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公寓绿化设计及植物配置论文

合集下载

浅析老年公寓绿化设计及植物配置

浅析老年公寓绿化设计及植物配置

浅析老年公寓绿化设计及植物配置作者:夏华英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9期摘要:本文介绍了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需求,提出了老年公寓绿化设计和植物配置方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老年公寓绿化设计植物配置中图分类号: G812.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老年公寓是一种专供老年人集中居住,具备餐饮、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服务体系等综合管理的住宅类型[1]。

近年来,随着我国计划生育体制的推行和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加速,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越来越重视对老年公寓的建设,使其呈现出市场化和地产化的特征[2]。

现已经成功的案例现也有很多,比如:北京太阳城国际老年公寓、上海杨浦日月星老年公寓、西安的新大地温泉老年人公寓等。

然而,目前我国的老年公寓设计中,多重视公寓建筑内部使用空间的设计,强调了内部空间的功能性、安全性以及无障碍设计,却忽视了老年公寓的绿化设计、休憩与交流空间设计等。

本文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出发,对老年公寓外部空间设计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老年公寓植物配置的一些原则,以期对老年公寓的绿化设计提供资料和指导性建议。

1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当进入老年期后,身体各部位、各脏器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退,与此同时也发生了一些心理方面的变化,易产生的负面情绪主要有以下几种:(1)不安全感: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对自身的保护能力也逐渐降低,对现代的社会环境、居住环境等都有着种种的不适应,由此易产生不安全感。

(2)失落感:老年人进入退休生活后,生活节奏由工作时的紧张、充实变为清闲,心理上没有依托,易产生空虚感,逐渐产生失落感,从而变得沉默寡言、郁郁寡欢。

(3)孤独感: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人都害怕孤独和寂寞,希望拥有归属感。

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后,与社会的接触会逐渐减少,加之子女的工作忙碌或者“远走高飞”,容易出现“与世隔绝”的心境,从而产生孤独感。

(4)消沉没落感:由于衰老、病痛、生活和社交能力的减退,老年人的思想压力不断加大,自信心逐渐丧失,内心容易产生消沉没落感。

老年公寓景观设计论文

老年公寓景观设计论文

老年公寓景观设计论文摘要:中国将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35年老年人口将达4亿,如何给老人们一个舒适安详的晚年生活,是当今社会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养老模式一般是以居家养老为主,但是一个家庭内老人多孩子少,无法负担众多的老人们。

于是老年公寓做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养老服务模式,逐步被大家所了解并接受。

文章通过分析老年公寓景观设计现状、设计内容等对老年公寓景观设计进行全面的阐述。

关键词:老年公寓;景观设计;现状;原则老年公寓是当今社会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这种养老模式在今后的社会中将占到很大的比重。

老年公寓,是指专供老年人集中居住,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公寓式老年住宅,其住宅中具备餐饮、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多种服务体系,是一种综合管理类的住宅类型。

这类住宅它给予老年人的不仅是居住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能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舒适清净、环境优美、互动趣味的居住场所。

因此老年公寓除了室内设计需要讲究、而室外的景观空间也同样需要得到重视,在设计上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来进行规划设计。

1我国老年公寓现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老龄化的趋势,对老年公寓的需求的呈不断增长趋势,老年公寓在一些城市也相继的发展起来。

但是,由于我国老年公寓发展刚刚起步,还存在不少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大部分的老年公寓多重视室内设计的功能性,忽视了外部空间的景观规划设计,现有的一些已有的景观设计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1.1缺少多样性、功能相对简单国内现有的老年公寓规模都比较小,设施相对比较简单,室外景观空间分布也相比较简单,功能分区不明确,许多不同的功能区混为一体,缺乏单独的空间进行活动。

