海地区,盐的种类齐全,如:食盐、芒硝、天然硫等,还富含稀有元素。

盐城境内的射阳河、串场河、通榆河拥有丰富的水源,具有良好的水运能力。

湿地泥炭和薪材林可用于燃烧,是农村重要的能源来源。

生态旅游资源潜力评价_以江苏盐城海滨湿地为例

生态旅游资源潜力评价_以江苏盐城海滨湿地为例

1. 4. 2 测算过程 本文设计生态旅游资源潜力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系数问卷
表 ,邀请旅游管理 、旅游资源开发 、人文地理学 、国土资源学 、 城市与区域规划 、资源与环境 、生态学等领域熟悉盐城海滨湿 地旅游资源的专家学者对指标体系中各因素赋分 (研究共发 出征询卷 20 份 ,收回 18 份) 。 1. 4. 2. 1 评判集的确立 。问卷中对图 2 制约层 、要素层 、指 标评价层确定评判集 : V = {9 (非常重要) ,7 (重要) ,5 (一般重 要) ,3 (不重要) ,1 (很不重要) } 。 1. 4. 2. 2 评价函数 。采用的权重评估模型为 :
综合层 ( B) 指标内容 权重
要素层 ( C) 指标内容
权重
指标内容
指标评价层( D)
权重
生态 旅游 资源 潜B Z力〗 评价
( A)
1. 00
生态旅 游景观 资源潜 在保障 力( B1)
0. 261
客源市 场潜力
( B2)
0. 226
生态环 境潜在 保障力
( B3)
0. 302
旅游开 发条件 的潜在 支持力
第 27 卷第 5 2007 年 9 月

经 济 地 理 ECONOMIC GEOGRAPHY
Vol. 27 Sep .
, ,
No. 5 2007
文章编号 :1000 - 8462 (2007) 05 - 0830 - 05
生态旅游资源潜力评价
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s factor( wi) 序号 因子权重系数 序号 因子权重系数 序号 因子权重系数
1
0. 488
2
0. 555
3

盐城沿海湿地现状分析及保护措施

盐城沿海湿地现状分析及保护措施

盐城沿海湿地现状分析及保护措施盐城市位于江苏省东部,是一个拥有丰富水资源的城市,沿海地区的湿地资源十分丰富。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盐城沿海湿地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保护湿地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盐城沿海湿地的现状出发,分析湿地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关的保护措施,以期为湿地保护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盐城沿海湿地的现状盐城沿海湿地面积广阔,包括红海滩、港闸湿地、射阳湿地等多个类型的湿地,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

这些湿地对于维持地区生态平衡、保护水域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加,盐城沿海湿地正面临许多威胁和挑战。

盐城沿海湿地受到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由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土地开垦和城市建设大量侵占了湿地资源,导致湿地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甚至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

盐城沿海湿地受到人为污染和工业化排放的影响。

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工业废气、废水排放到湿地周围水域,污染了湿地生态环境,危害了湿地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

气候变化对盐城沿海湿地的影响日益显著。

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引发海岸侵蚀、土地沙化等问题,使湿地生态系统遭受到严重破坏。

盐城沿海湿地是保护水资源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资源,保护湿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盐城沿海湿地对于维持地区的水资源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湿地可以有效地净化水质,保护水域免受污染;湿地对于维持水域的生态平衡、保护渔业资源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盐城沿海湿地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对于降低洪涝灾害、保护海岸线、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都有着重要作用。

盐城沿海湿地对于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提高城市形象具有重要作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保护盐城沿海湿地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有效保护盐城沿海湿地,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保护措施。

应该完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建立和健全湿地保护制度和政策。

在法律法规层面,应该加大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力度,规范土地开发和利用行为,同时加大对非法侵占湿地的处罚力度,确保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盐城沿海湿地现状分析及保护措施

盐城沿海湿地现状分析及保护措施

盐城沿海湿地现状分析及保护措施作者:王凯红赵永强来源:《农业与技术》2020年第07期摘要:盐城沿海湿地生态系统多样,物种丰富,是水鸟南北迁徙的重要驿站,开发潜力巨大,已成为重要的环境资源和旅游资源,是盐城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1期)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主要组成部分。

本文介绍了盐城沿海湿地的现状,分析了滨海湿地面积减少的人为原因,结合盐城沿海湿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湿地开发中应坚持“生态优先”的实践途径,保持适度原则,珍惜稀缺资源,切实保护湿地资源。

关键词:沿海湿地;现状分析;保护措施中图分类号:S181文献标识码:ADOI:10.19754/j.nyyjs.20200415049收稿日期:2020-03-18作者简介:王凯红(1971-),女,本科,中级。

研究方向:湿地研究和动物保护。

国际上公认的湿地定义是根据《湿地公约》得来的。

湿地的范围很广,其不仅包含天然的沼泽地、泥炭地、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体,也包括人工、长久或暂时性所形成的地带。

其中,滨海湿地是自然界中最有环境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其处于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之间,是自然结合的合成体。

同时,该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产力最高,因此也是最有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

滨海湿地处于陆地与海洋共同的区域,这一区域涵盖了周围环境中的营养物质和水分,大大地促进了湿地动植物的生长。

滨海湿地作为沿海地区发展的自然复合体,受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的影响,产生了显著的演替现象。

滨海湿地涵盖着特殊的植被、水文和土壤条件,这使得其具有更高的自然生产力和演替速率。

同时,这些特殊的条件使其在维护湿地生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降低污染、调节气候和控制土壤侵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以滩涂围垦为主要方式的人类活动影响下,滨海湿地的土地利用方式逐渐由自然状态转变为人工状态,且更替范围不断扩大,更替速度不断加快,进而影响整个生态坏境。

