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物质的量知识点归纳2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知识点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知识点一、化学物质的量的概念化学物质的量是用来表示物质数量的物理量,通常用摩尔(mol)来表示。
化学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化学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是国际通用的。
二、摩尔质量摩尔质量是指一个物质中含有的质量与该物质的摩尔数之间的比值。
摩尔质量的单位为克/摩尔(g/mol)。
计算摩尔质量的方法是将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数值与单位g/mol相乘。
三、摩尔体积摩尔体积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常是常温常压下),一个物质的摩尔数所占据的体积。
摩尔体积的单位为升/摩尔(L/mol)。
四、摩尔浓度摩尔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的比值。
摩尔浓度的单位为摩尔/升(mol/L)。
计算摩尔浓度的方法是将溶质的摩尔数除以溶液的体积。
五、摩尔分数摩尔分数是指在混合物中,某一组分的摩尔数与所有组分的摩尔数之比。
摩尔分数没有单位,通常用小数表示。
计算摩尔分数的方法是将某一组分的摩尔数除以所有组分的摩尔数之和。
六、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量关系在化学方程式中,各个物质之间的摩尔比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系数得到。
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各个物质的物质的量比例。
七、气体的物质的量与体积的关系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P为压强,V为体积,n为物质的量,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在一定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与体积成正比。
当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体积也会增加。
八、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是按照化学方程式的摩尔比关系进行反应的。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可以计算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进行计量。
九、摩尔计算在化学实验和计算中,常常需要根据物质的质量、体积或摩尔浓度等信息计算出物质的物质的量。
根据摩尔质量、摩尔体积、摩尔浓度等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可以进行摩尔计算。
总结:化学物质的量是用来表示物质数量的物理量,摩尔是化学物质的量的单位。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二、气体摩尔体积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3.标准状况下,Vm=22.4L/mol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
(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nB/V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2)主要操作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3)注意事项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B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C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胶体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知识点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知识点一、引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物质的量是一个基础且重要的概念。
它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还是进行实验和计算的基础。
本文旨在概述高一化学物质的量的核心知识点,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的学习指南。
二、物质的量的定义物质的量(n)是一个物理量,用来衡量物质所含基本单位(如原子、分子、离子等)的数量。
其单位是摩尔(mol),定义为与0.012千克(或12克)碳-12中原子数相同的任何物质的量。
三、摩尔的概念1. 摩尔的定义: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表示为mol。
2. 摩尔的质量:一个摩尔的任何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3. 摩尔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0°C,1大气压),一个摩尔的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22.4升。
四、物质的量的计算1. 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物质的量(n)= 质量(m)/ 摩尔质量(M)。
2. 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在标准状况下,n = 体积(V)/ 22.4L/mol。
3.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关系: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五、化学反应的计量1.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及其物质的量比例。
2. 化学计量数:化学计量数表示在化学方程式中,每种物质前面系数的数值,用于确保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守恒。
3. 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和能量守恒是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六、溶液的浓度1. 摩尔浓度: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通常以升为单位),得到的是溶液的摩尔浓度(c),单位为mol/L。
2. 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比值,称为质量分数(w)。
3. 体积分数:溶液中溶质的体积与溶液总体积的比值,称为体积分数(φ)。
七、物质的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 制备溶液:通过准确计算物质的量,可以制备特定浓度的溶液。
2. 滴定实验:通过测量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可以确定待测溶液的浓度。
2017-2018学年度高一化学《物质的量》知识点归纳+典例导析-最新学习文档

物质的量【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2.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微粒数目、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