而且设计的功能缺乏趣味性,使用的景观元素也很单一。

1.2绿化面积较小,植物种类单一老年公寓室外景观面积规划较小,大部分是使用地面铺装进行设计,绿化种植区域十分狭小。

而且室外的景观植物种类比较单一,色彩也不够丰富,在植物配置上,没有过多的进行区分,也没有进行设计,只是随意的种植上一些绿色树木,并未起到很好的景观装饰作用。

基于适老化康复景观养生养老小镇植物配置设计探讨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基于适老化康复景观养生养老小镇植物配置设计探讨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4、康复性:景观设计应具备康复性,结合康复医学理念,通过合理布局和 功能分区,达到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目的。
5、文化性:在设计过程中融入地域文化和传统元素,使景观更具特色和认 同感,增强老年人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四、案例分析
本部分将通过具体案例来分析适老化康复景观设计的实际应用。以某城市老 年公寓为例,该公寓在设计中充分体现了要针对老年人群体,结合康复医学、景观设计、城市 规划等相关学科,为老年人打造一个舒适、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它强调充分 利用自然和人文资源,提供户外休憩、交流、运动、娱乐等多元化功能空间,满 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
二、适老化康复景观设计的重要 性
1、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适老化康复景观为老年人提供了充足的锻炼和活 动空间,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心理健康。同时,与自然和社会的紧密接触,可 以增加老年人的幸福感和生活满足感。
2、提升社会交往能力:通过设计多层次、多样化的交往空间,适老化康复 景观为老年人提供了丰富的人际交往机会,有助于增强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减 轻孤独感。
3、增强社区凝聚力:适老化康复景观设计注重整体性和连续性,将社区中 不同年龄层的人在一起,形成共享的公共空间,有助于增强社区凝聚力。
三、设计原则
1、充足的户外空间:该公寓注重户外空间的设计,提供了多个公共活动区 和私密休息区,满足老年人不同的活动需求。此外,还设置了专门的康复训练区, 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康复训练设施和场地。
2、优美的自然环境:公寓周围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空气清新。设计师巧 妙地利用了自然景观,如湖泊、小溪、花园等,使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欣赏 到自然的美景,有助于身心愉悦。
3、柳州市某养老社区
该社区的植物配置以“生态、健康、文化”为主题,选择有益于健康的植物, 如紫锥花、薄荷等,同时结合地方文化元素,营造出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康 复景观环境。

基于老年人特点的居住区绿地设计

基于老年人特点的居住区绿地设计

基于老年人特点的居住区绿地设计【摘要】老年人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其居住环境对其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绿地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间,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影响。

本文从老年人活动空间需求、行动不便因素考虑、审美需求、人性化设计和安全考量等方面探讨了基于老年人特点的居住区绿地设计。

绿地设计应当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如增加休息区域、设置无障碍通道、采用柔和的色彩搭配等。

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能促进他们的社交活动和身心健康。

未来,老年人绿地设计的发展方向应更注重个性化的需求,定制化的服务,以及利用科技手段提升绿地的智能化水平,为老年人提供更便利、舒适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老年人、居住区、绿地设计、身心健康、活动空间、人性化设计、安全需求、生活质量、发展方向1. 引言1.1 老年人生活环境的重要性老年人生活环境的重要性在社会发展中逐渐受到重视,老年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其生活环境对其身心健康和幸福感具有直接影响。

一个适宜老年人居住的环境,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养老负担。

老年人经常需要接触自然,享受阳光、呼吸新鲜空气,这对他们身体健康和心理平衡至关重要。

绿地作为老年人休闲活动的场所,不仅能为他们提供户外活动的空间,还可以促进社交和交流,增进社区凝聚力和互助合作精神。

为老年人设计适宜的居住区绿地,满足其身心健康需求,成为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课题。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可以有效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强其对社会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实现全民共享美好生活的目标。

1.2 绿地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绿地作为老年人居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绿地可以提供老年人一个舒适宜人的环境,让他们能够接触大自然,感受清新的空气和阳光,舒缓压力、放松身心。

绿地中的树木、花草还可以增加负离子的释放量,有助于净化空气,改善老年人的呼吸系统健康。

绿地可以提供老年人丰富多样的活动空间,他们可以在绿地散步、做瑜伽、种花种草等,增加体力活动,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增强免疫力。

基于老年人特点的居住区绿地设计

基于老年人特点的居住区绿地设计

基于老年人特点的居住区绿地设计【摘要】老年人是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群体,他们的生活方式和需求与其他年龄段的人有所不同,特别是在居住区绿地设计方面更需要考虑他们的特点。

本文从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活动和社交需求等角度出发,探讨了老年人特点对居住区绿地设计的重要性。

在设计绿地时,需要考虑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提供适合他们锻炼和休息的场所;也要考虑他们对安全的需求,设计无障碍化的环境,方便老年人出行;还要考虑老年人的休闲和社交需求,为他们提供社交活动场所,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强调老年人特点对居住区绿地设计的重要性,展望未来老年人居住区绿地设计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老年人特点对绿地设计的启示,促进老年人居住区环境的改善。