因此,加强人类活动对滨海湿地时空演变影响的研究十分必要。

江苏盐城滨海湿地的退化现状、成因与生态恢复对策

江苏盐城滨海湿地的退化现状、成因与生态恢复对策

江苏盐城滨海湿地的退化现状、成因与生态恢复对策常曼;金昌南;林伟波;冒士凤【摘要】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我国滨海湿地正面临严重的破坏,并逐渐出现部分退化、消亡.概括盐城滨海湿地退化的现状,分析滨海湿地退化的多重因素,如海岸侵蚀、海平面上升等自然因素,滨海湿地围垦、水产养殖、水环境污染、滨海湿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外来物种入侵等人为因素;探讨滨海湿地生态恢复的主要目标,总结滨海湿地生态恢复的主要技术:基底修复技术、水动力修复技术、植被恢复技术、土壤恢复技术.【期刊名称】《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9(028)001【总页数】6页(P81-86)【关键词】盐城;滨海湿地;退化成因;生态恢复技术【作者】常曼;金昌南;林伟波;冒士凤【作者单位】江苏省海涂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36;宁海县五山林场,浙江宁波315600;江苏省海涂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36;江苏省海涂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1.70 引言滨海湿地是介于海洋与陆地的生态缓冲区,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是最具综合价值、最富生物多样性和最高生产力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它不仅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还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生物提供栖息地、涵养水源、控制海岸侵蚀、降解污染物、调节气候等重要作用[1].我国滨海湿地面积广大,约为5.93×106 hm2[2].有研究显示,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近岸环境污染、滩涂围垦等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较大面积的滨海湿地资源正遭受到极大的破坏,并逐渐退化,甚至消亡[3].目前,退化滨海湿地的生态恢复问题已引起全球性的广泛关注.欧美国家在湿地生态恢复研究上起步较早,相关典型案例较多,如加拿大的Fundy湾生态恢复工程[4],美国的Jamaica湾[5]、Delaware湾湿地生态恢复工程[6],比利时的Schelde河口湿地生态恢复工程[7]等.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已意识到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价值,并采取了相关措施,强化了滨海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如完善湿地法制法规、建设湿地保护区、开展湿地退化评估与生态补偿工作、实施滨海湿地修复工程等,相关案例如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恢复[8]、崇明东滩湿地修复[9]、长江口生态修复工程[10]等,但我国湿地修复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亟待加强.江苏滨海湿地处于杭州湾以北,占全国滨海湿地总面积的1/4,其中盐城滨海湿地面积最大,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5.盐城滨海湿地内有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和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丹顶鹤、麋鹿等湿地珍稀物种及其赖以生存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中国最大滨海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是我国典型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11],被称为“湿地之都”.但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受动力环境改变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盐城滨海湿地正面临着面积减少、生态系统功能退化、近海生物生境恶化、生物栖息地损失、生物多样性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分析导致盐城滨海湿地不断退化的主因,探讨滨海湿地的生态恢复问题十分必要,可为我国未来滨海湿地的保护、修复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盐城滨海湿地概况及退化现状1.1 滨海湿地的定义及分类滨海湿地处于海洋与陆地的过渡地带,受人类、海洋、生物活动及地质作用的交互影响,为复杂、动态和脆弱的生态系统.目前,滨海湿地尚没有一个被国内外湿地学者普遍接受的定义.《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将其定义为沿海岸线分布的湿地,滨海浅水区域(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水域)到陆域中受海洋影响的过饱和低地的区域[12].陆健健[13]参照《拉姆萨尔湿地公约》及各国湿地定义,并结合我国湿地实际情况,定义我国滨海湿地为海平面以下6 m至大潮高潮位之上与外流江河流域相连的微咸水和淡浅水湖泊、沼泽以及相应的河段间的区域,分为潮上带淡水湿地、潮间带滩涂湿地、潮下带近海湿地、河口沙洲离岛湿地等4个子系统.滨海湿地的脆弱性与复杂性,决定了其类型的多样性.陆健健[13]兼顾底质和植被特征,进行了定量界定,将滨海湿地分为基岩质滨海湿地、淤泥质(河口)滨海湿地、生物礁滨海湿地、藻床滨海湿地、滩涂湿地、泥沙质滩涂湿地、岩基海岸湿地、离岛湿地、河口沙洲湿地、潮上带淡水湿地等10种类型.1.2 盐城滨海湿地概况盐城滨海湿地(32°34′N~34°28′N,119°48′E~120°56′E)位于江苏中部沿海,北起与连云港市交界的灌河口,南至与南通市接壤的新港闸,以射阳河为界,北为侵蚀性海岸,南为淤长型淤泥质海岸,分属响水、滨海、射阳、大丰与东台5县(区、市).盐城滨海湿地即江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际重要湿地.该地区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季风气候显著,雨水丰沛,雨热同季,多年平均气温介于13~15 ℃之间,平均降水量900~1 100 mm.有全球最大的丹顶鹤迁徙越冬种群,是我国沿海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重要地区之一,共有高等植物559种,鸟类394种,哺乳类31种,两栖爬行类34种,鱼类284种等,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丹顶鹤、白头鹤、白尾海雕、东方白鹳等1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8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种.这里不仅生物资源丰富多样,更为丹顶鹤等珍禽提供了关键的迁徙与栖息地.芦苇、互花米草、盐地碱蓬分布广泛,是盐城滨海湿地植物的优势种,对当地湿地生态系统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14-15].1.3 盐城滨海湿地退化现状盐城滨海湿地面积约为4 500 km2,占江苏滨海湿地总面积的70%左右.近年来,人类的持续开发利用活动特别是大面积滩涂围垦,是导致盐城滨海湿地不断变化的主要因素.根据2005年开始实施的江苏908专项调查结果,盐城海岸线总长378.885 km(见表1),占江苏省海岸线总长度的43%,滩涂面积1 262 km2,占全省滩涂面积的40%左右[1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盐城沿海滩涂进行了大规模的滩涂围垦,据遥感卫星显示,1951—2009年,共围垦滩涂1 607.3 km2,2010—2014年新增围垦面积222.8 km2,如图1所示.20世纪80年代后,盐城的天然湿地面积在减少,如碱蓬群落、芦苇群落、獐茅群落、潮间带泥滩等;而人工湿地面积在增加,如鱼塘、农田等.表1 盐城沿海各县(区、市)海岸线变化情况Table 1 Coastalline change situation of Yancheng counties(districts and cities)区域908专项调查海岸线长度/km20世纪80年代调查海岸线长度/km长度变化/km向海洋推进平均距离/km响水县32.60043.144-10.544-0.51滨海县49.30844.2445.064-0.39射阳县99.309109.575-10.266-0.09大丰区143.006204.449-61.4431.71东台市53.662180.614-126.9521.46合计378.885582.026-203.141图1 盐城沿海滩涂围垦区域分布Fig.1 Reclamation area distribution of Yancheng coastal beach2 盐城滨海湿地退化成因分析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滨海湿地资源在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正在遭受破坏并逐渐退化.湿地面积不断减少,生境呈破碎化,原来的湿地生态系统与自然平衡机制不复存在,使滨海湿地保护与生态恢复形势越来越严峻.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海岸侵蚀、海平面上升等,人为因素主要包括滨海湿地围垦、水产养殖、水环境污染、滨海湿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外来物种入侵等.(1) 滨海湿地围垦.滨海湿地作为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大规模围垦湿地不仅可以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还可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拓展空间.