【要点梳理】要点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化学实验中,取用的药品无论是单质还是化合物,都是可以用器具称量的。
而物质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对此,不仅我们用肉眼直接看不到,也难以称量。
国际科学家建议用“物质的量”将一定数目的原子、离子或分子等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物质联系起来,所以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一种物理量。
1、物质的量的定义及单位:物质的量通常是表示物质所含微观粒子数目多少的物理量,符号通常为n。
单位:“摩尔”简称“摩”,符号mol。
要点诠释:“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或插入其他字。
它不具有字面含义,不能望文生义。
将其理解为“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这些都是错误的。
2、物质的量的对象:物质的量的计量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或某些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如NaCl可看成Na+、Cl—的微粒组合,每摩尔NaCl晶体含1 mol Na+和1 mol Cl-。
)等。
因此在使用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时必须指明微粒的种类。
例如:如1 mol H表示1摩尔氢原子,1 mol H2表示1摩尔氢分子,1 mol H+表示1摩尔氢离子。
不能笼统地称1 mol氢,应该说1 mol氢原子(或分子或离子)。
物质的量不可用于计量宏观物质。
如“1 mol铁钉”、“1 mol牛”等说法都是错误的。
3、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物质的量(符号为n),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其单位为摩尔(符号为mol)。
它与国际单位制中的其他六个基本物理量呈并列关系。
“物质的量”与“摩尔”的关系,就像“长度”与“米”、“质量”与“千克”、“时间”与“秒”的关系一样,是基本物理量与其单位名称的关系。
化学高一知识点整理必修二

化学高一知识点整理必修二1.化学高一知识点整理必修二篇一1、Fe(OH)3胶体的制备:FeCl3+3H2OFe(OH)3(胶体)+3HCl2、碳还原氧化铜:2CuO+C2Cu+CO2↑3、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白色)4、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Na2O2(淡黄色)5、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6、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7、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8、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9、铁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Fe3O4+4H2↑10、Al与盐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11、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12、Al2O3与盐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13、Al2O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14、Al(OH)3与盐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15、Al(OH)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 2.化学高一知识点整理必修二篇二二氧化硫制法(形成):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硫俗称硫磺,是黄色粉末) S+O2===(点燃)SO2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体积比)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
这是因为H2SO3不稳定,会分解_和SO2SO2+H2OH2SO3因此这个化合和分解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为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往正反应方向发生,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作可逆反应,用可逆箭头符号连接。
3.化学高一知识点整理必修二篇三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铝与盐酸的反应:2Al+6HCl=2AlCl3+3H2↑2、铝与强碱的反应:2Al+2NaOH+6H2O=2Na[Al(OH)4]+3H2↑3、铝在空气中氧化:4Al+3O2==2Al2O34、氧化铝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5、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2O3+2NaOH+3H2O=2Na[Al(OH)4]6、氢氧化铝与强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7、氢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OH)3+NaOH=Na[Al(OH)4]8、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沉淀:Al3++3NH3H2O=Al(OH)3↓+3NH4+4.化学高一知识点整理必修二篇四常见物质的状态1、常温下为气体的单质只有H2、N2、O2(O3)、F2、Cl2(稀有气体单质除外)2、常温下为液体的单质:Br2、Hg3、常温下常见的无色液体化合物:H2O、H2O24、常见的气体化合物:NH3、HX(F、Cl、Br、I)、H2S、CO、CO2、NO、NO2、SO25、有机物中的气态烃CxHy(x≤4);含氧有机化合物中只有甲醛(HCHO)常温下是气态,卤代烃中一氯甲烷和一氯乙烷为气体。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笔记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笔记一、物质的量1.定义: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
2.意义: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物质和微观世界的桥梁,是研究化学反应和化学计量问题的基本工具。
二、阿伏伽德罗常数1.定义:阿伏伽德罗常数是一个物理常数,表示1摩尔物质所含有的粒子数。
符号为NA,单位为个/摩尔。
2.意义:阿伏伽德罗常数是联系宏观物质和微观世界的桥梁,是研究化学反应和化学计量问题的基本工具。
三、摩尔质量1.定义: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符号为M,单位为g/mol。
2.意义:摩尔质量是研究化学反应和化学计量问题的基本工具,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
四、气体摩尔体积1.定义:气体摩尔体积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
符号为Vm,单位为L/mol。
2.意义:气体摩尔体积是研究化学计量问题的基本工具,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
五、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有的溶质的物质的量。