【关键词】老年人特点、居住区、绿地设计、健康需求、安全、便利性、无障碍化、休闲、社交需求、心理需求、发展趋势、启示1. 引言1.1 老年人特点对居住区绿地设计的重要性老年人是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群体,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所占比例逐渐增多。

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需求与年轻人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居住区绿地设计中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点是至关重要的。

老年人通常有较弱的身体素质和抵抗力,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设计绿地时需要考虑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比如合理设置休息区和健康步道,为他们提供锻炼身体的机会。

老年人对安全性的需求较高,在绿地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老年人的行动不便和视力下降等问题,避免设计过于复杂或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

考虑到老年人的便利和无障碍化也是设计绿地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合理设置无障碍设施和方便老年人使用的交通工具,提高老年人活动的便利性。

老年人的特点在居住区绿地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和特点,才能使绿地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中的老年人群体。

1.2 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与绿地设计的关系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与绿地设计的关系非常密切。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容易出现各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

养老院的园艺绿化和休闲设施规划

养老院的园艺绿化和休闲设施规划

养老院的园艺绿化和休闲设施规划养老院的园艺绿化和休闲设施规划,是关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一环。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居住在养老院,因此如何提供一个舒适宜居的环境,成为养老院管理者和设计师们需要思考和规划的重要课题。

首先,养老院的园艺绿化是至关重要的。

花园是老人们寻找片刻宁静的绝佳场所,在其中漫步、欣赏花草、享受阳光,可以让他们放松心情,享受闲暇时光。

因此,设计一个设施齐全、景观优美的花园至关重要。

园内可以种植各类花卉和乔木,深色叶子的植物可以提升整体的绿化效果,花期不同的花卉可以确保四季有花可观。

同时,园内的小路可以设置为适合老年人步行的平整道路,方便他们在园林中漫步,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

另外,园艺绿化中还可以适度安排一些休闲设施,如长椅、凉亭等。

长椅可以让老人们在漫步之余休息,凉亭则可以提供一个遮阳的场所,是老人们休憩或聚会的好去处。

在园中还可以设置一些人工湖或喷泉等水景,增添园林的趣味性,让老人们在绿意盎然的环境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对于养老院的休闲设施规划,不仅仅局限于园艺绿化,还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除了花园,还应该规划其他休闲娱乐设施,如健身房、阅览室、棋牌室等。

在健身房里,老人们可以进行适量的锻炼,保持体魄健康;在阅览室里,他们可以静心阅读,开阔视野;在棋牌室里,他们可以和朋友们一起下棋聊天,增进交流。

这些休闲设施的相互配合,不仅让老人们在养老院里享受多姿多彩的活动,更增强了老人们之间的联系和社交。

在休闲设施规划上,还可以考虑到老人们的药娱结合需求。

通过开设一些手工DIY班、绘画班等特色活动,让老人们在快乐中学习、交流,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同时,还可以设置礼堂或多功能活动室,用于举办各类文艺演出或座谈会,让老人们充分享受文化生活的乐趣。

总的来说,养老院的园艺绿化和休闲设施规划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精心打造一个舒适宜居、设施完善的环境,可以为老人们营造出一个和谐宜人的生活氛围,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养老院的绿化计划打造宜居的自然环境

养老院的绿化计划打造宜居的自然环境

养老院的绿化计划打造宜居的自然环境养老院作为为老年人提供长期护理和住宿服务的机构,对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剧,养老院的建设和管理也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养老院中,营造一个宜居的自然环境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绿化是打造宜居环境的重要一环。

绿化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提升养老院的整体氛围,还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居住环境。

在养老院内种植各种绿色植物和花卉,如矮生花、百合花、常春藤等,不仅可以增加空气质量,还能为老年人带来愉悦的视觉感受。

此外,散步在绿荫环绕的花园中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使老年人心情舒畅,释放压力,促进身心健康。

其次,养老院的绿化计划还应注重生态环保。

在绿化过程中,应尽量选择对环境友好、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的植物品种。

避免使用对土壤和水质有害的农药和化肥,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的方式来保护生态环境。