据统计,1951—2014年,盐城滨海湿地共围垦1 830.1 km2,开发利用呈多元化的快速发展之势.开发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养殖业、工业、城市建设、港口建设、旅游娱乐等,其中养殖用海面积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工业用海.大规模湿地围垦除了造成湿地面积萎缩、纳潮量变少、水体自净能力减弱外,还会破坏生物生境,使动植物栖息地不断丧失,严重影响到滨海湿地的生态功能.大规模围垦湿地造成的湿地面积剧减,已成为滨海湿地保护面临的最大威胁.(2) 水产养殖.近年来,沿岸水产养殖业蓬勃发展,滨海湿地的开发利用强度日益加大,水产养殖在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并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在不断压缩滨海湿地空间.1980—2008年间,盐城滨海湿地面积减少了约33%,其中一半以上均变成了水产养殖区域[17].水产养殖业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海水富营养化,造成湿地环境污染.同时养殖区面积的不断增加,会使滨海湿地景观体系发生变化,景观类型趋于单一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弱滨海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降低生物多样性,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因此,水产养殖是滨海湿地退化成因之一. (3) 水环境污染.水环境污染是当前滨海湿地环境损害及生境丧失的主因之一,污染源主要包括工农业生产、城乡居民生活及海水养殖等人类活动产生的污废水.陆源污染物不断流入近岸海域,重金属在沉积物中逐步积累,严重影响了湿地的生态平衡,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对湿地造成了严重污染[18].《2017年江苏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中陆源入海排污状况显示,全省61条入海河流水质95.6%劣于地表水第Ⅲ类水质标准,主要污染物为CODCr、氨氮、总磷、石油类,邻近海域水环境污染严重.随着“海上苏东”战略的实施,盐城加快了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响水、滨海、射阳等地化工产业成为了当地支柱产业,这些都促使盐城滨海湿地的水环境恶化,湿地受损[12].因此,水环境污染是滨海湿地退化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 (4) 滨海湿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随着滨海地区人口不断聚集,生产力不断发展,对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呈现出不合理性和过度性,主要表现在海洋捕捞强度大且方式不合理,芦苇、碱蓬、水草等植被过度收割,偷猎等.过度捕捞使鱼虾蟹等水产品产量急剧减少,造成渔业资源的枯竭,特别是有“软体黄金”之称的鳗鲡苗;对芦苇、碱蓬、水草的过量采收,造成植被面积大幅减少,也破坏了动物的栖息地和觅食地;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依然存在偷猎现象,比如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獐.因此,人们对湿地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改变了滨海湿地自然演变规律,会造成湿地面积的减少和破坏,影响滨海生物的栖息、索饵、繁殖,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显著的[12].(5) 外来物种入侵.外来物种入侵是滨海湿地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湿地退化的成因之一.研究表明,江苏沿海在水文及气候特征等方面与互花米草原产地美国东海岸相近,互花米草是高耐盐碱植物,对总磷、氨氮等净化效果良好.但互花米草引入盐城滨海湿地后迅速繁殖,抢占潮滩,本区原来的优势种如白茅、盐蒿等已逐渐被其取代.互花米草的疯长,抢占了大面积滩涂,使文蛤、泥螺等贝类的生存空间缩减、生境恶化、产量减少,同时也破坏了丹顶鹤等珍稀鸟类的栖息环境.由此可见,外来物种入侵会破坏盐城滨海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并严重影响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18-19].(6) 海岸侵蚀.海岸侵蚀是全球海岸带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特殊地质灾害,也是引起滨海湿地损失退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以盐城滨海湿地为例,根据海岸侵蚀类型,该湿地主要分为3个区域(如图2所示):灌河口—射阳河口岸段为侵蚀后退型;射阳河口—斗龙港口岸段为蚀淤过渡型,北部侵蚀,南部淤长,且过渡点逐渐南移;斗龙港口—弶港岸段为淤长型海岸[20].海岸侵蚀使岸线后退,滩涂下蚀,滨海湿地环境完全向深海环境转变,直接导致滨海湿地蚀退消失,面积减少,生境破坏,给湿地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危害[21].虽然盐城滨海湿地只有小部分面积位于侵蚀后退区,受到海岸侵蚀的影响,但海岸侵蚀仍是其损失退化的影响因素.(7) 海平面上升.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极地冰川不断融化、上层海水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滨海湿地作为海陆过渡地带,是承受海平面上升影响最主要、最前沿的缓冲带.近50年来,我国海平面平均以1.0~3.0 mm/a的速率上升,且速度正逐年加快,预测到2100年,海平面的上升速度将会达到4~6 mm/a,由于沿海地面沉降,上升速度还会增大[22].海平面上升会导致滨海湿地面积迅速减少,并向陆地退化,光滩被淹没甚至消失,草滩不断萎缩甚至可能退化为光滩[23].Nicholls等[24]预测,到2080年,全球滨海湿地因海平面上升,面积将减少约22%.因此,海平面上升对滨海湿地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图2 盐城滨海湿地海岸线分段类型Fig.2 Subsection types of coastal line of Yancheng coastal wetland3 盐城滨海湿地的生态恢复3.1 滨海湿地生态恢复目标确定滨海湿地生态恢复目标是实施生态恢复工程的必要前提.湿地生态恢复的总体目标是采用适当的生态、生物及工程技术保护自然的湿地生态系统,并逐步恢复现有的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最终达到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状态.在对滨海湿地进行生态恢复时,不仅要关注生物、植被及土壤的恢复,还需关注水文条件的恢复.且针对不同类型的退化湿地生态系统,会有不同的要求和侧重点.因此,盐城滨海湿地生态恢复目标主要包括:① 实现湿地生态系统地表基底的稳定性.湿地基底不稳定就不可能保持生态系统的自然演替与发展,海岸侵蚀、大规模围垦都会改变滨海湿地的基底类型.② 恢复湿地良好的生境.主要包括湿地的水动力条件、水环境质量、植被覆盖率及土壤环境.③ 恢复湿地丰富的生物资源状况.增加物种组成与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生物群落,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能力与生产力.④ 实现湿地景观的恢复.还原滨海湿地景观类型,增加自然景观面积,提高视觉和美学享受.⑤ 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5].3.2 滨海湿地生态恢复的主要技术目前滨海湿地生态恢复技术主要针对滨海湿地的四要素,即基底、水动力、植被和土壤来进行的,并以此将其划分为4大类(表2),针对滨海湿地各区域退化的不同主导因素和功能受损的具体表现,可因地制宜地选择一种或多种修复方式.表2 滨海湿地生态恢复技术Table 2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ology of coastal wetlands主要修复技术适用类型典型案例基底修复技术用于基底修复,以达到维护或修复基底的稳定性,改造湿地的地形地貌的作用美国Jamaica湾、崇明东滩湿地修复工程水动力修复技术用于水动力修复,以达到水体交换的动态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加拿大Fundy湾、美国Delaware湾、比利时Schelde河口、长江口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植被恢复技术用于植被恢复,以逐渐恢复并形成本地湿地植被丛群,达到控制水土流失、防浪固沙的作用美国Jamaica湾、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土壤恢复技术用于土壤恢复,以达到控制土壤污染及恢复土壤功能的目的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恢复工程(1) 基底修复技术.滨海湿地基底是在上游挟沙和海洋潮汐动力的双重作用下形成的,当上游来沙量减少或潮汐侵蚀力加强时,基底可能会被损坏,不利于植被生长[25].滨海湿地的基底修复是通过工程措施,维护或修复基底的稳定性,改造湿地的地形、地貌,以达到湿地保护或恢复的目的.可以利用受损基底附近采取河道开挖、航道疏浚产生的弃土为原料,采取原位吹填的方式进行基底修复[26];对于坡度较大、受自然侵蚀较严重的湿地边缘,可以采用土工护坡结构加种植植被的方法来消减风浪、稳固基底、保护岸滩;对于淤长型海岸的湿地边缘,可以利用上游水土流失控制技术及清淤技术,维护湿地基底的稳定性[27].(2) 水动力修复技术.在海洋潮汐驱动下的水动力过程,决定了动物、植物区系及土壤特征,是湿地恢复的关键.在水动力作用下,滨海湿地与周边水体发生周期性的物质交换,达到动态平衡;同时大量鱼类、底栖动物等滨海生物随潮汐进出湿地,在这里栖息、索饵、繁殖,促成了湿地的生物多样性[28].