符号为c,单位为mol/L。
2.意义:物质的量浓度是研究化学计量问题的基本工具,是溶液配制和化学反应速率计算的基本参数。
六、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1.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2.推论:同温同压下,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占据相同的体积;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与物质的量成正比。
七、物质的量与化学式的关系1.计算公式:n = m/M = V/Vm = cV。
2.意义: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物质和微观世界的桥梁,是研究化学反应和化学计量问题的基本工具。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笔记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笔记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笔记
物质的量是高一化学必修一中的重要概念、重要内容,物质量的计算主要针对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体积,是测定物质的数量的重要方法。
从物质的体积计算物质量,可以根據比表計算密度來計算物质量,它是物质在某種溫度、壓力及特定液體中每立方厘米的質量。
通過量測物质体積及計算密度就可以求出物質質量,即D= m/V。
也可以用質量定律m=M×V,其中M為物質的摩爾質量而V為体積。
另一種量度物质的方法是以質量為基礎,即針對質量進行測量。
質量量測的類型有衡量天平、電子秤等多種,只要得到物質的質量,求出質量後再除以体積,即可得到物質的摩爾質量,即M= m/V,除以時間后可得到該物質的摩爾質量流速,即n=m/V×t。
物質的量是一個重要的概念,物質的量可以將質量、体積、濃度等參數結合起來計算出來。
它的量的幾種計算方式也是高一化学必修一所研究的重要內容,對于學生來說,弄清楚這些概念有助于以后的學習。
【个人精编——高一上学期化学笔记】1-2物质的化学计量

高一上学期化学笔记专题1:物质的分类和计量第二单元物质的化学计量知识点1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例如:1mol Fe 中约含有6.02×1023个Fe 原子;1mol H 20中约含有6.02×1023个H 20分子;1mol H 20中约含有2×6.02×1023个H 原子。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单位之一:物理量符号单位名称单位符号长度L 米m 质量m 千克kg 时间t秒s 电流I安[培]A 热力学温度T 开[尔文]K 物质的量n摩[尔]mol 发光强度I坎[德拉]cd用摩尔计量时,注意:①只能计量微观粒子。
摩尔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可以计量所有微观粒子,但不能直接表示宏观物质,如不能说“1mol 小米”“1mol 苹果”。
②指代要具体。
用摩尔为单位计量某物质的物质的量时,必须指明物质的微粒名称、符号或化学式。
如:1mol H、1mol H +、1mol H 2,不能用“1mol 氢”这样含糊无意义的表示。
2.阿伏加德罗常数1mol 某种微粒集合体中的微粒数=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2×1023mol-注意:阿伏加德罗常数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并不是纯数,本身包含单位mol -,即N A ≈6.02×1023mol -1,仅说6.02×1023是错误的。
例如:①0.2mol H 20含有的水分子数N(H 20)=nN A =0.2mol×6.02x1023mol -=1.204×1023;②3.01×1022个CO 2分子的物质的量n(C02)=A N N=-2322mol106.02103.01⨯⨯=0.05mol。
知识点2摩尔质量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分子)质量的关系结论:1mol任何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微粒的相对原子(分子)质量。
理解:物理量单位数值关系相对原子(分子)质量1相同1mol物质的质量g摩尔质量g·mol-对摩尔质量的理解①物质的摩尔质量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随状态及物质的量的多少而变化,取决于物质的组成和化学式的表示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考点一: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
1.物质的量
1.定义:表示物质所含微粒多少的物理量,也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物质的量是以微观粒子为计量的对象。
3.物质的量的符号为“n”。
?
3.符号是mol(摩尔)。
4.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例如:1molH表示mol氢原子,1mol H2表示1mol氢分子(氢气),1mol H+表示1mol 氢离子,但如果说“1mol氢”就违反了使用标准,因为氢是元素名称,不是微粒名称,也不是微粒的符号或化学式。
不能说1 mol氢,应该说1 mol氢原子(或分子或离子)。
5.“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概念,不得简化或增添任何字,如不能说成“物质量”“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等。
6.物质的量表示的是微观粒子或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的集合体,不适用于宏观物质,如1 mol 苹果的说法是错误的。
7.物质的量中所指粒子包括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团等微观粒子或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如NaCl、Na2SO4等)。
2.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物理量,即1mol物质所含的微粒数,单位是mol-1,数值约为×1023。
$
例如:1mol O2中约含有个×1023氧分子
2mol C中约含有×1024个碳原子
1mol H2SO4中约含有×1023硫酸分子
NaOH中约含有×1023个Na+和×1023个OH-;
n mol某微粒集合体中所含微粒数约为n××1023。
如果用n表示物质的量,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N表示微粒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是:N = n·N A,由此可以推知n = N/N A
3.摩尔质量
!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①单位是g/mol或kg/mol
②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③计算公式:n=m/M
4. 气体的摩尔体积
①.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Vm。
(提问:为什么液体、固体没有摩尔体积)
②计算公式:n=V/Vm (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注意点: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区别与联系
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
5.物质的量n、质量m、粒子数目N之间的关系
n
m÷M
×M
×N A
÷N A
N三项求第四项
②以n恒等列代数方程式解决较复
杂的问题①重视n在m和N之间的桥
梁作用
②与N有关的问题莫忽视微
粒的组成和种类