在营造宜居环境的同时,兼顾生态环保,才能真正实现“绿色养老院”的理念。

此外,养老院的绿化计划还应结合老年人的喜好和需求。

老年人往往会对植物、花卉等自然元素有着特殊的情感和偏好,因此在绿化设计中可以考虑老年人的审美需求和喜好。

例如,可以在院内设置各种庭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等景观,让老年人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感受到家的温馨和舒适。

最后,养老院的绿化计划还可以通过相关活动和项目来促进老年人的参与和互动。

在养老院中建立种植园、养鸟园、草坪足球场等设施,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参与互动的平台,让他们参与到植物的养护、鸟类的观赏等活动中,增强身体和脑力的活动,提升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总之,养老院的绿化计划是营造宜居的自然环境的重要举措。

通过绿化计划,不仅可以提升养老院的整体环境品质,还可以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升生活质量。

在绿化计划的实施中,应注重生态环保、老年人的需求和参与度,倡导绿色养老理念,为老年人打造一个舒适、宜居的居住环境。

基于老年人特点的居住区绿地设计

基于老年人特点的居住区绿地设计

基于老年人特点的居住区绿地设计随着老年人数量的增加,如何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住房和居住环境,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其中,居住区的绿地设计非常重要。

下面将基于老年人特点介绍如何进行居住区绿地设计。

一、景观设计老年人往往有更加深入的对自然的渴求和对生命的单纯感受。

因此,居住区的绿地设计要以自然和谐、和风细雨的景观为主。

对于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可以选择花坛、草坪、假山等等形式,营造出一个宜人、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同时,新建居住区绿化立体化,种植乔木、潜芽树、攀援植物、地被植物,以及草坪等,既能够绿化环境,又能够净化空气,降低温度,为老年人带来宁静而舒适的居住环境。

二、活动进行的平台设计为了让老人实现宾馆型服务,在居住区内园林空间中设施相对完备的活动场所,为各种活动和娱乐提供舞台。

场所设施应该根据老年人的兴趣和需求来设计,包括休息亭、花圃、游泳池、健身器材等等。

其中定期开展文艺演出和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健康,有助于老年人积极投入社会、开展社会参与和创造社会价值。

三、防跌以及安全措施老年人是比较虚弱的,绿地中应注意采取防滑、防跌的措施。

在居住区路面、坡度等要进行合理设置,尽量减少地势高差、梯级的出现,避免老年人的跌伤。

同时绿地的安全性也是设计的重要方面,包括绿地边缘的保护、绿化植物的选用以及道路、路灯的设置,可以减少电话诈骗和各种黑恶势力的侵害,老年人不会受到财产损失和人身安全的威胁。

四、设施的简便性设计绿地设施应以老年人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需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劣势,如力量、协调性低,握力差、反应速度慢等缺陷。

绿地设施选材要具有良好的摩擦力,以确保老年人在行走时不失衡。

同时配套设施不能过于复杂,尽量简化,使老年人能够轻松地处理生活细节,如便于轮椅、手推车的进出等等。

总之,老年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在居住区的绿地设计中,应从景观设计、平台设计、安全措施、设施的简便性等方面出发,为老年人提供舒适、安全、健康的生活空间,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老年公寓绿化设计及植物配置摘要:本文介绍了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需求,提出了老年公寓绿化设计和植物配置方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老年公寓绿化设计植物配置中图分类号: g812.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老年公寓是一种专供老年人集中居住,具备餐饮、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服务体系等综合管理的住宅类型[1]。

近年来,随着我国计划生育体制的推行和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加速,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越来越重视对老年公寓的建设,使其呈现出市场化和地产化的特征[2]。

现已经成功的案例现也有很多,比如:北京太阳城国际老年公寓、上海杨浦日月星老年公寓、西安的新大地温泉老年人公寓等。

然而,目前我国的老年公寓设计中,多重视公寓建筑内部使用空间的设计,强调了内部空间的功能性、安全性以及无障碍设计,却忽视了老年公寓的绿化设计、休憩与交流空间设计等。

本文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出发,对老年公寓外部空间设计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老年公寓植物配置的一些原则,以期对老年公寓的绿化设计提供资料和指导性建议。

1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当进入老年期后,身体各部位、各脏器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退,与此同时也发生了一些心理方面的变化,易产生的负面情绪主要有以下几种:(1)不安全感: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对自身的保护能力也逐渐降低,对现代的社会环境、居住环境等都有着种种的不适应,由此易产生不安全感。

