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百家争鸣课件(30张)【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百家争鸣》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百家争鸣》PPT课件

为老子设计名片
姓名:老子(李耳) 时代: 春秋时期 籍贯: 楚国 著作:《道德经》 身份:道家学派创始人

近 1 主张顺其自然。
老 子 2 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

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了 解 3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张 《老子》——《道德经》
6
孔子问道于老子
7
初识孔子、了解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年鲁国人,中国 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 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12
走进孔子,谈其影响 积极影响:
……被称为“至圣先师”“万圣师表”,受后 人景仰。
他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13
百家争鸣
BC221 BC475 BC770
西周
东周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








背景:生产力发 器
展、王室衰微、
、 牛
诸侯争霸、社会 耕
牛刀小试
1.春秋时期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思想家是( B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
2.根据孔子言论整理成的书是( C )
A.《春秋》 B.《尚书》C.《论语》D.《诗经》
3.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 D )
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4.孔子生活在( A )
A.春秋晚期 B.战国初期 C.春秋早期 D.战国晚期
23
思 维 导 图
24
谢谢观看
思想渊源 礼治文明、有教无类 “兼爱”“非攻” 富贵不能淫…… 法治 无为而治

2024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

2024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

第8课 百家争鸣
三、“百家争鸣”的含义: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
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 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 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 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 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 表自己的见解。
改 进
阶 级 出 现
各国变法
商 鞅 变 法
中 国 封 建 制 度 确 立
大变革?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第8课 百家争鸣
第8课 百家争鸣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 首254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瑞典科学家汉内斯·阿尔文
“对西方文明提出的诸多课题,孔子思想 是应该有回应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 已经不仅是中国的了,他是世界的。”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
1985年美国出版了《人民年鉴手册》列出 课 百家争鸣
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 很大,受老子的影响巨大。
——托尔斯泰
老子的哲学和希腊哲学以 其作为世界哲学的源头。
——黑格尔
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
第8课 百家争鸣
一、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
大思想家
者爱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
人,己欲达而达人”。主
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
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
对苛政。
第8课 百家争鸣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春秋后期鲁国人)
历史贡献:创王办室私垄学断,教打育破的了局贵面族;和主
大教育家 张“有教无类”;注重道

人教部编历史七上第8课 百家争鸣 (共29张PPT)

人教部编历史七上第8课 百家争鸣 (共29张PPT)

墨家 道家
墨子 老子
庄子
法家 兵家 韩非 孙武
战国
战国 春秋
《庄子》
《韩非子》 《孙子兵法》
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 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
学派
人物
时代
著作
主要思想
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春秋
战国 战国 战国 春秋
《春秋》 《论语》
《孟子》 《荀子》 《墨子》 《道德经》
核心思想是“仁”,“仁者爱人”。 主张“以德治国”。 “因材施教”
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 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 主张“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 系社会秩序 “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世间的事 物都有其对立面。政治主张“无为而 治”。
(1)依据材料一,孔子提出什么思想? (2)依据材料二,孔子对“仁”做了哪些具体的阐述 ? (3)依据材料三,孔子要求统治者在实践中严禁哪些 行为?
孔子的政治主张:
(1)基本思想:核心思想是“仁”,将“仁” 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2)具体阐述: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 和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 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实践保障: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 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对苛 政和任意刑杀。
历史背景
生产力发展(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
引发社会变革(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确立)
为思想文化的活跃提供了自由的空间(诸子百 家、百家争鸣)。
请自学教材,完成《诸子百家》表格。
学派 代表人 物 主要思想
墨家
儒家
墨子
孟子 荀子
“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反对一 切非正义战争 主张“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 秩序 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 保持独立人格 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第8课 百家争鸣(共30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第8课  百家争鸣(共30张PPT)

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以前被老虎吃
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 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 “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苛政猛于虎”的小故事 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一、智者----老子
智者——老子 年代:
春秋时期 楚国 道家学派
姓名:
李耳
哪国人: 创立的学派:
1、顺应自然
2、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 思想观点:
约公元前571年 ~公元前471年 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3、“无为而治”
重要著作
《道德经》(道家的经典)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
“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争论和辩难;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的不 同学派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争相 发表不同的见解,呈现出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有哪些派别和代表人物?
儒 家 孟 子 儒 家 荀 子
墨 家 墨 子 道 家 庄 子
法 家 韩 非 子
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孔子思想
爱心、同情心 “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 和谐相处 勿施于人”
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 和道德规范
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以德治国
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 忧伤。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子 路问道说:“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
治家、军事家。
思想主张
“兼爱”、“非攻”、选贤任能、 提倡节俭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优秀课件(共30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优秀课件(共30张PPT)

