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CJ3082-1999城市管网排放标准

合集下载

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doc 53页)

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doc 53页)

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doc 53页)一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1总论1.1 设计依据1.1.1 主要规范(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部(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国家计委、建设部(3)《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部1.1.2 主要标准(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2)《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1.1.3 参考书籍(1)《水泵机水泵站》(第四版)(1998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姜乃昌主编(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5)》(第二版)(2000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2、5)》(第一版)(1996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全国通用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1、S2)》(1996年)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5)《水工业工程设计手册水工业工程设备》(第一版)(2000年)聂梅生主编(6)《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1999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孙慧修主编1.2 城市概况原始资料(1) 城市(包括工业区)总平面图一张,比例为1:10000,等高线间距1m。

(2) 城市设计人口南岸区:人口密度420人/ha;江北区:人口密度400人/ha。

(3) 居住区生活污水量定额南岸区:180L/cap.d;江北区:160L/cap.d。

(4) 城市工业企业分布、市区地面覆盖情况该市分为南岸区、江北区,市内工业企业有皮毛厂、针织厂、棉纺厂、食品厂、化工厂各一座,还有商业和服务性质的公共建筑。

市区地面种类如:屋面占36%,混凝土路面占16%,碎石路面占10%,非铺砌路面占20%,绿地占18%。

(5) 工业企业工厂职工人数及工业废水量见表1.1。

(6) 公共建筑表1.1 工厂职工人数及工业废水量表市区内公共建筑物排出污水流量见表1.2。

CJ 3082-1999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J 3082-1999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目次范围引用标准定义技术内容水质监测附录锑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前言本标准是对修订的主要内容为了防止没有污水处理各城市因执行本标准达不到保护排水设施满足不了水环境功能要求时可根据本标准的原则制定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春顺本标准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代替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排入城市下水道污水中引用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水质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水质总铬的测定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水质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水质总汞的测定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水质铅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水质镉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水质锌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水质铜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水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水质铵的测定蒸馏和滴定法水质铵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水质氰化物的测定第二部分氰化物的测定水质稀释与接种法的测定水质挥发酚的测定蒸馏后水质挥发酚的测定蒸馏后溴化容量法水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亚甲蓝分光光度法辐射防护规定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水质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水质苯系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实施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水质硫酸盐的测定重量法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水质硒的测定水质色度的测定水质锰的测定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水质镍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水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水质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水质有机磷农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水质气相色谱法水质水温的测定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定法水质硫酸盐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水质阴离子洗涤剂的测定电位滴定法水质硒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水质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城市污水易沉固体的测定体积法城市污水油的测定重量法城市污水硫化物的测定城市污水氨氮的测定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定义污水排水户技术内容一般规定严禁向城市下水道排放剧毒物质还必须按水质标准排入城市下水道的污水水质其最高允许浓度必须符合表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表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水质监测水质检验方法见表表检验方法。

油水分离器城市餐饮污水排放标准

油水分离器城市餐饮污水排放标准

油水分离器城市餐饮污水排放标准餐饮行业废水排入城市下水系统,执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082-1999),其中,油脂最高允许浓度100ml/l,COD 最高允许浓度150 ml/l(500ml/l适用于有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城市下水道系统)油水分离器。

一前言民以食为天,衣食住行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活行为。

社会的进化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促使餐饮业的专业化水平日益提高。

我国饮食文化渊远流长,各种美食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产业和服务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状况的不断改善,餐饮业异军突起,呈现出持续迅猛增长的态势,就全国平均水平而言,据测算,餐饮业营业额约占GDP比重的8%至9%。

人们在享受各种美食的同时,也带来了餐饮业所产生的大量难以处理或未经处理的污染物给周围的环境所造成的巨大的压力,餐饮污水就是其中最具危害的一种。

为建成“天蓝、地绿、水清、洁静”的美丽家园,作为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和全国文明卫生城市的宁波,着力构筑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和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为目标的宁波发展战略,这也是宁波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之一。

本课题将围绕宁波市不断建设最佳人居环境城市这个主题,试就减少餐饮业污水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及污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等问题作一系统研究,以供参考。

二餐饮业污水的危害及废弃物的回收利用餐饮业每天排放的污水中主要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其中动植物油脂浓度高达1000~8000mg/L,悬浮颗粒浓度高达1500~8000mg/L,COD浓度高达1200~25000mg/L。

如果任由这些未经处理的污染物随着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或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将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同时也是对宝贵资源的一种浪费。