(2)失落感:老年人进入退休生活后,生活节奏由工作时的紧张、充实变为清闲,心理上没有依托,易产生空虚感,逐渐产生失落感,从而变得沉默寡言、郁郁寡欢。

(3)孤独感: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人都害怕孤独和寂寞,希望拥有归属感。

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后,与社会的接触会逐渐减少,加之子女的工作忙碌或者“远走高飞”,容易出现“与世隔绝”的心境,从而产生孤独感。

(4)消沉没落感:由于衰老、病痛、生活和社交能力的减退,老年人的思想压力不断加大,自信心逐渐丧失,内心容易产生消沉没落感。

(5)焦虑恐惧感:老年人由于年纪的增长和生理机能的衰退会逐渐感觉到“死亡”的威胁,内心开始恐惧,焦躁,不愿积极面对生活,有严重者会陷入痛苦不能自拔的地步,从而引发更多老年病以及并发症[3]。

为了降低老年人的这些心理负面情绪,给他们创造一个舒适、愉悦的外部环境,让老年人时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在这里找到心灵的归宿,公寓外部空间设计应尽量满足老年人安全性、健身、散步、晒太阳、群聚性、欣赏美景、技艺展示、有相对独立的私人空间等的基本需求。

2老年公寓的绿化设计老年公寓作为新兴的行业的建设,还普遍存在不重视绿化的作用,或者不愿意投入过多的资金在绿化方面,而只是较多地关注室内设施这方面。

前人的研究表明,现有的老年公寓的绿化普遍存在绿化模式与种类单一,实用功能不强等情况[4]。

以笔者看来,老年公寓作为历史的产物,其绿化设计不仅应营造出优美的景观环境,而且还要从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出发,营造出满足老年人的特殊的需求的景观特色,表现出公寓休闲娱乐、健康积极和高雅的品质。

绿化设计主要采用植物景观,园林小品为特色,利用植物造景营造不同的功能场地,让老年人积极参与其到其中,真正地实现以老年人为本。

(1)道路系统的无障碍设计。

考虑到老年人行动迟缓、腿脚不灵便的特点,应采用人车分流的道路交通组织,机动车辆应量停在小区入口处或者地下停车场,公寓内部的道路尽量提供老年人步行。

而且,公寓内部道路的宽度应符合相关的规范,道路宽度不应小于1.8米。

老年人建筑出入口门前平台与室外地面高差不宜大于0.40米,并应采用缓坡台阶和坡道过渡。

道路铺装材料应选用坚固、耐磨、防滑的材料,忌选择产生强烈反光的材料。

道路还应特别设置有专为残疾老年人考虑的无障碍步行道和无障碍防滑坡道。

(2)标识系统和环境的可识别性。

由于老人视觉敏锐度、色彩辨别能力以及光适应能力的下降,导致了其阅读、细节辨别环境障碍。

所以各种场地和入户设置有明显的标志和提醒设施,通过文字、色彩、形态等元素进行多元化差异性辨别。

绿化栽种时要除要充分考虑绿化的层次外,在相似的空间节点考虑安排不同的植物环境,同时应有通俗易懂的树种说明标注,使用不同的环境设施,以此来提高环境的识别性。

例如,每幢建筑出入口可设计不同的植物品种和植物配置方式来区分。

(3)不同功能场地的设计。

研究表明,有大约三分之二的老人喜欢在户外静坐,聊天或晒太阳或散步或做运动等。

所以,老人公寓不仅景观要优美,而且功能应合理,应尽量给老年人提供多元化的选择场所,满足不能年龄和不同活动能力的老年人户外活动的需要,可在空间的设置上化整为零,形成“由集中转向分散,由封闭转向开放”的布局模式,满足不同人群对空间距离的需求。

设计时还应注意动、静两区的合理布置,动静分离。

老年人需有相对安静的空间,也需要有运动休闲的空间,并利用半公共空间来隔离过渡两种空间。

主要运用植物和特色小品创造空间,引导空间,组织空间。

针对老年人的健康长寿的心理需求特点,可以设计无障碍的健康步道、可参与的健身活动场地等,以满足老年人跳舞、锻炼、才艺展示的要求。

鉴于老年人喜欢群聚性的特点,创造一些便于交往的开放空间和半开放空间,并提供各种配套设施,以满足老年人聊天、打牌、下棋等活动。

而且为了照顾各类体力的老人,在建筑出入口附近、道路的两侧每隔一定的距离都应设置坐凳或者休息场所。

可设置些垂钓区、园艺区、桃花岛等安静休闲区,这些场所是老年人休闲、散步、游玩的良好场所。

雕塑、小面积的溪流、跌水小品等都可以增加其景观性,运用花坛、植物、雕塑等使相邻的空间发生渗透、联系和过渡,在空间序列上达到多层次的效果,构建复合性和连续性的户外行为空间。