当前,水动力修复主要是通过修建引水渠、抬高水位、改造地形等工程措施,在不影响基底稳定性的前提下,利用生态补水技术、湿地水文连通技术、蓄水防渗技术等引导潮汐进出湿地,确保系统内部形成周期性的淹水与落干过程,最终达到修复目标.需要强调的是,在水动力修复过程中,必须兼顾湿地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如污水处理、水体富营养化控制等[29].(3) 植被恢复技术.植被恢复是退化湿地修复的主要技术之一,对控制水土流失、防浪固沙有很大作用,而植物物种的选择是其关键点,一般应选择退化前原有的湿地植被物种或当地的优势种.常用的植被恢复技术主要有播种、外来植被移栽、原位植被移栽等植物引种方式.其中,播种法成本最低,成活率也最差;原位植被移栽法(利用湿地边缘原生的植物和基底,在目标区域堆构形成植物岛丘)成本最高,但具有可保留本地基底微生物和底栖动物的优势,多用于恢复滨海湿地植被受损严重的区域.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植被恢复技术的过程中,必须重视“自然演替”作用,在湿地局部区域进行斑块状植物引种时,可利用自然演替作用,逐渐恢复并形成本地湿地植被丛群[28].(4) 土壤恢复技术.退化湿地的土壤恢复技术主要是利用生物和生态手段达到控制土壤污染及恢复土壤功能的目的.针对土壤肥力修复问题,滨海湿地多为盐渍土,可使用盐碱改良剂进行土壤肥力修复,如沸石、石膏、磷石膏及其他化学制剂等.针对土壤污染控制及处理问题,可以借助生物手段修复污染土壤,如微生物降解石油烃类有机物、高等植物清除营养盐、生物消除重金属污染物等;还可以通过设置隔离带,从生态层面上控制外源污染物.以上方式均可实现土壤恢复的目的[29].4 小结江苏盐城滨海湿地是我国重要湿地,也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受到人为干扰和自然侵蚀的双重影响,滨海湿地开始不断退化,其退化成因及生态恢复研究,对全球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自然与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滨海湿地的主要生态问题:海岸侵蚀、海平面上升等自然因素引起了湿地不断向陆地退化,大规模围垦造成了湿地面积锐减,水产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不利于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水环境污染加剧了湿地生态环境的恶化,湿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改变了湿地自然演替的空间格局,外来物种入侵破坏了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等.湿地不同区域表现出的退化主导因素会有一定差别,分区评估湿地退化状况、识别主导因素、诊断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受损的具体表现,是明确湿地生态恢复目标的先决条件,而确定滨海湿地生态恢复目标是实施生态恢复工程的必要前提.因此,针对盐城滨海湿地不同区域所适用的生态恢复技术不完全一致,可因地制宜地选择一种或多种修复方式.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 谷东起,赵晓涛,夏东兴.中国海岸湿地退化压力因素的综合分析[J].海洋学报,2003,25(1):78-85.[2] 吕宪国.中国湿地与湿地研究[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3.[3] 魏忠平,范俊岗,潘文利,等.辽宁滨海湿地研究现状、问题对策与展望[C]//中国科学技术学会.湖泊湿地与绿色发展——第五届中国湖泊论坛论文集:2015年卷.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5:72-75. [4] BEAUCHARD O, JACOBS S, COX T J S, et al. A new technique for tidal habitatrestoration: evaluation of its hydrological potentials[J]. Ecological Engineering, 2011,37(11): 1849-1858.[5] CHAPMAN M G, UNDERWOOD A J.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of “armoured” shorelines to improve their value as habitat[J]. Jo urnal of Experimental Marine Biology and Ecology, 2011, 400(1): 302-313.[6] TEAL J M, WEISHAR L. Ecological engineering adaptive management and restoration management in Delaware Bay salt marsh restoration[J]. Ecological Engineering, 2005,25(3): 304-314.[7] MARIS T, COX T, TEMMERMAN S, et al. Tuning the tide: creating ecological conditions for tidal marsh development in a flood control area[J]. Hydrobiologia, 2007, 588(1): 31-43.[8] 任葳,王安东,冯光海,等.基于水位控制的黄河三角洲退化滨海湿地恢复及其短期效应[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6,12(4):4-8.[9] 曹牧,蒋劭妍,陈婷媛,等.崇明东滩自然与人工修复湿地鸟类种群特征对比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2(6):113-120.[10] 陈亚瞿,施利燕,全为民.长江口生态修复工程底栖动物群落的增殖放流及效果评估[J].渔业现代化,2007(2):35-39.[11] 王敬华,何大巍,张策,等.江苏盐城滨海湿地研究进展[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1,7(3):60-63.[12] 邱虎.江苏盐城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保护对策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2.[13] 陆健健.中国滨海湿地的分类[J].环境导报,1996(1):1-2.[14] 陈洪全,张华兵.江苏盐城沿海滩涂湿地生态修复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2016(4):43-49.[15] 吕士成,孙明,邓锦东,等.盐城沿海滩涂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1):11-13.[16] 盛建明,罗锋.江苏海涂围垦关键技术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17] 欧维新,杨桂山,于兴修,等.盐城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J].资源科学,2004,26(3):76-83.[18] 周云轩,田波,黄颖,等.我国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成因及其对策[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10):1157-1166.[19] 姚志刚,陈玉清,袁芳,等.江苏省滨海湿地现状、问题及保护对策[J].林业科技开发,2014,28(4):10-14.[20] 谷东起,付军,闫文文,等.盐城滨海湿地退化评估及分区诊断[J].湿地科学,2012,10(1):1-7.[21] 张晓龙.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环境演变及退化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5.[22] 赵真真.基于自然美的滨海湿地二元修复模式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4.[23] 易思,谭金凯,李梦雅,等.长江口海平面上升预测及其对滨海湿地影响[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7,13(6):598-605.[24] NICHOLLS R J, HOOZEMANS F M J, MARCHAND M. Increasing flood risk and wetland losses due to global sea-level rise: regional and global analyses[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1999, 9(S1): 69-87.[25] MARIOTTI G, FAGHERAZZI S. Critical width of tidal flats triggers marsh collapse in the absence of sea-level rise[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3, 110(14): 5353-5356.[26] 郑江鹏,花卫华,崔彩霞,等.基于GIS的江苏海洋滩涂环境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7(3):88-92.[27] 张永泽,王烜.自然湿地生态恢复研究综述[J].生态学报,2001,21(2):309-314.[28] 陈雪初,高如峰,黄晓琛,等.欧美国家盐沼湿地生态恢复的基本观点、技术手段与工程实践进展[J].海洋环境科学,2016,35(3):467-472.[29] 李晶,雷茵茹,崔丽娟,等.我国滨海滩涂湿地现状及研究进展[J].林业资源管理,2018(2):24-28,137.。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以江苏盐城滨海湿地为例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以江苏盐城滨海湿地为例
在 全 球 范 围 内推 动 生 态 学 的 发 展 和 改 善 生 态 系 统 管理 工作 做 出 了极 为重要 的贡献 。在全 球 生态 系 J 统 服 务功 能研 究热 潮 的影 响下 ,我 国学 者也 相继涉
服 务划 分为 1 7类 ,并对 其价值 进 行货 币评 估 【。这 2 ]