(一) 危害1 餐饮业污水对水体的污染河道、湖泊、海域等自然水体本身是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水中的微生物、水生生物、水生植物等维持着水体中的生物链。

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一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总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城市概况原始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设计范围和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方案选择和拟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排水体制的拟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完整word版)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完整word版)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一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1)1总论 (1)1.1 设计依据 (1)1.2 城市概况原始资料 (1)1.3 设计原则 (3)1.4 设计范围和任务 (3)2方案选择和确定 (4)2.1 排水体制的确定 (4)2.2 工业废水与城市排水系统的关系选择 (5)2.3 污水处理方式的选择 (5)3污水管网工程设计 (8)3.1 污水管网定线 (8)3.2 污水设计流量 (10)3.3 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13)3.4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成果 (19)3.5 污水管网工程量统计 (20)4雨水管网工程设计 (21)4.1 雨水管网定线 (21)4.2 雨水设计流量 (22)4.3 雨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24)4.4 雨水管道水力计算成果 (26)4.5 雨水管道工程量统计 (27)5结论 (28)附:一张A3总平面布置图 (29)二排水管网设计计算书 (30)1污水管道设计计算 (30)1.1 污水设计流量公式 (30)1.2 计算举例 (30)1.3 街区编号及面积计算 (31)1.4 居住区生活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31)1.5 工业污水设计流量和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及淋浴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33)1.6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 (34)1.7 污水厂规模的确定 (43)2 雨水管水力计算 (44)2.1 暴雨强度公式 (44)2.2 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 (44)2.3 雨水管渠的降雨历时 (44)2.4 径流系数 (45)2.5 雨水管道一般规定 (46)2.6 划分设计管段和汇水面积、汇水面积编号 (46)2.7 雨水管道设计流量和水力计算 (47)三个人体会 (50)四参考书籍 (52)一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1总论1.1 设计依据1.1.1 主要规范(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部(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国家计委、建设部(3)《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部1.1.2 主要标准(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2)《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1.1.3 参考书籍(1)《水泵机水泵站》(第四版)(1998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姜乃昌主编(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5)》(第二版)(2000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2、5)》(第一版)(1996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全国通用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1、S2)》(1996年)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5)《水工业工程设计手册水工业工程设备》(第一版)(2000年)聂梅生主编(6)《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1999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孙慧修主编1.2 城市概况原始资料(1) 城市(包括工业区)总平面图一张,比例为1:10000,等高线间距1m。

暨南大学校园环境评价

暨南大学校园环境评价

暨南大学校园环境评价目录1. 总则................................................................................................................................. - 4 -1.1. 任务由来............................................................................................................. - 4 -1.2. 评价目的............................................................................................................. - 4 -1.3. 编制依据............................................................................................................. - 4 -1.3.1. 法律依据................................................................................................... - 4 -1.3.2. 法规与文件............................................................................................... - 5 -1.3.3. 技术规范................................................................................................... - 5 -1.4. 环境敏感点及保护目标 ..................................................................................... - 5 -1.4.1. 环境敏感目标........................................................................................... - 5 -1.5. 评价标准............................................................................................................. - 6 -1.6. 评价工作等级及其重点 ..................................................................................... - 6 -1.6.1. 地表水环境............................................................................................... - 6 -1.6.2. 声环境....................................................................................................... - 6 -1.6.3. 大气环境................................................................................................... - 7 -1.6.4. 生态环境................................................................................................... - 7 -2. 环境现状调查................................................................................................................. - 8 -2.1. 项目背景资料与社会环境 ................................................................................. - 8 -2.2. 自然环境............................................................................................................. - 9 -3. 监测与布点方案........................................................................................................... - 10 -3.1. 声环境............................................................................................................... - 10 -3.1.1. 评价内容:............................................................................................. - 10 -3.1.2. 评价工作范围:200m以内................................................................. - 10 -3.1.3. 监测布点:............................................................................................. - 10 -3.2. 大气环境........................................................................................................... - 11 -3.2.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确定................................................................. - 11 -3.2.2. 气象观测资料调查................................................................................. - 11 -3.2.3. 污染源调查............................................................................................. - 11 -3.2.4. 现状调查与评价..................................................................................... - 11 -3.2.5. 监测布点:............................................................................................. - 12 - 3.3. 生态环境........................................................................................................... - 12 -3.3.1. 评价范围:2Km ..................................................................................... - 12 -3.3.2. 调查内容................................................................................................. - 12 -3.3.3. 评价方法:系统分析法......................................................................... - 13 -3.3.4. 监测布点................................................................................................. - 13 - 3.4. 地表水环境....................................................................................................... - 14 -3.4.1. 监测因子确定......................................................................................... - 14 -3.4.2. 监测布点:............................................................................................. - 14 -1.总则1.1. 任务由来随着广州市城市建设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暨南大学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校园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区域:一是学校的东、西、北部,为校内生活区;南部主要为教学区.作为文教区的暨南大学应具备一个健康、舒适、安宁的环境以提供给校内师生生活和学习,但该校四周均被儿条交通干线所包围,南而有黄埔大道,北而毗邻中山大道,东而紧挨华南快速干线(高架路),西而与石牌东路相邻.这些交通干线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暨南大学带来了较严重的污染.在此,我们以儿个有代表性的监测点为重点考察对象,对暨南大学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以期为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改善暨南大学的环境质量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1.2. 评价目的编制本报告书的目的,主要是根据暨南大学校本部概况和区域环境现状,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作出准确评价。