适当运用雕塑、喷泉、花坛、精致的植物配置等加强空间的吸引力。

可以适当地增加树池的运用,树池既可以增加绿量,又可以起到分隔空间和给予老年人夏季遮荫的作用。

(4)附属设施的设计。

台阶、座椅、路灯、庭院灯、指示牌、橱窗陈列、信报箱、储水痰盂器、垃圾桶、公告栏、单元牌、电话亭等附属设施的设计方面既要有功能意义,又要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

在进行设计时,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

3老人公寓园林植物的配置老年公寓的绿化应遵循以下原则:(1)通透性原则。

老年公寓庭院空间的绿化设计在视觉上应具有通透性,不应使绿化成为视觉的障碍,以保证老人视野范围内活动的安全性。

尤其在老年公寓的入口处和半开放空间,在庭院绿地中应以草坪为基调,适当点缀些生长速度慢、观赏价值高的低矮灌木,或体形优美、季节变化强的植物,如杜鹃、火棘、栀子花、茶梅等常绿灌木,这些花色艳丽、红果累累的花灌木,可显示出区域绿地的视觉整体美。

适当种植管理粗放、观赏期长的花卉,例如紫鸭跖草、美人蕉、丰花月季等,植物自然的生长可以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而且减少了不少的后期养护管理。

补充种植一些药用保健类植物,创造养生保健的生态群落景观,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免疫能力,进而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在老年公寓外围,为了创造出丰富的景观效果,在植物配置上,可多行列植或丛植乔灌木,以草坪、灌木、乔木形成多层次复合结构的带状绿地,不仅可以起到有效防止尘埃和隔音作用,而且能形成季相变化明显的景观。

(2)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的不同生态习性,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

同时,也注意引进一些适应本地的外来品种,培植有地方特色的植物群落,优化视觉效果和生态效能。

不仅能提高树木的成活率,而且能形成丰富的植物景观,提高老年公寓的档次。

(3)多样性原则。

植物品种多样性,季相变化等可以使老年公寓在景观上丰富多彩。

在植物的搭配上选择不同种类、颜色的植物品种,来弥补老年人下降的感觉和知觉能力。

但同时要注意选用无毛,无刺,无毒,生命力强,可适应性强的植物。

(4)空间围合原则。

绿化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围合了不同功能的活动空间。

一些空间,通过花径、成片开花植物的运用、合理的植物搭配等形成了空间的吸引点,又成为了局部区域的标识。

茂密植物形成的封闭空间,并不能收到预期的使用效果。

合理运用植物来组织空间,提高植物景观的观赏性,在休憩活动空间适当增加落叶乔木的数量,加大开花植物的运用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空间的使用率[5]。

(5)易识别性原则。

老年人居住建筑出入口造型设计,应标志鲜明,易于辨认。

各种场地和入户设置有明显的标志和提醒设施外,在相似的空间应安排不同的植物环境,以此来提高环境的识别性。

(6)采光性原则。

根据老年公寓的建筑设计规范,老年人建筑基地应阳光充足,通风良好,视野开阔,与庭院结合绿化、造园,宜组合成若干个户外活动中心,备设坐椅和活动设施。

在植物设计上,要考虑建筑的采光,还有老年人夏天在户外遮阳,冬季晒太阳的要求。

活动广场绿化树种尽量选择高大落叶乔木,为老人休息处遮荫,为晨练、散步创造意境。

参考文献[1]哈尔滨建筑工业大学.老年建筑设计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2]王倩.老年公寓交往空间设计探析[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5:6-10.[3]郑家鑫.杭州老年公寓室外环境研究[j].2010.浙江理工大学学位论文.[4]王芳.老年公寓庭院绿化与设施设计研究[j].2009,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5]陈东燕,邹志荣,常亚兰.老年公寓户外空间环境设计与行为研究[j].北方园艺,2011(16):113~1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