2 研 究区概况 与研究方法
21 研 究 区概 况 . 本 文 的研 究 区域位 于江 苏盐 城滨海 湿地 ,与 调 整 前 的江苏 盐城 国家级 珍禽 自然 保护 区重合 (0 7 20 年 前 ) 东 临黄 海 ,在 北 纬 3 。0~3 。7,东 经 。 22 4 3 192 111 间 ( 1 。其地 理 范 围 由盐 城 1。9~ 2 。6之 图 ) 沿海 5个 县 ( ) 市 ,响水 、滨海 、射 阳、大 丰 、东
s n i g d t . s i h we h tt e t t l c n mi au swe e e o mo s 6 . i i n R B n a e a e e sn a a Re u t s o d t a h o a e o o c v l e r n r u . 83 b l o M s l o v r g .Amo g n t e . h au f o g n l we ln s ma e t e g e t s c n r u i n t wa b u t s t e v l e o ri ca h m t e v l e o r i a t d d h r ae t o ti t .I i a b o s a o t 3 i h au f a t i il 1 me f wel n sa d n n wel n sa o s r ai e e t t n sn emo t f e u s a d e itn ev l e r o c u e . t d n o — t d sac n ev t si i i c s q e t n x s c au swe en t n l d d a a v ma o o b e i I d r c s au s wa b u . i s o i c s au s Th o a au s v r d wi i n h e O S wa n ie tu e v l e s a o t65 t me fd r tu e v le . e t t lv l e a i t t e e h me a d t e n tl S s 27 9 b l o B e e t 0 y a s Th r s no v o sd g a ai n t n e c fo g n l t n ss i i g t t e . 6 i i nRM l i r c n e r . e ewa b i u e r d t e d n y o r i a l d h f n oo h r n 2 a o i we a t ln s sf rd f r n c n mi e e t d rn 9 7 2 0 . i h c n r u e o t e ic e s fte d r c s a u s a d u e o i e e t o o cb n f s u g 1 8 — 0 7 wh c o t b td t n r a eo i t e v l e e i i i h h e u a d t ed c i eo dr c s au s n p i n l au s n e l fi ie t ev l e d o t a v l e . h n n u a o Ke wo d : ln s h n e e o y tm e v c au ; n h n o sa t n s y r s a d u ec a g ; c s s e s r i ev l e Ya c e g c a t l wel d a