韩非(法家)——
主张法治,建立君主 专制的中央集权。
独立自学二
阅读课本P48-49页,完成下列问题,时间4分钟。 完成下列表格。
战国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原因及影响?
原因:①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会制度逐步形成。②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不同学
派,各陈劝说,相互抨击,取长补短。
“至圣先师” 孔子
孔子:春秋末年鲁国人,名丘,字仲尼。我 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人。代表作《论语》。
杏坛讲学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 简介
思想 主张
政治方面 国籍— 春秋鲁国
职业— 小吏;知名学者; 儒家学派创始人
核心思想
“仁”—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 和道德规范; 提出“仁者爱仁”, 以德治国; 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反对苛政;实行德政 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注重道德和文化知识教育;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子曰:“有教无类。”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墨家——墨子
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
爱,非攻,互爱互利,反对攻伐兼并, 选贤能治理国家,提倡节俭。”,代 表作《墨子》。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儒家——荀子
荀子:战国时期 儒家学派的代表
人物。主张“礼治”,明确尊卑等 级”代表作《荀子》。
道家——庄子
庄子:战国时期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
物。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人生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 代表作《庄子》。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共30张PPT)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共30张PPT)

“一子”“一家” ,
第8课 百家争鸣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课堂小结 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
主要思想: 顺应自然,事物有对立面,对立面双方 可以互相转化。以柔克刚。 主要著作: 《道德经》 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政治主张: “仁” “爱人” “为政以 “温故知新” 德” 创办私学 教育成就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文化成就: 整理古籍 《诗经》、《尚书》 编《春秋》 言论记录在《论语》
3、 “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有哪些派别?
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影响最大。
三、百家争鸣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兼爱”、“非攻”;选贤能; 提倡节俭。
代表作
《墨子》
墨家 墨子 战国
儒家
孟子 荀子
战国 “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一 《孟子》
切非正义战争(“义”)
战国“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核心思想:“仁”
• 仁者爱人
爱心和同 情心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已欲达而达人 已欲立而立人
人际关系的准 则和道德规范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政治主张:
• 以德治国
(含义)统治者爱惜 民力,体察民情
• 实行德政
(作用)人民才会心悦 诚服,社会才会稳定。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教育贡献:
《荀子》
道家 庄子 战国 法家 韩非子 战国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 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庄子》 法治;建立中央集权
《韩非子》
三、百家争鸣
5、 “百家争鸣”的表现(含义)? (1)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 书立说。 (2)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 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 (3)诸子百家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 学派之间展开激励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 取长补短。 6、百家争鸣”的影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共3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共39张PPT)

第8课 百家争鸣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作用:孔子开创私学使平民也可以接受教育,打 破了贵族和王室教育垄断的局面。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教育成就 2、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3、教学方法和原则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 温故知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个人档案
儒家学派代表人
孔 子
姓名: 孔子,又名丘、字仲尼
年代: 春秋时期 国籍: 鲁国
头衔: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个人 幼丧父、习礼乐
经历: 青为小吏,收徒办学 中从政鲁,周游列国宣主张 晚编典籍,成《春秋》
BC551-BC479
地位:至圣
思想主张
伟大的思想家
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从朝廷下班回家, 他看见马棚烧没了,就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 他却不问马怎么样了。
约BC571年~BC471年
一、老子
第8课 百家争鸣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个人档案
春秋时期 年代: 老子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楚国 国籍: 祸兮,福之所倚; 姓名: 李耳 福兮,祸之所伏。 创立的学派: 道家学派
思想观点:
《道德经》书影
顺应自然; 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 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无为而治” 《道德经》 (《老子》)
“苛政猛于虎”小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统治者:以德治国
阅读P37“材料研读”,并思考问题。
体现了民本思想,有利改善民生,弘扬正 气,社会稳定。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教育成就 1、创私学,提出有教无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 (共40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 (共40张PPT)

孟子
儒家学派代表人
孟 子
生平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 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 想家、教育家。儒家的主要 代表之一。
思想主张
提出“春秋无义战”, 反对战争,“仁政”治国, 轻徭薄赋,爱护自然资源。
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
著作
《孟子》
孟子故居
位于山东省邹城市 约前372~前289 孟轲 字子舆 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后世尊为“亚圣” 继承并发展孔子思想 提出“仁政”
山东曲阜孔府三堂内景
也称之为退厅
是处理家族内部纠纷和事务的地方
贪奎楼:明代四层方型砖结构建筑,为孔府最高 建筑物。房内一层有三米多深井一口,用盖板罩盖, 外人不能进入,可以应付不测,作避难之用,实际上 是孔府的“金库楼”。
山东曲阜孔府贪奎楼
山东曲阜孔林洙[zhū]水桥
山东曲阜孔林享殿
洙水桥北,是祭孔时摆香坛的地方。殿 前有翁仲、望柱、文豹和角端等石兽。
思想主张 “兼爱”、“非攻” 著作 《墨子》
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
《墨子》书影 清光绪湖北崇文书 刻本。总计53篇,大多为墨翟弟子及 其后世门人对墨翟言行的记述。
墨翟(dí ) 约前479~前381 先秦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
墨子故里
位于山东省滕州市东北部
墨子,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科学家、人权活动家。曾提出“兼爱”、“非攻”等 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出生于山东滕州,也有少数学术界人士认为墨子出生于河南鲁山。
二、孔子
2)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影响:孔子的儒家学说被历代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2000多 年的封建正统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七 年级上 册百家 争鸣课 件(30张 )【优 秀课件 】
“我觉得对别人就像对自 己一样,要尽量地帮助 别人,而且不能进行不 义的掠夺战争。”
世界十大思想家
孔子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托马斯·阿奎那 哥白尼
弗兰西斯·培根
牛顿
伏尔泰
康德
达尔文
学习目标
1、知道老子、孔子的思想主张; 2、知道百家争鸣。
预习检测
阅读课本第36-40页,回答下列问题, 并在课本中做好标注:
1、老子的生平,思想主张,政治主 张及代表作。 2、孔子的生平,核心思想,政治主 张,教育成就及代表作。 3、什么事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影 响。 4、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及他们的 思想主张。
1、是可忍,孰不可忍。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0、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七 年级上 册百家 争鸣课 件(30张 )【优 秀课件 】
孔子学院 106个国家
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 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七 年级上 册百家 争鸣课 件(30张 )【优 秀课件 】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七 年级上 册百家 争鸣课 件(30张 )【优 秀课件 】
一、礼崩乐坏:春秋战国的纷争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 王之时,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齐、楚、 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Fra bibliotek二、老子和孔子: 智者与仁者的思考
1.智者老子
老子小档案
春秋时期
楚国
老子的思想集中
于《
》一