质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M××N A
质量物质的量粒子数
(m)÷M (n)N A÷(N)
难点一:气体的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范围
<
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范围是气态物质,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如mol H2与mol 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
2.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
(1)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与温度和压强有关
(2)标准状况下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mol-1
(3)非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可能是22.4 L·mol-1,也可能不是22.4 L·mol-1。
1 mol气体的体积若为22.4 L,它所处的状况不一定是标准状况,如气体在273℃和202 kPa时,V m 为22.4 L·mol-1。
特别提醒利用22.4 L·mol-1计算或判断时一定要看清气体所处的状况。
常出现的错误:①忽视物质在标准状况下的状态是否为气态,如水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计算该条件下的体积时不能应用L·mol-1。
②忽视气体所处的状态是否为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2 mol O2的体积为44.8 L”的说法是错误的,因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不是22.4 L·mol-1。
难点二: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
(1)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内容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①适用范围:任何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
②“四同”定律:同温、同压、同体积、同分子数中只要有“三同”则必有第“四同”。
即“三同定一同”。
(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①同温、同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
②同温、同压:气体的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
③同温、同压、同体积:气体的质量与摩尔质量成正比
\
特别提醒①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是22.4 L·mol-1,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一个特例。
②以上推论只适用于气体(包括混合气体),公式不能死记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运用。
难点三: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①定义:单位体积溶液里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
②计算公式:c(B)=n(B) V(B)中
(1)溶质是用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质量表示;体积表示溶液的体积,而不表示溶剂的体积,并且体积单位为L。
(2)带结晶水的物质溶于水后,溶质是不含结晶水的化合物,溶剂中的水包括结晶水。
—
(3)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但随溶液体积的变化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同。
2.辨析比较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内容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
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含有溶质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
\
用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来表示
溶液组成
溶质的单位mol g 溶液的单位L g
计算公式
·
物质的量浓度
(mol·L-1)=
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溶液的体积(L)
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100%
两者的关系物质的量浓度(mol·L-1)=
(1)按所配溶液的体积选择合适规格的容量瓶
选择容量瓶必须指明规格,其规格应与所配溶液的体积相等。
如果不等,应选择略大于此体积的容量瓶,如配制500 mL1 mol·L
-1
的NaCl 溶液应选择500 mL 容量瓶,若需要480 mL
上述溶液,因无480 mL 容量瓶,也选择500 mL 容量瓶,配500 mL 溶液所需溶质的物质的量应按配制500 mL 溶液计算。
(2)容量瓶使用前一定要检验是否漏液
方法是:向容量瓶中注入少量水,塞紧玻璃塞,用手指按住瓶塞,另一只手按住瓶底倒转容量瓶,一段时间后观察瓶塞处是否有液体渗出,若无液体渗出,将其放正,把玻璃塞旋转180°,再倒转观察。
(3)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容量瓶不能作反应器,不能加热,也不能久贮溶液。
(4)配制好的溶液应及时转移到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
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向容量瓶中注入液体时,应沿玻璃棒注入,以防液体溅至瓶外。
(2)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溶质,溶液注入容量瓶前要恢复到室温。
(3)容量瓶上只有一个刻度线,读数时要使视线、容量瓶刻度线与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
相切。
(4)如果加水定容时超过刻度线或转移液体时溶液洒到容量瓶外,均应重新配制。
(5)定容后再盖上容量瓶塞摇匀后出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不能再加蒸馏水。
(6)称量NaOH 等易潮解和强腐蚀性的药品,不能放在纸上称量,应放在小烧杯里称量。
若稀释浓H 2SO 4,需在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再缓缓加入浓H 2SO 4,并用玻璃棒搅拌。
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
^
c (B)=n (B)V =m
M ·V 。
c (B)的误差取决于m 和V 的值是否准确。
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NaOH 溶液为例分析以下操作:
用滤纸称NaOH减小不变偏低
:
向容量瓶注液时少量流出减小不变偏低未洗烧杯和玻璃棒减小不变偏低定容时,水加多后用滴管吸出减少不变偏低
定容摇匀时液面下降再加水不变增大偏低
定容时俯视读数(读刻度)不变减小偏高定容时仰视读刻度不变增大偏低
定容的目标是容量瓶的容积,相关主要方法是以平视式、以容量瓶的刻度线为目标、观察液面与刻度的位置关系,标准是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齐平时,液体体积恰好等于容量瓶的容积。
(A)仰视式观察,溶液体积偏大。
如图(a)
(B)俯视式观察,溶液体积偏小。
如图(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