盐城沿海湿地现状分析及保护措施

盐城沿海湿地现状分析及保护措施

盐城沿海湿地现状分析及保护措施盐城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沿海湿地资源。

这些湿地不仅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也是珍贵的自然遗产,拥有着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盐城沿海湿地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存压力。

对盐城沿海湿地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一、盐城沿海湿地现状分析1. 全球价值盐城拥有着丰富的沿海湿地资源,其全球生态价值非常重要。

这些湿地不仅是重要的渔业资源基地,还是迁徙鸟类的重要栖息地。

盐城沿海湿地还对调节气候、净化水质、防洪减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2. 生态价值盐城沿海湿地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生态系统,承载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这里栖息着大量稀有濒危物种,例如丹顶鹤、东方白鹳等。

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对维持区域内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3. 破坏情况盐城沿海湿地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为活动干扰增加、污染问题突出、非法开发行为频繁。

这些因素导致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湿地面积逐渐减少,生物多样性逐渐丧失。

二、盐城沿海湿地保护措施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湿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工作,明确湿地保护的范围和标准,并将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以确保湿地受到有效的保护。

2. 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对非法开发、破坏湿地行为的打击力度和行政处罚力度,加强对盐城沿海湿地的日常监管力度和保护力度,确保湿地得到有效的保护。

3. 科学保护湿地加强盐城沿海湿地的科学保护工作,以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采取生态修复、保护区划设、保护设施建设等措施,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4. 加强社会宣传加强对盐城沿海湿地保护意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重视度和参与度,促进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保护。

5. 加强国际合作在湿地保护方面加强国际合作,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开展湿地保护合作,借鉴国际上湿地保护的成功经验,共同保护盐城沿海湿地。

盐城沿海湿地现状分析及保护措施

盐城沿海湿地现状分析及保护措施

盐城沿海湿地现状分析及保护措施盐城市位于中国江苏省东部,拥有丰富的沿海湿地资源。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盐城沿海湿地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湿地资源,需要进行现状分析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盐城沿海湿地的现状分析表明,湿地面积不断减少。