主要思想:顺应自然 ; 朴素辩证思想;无为 而治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七 年级上 册百家 争鸣课 件(30张 )【优 秀课件 】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七 年级上 册百家 争鸣课 件(30张 )【优 秀课件 】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七 年级上 册百家 争鸣课 件(30张 )【优 秀课件 】
孟子
儒家
荀子
墨家
墨子
兵家
孙武
道家
庄子
法家
韩非子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七 年级上 册百家 争鸣课 件(30张 )【优 秀课件 】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七 年级上 册百家 争鸣课 件(30张 )【优 秀课件 】
要有区别地施以教育
因材施教
要经常温习
学而时习之,不亦要说谦乎虚,多向他人学习 要有老老三实人实行的学,习必态有度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七 年级上 册百家 争鸣课 件(30张 )【优 秀课件 】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七 年级上 册百家 争鸣课 件(30张 )【优 秀课件 】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七 年级上 册百家 争鸣课 件(30张 )【优 秀课件 】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七 年级上 册百家 争鸣课 件(30张 )【优 秀课件 】
2.教育家孔子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七 年级上 册百家 争鸣课 件(30张 )【优 秀课件 】
孔子讲学图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七 年级上 册百家 争鸣课 件(30张 )【优 秀课件 】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七 年级上 册百家 争鸣课 件(30张 )【优 秀课件 】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七 年级上 册百家 争鸣课 件(30张 )【优 秀课件 】
战国时期
什么是诸子百家:
战国时期,社会发生急剧变化,许多思想 家对此提出不同的看法,纷纷著书立说,宣传 自己的主张,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不同派别称 为“诸子百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 局 面,即百家争鸣。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七 年级上 册百家 争鸣课 件(30张 )【优 秀课件 】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七 年级上 册百家 争鸣课 件(30张 )【优 秀课件 】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七 年级上 册百家 争鸣课 件(30张 )【优 秀课件 】
“作为统治者,应 该施政于民,民 贵君轻啊!”
孟子 儒家学派代表
《老子》名言欣赏:
以柔克刚
大智若愚
——
知人者智
老 子
天网恢恢


德 经
欲取先予

千里之行
大器晚成
以德报怨 深藏若虚 自知者明 疏而不失 欲擒故纵 始于足下 功成身退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七 年级上 册百家 争鸣课 件(30张 )【优 秀课件 】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七 年级上 册百家 争鸣课 件(30张 )【优 秀课件 】
三、百家争鸣:群星灿烂的时代
儒家
孟子 荀子
墨家 墨子
“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 “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兼爱”、“非攻”;举贤;节俭
道家 庄子 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认为人生应追 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法家 韩非 强调以法治国,树立中央集权制统治
兵家 孙武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创办私学
伟 大 有教无类 教 因材施教 育 温故知新 家 知之为知之
教育对象 教育方法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弟子们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七 年级上 册百家 争鸣课 件(30张 )【优 秀课件 】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七 年级上 册百家 争鸣课 件(30张 )【优 秀课件 】
教育成就:
• ★孔子的学生中有3000多人,其 中比较著名的有72人,俗称“72 贤人”。
• 在言传身教过程中,孔子的一些弟 子比较细心,将他的每一句话都记 录下来。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就将 这些言论编辑在一起,形成了一部 书,这就是《论语》。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七 年级上 册百家 争鸣课 件(30张 )【优 秀课件 】
二、老子和孔子: 智者与仁者的思考
2.仁者——孔子
春秋后期鲁国人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七 年级上 册百家 争鸣课 件(30张 )【优 秀课件 】
人 教 部 编 版 历史七 年级上 册百家 争鸣课 件(30张 )【优 秀课件 】
1.思想家孔子 核心思想“仁”:仁者爱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政治上: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