国家标准城市管网排放标准

国家标准城市管网排放标准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082-1999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排入城市下水道污水中35种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

本标准适用于向城市下水道排放污水的排水户。

二、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5084-19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6920-1986水质 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GB/T 7466-1987水质总铬的测定
GB/T 7467-1987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 7468-1987水质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69-1987水质总汞的测定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 7470-1987水质铅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 7471-1987水质镉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 7472-1987水质锌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 7474-1987水质铜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
GB/T 7475-1987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78-1987水质铵的测定蒸馏和滴定法
GB/T 7479-1987水质铵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GB/T 7484-1987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GB/T 7485-1987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污水中的磷主要来源于粪便、洗涤剂、肥料等; 污水中的磷属于营养性污染物质,会引起封闭水体的富营养化;
城镇污水处理基本理论与方法—水质指标
一、城镇污水水质指标
► TN:总氮的简写: 表示污水中有机氮和无机氮的总量; 污水中无机氮包括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 污水中有机氮包括蛋白性氮、非蛋白性氮;
► TKN:总凯氏氮的简写: 表示污水中有机氮和氨氮的总量; 用凯氏定氮法做出的水中总氮含量;
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规定了饮用水每100mL 水样中不得检出耐热大肠菌群;
城镇污水中粪大肠菌群数一般为108个/L;
污水处理厂处理水经消毒后,粪大肠菌群数要求为104个/L;
城镇污水处理基本理论与方法—水质指标
一、城镇污水水质指标
► PH值:表示污水的酸碱度; 生活污水的PH值在7左右; 城镇污水的PH值在6.5-7.5左右;
三、污水排放标准
6、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有关说明
► 水质取样点设在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末端排放口:
► 在排放口应设污水水量自动计量装置、自动比例采样装置, pH、水温、COD 等主要水质指标应安装在线监测装置;
► 取样频率为至少每2h 一次,取24h 混合样,以日均值计;
► NH3-N指标中: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 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
一级标准的A标准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 当污水处理厂出水引入稀释能力较小的河湖作为城镇景观用水和一般回 用水等用途时,执行一级标准的A标准。
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GB3838 地表水Ⅲ类功能水域(划定的饮用水 水源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GB3097 海水二类功能水域和湖、库等封 闭或半封闭水域时,执行一级标准的B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标准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082-1999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排入城市下水道污水中35种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

本标准适用于向城市下水道排放污水的排水户。

二、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5084-19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6920-1986水质 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GB/T 7466-1987水质总铬的测定
GB/T 7467-1987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 7468-1987水质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69-1987水质总汞的测定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 7470-1987水质铅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 7471-1987水质镉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 7472-1987水质锌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 7474-1987水质铜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
GB/T 7475-1987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78-1987水质铵的测定蒸馏和滴定法
GB/T 7479-1987水质铵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GB/T 7484-1987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GB/T 7485-1987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 7487-1987水质氰化物的测定第二部分:氰化物的测定
GB/T 7488-1987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稀释与接种法的测定
GB/T 7490-1987水质挥发酚的测定蒸馏后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GB/T 749l-1987水质挥发酚的测定蒸馏后溴化容量法
GB/T 7494-1987水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GB 8703-1988 辐射防护规定
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 11889-1989水质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N-(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
GB/T 11890-1989水质苯系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11893-1989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9-01-26批准1999-08-01实施
GB/T 11899-1989水质硫酸盐的测定重量法
GB/T 11901-1989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