城市扩展、土地利用变化和农业活动等人类活动导致湿地退化和垦殖,湿地面积逐渐减少。

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了大量的污水排放和工业废水排放,污染了湿地水体。

盐城沿海湿地的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提供了许多生态服务,如水资源调节、生物多样性维持和土壤保持等。

湿地的退化和污染破坏了这些生态功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短缺和土壤侵蚀等问题。

为了保护盐城沿海湿地,需要采取以下保护措施:1. 制定湿地保护规划和政策。

制定具体的湿地保护规划和政策,明确湿地的保护目标和措施,加强湿地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提高湿地保护的法制化水平。

2. 加强湿地保护管理。

建立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加强湿地巡查和监测,建立健全湿地保护管理制度,加强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3. 限制土地利用变化和湿地垦殖。

加强对土地利用的规划和管理,限制湿地的变化和垦殖,保护湿地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4. 控制污染物排放。

加强对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治理,提高水污染物的处理效率,减少对湿地水体的污染。

5. 加强科学研究和教育宣传。

开展湿地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了解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变化规律,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盐城沿海湿地面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保护湿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加强湿地保护管理、限制土地利用变化和湿地垦殖、控制污染物排放以及加强科学研究和教育宣传等措施,可以有效保护盐城沿海湿地的生态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卷 第6期自 然 资 源 学 报V ol 125N o 16 2010年6月J 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Jun .,2010收稿日期:2010-01-20;修订日期:2010-03-14。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70319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1084);安徽省教育厅社科项目(2010s k397);安徽省人文地理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皖西学院)。

第一作者简介:孙贤斌(1970-),男,安徽含山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湿地景观生态和G I S 应用研究。

E-m ai:l sunxb98@1261co m土地利用变化对湿地景观连通性的影响及连通性优化效应)))以江苏盐城海滨湿地为例孙贤斌1,2,刘红玉1(11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210046;21皖西学院城市建设与环境系,安徽六安237012)摘要: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对湿地景观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深刻的影响。

选择江苏盐城海滨地区为研究对象,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2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对湿地景观连通性的影响,并以2007年湿地景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基础,采用阻力面模型探讨湿地景观连通性优化途径及其效应。

结果显示:¹1987)2007年间,盐城海滨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显著。

其中耕地面积比重由36172%上升为46117%,自然湿地持续减少,面积由4414%减为26101%,人工湿地持续增加,面积由9196%上升为18172%;º随着区域人类土地利用活动的加强,光滩、碱蓬沼泽和芦苇沼泽的空间连通性降低,区域土地利用导致湿地景观之间生态流阻隔,景观生态服务功能减弱;»2007年湿地景观生态功能强度空间差异显著,以累积耗费距离面、生态源地、耗费路径为依据,对湿地景观连通路径优化结果表明,废黄河口和大丰港附近等关键区域对景观连通性和生态流影响最大,是景观生态节点优化的首要对象;¼加强连通路径的关键区域优化、提高景观连通度是实现景观优化的关键。

关 键 词:土地利用变化;景观连通性;海滨湿地;盐城中图分类号:Q 1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3037(2010)06-0892-12海岸带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与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1]。

区域土地利用及其结构的变化不仅能够改变自然湿地景观组成,而且深刻影响着景观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改变着景观要素之间的生态过程,进而影响湿地景观格局和功能[2-3]。

土地利用变化直接引起湿地景观连通性的改变,而景观连通性是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之间联系的纽带。

通常,连通性是指景观对生态流的便利或阻碍程度[2,4-5],连通性良好的湿地景观可以更有效地实现其生态功能。

Pascua-l H ortal 和Saura 提出了整体连通性指数(Integra l I ndex o fConnecti v ity ,II C )和可能连通性指数(Pr obab ility of Connectivity ,PC )概念,并将其作为衡量景观格局与功能的重要指标[6]。

H o lzka m per 等人提出LUPO lib 景观连通性和格局优化方法[7],Quine 等人应用最小网络耗费评价破碎化林地生态恢复效果和不同格局优化方案对景观连通性的影响[8],Sar o insong 等[9]和M o ilanen [10]等人也提出与景观连通性有关的优化方法。

以上研究为景观格局优化和提高景观连通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对空间格局和复杂生态过程的理解,但对景观格局优化的效果和对生态过程的影响缺乏评价。

6期孙贤斌等:土地利用变化对湿地景观连通性的影响及连通性优化效应893基于生物空间运动的潜在趋势与景观格局改变之间关系的认识,Adr i a ensen和Knaapen 等人提出了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作为景观格局优化的依据[11-12]。

阻力面模型应用涉及城市景观规划[13]、保护区功能划分和生态安全分析[12,14]、破碎化生境格局优化[15]等领域。

现阶段对生态功能和过程影响的研究还不够成熟,还不能满足对景观连通路径优化的理论指导要求。

与景观格局优化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型等方法比较,阻力面模型可以更好地揭示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和功能之间的联系,识别景观连通路径,为景观格局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14,16],在景观和区域生态管理和规划等诸方面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6]。

以上阻力面模型应用设计均涉及空间要素连通路径的识别和优化,但未对连通性优化效果进行评价分析。

盐城滨海湿地地处江苏中部沿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淤泥质湿地类型。

目前,海岸潮滩湿地是江苏沿海分布最广的湿地类型,分布着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成为江苏沿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核心,已列入R a m sar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因此,该区湿地资源保护具有全球性重要意义[17]。

但是,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盐城滨海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土地开发的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滨海湿地面临围垦、米草生物入侵、海平面上升和海岸蚀退等问题,自然湿地不断退化。

本文以盐城海滨为研究区域,基于阻力模型方法,并借助遥感资料和G IS技术,进行湿地景观连通性路径优化,以及评价优化关键区对景观连通性重要性的影响,为有效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1研究区域江苏盐城海岸带位于江苏沿海的中部,是典型的粉沙淤泥质海岸,分属响水、滨海、射阳、大丰和东台五县市,地跨32b34c~34b28c N,119b27c~121b16c E之间。

市境内海岸线长582km,占全省海岸线的60%。

本文的研究区域范围为北至连云港市与盐城市交界的灌河,南至南通市与盐城市交界的北凌河附近,西至海堤公路向陆1km附近,具体与乡镇行政界限一致,东至2007年遥感影像中滩涂外边界。

以上研究范围内总面积约463513km2,主要包括潮间带、潮上带、海滨湿地区以及部分农田等人类活动区(图1)。

2数据资料来源与处理本研究采用的数据资料有:1987年江苏海岸带植被图1:20万、土地利用图(1:20万)、1997年T M遥感影像图和2007年ALOS(日本)遥感影像图以及1B5万盐城基础数据(包括县、乡镇行政边界、水系等)。

以1B5万盐城基础图为参考,对1987年图件、1997年和2007年遥感数据进行几何纠正,按照研究区行政边界裁剪。

以此为基础,对1987年图件进行数字化处理,结合遥感影像实地调查,建立遥感解译标志,在Arc GIS912软件中进行目视解译,并进行野外精度验证(正确率为93%,满足本研究需要),获取3期区域景观数据。

鉴于3期数据的分辨率不同,研究内容是景观宏观尺度,所以数据匹配以1987年、1997年为标准,对2007年的ALOS遥感影像解译后的数据斑块进行合并,使最小异质斑块面积大于900m2。

另外,制图中采用相同的景观分类系统、相同的地图投影和最小制图单元。

根据盐城海岸湿地的景观特征,参照5湿地公约6中湿地分类,建立盐城海岸湿地景观生态分类系统。

将江苏海滨湿地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型,共计10种湿地类型,其中自然湿地包括面状河流(包括面状水渠)、芦苇沼泽、碱蓬沼泽、米草沼泽、草滩、光滩(或滩涂)等6种类型;人工湿地包括盐田、水田、淡水养殖塘和海水养殖塘等4种类型;另894 自 然 资 源 学 报25卷图1 研究区域与位置F i g 11 Locati on of the study area外,盐城海岸土地利用类型包括耕地(含旱地和水田)、林地、草地、水域和城建居民工矿用地。

3 研究方法311 湿地景观连通性变化分析湿地景观连通性变化不仅取决于湿地面积大小,还与湿地斑块的空间距离、阻力大小等因素密切相关,为了定量分析连通性变化趋势,本文采用整体连通性指数(IIC )分析保护区景观结构变化。

计算式为[23]:IIC =E n i=1E n j=1[(a i #a j )/(1+n l ij )]A 2L式中,n 表示景观中斑块总数,a i 和a j 分别表示斑块i 和斑块j 的面积,nl i j 表示斑块i 和斑块j 之间的连接数,A L 是景观的面积。

0[II C [1,II C 的值为0,表示各生境斑块之间没有连接。

IIC 等于1,表示整个景观都为生境斑块。

以盐城海滨区域自然湿地景观类型(芦苇沼泽、碱蓬沼泽和米草沼泽)作为生境斑块,而整个区域景观作为环境背景。

区域内其它景观位于某一类自然湿地景观之间,对连通性具有阻隔效应。

其它指数的计算需要指定景观中生境斑块连通的阻力距离阈值。

当斑块之间的阻力距离大于阈值,认为这两个斑块不连通;小于或等于阈值,则认为它们是连通的。

斑块连通与否与不同生态过程发生的尺度相关。

因此,在计算中设定不同的梯度。

参考相关文献[4],本研究设定015、1、2、4、8、12km 等6个阻力距离阈值。

为了与II C 计算的结果具有可比性,将阻力距离阈值时斑块之间连通的可能性设为015[18-19]。

指数的计算借助Conefor I nputs for A rc G I S91x 和软件Conefor Sensi n ode212完成。

6期孙贤斌等:土地利用变化对湿地景观连通性的影响及连通性优化效应895 312 湿地景观连通性优化分析31211 湿地景观连通路径识别依据景观连通性反映景观对生态流的便利或阻碍程度,而生态流的畅通程度取决于景观生态服务功能与价值的高低[2]。

理论上,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越高,景观单元之间的物质、能量等传输越容易,生态流越畅通。

为此,可以依据景观生态源汇理论和景观累积耗费阻力模型,采用景观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高低识别景观连通路径,从而进行景观连通性优化分析。

31212 湿地景观连通性关键区识别和优化湿地是地球表面重要的景观类型,在维持生物多样性、蓄水防洪、净化水质、防止盐水入侵和自然力侵蚀、以及维持现存生态系统自然过程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虽然湿地的这些众多生态功能因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不同、分布的地理位置不同等表现出差异性,但是也遵循一定的规律性。

一般情况下,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与其面积大小成正比。

从景观尺度来看,一个区域湿地景观斑块面积越大,其生态服务功能与价值越大。

由于本研究是以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与价值相对大小为基础,目的是辨识哪些湿地斑块具有相对高的价值而充当生态/源0的功能。

因此,根据Costanza 等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模型,以及谢高地等人修订的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为依据[20],估算2007年海滨湿地景观生态服务功能价值。

在此基础上,借助A rc G I S912空间分析功能,将单位面积服务价值高的自然湿地景观核心斑块提取出来,作为景观生态功能的/源地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